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全析
我的母亲——分析人物描写,把握人物特点
1、送书给穷朋友(帮助人) 2、“送给阿娜的嘛,送给我想送羊皮封面就
可以了。”(差东西送人,看不起人) 3、“她肯定看不出二者的差别。” (掩饰
自己,“弄虚作假”)
二、教学内容
(一)第二则故事——着重是对母亲的语 言描写
前后形成的反差——母亲身上当时那种社会普遍的天 性与教养间的冲突,更不失有着美好的天性。
我的母亲
zzz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分析课文对母亲语言、神态、心 理与动作的描写,把握母亲形象特点。
(二)理解母亲身上当时那种社会普遍的天 性与教养间的冲突,更不失有着美好的天性。
二、教学内容
(一)第一则故事——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 心理等的描写
1、在表兄家: ——自信、表现得十分从容自在 ——轻松自如、有颇有见地的话 2、回家后,在公寓的花园里: ——满腹心事,很费劲地说:像其他人一样自如? ——黯然神伤地继续说道:非常渴望知道他是否… ——沉默片刻,尽量忍住眼里的泪水:是否满意我
(二)对人物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好人、 坏人,或是简单的一个方面;而是复杂的、 有时是矛盾的。
的表现
二、教学内容
(一)第一则故事——母亲的语言、神态、 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前后形成的反差——母亲身上当时那种社会普遍的天 性与教养间的冲突,更不失有着美好的天性。
自信、从容自在、有见地 矛盾心态
迟疑、黯然神伤、缺主见 美好的天性:有真实的表现(在表兄家,没
有像其他人 “无聊的胡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教学内容
——想着朋友、帮助穷朋友
矛盾的心态
——庸俗功利、有些虚伪
美好的天性:本质上的善良(送书是真实的)
《我的母亲》作文点评
《我的母亲》教学案例评析一篇文章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或个性,势必离不开具体的材料,它不仅是文章表现主题的支柱,还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需要。
因此,人们常说,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的优劣,决定着作文水平的高低,那么如此选材?陈佳老师的课,给我很大的启示。
(1)点拨写作技巧新课标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其中“精要有用”,强调了写作知识讲授的“质”和“量”,是指非讲不可且十分有用的知识。
用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王洪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意义理解性的知识,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综观陈佳老师的作文课,老师的指导基本上遵循了“精要有用”的原则,都是围绕“如何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母亲的品质、个性,如何通过多角度的选取材料,使母亲的形象更丰满”来作知识讲授和写作指导的。
通过选材方面的指导,学生知晓了选材方面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而且陈老师有别于一般老师,她不是一开始就滔滔不绝地传授这些技巧,而是先让学生回顾初二下册已学习的课文中,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并说明理由,再根据学生所提及的这个人物,启发学生思考塑造的这个人物形象所用的方法。
在切入正题后,让学生用关键词列提纲的形式罗列我的母亲的故事,学生在初次“下水”时,自然茫然不知所措,所举的事例大都雷同,角度比较单一,多数是母亲对我关爱方面的事例,这时老师及时相机点拨,通过回忆胡适的《我的母亲》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母亲的形象,这时学生恍然大悟,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从同一角度选取多个材料,人物形象显得单薄,从不同的角度来选取材料,人物形象就丰满。
陈老师接着进一步启发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妈妈的特征。
如妈妈的秘密、口头禅,工作、嗜好,对我、对家人、对朋友……紧接着第二次让学生筛选自己选择的母亲的事例,再由代表发言,这时经过学生筛选、修改后的故事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
如先前那个发言的学生,不仅选择母亲为女儿付出,精心缝毛衣普通事例,还选取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住院奶奶,给奶奶喂饭的典型事例,体现妈妈的对我的关心爱护,也体现了妈妈孝顺的好品质,修改后母亲的形象显得更丰满了。
电影《我的母亲》公映解析三大看点
影片在湖南武冈取景拍摄,电影中朴素而又
迷人的江南水乡会让都市观众领略不一样的魅
力。 看点三:精彩的表演老戏骨与小童星的倾情
演出
在电影《我的母亲》中多位老戏骨与小童星
奉献出了精彩的表演,知名实力派女星曲海峰演
出了这个世上最伟大的母亲。曾被美国中文媒体
赞为“东方史泰龙”,因为在电视剧《潜伏》中
成功塑造“马奎”这一角色而引起大家注意的范
袭《寻龙诀》主演首次揭晓 Angelababy 将挑战
知青角色《爸爸去哪儿》结“萌”欧洲动画王强
强联合创典范《四大名捕 3》发布会邓超吞剑男
对不了解的西瓜,受衣着的影响会较大。相反在熟人群体中衣着的
神形象不再电影版《我叫 MT》曝海报预告进军
15 年贺岁档周末观影指南:3D 秦时明月来袭白
发魔女发威 Angelababy 颠覆形象扮丑女盘点自
由深圳市艺宝文化传播、杰森(北京)影视文
化发展联合出品,株洲湘鸿文化产业发展、湖南
星联影视文化传播联合摄制,导演高根荣执导,
新锐制片人张珈铭担任总制片人,苏杰担任制片
人,夏云华担任总编剧,范雨林、邵峰、曲海峰、
文俊辉、嘉男海林、张仪嘉联袂主演的电影《我
的母亲》于 9 月 17 日全国上映。而这部中秋档
对不了解的西瓜,受衣着的影响会较大。相反在熟人群体中衣着的
雨林。在近几年的春节晚会上塑造了许多经典角
色的邵峰。现为韩国 17 人男团 Seventeen 组成
员文俊辉, 12 岁就获得了香港金像奖最佳新人提
名,这些演员的倾情演出相信会让所有看电影的
人感动。
热点资讯十句经典励志台词为云南鲁甸加
油《马达加斯加的企鹅》曝预告企鹅特工呆萌来
《我的母亲》(老舍)分析
对母亲 深深的 惦念担 心
每逢接到家信, 我总不敢马上拆看, 我怕有那不祥的消 息。 有母亲的人多 少可以有些孩子气。 失去了母亲就像插 在瓶子里的花,虽 还有色有香,却失 去了根。有母亲的 人,心里是安定的。 我怕家信中带 来不好的消息,告 诉我已是失了根的 花草。
对母亲深 深的惦念, 得到母亲 去世的消 息悲痛难 过
写作背景
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 1943
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 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 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 的感情。母亲病逝于1942年 夏季,在北平。当时老舍孤 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 艺创作和组织工作。
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 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 痛苦。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 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 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 有不幸的消息。这次也是一样。 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 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 去世已一年了。本文便是为纪念 母亲而写的。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 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有
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
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 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
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 母爱似水”, 世上的母亲不 尽相同,她们有国别、肤 色、语言、性格的差别, 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对孩子深深地爱。
铭记在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笑——惊喜
愣——当头棒喝,愕然 叹——心中凄苦,无奈
找一找
从神态、语言、动作、 外貌等方面找出三个故事 里有关母亲的细节描写语 句。
伟大、无私的母爱
神 态 描 写
作了半个月的难 含泪把我送出门去 一夜不曾合眼 一串串的眼泪 挣扎着 咬着嘴唇 看花轿徐徐的走去 笑了 愣住了 半天才叹出一口气来
我的母亲老舍阅读理解
《我的母亲》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的母亲的一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
一、文章结构
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母亲从年轻到年老的生命历程进行叙述。
通过描绘母亲在不同阶段的生活场景和经历,展示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描绘母亲的生平,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母亲的形象,传递了一种关于生活、关于母爱的深刻思考。
三、人物形象
母亲的形象被描绘得生动而立体。
她是一位勤劳的家庭妇女,日夜操劳,为了家庭默默付出。
她善良而坚韧,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从不抱怨,从不放弃。
她的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作者心中永恒的楷模。
四、语言特色
老舍先生的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
他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贴切的比喻,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他的语言又充满感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感激之情。
五、总结与感悟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对母亲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母亲是勤劳的、善良的、坚韧的,她们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
我们应该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感恩她们的付出,学习她们的优良品质。
同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传承和发扬母亲的精神。
我的母亲(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
我的母亲老舍①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②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地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儿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几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③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④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来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⑤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chóu( )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A地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宇,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⑥当我在小学毕了业的时候,亲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
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勤劳困苦。
可是,我也愿意升学。
我偷偷的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宿处,都由学校供给。
《我的母亲》语言特色分析
《我的母亲》语言特色分析作者:杨春红来源:《职业·中旬》2016年第12期语言是人们交流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作家也是用语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
入选技工院校语文课程教材的大量作品具有很强的语言鉴赏性。
本文选择技工院校语文课程中的《我的母亲》一文来详细说明该文的语言特色。
《我的母亲》是老舍写的一篇思母文章。
作者怀着悲伤的心情,用朴素的语句呈现出一个慈母形象。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能让学生学习到如何运用语言,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以下是《我的母亲》语言表达特征的详细说明。
一、口语化语言表达,突显情真意切《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老舍用叙事为主、议论说明为辅的语言表达风格,采用口语化语言向读者呈现出母亲勤俭节约、坚强勇敢、宽容大度、无私奉献的光辉形象以及作者对慈母的怀念之情。
例如,本文讲述了姑母在家里是一个阎王,可母亲从来没有反抗,正如她说的:“自己没有受过婆婆的数落,受一下如大姑子的气也没什么。
”从这可以看出母亲宽容大度的性格。
再如,“失去慈母就像花儿失去根一样”反映出作者失去母亲的悲痛心情。
二、用词恰到好处,蕴含丰富情感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在不同场合都说过,创作过程特别要重视选词,要根据写作情节的要求,选择最为恰当的词语,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采用叙事为主、议论说明为辅的写作手法,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突显母亲的高尚品格。
例如“满城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护自己的小孩”,表达出母亲勇敢、不怕苦的高尚品格。
“姑母死后,母亲把姑母名下的一些旧家具以及她养的肥肉鸡都给了不知哪冒出来的侄子”,体现出母亲宽容大度的品德。
“三姐嫁人走后,就如割了母亲的右手”,体现了三姐与母亲的母女之情以及母亲对三姐深深的爱。
一句“走吧,小子!”,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体谅和她的通情达理。
三、运用对偶成文,言简意赅老舍《我的母亲》中,大量使用对偶句式,使得全文琅琅上口,具有极强的形式美感,也使得文章更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细腻深沉的母子之情跃然纸上。
老舍《我的母亲》解析
老舍《我的母亲》解析老舍《我的母亲》解析《我的母亲》是一篇佳作,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母亲的描写,赞美了母亲的伟大以及母亲对于儿女浓浓的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舍《我的母亲》解析,欢迎阅读!作品原文母亲的娘家是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通大钟寺的大路上的一个小村里。
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马。
大家都种点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与我同辈的兄弟们,也有当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当巡察的。
他们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作活。
对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点。
外公外婆是什么样子,我就不知道了,因为他们早已去世。
至于更远的族系与家史,就更不晓得了;穷人只能顾眼前的衣食,没有功夫谈论什么过去的光荣;“家谱”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没有听说过。
母亲生在农家,所以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这一点事实却极重要,因为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因为我的大姐现在已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还长我一岁啊。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我是“老”儿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大姐二姐已都出了阁。
由大姐与二姐所嫁入的家庭来推断,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还马马虎虎的过得去。
那时候定婚讲究门当户对,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开过一间酒馆,他们都是相当体面的人。
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感谢大姐,把我揣在怀中,致未冻死。
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兄不到十岁,三姐十二三岁,我才一岁半,全仗母亲独力抚养了。
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y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我的母亲》阅读及答案解析
《我的母亲》阅读及答案解析全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母亲是伟大的名词,是爱与包容。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阅读文章《我的母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母亲丰子恺中国文化馆要我写一篇《我的母亲》,并寄我母亲的照片一张。
照片我有一张四寸的肖像。
一向挂在我的书桌的对面。
已有放大的挂在堂上,这一张小的不妨送人。
但是《我的母亲》一文从何处说起呢?看看母亲的肖像,想起了母亲的坐姿。
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
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
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
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
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
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是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
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
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
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
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
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
退堂里就是灶间。
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
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
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
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
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翻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
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不安稳、不便利、不卫生、不清静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我的母亲》课件1剖析
字词对照
生字
文绉绉 zhōu
糜先生 méi
庶祖母 shù
佃户 diàn
吹笙 shēng
翳 yì
寡妇 guǎ
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 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 的样子。
——唐代.孟郊
生我养我的母亲在我们的一生中 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母亲的 对与错,她们都是出于对我们无私 的爱而出发的。历史上的,现实中 的母亲都是这样,那么名人中的母 亲,学者中的母亲又是怎样的?作 者作为学者又是怎样看待的呢?那 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
我
的
胡
母
适
亲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
品味语言
•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 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 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 子。
• ——用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 底子”的肯定,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 然和绝对。
•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 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 ——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母 亲的怀念,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 大。
T(tears) 您 为 我流过不少泪
H(heart) 您 有一颗慈祥温 暖的心
课外延伸
虎毒不食子?
虎虽凶猛,尚且不吃虎崽。成语“虎毒不食子”即 由此而来,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释普济《五灯会 元·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山僧失口曰: ‘恶习虎不食子。’”
关于忠孝的三个故事:
《我的母亲》教案:分析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
《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母亲亲情的文章,文章中详细描述了作者眼中的母亲形象和性格特点。
文中的母亲体现出了非常慈爱和关爱家庭的特点。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母亲是一个善良而又勤快的人,经常抽出时间照顾家庭和照顾自己的孩子。
母亲对家庭的关注和照顾,让作者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感动。
母亲还具备极强的坚韧和毅力,从小到大,她总是在艰苦的环境中度过,甚至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能够毫不屈服地坚持下去。
这种坚韧的品质让作者深受感动,同时坚定了她人生的信念与决心。
另外,母亲还具有非常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关爱,她经常会关心家庭中每一个人的生活情况和健康状况,并且会关心并照顾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关系。
母亲的关爱和关心,让家庭成员之间充满了爱和温情,让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更加浓厚。
此外,母亲还极为聪明、机智,往往能够百忙之中有条不紊地处理好种种事务。
她的智慧和才干,不仅让她能够在生活中身兼多职,而且还让她心思缜密,遇事果断,成为了家庭的中坚力量。
《我的母亲》是一篇描写母亲亲情的文章,通过作者对母亲的形象和性格的描绘,展现了母亲的慈爱、坚韧、关爱、责任感、聪明等多方面的性格特点,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爱和温情的生活形态,从而激励我们珍爱生活,珍爱亲情,珍惜和母亲共度的每一个时刻。
《我的母亲》(分层作业)解析版
《我的母亲》巩固基础1.胡适深受_____与杜威的影响,自称_____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
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_____、_____。
毕生倡言“_____”、“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答案】赫胥黎|赫胥黎|《新青年》| 民主|科学|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详解】试题分析: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教他怎样思想。
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
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2.胡适(1891—1962),字希强,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
_____绩溪人。
现代著名_____、_____、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研究。
3.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吹笙(shēnɡ)野蛮(mán) 文绉绉(zōu)B.摹画(mó) 侮辱(rǔ)绰号(chuò)C.庶祖母(zhē)舔去(tiǎn)眼翳(yì)D.微菌(jùn) 麇先生(jūn)宽裕(yù)【答案】B【详解】试题分析:A项,绉zhōu;C项,庶shù;D项,菌jūn。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平时对字形相近,字音相近、或者两者兼有的字,以及多音字的每种读音,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麇先生骄生惯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护身符食不裹腹重于泰山,轻于鸿毛C.文绉绉秋毫无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D.闭门羹一丘之貉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A项,骄—娇;B项,裹—果;C项,予—与。
《我的母亲》全析
《我的母亲》全析文段分析语言品味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⑴“穈先生”的性格特点是怎样形成的?⑵老辈的调侃的话对“我”的性格的形成有什么作用?段析:写作者自己的身体和性格特点。
前两句交代了作者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正是这样才养成了“我总是文绉绉的”的性格。
“野蛮”并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主要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掷铜钱”一事很好地表现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调侃时的心理反应。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居然”一词有何表达作用?⑷作者回忆童年的游戏有何作用?段析:写作者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怀念和对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
“装”字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
并非“没有嬉戏的能力”,只可惜太多的天性受到了压抑。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我的母亲课文解析
我的母亲课文解析我的母亲课文解析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既写出了童年的爱好、快乐,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
在作者的童年生活中,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而且影响巨大。
所以,前三段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照应。
⑴ 文章质朴、真切的表达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如,有些语句就饱含感情: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⑵ 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⑴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⑵ 给了我做人的训练⑶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⑴ 如何待人?⑵ 如何当家?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
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表达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表达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及对自己的影响上。
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⑴ 叫我早起,聆听教导,催我去上学。
⑵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⑶ 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
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⑷ 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⑸ 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⑴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导,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⑵ 本文写母亲的这些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⑶ 对胡适这样的母亲,你喜欢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母亲》全析文段分析语言品味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小时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
所以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遂叫我做“穈先生”。
这个绰号叫出去之后,人都知道三先生的小儿子叫做穈先生了,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野”了。
有一天,我在我家八字门口和一班孩子“掷铜钱”,一位老辈走过,见了我,笑道:“穈先生也掷铜钱吗?”我听了羞愧得面红耳热,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⑴“穈先生”的性格特点是怎样形成的?⑵老辈的调侃的话对“我”的性格的形成有什么作用?段析:写作者自己的身体和性格特点。
前两句交代了作者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正是这样才养成了“我总是文绉绉的”的性格。
“野蛮”并无贬义,“野蛮的孩子”主要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掷铜钱”一事很好地表现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调侃时的心理反应。
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也没有嬉戏的能力和习惯,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
每年秋天,我的庶祖母同我到田里去“监割”(顶好的田,水旱无忧,收成最好,佃户每约田主来监割,打下谷子,两家平分),我总是坐在小树下看小说。
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
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角儿;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倒下去,这算是我最活泼的玩艺儿了。
⑶“我稍活泼一点,居然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居然”一词有何表达作用?⑷作者回忆童年的游戏有何作用?段析:写作者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怀念和对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
“装”字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无奈。
并非“没有嬉戏的能力”,只可惜太多的天性受到了压抑。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
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
有一次我们村里“当朋”(八都凡五村,称为“五朋”,每年一村轮着做太子会,名为“当朋”),筹备太子会,有人提议要派我加入前村的昆腔队学习吹笙或吹笛。
族里长辈反对,说我年纪太小,不能跟着太子会走遍五朋。
于是我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惟一机会。
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一点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
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
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绘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
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
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⑸“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作用?⑹作者为什么要追述当年失掉学音乐和绘画的机会?段析:写作者失掉了两次发展的机会。
两次机会的失掉:在族长的反对下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在“大骂”“撕毁”的遭遇中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语言中流露出明显的叹惋之情。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⑺课文前四自然段只有一句提到母亲,而其它内容似乎与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结构的用意何在?段析:过渡段,承上启下。
这两句话在全文中既起过渡的作用,又有点明题目的作用,“究竟”是“到底、毕竟”的意思。
在这里强调了母亲对作者在品行方面的教育让作者感到弥足珍贵。
作者将这点铭记在心,母亲既是“恩师”又是“慈母”,“恩”与“慈”饱含着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热爱之情。
第一部分:写作者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征,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⑻第一个画线句子中的“每天”能否去掉?为什么?⑼第二个画线句子处的括号有什么作用?⑽作者为什么要追忆小时候上学的情景?⑾第三个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⑿“但她从来不在……打我一下”句中的“从来”有什么表达作用?这句表明了什么?⒀后一段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段析:母亲用她独特的方法来教育作者。
母亲对作者的教导、督促非常严格。
作者能经常第一个到校完全是仰仗母亲多年严格教导有方。
画线句表明母亲对作者的要求胜过父亲。
母亲处罚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使孩子有所反省。
她压抑了太多的东西在心底。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⒁“娘(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当母亲听到“我”这句话时,为什么“气得坐着发抖”?⒂在这一段的叙写中,母亲先是“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后又为了医“我”的病而“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意在表明什么?段析: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作者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
母亲对作者爱之弥深。
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
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
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
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
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
大哥早已避出去了。
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
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做不曾看见这一群人。
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
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
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
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⒃写大哥的表现,反映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点?段析:写母亲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写母亲艰难地处理着家中的难事与矛盾,为了能让家庭平静而和睦地过下去,她在家庭中忍辱负重,受尽了人生的痛苦与折磨,也无从诉说。
“不骂他一句”“不露出一点怒色”,母亲的宽容、善良、隐忍、温和在平常的小事中点点滴滴地显现出来。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
她们常常闹意见,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
她们闹气时,只是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二嫂生气时,脸色变青,更是怕人。
她们对我母亲闹气时,也是如此。
我起初全不懂得这一套,后来也渐渐懂得看人的脸色了。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
这比打骂更难受。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
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
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
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
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
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
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
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
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
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
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
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月来闹气的人。
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
⒄第一个画线的句子,点明大嫂、二嫂的性格特点有什么作用?⒅“我渐渐明白……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句话说出了怎样的一种生活体验?⒆第二个画线的句子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⒇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嫂、二嫂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的?体现了母亲性格中的哪一面?段析:以上三段写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生活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艰难的环境令我早熟。
母亲压抑着心中的苦痛,甚至都不肯大声哭。
母亲以她单薄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化解矛盾,赢得家中片刻的安静。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