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F { 芷 消肿排脓 , 且 . 炙杷 叶 、 浙 贝及 芷有美 容作 用 ; 用公英 、 连翘 嗽 , 时有咳血及 胸痛 , 症状逐年加 重 , 多次诊断 为支气管肺炎 , 每 清 胃热 ; 荆芥 、 防风 、 蝉衣祛风止痒 ; 用芦根 、 白茅 根清气分热及血 次均经输液抗炎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 , 此次发病于一周前再次感
病 案 一
1 0 g 、 芦根 1 0 g 、 自茅 根 2 0 g 、 丝瓜络 6 g 、 郁金 1 0 g 、 枳壳 1 0 g 、 丹 参 患者 , 女性 , 6 2岁 , 主诉 : 胃脘 胀 痛半 个月 , 时有烧 心 、 反睃, 1 0 g 、 i七 1 O g 、 夜交 藤 1 5 g 、 合欢 皮 1 5 g 。生甘 草 6 g , 患 者服药 1 4
症患者 , 都认真 、 仔 细的查看各项化验检查结果 , 尤其是精子检测 参 1 5 g 、 北沙参 1 2 g 、 元参 1 2 g 、 麦冬 1 0 g 、 桑 白皮 1 0 g 、 黄芩 1 0 g 、 杏 结果 , 然后再辨病辩证用药 , 临 床 均 取 得 了很 好 的疗 效 。 f ~ : 1 0 g 、 川浙贝各 6 g 、 白花蛇舌草 1 5 g 、 地龙 1 0 g 、 百合 1 2 g 、 化 橘红
—
气不足 , 西 医诊 断 : 慢 性萎缩性 胃炎伴糜 烂伴肠 化生 , 治法: 清热 干” , 用太子参 、 北沙参益气 养阴 , 用桑 f 1 皮、 黄芩 、 杏 、 炒 苏子 、 化湿 , 活Ⅱ f 【 化瘀 , 健脾和 胃, 方药 : 公英 1 2 g 、 连翘 1 2 g 、 白花 蛇 舌 草 川浙 贝以泻肺 、 清肺 、 宣肺 、 降肺 及护肺 , 用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 1 5 g 、 蓣香 1 0 g 、 佩兰6 g 、 姜半夏 1 0 g 、 苏梗 1 0 g 、 化橘 红 1 0 g 、 自寇 仁 用芦根 、 白茅根清气分热及血分热 , 用丝瓜络化痰通络 ; 另 冈患者 6 g 、 厚朴 6 g 、 枳壳 1 0 g 、 丹参 1 5 g 、 莪术 6 g 、 焦 f l h 各 1 0 g 、 炙 内金 久病不愈 , 精 神压力较 大 , 肝气不舒 , 肝郁气滞 , 瘀 血内停 , 心神 失 6 g 、 丝瓜络 6 g 、 浙贝1 0 g 、 党参 1 2 g 、 炒 自术 1 0 g 、 生甘 草 6 g 。患者服 养 , 故病人在 二诊 时李 老在前方朋 药基础 上加郁 金 、 枳 壳疏肝理 药 7剂后 症状 明 好转 , 胃胀 胃痛 减轻 , 无烧 心 、 反酸, 纳 食较 前 气 ; 丹参 、 = i 七活血化瘀 ; 夜交藤 、 合欢皮 疏肝解郁 , 养 心安神 , 临 增多, 大便 正常 , 日一 次 , 舌嫩 红 , 苔 南灰转 向 , 有裂纹, 脉 细弦 。 床取得 了很好的疗效。 凋方如下 : 生 黄 苠2 0 g 、 党参 1 2 g 、 茯苓 1 0 g 、 黄精 1 2 g 、 石斛 1 0 g 、 公 参 考 文 献 t ] 卢柏震 , 周俐斐 , 侯桂 , 等. 白花蛇舌草 抗肿瘤作用研 究进 展. 医 英1 2 g 、 连翘 1 2 g 、 白花蛇 草 1 5 g 、 蓉香 1 0 g 、 佩兰 6 g 、 姜半夏 1 0 g 、 [
我国血脂异常防治的进展和未来展望
后 , 级相 关部 门加 大 了对 血 脂 异 常 防 治 的宣 传 和 各
指导 , 但指 南与 临床 实 践 之 间 仍存 在 很 大 差距 。医 师 对 患者 的健康 指 导 、 随访及 监控 工作 做得 还不 够 ;
防治指南 》以下简 称指 南 )并广 泛推 广和 实施 。 ( , 1 我 国 指 南 要 点 1 1 心 血 管 病 整 体 危 险 评 估 提 出 血 脂 异 常 防 治 .
2 我 国血脂 异 常防治 进展 2 1 血 脂异 常研 究进 展 资料 显示 , 国人群 的平 . 我 均 TC水 平较 欧美 国家低 , T 血症 发病 率较 高 。 高 G 目前 我 国缺少 关 于调脂 治疗 在心 脑血 管病 一级 预 防 的大 规模 临床 研究 。我 国在冠心 病二 级预 防方 面 的 研究 如“ 中国冠心 病 二 级 预 防研 究 ” 证 实 了血脂 康 , 在 降低 心肌梗 死后 心血 管 事 件 再 发 中的 作用 , 我 是 国 目前惟 一 的对 冠 心病 二 级 预 防 的 大规 模 前 瞻 、 随
而 不 是 国 际 多 采 用 的 1 8 . 1mmo/ 7 / 1。指 lL(0mg d)
南指出, 由于 东方 人 的基 因 、 境 、 活 方 式 或 药代 环 生
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及防治冠心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及防治冠心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降血脂及防治冠心病作用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血脂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提供依据。
标签:他汀类药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脂;临床实验
目前,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不断的上升,已居我国人口病死率的首位,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危害健康最严重的心血管病之一。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及临床研究已经公认,血脂异常是CHD发病与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关系方面认识的提高,调脂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
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CHD的关系
研究表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CHD危险存在密切关系,并且是对数线性关系[1]。基础研究发现:LDL-C颗粒小,可透过内膜,进入动脉内皮下层。潴留在此的LDL-C被氧化修饰后可被巨噬细胞摄入,继而变成泡沫细胞。后者融合并破裂,释放出大量胆固醇,构成粥样斑块核心(脂质池)的主要成分。由此可见,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必备条件。我们既往”降脂达标”治疗模式已沿用了15年,放弃以LDL-C目标值达标的模式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众多的高质量研究证据明确证明ASCVD事件的降低是通过最大可耐受的他汀治疗强度实现的[2]。
2他汀类药物
2.1药理作用
2.1.1降脂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由Endo[3]等人首先发现。它们来源于桔青霉素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可抑制HMG-CoA还原酶的菌株。他汀类不仅具有最强效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而且也能发挥全面調节血脂的疗效。这类药物不仅能大幅度地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且能有效地降低轻至中度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而且还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总而言之,他汀类是一类较全面的调脂药物。
对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再认识
对高甘油三酯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
再认识
高胆固醇血症早已确认系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而高甘油三酯血症与CHD的关系则争论了几十年,因为在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与CHD危险性相关良好,但在多因素分析,尤其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校正后,这种关系明显减弱,甚至甘油三酯不再是独立危险因子。另外,由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不均一性,即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包括乳糜粒及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后者由不同的亚组分组成,使高甘油三酯血症与CHD关系远较高胆固醇血症复杂。例如,由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缺陷引起的高乳糜粒血症,TG水平高达/L(1000mg/dl)以上,但主要危险是急性胰腺炎,而不引起CHD。而CM、VLDL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CM 残粒、VLDL残粒则有较强的致粥样硬化(AS)作用,与CHD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90年代起一些新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
TG是独立的危险因子,一些临床试验结果也表明降低TG能减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尤其是对脂蛋白代谢的深入研究,发现高甘油三酯血症可通过脂质交换改变低密
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组成、代谢。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引起HDL-C降低、小密LDL(small dense LDL, sLDL)升高,三者在代谢上联系密切,称为致粥样硬化性脂蛋白表型或脂质三联症[1],ALP是有高度致粥样硬化的脂质紊乱状态。其次,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脂质交换的结果,还可生成富含胆固醇酯的残粒。后者也有较强的致粥样硬化作用,与冠心病关系密切,由此可见,高甘油三酯血症已不仅是TG的问题,而可能
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分析
发布时间:2023-03-27T06:45:06.11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2期作者:薛晶张欣通讯作者
[导读] 探究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薛晶张欣通讯作者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均接受常规血脂检验。结果:观察组HDL-C、载脂蛋白 A1 指标低于对照组,TC、LDL-C、TG、载脂蛋白 B 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且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阳性率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血脂检验不仅能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提供有效数据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病情进展程度。
关键词:冠心病;常规血脂检验;诊断
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均已发生较大改变,冠心病患者数量以较快速度增加。因血管粥样硬化、血管腔堵塞,导致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严重者,生命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所以,只有提高临床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使临床诊疗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可靠保障。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常规血脂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是我院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45~70岁,平均值(57.23±2.09)。对照组男女比例39:31,年龄43~70岁,中位数(57.56±2.12)。简单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脂异常指标分析与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血脂异常指标分析与心血管病风险评估
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脂质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和甘油三酯(TG)等指标的变化。这些指标的异常水平与
心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血脂异常指标的分析和心血管病风险的评估,可以帮助医
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1. 血脂异常指标的分析
血脂异常指标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得出患者的血脂水
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变化。
1.1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是指人体内血浆中所有胆固醇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总胆
固醇水平应该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为3.10-5.20mmol/L。若总胆固醇高
于正常范围,则说明患者存在高胆固醇血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1.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指血浆中含有的主要胆固醇物质,对血管壁的损伤和斑块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正常人群的LDL-C水平应
该保持在2.07-3.10mmol/L之间。若LDL-C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说明
患者存在高LDL-C血症,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1.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指血浆中胆固醇的一种载体脂蛋白,被认为对心血管病具有保护作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HDL-C 水平应该保持在1.04-1.55mmol/L之间。HDL-C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血脂研究现状
检验科
背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 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和脑卒中)成为我国城乡 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目前已占总死亡人数的 40%,且成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大量研究表明,血脂异常如血清总胆固醇(TC) 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心血管疾 病的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 问题。
2018/11/26
28
检测项目
临床上血脂检测项目较多,基本项目为: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他血脂项目不在临床基本检测项目之列。如:
载脂蛋白(apo)AⅠ apoB 脂蛋白(a)〔Lp(a)〕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P低密度脂蛋白颗粒
《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
2013年7月25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 (International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 IAS)更新了其对高水平血胆固醇和血脂异常治疗 的推荐,颁布了《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 球推荐》(An International Atherosclerosis
TG水平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 与TC不同,同一个体的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 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脂质代谢异常及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脂质代谢异常及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研究
脂质代谢异常是指人体内脂质代谢出现的异常现象,包括胆固醇、三酰甘油、
低密度脂蛋白等方面的异常。这些异常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们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下面我们就脂质代谢异常及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脂质代谢异常的种类
脂质代谢异常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是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是指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和肥胖者身上。高胆固醇血症不仅会增加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还可导致胆石症和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生。
高三酰甘油血症则是指人体内三酰甘油含量过高,常常伴随着低高密度脂蛋白
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在很大程度上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2. 脂质代谢异常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
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是与多种疾病发生相关的风险因素。下面分别
进行具体的阐述。
2.1 高胆固醇血症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高胆固醇血症可以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动脉壁的厚度增加、腔内直径变窄,最终引发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高胆固醇血症还会增加胆石症和胰腺炎等疾病的风险,对人体健康造成
了极大的影响。
2.2 高三酰甘油血症与疾病发生的关联性
高三酰甘油血症是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高三酰甘油血症与其他疾病发生的关联具体表现为:
2.2.1 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又称为代谢性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复合型代谢异常疾病,其发生与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因素紧密相关。
7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
70岁以上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
血脂异常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是老年患者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
险因素,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血管事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是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防治中迅速发展起来的领域之一。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我
所70岁以上老干部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在干休所休养10年以上及年龄在70岁以上的军休干部315人,平均年龄73.5岁。
1.2 诊断标准
血脂异常定义为血总胆固醇(TC)≥5.2mmol/L(200mg/dl),甘油三酯≥(TG)
1.7mmol/L(150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mm/L(140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40mg/dl),或是服用调脂药物的情况下,血脂水平已控制在正常范围。冠心病诊断标准,见[1]。即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段下移0.1毫伏或有心绞痛的典型表现,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内径≥50%。心外膜下冠状动脉包括
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
1.3检测方法
2011年4月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健康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总胆固醇、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4项。
1.4 统计学处理
用队列研究方法,计算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度(RR)。
表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护理现状与进展
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护理现状与进展
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日益提高,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因此,加强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则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标签: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治疗;现状;进展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患者较为常见的伴随疾病,尤其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习惯不当,使得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临床已有学者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疾病的重要诱因,两者有着密切联系[1]。因此,应降低血脂水平,控制血脂量,进而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
1、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发病机制
血脂异常主要是指血液中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异常,已成为当前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据相关文献研究[2]: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即脂蛋白氧化修饰学说,并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同。人体血浆中70%的胆固醇为低密度脂蛋白,而较高浓度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未被人体所吸收,阻碍了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的过程,而受到蛋白的氧化,成为较低密度脂蛋白,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血脂异常发生中也有遗传因素[3],异常基因的遗传使得血脂水平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如:较为常见的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可使得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素。
2、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护理进展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血脂六项与冠心病因果关系研究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血脂六项与冠心病因果
关系研究
一、概述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血脂异常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在探讨基因变异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本研究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深入探究血脂六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
脂蛋白B)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基于人类遗传学的原理,通过利用自然发生的基因变异作为暴露因素,来探究基因变异与疾病结局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避免了传统观察性研究中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
关系等问题,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揭示疾病发生的内在机制。
血脂六项作为评估血脂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我们可以探究这些血脂
指标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明确它们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这种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与冠心病相关的潜在治疗靶点,为冠心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本研究旨在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深入探究血脂六项与冠心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期为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为冠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1. 冠心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分支,其流行现状日趋严峻,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呈现出惊人的增长态势。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梅廷方
【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冠脉造影术的53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293例,女239例。分为冠心病组426例、非冠心病组10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用统一方法、统一
试剂及标准方法检测血脂水平,分析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
度脂蛋白( 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蛋白水平的指标与冠心病
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TC升高者128例(30.1%), TG升高者180例(42.3%),LDL-C 升高150例(35.2%),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TC 升高16例(15.2%),TG 升高28例(26.4%),LDL-C升高21例(19.8%)。冠心病组HDL升高22例(5.2%)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5例(14.2%)。结论高TC 、TG、LDL-C与低HDL-C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积极预防和控制血脂异常是冠心病防治的重要措施。%Objective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of dyslipidemia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Methods 532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of our department (male 293,female 239)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December 2010,who had underg-one coronary angiograph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 CHD group ( n=426 ) and a non-CHD group ( n=106 )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unified method ,reagent and standard to detect the blood lipid level ,an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pid protein level indicators ( TC,TG,LDL-C,HDL-C)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HD group,there were 128 cases (30.1%) of TC rise,180 cases (42.3%) of TG rise and 150 cases (35.2%) of rise in LDL-C.The indicators were significantly
高血脂症的国内外现状研究进展
高血脂症的国内外现状研究进展
汇报人:
日期:
•高血脂症概述
•国内外高血脂症流行病学研究
•国内外高血脂症治疗策略与效
果评估
目录
•国内外高血脂症预防措施研究
进展
•国内外高血脂症研究热点与挑
战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目录
01
高血脂症概述
高血脂症是指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升高,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
高血脂症定义
根据升高脂质的种类,高血脂症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血脂症等。
分类
定义与分类
家族遗传是高血脂症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
脂质代谢障碍。
遗传因素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脂质代谢异常。
不良生活习惯
糖尿病、肥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诱发高血脂症。
疾病因素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高血脂症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
诊断标准
根据血液中脂质成分的浓度,高血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总胆固醇>5.2mmol/L,
甘油三酯>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4mmol/L等。同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02
国内外高血脂症流行病学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率
在成年人中,高血脂症的患病率较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患病率
发病率与患病率
不同地区的高血脂症发病率和患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高血脂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吸烟者、有家族史的人群等。
2021年血脂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全文)
2021年血脂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全文)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ASCVD现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等ASCVD是危害人类的最主要的临床表现[1]。国内外众多研究均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的降低对ASCVD的发生和发展有较好的预测作用[2-5],也证实了降胆固醇治疗在ASCVD的一、二级预防中的重要意义,因此,血脂控制达标已成为防治ASCVD的核心策略[6-8]。近年来有众多研究发现血脂变异性与ASCVD发生及其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血脂变异性与ASCVD发生的关系及对其预后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血脂变异性概述及其影响因素
1960年,Groover等[9]首次报道了人体血脂波动的现象,提出血脂变异是指同一个体由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各次血脂测定值有所差异的现象。目前用以计算血脂变异性而进行的血脂测量时间间隔不等,
冠心病的血脂异常与脂代谢调控研究
冠心病的血脂异常与脂代谢调控研究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脂代谢调控是一种调节血脂异常的重要策略,对于预防和控制冠心病
具有重要意义。
一、冠心病与血脂异常的关系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这种异常状况容易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高胆固
醇摄入、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都会增加冠心病发
病的风险。
二、脂代谢调控的意义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使得脂代谢调控成为预防和治疗冠心
病的重要手段。脂代谢调控包括调节胆固醇合成和消耗的过程,通过
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脂代谢调控不
仅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还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和防止斑
块崩塌。
三、脂代谢调控的途径
1. 饮食调控:合理的饮食结构是降低血脂异常的重要一环。低胆固醇、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适量摄入
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和坚果,可以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
此外,限制食盐和糖分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也有益于血脂的
调节。
2. 运动干预: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脂代谢的正常运转。运动可以
提高体内的脂肪氧化效率,增加骨骼肌中脂肪酸的利用,促进胆固醇
的代谢。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跑步等,能够有效降低总胆
固醇和三酰甘油。
3. 药物治疗:对于血脂异常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的病例,药物
治疗成为必要的选择。常用的药物包括胆固醇吸收抑制剂、HMG-CoA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冠心病)
正常
脂肪条纹
斑块破裂/ 纤维斑块 动脉粥样斑块 血栓形成
无临床症状
不稳定心绞痛
心梗 缺血性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
周围血管 疾病
稳定性心绞痛 吸烟, 高血压, 糖尿病, 年龄等
高危患者
心血管死亡
冠心病知识
8
冠心病危险因素
45岁以上的男性 55岁以上或者绝经后的女性 父兄在55岁以前,母亲/姐妹在65岁前死于心脏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冠心病知识
24
血脂目标值
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的患者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5.20mmol/L (200mg/dl) 3.12mmol/L (120mg/dl) 1.70mmol/L (150mg/dl) > 1.04mmol/L (40mg/dl)
冠心病知识
25
血脂目标值
冠心病患者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4.68mmol/L (180mg/dl) 2.60mmol/L (100mg/dl) 1.7mmol/L (150mg/dl) > 1.04mmol/L (40mg/dl)
冠心病知识
26
合理膳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血脂异常与冠心病之间的联系,保障患者疾病检查的准确性,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利。方法:通过对某医院中在2011年以来接收的一些患者关于血脂检查报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一些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访问,察看其身体状况。结果:经过我们的详细的分析,我们发现在医院中被检查出来显示血脂异常的患者患有冠心病的机率是非常大的,占到大约93%。结论:血脂检查的情况对于发现患者患有冠心病具有很大的帮助,使得患者早些发现自己的病情,以采取及时医治措施,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烦。
标签:血脂异常;冠心病;研究进展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几十年前国外的医学专家就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有了众多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我国的医学工作人员在借鉴国外的医学科学知识的前提下,也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展开研究[2]。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结合我国的中医原理以及西方医学中以往的医学专家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研究,我国的医学工作人员的步伐就显得更加的顺利,同时,也得到了国际方面的相关认可。尤其是在近些年来,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研究更加受到医学界的重视。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在研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某医院中在2011年以来接收的一些患者关于血脂检查报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一些血脂异常的患者进行访问,了解血脂异常检查对确定冠心病的意义。另外,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向医院一些血脂检查科的一些工作人员询问近些年来的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的现状,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血脂异常的分类,见表1。
临床上医院对患者进行血脂检测的项目:当患者来到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检测血脂的常规检测指标主要有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和L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 I、apoB、Lp (a)等。
统计学处理方法:对患者的检测资料研究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确定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联系。
结果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发生率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也具有很长的历史但是,目前的社会情况与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上面。这也使得现今血脂异常的人群逐步增大,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因此,当今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研究也就更加显得重要,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讨论
针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相关研究结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治疗以及防止血脂异常情况的发生,从而预防冠心病的突发,以下我们将为这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合理的日常饮食。我们都知道随着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的疾病都是由于错误的生活饮食方式而导致的,尤其是有关血脂方面的疾病。因此,一个良好的生活饮食方式是健康的保障[3]。
定期到医院进行身体全面的体检。有时候我们身体所存在的疾病是无法自己感觉出来的,这就需要借助于医院的科学仪器[4]。所以,为了使我们的身体长期处于良好的状况,我们就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样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科学的措施。对于这一方面,城市中的居民比较重视,但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在此方面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体检就是无法实现的,也难以受到重视。
加强体育运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运动是健康的保证。在日常的闲暇时间,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状况,预防血脂异常的发生[5]。当然,如果检测出血脂异常,我们也应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这对身体的康复具有很大的意义[6]。
综上所述,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研究在当今具有很大的意义,我们必须要结合以往的科学研究,再对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其造福于患者。
参考文献
[1]武阳丰,赵冬,周北凡,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诊断和危险分层方案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5).
[2]赵文华,张坚,由悦,等.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5).
[3]李莹,陈志红,周北凡,等.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7).
[4]李莹.我国人群血脂的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5).
[5]武阳丰,周北凡,李莹,等.缺血性心血管病:一个反映血脂异常潜在危险的新指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2).
[6]王薇,赵冬,刘静,吴桂贤,等.中国35-64岁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
发病危险预测模型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