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段,故②④正确。
ppt课件
5.下表中空格内的数字应该为
()
2009年
2010年 预期
某国货币运行变动状况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 为1 000亿元 速度为4次
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 比上年增加20% 速度比上
年减少50%
纸币发行量 应为:①
纸币发行量 应为:②
ppt课件
A.250亿元 300亿元
B.250亿元 500亿元
ppt课件
(2)本设问属于评价类试题,要注意全面分析所给 观点。一方面,应该看到观点中认为纸币在现实生 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是正确的;另一方面, 应该看到纸币发行量并非越多越好。这就要分析纸 币发行量与货币需要量的关系,并进一步说明纸币 发行过多的危害,即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 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 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 经济秩序。
回答2~3题。 2.对上述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1 061.3美元是商品的价格 ②1 061.3美元是
商品的价值 ③国际金价飙升可能原因是美元贬
值 ④国际金价飙升可能原因是美元升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1 061.3美元是用货币表
现出的黄金的价值,即黄金的价格,故①正确,
C.250亿元 600亿元
D.125亿元 700亿元
解析 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2009年该
国纸币发行量应为1 000÷4=250(亿元);2010
年
纸币发行量应为 [1 000×(1+20%)]÷[4×
(1-50%)]=600(亿元)。
答案 C
ppt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问题探究 什么是商品?
妈
大 自 然 的 阳 光 空 气
妈 给 孩 子 织 的 毛 衣
医 院 用 的 氧 气
商
收
电
场
到
影
变
的
战
质
生
狼
的
日
月
礼
饼
物
2
1.商品的含义: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注意: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应具备两个条件:
①必须是劳动产品; ②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l一台彩电标价3000元
——价值尺度
l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工资 ——支付手段
l张三在市场上用6元买一斤肉 ——流通手段
l小明的奶奶临终时把她藏有多年
的10块银元留给了小明
——贮藏手段
l中国以100亿美元购买70架空客
飞机。
——世界货币
问题探究
货币的演进
纸币的产生过程:
足值的金银条块
足值的铸币
纸币
麻烦的物物交换 于是他用针换回了纱布,又用纱布换回
了象牙。当他拿着象牙来找船主时,船 主已经回家了。这位美国人十分沮丧。
第三阶段: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茶叶
衣服
盐
大米
棉布
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 商品便成为一般等价物, 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 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电脑
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还有很 多,早期有牲畜、布帛、贝壳。
流通手段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商品 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一课
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第1课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专题导学一、学法指导1.本课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钱”入手,是全书的开篇,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首先,从日常生活体验中感悟经济道理,透过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规律是经济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科思想的重要环节;而第一堂课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至关重要。
其次,商品、货币是现代市场经济非常活跃而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深刻认识各种经济现象、进行后续学习的基础。
2.逻辑顺序(1)货币的本质:商品和货币密切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必然出现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等价物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一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功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3)纸币: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具有许多优点──纸币是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二、重难点分析1.什么是商品?它具有哪两个条件?什么是货币?它的本质是什么?货币和商品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1)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它具有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劳动产品;其二,必须用于交换。
(2)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商品和货币的关系:第一,货币和商品的区别是:商品出现在前,货币出现在后;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一般商品不具有上述货币各种特征。
第二,货币与商品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价值;货币能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是商品进行交换的媒介;二者在实质上都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什么是价值?价值与商品有何联系?在货币出现前后,商品的价值分别是怎样表现出来的?(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价值是商品的共有属性(一切商品都有价值)和特有属性(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37张PPT)
(
特
点
公式
其
他
1
) 第一阶段 偶然的物物交换(一种商 商品-商品 由于个人需求不同以及地域等限制,物物交换存在
从
品的价值偶然通过另一种
相当大的困难
商
商品表现出来)
品 交 换 的
第二阶段 扩大的物物交换(一种商 品的价值经常性地通过多 种商品表现出来)
商品-商品
阶 第三阶段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 商品-一般 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可以表现其他
能
货币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易”“一手交钱,一手交
摆脱物物交换的困难,给商 货”等
品交换带来极大便利
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其
他 支付手段 清偿或支付债务、税款、利
职
息、工资等
能
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
“保存”“退出流通领域”等
“赊销赊购”“还债”“地 租”“存、贷款利息”“税 款”“工资”等 “购买外国货”“国际支 付”“国际结算”等
例 1
抗灾救灾过程中,免费发给群众的救灾物资。()
A.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能满足抗灾需要 C.不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没有用于交换 D.不是商品,因为这些物资是普通物品
二、比较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
价
值
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D.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阅读郑板桥的《渔家》:“卖得鲜鱼百二钱, 籴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 边。”(籴:买)据此回答5-6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共39张PPT)
神奇的货币
第1框 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
思考
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探究1:什么是商品?
分析
(1)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水、阳光、医院里氧气 瓶中的氧?为什么?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什么是商品?
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 的劳动产品(两个条件)
分析
(2)农民将自己生产的蔬菜拿到市场上出售,卖 掉了2/3,剩下的1/3一部分留作自己用,一部分送 给了自己的亲戚。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思考:
中秋节的时候,小李同学在华堂商 场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 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
小李在商店买时是商品,买 来以后作为礼物送给爷爷时 就不是商品了。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
货币
金银固定充当 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产生
交 活动频繁 范围 换 扩大 种类增多 难度加大
“商品——商品——商品”
“商品—商品”生产力的发
展
物物交换 社会分工的
发展
以一般等价物 为媒介的交换 以货币为媒介 的商品交换
“商品——货币——商品”
(2)流通手段
定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 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
• 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公式:W—W 特点:买卖同时同地进行 公式:W—G—W 特点:买卖可异时异地进行
注意:
“流通手段”强调货币职能; “商品流通”强调交换形 式
选择1:商店里海尔电冰箱标价是1850元,这1850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 职能 ③观念形态的货币 ④现实的货币 ⑤电冰箱 的价格 ( ) B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高中政治必修一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共41张PPT)
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其基本属性
①含义: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本质: 一般等价物 ③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即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职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
①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 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③解决办法:请听下回分解---待续
(2)通货紧缩
①含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 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②表现:物价下跌
(6)纸币发行量与经济形势
原因
表现
措施
实质
误区1: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评析:只有当货币产生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为价格。 误区2:流通手段就是商品流通。 评析: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具有不同的含义,流通手段强调 的是货币在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 行交换。
纸币发行规律: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假设一年内某国全社会待售商品数量为5000 亿件,平均价格为8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 次,则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0亿元
实际发行: 20000亿元
过多: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过少: 商品卖不出去 物价下跌
通货 膨胀
通货 紧缩
误区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跌落就是通货紧缩。 评析:影响物价的因素有很多,通货膨胀一定表现为物价上 涨,但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只有持续的物价上涨才 是通货膨胀。同样,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跌落,但物价跌落 未必是通货紧缩。
【总结提升一】纸币的面值和购 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 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 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纸 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 现的。
高中政治必修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优质课件共张
通货紧缩的危害性:
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一
定(yīdìng)程度上对人民生活有好处。
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降,
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
消费心理:投资者不愿投资;消费
者不愿消费;这样市场不景气,大
量资金闲置。
第三十九页,共50页。
重要结论
纸币发行量过多——可能 (kěnéng)引起通货膨胀
表现(biǎoxiàn)
B它表明商品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 (biǎoxiàn)出来的
C2元是一公斤西瓜价值的货币表现 (biǎoxiàn)
D它表明西瓜的价格与价值大体相符合
第四十七页,共50页。
4、0.9元货币在上述材料中行使
的是货币的______职能。
A 支付手段
B 贮藏手段
C 流通手段(liú tōnɡ
(价值尺度)
B.小王用5元钱买一支钢笔
(流通手段)
C.老李家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
(贮藏手段)
D.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
(世界货币)
F.企业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支付手段)
G.《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向日
本(rì běn)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世界货币)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探究(tànjiū)
纸币(zhǐbì)为什 么可以代替金属 货币执行流通手
②这些东西往往体积大、价值小、不 便携带(xiédài)储藏、不易分割等等
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jīn yín)时— 货币产生
第十六页,共50页。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小结
(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 (fāzhǎn)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固定地充当(chōngdāng)一般等价物 的商品。
【素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金、银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
A.金、银作为货币后,就不再是商品
B.金、银作为货币后,代表着一种社会生产关系
C.金、银天然具有货币的社会属性
D.金、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
2.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④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为全面保障出口食品安全,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加大对出口食品企业检查力度。
多年来出口食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坚决不让不合格的食品流出国门。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企业重视出口食品的质量的原因。
4.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
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课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社会财富的代表而保存起来
支付手段 --在赊销赊购中,货币被
用来支付债务。如地租、利 息、税款、工资等 --当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 世界货币 世界市场上购买外国商品,支 付国际收支差额,作为社会财 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
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分在于:
交易过程中获得商品与给付价值 在时间与空间上是否分离, “一手交 钱,一手交货”属于流通手段,反之, 赊购、赊销、预付款或延期付款都 属于支付手段
2. 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有用性 (自然属性)
价 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应该用劳动的多少来衡量,而劳动的 多少体现为劳动时间的长短,所以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社会属性或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为什么说质量无论对生 产者还是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课程要求
• 1、课堂笔记(书) • 2、总结笔记(本) • 3、大题本(本) • 4、每堂课同学播报新闻 • 5、单元总结之后准备接受测试
生活与哲学④ 文化生活③
智慧
政治生活② 经济生活①
精明 理性
博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钱
没钱
钱多
钱少
花 钱 挣
经 济 生 活
消费者
劳动者
投资理 财者 建设者
历史上关于“货币”的评论
课标要点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商品
1、含义 2、基本属性 二、货币
三、纸币
1、产生与含义 2、通货膨胀与通货 紧缩 3、流通中实际需要 的金属货币量公式
1、产生
2、本质
3、职能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018—2019学年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第1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件(27张)
金银等贵金属 固定充当一般 等价物
货币诞生 货币成为商品 交换的媒介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 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这里的数量单位所表示的是什么?
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
(1)这里的货币 发挥了什么作用? (2)为什么说这个 “惊险跳跃”不成 功,摔坏的一定是 商品所有者?
1.纸币的产生过程 金银条块 (足值) 足值的 铸币 不足值的 铸币
纸币
2.纸币的含义: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
强制使用的。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并强制要求人民使用。那么中 国是谁发行人民币呢?
疑问:国家能自由决定纸币的发行量和面额吗?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能规定它的面额, 但不能规定它的购买力,也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
商品---货币(交换媒介)---商品
商品流通含义
习题巩固(双项选择)
1.在商场柜台上,一支钢笔标价6元,这6元是 ( ) A.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D B.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C.现实的货币 D.观念中的货币 2.如果你花6元将这支钢笔买走,那么你所付的 这6元是( ) AC A.现实的货币 B.观念中的货币 C.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D.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经济生活离不开钱(货币)
?钱是怎么来的呢? 是历来就有?
是天神创造?
还是……
问题一:上述不同种类的商 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商品首先是 劳动产品
问题二: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
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商品是
用于交换的
(生产的目的)
劳动产品
小明家去年小麦收获了一万斤, 自家消费了4000斤,卖了6000斤。 小明家的小麦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第1单元第1课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性,C 项正确。其他三项说法错误。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2.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 ( C ) A. 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 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 从本质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 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 解析】 A项错误,商品比货币产生早,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 阶段才出现的,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B项中“唯一”说法 错误。D 项错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才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C
)
A. 货币会贬值,其他一般等价物不会贬值
B. 货币的价值量大,其他一般等价物价值量小
C. 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一般等价物则不固定
D. 货币便于携带,其他一般等价物都难以携带
【 解析】 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主要在于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否具有固定
从短期看,物价下跌会增强人们的购买力,人们可以得 到更多的实惠;但从长期看,需求不足和物价下跌影响 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甚至停滞,进而影响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应对 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 措施 抑制总需求
联系
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的; 都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 秩序;都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
性
属性
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
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正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所以不同商品之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 所以能够按一 间才需要相互交换,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定比例进行交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1单元第1课 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件 (共37张PPT)
问题探究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
为什么?怎么办? “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
“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 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 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要使自己的商品 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商品生产者就要为购 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3)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 (4)注意:
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 的商品.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又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 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 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 志着货币正式产生.
货币是金银,但又和普通金银不同,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这时的金银才成为货币.
以一般等价物 为媒介的交换
(提高交换效率,但仍有不便)
问题探究
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物品很多,为什么金 银会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其他的商品?牲畜布匹来自贝壳金银体积小
价值大
易于分割 货币的本质 一般等价物
不易磨损
便于保存
便于携带
问题结论
(1)货币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 产物。
(2)货币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 货币。
问题探究
情境一:木匠将自己生产的桌椅卖出去,然后购买木材回家。 情境二:木匠将自己生产的桌椅卖出去,然后说:“暂时没 有什么可买的。”将钱带回家,过了几个月之后,他才到集 市上购买粮食。
思考: 1.木匠用桌椅换取货币,是最终目的还是一种手段?货币在这里起到了
货币的职能
(作用 用途)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课第一框课件揭开货币神秘面纱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
揭开货币的古老而现代、有形而 无形的神秘面纱,展示货币产生、 演化、发展的历程。
探究一:什么是商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 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 商店购买油、盐、酱、醋,衣服、 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 的物品都是商品。 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 特征? 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 品?为什么?
第三阶段: 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一般等价物
从其他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 直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 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同样是一种商品,但不同于其它商品 成为媒介,实现了买和卖的分离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P5①
一般等价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阶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金银固定充当 一般等价物
探究二:货币的产生
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
值
生 产 商 品 的 劳 动
如何理解商品生产过程 中“人类无差别”的劳 动?
具体劳动 指劳动的具体形式
铁匠打铁 示例
裁缝做衣
抽象劳动 指人的脑力和体力的付出
注意: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在量上可 以相互比较。价值是商品交换的根据和基础。
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实现的。
价值
交换价值
注意: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而不反映社会的生 产关系。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②商品的价值
人们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这个商品的使用价值。 那么,不同的商品之间为什么能够互相交换呢?
1把斧子=15kg大米
都 是 劳 动 产 品 都耗费了人的脑力和体力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知识脉络
(1)依据材料,分析委内瑞拉通货膨胀飙升的直接诱因及其危害。 提示直接诱因: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危害: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膨胀飙升,物价上涨, 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歧途,使产业结构畸形;降低本国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引起外汇储备外流;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生 活水平下降,造成社会动荡和不安。 (2)请谈谈委内瑞拉的恶性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如 果需要搜集我国通货膨胀情况的一些数据,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提示启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优化经济结构;稳定货币供应量和 信贷规模等。 方式:网上检索、走访统计部门、问卷调查、查阅《政府工作报 告》等。
商品、劳动产品和物品
[想一想]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中的“衣”是否是商品?为什么?
提示不是商品。因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诗中的“衣”虽 然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种基本属性。 (3)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货币的产生、含义及其本质 (1)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图示如下: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
要的属性
动
强调性能、质量、服务、实 用等
强调成本、价格、花费的时间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知识脉络
比较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
属性
①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②它反 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③体现 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④是商 品的非本质、非特有属性
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②它反映的是 人和人的关系;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 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④是商品的本 质属性、特有属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一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提示: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 (1)产生时间不同:其他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得要 早。 (2)特征不同:货币价值比较大,易于分割、保存, 便于携带,其他一般等价物则不全具备这些特征。 (3)固定性不同: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他 一般等价物不是固定的。
[思维提升]
判一判: (1)商品与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2)金银天生就是货币。(×) (3)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思维提升] 辨一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 是现实的货币。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 能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 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思维提升] 1.辨一辨: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没有什么区 别。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是 随着赊销买卖而产生的。支付在时空上发生了分离,而 流通手段一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2.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
(1)通货膨胀表现为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不一定是由 通货膨胀引起的。
(2)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 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3)通货膨胀时,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但是,物价 上涨的原因很多,例如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经济结构不合 理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3.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
(2)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 上涨的现象,纸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归纳总结]
1.全面理解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1)二者的主要区别: ①含义不同。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 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成为货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 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①该纪念币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②该纪念币属于 我国法定的纸币 ③该纪念币具备较大的升值空间 ④ 该纪念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版政治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价格大幅调整、需求膨胀等因素也 危机等因素也是重要原
是重要原因
因
第二十二页,共28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去经济
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
但通货膨胀会直接使纸币贬 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
第四页,共28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
二
三
(2)使用价值(jiàzhí)和价值(jiàzhí)是商品的两种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
价值
含 义 地 位
联系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
的属性
人类劳动
自然属性,与其他有用物品的 共有属性
社会属性,商品特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物品没有使用价值就 没有价值,也就不是商品;一个物品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 也不能成为商品
职能 作用
产生
贮藏 贮藏财富(财富的 货币被当作社会财富
手段 象征)
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支付 手段
支付债务、地租、 利息、税款、工资 等
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 产生而出现
世界 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购 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买外国商品,支付 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 国际收支差额等 产生
特点 足值的现实的 金属货币
现实的货币
第八页,共28页。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一
二
三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zhínéng) 1.货币职能(zhínéng)的含义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zhínéng)
高一政治必修1课件第1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②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③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④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通货膨胀时物价全面持续上涨,容易出现抢购 风,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故②③④三项正确;①项是通货 紧缩的表现。
二、非选择题 6.近几年,我国许多地方房价飙升,老百姓买房难成 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甲同学提出:可通过 多发行人民币,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来解决这一问题。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同学的观点。
货币
纸币
价值尺度、流通手 代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
区职
段、贮藏手段、支付 段的职能,某些国家的纸币也具
别能
手段、世界货币
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通常所说的货币就是指纸币;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执行
联系 货币的部分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为限度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比较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A.属于公共物品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C.使用价值不大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解题关键是 准确理解材料的内涵。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应清楚该公司 的免费服务并非是没有报酬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回 报,因而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没有解释出正确理 由,不选。应选B项。
①都是由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纸
币的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②都会影响 联系
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需要采
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
典题导析
题型1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例1] (2011·江苏卷)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