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说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通信原理 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745e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f.png)
信号与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系统通常由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组成,而信号 则是通过系统传输的物质。系统对信号具有处理、变换和传输等功能。在通信原理中, 信号需要通过系统进行传输,因此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信号的特性和系统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0d5cd1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a.png)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详细描述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基站、移动终端、 网络设备等。
移动通信工作原理
阐述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过程, 以及移动终端如何实现移动通信。
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概述
介绍有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有线通信系统组成
详细描述有线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电 话线、光纤、交换机等。
多进制解调
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算法将接收到的波形还原为原始的数字 信号。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干扰,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
保密性好:数字通信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 便于存储和复制: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存储和复制,不会因传输而损失信息。
有线通信工作原理
阐述有线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和接 收过程。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
计算机网络概述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网络组成
详细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 器等。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
阐述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以及如何 实现网络通信。
STEP 03
周期性
模拟信号通常具有周期性 ,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 其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 波。
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满 足线性叠加原理,即不同 频率的信号可以相互叠加 。
调幅调制与解调
调幅调制
将需要传输的消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调幅波信号,实现将消息信号加载到载波 信号上的过程。
解调
通过将调幅波信号再次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原始的消息信号,实现从调幅波中提取出 消息信号的过程。
详细描述移动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基站、移动终端、 网络设备等。
移动通信工作原理
阐述移动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发射、传输和接收过程, 以及移动终端如何实现移动通信。
有线通信系统
有线通信概述
介绍有线通信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有线通信系统组成
详细描述有线通信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电 话线、光纤、交换机等。
多进制解调
在接收端使用相应的算法将接收到的波形还原为原始的数字 信号。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干扰,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输。
保密性好:数字通信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数字通信的优缺点
• 便于存储和复制: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存储和复制,不会因传输而损失信息。
有线通信工作原理
阐述有线通信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和接 收过程。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
计算机网络概述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计算机网络组成
详细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 器等。
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
阐述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的传输和接收过程,以及如何 实现网络通信。
STEP 03
周期性
模拟信号通常具有周期性 ,可以通过傅里叶变换将 其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 波。
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满 足线性叠加原理,即不同 频率的信号可以相互叠加 。
调幅调制与解调
调幅调制
将需要传输的消息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调幅波信号,实现将消息信号加载到载波 信号上的过程。
解调
通过将调幅波信号再次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原始的消息信号,实现从调幅波中提取出 消息信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6145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d.png)
通信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OSI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上到下 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和物理层。
协议栈
协议栈是指协议的层次结构,不 同的协议栈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和需求。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递 路由信息,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多址复用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包括频分复用、时 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多址干扰抑制
多址干扰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抑 制,如频域滤波、时域滤波和空域滤波等。
06
通信网络原理
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
每个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中央节点,便于集 中管理和控制,但一旦中央节点出现故障 ,整个网络将瘫痪。
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 响,能够保证通信质量。
易于存储和传输
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存储在数字存储介质上,并 且可以通过数字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可 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解调方式
数字解调方式包括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需要 使用载波信号,而非相干解调不需要。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具有重复性,而非周期 信号则不具备。
连续信号在时间或空间上连续变 化,而离散信号则具有间断性。
实信号与复信号
实信号的振幅和相位都是实数, 而复信号则包括实部和虚部。
总结词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
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确定性信号的值可以确定,而随 机信号的值则无法预测。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
![通信原理课件第一章.pptx](https://img.taocdn.com/s3/m/7e148721336c1eb91a375dcf.png)
第1章 绪 论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向未来个人通信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的意义,让我们关注其发展态势, 迎接它的到来。
目前,我国电话网的规模和技术层次均有质的变化,已初 步建成了以光缆为主,微波、卫星综合利用,固定电话、移动 通信、多媒体通信多网并存,覆盖全国城乡,通达世界各地, 大容量、 高速度、 安全可靠的电信网。
通常,有线通信亦可进一步再分类,如明线通信、电缆通 信、光缆通信等。无线通信形式较多,常见的有微波通信、 短波通信、 移动通信、 卫星通信、 散射通信等。
第1章 绪 论
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 相位, 脉冲 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 且直接与消 息相对应的,称为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 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即可以取无限多个 值), 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这里指的某一参量是指我们关 心的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参量,绝不是仅指时间参量。当然, 对于参量连续变化、时间上也连续变化的信号,毫无疑问是模 拟信号,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言信号、亮度连续变化的电视图 像信号等都是模拟信号。
用途
音频、电话、数据终端、长距离导航、 时标
导航、信标、电力线通信
调幅广播、移动陆地通信、业余无线电
移动无线电话、短波广播、定点军用通 信、业余无线电 电视、调频广
播、空中管制、车辆通信、导航、集群 通信、无线寻呼
300MHz~3GHz
100 10cm
特高频
波导
电视、空间遥测、雷达导航、点对点通
UHF 分米波无线电
第1章 绪 论
1.2 通 信 的 概 念
1.2.1 通信的定义
《通信原理》说课PPT课件
![《通信原理》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952279b0717fd5370cdc46.png)
《》说课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通信: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 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 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课程任务
《光纤通信》
《程控交换》
《移动通信》
《数据通信》
通 信 原 理
《高等数学》 、 《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选取思路: 人才培训目标、教学大纲 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 前续、后续课程内容的衔接
信道与噪声 模拟调制系统
基础:电路、 频谱、信号分析知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企业评价手段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MIMPS教学法
ZTE中兴
教学手段: 现场教学的方法 1、>4课时 2、学习小结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1、教材体系 2、国家级的实验、实训室 3、网络资源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微观教学设计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通信: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 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 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课程任务
《光纤通信》
《程控交换》
《移动通信》
《数据通信》
通 信 原 理
《高等数学》 、 《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选取思路: 人才培训目标、教学大纲 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 前续、后续课程内容的衔接
信道与噪声 模拟调制系统
基础:电路、 频谱、信号分析知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企业评价手段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MIMPS教学法
ZTE中兴
教学手段: 现场教学的方法 1、>4课时 2、学习小结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1、教材体系 2、国家级的实验、实训室 3、网络资源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微观教学设计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1360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f.png)
调相广播是指采用调相方式进行无线电广播的方 式。调相广播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 点。
调频广播与调相广播的比较
调频广播在音质、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表现优于调相广播,因此在现代无线电广播中占 据主导地位。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特性
离散性
确定性
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 取值一般为二进制形式(0或1)。
信息源
产生原始信息的设备,如麦克 风、键盘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目的地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物理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如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信号 传输。
数字通信
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如数 字电视、数字电话等。
信号的特性
幅度、频率、相位等。
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
信道的分类与特性
信道的分类
01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对称信道与非对称信道等。
信道的特性
02
带宽、容量、噪声等。
信道的衰减
03
随距离、频率等因素变化的信号衰减。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
信号传输方式
调制传输、基带传输等。
信号在信道中的Biblioteka 真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信号失真。
远程控制
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实现 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物联网
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
自动化生产线
利用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 化控制和数据传输。
调频广播与调相广播的比较
调频广播在音质、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表现优于调相广播,因此在现代无线电广播中占 据主导地位。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特性
离散性
确定性
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 取值一般为二进制形式(0或1)。
信息源
产生原始信息的设备,如麦克 风、键盘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目的地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物理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如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信号 传输。
数字通信
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如数 字电视、数字电话等。
信号的特性
幅度、频率、相位等。
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
信道的分类与特性
信道的分类
01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对称信道与非对称信道等。
信道的特性
02
带宽、容量、噪声等。
信道的衰减
03
随距离、频率等因素变化的信号衰减。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
信号传输方式
调制传输、基带传输等。
信号在信道中的Biblioteka 真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信号失真。
远程控制
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实现 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物联网
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
自动化生产线
利用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 化控制和数据传输。
《通信的基本原理》课件
![《通信的基本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2352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0.png)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传输语音、电视等连续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信源、信道编码器、调制器和传输介质等部分,其中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以便在传输介质中传输。
数字通信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适用于传输数据、图像等离散信号。
数字通信是通过离散的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方式,其信号状态代表了信息的内容。
《通信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通信概述信号与信道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调制技术通信协议与标准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通信概述
通信是信息传输、处理和共享的过程,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安全,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和发展。
目的
定义
目的地
信息传递的终点,可以是个人、组织或系统。
06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G通信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G通信技术采用了毫米波频段、大规模天线技术、网络切片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调制的实现
02
调制的实现通常需要使用调制器,该设备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通过调制器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信号。在数字调制中,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调制过程。
调制的参数
03
调制的参数包括调制指数、载波频率、带宽等。调制指数决定了信号的失真程度和抗干扰能力;载波频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带宽决定了信号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质量。
数字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信源、信道编码器、调制器和传输介质等部分,其中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以便在传输介质中传输。
数字通信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适用于传输数据、图像等离散信号。
数字通信是通过离散的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方式,其信号状态代表了信息的内容。
《通信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通信概述信号与信道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调制技术通信协议与标准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通信概述
通信是信息传输、处理和共享的过程,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安全,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和发展。
目的
定义
目的地
信息传递的终点,可以是个人、组织或系统。
06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G通信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G通信技术采用了毫米波频段、大规模天线技术、网络切片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调制的实现
02
调制的实现通常需要使用调制器,该设备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通过调制器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信号。在数字调制中,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调制过程。
调制的参数
03
调制的参数包括调制指数、载波频率、带宽等。调制指数决定了信号的失真程度和抗干扰能力;载波频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带宽决定了信号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质量。
第九章 通信原理PPT课件
![第九章 通信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0d591376a20029bc642d48.png)
2
00 1
01 0
1
00 0
011
0
折叠二进制码对小信号的抗噪性能强,大信号反之,由于语
音信号小电压出现的概率较大,所以折叠码有利于减小语音信号
的平均量化噪声。
11
9.5 脉冲编码调制
格雷二进码 表示方法:
任何相邻电平的码组只有一位码位不同,即相邻码字 的距离恒为1。
除极性码外,绝对值相等时,其幅度码相同,故又称 反射二进码。
9.5
3位编码器(均匀量化),其输入信号抽样脉冲值在-0.5和7.5之间。
现在共有3个不同的Iw值,表示量化值的二进制码有3位,即c1c2c3。它 们能够表示8个十进制数,从0至7。
量化值
c1
c2
c3
0
0
0 0.5 0
1
0
0
1
1.5
2
0
1 2.5 0
3 3.5 0
1
1
4
1
0
0
4.5
5
1 5.5 0
M=2N 在语音通信中,通常采用8位的PCM编码就能够保证满意 的通信质量。我国采用的是8位编码的A律13折线PCM 编码。
14
9.5 脉冲编码调制
若把自然二进码从低位到高位依次给以2倍的加权,就可 变换为十进数。如设二进码为(an-1, an-2, …, a1, a0)
则D=an-12n-1+an-22n-2+…+a121+a020 便是其对应的十进数(表示量化电平值)。 特点: 编码简单、易记,而且译码可以逐比特独立进行。
9
9.5 脉冲编码调制
特点: (1)相邻码之间只有一个码字不同,这样误一位码造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5ca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a.png)
108/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09/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0/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1/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2/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3/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4/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201/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2/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3/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4/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5/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6/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7/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8/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9/128
249/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0/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1/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2/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3/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4/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62/104
2.1 確知信號
63/104
2.1 確知信號
64/104
2.1 確知信號
65/104
2.1 確知信號
66/104
2.1 確知信號
67/104
2.1 確知信號
68/104
2.1 確知信號
69/104
2.1 確知信號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09/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0/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1/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2/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3/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4/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201/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2/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3/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4/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5/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6/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7/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8/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9/128
249/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0/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1/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2/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3/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4/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62/104
2.1 確知信號
63/104
2.1 確知信號
64/104
2.1 確知信號
65/104
2.1 確知信號
66/104
2.1 確知信號
67/104
2.1 確知信號
68/104
2.1 確知信號
69/104
2.1 確知信號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e553bf910ef12d2af9e7ac.png)
5
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R( ) lim 1 T T
1T 2 1T 2
s(t)s(t
)dt
1 T0
12T0
1 2
T0
s(t
)s(t
)dt
R(0) 1 T0
1 2
T0
1 2
T0
s(t)2dt
P
R( ) F P( f )
6
3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s(t) FS Cn
P 1 T0
1 2
T0
1 2
T0
s2 (t)dt
Cn
n
2
C( f ) 2 ( f nf0 )df
n
C(
f
)
Cn,
f
nf0
0, f nf0
P P( f )df
P( f ) C( f ) 2 ( f nf0 ) n
第 2 章 确定信号的几个重要概念
2.1 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
2.2 功率信号的频谱和能量信号的频谱 密度
2.3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能量信号 的能量谱密度
2.4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1
功率信号的频谱
周期信号就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率信号,所以周期信号的 傅立叶级数代表频谱。
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非周期信号就属于能量信号,所以非周期信号 的傅立叶变换代表频谱密度。
2
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
s(t) F S() S( f )
E s2 (t)dt 1
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R( ) lim 1 T T
1T 2 1T 2
s(t)s(t
)dt
1 T0
12T0
1 2
T0
s(t
)s(t
)dt
R(0) 1 T0
1 2
T0
1 2
T0
s(t)2dt
P
R( ) F P( f )
6
3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s(t) FS Cn
P 1 T0
1 2
T0
1 2
T0
s2 (t)dt
Cn
n
2
C( f ) 2 ( f nf0 )df
n
C(
f
)
Cn,
f
nf0
0, f nf0
P P( f )df
P( f ) C( f ) 2 ( f nf0 ) n
第 2 章 确定信号的几个重要概念
2.1 功率信号和能量信号
2.2 功率信号的频谱和能量信号的频谱 密度
2.3 功率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和能量信号 的能量谱密度
2.4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1
功率信号的频谱
周期信号就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率信号,所以周期信号的 傅立叶级数代表频谱。
能量信号的频谱密度
非周期信号就属于能量信号,所以非周期信号 的傅立叶变换代表频谱密度。
2
能量信号的能量谱密度
s(t) F S() S( f )
E s2 (t)dt 1
通信原理讲稿PPT演示课件
![通信原理讲稿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bf3f0631126edb6f1a10ee.png)
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通信系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 信。20年代开始在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使用,40年代才逐步向民用扩展;
最近十年间才是移动通信真正迅猛发展的时期. 第一代: 1970S末、1980S初出现,为模拟话音通信系统,如AMPS,
TACS,NMT,NTT等系统。
1
I
• 第二代:1980S末出现,传递话音和低速数据,为 窄带数字通信系统,如GSM,PDC,D-AMPS, CDMA(IS95) 等。
• 4)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 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
4
I
3G对RTT要求
• 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无线传输技术
• 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任务①室内环境至少 2Mbit/s;②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③室 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④卫星移动环境至 少9.6kbit/s。
3
I
3G的目标
• 1)能实现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甚至全 球范围内漫 游 ,且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运 动状态下获得有质量保证的服务;
• 2)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 活动视频非话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
• 3)能适应多种环境:可以综合现有的公众电话交 换网(PSTN)、综 合业务数字网、无绳系统、 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 供无缝隙 的覆盖;
• 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TDMA是以不同的时隙实现 通信的,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
6
I
频分多址FDMA
• 频分,有时也称之为信道化,就是把整个可分配 的频谱划分成许多单个无线电信道(发射和接收 载频对),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路话音或控制信 息。在系统的控制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接入 这些信道中的任何一个。
移动通信系指通信双方或至少一方是处于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通 信。20年代开始在军事及某些特殊领域使用,40年代才逐步向民用扩展;
最近十年间才是移动通信真正迅猛发展的时期. 第一代: 1970S末、1980S初出现,为模拟话音通信系统,如AMPS,
TACS,NMT,NTT等系统。
1
I
• 第二代:1980S末出现,传递话音和低速数据,为 窄带数字通信系统,如GSM,PDC,D-AMPS, CDMA(IS95) 等。
• 4)足够的系统容量,强大的多种用户管理能力, 高保密性能和服务质量。
4
I
3G对RTT要求
• RTT(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无线传输技术
• 高速传输以支持多媒体任务①室内环境至少 2Mbit/s;②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it/s;③室 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it/s;④卫星移动环境至 少9.6kbit/s。
3
I
3G的目标
• 1)能实现全球漫游:用户可以在整个系统甚至全 球范围内漫 游 ,且可以在不同的速率、不同的运 动状态下获得有质量保证的服务;
• 2)能提供多种业务:提供话音、可变速率的数据、 活动视频非话业务,特别是多媒体业务;
• 3)能适应多种环境:可以综合现有的公众电话交 换网(PSTN)、综 合业务数字网、无绳系统、 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提 供无缝隙 的覆盖;
• FDMA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的,TDMA是以不同的时隙实现 通信的,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
6
I
频分多址FDMA
• 频分,有时也称之为信道化,就是把整个可分配 的频谱划分成许多单个无线电信道(发射和接收 载频对),每个信道可以传输一路话音或控制信 息。在系统的控制下,任何一个用户都可以接入 这些信道中的任何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
XXXXXX学院
.
说青第年X课届教
内容提纲
说课程 说学情 说教法
From SYSU
说 课程
课程定位
定位:信息素养课、专业基础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开课时间:大三第二学期开课 学分:3.5 学分 学时:56 课时(理论48课时+实验8课时)
课程目标
(1)使学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掌握通信系统的原理与结构,为从事现 代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先进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要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方
法
.
说 学情
该照例目信课 如 前说理程:通明论四五六三二所学信。,讲生程为课课一涉生领强如 教 指 进授程及较域调何学挥度法的项形网互讲启的为所一“中棒与是框目像络动授发理熟采切学,,速以架驱法法法法法论悉用实”始来度学体动必的的际,终安。生系法须手新通来以排为,根机技信设课教主并据、术系计程学体根现固,统教目,,据实定激均师标以教学形念信验直避又解将用出教中电发以如、利师生,像以证观免抽生来学号可对话学理网的程方并等导问习以授何课于为反启概本绍景什处对感的望项知不将引他养包真性科同法及,地纯象动,内波加互问课论点法生效应等生论全课络课便方题情便,通“堂学主馈发念方相么可其学,目识仅抽们他实研,性起平括时用原既呈数、的使容形深动题时评,的、果以通兴为方方法程学式,况及解过导适教目生法、法关要以应习使驱点进象的们验项让认学台M制于理可现学复图学,图对法的灵等可学学。及信趣基a位法是网生在了及时答”标逐E,当是基之的学用用兴其动应行枯实的开目学识生的tm作在 时 以 信 推 杂 像 生 提、数是 形 活 交 以 习生类设,础l的及根站课网解教调学。的步依 调a在本前实””建趣从法用理燥践创发等生,学改ai多讲,图号导的和直高频学将式采互有热解似备从。相进b据,外上学学整在实建生据整l教原,际、,立和被是于论理能新、。明激习进虚,媒解可形的的知动观学谱推知提用式效情答的入而关度所提自进生建自学讲课现立的授理首应“让直求动将实联论力意毕白发兴、拟Q体抽以的特枯识画地生图导识出分学提和、系手导信快开供学行的议己疑Q基、先用在学观知学每际系形,识业“学趣课实群课象采方点燥难表理主加的点,组习高学老统,出息慢设课,辅学,的难本基介背何生的欲习个工实象进。设为生,程验件概用式,,点现解体以理以上讨方学习师进或经,。重程际化而项计锻综室,行引典要,,,培目、炼合仿对入通 的参转与化程为度主。动学习。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奠 定坚实的基础。
.
说 课程
教材资源
主讲教材 《通信原理(第6版)》
樊昌信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二版)》
《通信原理(合订本)》 《现代通信原理》
From SYSU
说 教法
授课章节 :7.1.1 二进制振幅键控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调制的作用,讲授ASK调制解调原理并分析ASK信 号功率谱密度; 意识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ASK调制解调框图;(启发引导、项目驱动、练习巩固) 难点:理解ASK调制解调过程波形的变化,功率谱密度的计算方法。(互动 探究、波形对比、练习巩固)
实验五 二次开发试验 选做
.
说 网络资源
课程
Hale Waihona Puke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第二批基础型网络课程 (2010年,2012年验收) 该平台下有以下资料提供 下载:教师信息、教学大 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 件、习题、试卷样卷、实 践指导书、Flash动画。
通信仿真平台:
提供基于MATLAB的通信原 理仿真平台,涵盖大部分重 要内容。
教学法: 讲授法、互动法、启发法、形像法、网络法、项目驱动法
.
说 教学过程
复习 旧知识 (5分钟)
导入 新课程 (10分钟)
讲授 新知识 (20分钟)
练习 并总结 (10分钟)
From SYSU
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5分钟) 1、回顾上一次课(第六章)的知识 2、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目的形式来重点复习关键内容 3、点评并总结后引出第七章内容。 (互动法,5分钟)
.
说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程(10分钟): 1、针对第七章标题,提出为什么要研究频带传输?
a、先通过介绍大家熟悉的GSM移动通信系统,让学生思考 该系统在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
.
说 学情
授课学生特点:
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工程大三学生,学生的专业方向主要为电子类课程
劣势
专业定位:
电利子信息工1程.硬专件业基是础较以好培养电子信息1类.数应学用功底型较专弱业人才为主。适 按统的类用学生的优照硬产等学件品理校设生论办计产为2345学、行基....动学思课定开业础手习堂维位发,,能积纪活,、电以力极律跃强性良以 制 子模高较电作与拟好子与信电科测息路学试服、技为务数字术专类2认 3性 该、业行电..对 课强 课识信发业路程通, 程息展的、原信导 兴理系小处方生致 趣抽统部不理向产规象缺分大技,和模、乏同术培管信理感学息、养理论性对信适第处号应一理与电线系统系子需当调整教学
实验教材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编
.
说 课程
《程控交换》
《移动通信》
通 信 原 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 《电视技术》
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
.
说 课程
重点、难点
难点
重点
第1章 绪论 第3章 随机过程 第4章 信道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 第13章 同步原理
3学时 4学时 3学时 10学时 6学时
学时分配
6学时 6学时 8学时 2学时
.
说 课程
实验环境资源
通信原理实验室 设施:实验箱及配套测量仪器
实验教学
实验室一次能容纳一个自然班(60人)实验,除完成所有 实验教一学信要号求源实规验定的必基做础性实验外,结合实验室开放安排, 实验面二向数有字兴基带趣实的验优必秀做学生进行现选场教做学性实验,加强学生的 实验实四验模工三拟程数信以字号调的及制数创实字新验传输思实必维验做训必练做 。
XXXXXX学院
.
说青第年X课届教
内容提纲
说课程 说学情 说教法
From SYSU
说 课程
课程定位
定位:信息素养课、专业基础课程、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开课时间:大三第二学期开课 学分:3.5 学分 学时:56 课时(理论48课时+实验8课时)
课程目标
(1)使学生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掌握通信系统的原理与结构,为从事现 代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先进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
要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方
法
.
说 学情
该照例目信课 如 前说理程:通明论四五六三二所学信。,讲生程为课课一涉生领强如 教 指 进授程及较域调何学挥度法的项形网互讲启的为所一“中棒与是框目像络动授发理熟采切学,,速以架驱法法法法法论悉用实”始来度学体动必的的际,终安。生系法须手新通来以排为,根机技信设课教主并据、术系计程学体根现固,统教目,,据实定激均师标以教学形念信验直避又解将用出教中电发以如、利师生,像以证观免抽生来学号可对话学理网的程方并等导问习以授何课于为反启概本绍景什处对感的望项知不将引他养包真性科同法及,地纯象动,内波加互问课论点法生效应等生论全课络课便方题情便,通“堂学主馈发念方相么可其学,目识仅抽们他实研,性起平括时用原既呈数、的使容形深动题时评,的、果以通兴为方方法程学式,况及解过导适教目生法、法关要以应习使驱点进象的们验项让认学台M制于理可现学复图学,图对法的灵等可学学。及信趣基a位法是网生在了及时答”标逐E,当是基之的学用用兴其动应行枯实的开目学识生的tm作在 时 以 信 推 杂 像 生 提、数是 形 活 交 以 习生类设,础l的及根站课网解教调学。的步依 调a在本前实””建趣从法用理燥践创发等生,学改ai多讲,图号导的和直高频学将式采互有热解似备从。相进b据,外上学学整在实建生据整l教原,际、,立和被是于论理能新、。明激习进虚,媒解可形的的知动观学谱推知提用式效情答的入而关度所提自进生建自学讲课现立的授理首应“让直求动将实联论力意毕白发兴、拟Q体抽以的特枯识画地生图导识出分学提和、系手导信快开供学行的议己疑Q基、先用在学观知学每际系形,识业“学趣课实群课象采方点燥难表理主加的点,组习高学老统,出息慢设课,辅学,的难本基介背何生的欲习个工实象进。设为生,程验件概用式,,点现解体以理以上讨方学习师进或经,。重程际化而项计锻综室,行引典要,,,培目、炼合仿对入通 的参转与化程为度主。动学习。
(2)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本专业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奠 定坚实的基础。
.
说 课程
教材资源
主讲教材 《通信原理(第6版)》
樊昌信 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二版)》
《通信原理(合订本)》 《现代通信原理》
From SYSU
说 教法
授课章节 :7.1.1 二进制振幅键控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调制的作用,讲授ASK调制解调原理并分析ASK信 号功率谱密度; 意识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ASK调制解调框图;(启发引导、项目驱动、练习巩固) 难点:理解ASK调制解调过程波形的变化,功率谱密度的计算方法。(互动 探究、波形对比、练习巩固)
实验五 二次开发试验 选做
.
说 网络资源
课程
Hale Waihona Puke 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第二批基础型网络课程 (2010年,2012年验收) 该平台下有以下资料提供 下载:教师信息、教学大 纲、授课计划、多媒体课 件、习题、试卷样卷、实 践指导书、Flash动画。
通信仿真平台:
提供基于MATLAB的通信原 理仿真平台,涵盖大部分重 要内容。
教学法: 讲授法、互动法、启发法、形像法、网络法、项目驱动法
.
说 教学过程
复习 旧知识 (5分钟)
导入 新课程 (10分钟)
讲授 新知识 (20分钟)
练习 并总结 (10分钟)
From SYSU
说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5分钟) 1、回顾上一次课(第六章)的知识 2、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目的形式来重点复习关键内容 3、点评并总结后引出第七章内容。 (互动法,5分钟)
.
说 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程(10分钟): 1、针对第七章标题,提出为什么要研究频带传输?
a、先通过介绍大家熟悉的GSM移动通信系统,让学生思考 该系统在信道中传输的是数字信号,还是模拟信号?
.
说 学情
授课学生特点:
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工程大三学生,学生的专业方向主要为电子类课程
劣势
专业定位:
电利子信息工1程.硬专件业基是础较以好培养电子信息1类.数应学用功底型较专弱业人才为主。适 按统的类用学生的优照硬产等学件品理校设生论办计产为2345学、行基....动学思课定开业础手习堂维位发,,能积纪活,、电以力极律跃强性良以 制 子模高较电作与拟好子与信电科测息路学试服、技为务数字术专类2认 3性 该、业行电..对 课强 课识信发业路程通, 程息展的、原信导 兴理系小处方生致 趣抽统部不理向产规象缺分大技,和模、乏同术培管信理感学息、养理论性对信适第处号应一理与电线系统系子需当调整教学
实验教材 《通信原理实验指导书》
自编
.
说 课程
《程控交换》
《移动通信》
通 信 原 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 《电视技术》
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
.
说 课程
重点、难点
难点
重点
第1章 绪论 第3章 随机过程 第4章 信道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第7章 数字带通传输系统 第8章 新型数字带通调制技术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第11章 差错控制编码 第13章 同步原理
3学时 4学时 3学时 10学时 6学时
学时分配
6学时 6学时 8学时 2学时
.
说 课程
实验环境资源
通信原理实验室 设施:实验箱及配套测量仪器
实验教学
实验室一次能容纳一个自然班(60人)实验,除完成所有 实验教一学信要号求源实规验定的必基做础性实验外,结合实验室开放安排, 实验面二向数有字兴基带趣实的验优必秀做学生进行现选场教做学性实验,加强学生的 实验实四验模工三拟程数信以字号调的及制数创实字新验传输思实必维验做训必练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