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全套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58f2c2336c1eb91a375dae.png)
第十二讲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2学时)
主要参考书:
1.《妇产科学》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七版
2.《妇产科学》(八年制)丰有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3.《实用妇产科护理学》安力彬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4.Maternity and Pediatric Nursing,Ricci,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08
教学内容
第四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及分类
四、处理原则
五、护理评估
六、护理诊断/问题
七、预期目标
八、护理措施
九、结果评价
第五节前置胎盘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及分类
三、处理原则
四、护理评估
五、护理诊断/问题
六、预期目标
七、护理措施
八、结果评价
第六节胎盘早期剥离
一、病因
二、类型及病理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妊娠生理
一、受精与着床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三、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理变化
二、心理-社会调适
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2学时)
通过体验孕妇日常生活了解并理解孕晚期孕妇的感受与要求掌握孕妇日常生活中最需要帮助和困难所在;能为孕妇提供科学、实际、可行的孕妇保健护理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
1.全面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理论及适宜技术,发挥护理特有职能,能针对个体而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整体护理,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科学有效、令人满意的护理服务。
2.能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健康状态。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3ae87f658f5f61fb7366670.png)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
研究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
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妇女们自我保健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维持健康,增进健康,减轻病痛,促进康复。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运用护理程序对早、中、晚期的孕妇实行整体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孕期检查2、运用护理程序对分娩期、产褥期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并能协助医生完成接生3、运用护理程序对伴有妊娠期或/及分娩期常见并发症或/及合并症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4、制定新生儿护理计划,教会产妇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常识和方法5、运用护理程序,对妇科常见疾病患者提供整体护理6、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教学用书: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开课学期:秋季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时数分配妇产科护理学见习安排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掌握:骨盆的组成;骨盆的分界;子宫四对韧带及功能。
熟悉:内生殖器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
了解:内生殖器及邻近器官的关系;骨盆底、会阴、会阴体的解剖、组织结构特点。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考核内容考核要求]掌握:月经、初潮、月经周期、月经经期的概念。
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及其周期性变化和生理作用;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熟悉:月经经血特点与月经期的临床表现;卵巢的周期性变化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的相互关系。
了解:阴道粘膜、宫颈粘液、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月经的周期性调节机制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第一节妊娠生理概述[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掌握:妊娠、受精、植入的概念;胎盘的结构、功能;脐带的组成和功能。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1d4af8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8.png)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妊娠、分娩、产褥期和哺乳期妇女护理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实践,提高学生在妇产科领域的护理能力和素养。
课程目标:1、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了解妊娠、分娩、产褥期和哺乳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掌握相应的护理措施。
3、能够正确评估妇女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妇科疾病。
4、熟悉妇产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了解相关伦理和法律知识。
5、培养学生对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职业素养和人际沟通能力。
课程内容:1、绪论:妇产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学科性质和任务,护士在妇产科护理中的角色和职责。
2、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月经周期、性激素分泌、生殖器官变化等。
3、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胎儿发育、孕期营养等。
4、分娩生理:分娩过程、产力、产道、胎儿因素等。
5、产褥期生理:产褥期母体变化、子宫复旧、恶露等。
6、哺乳期生理:母乳喂养的好处、哺乳机制、哺乳技巧等。
7、妊娠期护理:妊娠期健康评估、产前检查、常见症状处理等。
8、分娩期护理:分娩期健康评估、产程观察、接生技术等。
9、产褥期护理:产褥期健康评估、产后康复、乳房护理等。
10、哺乳期护理:母乳喂养指导、哺乳难题处理等。
11、妇科疾病: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护理措施。
12、计划生育:避孕方法、流产术、绝育术等。
13、妇女保健:妇女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心理健康等。
14、妇产科伦理和法律:护士的职业伦理、法律法规等。
课程安排:1、总课时数:72课时。
2、课程形式: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相结合。
3、理论授课:48课时,每周4课时,共12周。
4、实验操作:24课时,每周2课时,共12周。
5、课外辅导:定期组织答疑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6、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在妇产科临床实习4周,了解临床实践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34b3f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c.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妇女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健康服务需求,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
本科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本学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运用已学到的妇产科知识、的方法,对孕产妇、新生儿及妇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个环节。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突出重点、难点,并通过电教、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见习以示教为主,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临床实习则进入医院,主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知识与技术初步转化到临床实践中。
采用提问、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进行评估。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妇科常见病的整体护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治要点,了解其病因;2.熟悉早、中晚期妊娠孕妇资料收集,孕期卫生指导和产前检查;熟悉早、中、晚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预防;掌握正常、异常妊娠及分娩的整体护理;3.了解妇女解剖生理特点;(二)技能目标1.协助医生、助产士完成常见妇产科专科操作,独立完成七项妇产科基础护理操作。
2.指导产妇自我保健,进行产后随访和计划生育宣教;(三)情感目标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学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实践合计第1章妊娠生理 2 2第2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4 2 6 第3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6 6 12 第4章产褥期母婴的护理 2 2 第5章高危妊娠妇女的护理 2 2 第6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6 6第7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2 2 第8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6 6 第9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2 2第10章产褥感染妇女的护理 2 2 第11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患者的护理 4 4第12章女性性传播疾病患者的护理 1 1 第13章女性生殖器肿瘤患者的护理 6 6 第14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 2 2 第15章月经失调患者的护理 2 2第16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的护理第17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患者的护理第18章不孕症妇女的护理 1 1 第19章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2 2 4 第20章妇产科诊疗手术患者的护理 1 1第21章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 1 1 总计52 12 64第一章妊娠生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掌握胎头各径线,3.熟悉妊娠期各系统生理变化,心理社会变化;二;重点与难点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胎头各径线,三、教学内容1.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2.胎儿发育的特点3.妊娠期母体的身心变化四.教学活动1.课型:理论课2.教学方法:讲授3.评价:提问,测试第二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概念(妊娠早、中晚期妊娠胎先露胎方位);2.掌握早期妊娠的诊断,预产期的推算方法,妊娠期常见症状的护理,妊娠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熟悉中晚期妊娠诊断;4.熟悉妊娠期护理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突出实践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突出实践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a493532a915f804d2b16c156.png)
系统
知识点内容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理论
实践
机动
累计
掌握
理解
认识
简单应用
熟练应用
绪论
1.妇产科护理学的范围
2.妇产科护理学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3.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
4.近年妇产科护理学的主要成就
0.5
0.5
√
√
√
√
女
性
生
殖
系
统
解
剖
和
生
理
1.骨盆的组成和三个平面
3.慢性子宫颈炎和盆腔炎的概述和处理要点及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4. .滋养细胞疾病的概要和处理要点以及对葡萄胎患者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5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要和护理处理要点
6.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子宫肌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的疾病概要处理要点和对以上各种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1.阴道分泌物悬滴检查
2.子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3.诊断性刮宫
4.子宫颈黏液检查
5.基础体温测定
6.输卵管通常试验
7.阴道后穹隆穿刺手术
8.B超检查
2
2
5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妇
科
病
人
的
护
理
1.女性生殖器官的防御功能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91f17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a.png)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独立完成妇产科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工作,并能够在医疗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和沟通。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2. 掌握妇产科护理的常见技能和操作方法;3. 能够准确评估妇产科患者的病情,并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4. 具备协助医生进行妇产科检查和治疗的能力;5. 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6. 培养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a. 妇产科常见解剖结构和生理变化;b. 妇产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分类;c. 妇产科护理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2. 护理技能和操作:a. 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规操作技巧,如血压测量、体温测量、心电图记录等;b. 妇产科各种检查方法和操作,如妇科检查、产科检查、超声波检查等;c. 妇产科护理中的特殊技能,如宫内膜抽吸术、阴道分娩辅助等。
3. 常见疾病的护理:a. 妇科炎症的护理要点和处理方法;b. 妇科肿瘤的护理策略;c. 孕期并发症和分娩并发症的护理措施;d. 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的技巧和要点。
4. 护理管理和协作:a. 妇产科护理的管理原则和方法;b. 护患沟通和心理支持技巧;c. 医患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传授妇产科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培养其妇产科护理技能。
3. 病例分析:通过讲解真实病例,帮助学生理解妇产科护理的应用和实践。
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医患团队的合作讨论和协作工作,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2. 实践操作: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和操作方法规范性。
3. 学习成果:学生对妇产科护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参考1. 《妇产科护理学》刘小明等著2. 《妇产科护理技术》张丽华等著七、教学时长本课程为64学时,其中理论课程为32学时,实践操作课程为32学时。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4da52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7b.png)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妇产科护理学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和妊娠期产后期的护理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设计一套针对妇产科护理学的综合教学计划,既包含理论课程的内容,也包括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旨在培养出胜任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包括妇科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产科的妊娠期、分娩和产后期护理知识。
2. 掌握妇产科护理的技术和操作技能,包括妇科检查、妊娠期产前期护理、分娩过程的协助以及产后的护理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提高他们处理妇产科紧急情况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够与患者、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有效地协作。
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伦理意识,使他们具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妇科疾病的分类和诊断- 妇科常见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妇科疾病的常用诊断方法和检查技术2. 妇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 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妇科手术的护理和术后恢复- 妇科疾病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3. 妊娠期护理- 妊娠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妊娠期常见病的护理干预- 妊娠期的营养指导和保健建议4. 分娩过程的护理- 分娩的生理变化和分娩期的不同阶段- 分娩术语和分娩方式的介绍- 分娩期的护理技巧和协助医生进行助产术5. 产后期护理- 产后生理恢复和心理调适- 产后期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 产后期的哺乳指导和产后计划6. 妇产科急症和重症护理- 妇产科急症的抢救措施和护理技巧- 重症产妇的监护和护理7. 妇产科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规范- 妇产科护理中的隐私和保密问题- 妇产科护理中的决策和知情同意问题- 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和患者权益保障四、教学方法和评估1. 教学方法- 理论课程:教师授课,讲解妇产科护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辅以图表和案例分析。
- 实践技能训练:包括模拟操作、临床技能实习和学生实践活动。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689f7e852458fb770b56e9.png)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学分:总学时:72学时适用对象:护理专业(高职专科)一课程的性质、任务:本课程是介绍维护妇女、胎儿、新生儿身心健康的妇产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母儿健康的一门应用性专业护理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运用妇产科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以护理程序的方法为妇女提供身心健康服务和具有向个体、家庭、社区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
二、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妇女在非妊娠期、妊娠期、胎儿、新生儿及在计划生育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人类行为的反应、预期结果、护理措施,并监测以发现并发症的发生及状态的临床专科护理之一。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生殖系统解剖生理、生理产科护理、病理产科护理、妇科病患者护理、计划生育等。
其任务是使学生针对妇女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以新的护理观和妇产科基本知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方法,对孕妇、产妇,妇科病患者及新生儿进行整体护理,并初步具备对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本课通过适当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讲授、演示、角色扮演、教学游戏、讨论、练习、见、实习等达到预期结果。
采用习题检测、讲评、操作考核、书写护理病历、提问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三、课程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分章)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教学目标]一、了解骨盆的组成和特点。
二、了解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三、掌握内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会阴与分娩的关系。
四、了解女子一生各阶段特点并对相应阶段的女性作健康教育。
五、掌握卵巢周期性变化与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相互关系。
六、掌握雌、孕激素的功能。
七、了解月经生理知识并向青春期女性进行经期卫生宣教。
八、了解性周期调节[教学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实验练习(4学时)了解骨盆的组成和特点。
(自学:骨盆底了解骨盆的组成和特点。
)了解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特点及内生殖器的功能。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75c492a58da0116c1749a7.png)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一)第一部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病史采集与检查(理论4学时+实践0学时)1.教学内容(1)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2)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3)病史采集与检查2.基本要求(1)熟练掌握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骨盆的组成及分界,卵巢功能。
(2)掌握外生殖器范围和组成,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骨盆的平面及径线,卵巢周期性变,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的临床表现。
(3)掌握病史采集与检查的基本方法。
(4)了解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月经的周期性调节3.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骨盆的组成及分界,卵巢功能;健康史采集的方法和内容。
(2)难点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激素及其周期性变化特点;身体评估的方法。
(二)第二部分妊娠、分娩、产褥期护理(理论20学时+实践8学时)1.教学内容(1)妊娠期妇女的护理(2)分娩期妇女的护理(3)产褥期管理(4)高危妊娠管理(5)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6)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7)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8)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9)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2.基本要求(1)妊娠期妇女的护理①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早期妊娠诊断,中晚期妊娠诊断,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产前检查的病史,身心评估,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护理②了解受精与着床,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2)分娩期妇女的护理①熟练掌握影响分娩的因素,产程分期,产程护理②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先兆临产,临产诊断(3)产褥期管理①熟练掌握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措施②掌握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护理措施,母乳喂养指导③了解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母乳喂养的优点(4)高危妊娠管理①熟练掌握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措施,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②掌握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③了解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5)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①熟练掌握流产护理措施,异位妊娠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措施,前置胎盘护理措施,胎盘早期剥离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早产护理措施,过期妊娠护理措施,羊水量过多护理措施,羊水量过少护理措施②掌握流产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异位妊娠临床表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分类,治疗要点,前置胎盘临床表现及分类治疗要点,胎盘早期剥离治疗要点,早产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过期妊娠治疗要点,羊水量过多临床表现,羊水量过少临床表现③了解流产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异位妊娠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前置胎盘病因、病理,辅助检查,胎盘早期剥离病因、病理,辅助检查,早产病因,过期妊娠病因、病理,羊水量过多病因,治疗要点,羊水量过少病因、病理,治疗要点(6)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①熟练掌握心脏病护理措施,糖尿病护理措施,贫血护理措施②掌握心脏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临床表现,糖尿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掌握贫血与妊娠的相互影响③了解心脏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糖尿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贫血辅助检查,治疗要(7)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①熟练掌握产力异常护理措施②掌握产力异常的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骨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软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③了解产道异常治疗原则,常见胎位异常的临床表现,胎儿发育异常(8)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①熟练掌握胎膜早破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产后出血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②掌握胎膜早破治疗要点(9)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①熟练掌握产褥感染治疗要点,护理措施,晚期产后出血护理措施②掌握产褥感染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晚期产后出血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3.重点与难点(1)重点影响分娩的因素,产程分期,产程护理,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措施,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措施,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流产护理措施,异位妊娠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措施,前置胎盘护理措施,胎盘早期剥离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早产护理措施,过期妊娠护理措施,羊水量过多护理措施,羊水量过少护理措施,心脏病护理措施,糖尿病护理措施,贫血护理措施,产力异常护理措施,胎膜早破概念,临床表现,护理措施,产后出血概念,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产褥感染治疗要点,护理措施,晚期产后出血护理措施。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743ed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7.png)
《妇产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C0412023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和年级:护理学三年级开课学期:春季学期总学时:51学时(理论:34学时,实验:17学时)学分:3分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护理学导论、护理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
平行课程:儿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
后续课程:五官科护理学。
课程简介: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女性各阶段及特殊时期生理和心理变化、妇产科疾病病人护理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期妇女生理变化与常见合并症、并发症。
分娩期及产褥期妇女常见并发症,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计划生育与妇女保健等。
推荐教材: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参考书目:乐杰.妇产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主要使医学生了解女性生命各阶段生理特点,熟悉妊娠期妇女生理变化和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妇产科病人进行评估,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并为病人提供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熟悉妇产科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与相互配合。
三、大纲内容实验一:妊娠期妇女的护理【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产科腹部检查方法。
2.掌握骨盆测量方法,各种径线的名称、起止点及正常值。
3.熟悉胎儿附属物的结构及功能。
熟悉足月胎头的结构特点。
4.熟悉胎先露、胎产式及胎方位。
【实验内容】1.模型或实物示教胎儿附属物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2.模型示教足月胎头的颅骨、颅缝、肉门名称和位置。
3.利用骨盆和胎儿模型摆各种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
4.产前检查的时间、内容和方法:模型示教产科腹部检查、听诊胎心音、骨盆外测量。
【主要实验仪器与器材】骨盆外测量器软尺骨盆模型胎儿模型超声多普勒胎心听诊仪医用超声耦合剂秒表实验二: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第二产程、三产程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妇产科护理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185217acfc789eb172dc8d3.png)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英文名称: Nursing for Gynaecology and Obetetrics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6 理论学时:66 实践学时:适用对象:13(3护理专业先修课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 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生育指导及专科操作技术等。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不仅具有临床医学特征, 还具有独立和日趋完整的护理及相关理论体系。
妇产科护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女性各阶段生理和病理变化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 及时发现并消除现存或潜在对妇女的健康问题构成威胁的因素, 维护妇女的健康状态。
目的是通过对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 使学生应能够掌握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 发挥护理职能, 按照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基本护理思想, 为病人缓解痛苦、促进健康。
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 ,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浅入深,突出重点、难点 , 并通过电教 , 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深广度1. 绪论(自学2.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掌握外、内生殖器组成。
了解子宫的位置、形态、大小、分部理解韧带及输卵管的分部。
3.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掌握早期妊娠诊断。
了解预产期的推算。
理解妊娠期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
4.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掌握分娩期三个产程的护理评估理解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5. 产褥期管理掌握产褥期妇女常见症状及护理评估理解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6. 高危妊娠管理掌握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理解胎儿窘迫的定义、临床表现了解护理评估、护理措施7.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掌握流产与异位妊娠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了解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Teaching syllabus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妇产科护理学为护理学专业课,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研究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妇女自我保健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维持健康,增进健康,减轻病痛,促进康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处于妊娠早、中、晚期的孕妇实行整体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孕期检查;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分娩期、产褥期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能协助完成接生过程。
运用护理程序对伴有妊娠期或/及分娩期常见并发症和/或合并症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制定新生儿护理计划,教会产妇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常识和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对妇科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整体护理。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验、实习、多媒体和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生理产科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授课过程中及时融入专业国内外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求,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早、中、晚期的孕妇实行整体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
3、了解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4、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妇女实行整体护理,并能协助完成接生过程。
5、运用护理程序对伴有妊娠期或/和分娩期并发症或/和合并症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
6、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热情、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7、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二、考核方式《妇产科护理学》为护理学专业考试课,将根据学科特点,课堂课堂提问、操作考核、单元测试、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
其中,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与实践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为70%和30%。
三、学时分配表四、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范畴;2、熟悉当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3、了解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妇产科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史;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目的及学习方法;2、重点、难点:重点: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妇产科护理学的内容、目的及学习方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有关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的新动态。
【授课学时】 1学时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骨盆的组成和标记、卵巢的功能、月经的临床表现及其周期性变化;2、熟悉内、外生殖器的组织结构特点和功能、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3、了解骨盆的形态与结构、内外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骨盆底的结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与相应器官的关系。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重点、难点:重点:女性骨盆的组成、分界及标志,内生殖系统解剖及功能形态;内外生殖器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难点:女性生殖内分泌调节。
3、学科专业新进展:生殖系统解剖生理在临床上的发展应用状况。
【授课学时】 1学时第三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的概念、宫底高度测量、预产期的推算方法、分娩先兆的判断、对妊娠期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妊娠期母体各系统的生理变化、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功能、妊娠各期的诊断要点、各项产前检查方法;3、了解受精卵的发育过程、妊娠期营养、分娩的准备。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妊娠诊断;妊娠期营养;妊娠期管理;分娩的准备;2、重点、难点:重点: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早期、中晚期妊娠诊断,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及妊娠期妇女的护理;难点:妊娠期妇女的产前检查方法。
3、学科专业新进展:产前诊断技术的创新。
【授课学时】 3学时第四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分娩的概念、影响分娩的因素、临产的诊断、产程分期、对分娩期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分娩机制。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影响分娩的因素;正常分娩期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枕先露分娩机制,临产诊断,产程分期及各产程妇女的护理;难点:枕先露分娩机制;各产程妇女的护理。
3、学科专业新进展:分娩期妇女护理的新进展如分娩镇痛等。
【授课学时】 3学时第五章产褥期管理【目的要求】1、掌握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产褥期的基本概念、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表现及常见问题;3、了解正常新生儿的护理。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产褥期妇女的身心健康;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正常新生儿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产褥期妇女的临床表现、常见问题及处理原则;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3、学科专业新进展:有关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护理的新进展如新生儿游泳及抚触等。
【授课学时】 3学时第六章高危妊娠管理【目的要求】1、掌握高危妊娠的概念、危妊娠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高危妊娠的监护措施;3、了解高危妊娠的范畴、处理原则、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高危妊娠及监护管理;高危妊娠的处理原则及护理;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高危妊娠的胎心监护及实验室检查,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复苏;难点:高危妊娠的胎心监护、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复苏。
3、学科专业新进展:临床有关高危妊娠妇女的的监护措施。
【授课学时】 3学时第七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妊娠期并发症的基本概念、对伴有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妊娠期并发症的原因、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3、了解各类并发症的诊断检查。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流产、异位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量异常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流产、异位妊娠、妊高征、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和护理。
各种流产类型的鉴别,妊高征的分类及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鉴别;难点:各种流产类型的鉴别,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鉴别;子痫的处理。
3、学科专业新进展:有关妊娠期并发症诊断及护理的新进展如腹腔镜的使用等。
【授课学时】 4学时第八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常见妊娠合并症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了解妊娠合并症的病理生理、合并症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妊娠合并贫血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妊娠、分娩及产褥与心脏病的相互影响;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原则、护理,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处理原则及护理;难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护理措施。
3、学科专业新进展: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新进展。
【授课学时】4学时第九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异常分娩的基本概念、催产素的使用、相应诊断检查、对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产力、产道、胎儿异常的类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了解产力、产道、胎儿异常对母儿的影响。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位及胎儿发育异常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子宫收缩力异常的原因、临床表现、对母儿的影响、处理原则和护理;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难点:子宫收缩力异常的护理、产道异常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
3、学科专业新进展:胎儿常见发育异常的原因、表现及临床处理。
【授课学时】 4学时第十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分娩并发症的基本概念、对分娩期出现并发症的妇女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分娩期常见并发症的原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了解胎膜早破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护理。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子宫破裂、羊水栓塞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产后出血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羊水栓塞的病理变化过程、急救和护理要点;难点:羊水栓塞的病理变化过程、急救和护理要点。
3、学科专业新进展:分娩期并发症诊断及护理的新进展如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和护理等。
【授课学时】 3学时第十一章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产褥感染、产褥病率的概念、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产褥感染的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3、了解产褥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产后心理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产褥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产后心理障碍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区别和联系,产褥感染妇女的护理。
3、学科专业新进展:产褥感染妇女护理的新进展及产后心理障碍的治疗和护理新进展。
【授课学时】 3学时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1、掌握女性生殖器炎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评价;2、熟悉女性生殖器官自然防御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传染途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病因、病理、炎症的发展与转归。
【教学内容】1、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概述、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妇女的护理;2、重点、难点:重点:外阴炎及各种阴道炎的护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子宫颈炎的分度和分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各种阴道炎的鉴别诊断及护理;难点:盆腔炎的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3、学科专业新进展:临床各种生殖系统炎症的临床用药及护理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