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

合集下载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1.引言1.1 概述新民主主义是中国共产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解放。

在20世纪初,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和剥削,社会民主主义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

中国共产领导人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概念,作为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

这一理论主张,要通过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在广大人民群众基础上的统一战线,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

新民主主义的实践包括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确立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在这个阶段,按照毛泽东的理论,要实现土地革命、民族独立、民主改革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革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之后,逐步推进的阶段,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新民主主义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也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新民主主义的原则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但具体的实践和发展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础,与时俱进。

只有在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才能继续推进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是对整篇文章各个部分的概述,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在这部分中,可以简要介绍各个章节的主题和内容,并强调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相互联系。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介绍新民主主义论的背景和相关概念,提出新民主主义论的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上一篇下一篇返回毛泽东论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经济、文化、方法政策的重要著作。

写于1940年1月。

最初以《新民主主义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题,发表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

1940年2月2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杂志第98、99期合刊登载时,改题为《新民主主义论》,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

蒋介石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军事上对中国共产党施加压力,并大力进行反共宣传。

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的理论,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他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可以划分为新旧两个历史时期和两个历史范畴。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五四运动之前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五四运动之后,由于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旧式的资产阶级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毛泽东批判了看不到这种联系而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顽固派,也批判了看不到这种区别而主张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左”倾空谈主义。

他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它是真正实行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是,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国家所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之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采取某种必要办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容许富农经济存在。

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新民主主义论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理论,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时期的指导思想。

新民主主义论的核心内容是要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论主张,在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应该联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阶级和阶层,建立一个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统一战线。

同时,要在土地革命的基础上,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关系,解放农民。

此外,新民主主义论还主张发展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通过农村革命力量逐步渗透和推翻大城市的封建统治。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该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民主、经济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这种国家制度对于工农阶级及其它劳动人民来说,是一个彻底摆脱剥削和压迫的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革命性国家。

新民主主义论对于中国革命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为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同时,新民主主义论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之,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涵盖了联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力量、土地改革、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及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民主、经济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等方面。

这一理论不仅为中国革命提供了指导,也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1,《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新民主主义论》是⽑泽东1940年1⽉9⽇在陕⽢宁边区⽂化协会第⼀次代表⼤会上的讲演,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化》,刊登在1940年2⽉15⽇延安出版的《中国⽂化》创刊号上。

同年2⽉20⽇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是,题⽬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40年初,购机国内形势都发⽣和很⼤变化。

中国的抗⽇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

这是,⽇本帝国主义由于⾃⾝兵⼒不⾜和我党领导下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发开展,不得不停⽌对正⾯战场的进攻,并把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政策由武⼒进攻转变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顽固跑反共投降倾向⽇益明显。

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的晴⽇拍公开投降⽇本,以蒋介⽯为⾸的亲英美派消极抗⽇,积极反共,1939年冬⾄1940年春发动了第⼀次反共⾼潮。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战线向共产党发动进攻的同时,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也发动了攻势。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

国民党统治集团开动⼀切宣传机器,⼤肆宣扬“⼀个主义(三民主义)”、“⼀个政党(国民党)”、“⼀个领袖(蒋介⽯)”。

张君励发表致⽑泽东的公开信,要求共产党去⼩便去,取消⼋路军和新四军,“将马克思主义搁置⼀边”。

叶青等⼈宣扬“⼀次⾰命论”,“马克思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等等。

这些肝功⾔论,不但破坏抗⽇团结,⽽且是⼴⼤群众对抗战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缺乏信⼼。

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表⽰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条道路,想在中国建⽴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就是在共产党和⾰命队伍内部,也有⼀些⼈对中国民主⾰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些模糊认识,对中国⾰命的基本理论和策略缺乏统⼀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1,《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原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刊登在1940年2月15日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

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98、99期合刊登载是,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1940年初,购机国内形势都发生和很大变化。

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由于自身兵力不足和我党领导下的敌后游击战争的广发开展,不得不停止对正面战场的进攻,并把对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政策由武力进攻转变为政治诱降和经济拉拢。

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顽固跑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明显。

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晴日拍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国民党顽固派在军事战线向共产党发动进攻的同时,在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也发动了攻势。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

国民党统治集团开动一切宣传机器,大肆宣扬“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一个政党(国民党)”、“一个领袖(蒋介石)”。

张君励发表致毛泽东的公开信,要求共产党去小便去,取消八路军和新四军,“将马克思主义搁置一边”。

叶青等人宣扬“一次革命论”,“马克思主义不适宜于中国”等等。

这些肝功言论,不但破坏抗日团结,而且是广大群众对抗战的前途和中国的未来缺乏信心。

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力表示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人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另有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就是在共产党和革命队伍内部,也有一些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策略缺乏统一的理解。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

《新民主主义论》读后感《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现代杰出领导人之一毛泽东的代表著作,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他通过这一文章系统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这篇文章于1940年发表,正处于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指导革命实践,起到了不可估计的作用。

一、文章主旨《新民主主义论》的核心观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和性质。

它强调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第二步是实现社会主义。

毛泽东深刻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二、作者的论述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善于将革命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

《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既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又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实现这些纲领的路径和策略。

深入浅出的语言:文章采用了大众化的语言,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这种写作风格既有利于统一党内外的思想认识,又有助于扩大革命的影响力。

逻辑严密:文章的结构清晰,从定义、性质、任务到实施方案,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这使得文章不仅具有说服力,而且具有前瞻性。

三、个人观点读完《新民主主义论》,我深感毛泽东思想的深刻与前瞻性。

在当今时代,尽管社会环境与革命时期大不相同,但其中关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核心思想仍具有指导意义。

特殊是在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们更应深刻领略新民主主义的真谛,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四、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坚持民族独立: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民族独立思想仍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同时警惕外部势力的渗透和干预。

促进人民福祉:《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当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应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是毛泽东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
的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结构包含了三个基本部分,分别是革命任务、
革命力量和革命路线。

革命任务是指打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完成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

这一任务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
段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阶段是进入社会主义革命。

革命力量是指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

在新
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力量主要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

其中,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农民是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则是可能
的同盟军。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无产阶级将变成领导力量,其它阶
级则将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阶段。

革命路线是指为实现革命任务而采取的战略和策略。

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组合策略,取得了
全国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则采用了和平演变的策略,逐步夺取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控制权。

总之,新民主主义论结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论
体系。

它是充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而产生的,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在中国的应用和拓展,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培养了革命力量,提供了战略策略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理论支撑。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

《新民主主义论》导读
《新民主主义论》是卡尔•马克思二十世纪中期在芝加哥大学发表的政治理论著作,
书中论述的就是新的民主主义思想,是从旧民主主义中批判性重新审视,按其创新之处重
新建构的新民主主义。

马克思以对自然主义(指客观世界是被人类所创造)和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客观存在,是非理性的存在,随着变化)的基本观点,分析了政治发展中民主
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改良等思想,按照“自然”、“居政”两个方面,探讨民主政
治在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总结了新民主主义的几个原则:第一,民主的基础是人民的
自治和自由,要建立起有效的民主政治制度。

第二,民主制度的发展应从现实出发,建立
在人民的利益和能力基础上;第三,要注重社会结构的改革,以及有效的倡导正义。

第四,要保持对社会民主时代转变的警惕,以避免有害变革。

《新民主主义论》为新民主主义哲学思想的提出,既意在发展普惠民主理论,又在实
际政治中推动民主制度改革,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政治纪元著作,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它一直支配着本世纪以来的政治哲学思想,成为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论武器,尤
其在新民主主义的一系列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向我们展示出民主政治在发展过程
中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

新民主主义论全文
摘要: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四、新民主主义论的现实意义
正文: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1940 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

这篇文章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背景下写成的。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需要一种能够指导国家发展的理论来指引方向。

新民主主义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

这种经济体系主要以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为主。

国营经济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所经营的,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全民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代表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个新民主主义政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整个社会经济的领导力量。

合作社经济则是以私有制为基础,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来实现共同富裕。

这种经济体系既能够满足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又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新民主主义论还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这种文化要既能够反映民族的特点,又要符合科学的规律,还要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民主主义论在当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许多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属于中国工人阶级;说明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说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必须采取既区别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论十大关系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全篇一共讲了十个问题,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寻找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

论十大关系读后感在大二上学期,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课程开设不久,我们就应老师要求去研读毛泽东的著作《论十大关系》。

在此之前,我们只是对此有所耳闻,但是一直没有去捧起它好好读读其中的奥义,甚至连其中的十大关系是哪十大也并不是非常清晰的了解。

但是在读过后我受益匪浅,颇有感受。

毛泽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国内外十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同样适用于现今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的各方面问题的解决。

首先总结一下这十大关系: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要防止片面发展重工业,应当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极反共,在军事上加紧制造反共摩擦,在政治思想上大肆制造
反共舆论。1939年3月,国民党发动“国民总动员运动”,要求 改造“国民精神”,一切言论以蒋介石的“三民主义”为准则
,军令、政令及行政统一于蒋介石。
(2)一些反动文人也打着三民主义的招牌,叫嚣共产主义 是从外国来的,“不适合中国国情”不需要共产党的存在。 (3)对国民党独裁且抗战不力不满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对 共产党的主张持怀疑态度,有的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 外,在抗战胜利后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 (4)如何挽救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未来抗战结束后,中 国向何处去?这两个关系到抗战前途和中国命运的重大问题, 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中国共产党作出回答。
2.文章结构:(15部分)
第一节:中国向何处去 第二节: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说明了《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
斗目标
第三节:中国的历史特点 第四节: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第五节: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第六节:新民主主义的经济
在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和经济纲领 。
二、《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1.总括:
《新民主主义论》一文的内容,共15个部分,28000多字。 从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开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要 建立的新中国、中国的历史特点、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 部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驳顽固派、资产阶 级专政和“左”倾空谈主义,分析了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 义的异同、中国文化革命的历史特点、文化性质等问题,系 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1940年1月
点《报一题十日文二义新次日这 做新告九目八在化月的民代在是 了民 四改、延》十文主表陕毛 进主《五为九安创五化主大甘泽 一主论年《十出刊日》义会宁东 步义联,新九版号延,的上边一 更论合毛民期的。安载政的区九 深》政主主合《同出于治讲文四 刻中府席主刊解年版一与演化〇 的的》在义登放二的九新,协年 阐许时写论载》月《四民原会一 述多,七》时第二中〇主题第月 。观对大。,九十国年主《一九 —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阐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策略的政治著作。

它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载于1940年2月15日在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

同年2月20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登载时,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

写作背景:该文是在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内日军已无法继续保持原有的进攻势头,把重点转向巩固已有的占领区,对国民党进行政治诱降文化,国内政治形势恶化,国民党内的顽固派不断制造同八路军的军事摩擦;国际上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全文共15节,对新民主主义理论做了系统的阐述,主要分为六个部分:㈠中国社会的性质;㈡中国革命的对象和任务;㈢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㈣新民主主义的动力和领导力量;㈤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

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它科学总结了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深刻论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完整的理论,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关民族和殖民地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首先,毛泽东提出,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不但有新经济、新政治,还有新文化,改变过去受压怕、受剥削而愚昧落后的中国现状。

早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然而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为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而辛亥革命在其社会性质来说,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梳理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梳理

新民主主义论结构梳理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理论建立在资本主义尚未完全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指导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战略策略。

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性质的划分
新民主主义理论把中国当时的社会分为三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其中,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则是革命的同盟军。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中国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使人民得到真正的解放。

三、中国革命的阶段划分
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的特点,新民主主义理论将中国革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四、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理论认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中国共产党手中。

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达到革命胜利的最终目的。

五、革命战争的策略和战术
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了“武装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领导一切”的斗争策略。

在战术上,新民主主义理论强调了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相结合的思想。

综上所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指导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它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武器,也为后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

《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合集三篇)

《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合集三篇)

《新民主主义论》读书笔记(合集三篇)《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的光辉之作,里面有很多深刻的思想至今仍如夜空上的星星发挥着璀璨光芒。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帮助了我深入理解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深入理解近20年来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有关政策的正确性,并且从历史的、理论的角度深入认识为什么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历史不会绝对地重复,但是在革命进程中,的确有时候像列宁所说的,人们不得不一再重复做一件事情。

建国后,中国走了三十年的曲折道路,艰辛而苦楚,一直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了,中国才逐渐向着真正的富饶之路迈进。

时代不同了,而思想却依旧闪耀着光芒。

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针是学习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先进的东西,并逐渐使其本土化即变成自己国家的东西从而谋求发展。

而这种理论早在新民主主义论里面就这样提到:“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

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但是一切外国的东西,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我们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同时,毛泽东还用辩证的历史的观点主张要对古代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髓。

“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

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

”这种尊重历史的观点应该对当代漠视历史淡忘历史的青年们有一个警醒作用了。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的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于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所写的一篇重要的政治理论文章。

该文主要内容如下:
1.社会性质: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的矛盾是国家和民族的矛盾,
人民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革命领导阶级:中国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应当成为革命领导阶级,领导农民、城市小
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力量,实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3.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应当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即建立一个由工人、农民和城
市小资产阶级联合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权。

4.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解决民
族和人民的基本矛盾,建立一个新的民主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

5.革命策略:在中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同时发展和巩固根据地,依靠革命力量的发展,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6.各个阶级的任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各个阶级的任务不同,但是各个阶级必须
在反帝反封建的大前提下,团结一致,推动革命的进程。

7.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应该积极参与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同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革命策略。

这些观点和策略为中国共产党后来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思想和策略。

新民主主义论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著的《新民主主义论》,最早名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表在1940年2月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上(以下简称《中国文化》本)。

我们今天看到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的《新民主主义论》(以下简称《毛选》本)【不考虑版式,仅从内容上看,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有两个版本:一是1951年至1960年间出版的第一版,二是1991年出版的第二版。

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面世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论》再未做过修改;第二版对第一版的修改也仅有无伤实质内容的4处(参见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所附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正文校订表》)。

为方便读者阅读,本文在使用《毛选》本时以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二版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中的《新民主主义论》作为研究参照本,但考察毛泽东的修改情况时不包括第二版对第一版的4处修改。

】,是经过毛泽东多次修改后形成的,内容上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一段时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者对毛泽东的修改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内容上的变化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注意。

比较早给予注意的是日本学者。

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竹内实在主编《毛泽东集》(〖中文本)时,为努力体现《新民主主义论》的原貌,即收录了1944年晋察冀日报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中的《新民主主义论》。

竹内实还以此为底本,与《中国文化》本和《毛选》本进行了比对,标明了其中的不同。

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在运用这篇历史文献从事科学研究时,开始注意结合运用《毛选》本出版以前的《新民主主义论》来从事相关研究。

但总体来看,学者们注意到的主要是《中国文化》本与后来《毛选》本的不同,注意到的内容则主要是毛泽东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若干提法上的变化,而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本文将努力把毛泽东每一次修改的时间、每次修改后正式发表的形式、每次修改的内容考察清楚,并以此为基础,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变化情况谈点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人们今后更加准确地把握当时毛泽东乃至整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提供帮助。

新民主主义论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论名词解释

新民主主义论名词解释1. 新民主主义革命,哎呀,这就好比是一场为了国家新生而进行的伟大战斗!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对抗外敌,努力去推翻压在我们头上的大山,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这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呀!2. 无产阶级,嘿,这可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力量呢!就像工厂里那些勤劳工作的工人叔叔阿姨们,他们有着强大的力量,为了更好的未来在努力拼搏,他们就是无产阶级呀!3. 民族资产阶级,这就像是一些有想法、想发展的企业主们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国家的发展出份力,但又有自身的局限性呢,你说是不是?比如民国时期一些民族企业家。

4. 新民主主义经济,这就好像是一个多元化的大市场!既有公有制的成分,又有私有制的部分,大家一起为了经济的繁荣而努力呢,就像解放区的各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5. 新民主主义文化,哇哦,这简直就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呀!融合了各种先进的、进步的思想和艺术,就如同那个时期涌现出的各种优秀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

6. 统一战线,这就像是大家手牵手一起对抗困难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各阶层、各群体联合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比如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7. 党的领导,这可是核心关键呀!就如同航行中的大船有了英明的船长,带领大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带领我们走向胜利的。

8. 农民阶级,哎呀呀,这可是庞大的群体呀!他们就像土地的守护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呢,想想那些积极参与革命的农民们。

9. 群众路线,这简直就是和人民紧密相连的纽带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就像关心家人一样关心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不是吗?10. 独立自主,这就像是一个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和骨气呀!我们国家在发展中坚持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走出自己的道路,多了不起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新民主主义论里的这些名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共同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让我们更加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呀!。

新民主主义论的概述

新民主主义论的概述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问世和早期文本《新民主主义论》最初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演稿,原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1月15日定稿,2月15日同题首次发表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机关刊物《中国文化》创刊号上,接着延安新华书店出版同名单行本。

在毛泽东对论著进行了240处左右的修改后,中国共产党政治理论刊物《解放》在同年2月20日出版的第98、99期合刊上以《新民主主义论》为题登载此文,解放社也随即出版了第一个同名单行本。

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在出版《毛泽东选集》现行本时,将此文编入第二卷。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珍藏的一个《新民主主义论》早期单行本,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为研究毛泽东著作和毛泽东本人思想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文献早期出版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2006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国家文物局《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河北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将这个早期单行本确定为二级文物。

这个《新民主主义论》早期单行本,平装,小32开,纵18.3厘米,横12.1厘米。

封面上方是书题“新民主主义论”,红色字体,并注明“毛泽东著”,黑色字体,横排;封面中间印有毛泽东免冠半身像;封面下方是“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黑色字体,横排(图一)。

封面之后是书名页,署有“前线丛书之九,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著,1940,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黑色字体,分五行排布(图二)。

版权页注明出版者“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发行者“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出版时间“一九四〇年五月出版”(图三)。

书的1页目录紧随其后,正文共56页,新闻纸铅字竖行印刷。

《新民主主义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分析和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

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系统总结了历史上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全面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宝库,既表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也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与成熟,对于中国民主革命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论》对辛亥革命伟大功绩和失败原因分析述要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为时两百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并且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然而它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了,最后失败了。

它既有成功的地方,又有不足的遗憾。

毛泽东曾在不同的时期对辛亥革命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从现有资料看,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第一次作出具有独特看法的评价,是在他成为激进民主主义者并接受五四运动洗礼之后。

191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湘江评论》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

文中对辛亥革命作了生动的描述。

指出,辛亥革命使人们有了“一层觉悟”,这就是“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

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人们应该有话敢说,有事敢做。

同时又指出,虽然辛亥革命所持之“主义”,是为一般民众所赞成的,但革命行动本身,却缺乏广大民众的参与,没有建立起“民众的大联合”。

这是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的最早的说明。

这里表达的基本观点,同他后来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

当大革命掀起高潮,农民群众日益显示革命主力军作用时,毛泽东进一步从有没有广大农民的拥护和参加这一根本点上,指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1926年夏,毛泽东在他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问题时说: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农民的要求和需要,没有为农民而奋斗,未得三万万二千万之农民来帮助和拥护,所以革命遭到失败,政权落于军阀之手。

随后,在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他又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

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


然而,毛泽东把辛亥革命放到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中加以考察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论》之中。

在此中毛泽东的主要观点有:
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如果从准备阶段算起,鸦片战争反对英国侵略就开始了,“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很清楚的,中国当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这个第一步的准备阶段,还是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即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改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来,就开始了的。

中经太平天
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到今天的抗日战争,这样许多个别的阶段,费去了整整一百年的工夫,从某一点上说来,都是实行这第一步,都是中国人民在不同的时间中和不同的程度上实行这第一步,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设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为了完成第一个革命而斗争。

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需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

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而这个革命的继续,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自从一九一四年爆发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一九一七年俄国十月革命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以来,起了一个变化。

在这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却改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在革命的阵线上说来,则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了。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在世界资本主义战线已在地球的一角(这一角占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崩溃,而在其余的角上又已经充份显露其腐朽性的时代,在这些尚存的资本主义部分非更加依赖殖民地半殖民地便不能过活的时代,在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建立并宣布它愿意为了扶助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而斗争的时代,在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一天一天从社会帝国主义的社会民主党的影响下面解放出来并宣布他们赞助殖民地半殖民地解放运动的时代,在这种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

从以上论述可见,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有辛亥革命开始,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其继续。

辛亥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

从社会发展历史上看,奴隶主推翻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封建地主革掉奴隶主的命、资产阶级革封建地主阶级即民主主义革封建主义的命,这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大的革命”。

即使辛亥革命以前的改良派,也有进步的一面。

“孙中山比改良派又更进一大步,他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和临时革命政府,并制定了一个《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二、不能说辛亥革命完全失败。

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

辛亥革命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这是它的胜利。

但后来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它只把一个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辛亥革命、反袁运动等等,都是不彻底的成功”。

辛亥革命没有成功,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孙中山的领导集团犯了错误,有缺点。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说到辛亥革命,主要是为以后的革命总结一些经验。

例如:50年代后半期和60年代,毛泽东在回顾中国革命历程和历史经验时,仍经常讲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例如,1961年1月他在一次谈话中说:辛亥革命为什么成了一个革命呢?把皇帝推翻了呢?在辛亥革命以前,有上十年的舆论准备,包括康有为的戊戌变法运动,包括孙中山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然后就是1905到191 1那几年两个党的辩论,一个是梁启超,一个是孙中山,究竟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经过那么长期的舆论准备,然后才有辛亥革命。

毛泽东当时讲这段话的用意,是在说明我们搞社会主义还缺少精神准备,因而难免犯错误,以后要努力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但他却从舆论准备这个角度说明了辛亥革命得以发动和实现推翻帝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如,1961年9月,毛泽东会见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当蒙哥马利与毛泽东探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为什么没有成功时,毛泽东说:辛亥革命时,“孙中山没有提反帝、反封建的口号。

人民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不提这两个口号,人民怎么会跟你走呢?”而纵观毛泽东的革命生涯,他是很重视群众的,这也正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向强大的原因。

试问,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术离开了人民那一种能行得通?还有那无数民工用小轮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

正此外,他还不只一次地说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同辛亥革命的继承关系。

毛泽东对辛亥革命的评论,包括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及其在整个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连同它的准备阶段和后来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在内)中的重要历史地位、辛亥革命的最后结局及失败原因等多方面内容。

这些评论,表明一位共产党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先人奋斗历程的尊重。

他的见解也是深刻的,符合历史实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