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时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的设计实验报告
![定时器的设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dffd4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9.png)
定时器的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计时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设备、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等。
本实验通过设计一个基于脉冲计数的定时器电路,旨在研究其工作原理,探索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性能表现。
2. 原理及设计2.1 工作原理脉冲计数定时器是一种通过计数器累加输入脉冲信号的数量来实现计时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计数器的计数速度之间的关系,通过计数器的累加值计算时间间隔。
2.2 设计步骤1. 确定定时器的时间基准。
时间基准可以选择外部脉冲输入或者由稳定的晶振产生。
2. 设计计数器的位数。
根据计时的范围确定计数器的位数,以保证计数范围的覆盖。
3. 计算计数器的计数速度。
根据计时的最大时间间隔和计数器的位数,计算所需的输入脉冲频率。
4. 根据计数器的位数和计数速度,选择合适的计数器芯片。
5. 配置计数器芯片的工作模式和输入脉冲的触发方式。
6. 连接电路并验证设计是否符合要求。
2.3 接线图_______________input > Counter > output________ Display_________3. 实验结果及分析3.1 实验设置- 输入脉冲频率:1kHz- 计数器位数:4位- 计数器芯片:74HC163- 时间基准:晶振(频率为10MHz)3.2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将输入脉冲接到74HC163计数器芯片的CP 输入端,将74HC163的输出接到数码显示器,观察并记录实时的计数结果。
在实验进行中,我们发现计数器芯片的最大计数范围是15(4位二进制),对应的时间间隔为15ms(1kHz输入脉冲时)。
3.3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定时器电路能够准确计时,实际测量的时间结果与理论计算非常接近。
由于74HC163计数器芯片的高稳定性和高精度,使得定时器的性能表现较好。
然而,该设计存在一个缺点,即计数器位数的限制。
由于计数器位数的限制,导致定时的最大时间间隔受到了限制。
五邑大学_TMS320VC5402定时器实验(DSP报告作业_)
![五邑大学_TMS320VC5402定时器实验(DSP报告作业_)](https://img.taocdn.com/s3/m/b6f5f0d3aa00b52acfc7ca4a.png)
班级:学号:
报告人:
一、TMS320VC5402定时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P汇编程序与C语言程序的构成;
2.了解DSP程序各段的含义;
3.熟悉如何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4.掌握片内定时器的设置方法;
5.掌握长时间间隔的定时器的处理
二实验内容
1. DSP的初始设置;
周期寄存器(PRD)是一个16位的存贮器映射寄存器,它是用来重装时间寄存器(TIM)寄存器的值的。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R)是一个16位的存贮器映射寄存器,包含了定时器的控制与状态信息。
2、CMD文件简介
cmd文件用于DSP代码的定位。由3部分组成:
1、(1)输入/输出定义:
.obj文件:链接器要链接的目标文件。
.stack为C程序系统堆栈保留存储空间,用于保存返回地址、函数间的参数传递、存储局部变量和保存中间结果;
.sysmem用于C程序中malloc、calloc和realloc函数动态分配存储空间
.vectors用于自定义的“.vectors”段,这里是中断向量表
.switch用于C程序中的switch语句
.data已初始化的数据段
3中断向量表文件
中断服务程序的地址(中断向量)要装载到存储器的合适区域。一般用中断向量表文件编制中断向量表,中断向量表文件多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在文件中一般用汇编指令.sect来生成一个表,表中各中断占4个字。这个表包含中断向量的地址和跳转指令。因为中断跳转地址的标志符在汇编语言模块外部使用,所以标志符用.ref或.global定义。
int2: .space 4*16;INT2, SINT2
tint0: BD timer;TINT0, SINT3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6a7afd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f8.png)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简介:定时器是一种用来产生、计数和处理时间信号的计时装置。
在数字电路中,定时器主要分为内部定时器和外部定时器两类,内部定时器是在单片机内部实现的,外部定时器则是通过外部电路实现的。
计数器则是一种用来计数的电子元件,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要求,计数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嵌入式系统中,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广泛,例如在时钟、延时、计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实验目的:1. 学习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熟悉定时器和计数器在单片机中的编程方法。
3. 掌握通过定时器和计数器实现延时和计数功能的方法。
实验器材:1. STM32F103C8T6开发板2. ST-LINK V2下载器3. 电脑实验内容:一、实验1:使用定时器和计数器实现延时功能1. 在Keil C中新建一个工程,并编写以下程序代码:```#include "stm32f10x.h"void TIM2_Int_Init(u16 arr,u16 psc){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2, ENABLE);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arr;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psc;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_CounterMode _Up;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ITConfig(TIM2,TIM_IT_Update,ENABLE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2_IRQn;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1;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1;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TIM_Cmd(TIM2, ENABLE);}void TIM2_IRQHandler(void){if (TIM_GetITStatus(TIM2, TIM_IT_Update) != RESET) {TIM_ClearFlag(TIM2, TIM_FLAG_Update);GPIO_WriteBit(GPIOB,GPIO_Pin_12,(BitAction)(1-GPIO_ReadOutputDataBit(GPIOB,GPIO_Pin_12)));}}int main(void){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 ENABL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2;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Out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B,&GPIO_InitStructure);TIM2_Int_Init(9999,7199);while (1);}```2. 将STM32开发板连接到电脑,并下载程序到开发板中。
定时器电路调试实训报告
![定时器电路调试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e5f81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3.png)
一、实训目的1. 理解定时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2. 掌握定时器电路的调试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26日至2023年10月30日,共5天。
三、实训地点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四、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涉及555定时器电路的调试,包括以下内容:1. 555定时器电路的搭建。
2. 电路原理图的分析与设计。
3. 电路调试与故障排除。
五、实训步骤1. 电路搭建(1)根据电路原理图,准备所需的元器件,包括555定时器、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连接线等。
(2)按照电路原理图,将元器件连接成定时器电路。
(3)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2. 电路原理图分析(1)分析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
(2)分析电路中各个元器件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根据电路原理图,推导出电路的工作过程和输出波形。
3. 电路调试(1)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输出波形,判断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2)根据电路原理和输出波形,分析电路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3)调整电路参数,如电阻、电容等,使电路输出满足设计要求。
4. 故障排除(1)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2)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找出故障原因。
(3)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更换元器件、调整电路参数等,排除故障。
六、实训结果与分析1. 电路搭建经过5天的努力,成功搭建了555定时器电路,并完成了电路连接和检查。
2. 电路原理图分析通过对电路原理图的分析,了解了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掌握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和输出波形。
3. 电路调试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1)输出波形不稳定:通过调整电阻、电容等参数,使输出波形稳定。
(2)输出频率不正确:根据电路原理,推导出输出频率的计算公式,并调整电阻、电容等参数,使输出频率满足设计要求。
(3)输出波形失真:分析电路工作原理,找出失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电阻、电容等参数,使输出波形恢复正常。
定时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3fb2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c.png)
定时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学习如何在单片机中使用定时器,进一步理解定时器的工作
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单片机开发板、电脑、LED灯或蜂鸣器等外部设备。
三、实验原理
定时器是一种内部的计时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定时器的工作
方式、计时单位和计时周期来完成不同的定时任务。
单片机上通常会有一个或多个定时器模块,我们可以通过配置和操作这些定时器模块来实现各种计时、延时、定时触发等功能。
四、实验步骤
1. 初始化定时器:设置定时器工作方式、计时单位和计时周期。
2. 启动定时器:开始计时。
3. 监测定时器中断:定时器计时完成后会触发中断。
4. 处理定时器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如
控制LED灯闪烁、发出蜂鸣器声音等。
5. 关闭定时器:计时完成后关闭定时器。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计时器工作方式、计时
单位和计时周期来实现不同的定时效果。
例如,如果将定时器设置为周期性计时方式,计时单位为微秒,计时周期为1000,
那么定时器每隔1毫秒(1000微秒)就会触发一次中断,我
们可以在中断服务程序中控制LED灯或蜂鸣器进行响应操作。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定时器是单片机中常用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各种时间相关的功能。
掌握了定时器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单片机系统的定时、延时、调度等能力,为后续的项目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3 定时器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3 定时器实验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972d4fa8956bec0975e379.png)
实验3 定时器实验———循环彩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8031内部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
2.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星研Star16L仿真器系统+仿真头PODPH51(DIP)、EL-Ⅱ型通用接口板实验电路,PROTEUS仿真软件。
三、实验内容
由8031内部定时器1按方式1工作,即作为16位定时器使用,每0.1秒钟T1溢出中断一次。
P1口的P1.0~P1.7分别接发光二极管的L1~L8。
要求编写程序模拟一循环彩灯。
彩灯变化花样可自行设计。
例程给出的变化花样为:①L1、L2、…L8依次点亮;②L1、L2、…L8依次熄灭;③L1、L2、…L8全亮、全灭。
各时序间隔为0.5秒。
让发光二极管按以上规律循环显示下去.
四、实验电路
1、PROTEUS 仿真电路
2、EL-Ⅱ型通用接口板连线
P1.0~P1.7经过74LS04反相器接发光二极管L1~L8。
五、实验程序
六、实验结果
L1、L2、…L8依次点亮,接着L1、L2、…L8依次熄灭,然后所有灯全亮、全灭。
如此循环。
结果符合实验要求,perfect。
定时器的实验报告
![定时器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02524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7.png)
定时器的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定时器,了解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原理定时器是一种重要的计时工具,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稳定的时钟信号,计算经过的时间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定时器通常由一个计数器和一个时钟源组成。
定时器的计数器可以根据预设的值不断自增,当计数器达到设定值时,就会触发相应的中断或输出信号。
时钟源为定时器提供稳定的时钟脉冲,可以通过外部晶振、振荡器等方式提供。
3. 实验材料•单片机开发板•电脑•USB 数据线4. 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工作连接开发板和电脑,确保开发板正常工作,并具备编程的能力。
步骤2:编写代码使用编程软件打开官方提供的开发工具,创建一个新项目。
在代码文件中添加定时器相关的代码,设置计数器的初始值和触发中断的条件。
步骤3:编译和烧录编译代码,并将生成的目标文件烧录到开发板中。
确保烧录成功,无误后进行下一步。
步骤4:实验测试将开发板连接到示波器或其他外设,观察定时器中断或输出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定时器的计数器初始值、触发条件等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试,可以观察到定时器正常工作,并且在达到预设值时触发中断或输出信号。
根据预先设定的参数,可以得到不同的定时器工作效果。
通过观察波形和频率,可以验证定时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使用定时器,掌握了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定时器在嵌入式系统和计时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定时器的使用,可以为后续的实验和项目开发提供参考和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定时器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定时器的使用还需要考虑中断优先级、占用资源等相关因素,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优化。
7. 参考资料•数据手册,XX单片机系列。
•XX单片机开发手册。
以上是关于定时器的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过程,可以进行合理的扩展和修改。
在实验报告中,需要包含相关材料、步骤、结果和分析,以便于他人理解和参考。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cd25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f.png)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定时器计数器实验报告引言:定时器计数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它可以在电路中起到计时和计数的作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悉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性能和功能。
二、实验器材和原理1. 实验器材:- 定时器计数器模块- 电源- 示波器- 连接线- 电阻、电容等元件2. 实验原理:定时器计数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精确时间间隔的电子元件。
它通常由一个时钟信号源和一个计数器组成。
时钟信号源提供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计数器根据时钟信号的输入进行计数,并在达到设定值时触发相应的操作。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定时器计数器模块与电源和示波器连接起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频率、计数范围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调节电阻、电容等元件来实现。
3. 运行实验:启动电源,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
根据设定的参数,定时器计数器将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产生脉冲信号,并在达到计数值时触发相应的操作。
4.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分析。
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差异,找出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定时器计数器在不同参数设定下的工作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频率与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有关。
当时钟信号频率较高时,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速度也会相应增加。
2. 定时器计数器的计数范围决定了其能够计数的最大值。
当计数器达到设定的计数范围时,将触发相应的操作。
3. 定时器计数器可以应用于各种计时和计数的场合,如脉冲计数、频率测量等。
通过调节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领域和优化方法,提高其性能和功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定时器计数器的原理和应用。
555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555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ae934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9.png)
555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引言555定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的集成电路,它具有稳定性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特点。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探索555定时器的应用。
实验材料•555定时器芯片•电阻•电容•LED灯•面包板•杜邦线•电源实验步骤第一步:搭建电路1.将555定时器芯片插入面包板中。
2.连接电阻和电容,以及其他所需元件。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所示:–将一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到芯片的引脚1(GND),另一端连接到引脚8(VCC)。
–将一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到引脚7(DIS),另一端连接到引脚8(VCC)。
–将一个电容的负极连接到引脚2(TRIG),正极连接到引脚6(THRES)。
–将一个电容的负极连接到引脚6(THRES),正极连接到引脚2(TRIG)。
–将一个电阻的一端连接到引脚6(THRES),另一端连接到引脚7(DIS)。
–连接LED灯,将正极连接到引脚3(OUT),负极连接到引脚1(GND)。
第二步:设置参数1.将电源连接到面包板上的合适位置,并打开电源。
2.调节电源电压为合适的数值,一般为5V。
3.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阻和电容值,并将其连接到电路中。
第三步:测试实验结果1.完成电路搭建后,按下555定时器芯片上的复位按钮,开始实验。
2.观察LED灯的亮灭情况,并记录下来。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当电容充电至阈值电压时,引脚3(OUT)输出高电平,LED灯亮起。
2.当电容放电至触发电压时,引脚3(OUT)输出低电平,LED灯熄灭。
3.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数值,可以改变LED灯亮灭的时间间隔。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555定时器被广泛用于计时器、脉冲发生器、频率分频器等电子电路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定时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2b1e8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2.png)
定时器实验报告定时器实验报告一、引言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测量和控制时间。
在现代科技发展的背景下,定时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家电、通信设备、工业自动化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定时器电路并观察其工作原理,深入理解定时器的功能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定时器的基本原理;2. 掌握定时器的搭建方法;3. 研究定时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555定时器芯片;2. 电源电路;3.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4. 示波器;5. 多用途实验平台。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基本的555定时器电路,连接电源电路和示波器;2. 调节电源电压,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3. 更改电阻和电容的数值,观察波形的变化;4. 探究不同电路中定时器的应用,如脉冲发生器、频率分频器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搭建了基本的555定时器电路,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和改变电阻、电容的数值来观察波形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容的数值较大时,输出波形的周期也相应增加;而当电阻的数值较大时,输出波形的频率则减小。
这表明定时器的工作时间与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探究了定时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
以脉冲发生器为例,通过调节电阻和电容的数值,我们可以控制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实现不同的脉冲信号输出。
而在频率分频器电路中,我们可以利用定时器的特性将输入信号的频率进行分频,实现频率的倍频或分频。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定时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在现代科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调节电容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可以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时间,实现不同的时间间隔和频率输出。
在实际应用中,定时器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如定时开关、计时器、脉冲发生器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定时器的应用领域,并深入研究其更复杂的工作原理。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用定时器,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定时器实验实验报告(两篇)
![定时器实验实验报告(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efd1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3.png)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模式:1.1定时器的定义和分类;1.2定时器的内部结构和主要部件;1.3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
2.定时器的输入和输出特性:2.1定时器的输入信号类型和特征;2.2定时器的输出信号类型和特征;2.3定时器的输入输出电平和电流要求。
3.定时器的应用范围和功能:3.1定时器在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3.2定时器在模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3.3定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定时器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4.1定时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评估方法;4.2定时器的响应速度和精度评估方法;4.3定时器的功耗和效率评估方法;4.4定时器的优化方法和技巧。
5.定时器在现代电子技术中的发展趋势:5.1定时器的集成化发展;5.2定时器的多功能化发展;5.3定时器的低功耗和高效率发展;5.4定时器的微型化和高密度集成发展。
总结:通过对定时器实验的探究和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工作模式、输入输出特性、应用范围、性能评估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定时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在数字电路设计、模拟电路设计以及控制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定时器将逐渐向集成化、多功能化、低功耗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在今后的电子技术应用中,定时器将继续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输入输出特性、应用范围、性能评估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这对于学习电子技术的相关专业人士、电子工程师以及电子设备制造商来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言: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测量和控制时间。
定时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厨房中用于计时烹饪过程,在实验室中用于管理实验时间,甚至在电子设备中用于实现各种功能。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探讨不同类型的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分析定时器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概述:定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设定的时间来产生输出信号的设备。
实验六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六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cc3657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a.png)
实验六定时器计数器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实验,加深对定时器和计数器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定时器的使用方法,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二、实验原理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计时设备,它可以在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系统中用于各种计数、计时和频率测量应用。
我们所面对的实验中使用的定时器是软件定时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编程方式配置定时器的时钟源和计数器的计数范围,然后在主程序中通过中断或轮询的方式来读取计数器的值,从而实现不同的定时器功能。
计数器是一种用于计数的设备,它可以对外部信号的频率进行计数。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计数器来计算外部信号的脉冲数,并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
三、实验材料1. STC89C52 单片机开发板2. 4位数码管3. 杜邦线若干4. 外部信号发生器四、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图如下所示:(此处省略电路图)2. 打开 Keil μVision 软件并新建一个工程,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型号。
3. 在主程序中初始化定时器和计数器,设置适当的时钟源和计数范围。
4. 设置外部中断,用于触发计数器开始计数。
5. 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编写计数器处理逻辑,获取计数值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6. 在主循环中,根据需求配置定时器,比如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或者将计数结果显示在数码管上。
7. 编译、烧录程序到单片机开发板上,并进行实验验证。
五、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功能。
通过设置不同的计数范围和外部触发条件,我们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外部信号的脉冲数,并将计数结果显示出来。
同时,我们还实现了不同的定时功能,比如周期性触发中断、定时器中断延时等。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定时器计数器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频率测量、脉冲计数、定时触发等。
掌握了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对于我们的工程开发和项目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1f479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9.png)
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一、引言定时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定时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Arduino开发板- 数字多用途电路板- 电阻、电容等元器件- 连接线2. 实验方法:- 搭建电路连接定时器和其他元器件- 编写Arduino代码,控制定时器的功能- 运行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并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定时器的应用特点三、实验过程与结果1. 实验一:闪烁LED灯搭建电路,将一个LED灯连接到定时器的输出引脚上。
编写代码,使定时器以一定频率输出高低电平,从而实现LED灯的闪烁效果。
运行实验,LED灯按照设定的频率闪烁,实验成功。
2. 实验二:蜂鸣器发声将蜂鸣器连接到定时器的输出引脚上。
编写代码,使定时器以一定频率输出高低电平,从而控制蜂鸣器的发声频率。
运行实验,蜂鸣器按照设定的频率发声,实验成功。
3. 实验三:控制电机转动将电机连接到定时器的输出引脚上。
编写代码,使定时器以一定频率输出高低电平,从而控制电机的转动速度。
运行实验,电机按照设定的频率转动,实验成功。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定时器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实现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出。
2. 定时器广泛应用于LED灯、蜂鸣器和电机等设备中,用于产生特定的时间间隔或频率。
3. 定时器的频率控制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多种应用需求。
4. 定时器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仅局限于电子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通信等领域。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定时器的应用特点和工作原理。
定时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定时器实现更多的创意和应用。
六、参考文献[1] Arduino官方网站[2] 电子技术实验教程以上是本次定时器的应用实验报告,通过实际操作和分析,我们对定时器的应用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定时器及中断实验报告
![定时器及中断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1a21e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6.png)
定时器及中断实验报告定时器及中断实验报告引言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定时器和中断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定时器可以用于测量时间、控制程序执行速度等,而中断则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定时器和中断的理解,并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效果。
实验目的1. 理解定时器和中断的概念、原理以及作用。
2. 掌握定时器和中断的编程方法和技巧。
3. 通过实验验证定时器和中断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作用。
实验器材1. 单片机开发板2. 电脑3. USB数据线实验步骤1. 连接单片机开发板和电脑,确保通信正常。
2. 打开开发板的开发环境,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3. 在工程中添加定时器和中断相关的库文件。
4. 编写代码,在主函数中初始化定时器和中断,并设置相应的参数。
5. 编译并下载代码到开发板上。
6. 运行程序,观察定时器和中断的效果。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定时器和中断的功能,并观察到以下结果:1. 定时器可以精确地测量时间,实现定时功能。
2. 中断可以在特定条件满足时打断程序的执行,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
3. 定时器和中断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如周期性任务的执行等。
实验分析定时器和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功能模块,其应用广泛。
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定时器和中断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效果。
定时器和中断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处理效率。
结论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定时器和中断的理解,并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效果。
定时器和中断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掌握其编程方法和技巧对于开发和优化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定时器和中断,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实践》[2]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
定时器实验报告
![定时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74186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1.png)
定时器实验报告引言定时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种功能模块,它可以提供精确的时间计量和控制。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定时器的使用和调试,深入了解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有三点:1. 了解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学会使用定时器进行时间计量和控制;3. 掌握定时器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二、实验装置和器材1. 单片机开发板;2. 电源;3. 连接线。
三、实验原理定时器是一种基于震荡电路和计数器的电子模块,通过内部的晶振或外接的时钟信号驱动,能够按照设置的时间间隔产生特定的脉冲或控制信号。
四、实验操作步骤1. 将开发板上的定时器模块与电源和单片机连接好;2. 在代码中设置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和计数器初值;3. 运行程序,观察定时器是否正常工作;4. 尝试调整定时器的工作参数和配置,观察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经过不断的尝试和调试,我们成功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1. 使用定时器生成1秒的周期信号,并控制LED灯的闪烁。
通过观察LED灯的亮灭状态,我们可以直观地判断定时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2. 设定定时器的计数器初值为10,并在每次触发计数器溢出时输出一个特定的脉冲信号。
通过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时间间隔,我们可以验证定时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3. 调整定时器的工作参数,如工作模式、计数器分频倍数等,观察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我们发现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导致输出信号的频率、占空比等发生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定时器的灵活性和可调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定时器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子模块,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时器、时钟、PWM信号发生器等。
掌握定时器的使用技巧,可以为我们在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开发中提供有力的支持。
实验中我们发现,定时器的性能主要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即晶振或时钟信号的精度和定时器的配置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硬件和适当的软件设置,以保证定时器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定时器实验实验报告
![定时器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4b751f227916888486d79d.png)
定时器实验实验报告0930******* 通信工程姚章瑞一、实验目的1、了解定时器的原理和四种工作方式的使用方法。
2、学习定时器的相关应用,包括产生信号和计数等。
二、实验原理1、定时器结构和原理上图为定时器T0、T1的结构,其中振荡器经12分频后作为定时器的时钟脉冲,T为外部计数脉冲输入端,通过开关K1选择。
反相器,或门,与门共同构成启/停控制信号。
TH和TL为加1计数器,TF为中断标志。
每接收到一个脉冲,加1计数器自动加1,当计数器中的数被加为0时产生溢出标志,TF将被置1。
计数器工作方式的选择和功能的实现需要配置相应的寄存器TMOD和TCON。
2、定时器工作方式定时器共有四种工作方式分别为方式0~方式3。
方式0为13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213个脉冲。
方式1为16位计数器,最大计数值为216个脉冲。
方式2是8位自动重装计数器。
该方式下,TL进行计数工作,TH用于存放计数初值,当产生溢出中断请求时会自动将TH中的初值重新装入TL,以使计数器继续工作。
方式3仅限于T0计数器,在方式3下,T0计数器被分成两个独立的8为计数器TL0和TH0。
三、实验内容1、通过查询定时器状态,在P1.0产生近似10kHz的方波2、利用定时中断,在中断处理程序中每秒通过P1.0切换一次逻辑笔的电平。
3、利用计数器测量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不同频率的方波周期,并在寄存器中显示结果。
四、电原理图(无修改)实验内容1、3无需接线实验2原理图:五、程序流程图附手绘流程图六、代码及注释(无修改)1、ORG8000HLJMP MAINORG8100HMAIN:SETB P1.0;设置P1.0的初值MOV TMOD, #01H;T0工作于方式1MOV TH0, #0FFHMOV TL0, #0D2H;定时46个脉冲翻转一次(10kHz)SETB TR0BACK:JBC TF0,BACK1;查询TF0SJMP BACKBACK1:MOV TH0, #0FFH;重新设置定时器MOV TL0, #0D2HCPL P1.0;方波翻转SJMP BACK2、ORG8000HLJMP MAINORG800BHLJMP INTT0ORG801BHLJMP IMTT1ORG8100HMAIN:SETB P1.0;设置P1.0的初值SETB P1.3;设置P1.3的初值MOV TMOD, #61H;T0工作于方式1,T1工作于方式2,T1使用P1.3;作为时钟MOV TH1, #9CHMOV TL1, #9CH;定时100个脉冲翻转一次P1.0MOV TH0, #0EEHMOV TL0, #00H;定时4608个脉冲翻转一次P1.3SETB TR0SETB TR1MOV IP, #02H;设置中断优先级MOV IE, #8AH;允许中断SJMP$INTT0:MOV TH0, #0EEHMOV TL0, #00HCPL P1.3RETIINTT1:CPL P1.0RETI3、RUTL EQU70HRUTH EQU71HCONT EQU72HORG8000HLJMP MAINORG801BHLJMP IMTT1ORG8100HMAIN:MOV TMOD, #15H;T0、T1工作于方式1,T0对外部信号计数MOV TH0, #00HMOV TL0, #00H;T0计数清零MOV TH1, #4CHMOV TL1, #00H;定时46080个脉冲(50ms)MOV CONT, #14H;中断20次(20*50ms=1s)SETB TR0SETB TR1MOV IE, #88H;允许中断SJMP$INTT1:MOV TH1, #4CHMOV TL1, #00H;重新定时50msDEC CONT;中断次数减1MOV A, CONTJNZ EXITCLR TR0;完成20次中断,停止计数MOV RUTH, TH0MOV RUTL, TL0;存结果EXIT:RETI七、实验结果和分析1、实验一测得产生的方波与标准10kHz方波的频率之间仍有一些误差,通过调整计数初值可得产生的相应频率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连续4个计数初值产生的方波频率相同,原因在于代码采用的查询TF0的方式来完成方波的翻转,而每次查询需要两句代码JBC TF0, BACK1SJMP BACK即四个机器周期才能完成一次查询。
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
![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5519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f.png)
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定时器应用实验报告引言:定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子设备,它能够精确地测量时间间隔,并在特定时间点触发相应的操作。
本文将介绍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一、定时器的原理定时器是一种基于时钟信号的计时器件,它通常由一个计数器和一个控制逻辑组成。
计数器用于记录时钟信号的脉冲数量,而控制逻辑则根据设定的时间参数来判断何时触发相应的操作。
二、定时器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定时器被广泛应用于控制设备的启停、周期性操作以及时间计量等方面。
例如,定时器可以用于控制机器的定时开关,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线。
2. 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中,定时器常常用于实现延时操作、定时测量和时序控制等功能。
例如,手机中的闹钟功能、照相机中的自动对焦功能以及微波炉中的定时加热功能等,都离不开定时器的应用。
3. 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定时器被用于控制实验的时间间隔和触发实验的操作。
例如,生物实验中的药物注射、物理实验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化学实验中的反应时间测量等,都需要借助定时器来实现。
三、定时器实验设计为了验证定时器的功能和性能,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延时触发LED灯材料:- Arduino开发板- LED灯- 面包板- 连接线步骤:1. 将Arduino开发板连接到电脑,并打开Arduino IDE软件。
2. 将LED灯的正极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数字引脚13,负极连接到地。
3. 在Arduino IDE软件中编写以下代码:```void setup() {pinMode(13, OUTPUT);}void loop() {digitalWrite(13, HIGH);delay(1000);digitalWrite(13, LOW);delay(1000);}```4. 将编写好的代码上传到Arduino开发板中。
5. 观察LED灯的闪烁情况,每隔1秒钟亮灭一次。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c662d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a.png)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引言:555定时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定时、脉冲、频率调制、频率分割和频率测量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555定时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过程,并探讨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一、555定时器的基本原理555定时器是一种多功能集成电路,由比较器、RS触发器、RS锁存器和电压比较器等组成。
它的工作基于门电路的触发与复位过程,实现了不同的定时功能。
二、555定时器的工作模式555定时器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单稳态、自由运行和串接。
在单稳态模式下,555定时器输出一个脉冲宽度可调的方波信号;在自由运行模式下,它输出一个连续变化的方波信号;在串接模式下,多个555定时器可以通过级联实现更复杂的定时功能。
三、实验过程为了验证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555定时器芯片、电容、电阻等。
2. 连接电路:按照电路图将555定时器与其他元件连接起来。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调整电容和电阻的数值。
4. 运行实验:给电路通电,观察555定时器输出的信号波形。
5.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波形变化和参数调整情况。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555定时器的输出信号波形随着电容和电阻数值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调整电容和电阻的数值,我们可以控制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占空比。
这证明了555定时器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五、555定时器的应用555定时器在电子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脉冲生成:通过调整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可以产生不同频率的脉冲信号,用于驱动其他电路或触发器件。
2. 方波发生器:通过在555定时器中添加元件,如电容和电阻,可以实现方波信号的产生和调节。
3. 时钟电路:555定时器可以用作时钟电路的基础元件,用于控制其他电子设备的定时功能。
4. 脉宽调制:通过调整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可以实现脉宽调制功能,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输出功率。
实验8 555定时器 -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8 555定时器 - 实验报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09c41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e.png)
实验八 555定时器--实验报告要求一、实验目的(0.5分)掌握555定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对此芯片的正确使用;学会分析和测试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等三种典型电路。
二、实验设备与器件(0.5分)三、实验原理和电路(1分)1.器件特性555定时器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外形为双列直插8脚结构,体积很小,使用起来方便。
只要在外部配上几个适当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史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及自激多谐振荡器等脉冲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
它在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测量与控制、定时电路、家用电器、电子玩具、电子乐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引脚功能:V i1(TH ):高电平触发端,简称高触发端,又称阈值端,标志为TH 。
.(a) 555的逻辑符号(b) 555的引脚排列图2 555定时器逻辑符号和引脚图1 555定时器内部结构 Vi1(TH)Vi2Vco..V i2(TR ):低电平触发端,简称低触发端,标志为TR 。
V CO :控制电压端。
V O :输出端。
Dis :放电端。
Rd :复位端。
555定时器内含一个由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 组成的分压网络,产生31V CC 和32V CC 两个基准电压;两个电压比较器C 1、C 2;一个由与非门G 1、G 2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低电平触发);放电三极管T 和输出反相缓冲器G 3。
555定时器的控制功能说明见表1。
2.施密特触发器由555定时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见图3;在数字电路中用于脉冲信号的整形。
当输入V i 是不规则信号时,经史密特触发器处理后,输出为规则的方波;将史密特触发器用于数据通讯电路中,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图 3施密特发器电路的电路图和波形图 3.单稳态触发器图4所示为单稳态触发器的电路和波形图。
单稳态触发器在数字电路中常用于规整信号的脉冲宽度(T W ):将脉宽不一致的信号输入单稳态触发器后,可输出脉宽一致的脉冲信号。
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
![定时器综合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d90fd74028915f804dc2fc.png)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实验报告1课程:低功耗单片机应用技术报告名称:定时器综合实验班级:11431P分组:分组2姓名学号:11431P0311431P0211431P061.综合练习名称:定时器综合实验2.综合练习目的:1)了解低功耗单片机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低功耗单片机IO口配置和使用方式;3)掌握低功耗单片机时钟系统的配置方式;4)掌握低功耗单片机定时器工作原理及配置方式;5)能独立完成对单片机程序的修改和编写。
3.综合练习要求:1)时钟配置:XT1和XT2打开,SMCLK=MCLK=3*XT2=12.00MHzACLK=XT1=32.767Hz;2) 定时器:P7.4(TB0.2)输出PWM波,要求:频率50.00Hz;占空比可调的(2.5%~7.5%);高电平周期范围(0.5ms~2.5ms);3)每按一下P2.1,高电平周期增加0.1ms;每按一下P1.1,高电平周期减小0.1ms;4) 每按一下P2.1,LED1闪烁一下;每按一下P1.1,LED2闪烁一下;4.综合练习分析:该程序的目的是为了输出稳定的PWM波来控制舵机。
首先要设置时钟,需要把三倍的外部时钟XT2提供给SMCLK于MCLK=12.00MHz,XT1提供给ACLK =32.767Hz,这样就有频率50.00Hz了。
之后就是占空比于高电平周期了,它要求占空比可调的(2.5%~7.5%),高电平周期范围(0.5ms~2.5ms)。
要实现这个要求,就需要按键来实现了:每按一下P2.1,高电平周期增加0.1ms;每按一下P1.1,高电平周期减小0.1ms,而按键就需要中断服务程序了,中断服务程序是用IF语句来实现的。
最后,该程序运行就可以来控制舵机了。
而本实验还有一点要求,就是需要按键闪烁,也就是I/O 端口的设置,这样本实验就完美成功了。
5.项目实施:软件流程图6.项目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加深了定时器的使用,以及定时器设置方法的应用,懂得了中断对于程序的作用和定时时间的设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时器实验报告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接口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51定时器实验
实验时间: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ues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定时程序的编写。
了解51单片机中定时、计数的概念,熟悉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掌握中断方式处理定时/计数的工作过程,掌握定时/计数器在C51中的设置与程序的书写格式以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环境:
软件:KEIL C51单片机仿真调试软件,proteus系列仿真调试软件
三、实验原理:
1、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基本情况
8051型有两个十六位定时/计数器T0、T1,有四种工作方式。
MCS-51系列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有几个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加法计数寄存器TH0、TH1 (高八位);TL0、TL1 (低八位);
定时/计数到标志TF0、TF1(中断控制寄存器TCON)
定时/计数器启停控制位TR0、TR1(TCON)
定时/计数器中断允许位ET0、ET1(中断允许寄存IE)
定时/计数器中断优先级控制位PT0、PT1(中断优IP)
2
、51单片机的相关寄存器设置
方式控制寄存器TMOD:
D7D6D5D4D3D2D1D0
GATE C/T M1 M0GATE C/T M1M0
TMOD的低四位为T0的方式字,高四位为T1的方式字。
TMOD不能位寻址,必须整体赋值。
TMOD各位的含义如下:
1. 工作方式选择位M1、M0
M1、M0的状态决定定时器的工作方式:
M1M0功能说明
0 0 1 10
1
1
方式0,为13位的定时/计数器
方式1,为16位的定时/计数器
方式2,为常数自动重装入的8位定时/计数器
方式3,T0分为两个8位定时/计数器,
T1在该方式时停止
3、51单片机定时器的工作过程(逻辑)方式一方式1:当M1M0=01时,定时器工作于方式1。
T1工作于方式1时,由TH1作为高8位,TL1作为低8位,构成一个十六位的计数器。
若T1工作于定时方式1,计数初值为 a,晶振频率为12MHz,则T1从计数初值计数到溢出的定时时间为t =(216-a)μS。
4、51单片机的编程
使用MCS-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的步骤是:
.设定TMOD,确定:
工作状态(用作定时器/计数器);
工作方式;
控制方式。
如:T1用于定时器、方式1,T0用于计数器、方式2,均用软件控制。
则TMOD的值应为:0001 0110,即0x16。
.设置合适的计数初值,以产生期望的定时间隔。
由于定时/计数器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的最大计数间隔取决于使用的晶振频率fosc,如下表所示,当需要的定时间隔较大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即将定时间隔分段处理。
计数初值的计算方法如下,设晶振频率为fosc,则定时/计数器计数频率为
fosc/12,定时/计数器的计数总次数T_all在方式0、方式1和方式2时分别为213 = 8192、216 = 65536和28 = 256,定时间隔为T,计数初值为a,则有
T = 12×(T_all – a)/fosc
a = T_all – T×fosc/12
a = – T×fosc/12 (注意单位)
THx = a / 256; TLx = a % 256;
.确定定时/计数器工作于查询方式还是中断方式,若工作于中断方式,则在初始化时开放定时/计数器的中断及总中断:
ET0 = 1; EA = 1;
还需要编写中断服务函数:
void T0_srv(void) interrupt 1 using 1
{
TL0 = a % 256;
TH0 = a / 256;
中断服务程序段}
.启动定时器:TR0(TR1)= 1。
四、实验内容过程及结果分析:
利用protues仿真软件设计一个可以显示秒表时间的显示电路。
利用实验板上的一位led数码管做显示,利用中断法编写定时程序,控制单片机定时器进行定时,所定时间为1s。
刚开始led数码管显示9,每过一秒数码管显示值减一,当显示到0时返回9,依此反复。
然后设计00-59的两位秒表显示程序。
(1)实现个位秒表,9-0
用protues进行流水灯的仿真需要的元件有AT89C51、CAP、BUTTON、LED-BLUE、RES、CRYSTAL、画出仿真图
Protues 仿真图使用keil仿真软件编写程序和使用c51编写并进行调试。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仿真结果图
程序:
#include<>
unsigned char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nsigned char a;unsigned char i=0;
void delay(char z)
{char x,y;
for(x=z;x>0;x--)
for(y=123;y>0;y--); }
main()
{TMOD=0x10;
TH1=-50000/256;
TL1=-50000%256;
EA=1;ET1=1;TR1=1;
while(1);
}
void time() interrupt 3{TH1=-50000/256; TL1=-50000%256; a++;
if(a==10)
{a=0;
P2=0xfe;
P0=tab[9-i];
i++;
if(i==10)
i=0;
}
}
(2)实现两位秒表,00-59
使用keil仿真软件编写程序和使用c51编写并进行调试。
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仿真结果图
程序:
#include<>
unsigned char tab[]={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nsigned char a; unsigned char i=0; void delay(char z) {char x,y;
for(x=z;x>0;x--)
for(y=123;y>0;y--); }
main()
{TMOD=0x10;
TH1=-50000/256;
TL1=-50000%256;
EA=1;ET1=1;TR1=1; while(1)
{P2=0xfe;
P0=tab[i/10];
delay(5); P2=0xfd;
P0=tab[i%10];
delay(5);
}
}
void time() interrupt 3 {TH1=-50000/256;
TL1=-50000%256;
a++;
if(a==10)
{a=0;
i++;
if(i==60)
{i=0;
}
}}
五、实验心得:
通过实验熟悉keil仿真软件、protues仿真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定时程序的编写。
了解51单片机中定时、计数的概念,熟悉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
掌握中断方式处理定时/计数的工作过程,掌握定时/计数器在C51中的设置与程序的书写格式以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