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式含有几个基本要素-word文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模式含有几个基本要素理论上说: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

教学设计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

对新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

对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是每一位教师首先要做的功课。

教案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教案只体现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如何通过一些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教与学的目标的,将教学整个过程反映出来。

而教学设计是提供了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教学研究者或教师评论、参考的教学构想,是一种具有理论性的教学指导方案。

教学设计是融和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媒体理论、学科教学法等相关理论于一体,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相互交融,为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发挥综合效益。

同时应该说教学设计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方案。

预案的教学方案设计,设计研究得越到位,越接近于真实的学习过程,越具有指导性。

同时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

按照常规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这样几个基本要素: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1)指导思想和教学理论
2)教学分析(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的设计
4)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设计
5)教学过程的设计
a )教学情境的设计
b )教学导入的设计
c )教学模式设计
d )教学小结设计
e )教学板书的设计
3.设计准备阶段
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分析
教学知识准备(知识背景、拓展教材)
学生准备
自身经验、能力准备
教学资源准备
在撰写教学设计前,教师应分析研究课业内容,对照课标、教参、课本,针对学生的学龄特点及知识掌握情况,弄清、弄懂、弄通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版面编排及图片和文字内容的设计意图,理解课本上展示的学习过程和教法,便于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有效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环节。

二、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是教师教学能力体现,是作好教学
设计的必要前提
1.对小学生认知心理特征的认识
1)在感知觉方面
初入小学,学生们的感知觉就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味觉、嗅觉和触觉都已经比较发达。

这些都为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准确性、系统性都在不断地提高。

感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与其生理发育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发展水平还是有限的。

现在我们孩子入学之前大都要上学前班,幼儿园的大班就要与小学接轨,初步的文化知识,养成习惯等等,都有了一定的准备,这种感知觉上的发展,都还带有幼稚的儿童性。

无意识性的、泛化的特点。

2)记忆能力提高
小学生在记忆活动方面表现出从学龄前的无意记忆占优势
发展到有意记忆占优势的特点。

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往往无意记忆占主要的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的有意记忆就明显得到发展,三年级之后,记忆往往都有了预定的目的,并且是在有意识的条件下进行的。

与此同时,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也逐步向理解性记忆过渡。

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不断增长,小学生的抽象记忆逐步发展起来了,大约在五、六年级,小学生的记忆活动开始从形象记忆为主导,向基于词语
的抽象记忆为主导的方向发展。

尽管这样,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形象记忆的特征还是非常明显。

3)想象力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但一般需要某种具体实物的支持,具有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想象就会从形象片面、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

4)思维思辨方面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发展。

低年级时,他们只能孤立地认识事物的个别特征和表面现象,随着年龄增长和学习活动的深入,逐渐能够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根据种属关系对事物进行分类,进行简单的分析概括。

2.小学生的思维特征
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这里说的是最一般、本质的东西。

现实中,一年级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与幼儿园幼儿晚期差不多,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尽管还带有具体形象性,但基本上是初步逻辑抽象思维的。

在整个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总的趋势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因此,儿童心理特征是指某一阶段的一般特征、典形特征、本质特征说的,而在这一阶段之初,可能保存着大量的前一阶段的年龄特征;在这一阶段之未,也可能产生
较多的下一阶段的年龄特征。

3.小学生感觉和知觉的特点
1)小学生视觉、听觉迅速发展
2)学生以整体性感知为主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首先是对事物笼统的整体的感知,然后再进一步对各部分进行比较精细的分析,最后才可能理解事物的关系。

4.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第一、儿童是从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的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内容本身感兴趣。

第二、儿童的兴趣是从泛化逐步过渡到分化的。

第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稳定,容易变化,而且带有浓烈的情绪色彩。

第四、儿童是从对具体事物的兴趣,发展到对事物抽象因果关系的兴趣。

第五、教师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所以我们关注学生生理、思维、感知觉和兴趣特点和一般规律,是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必要条件,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做好学情的分析,这会使我们更加明白怎么教,如何教,目的性会更强;做好学情分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和做教师的基本功。

只有明白自己教学工作的对象,才能做到教学有实效。

才能使教学获得成功。

三、结合学生感知觉特点做好学情分析
什么是学情分析?对学生分析什么?讲完书本上的知识不
就完成教学任务了吗,干吗还有进行学情分析?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是知识传递的过程。

是人情交流感化的过程。

不明白与你授课相互配合的对象,你采用哪种方式交流,没有交流互动的课程是失败的课。

我们对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什么?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