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生态环境风险定量分析

合集下载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小城镇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摘要:采用系统生态学方法,对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景观尺度水平上,千岛湖镇在合理的生态功能规划下,各种景观类型分布趋于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单类景观占据主导的趋势在减弱,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固,同时,随着林地的不断减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将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生境质量下降,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能力,边缘效应降低,生态系统组分单一化。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千岛湖镇Ecological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s in Small Town ——Take the Case Qiandao Lake TownAbstract: By the methods of systematic ecology, the ecological effects induced by land use changes in Qiandao Lake Town, Chun’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 small c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each kind of landscape type in Qiandao Lake town tended to gather and formed a certain scale. The tendency that one landscape occuping a place was weakening, which would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Meanwhile, with the continual reducing of forest land and elevating of urbaniza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ould be affected, which was reflected in the decreas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homogeneous development inside of the landscape, the decrease of edge effect, and the simplification of ecosystem components.Key words: land use changes; ecological effects; Qiandao Lake Town目前,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研究,多是从遥感监测和时空动态数据库、LUCC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LUCC模拟与预测模型、LUCC环境效应、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等出发,研究全球或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问题[1]。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多是以县级尺度为最小单位,而对乡镇一级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很少。近年来,我国乡村城镇化发展很快;由于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迅速被小城镇生态系统所取代,加之取代过程中常常忽略对区域的生态设计,缺乏对当地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的系统规划[2],导致了一些不利于乡村城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负效应的产生[3]。对这一生态问题已经有研究报道[4],然而,对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生态效应在定量水平上的研究则涉及很少[5]。为此,本研究选择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经济发展很快的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为研究对象,就其12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编制乡镇一级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1研究区概况千岛湖镇位于浙江省西部,介于北纬29°31′-29°41′,东经118°58′-119°17′。2005年底,千岛湖镇辖34个行政村,8个社区,是淳安县县城所在地,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服务中心。截至2004年底,总人口62 561人,非农业人口50 861人。千岛湖镇地势四周高,中间低,由西向东倾斜,形成四周中低山逐渐向中部丘陵区过渡的地貌形态。2研究方法2.1数据来源与处理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淳安县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数据,利用MAPGIS软件内业转绘成图;1993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由数字化获得。其他数据来源于淳安县统计年鉴、全国1∶25万DEM数据、实地调查等。在MAPGIS中将三级分类通过地类提取转化为二级分类。将一些面积比较小的地类归并到相近地类,如:草地归并到其他农用地,其他土地归并到未利用土地。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代码为11,以下同)、园地(12)、林地(13)、其他农用地(15)、城镇及工矿用地(20)、交通运输用地(26)、水利设施用地(27)、未利用地(31)等8类。将两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E00格式转化为Coverage数据,在ArcView下将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和二进制文件。2.2分析方法定量表述景观特征的指数很多,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往往很高,所以,同时采用多种指数(尤其是同一类型的指数)并不增加新信息[6]。本研究利用两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和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简要分析LUCC过程,然后从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上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LUCC的景观生态效应。3结果与分析3.1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由表1、图1和图2可知,1993~2004年,千岛湖镇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的转出面积超过转入面积,而园地、其他农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则相反;从用地转移方向看,耕地主要向园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转移,园地主要向城镇及工矿用地、林地转移,林地主要向城镇及工矿用地、园地转移,未利用土地主要向耕地、园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转移。耕地转出面积以园地、林地和城镇及工矿用地为主,转出面积为282.002 hm2,转出比例占1993年耕地总量的30.689%;耕地转入则以林地、未利用地为主,其中由林地转入63.025 hm2,占2004年耕地总面积的8.005%,由未利用地转入58.671 hm2,占7.452%。园地转出以林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为主,转出面积189.166 hm2,占1993年园地面积的21.029%;园地的转入面积大多来自于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分别占2004年园地面积的7.643%、13.807%和8.402%。林地主要转出为城镇及工矿用地365.847hm2,其次为园地143.251 hm2和耕地63.025 hm2;转入面积主要来自耕地、园地和未利用土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年相对变化率为9.994%,转出面积为91.388 hm2;而转入面积高达624.877 hm2,是转出面积的6.84倍,转入类型以耕地、园地、林地、未利用地为主。3.2斑块类型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由表2可知,1993~2004年,千岛湖镇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的面积均呈减少趋势,其中耕地所占面积由1993年的6.715%减少到2004年的5.753%,林地由78.353%减少到75.320%;林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平均斑块面积在景观中均是最大的,这说明林业的主导地位没有动摇,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林地斑块正受到各种异类斑块(如城镇的扩展、园地的开发等)的蚕食而趋于破碎化;耕地的最大斑块指数呈增加的趋势,由0.243%增加到0.249%,而平均斑块面积呈减小的趋势,由2.821 hm2减小到 2.566 hm2,说明耕地正受到蚕食;园地的最大斑块指数由0.492%增加到1.100%,平均斑块面积由3.234 hm2增加到3.456 hm2,园地在景观中的作用得到了明显增强;各地类分维数介于1.409~1.590之间,耕地的分维数较大,这是由于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及规模比较小的斑块镶嵌其中,导致耕地的边界形状复杂化。林地、其他农用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的散布与并列指数较大,均在74%以上,这说明这些斑块与其他类别斑块相邻的概率比较均等,散布也较均匀;耕地、园地的散布与并列指数较小,说明耕地、园地斑块与其他斑块相邻的概率是不均等的,而且斑块面积也比较小;斑块边界长度变化较大,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和未利用地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而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斑块的边界长度均大幅增加,按增幅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其中城镇及工矿用地增加55 260 m;林地是千岛湖镇的主要景观类型,斑块边界的总长度大,因而其边界密度较大;城镇及工矿用地的优势度变化最为突出,由0.082增加到0.119;林地的聚集度占绝对优势,水利设施用地的聚集度变化最为突出,增加了12.723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农用地、园地,说明这些地类景观斑块有不断连片的趋势;林地的结合度指数最大,接近于100%,说明景观类型的连通性较好,其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由73.373%增加到84.661%,说明城镇及工矿用地的连通性进一步加强。3.3景观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千岛湖镇整体的景观密度减小,说明景观格局有继续聚集化的趋势。景观形状的测度采用景观形状指数、最大形状指数和面积-周长分维指数表示,12年来,3个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反映出其景观的形状日趋简单和规则。景观的聚集度增加了0.343个百分点,说明各个景观类型有连成片的趋势。蔓延度下降了2.340个百分点,说明优势景观、连接性好的景观格局逐渐向连接性差的多种要素组成的密集格局演变。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分别增加了0.083和0.040,说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增强、各种景观类型趋向均匀分布。优势度指数的减小,说明在整个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越来越不存在占优势的景观,景观类型比例差别在缩小。破碎度指数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地类更为简单并有集中连片的分布趋势。3.4景观生态效应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效应变化主要表现在:1)生境质量下降。景观破碎化、斑块破碎化以及平均斑块面积的减少会通过降低总的生境面积导致斑块内部生境损失,使内部生境更容易遭受外部的侵袭干扰,从而降低物种抵抗灾害的能力,并直接影响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7]。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未利用地被占用,这些斑块类别的破碎化指数大都呈增加的趋势,说明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在自然和人类的干扰下进一步破碎化。景观形状指数逐步降低,尤其是林地的形状指数显著降低,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边界趋于规则、平滑,这种变化可加剧水土流失。千岛湖旅游业的发展和各等级公路的修建都在不同程度破坏森林植被,同时也加剧了水土流失,对千岛湖水体造成一定的影响。2)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能力。12年来,香农多样性指数从0.861增加到0.944,说明景观的异质性程度在增强;香农均匀度指数从0.414增加到0.454,说明各种景观中斑块优势度在减小,斑块类型在景观中趋向均匀分布。异质性的增大和均质化发展必然导致景观稳定性的降低。3)边缘效应降低。边缘效应是生态系统边缘和生态过渡区所呈现出的生态效应[8]。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总周长的降低,使其对周围斑块类型的影响相应减小,景观生态功能减弱。而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的总周长在增加,破碎化使其边缘暴露在耕地、林地、未利用地等与原来生境差异很大的生态系统中。边缘效应的存在,使森林边缘的小气候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会沿林缘—林内的梯度发生不同程度变化,使森林从内到外产生环境梯度,原有生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4)生态系统组分单一化。千岛湖镇的景观格局向聚集化发展,景观中斑块形状日趋简单和规则;同类景观类型有连成片的趋势,聚集度明显上升;多样性指数也表明各种景观有趋向均匀分布的趋势。林地作为千岛湖镇的主要景观类型,其多样性指数在各个时期都是最低的,且逐步下降,可见森林生态系统组分的单调性。4结论从类型尺度上分析可知,千岛湖镇居优势地位的斑块类型仍是林地;斑块个数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林地、耕地正受到蚕食而趋于破碎化,而园地、城镇及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的破碎度呈减少趋势;城镇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其他农用地和园地景观斑块有不断连片的趋势;林地的连通性较好,其次是城镇及工矿用地;城镇化、比较经济利益驱使、交通旅游的发展等合力导致城镇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运输用地等地类增加,但同时导致耕地、林地、未利用地面积的迅速减少或景观破碎化趋势加强。从景观尺度上分析可知,千岛湖镇的景观格局向聚集化发展,景观中斑块形状日趋简单和规则;同类景观类型有连成片的趋势,聚集度明显上升;多样性指数也表明各种景观有趋向均匀分布的趋势。这些都说明千岛湖镇在合理的生态功能规划下,导致各种景观类型分布聚集,形成一定的规模;单类景观占据主导的趋势在减弱将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固,同时也应看到,林地的不断减少,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生态环境受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境质量下降;景观内部均质化发展,降低了景观抗干扰能力;边缘效应降低;生态系统组分单一化。参考文献:[1] 刘纪远.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周启星. 某农场发展工业的长期环境效应与环境规划的研究[J]. 农业环境保护,1996,15(2):65-67.[3] LIU G G,WU X,PENG C,et al. Urbanization and health care in rural China[J]. Contemp Econ Policy, 2003,21(1):11-24.[4] HO S P S, LIN G C S. Converting land to nonagricultural use in China’s coastal provinces: Evidence from Jiangsu[J]. Modern China, 2004,30(1):81-112.[5] 卢远. 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D]. 长春:吉林大学,2005.[6] HARGIS C D, BISSOONETTE J A, DA VID J L. The behavior of landscape metrics commonly used in the study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J]. Landscape Ecology,1998,13:167-186.[7] 陈利顶,傅伯杰. 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分析[J]. 生态学报,1996(4):337-344.[8] 陈利顶,徐建英,傅伯杰. 斑块边缘效应的定量评价及其生态学意义[J]. 生态学报,2004,24(9):1827-1832.。

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子林波;甘淑;费联君【摘要】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angchuan County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viding a scientific basis to government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regional plan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Minist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promulgated《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of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HJ 192—2015, the use of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the state of the Environment data as well as Statistical Yearbook data , integration of RS and GIS theory and technology,selection the five factors of biological abundance index, vegetation cover index, water network density index, land stress index and the pollution load index, evaluating and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angchuan County township in 2015.[Resul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ex(EI) of seven towns of Jiangchuan County in 2015 is vary from 66.912 1 to 57.954 7.Luju town has the highest EI index and Dajie town is lowest EI index ,the difference value of them is 8.957 4.[Conclusion] The entir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in good condition.%[目的]掌握江川县生态环境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制订合理的区域规划和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1. 本文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吴江东部地区作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使得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吴江东部地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该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吴江东部地区的地理、气候、土壤、植被等基础数据,建立了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基础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态学原理和敏感性评价方法,选取了包括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生物因子等在内的多个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选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采用适宜的模型和算法,对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量化评估。

通过叠加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了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格局,并识别出高敏感区域,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提出了吴江东部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建议,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GIS在生态敏感性分析领域的应用,也为其他类似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本文通过对吴江东部地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吴江东部地区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开展该地区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对于科学评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例题及答案

【环评】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例题及答案

大路建设工程模拟试题:一、某地拟建一大路,全长116.8KM,工程沿线经过5 个镇,10 个村,2 个工业区。

所选路线跨越一级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一个自然保护区,跨过一条河流和两座山,周边还包括超高压变电站。

沿线某些路段有道路,将道路进展拓宽,标准路幅宽75CM,主道双向八车道,两侧加设辅道和人行道,增立交、跨线8 座〔2 座全互通、3 座半互通、2 座跨线、1 座环行回头匝道〕、跨河桥梁1 座、隧道300M;改造现有立交、跨线4 座,保存立交、跨线2 座。

工程沿线最近的村庄距拟建大路300M,建设过程中拆迁房屋121288平方米,临时建筑19344平方米,征地面积13 万亩。

全程弃土点10 个,取土点11 个,有高填方段3000M。

工程总投资45 亿元。

工程选制址区气候冬夏季有明显差异,夏季气候潮湿多雨,冬季干旱、风沙大;降雨年内安排不均,主要集中在雨季7~8 月份。

问题:1、工程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2、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3、本工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内容?4、该工程工程分析的根本内容?5、本工程竣工后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的重点是什么?参考答案:1、工程噪音评价范围是多少?为什么?答:本工程噪音评价范围取道路两侧500M。

由于工程沿线较远处才有声敏感点,工程噪音评价范围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四周,可取道路中线线两侧500M 范围内。

2、工程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是什么?答:本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影响:(1)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可能导致沿途生物量削减〔尤其是自然保护区段〕,转变地形地貌,并造成景观影响〔尤其是沿途风景旅游区段〕。

(2)水土流失:取土点、弃土点、桥梁根底作业、水库旁路基建设、房屋拆迁等简洁发生水土流失并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3)水环境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施工废水、桥梁施工、水土流失等可能对水质造成负面影响,在途径水源保护区路段施工时需特别留意。

(4)声环境影响:建设拆迁等施工噪声会对施工区四周居民区等声敏感点造成影响。

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研究--以中国西部典型城市为例

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研究--以中国西部典型城市为例

第42卷第2期城市学刊V ol.42No.2 2021年3月JOURNAL OF URBAN STUDIES Mar.2021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研究——以中国西部典型城市为例陈涛,王玉阁(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昆明650000)摘要: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对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发严重。

对西部典型城市2010—2018年间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案例城市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状况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差异不大。

兰州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水平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其余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水平均领先于城镇化水平,即城市生态环境对其城镇化制约较低。

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处于不同耦合状态的城市应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政策。

关键词:城镇化;绿地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西部典型城市中图分类号:X22;F299.2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2096-059X.2021.02.001文章编号:2096-059X(2021)02–0001–08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产生的问题逐渐增多,负面效用不断积累,危害城市环境,对城市生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城镇化与城市绿地生态环境之间联系密切,应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生产要素向城市汇集、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增、城市用地向郊区扩展及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新城市不断出现。

城市绿地生态环境则是对城市绿地结构与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反映,量化分析城市绿地的结构与功能,构建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可揭示绿地系统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与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作用途径、影响因素、提升方法等方面研究城市绿地生态环境。

较早研究城市绿地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学者采取多因素分析法,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给出预测和评价——现有的评价尚不精准而且概念性不强。

[1]之后有学者指出,在建立城市绿地生态环境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综合性和多元性。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2.06.21•【字号】云环通〔2022〕72号•【施行日期】2022.06.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州、市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我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2021〕8号)要求,省生态环境厅、农业农村厅联合制定了《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落实。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6月21日(联系人及方式:省生态环境厅李波********************************省农业农村厅戴小清****************************)云南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事关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农业绿色发展。

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全面绿色转型,根据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2021〕8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足我省“三农”工作实际和新时期发展需要,以削减土壤和水环境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促进土壤质量和水质改善为核心,按照“抓重点、分区治、精细管”的基本思路,统筹谋划、协同联动,突出重点、试点先行,优化政策、强化监督,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定量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

中国生态大讲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区域生态评价发展历程(续)
1991年: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委员会组织会议讨论怎样开展生物多 样性的定量研究,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关系的研 究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方法的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倍受关 注.形成了单指标或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 1992年:加拿大生态学家William Rees 提出了生态足迹的概念,提 供了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的范围内的方法 1992年:美国国家环保局发表了生态风险评价工作框架 (Framework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我国主要参考该框架 1994年: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联合成立的北美环境合作委员会 (North American Commission for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 初 步完成了整个北美的生态区划
景观结构特征评价
景观丰富度指数:评估景观类型的多样性 景观均匀度指数:均匀度用以描述区域中景观要素的分配均匀程度 网络联结度指数:指区域景观斑块之间的联系程度,通常斑块之间的 网络越发达,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也越频繁
中国生态大讲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2 区域生态评价方法概述(续) 2.5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
中国生态大讲堂2006年春季学术研讨会
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欧阳志云 黄宝荣 郑 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6年5月11日
中国生态大讲堂-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 区域生态评价发展历程
1965~1974年:国际生物学计划(IBP) 在测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基 础上,应用模型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区域分布进行评估 1970年:Man’s impact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一书首先提到了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促进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 70年代:加拿大启动“加拿大国家生态区划框架”(National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Canada ),促进了区域生态评价的发展 1981年:Karr等提出了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概念,为评价自然生态 系统在外来干扰下维持自然状态、稳定性和自组织能力的程度提 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1986年:Odum HT提出能值的概念,为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 的定量评价研究开拓了新途径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引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城镇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是指用于城市及其附属设施建设的土地,其选择与评价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

生态适宜性评价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建设用地进行评价,可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扩张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城市建设往往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

因此,评价城镇建设用地的生态适宜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景观格局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生态环境为例,可以考虑空气质量、水环境、土壤环境等因素,通过采集实地调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评价不同用地类型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还可以考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情况,通过调查和监测不同用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不同用地类型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第三部分:案例研究和结果分析以城市的城镇建设用地规划为案例进行研究。

首先,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提取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情况,得到用地类型和空间分布的基础数据。

然后,根据建设用地的功能定位和特点,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采集相关数据。

最后,利用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得到不同用地类型的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可以对城镇建设用地规划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比如,对于生态适宜性评价较低的区域,可以采取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措施,减少或改变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以保护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部分:总结和展望城镇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是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附件1浙江省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修订版二〇一五年四月目录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 (1)2.2标准、技术规范 (3)2.3其他参考资料 (4)3 术语与定义 (4)4 环境风险评估程序 (5)4.1环境风险识别 (5)4.2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5)4.3环境风险分析、现有风险防控措施差距分析与实施计划 (6)5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5.1环境风险物质与临界量比值(Q) (7)5.2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M) (8)5.2.1评估指标及分值 (8)5.2.2评分方法 (9)5.3环境风险受体(E)评估 (15)5.4环境风险等级确定 (17)5.4.1分级矩阵 (17)5.4.2级别表征 (18)6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主要内容 (18)6.1 总论 (18)6.2 区域环境概况 (18)6.3 企业概况 (18)6.4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19)6.5 环境风险分析 (20)6.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21)6.7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23)6.8 附图 (23)附表1 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 (24)附表2 环境风险及其控制水平评估指标评分依据 (38)1 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评估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对浙江省范围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企业进行环境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为生产、使用、存储或释放涉及(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物料、“三废”污染物等)附表1企业环境风险物质及临界量清单中的化学物质(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物质)以及其他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化学物质的企业。

加油站可参照本指南编制。

本技术指南不适用于下列单位和设施的风险评估:1)涉及核设施与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单位;2)尾矿库;3)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设施;4)军事设施;5)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或单位;6)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城镇燃气管道;7)加气站;8)港口、码头。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方法-
一主三副两片135案例分析二基于gis的关中城市群生态敏感性分析因子选取与赋值135案例分析二基于gis的关中城市群生态敏感性分析总结果135案例分析三大连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因子分类buffer分级赋值生态敏感性等级植被林地水田9极高敏感性水域湖泊水体外围外围973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低敏感性河流水体两侧两侧975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海岸线范围内范围内范围内975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地形坡度251525715079531极高敏感性中敏感性低敏感性非敏感性高程0601002001359非敏感性低敏感性中敏感性极高敏感性农田水田旱田97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135案例分析三大连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因子分类buffer分级赋值生态敏感性等级植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包括大型湿地9极高敏感性缓冲区7高敏感性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包括大型湿地9极高敏感性省级缓冲区7高敏感性密林地非保护区面积3低敏感性1000公顷面积10000公5中敏感性面积7高敏感性疏林地3中敏感性园地3低敏感性草地7高敏感性一般性滩涂湿地7高敏感性一般性滩涂湿地的缓冲区5中敏感性水域湖泊水库外围外围975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湖泊水库外围外围975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湖泊水库外围75高敏感性中敏感性河流水系一级河流两侧两侧975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河流水体二级河流两侧两侧753高敏感性中敏感性低敏感性河流水体三级河流两侧53中敏感性低敏感性坡度35253515257150797531极高敏感性高敏感性中敏感性低敏感性非敏感性海拔20040060013579非敏感性低敏感性中敏感性高敏感性极高敏感性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其它一般农田95极高敏感性中敏感性建设用地建设用地1非敏感性135案例分析四湖南35城市群135案例分析四湖南35城市群135案例分析三大连生态敏感性分析135案例分析建议阅读的文献杨志峰徐俏何孟常等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评估模型及其比较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评估模型及其比较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评估模型及其比较作者:李志红秦誉嘉来源:《植物保护》2018年第05期摘要全球化的进程使有害生物入侵问题日益严重,植物检疫工作备受重视。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PRA)是植物检疫的支撑技术之一,风险评估是其核心内容,定量评估模型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近30年来该领域的热点。

本文在收集、整理国内外PRA文献和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针对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半定量评估模型、定量评估模型及软件的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分析。

同时,我们比较了主要模型和软件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归纳总结出了适用于不同起点的有害生物定量风险评估集成技术体系,并展望了我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

本综述能够为我国生物入侵防控管理机构、推广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提供重要的工作参考,对植物检疫工作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植物检疫;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 定量评估模型; 技术体系中图分类号:S 431.9文献标识码: ADOI: 10.16688/j.zwbh.2018315Review on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odels for pest riskanalysis and their comparisonLI Zhihong, QIN Yujia(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AbstractPlant quarantine has been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serious problems of pest invasion. Pest Risk Analysis (PRA) is one of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plant quarantine in which risk assessment is regarded as the core stage. In recent thirty years,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odels have become the hot spot in this field. On the basis of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literatures and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PRA, the development of semi-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odels,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odels and relevant software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Meanwhile, we showe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main models and software, presented an integrated technical system of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which was suitable for different initiations, and discuss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A technology in China. This review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extension stations, 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lant quarantine.Key wordsplant quarantine; pest risk analysis; risk assessment;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model; technical system有害生物風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 PRA),是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的重要内容,也是植物检疫的支撑技术之一[1-2]。

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环境风险管理

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环境风险管理

区域治理DETECTION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环境风险管理铁汉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汤秋云摘要:城市发展要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现阶段面对常见的生态环境风险问题,相关部分要提高重视。

生态环境风险的危害较大,必须明确风险类别和管理目标,在科学的管理手段下,获得良好的生态风险规避效应。

本文在分析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与环境管理风险时,从生态环境风险识别、风险类型和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展开研讨。

关键词:生态环境;风险识别;风险管理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44-0080-0001一、生态环境风险的识别(一)基本原则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上应基于科学性、整体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同时,坚持定性结合定量,动态结合静态,体现风险源的影响,突出地区实际生态环境状况,厘清各层次间的关系。

基于此构建起动态化生态环境风险指标体系,保证数据的可测量性。

(二)指标体系生态环境风险识别上需要充分考虑到综合性风险因素,如:风险源驱动因素、自身特性因素、环境受体状态等。

在生态环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的建构上其结构分为三个层面,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其中目标层展现风险源实际状况;准则层展现的是构建生态环境风险识别指标体系构建依据,也就是“驱动力——压力——状态”。

基于对上述风险因素的分析,可对生态环境风险识别指标的变化状况进行筛选。

二、常见的环境风险类型(一)环境质量风险生态环境风险中最为突出的风险类型就是环境质量问题,这也是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直接性威胁的因素。

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业废气废水、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

农业发展中秸秆焚烧也会形成大量烟尘颗粒,引起环境污染。

一系列自然灾害也是环境质量风险的重点,如雾霾、沙尘暴、泥石流、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壤沙化、生物多样性减弱、河海生态功能弱化等自然生态灾害是自然范畴下的环境质量风险类别。

(二)社会稳定风险社会稳定风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

生态风险评价

生态风险评价

案例
将毒性系数T(Pb)= T(Cu)=5、 T(Zn)=1、 T(Cd)=30 代入公式 得出表2: 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中,Cu、Zn为轻微生态污染,Pb为中 等生态污染,Cd为极强生态污染。
问题及展望
❖ 当前生态风险评价的主要研究问题及展望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不确定性及外推方法的研究。 (2)生态风险评价终点必须是具有生态学意义或社 会意义的事件,它应具有清晰的、可操作的定义便 于预测和评价。 (3)目前国内外对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仍然以指 导方针和评价框架研究为主,对于具体生态系统的 风险评价研究仅限于个例,且使用的评价方法与各 不相同。因此,相似或相同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 价中统一概念模型的建立的需进一步研究。
风险表征采用变量相关方法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结果到原因逐个加以回归分析或定量比较用描述和图解或模型的形式来表示判断风险度和或然率主要方法城镇化过程中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由生物技术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人类掠夺性的开发所引起的生态风险评价外源生物引入导致的生态风险评价主要用分子生物学和生化技术进行评价现在常用的方法是微宇宙法采用变量相关法从原因到结果或反之逐个加以分析比较作定量的评价商值法是判定某一浓度化学污染物是否具有潜在有害影响的半定量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即依据已有文件或经验数据设定需要受到保护的受体的化学污染物浓度标准再将污染物在受体中的实测浓度与浓度标准进行比较获得商值由商值得出有无风险的结论
▪ 生态风险评价分为展望性评价和追溯性评价
特点
1.风险源和风险 类型不确定
不确定性
动态性
6. 动态变化的
危害性
2.关注灾害性事件
3.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复杂性
内在价值性 5. 健康、安
全 完整
客Tit观le 性in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苏侯中心温暖小区
0.95
65
裴城镇中心养老院(裴城镇
16
民政所)
0.35
10
常住人口(人) 1328 2245 3764 1327 2050 60 1223 150 1249 2316 151 98 46 1028 212
20
方位 NNE NE SE
S SSW
S SW SW WSW NNW N N NNE NNE NNE
(6)佩戴适宜的保护器具,确认泄漏部位及泄漏程度,采取相应的 处理措施。
(7)对酸碱装置进行定期检修,并做好检修记录,保证设备能够正 常运行。
(8)严格执行安全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行持证上岗、定
8—7
漯河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明胶生产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期检测维修,及时更换腐蚀受损设备,记录资料保管,岗位责任明确, 定期培训职工提高安全生产和管理能力。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的工作程序见图 8-1。
8—1
漯河聚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业明胶生产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步骤
风险识别
评价系统
源项分析
后果计算 风险评价
对象 原料、辅料、中间 和最终产品、工厂 综合评价法
已识别的危险因 素和风险类型
方法
检查表法,评分 法、概率评价法
目标
确定危险因素 和风险类型
定性 定量
本工程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有毒有害危险物品主要为硫酸、烧碱 和双氧水等,环境风险评价的实质就是分析可能造成突发性事故的污染 源、计算确定其风险度,最后预测事故发生可能影响最大距离范围,并 以此为环境管理和生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将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要求,通过分析本工程物料的危险性和毒性,识别主 要危险单元和重大危险源,定性分析风险事故原因,定量预测危险物料 泄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并对危险生产单元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及其 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相应的应急预防措施。 8.1 环境风险分析工作流程

企业突发环境生态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企业突发环境生态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通过定量分析企业生产、加工、使用、存储的所有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评估工艺过程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以及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按照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一般环境风险、较大环境风险和重大环境风险三级,分别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标识。

评估程序见图1。

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针对企业的生产原料、燃料、产品、中间产品、副产品、催化剂、辅助生产原料、“三废”污染物等,列表说明下列容:物质名称,化学文摘号(CAS号),目前数量和可能存在的最大数量,在正常使用和事故状态下的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特性、对人体和环境的急性和慢性危害、伴生/次生物质,以及基本应急处置方法等,对照附录B标明是否为环境风险物质。

计算所涉及的每种环境风险物质在厂界的最大存在总量(如存在总量呈动态变化,则按公历年度某一天最大存在总量计算;在不同厂区的同一种物质,按其在厂界的最大存在总量计算)与其在附录B中对应的临界量的比值Q:(1)当企业只涉及一种环境风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Q;(2)当企业存在多种环境风险物质时,则按式(1)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1)式中:q1, q2, ...,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t;Q1, Q2, ..., Qn——每种环境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当Q<1时,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以Q表示。

当Q≥1时,将Q值划分为:(1)1≤Q<10;(2)10≤Q<100;(3)Q≥100,分别以Q1、Q2和Q3表示。

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

评估指标及分值分别见表1与表2。

2.1生产工艺列表说明企业生产工艺及其特征:生产工艺名称,反应条件(包括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是否属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或国家规定有淘汰期限的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等。

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方案

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方案

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类社会矛盾和风险日益增多。

为了保障我镇社会稳定,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旨在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我镇应对社会稳定风险的能力。

二、风险评估范围1.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社会稳定风险;2.重大投资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3.重大社会活动的社会稳定风险;4.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社会稳定风险;5.其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

三、风险评估内容1.风险识别:分析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类型、风险来源和风险程度;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3.风险预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预警指标,建立预警体系;4.风险应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事后恢复措施;5.风险沟通:加强与公众、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风险评估的实效性。

四、风险评估流程1.前期准备:明确风险评估任务,成立风险评估小组,收集相关资料;2.风险识别:通过调查、访谈、专家咨询等方式,识别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3.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4.风险预警: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预警指标,建立预警体系;5.风险应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和事后恢复措施;6.风险沟通:加强与公众、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风险评估的实效性;五、组织保障1.镇政府成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和监督风险评估工作;2.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风险评估工作;3.建立风险评估专家库,聘请专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4.加大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5.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六、实施步骤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方案,制定具体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方案;2.开展风险评估:按照实施方案,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风险评估;3.实施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的风险应对措施;5.定期评估:每半年开展一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及时调整风险应对措施。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点

《环境规划与管理》考点

题型结构:1、名词解释15 5×3;2、选择20 20×1;3、简答题30 6×5;4、计算题25 9+8+8;5、论述题10 1×10。

第一章选择1、管理手段包括法律、经济、行政、技术和教育五种手段,人类行为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三种基本行为。

2、环境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

3、人是各种行为的实施主体,是产生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源。

4、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推广“三废”综合利用,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积极采用适宜规模的、先进的、经济的治理技术。

5、对于资源,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理解,狭义的主要指自然资源(如水、气候、生物、土地、矿物、天然风景等);广义的则包括社会资源(如男女劳动力数量、年龄构成、就业比重、劳动技能、文化教育水平等)和经济资源(指在这一地区积累的物质财富,包括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水利、城镇建设等物质技术基础)。

6、观念的转变是根本.7、人类的社会行为,从行为主体来说,还可以分为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和公众行为三种。

8、环境管理按管理范围分类:(简答)(1)流域环境管理;(2)区域环境管理;(3)行业环境管理;(4)部门环境管理。

9、环境管理按管理性质分类:(1)资源环境管理;(2)环境质量管理;(3)环境技术管理。

10、俄罗斯的环境保护规划属于协调型的环境保护规划。

11、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生产、生活、还原三个功能。

12、人地系统ds〉0的人地冲突型:包括E,F,G三种状态,冲突最厉害的状态为G(ds人〉0,ds地〉0),表现为经济发展衰退,地理环境恶化,可视为人地冲突的最终状态。

13、人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或称为开放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对这一系统进行研究,仅靠常规方法(如模型方法、空间规划方法)是不见效的,其正确而又有效的方法目前只能是综合集成法。

所以综合集成法必然要成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14、社会亚系统包括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15、自然亚系统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16、按横向原则进行分类的环境政策,有环境经济政策、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和环境管理政策。

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李杨

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李杨

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李杨发布时间:2021-08-16T03:13:28.627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5期作者:李杨任永飞赵珍伟曹露[导读] 新时期,在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以生态化规划建设为主,科学采取更加完善的规划设计模式,从而保证土地整治工作质量。

在实践分析过程,要不断总结更加完善的规划设计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生态化水平。

李杨任永飞赵珍伟曹露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6摘要:新时期,在土地整治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要重视以生态化规划建设为主,科学采取更加完善的规划设计模式,从而保证土地整治工作质量。

在实践分析过程,要不断总结更加完善的规划设计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规划工作的生态化水平。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措施1土地整理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1 单一作物破坏了生态平衡当前我国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首先存在有单一作物破坏了生态平衡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在近几年间,为了促进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我国逐步对荒地以及一些草地进行了开垦。

虽然,通过进行相应的土地整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作物的产量,但与此同时也导致当地的物种数量出现了大规模减少。

生物种类的减少不仅仅会导致生态平衡出现一定的失衡,同时更容易导致当地出现一些自然灾害。

例如,在我国西北部便常常会出现虫灾以及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而这些自然灾害与恶劣天气的出现便是由于当地在对荒地等土地资源进行整理时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此外,在我国黄河流域,当地也由于对原有的林地资源进行整理,从而导致了水土流失的出现。

并且,物种数量的减少还会导致生物链出现一定的断层,从而影响到其天敌物种以及伴生物种的正常生长。

1.2未将生态保护作为刚性指标,缺乏完善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阶段缺乏生态环境规划评价。

根据修复区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环境敏感性、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条件、生物多样性等,对修复区的生态脆弱性和修复难度进行了分类,而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没有研究论证,只是根据是否可以整治来区分。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xiànzhuàng)分析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xiànzhuàng)的调查一.当前(dāngqián)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农村主要存在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zào chénɡ)的各类污染。

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

由于地膜的不可降解性残留地膜严重污染了土壤使得农作物大幅减产。

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chǎnshēng)的生活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差管理制度欠缺或不完善而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了“脏乱差”现象如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使得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健康造成了威胁。

3乡镇企业及畜禽养殖造成污染。

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俱增。

受经济水平和科技、文化等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大多为技术含量低的粗放经营污染治理水平不高。

又因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造成污染分散治理起来难度很大。

同时畜禽养殖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受此影响农村大气、水体及土壤等生态环境日益脆弱。

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困难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多、涉及面广治理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

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

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fángzhì)上的且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la c a t eo—e v o metes l, e al , bet e , u lo a et cr u i e a a o f e e vrn n uly r ue n i n n fai y rl by ojc vl b t s nb ar otn vl t no o— ni me t ai r b i i y a c o y u i e o q tf o t ncmpe e s e n bet ey ts utbeme o r e o o rh ni l adojci l.Ii asi l w vy v a t df o—e v o metl u ni t er kaayi o hn s w s h oe n i n na q atai s n l s f ieet n . r t v i s C o
镇 域 生 态 环 境 风 险 定 量 分 析
尚玲 玲 , 艳 新 林
( 沈阳化工 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 辽宁 沈阳 10 4 ) 1 12

要: 随着 中国城市规模逐步增 大, 大量 高污染的工业 由城 区迁往 郊 区, 镇周 边的 生态环境 质量 恶化趋 势 城
明显 ; 同时 , 中国 目前对 于 乡镇 的环境 问题 关注不够 , 乏有针 对性 的城 镇生 态环境评 价方 法。本文在 总结前 缺
相 关 的研究 开 展 较 少 , 镇 域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价 指 对
1 指标筛选确 定
鉴于 目前指标体系存在的不足 , 本文在 总结前
人 的研究 成果 、 合 现 场 调研 和 咨 询 相 关 专 家 的基 结 础上 , 于特 征性 、 备性 、 基 完 客观性 、 准确 一致 性 的原 则 , 用 频 率统 计 法 、 尔菲 专 家 咨 询 法 、 论 与 实 采 特 理
c n utt n lw n o g e t iuerd cinmeh d RS o sl i a a dru hs t t b t e u t t o ( ARM ) ao ar o .A y tmi n iao y tm re o—e vrn n v lain s se cidc trsse f c o n io me t au t e o
Ab t a t W i h n ’ g a u lu b n z t n d v s r c : t C i aS r d a r a ia i r e,ma y h g l o t mi ai e i d sr s mi r t d t u u b n d src sa d h o i n ih y c n a n t n u ti g a e o s b r a it t n v e i
对生 态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是 可行 的、 可靠的 、 客观 的 , 而且 能很好地反 映生态环境 现状 , 是适合 中国城镇进 行生
态 环 境 风 险 定 量 计 算 与 分 析 的方 法 。 关 键 词 : 域 生 态 环境 ; R 镇 G P—IHP—R评 价 模 型 ; 量 风 险 分 析 ; 价 A 定 评 中图分类号 : 7 ;82 XI1 X 2 文献标识码 : A
Ke r s e o—e vr n n u l y i o s AHP —GRP —R d l u n i t e rs n lss v l a in me h d l g y wo d : c n i me t ai n t wn ;I o q t mo e ;q a t a i i k a ay i ;e au t t o o o y t v o
染 型企 业 向镇 域 ( 农村 和 城镇 周边 的地 区 ) 移 , 转 加
收 稿 日期 :0 1 6一l 2 1 —0 7
作者简介 : 尚玲玲( 96一) 女 , 18 , 在读 硕士 , 研究 方 向: 产业 集群 与产
业 转移 。 通 讯 联 系人 : 艳 新 林
康评 价 框 架 改 编 成 生 态 风 险评 价 框 架 ;ads 提 Lni等 出 了“ 级 动 态 框 架 ( D ” 等 HP P) ; re 提 出 Moas等
pe i srsac eut h rslc didct sw r e ce yuiga a s hoya dpat e A P) ep i x e rv u eerhrsl .T epeeet ia r eesl tdb s n l i ter n rci ( T ,D lh p  ̄ o s e n o e n ys c e
p e e e td i d c tr o o e e c n r d b e u n y sa it s meh d b s d o t d i g if r a in a d s mmi g—u f r s l ce n ia o s f rtwn w r o f me y f q e c tt i t o a e n su y n n o i r sc m t n u o n p o
本 太等 人对 城市 生 态环境 质 量评价 的评 价方 法进 行 了探讨 ; 琼等 就 生 态城 市 指 标 体 系 与 评 价 方法 吴 展 开研 究 ; 许效 天 等 探讨 了 漯河 市 城 市 生 态 环境
质 量定 量评 价 方 法 。 国外 学 者 也 对 生 态 风 险 开 展 了大 量研 究工 作 。 , 中 S t 等通 过强 调 风 险 其 ue r 源 识别 、 态描 述 和 评 价终 点 的选 择 尝 试 将 人 体 健 生
第 3 第 m 期 6卷学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CI S ENCE AND ANAGEM ENT M
Vn . 6 NO 1 13 . O 0c .2 1 t 0l
文章 编号 :6 4- 1 9 2 1 ) 0-0 3 0 17 6 3 (0 1 1 1 5— 7
剧 了镇 域 生态 环境 恶化 。
刖 罱
为 了解决 日益 严 重 的环 境 破 坏 问题 , 内外 学 国 者进行 了大量 调 研 与研 究 , 立 了各 种 各 样 生 态 环 建 境 定量 计算 的指 标体 系 与评 价模 型 , 如 : 内 的万 例 国
改 革 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 实现 了快速 增 长 , 由 中 但

1 5. 3
第1 6卷第 0期 23 l1 0 1年 O月
尚玲玲等 ・ 镇域 生态环境风险定量分析
V 13 o1 0 6 N.0 .
0e .2 1 t 01
了“ 态等 级风 险 评价 ( E A ” l 生 P T R) I 。
例 分析 , 而为 预测 生 态 环 境 的发 展 变化 、 订 保 护 从 拟 和改善 生态环境 质量 的措施提 供科学依 据 。
人 成 果 的基 础 上 , 出 了镇 域 生 态 安 全 风 险 定 量 分 析 的评 价 指 标 体 系 以及 G P—IHP—R 评 价 模 型 , 提 R A 然后 通
过实地收集数据 , 用该方法对武汉某郊 区进行 了定量风 险分析 。通过理论 分析 和 实地验证表 明, 使 该方 法不仅
由于镇 域 介 于城 市 与农 村 之 间 , 其 独 特 特 点 以 使 镇域 生态 环 境安 全 问题越 来越 被 关 注和 重 视 。然 而, 目前 国 内镇 域 生 态 环 境 风 险定 量 分 析 文 献 与 著 作 较 少 , 于镇 域 生态 环 境 风 险 的评 价 方 法 和 模 型 关
o wn w sp tf r r .T e ft a u o wa d o h n,a mo e d lGRP —I AHP —R s b o g t o w r a e n t e e i d c t r n u wa r u h r a d b s d o h s n ia o s a d s mmi g u e u t f n p rs l s o r v o s su i s f p e iu t d e .Atl s ,c s t d fZ d sr to u a i sc ri d o tb sn h n i ao y t m n d lb o — t a e su y o it c f a i W h n c t wa a re u y u i g t e i d c t rs se a d mo e y c l y lc i g fed d t n o n e d s r e .Re u f h oe i a n l ssa d a t e t ai n s o d t a h smeh d n t n y c n e e t l ae a d d ig f l u v y n i i s hso e r t l ay i n u h n i t h we h t i t o o l a — t c a c o t o
于整体 技术 落后 及 环 保 意 识严 重不 足 , 态 环 境 问 生
题 日趋 严重 , 同时随着 城市 化步 伐 的加快 , 镇人 口 城 压力 增 大 , 乡镇 建 设缺 乏宏 观规划 , 土地资 源 浪 费严 重, 生态 环境 问题 日益 凸现 。此外 , 市垃 圾 以及 污 城
标 体 系仍 没有 一 个 统 一 规 范 , 域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评 镇 价指 标体 系确 定 方法 的研 究也 稍 显单 薄 ¨。
本文针对镇域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从镇域生态环 境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方法研究人手 , 提出镇域生态 环境风险定量分析的指标体系, 然后从矢量投影的角
Q a taieR s n ls f c — n i n n u lyi o n u ni t i A ayi o o—E vr me t a t T w s tv k s E o Q i n
S n n ln ha g Lig i g,Li n i n Ya x n
(ntueo cn mi n n gm n ,S ey n n esyo h mi l e h o g ,S eyn 1 12 hn ) Is tt f o o c a dMaa e e t h na gU i r t f e c c n l y h na g10 4 ,C ia i E s v i C aT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