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等级考)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考物理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而康普顿效应从动量方面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粒子性C.镭226变为氡222的半衰期是1620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D.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2.如图所示,将一交流发电机的矩形线圈abcd通过理想变压器外接电阻R=5Ω,已知线圈边长ab=cd=0.1m,ad=bc = 0.2m,匝数为50匝,线圈电阻不计,理想交流电压表接在原线圈两端,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l︰3,线圈在磁感应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磁场的虚线轴以ω=200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则()A.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e=40sin200t(V)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为202VC.电阻R上消耗的电动率为720WD.电流经过变压器后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3.如图所示,电源E,导线,导电细软绳ab、cd,以及导体棒bc构成闭合回路,导电细软绳ab、cd的a 端和d端固定不动,加上恰当的磁场后,当导体棒保持静止时,闭合回路中abcd所在平面与过ad的竖直平面成30°,已知ad和bc等长且都在水平面内,导体棒bc中的电流I=2A,导体棒的长度L=0.5m,导体棒的质量m=0.5kg,g取10m/s2,关于磁场的最小值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533T,竖直向上B.33T,竖直向下C.2.5T,由b指向a D.2.5T,由a指向b4.如图所示为等边三角形ABC,在A、B两点放等量异种点电荷,已知A、B连线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为E、φ,则C点的场强和电势分别为()A.18E、φB.14E、φC.18E、14φD.14E、14φ5.2018年11月6日,中国空间站“天和号”以1:1实物形式(工艺验证舱)亮相珠海航展,它将作为未来“天宫号”空间站的核心舱.计划于2022年左右建成的空间站在高度为400~450km(约为地球同步卫星高度的九分之一)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间站运行的加速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的加速度B.空间站运行的速度约等于地球同步卫星运行速度的3倍C.空间站运行的周期大于地球的自转周期D.空间站运行的角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6.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量在1.63 eV~3.10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A.12.09 eV B.10.20 eV C.1.89 eV D.1.5l eV7.一物块以某初速度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垂直撞在一固定挡板上,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物块反向运动。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本题9分)下列粒子从初速度为零的状态经加速电压为U的电场后,哪种粒子获得的动能最大A.质子B.氘原子核C.氚原子核D.氦原子核【答案】D【解析】设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粒子的质量和电量分别为m和q,由动能定理得:,可得:,可见氦原子核的电量最大,所以氦原子核的动能最大,故D正确,ABC错误。
2.(本题9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力是物体获得速度的原因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物体获得速度的原因,故选D.3.如图所示,两个靠摩擦传动(不打滑)的轮P和Q水平放置,A、B二个物块如图放置,已知两轮半径R p:R Q =2:1,A、B物块距转轴距离r A:r B=1:1.且m A:m B=1:2.当主动轮P匀速转动时,两物块与圆盘均保持相对静止,则A.A、B二个物块的角速度之比为1:1B.A、B二个物块的线速度之比为1:1C.A、B二个物块的加速度之比为1:4D.A、B二个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之比为1:4【答案】C【解析】【详解】A.因为靠摩擦传动轮子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所以v P=v Q,R p:R Q=1:1,根据v=rω知,ωA:ωB=1:1;故A错误.B.A 、B 两点的半径大小相等,根据v=ωr 知,v A :v B =ωA :ωB =1:1;故B 错误.C.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ωv ,A 、B 两点的角速度ωA :ωB =1:1,线速度v A :v B =1:1.则a A :a B =1:4;故C 正确.D.因a A :a B =1:4,m A :m B =1: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可知二个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之比为1:8;故D 错误.4. (本题9分)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 .5N 、7N 、8 NB .2N 、3N 、5NC .1N 、5N 、10 ND .1N 、10N 、10N【答案】C【解析】【详解】三个力合力为1时,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任意一个力在另外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之内.5N 和7N 的合力范围为:2N-12N ,8N 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1;故A 错误; 2N 和3N 的合力范围为:1N-5N ,5N 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1;故B 错误;1N 和5N 的合力范围为:4N-6N ,11N 不在合力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不可能为1;故C 正确; 1N 和11N 的合力范围为:9N-11N ,11N 在合力的范围里,故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1.故D 错误.5. (本题9分)2016年8月16日凌晨1时40分,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仅凭此次发射,中国将在防黑客通讯技术方面领先于全球.已知该卫星最后定轨在离地面500km 的预定圆轨道上,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00km ,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约为36000km ,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 2/kg 2,地球自转的周期T=24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墨子号”卫星的发射速度可能为7.8km/sB .在相等的时间内,“墨子号”卫星通过的弧长约为同步卫星通过弧长的2.5倍C .由上述条件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D .由上述条件不能求出“墨子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答案】B【解析】A 、7.9km/s 是第一宇宙速度,所以墨子号卫星的发射速度不可能为7.8km/s ,它会落向地面,不可能成为地球的卫星,故A 错误;B 、墨子号卫星的轨道半径为11 50064006900r R h km km km =+=+=,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22 64003600042400r R h km km km =+=+=,根据线速度公式v =,墨子号卫星的线速度和同步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12 v v ===·s v t ∆=∆,相同时间内墨子号通过的弧长与同步卫星通过的弧长之比为:1122 6 2.5s v s v ∆==≈∆,故B 正确; C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24GMm m r r Tπ=,得2324r M GT π=,根据同步卫星的半径与周期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故C 错误;D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2GMm mv r r=,得GM v r =,根据地球的质量与“墨子号”卫星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墨子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小,故D 错误;故选B .6.如图所示,电风扇工作时,叶片上a 、b 两点的线速度分别为v a 、v b ,角速度分别为ωa 、ωb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a b v v <,a b ωω<B .a b v v = ,a b ωω=C .a b v v >,a bωω>D .a b v v <,a b ωω=【答案】D【解析】【详解】 电扇上的a 、b 两点在同一扇叶上属于共轴转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所以a b ωω=,由于线速度v r ω=,而且由图可知b a r r >,所以a b v v <.故选D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 (本题9分)如图所示,一粗糙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半径为R,轨道圆心O 与A 点等高.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不另外施力的情况下,能以速度v 沿轨道自A 点匀速率运动到B 点,取小球在A 点时为计时起点,且此时的重力势能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到达底端时,重力做功的功率为mgvB .重力做的功等于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C.小球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E p=mgRsin vt RD.小球的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E=12mv2-mgRsinvtR【答案】BD【解析】到达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P=mgvcos900=0,选项A错误;小球速度大小不变,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力做功为零,由于支持力不做功,则重力做功等于小球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故B正确.经过时间t,下降的高度h=Rsin vtR,则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E p=-mgh=-mgRsinvtR,故C错误.小球的机械能E=E k+E p=12mv2−mgRsinvtR,故D正确.故选B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掌握这两种功率的求法,以及在求解重力势能时,注意零势能平面的选取.8.(本题9分)如图,光滑绝缘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整个圆周被4条直径均分为8等份,表示图中8个位置,其中A点是最低点。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等级考)试题 PDF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一物理(等级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C2.D3.A4.D5.A6.C7.C8.BC9.BD 10.AC 11.BC 12.CD 13.ABC 14.BD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
15.(4分)变大(2分)大于(2分)16.(4分)3gL (2分)mgL 94(2分)17.(4分)⑴控制变量法(2分)⑵D (2分)18.(6分)⑴A (2分)(2)()2122212121⎪⎪⎭⎫ ⎝⎛-⎪⎪⎭⎫ ⎝⎛=-t d t d h h g (2分)⑶滑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2分)三、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8分)解:⑴地球的质量M =334πR ⋅ρ(1分)对近地卫星有R m RMm G 22v =(2分)342πρGR =v (1分)⑵对同步卫星有:22))ωh R m h R GMm +=+(((2分)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同步卫星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同赤道上的物体自转时的加速度:a =Rω2(1分)解得:a =34)3(4h R ρGR +π(1分)20.(10分)解:⑴由题意可知,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R mg m 2220⋅=v (2分)解得:v 0=gR 2(1分)⑵设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2)7(2122v m R mg gR m +⋅=(1分)解得:v =gR 3(1分)由于gRgR >3=v 故小球对圆环外侧产生压力,对小球在最高点有:Rm mg F 2N v =+(1分)解得:F N =2mg (1分)滑块对圆环的压力F N '和圆环对滑块的压力F N 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F N '=F N (1分)对滑块有:N +F N '=Mg (1分)解得:N =Mg-2mg(1分)21.(10分)解:⑴P 0=f v 0(1分)2P 0=F v 0(1分)F -f =ma (1分)a =00v m P (2分)⑵2P 0=f v m (1分)2P 0t 1-fx=2m 21v m -2210v m (2分)解得:x=2v 0t 1-03023P m v (2分)22.(12分)解:(1)021sin cos -)cos -1(2C -=⋅+v m θh θμmg θmgR mgh (2分)Rm mg F 2C N v =-(1分)解得:F N =17N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圆弧轨道最低点的压力大小也等于17N (1分)(2)mgh θh θμmg sin cos -⋅-μmgl cos θ-mgl sin θ=0-0(2分)解得:l =0.4m (1分)(3)由题意可知,滑块最终将以C 点为中心在圆弧轨道内做往复运动,运动的最高点为B 点。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合格考)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测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保持不变的是()A. 线速度B. 向心力C. 周期D. 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详解】A.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变化,故A错误;B.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力是改变的,故B错误;C.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圆周运动,周期是恒定的,故C正确;D.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加速度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2.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发生形变,物体就具有弹性势能B. 某一弹簧的长度越长,其弹性势能就越大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有关D. 弹簧的弹力做正功,其弹性势能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恢复形变的过程能够对外做功,一定具有弹性势能,但发生完全非弹性形变的物体都不具有弹性势能,故A错误;B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与弹簧形变量有关,与弹簧的长度无关,故B错误,C正确;D.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其弹性势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3.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122m m F G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m 与2m 之间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的,而与1m 、2m 是否相等无关 B. 当两个物体间的距离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是牛顿第一次在实验中用扭秤装置测量出来的D. 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两个质量较大的物体,对质量较小的物体间的引力则不适用 【答案】A 【解析】【详解】A .引力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两物体受到的相互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两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无关,故A 正确; B .公式122m m F Gr=适用于质点间的引力的计算,当r 趋近于零时,不能直接用这个公式计算万有引力,r 也不再是他们之间的距离,故B 错误;C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卡文笛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故C 错误;D .自然界的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对于质量较大的天体适用,对质量较小的物体也适用,故D 错误。
山东省烟台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等级考)试题

C.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7∶16D.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6∶17
11.据报道:“新冠”疫情期间,湖南一民警自费买药,利用无人机空投药品,将药品送到了隔离人员手中。假设无人机在离地面高度为12米处悬停后将药品自由释放,药品匀加速竖直下落了 后落地,若药品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 ,则药品从释放到刚接触地面的过程中( )
A.“木卫二”的线速度小于“木卫三”的线速度
B.“木卫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木卫三”的向心加速度
C.“木卫二”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三”的轨道半径
D.“木卫二”的角速度大于“木卫三”的角速度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大小可忽略)用细线悬于P点,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细线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要使细线不被拉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能超过( )
A.增加了 B.增加了
C.减少了 D.减少了
4.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根据历史记载,最早是由中国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甘德发现的,比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发现早了将近2000年。“木卫三”绕木星公转的周期大约为7天,约是木星另一颗卫星“木卫二”周期的两倍。若它们绕木星的公转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无关
B.赤道上的物体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所受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C.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
3.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长度均为L的A、B棒的质量分别为m、 ,将它们叠放后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若将它们的叠放顺序改运动到 处速度为零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一物理(等级考)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时间90分钟。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n卷用签字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1卷(选择题,共42分)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9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0〜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指向圆心B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必定与线速度的平方成正比C.物体只要受到垂直于初速度方向的恒力作用,就一定能做匀速圆周运动D.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在时刻改变,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打雷时,人呆在木屋里要比呆在汽车里安全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其内部的电场强度不为零C .燃气灶点火器的放电电极做成针形是为了利用尖端放电现象D.超高压带电作业的工人穿绝缘服比穿含金属丝的工作服安全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越来越小B.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负电荷一定从电势高的地方向电势低的地方移动C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正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同D.由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成反比q4.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的路面行驶。
如果整个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恒定,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也一定,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
已知当汽车的速度为 -时,2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A. mavB. 2mavC. 3mavD. 4mav5.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M 、N 、P 三点,恰好可以连成一个直角三角形,“=37°, MP=10cm 。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合格考)试题 PDF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段检测高一物理(合格考)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2.C3.A4.D5.B6.A7.C8.B9.D 10.C 11.A 12.B 13.A 14.C 15.D 16.B 17.C 18.D 19.D 20.A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4分)1.8×107(2分)108(2分)22.(6分)40失重20(每空2分)23.(8分)解:对座椅和游玩者整体受力分析⑴设绳子的拉力为F ,在竖直方向由受力平衡可知:mg F =θcos ………………………………………………①(1分)变形得:θcos mg F =………………………………………………②(2分)⑵由图可知,座椅转动半径为θsin L R r +=…………………③(1分)设整体做圆周运动受到的向心力为Fn 由受力分析知:θtan mg F n =………………………………………………………④(1分)对整体水平方向由向心力公式rm F n 2v =得:θθsin tan 2L R m mg +=v ………………………………………⑤(1分)由以上得:)sin (tan θθL R g +=v …………………………⑥(2分)24.(10分)解:⑴对嫦娥三号的圆周运动由线速度公式得T rπ2=v ……………………………………………………………①(2分)⑵对嫦娥三号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知22)2(T mr r GMmπ=………②(2分)得2324GT r M π=………………………………………………………③(2分)⑶对月球表面的物体有mg h r GMm=-2)(……………………………④(2分)由③④可知2232)(4T h r r g -=π………………………………………⑤(2分)25.(12分)解:⑴对物体受力分析,设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为F N 、摩擦力为F f ,这段过程物体运动的位移为x在竖直方向mgF F N =+θsin ………………………………①(1分)摩擦力公式N f F F μ=得=f F 7N ……………………………………②(1分)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合F ma F F f ==-θcos …………③(1分)得F 合=1N a =0.5m/s 2…………………………………………④(1分)根据运动学公式221at x =得x =1m …………………………………⑤(1分)在这个过程中重力做功W G =mgx cos θ=0J……………………………⑥(1分)拉力F 做的功为θcos Fx W F ==8J ……………………………………⑦(1分)摩擦力做的功为-=︒=180cos x F W f f 7J………………………………⑧(1分)合力做的功==x F W 合合1J……………………………………………⑨(1分)⑵根据公式tW P F =得这段过程拉力做的平均功率P =4W ………………⑩(1分)设物体2s 末的速度为v ,由速度公式v =at 得2s 末物体的速度v =1m/s …………………………………………………○11(1分)根据瞬时功率公式W 8cos ==θv F P ………………………………○12(1分)。
2019-2020学年山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泰安一中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9~12为多选,选对得4分、不全得2分、多选错选不得分,12小题共48分)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D.库仑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2.如图所示,两个点电荷分别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B两处,A处电荷带正电Q1,B处电荷带负电Q2,且Q1=4Q2,另取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3,放在AB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 )A.Q3为正电荷,且放于A左方B.Q3为负电荷,且放于B右方C.Q3为负电荷,且放于A、B之间D.Q3为正电荷,且放于B右方3.如图所示,一轻绳的一端系在固定粗糙斜面上的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给小球一足够大的初速度,使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在此过程中( )A.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做功B.绳的张力对小球不做功C.重力对小球不做功D.在任何一段时间内,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总是等于小球动能的减少量4.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4∶,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A.R B.RC . 2RD .4R5.两个半径为R 的相同的金属球分别带有q 1、q 2的异种电荷,已知q 1=3q 2,两球心相距为r (r=3R ),其相互作用力为F 1.现将两球接触后分开,再放回原来的位置,这时两球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2,则( )A .F 2=FB .F 2=FC .F 2<FD .F 2>F6.质量为m 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 ,且行驶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大小一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 ,那么当汽车的车速为v /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拉格朗日点L 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 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以a 1、a 2分别表示月球和该空间站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 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a 2>a 3>a 1 B .a 2>a 1>a 3 C .a 3>a 1>a 2 D .a 3>a 2>a 18. 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第二步是“落月”工程,已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 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 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飞船在轨道Ⅰ上的运行速率v =4R g 0B.飞船在A点处点火变轨时,动能增大C.飞船在A点点火后一直到B点过程中速度一直在减小D.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2π9.(多选)如图所示,已知可视作质点的带电小球A、B的电荷量分别为Q A、Q B,都用长L的绝缘丝线悬挂在绝缘墙角O点处,静止时A、B相距为d.为使平衡时AB间距离变为2d,可采用以下哪些方法( )A.仅将小球B的质量变为原来的八分之一B.仅将小球B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8倍C.仅将小球A、B的电荷量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同时将小球B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D.仅将小球A、B的电荷量都增为原来的二倍,同时将小球B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10.(多选)设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自转角速度为ω,地球质量为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1,同步卫星离地球表面的高度为h,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v是()A. B.C.v1 D.11.(多选)如图所示,假设某陌生星球表面上有一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m =1.0 kg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速度9 m/s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运动1.5 s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小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该星球半径为R=1.2×103 km (不考虑星球的自转,G=6.67×10-11Nm2/kg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正确的是()A.小物块沿斜面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a=6m/s2B.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g=8m/s2C.该星球的质量约为M=1.6×1023kgD.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3.0×103m/s12.(多选)如图所示,AC和BC是两个固定的斜面,斜面的顶端AB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分别从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1,m2 (m1<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等级考)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分)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A.速度可能不变B.加速度保持不变C.加速度一定不断变化D.合力一定指向圆心2.(3分)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无关B.赤道上的物体随着地球一起运动,所受的向心力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C.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3.(3分)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长度均为L的A、B棒的质量分别为m、2m,将它们叠放后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若将它们的叠放顺序改为如图乙所示,则A、B棒整体的重力势能()A.增加了mgL B.增加了0.5mgLC.减少了mgL D.减少了0.5mgL4.(3分)木星的卫星“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根据历史记载,最早是由中国战国时代天文学家甘德发现的,比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发现早了将近2000年。
“木卫三”绕木星公转的周期大约为7天,约是木星另一颗卫星“木卫二”周期的两倍。
若它们绕木星的公转轨道近似为圆轨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卫二”的线速度小于“木卫三”的线速度B.“木卫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木卫三”的向心加速度C.“木卫二”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三”的轨道半径D.“木卫二”的角速度大于“木卫三”的角速度5.(3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大小可忽略)用细线悬于P点,使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细线长为1,重力加速度为g。
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mg,要使细线不被拉断,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A.B.C.D.6.(3分)天狼星是除太阳外全天最亮的恒星,它是由一颗蓝矮星和一颗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它们互相绕转的周期约为50年,间距约为30亿公里,若它们绕转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由这些数据和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蓝矮星和白矮星的()A.质量之比B.质量之差C.总质量之和D.总质量之积7.(3分)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置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物块A、B(可看成质点),物块A、B用长为L的细线相连结,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物块A、B位于圆心O的同侧且和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物块A到圆心O的距离为L,现使圆盘绕过圆心的竖直轴由静止开始加速转动,若物块A、B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使物块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不能超过()A.B.C.D.8.(3分)汽车过拱形桥时对地面的压力过小是不安全的,要保障汽车安全过桥,下列说法正确是()A.对于同一拱形桥,汽车过桥时的速度过小是不安全的B.对于同一拱形桥,汽车过桥时的速度过大是不安全的C.对于同样的车速,拱形桥的半径大些比较安全D.对于同样的车速,拱形桥的半径小些比较安全9.(3分)如图所示,滑梯左、右滑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分别沿左、右滑道下滑到底端(不计一切阻力),则甲、乙两小孩在该过程中()B.到达底端时的动能相同C.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D.到达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不同10.(3分)海王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7倍,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则海王星与地球()A.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2B.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2:C.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7:16D.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6:1711.(3分)据报道:“新冠”疫情期间,湖南一民警自费买药,利用无人机空投药品,将药品送到了隔离人员手中。
假设无人机在离地面高度为12米处悬停后将药品自由释放,药品匀加速竖直下落了2s后落地,若药品质量为0.5kg,重力加速度g=10m/s2,则药品从释放到刚接触地面的过程中()A.机械能守恒B.机械能减少了24JC.动能增加了36JD.所受的合力做了60J的功12.(3分)如图所示,在与水平地面夹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半径为R=0.1m的光滑圆轨道,一质量为m =0.2kg的小球在圆轨道内沿轨道做圆周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0B.小球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1m/sC.小球以2m/s的速度通过圆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9ND.小球通过圆轨道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之差为6N13.(3分)如图所示,一颗卫星刚开始在半长轴为a的椭圆轨道运动,其绕行周期为T,近地点Q与近地卫星圆轨道(未画出)相切,后来卫星在经过远地点P时通过变轨进入圆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以上信息可知()A.卫星在圆轨道的环绕周期为TB.地球的质量为C.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卫星分别在圆轨道上绕行和在椭圆轨道上绕行时,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不同14.(3分)劲度系数k=32N/m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系在一小车上,小车与地面之间的阻力大小为f=4N,开始时小车静止,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如图甲所示。
现对小车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此后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车运动到x=0.5m处速度为零B.小车的质量为2kgC.水平恒力的大小为16ND.小车向右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2m/s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横线上或按要求作图.15.(4分)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当卫星运动到轨道上远地点P时,速度大小为v,P点距离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当卫星从近地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卫星的引力势能(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a(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开始时物块A、B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A、B开始运动,假设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当物块B向右运动的位移为L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物块A减少的机械能为。
17.(4分)某同学利用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
(1)该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2)该同学在某次实验过程中,皮带带动的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相同,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放置,可判断该同学是在研究。
A.向心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B.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C.向心力与线速度之间的关系D.向心力与半径之间的关系18.(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记录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的运动过程,并验证该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在导轨A、B两点处分别固定光电门1和光电门2,把气垫导轨调成倾斜状态,将带有挡光片的滑块由导轨顶端轻轻释放。
(1)实验时,下列不必要的操作是;A.测出滑块和挡光片的总质量B.测出A、B两点的高度差C.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读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2)某次实验,小车先后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连接光电门的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以上测得的物理量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3)实验结果显示,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其动能的增加量,主要原因是。
三、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9.(8分)地球同步卫星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上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平均密度为ρ,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近地卫星的速度大小;(2)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的加速度大小。
20.(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空心圆环固定在滑块上,滑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与圆环的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可以在环内做无摩擦运动,空心圆环的内径可忽略。
下列情况在最低点分别给小球不同的初速度,从而使小球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设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始终能够保持不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
(1)若小球恰好能够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2)若小球在最低点的初速度大小为,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地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
21.(10分)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输出功率为P0,从t=0时刻开始,汽车驾驶员加大油门,发动机的功率立即增加到2P0并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行驶,t=t1时刻以后,汽车开始做匀(1)t=0时刻,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在0﹣t1时间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
22.(12分)如图所示,斜面AB与半径为R=0.4m的光滑竖直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AB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7°,C为轨道的最低点,圆心O点与圆弧轨道最高点D在同一高度,现将一质量为m=0.5kg的小滑块从斜面上的P点由静止开始释放,P点与B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1.2m,已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1)滑块第一次经过轨道最低点C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滑块返回斜面时,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3)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
2019-2020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等级考)试题解析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解: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故速度时刻变化,故A错误;B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大小可能不变,故加速度一定变化,故B错误,C正确;D、只有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提供向心力一定指向圆心;但在非匀速圆周运动中,合力在切向也有分力,用来改变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2.解:A、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有关,故A错误;B、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一起运动,所受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不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故B错误;C、宇宙飞船被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他受万有引力作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故C错误;D、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故D正确。
故选:D。
3.解:选择地面为零势能面,则在甲图中,A的重力势能为,B的重力势能为,故AB的重力势能为在乙图中,A的重力势能为,B的重力势能为,故AB的重力势能为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为:△E p=E′p﹣E p=mgL,故重力势能增加了mgL,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