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妙用潜阳封髓丹经验
吴生元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血液病经验举隅
鼓, 此治病 必 求 于本 之 真意 。
2 慢性 再 生障碍 性贫 血病 案
患者 , 张某 , 男, 3 8 岁, 急性 白血病 ( M5 ) 。 行 MA
方 案 化疗 2周 期 后 出现 口腔溃 疡 , 予 局 部外 涂 粒 细 胞 集 落 刺激 因子 , 生 理 盐水 加 利 多卡 因 、 地 塞 米松 、
行ma方案化疗周期后出现口腔溃疡予局部外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理盐水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庆大霉素vitb6等注射液分次漱口口服清热解毒中成药等无好转
第 3 6卷 第 3期 2 0 1 3 年 6 月
云 南 中 医 学 院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u n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i c i n e
蜂房 1 0 g , 桔梗 1 0 g , 甘草 1 0 g 。连 服 3剂 , 口腔 溃 疡 明显 好转 , 饮食 增 加 , 二便通畅, 舌淡 苔 白 , 脉 沉细 。 守 方 继服 5剂 , 溃 疡愈 合 。
黄贵华运用潜阳封髓丹验案4则
潜阳封髓丹由潜阳丹及封髓丹组成,潜阳丹出自火神派郑钦安的《医理真转》:西砂仁一两姜汁炒,附子八钱,龟版二钱,甘草五钱;封髓丹首见于元代《御药院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甘草三钱炙。
潜阳丹和封髓丹皆为纳气归肾之法,主治命门火衰,真阳为阴寒所迫,上浮不能归根所致的上热下寒之证,吴佩衡等后世医家主张将两者合用,名为“潜阳封髓丹”。
黄贵华教授乃广西名中医,善用《伤寒论》及扶阳学派思想论治内科疑难杂症,笔者在随其临证过程中,亲历该方对少阴阳虚,虚火上浮之证颇见奇效,现列举验案4则如下,以飨同道。
1 痤疮案韦某某,女,29岁。
2016年9月28日初诊。
主诉:面部痤疮2年余。
症见:颜面部泛发痤疮,量不多、色暗,脸色暗沉,乏力,平素易畏寒,曾服滋阴降火、清热解毒类中药数剂但效微,纳可,夜寐欠佳,大便干,小便调。
舌质淡胖有齿痕、尖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拟温肾潜阳,引火归元。
处方:黄柏10g,砂仁15g,肉桂6g,干姜10g,白附片15g(先煎),龟甲30g(先煎),饴糖炙甘草10g,肉苁蓉20g,木蝴蝶20g,鸡子黄1枚(自备)。
7剂。
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
2016年10月6日二诊:痤疮色泽由暗沉转红,面色较前红润,夜寐改善,舌脉同前。
予守前方,加五味子15g,以其酸涩收敛之功加强潜阳之力;加菟丝子30g、淫羊藿15g温肾填精。
14剂。
煎服法同前。
2016年10月30日三诊:面部痤疮明显减少,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纳寐可,二便调。
继服7剂,痤疮已不明显。
按:患者初诊见面部痤疮、大便干、舌尖红、脉细,无不辨为阴虚火旺之证,然虑其易畏寒、舌质淡胖有齿痕、脉虽细但脉位沉,考虑热象为少阴阳虚,阴乘阳位使虚火上浮所致,故予潜阳封髓丹导龙入海、引火归元,加用肉桂、干姜,取其辛温之性增强温肾潜阳之力。
此患者大便干结,故用肉苁蓉润肠通便;再加鸡子黄交通心肾,养血安眠;木蝴蝶其性微寒,用在此使全方温而不燥。
服药后患者面色由原来的熏黑暗沉之肾色外露转为红活润泽,面部痤疮亦由暗转红。
田大夫提供的潜阳封髓丹方
田大夫提供的潜阳封髓丹方田大夫谈潜阳封髓丹方的使用失眠田大夫谈潜阳封髓丹方的使用原丹方如下:熟附子 10g干姜 30g砂仁 15g(后入)肉桂 10g(后入)炙甘草 30g磁石 30g紫石英 30g黄柏 20g龟甲 10g以上3-5付每付煮50分钟再加入后入的砂仁、肉桂再煮10分钟煮成3碗一日三次饭前常温服用一次一碗复方涉及的药:熟附子干姜炙甘草炒白勺蜜蒙花红花川芎桔梗王不留行利智仁乌药升麻柴胡远志磁石黄柏龟甲温阳:熟附子+干姜+炙甘草,大量干姜(30G以上)辅助熟附子温阳。
炙甘草,是国老,调和百药。
柔肝:炙甘草+炒白芍+蜜蒙花起到柔肝的作用,让肝放松,把肝变得柔软,蜜蒙花对肝和眼睛比较好。
活血化瘀:红花+川芎+乳香+没药+桔梗+王不留行,其中红花+川芎+乳香+没药起活血的作用,川芎既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也有舒展肝气的作用,而桔梗比较轻则可以载药上行,直达心脏,起到引经的作用。
王不留行起痛经活络的作用。
蒸腾:利智仁+乌药可以温暖膀胱,缩泉蒸腾,让尿变少。
升提:升麻+柴胡解决胸闷气短,一边提左,一边提右。
有人认为要补气,但其实主要的问题是中气下陷。
清心宁神:远志潜真安阳:磁石,紫石英可以把伏越在外的虚火收回来。
潜阳:龟甲+黄柏+炙甘草。
黄柏一般是用来清肾火的,但在这里是用来固肾的。
龟甲,是滋阴药,少量用帮助把火引回来。
炙甘草在这里也协助潜阳,就像炭火上的炉灰,帮助保护热能,适度释放。
降胃气:枳壳,厚朴,陈皮理肝气:炒白芍,炙甘草,防风,苍术其他特别功效的药:治肩周炎的时候桂枝可以帮助药力达到肩膀;治乳腺问题的时候瓜蒌可以帮助药力到达胸部;治手部的关节炎要加姜黄。
方玉甫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经验
第 !" 卷第 !" 期总第 #$$ 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 $ 月 下半月刊
!"#$%&+$ *#&,-$!% %*./-,#)$ )0 !"#$-
*通讯作者:fangyufu62@
编的 《中医外科学》 认为本病乃素体阳热偏盛,肺经 蕴热,复受风邪熏蒸面部而发;或因过食辛辣肥甘厚 味,肠胃湿热互结,上蒸于颜面而致;或因脾气不足, 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 痰,湿热瘀痰凝滞肌肤而发。可见痤疮的发生多责之 于湿、热、毒、瘀。
-/
方玉甫教授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经验
马垟垟 方玉甫 #1
(1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2 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河南 郑州 450002)
摘 要 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从病因病机、辩证思路、经典 案例等方面入手,对方玉甫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以示方教授的临床辨证思路及遣药组方方 法,以期为痤疮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潜阳封髓丹;痤疮;临床经验;方玉甫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8.16.026文章编号:16722779(2018)16005703
方教授根据李东垣的脾胃阴火学说,认为在治疗 痤疮时七情内伤或饮食劳倦伤及脾胃,脾胃气虚;或 因过用寒凉药物,克伐脾胃之气,或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的提高,过食生冷、熬夜晚睡等因素而致脾胃阳气 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下注与肾,扰动肾阳,循 阳明经而上熏于面,则见痤疮。 2 验案举隅
百病根治神方:潜阳封髓丹
百病根治神方:潜阳封髓丹“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
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
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日潜阳”。
(《医理真传卷二》)。
“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g,甘草9g。
本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
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
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
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
"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
”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我在临床上也遇到很多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常用《伤寒论》之黄连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取效。
近期从一患者自学自用该方治疗鼻炎、睡眠获效得到启发,立即去翻郑钦安的书,并细细玩味,然后即在临床运用,第一例是12区20床90岁之人,主诉胸中烦热、口渴、纳谷无味、便干、脚冷,遂用该方加味居然获得奇效,药服2贴,大便得通,胸热,胃口也开,精神振作,不日即已出院了;门诊遇到2例上热下寒的女性寒热错杂的复杂症候也藉此方获效。
因此,领悟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阴阳理论的奥秘:“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阳密乃固”之“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
潜阳封髓丹潜阳封髓丹妙用潜阳封髓丹的效果
潜阳封髓丹潜阳封髓丹妙用潜阳封髓丹的效果浅谈潜阳封髓丹在临床上的运用作者:姚伟指导:吴荣祖摘要:潜阳封髓丹是温水潜阳法的代表方剂,本文从潜阳封髓丹的产生及组方开始,分析了该方是对“阳密乃固”、“天一生水”等理论的具体诠释,并用具体的病案说明之,说明对温潜法的掌握对于理解和把握温阳大法的重要意义。
吴荣祖老师系温阳派大家吴佩衡先生长孙,著名的“吴附子”传人,云南省著名中医。
吴荣祖老师在继承家传附子的运用经验的同时,精于伤寒六经辨证及内经经典的研究,对命门水火、六经气化等理法有体会较深,临床上运用温阳派的温水潜阳法,灵活广泛运用潜阳封髓丹,以之调控人身水火坎离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吴老师临证数年,现将自己管窥之得整理如下:离位之相火一直被历代医家所关注,对其的认识及其治疗理法提出了若干种不同的说法,比如李东坦把离位之相火称之为“阴火”,认为“阴火”多为脾胃气虚或元气损耗所致,“阴火”被其视为“元气之贼”,治疗上多以“甘温除大热”之法益气泻火治之,如补中益气汤中“少加黄柏……泻阴中之伏火”,“更加黄芩……”等。
睡眠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活动之一。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中时,可以使人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人出现了失眠症状。
失眠在传统中医里又称为“不寐”,主要为入眠困难、睡眠时间不足、睡眠不深以致醒后疲倦,严重者可彻夜不眠。
医案:顽固性失眠李某某,女,45岁,2007年6月17日初诊。
患者严重失眠一年,一年来经多方求治无效,患者神疲乏力,烦躁、心悸、口干,饮水不解渴,曾久服六味地黄汤、酸枣仁汤等方效不显。
舌嫩红,苔薄白,脉沉细,寸略旺,两颧红。
投以潜阳封髓丹川附片100g,灸龟板15g,细辛6g,焦柏9g,砂仁10g,肉桂15g,骨碎补15g,炒白术15g,生龙牡各20g,灸远志10g,益智仁15g,灸甘草10g 五付,6月23日复诊,效大显,由原来通宵难眠改为可入眠4-5小时,心悸、口干均得改善。
陈学忠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验案3则
陈学忠教授运用潜阳封髓丹验案3则作者:谭薪兴李明秀陈学忠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01期摘要:通过咳嗽、眩晕、头痛3则验案对陈学忠教授治疗上部病证经验进行分析,认为其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上部病证主要用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等证,在应用潜阳封髓丹基础上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关键词:潜阳封髓丹;咳嗽;眩晕;头痛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1-0004-03潜阳封髓丹由清代火神派祖师郑钦安所创潜阳丹和元代许国祯《御药院方》中所记载的封髓丹两方组成,其中潜阳丹由附子、砂仁、龟甲、炙甘草四药组成,封髓丹由砂仁、黄柏、炙甘草三药组成。
郑钦安常将两方合用以治虚阳上越之证,后世医家吴佩衡将两方合称为潜阳封髓丹。
陈学忠教授系四川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具有多年的临床、科研经验,对内科诸病的治疗亦颇有心得。
笔者有幸跟随陈老侍诊,收获颇多,并亲历陈老运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各种由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所致的上部病证,临床疗效较好,现举3则验案加以说明,具体介绍如下。
1临床验案1.1咳嗽患者傅某,女,86岁,退休人员。
2017年5月4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咯痰20余天。
自诉经西医抗感染结合中医止咳、祛痰(具体不详)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时有反复。
就诊之前,患者因汗出甚,曾服用二加味龙骨牡蛎汤及桂枝汤治疗,效果欠佳。
问诊:咳嗽、咯痰,咯白色黏痰液,痰量少,咯痰不爽,咽痛咽痒,口唇干燥明显,自觉潮热,自汗、盗汗明显,夜间汗出尤甚,动则汗出湿衣,每日换衣数次,甚为苦恼,下肢冷痛明显,时有头痛,纳差,小便频数,夜尿多,大便略溏,夜眠差。
望诊、闻诊:患者神差,形体消瘦,语声略低微,咳嗽少气。
舌象: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舌苔黄燥。
脉象:寸关脉浮数,尺脉弱。
陈老在综合分析患者中医四诊资料后,中医诊断:咳嗽;辨证:肺肾亏虚、虚阳上越;治则:温肾潜阳,纳气归肾;方药:潜阳封髓丹加减。
[转载]潜阳封髓丹的效果(亲身体验)
[转载]潜阳封髓丹的效果(亲身体验)潜阳封髓丹的效果(亲身体验)作者:行云流水按:这里将连续转载几篇所谓“火神派”的文章。
这些文章和治疗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但是,愚从来不崇拜这个派那个派,他们只不过“有是证用是药”罢了。
很多人对“火神派”过于迷信,也在于“火神派”过分宣扬天、地、人以增加神秘气氛,认为无论什么病证,只要用“火神”药就可以治疗,那就大错特错了。
(转)潜阳封髓丹的效果(亲身体验)近年来温阳派的影响渐渐扩大,常见莘莘学子们临床常以一个四逆汤通杀一切阳虚病人的情况,而遇到相火妄动的病人时,如四逆汤配伍不当,常易产生或加重诸般“上火”症状,给病人带来痛苦,畏惧“热药”,产生思想上的顾虑,以致依从性下降等问题。
这些不良弊端常易导致初学者进退维谷,对温阳理论产生怀疑,改弦更张重回传统时方辨证模式的旧路。
这既有初学者临床经验不足的一方面,也与现有文献对此类问题重视、强调不足有关,这应该是附子最好用也最难用的原因之一。
“火神”钦安先生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两个方剂,那就是封髓丹和潜阳丹。
而此两方功用为近,制方极简也其效却颇有奇异之处,钦安先生亦说其应用封髓丹“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
”并赞其方“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而学火神者,往往于此二方一头雾水。
抑或是非此即彼,非阴即阳的思维定式所限,故有谓二方滋阴者,必有驳之谓此二方为扶阳者。
然扶阳滋阴,毕竟两途,聚讼纷纷,毫无定解,未免辜负钦安先生的一片传道苦心。
余不揣浅陋,愿将一些心得,与诸同道共商。
在《医理真传》中,提及封髓丹凡八次(其中有封髓潜阳二方或选之条文),单独提及潜阳丹者凡十次,单独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潜阳丹凡四次。
在《医法圆通》中,提及封髓丹凡十二次(其中有封髓潜阳二方或选之条文),单独提及潜阳丹者凡三次,单独提及封髓丹未提及潜阳丹凡四次。
可以看出,在两书中,封髓丹与潜阳丹被钦安先生提及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并不存在钦安偏好哪一方的问题。
吴生元教授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风湿病的经验
吴生元教授为云南省名 中医 导 老师 , 国务 院授 予 有 突 出贡
患者2年前因感冒发热体温达3940经静滴青霉素先锋霉素发热减退但此后经常感咽痛并出现口腔溃疡自服维生素bc及多种清热解毒中药外擦碘甘油等治疗无效自2010年10月以来又出现四肢多关节疼痛以双腕双膝及双踝关节为甚局部肿胀可见四肢散在结节红斑曾多次到外院诊治考虑风湿病不规律服用消炎痛保泰松等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且逐渐加重出现外阴白斑阴唇部溃疡局部疼痛难忍伴发热于2010年12月到昆明医学院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诊断为白塞氏病经予强的松消炎痛丹参片及维生素治疗1月病情好转出院
各1 0 g , 细辛 5 g 。 连服 1 0 剂, 仍感双下肢关节肌肉疼 痛, 余关节肌 肉疼痛减轻 , 口干减轻 , 饮食增加 , 咽 喉疼痛 , 大便 时干时稀 , 舌淡苔薄黄 , 脉沉细。继上 方加桔梗 1 0 g , 继服 5 剂, 双下肢疼痛减轻 , 仍感腿 软无力 , 舌尖溃疡 , 牙龈肿痛 , 咽痛 口干, 二便正常 ,
明显减轻 , 口干减 轻 , 舌尖溃疡 愈合 , 牙痛 咽痛消
失, 自觉 两 眼 酸胀 , 舌 淡 苔 黄腻 , 脉 细 弱 。之后 守 方 再服 1 5剂 , 诸症 渐解 。 按语 : 肌 痹 相 当 于西 医多 发 性 肌 炎 , 中 医 常 用 清 热 解 表润 肺 、 健 脾 益气 祛 湿 、 解毒 利 湿 清热 、 滋 补
黄腻 ; 脉 沉细 亦 属 肾气 亏 虚 , 下元 不 藏 , 虚火 上 浮 之
王某某 , 女, 5 2岁 , 2 0 1 0年 8 月2 0日初诊 。自 诉2 6 岁患多发性肌炎 , 经治疗后疴 隋平稳 。近 1 年 来病情反复 ,服用强的松 2 0 m g / d 、羟氯喹 4 0 0 m g / d 治疗 , 现仍感全身肌肉关节疼痛 、 肢软乏力 , 肌 肉萎 缩, 体质量减轻 至 4 0 k g , 饮食少 , 口干不 欲饮 , 眠 差, 舌红苔 白, 脉细 。中医诊断 : 肌痹( 肾气亏虚 、 下 元不藏 、 虚火上泛证 ) 。 治宜清上温下 、 引火归元 、 纳 气归 肾、 助阳生津 , 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减。处方 : 白 附子 6 0 g ( 先煎 3 h ) , 黄柏 2 0 g , 砂仁 、 龟板、 骨碎补 、 肉桂 、 补骨脂 、 板蓝根各 1 5 g , 山豆根 、 露蜂房 、 甘草
吴佩衡——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3)
吴佩衡——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3)医案(笔者的一个病人)∶女,法国人,68岁,从小就有咳嗽(经常得支气管肺炎、父亲有哮喘),遇干燥、多风的天气减轻,秋、冬天气寒湿时加重。
其他症状:少气,吸气短,白痰,容易咳出来(发作时咳黄痰),胸中有压迫感,精神紧张时加重;有时口臭,唇边疱疹,牙齿松动,从小一直觉得身体内有热感,出汗,食欲及消化一般,偶尔打嗝,大便一天1到3次,夜里小便多,长久以来有疲劳感、身重感,腰软,膝关节痛,口渴,晚上想喝水(常温),以前月经量多,色红,血块多,少腹痛。
望诊:面红如妆,舌胖、嫩、青,苔腻淡黄、灰,舌下静脉突出。
脉迟弱、寸略滑浮。
诊断:咳嗽;上热下寒,痰湿阻肺治法:温水降火,除痰宣肺,佐以疏肝潜阳封髓丹+三子养亲汤+生麻绒、佛手、川芎、杏仁。
吃了2周的药后,咳嗽明显好转,痰基本消失,精力更好一些,口臭、口渴也减轻了。
胃部的不舒服和少气还在,守方去掉莱菔子。
到现在病情稳定,但还需继续服药。
分析∶《素问》《咳嗽论》曰:五脏六腑皆成咳嗽,非独肺也。
这位病人似乎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热象(口臭、疱疹、面红、身体有热感),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热性的附子不等于火上加油吗?如何解释呢?首先有必要辨别真伪,就是说病情的本质和可能出现的许多带着假象的'标枝’。
肾脏之虚表现得比较明显:吸气短、腰软、膝关节痛,夜尿、少阴脉,但热感和面红让人容易混淆真假。
通过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面红实际上更像是在脸色苍白的基础上涂了一层红色,象化妆品一样。
这样的面色已经失去了《内经》《五脏别论》中所强调的光泽和隐秘不露之色,用“缟”这个字形容脸的五色是指各脏腑的色能从这种白色里透出来,表明脏腑的生理功能正常。
这里的情况不一样,因为在苍白无泽的基础上出现了红色,表现出阳虚的虚火,而不是阴虚的虚火,否则红色会更深,只局限于两颧。
关于从小有热感,是在总感到疲倦和患肺病的基础上,是不是等于先天不足呢?总之,这个症状跟《伤寒论》11条所说的情况是吻合的:“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这段话说明热象是假象,病的本质在于体内的寒。
[转载]百病根治神方:潜阳封髓丹
[转载]百病根治神方:潜阳封髓丹原文地址:百病根治神方:潜阳封髓丹作者:紫竹仙姑虽然称谓“百病根治神方“,但临证时要全面把握,辨证施治!“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
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
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日潜阳”。
(《医理真传卷二》)。
“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g,甘草9g。
本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
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
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
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
"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
”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我在临床上也遇到很多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常用《伤寒论》之黄连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取效。
近期从一患者自学自用该方治疗鼻炎、睡眠获效得到启发,立即去翻郑钦安的书,并细细玩味,然后即在临床运用,第一例是12区20床90岁之人,主诉胸中烦热、口渴、纳谷无味、便干、脚冷,遂用该方加味居然获得奇效,药服2贴,大便得通,胸热,胃口也开,精神振作,不日即已出院了;门诊遇到2例上热下寒的女性寒热错杂的复杂症候也藉此方获效。
因此,领悟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阴阳理论的奥秘:“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薛一涛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
薛一涛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标签:名医经验;薛一涛;潜阳封髓丹;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潜阳丹出自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医理真传》,方由附子、砂仁、龟甲、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纳气归肾之功;封髓丹源于《医宗金鉴》,方由黄柏、砂仁、甘草3味药物组成。
郑钦安治疗虚阳浮越之证时常将上述两方合用,疗效显著。
后世医家常继承郑氏方法,将两方合用,吴佩衡称为“潜阳封髓丹”。
该方针对虚阳浮越、肾气不纳、下寒上热等证有较好临床疗效。
薛一涛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疗及研究工作。
薛师临证常以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心血管疑难病症,如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反复发作、顽固性心律失常等,疗效显著。
现结合案例将薛师有关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冠心病案例1:患者,男,71岁,2010年12月5日初诊。
患者5年前因感冒后出现胸前区刺痛症状,就诊时患者胸前区刺痛,向后背蔓延,活动及受凉后易发,胸闷,气短,偶有眩晕,自汗乏力,畏寒肢冷,双下肢轻度水肿,口干鼻干,偶有耳鸣,咳嗽,咳黄痰,纳眠可,小便量少,大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弱。
西医诊断:冠心病、心力衰竭。
中医诊断:胸痹,证属肾气亏虚,阳气虚衰,血行瘀滞,虚火上犯。
治宜活血通脉、温肾潜阳、纳气归肾、利水消肿。
方用潜阳封髓丹并五苓散加减:制附子20 g,龟甲15 g,黄柏15 g,砂仁12 g,甘草15 g,茯苓、茯苓皮各30 g,猪苓15 g,泽泻15 g,炒白术20 g,桂枝12 g,丹参15 g,当归15 g,黄芪60 g,大枣10枚,生姜6片。
水煎服,每日1剂。
7剂后复诊时,患者胸前区刺痛明显减轻,体力恢复,小便量增多,余症皆好转。
守方加白芍30 g,继服7剂。
再诊时1周内胸前区仅疼痛1次,胸闷气短明显减轻,前方继服10剂。
四诊时病情稳定。
后以前方制成丸剂,9 g/丸,每次1丸,每日2次。
按:本案为“胸痹”病例。
其病机主要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涉及心、肝、脾、肺、肾等脏。
杜少辉教授运用封髓丹经验介绍
杜少辉教授运用封髓丹经验介绍杜少辉为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杜少辉教授善于总结前人经验,针对现代疾病病谱而临证多有创新,现将其运用封髓丹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封髓丹方解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
本方始见于《奇效良方》,用于治梦交遗精。
《医学发明》又名凤髓丹。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用于治梦遗、失精和鬼交,并日“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盖肾为坚藏,多虚少实,因肝木之子,偏喜疏泄母气,厥阴之火一动,精即随之外溢。
况肝又藏魂,神魂不摄,宜其夜卧鬼交、精泄之症作矣,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
”清代医家郑钦安善用大剂姜桂附扶阳被称为“郑火神”。
临证时重阴阳二纲,尤以重阳为主。
并告诫应见微知著,谨识病机,通过扶助正气,及时治病并阻断病势发展。
回纳阳气的封髓丹为其常用方。
郑钦安在其《医理真传》指出:“按封髓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亦上中下并补之方也。
夫黄柏苦味入b,禀天地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意已俱。
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日封髓。
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
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
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也。
”方用之妙,存乎一心。
杜教授认为本方重点是纳气归肾,调和水火。
纳气归肾非补肾,故不同于肾气丸,不用附桂配地黄,只用砂仁纳五脏之气而归肾,《本草纲目》指出“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
又云:缩砂属土,主醒脾调胃,引诸药归宿丹田,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
”上浮之气既然要回肾,则必须枢机通畅,朱丹溪方潜行散以黄柏一味酒浸为沫,入汤药调服以疏通气血而收效。
《本草汇言》指出:“砂仁,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养。
潜阳封髓丹(一)“通杀”一切上火之症
潜阳封髓丹(一)“通杀”一切上火之症导语:在中国,老百姓形容咽痛、口腔溃疡、目赤痛、牙龈出血、面红而热等等症状,就用“ 上火” 这个词,但是常常误以为是阴虚、实热造成的,所以吃苦寒的黄连、板蓝根或者滋阴降火的知柏地黄丸,而不知道对这种火不能采取清法或者下法来解决,因为这样会损伤阳气;更不能用滋腻的养阴药,因为那就等于雪上加霜。
正确的办法是引火归源。
潜阳封髓丹方源火神派鼻祖郑钦安临床对治疗阳虚而阳虚浮越之诸多病证,治宜纳阳回阳、温水潜阳,采用自制潜阳丹(附子八钱,龟板二钱,砂仁一两,甘草五钱)和后世方封髓丹(黄柏一两,砂仁七钱,炙甘草三钱)方合用,故而后世火神派追随者均称之为潜阳封髓丹。
对真气上浮或虚阳上越之证屡试屡效,临床疗效妙不可言。
潜阳封髓丹主治我们在阅读郑钦安《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两部火神派著作之时,从中可以发现郑钦安先生经常用这两首方剂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郑钦安也叫做“元之不纳”、“元阳外越”、“真火沸腾”、“肾气不纳”、“火不归源”、“孤阳上浮”、“虚火上冲”等等,这些都是在指身上所现出的一些症状;如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咽痛、口臭、咳嗽、面红等等。
但在这些所谓“火”的背后,却是一派阴寒之证候,可明明是阴寒内盛,为什么却又出现“火”的证候呢?郑钦安有一个如此的解释,他说到:“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这种解说非常形像并圆满地解释了人体水火二性,水火溶为一体之真正的内涵。
也就是说,人是统阴水之体,而是因为具有火热充满于其中,人这才有了生机,正如郑钦安所说:“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
每当水中之火无法包容之时,这才出现了火性炎上或易于跑散外露之特征,这就很像一个压力锅在蒸东西,如果压力锅某个部位密封不严紧的话,就会在这个地方跑气或是露气,这些露气或跑气的地方,在人体就是体表的开口器官,如七窍与二阴等处,或是皮肤等斑点、疮痒痈疽之类等。
潜阳封髓丹妙用
潜阳封髓丹妙用(一)在李杲的《医学发明》中,记载着具有道家色彩的“ 三才封髓丹” ,“ 三才” 指的是天、地、人,在方中就是天冬、熟地和人参,再加黄柏、砂仁、炙甘草。
这个方子当时用来降心火和滋肾水,治疗虚火上炎导致的遗精滑精。
从它的名称和其中的“ 三才” 来看,似乎可以想像,它就是现在“ 潜阳封髓丹” 的鼻祖,但是,三才封髓丹治疗的情况恰恰相反:是阴虚引起的, 所以,“ 潜阳封髓丹” 并不出自补土派的创始者,而是来自郑钦安的两个方子:原来各成一体的“ 潜阳丹” 和“ 封髓丹” 。
前者“ 潜阳丹” 由砂仁、附子、龟板、炙甘草组成,有纳气归肾的作用,郑钦安是这样解释的∶“ 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
后者“ 封髓丹” 也有纳气归肾的功效,又能补益三焦,郑钦安写道∶“ 夫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色黄而入脾,脾也者,调和水火之枢也,独此一味,三才之义己具。
况西砂辛温,能纳五脏之气而归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则人身之根蒂永固,故曰封髓。
其中更有至妙者,黄柏之苦,合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
西砂之辛,合甘草之甘,辛甘能化阳。
阴阳合化,交会中宫,则水火既济,而三才之道,其在斯矣” 。
在阅读《医理真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两个方剂经常用来治疗上火的现象,这类现象也被作者叫做“ 元气不纳” 、“ 元气外越” 、“ 真火沸腾” 、“ 肾气不纳” 、“ 气不归源” 、“ 孤阳上浮” 或者“ 虚火上冲” ,意思都是一样的,指上身的一些症状∶面肿,目病,鼻病,耳痒,口臭,咽痛,咳嗽,面红等等。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郑钦安还是用龙来做比喻∶“ 若虚火上冲等症,明系水盛(水即阴也),水盛一分,龙亦盛一分(龙即火也),水高一尺,龙亦高一尺,是龙之因水盛而游,非龙之不潜而反其常。
从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说开去
从郑钦安的“潜阳封髓丹”说开去“潜阳丹”:用治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
药物组成:砂仁30g(姜汁炒),附子24g,龟板6g,甘草15g。
郑氏解曰:“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
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
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日潜阳”。
(《医理真传卷二》)。
“封髓丹”:黄柏30g,砂仁21g,甘草9g。
本方原出于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
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医理真传卷二》)。
广泛用治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
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
"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
”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我在临床上也遇到很多上热下寒之寒热错杂证,常用《伤寒论》之黄连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取效。
近期从一患者自学自用该方治疗鼻炎、睡眠获效得到启发,立即去翻郑钦安的书,并细细玩味,然后即在临床运用,第一例是12区20床90岁之人,主诉胸中烦热、口渴、纳谷无味、便干、脚冷,遂用该方加味居然获得奇效,药服2贴,大便得通,胸热,胃口也开,精神振作,不日即已出院了;门诊遇到2例上热下寒的女性寒热错杂的复杂症候也藉此方获效。
因此,领悟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的阴阳理论的奥秘:“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阳密乃固”之“阳密”,指的亦正是指此先天命门火须潜于水中,肾水得一,水火包融,方能蒸腾气化,五脏之正常功能方能以此为根正常完成。
陈学忠教授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失眠
陈学忠教授用潜阳封髓丹治疗失眠丁某,女,60岁。
成都市陕西街。
初诊:2014年1月17日主诉:失眠5月。
现病史:5月前病员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夜间难以入睡,若入睡则多梦易醒,醒后难眠。
睡前服“安定片”2片,可以入睡1-2小时,否则彻夜不眠。
伴有疲乏身困、晨间口干苦、畏寒喜热饮、便秘。
前医以“黄连温胆汤、龙胆泻肝汤”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而畏寒更甚。
刻诊:患者已多日未入眠,神清神差,语声低弱,双目呆滞,形寒肢冷,厚衣裹体,纳差,便秘,大便3日一行。
舌淡胖,多齿印,略暗红,苔白滑,脉沉细。
中医诊断:不寐辨证分型:肾虚阳浮西医诊断:神经性失眠治法:温肾潜阳安神定志处方:潜阳封髓丹加味制附片先煎60g干姜30g龙骨30g炙甘草12g醋龟甲先煎30g黄柏20g肉桂10g首乌藤30g缩砂仁后下20g煎服法:上方初煎取制附片、龟甲壳加水600ml,慢火先煎半小时后下余药(除缩砂仁外),再煎半小时,下缩砂仁再煎10分钟,煎取药液300ml;次煎、三煎直接加鲜开水各煎20分钟,共取药液300ml,三煎混匀,每次200ml空腹温服。
一日三次,一日一剂。
嘱上方药液温服,连服2剂。
次诊:2014年1月24日,病员诉服上方2剂后睡眠改善,遂照此方再进四剂。
现症见,病员精神明显好于初诊,神志清楚,语声较有力,双目有神,诉夜间不服“安定片”能入睡4-5小时,便秘症状改善,大便2日一行,仍畏寒,无腹痛。
舌淡胖,齿印少,略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上方药与症合,效果明显,继续使用原方加减。
治法不变,方药如下:制附片先煎90g干姜60g龙骨30g炙甘草12g醋龟甲先煎30g黄柏20g肉桂15g首乌藤30g缩砂仁后下20g枳壳20g煎服法:上方初煎取制附片、龟甲壳加水600ml,慢火先煎半小时后下余药(除缩砂仁外),再煎半小时,下缩砂仁再煎10分钟,煎取药液300ml;次煎、三煎直接加鲜开水各煎20分钟,共取药液300ml,三煎混匀,每次200ml空腹温服。
古朴医案:潜阳封髓丹治疗牙龈肿痛
古朴医案:潜阳封髓丹治疗牙龈肿痛女,59岁。
冬日以来,暖气不好,室温较低,晚上睡觉使用电热褥。
一日忽觉牙痛,药店推荐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服近半月余。
然症状加重,由原来槽牙痛,发展为牙龈肿,并带半个腮帮子肿。
自述:牙花子用手一蹭,犹如塑料一半,发出咯滋咯滋声,甚为苦恼。
余见之,口腔一片惨白,全无血色,立即建议停服西药,当以热药温之。
处潜阳封髓丹二剂:砂仁30附子24龟板8甘草15黄柏30。
二剂后,痛稍止,肿稍消,知药中病,再进三剂,近愈。
此案,乃火神派所谓虚火上炎,用潜阳封髓丹每出奇效。
潜阳封髓丹是火神派当家方剂,实际由潜阳丹和封髓丹合方而成。
出自火神鼻祖郑钦安《医理真传》,由砂仁、附子、龟板、甘草组成。
砂仁辛温,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
附子辛热,补坎中真阳。
龟板,得水之精,通阴助阳。
甘草补中,伏火互根。
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
黄柏味苦入心,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
甘草调和上下, 伏藏真火。
方子很是简单,但是构思精妙。
联想起现在人长发的口腔溃疡、牙痛、痤疮,这个方子大有用处。
比如牙痛,大概二类,可以颜色区别:一是所谓“实火牙痛”。
这种牙痛,往往红肿较甚,痛的张不开嘴,分不清楚是哪一个牙痛。
这种时候用一些滋阴清火方剂大多有效,比如白虎汤、玉女煎。
二是所谓“虚火牙痛”。
这类牙痛,往往惨淡黄白,自己可感觉哪个牙痛。
这时候万不可用“下火药”,那样会迁延不愈,只有用潜阳的办法,把这虚火勾引回去,首选潜阳封髓丹即可。
还有,就是口腔溃疡。
很多人认为是炎症,炎着火也。
我看现在实火的很少,特别是那些反复发作患者,如果有胃部症状,当选甘草泻心汤;如果胃部症状不显,就应该考虑潜阳之法。
有一条,你越是用西医的抗生素,用中药的下火药,越是严重,相信这类患者不在少数。
来自:老黄医生 > 《口腔》。
潜陽封髓丹合真武汤治疗皮肤瘙痒症
潜陽封髓丹合真武汤治疗皮肤瘙痒症按:本文源自何宽其微信公众号——医缘湾,医案为何宽其原创医案。
2016年快过去了,这一年收获很多。
与朋友分享一则经典案例(非中医专业误入),看点:1.西药都无法止痒,还是试试中药吧。
2.用陈阿姨的话说,“何医生帮她治疗皮肤痒的过程,可以写成一本书了!”3.潜阳封髓丹合真武汤,治疗皮肤痒,我也是第一次这样用。
另,舌象图片传不上来,有点遗憾!陈某,女,74岁。
2016年12月16日来诊。
罹患“干燥综合征”已数年,目前服用羟氯喹控制病情。
皮肤红疹瘙痒、干燥,已有很长时间了。
曾用生地紫草汤、柴归汤、温清饮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当归饮子等方剂,使皮疹瘙痒得到阶段性控制。
此次皮疹瘙痒复作1个月左右,皮肤干燥,纳少,入睡困难,小便短少,排便不畅,时有遗尿,夜尿每晚3次,畏寒,疲乏无力,口唇紫,舌淡嫩紫,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弦。
施用之前的效方未见疗效。
考虑阳气内虚、虚阳外越而致皮肤瘙痒,故投潜阳封髓丹,加紫石英加强潜敛阳气;因患者小便短少,排便不畅等症,考虑阳气亏虚,水气不利,故合真武汤。
处方为潜阳封髓丹合真武汤加紫石英。
炮附子15g(先煎),龟板12g (先煎),黄柏3g,炙甘草10g,砂仁5g(后下),紫石英30g(先煎),炒白术15g,茯苓30g,炒白芍30g,生姜3g,用的是一方中药颗粒剂。
2016年12月21日复诊。
服上方后皮肤瘙痒明显缓解,余症皆有改善。
守方治疗。
2016年12月23日三诊。
诉原先整晚都会皮肤瘙痒,现在已缩短为瘙痒一个小时,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效不更方,守方继进。
2016年12月28日四诊。
皮肤瘙痒时间已减为半小时左右。
守方继进。
体会:陈阿姨罹患干燥综合征,长期吃羟氯喹控制病情。
干燥综合征可导致皮肤干燥、皮肤瘙痒,而羟氯喹也有导致皮疹瘙痒的副作用。
以前因为其皮肤瘙痒时局部有发烫感,且有红疹,所以治疗上一直不离寒凉药,即使用温清饮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油炸冰激凌疗法)也是寒温药并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老中医妙用潜阳封髓丹经验笔者从事中医临证四十年,研究强化疗法治疗肿瘤与疑难杂症,回忆初接触中医临床,尝尽了酸甜苦辣的滋味,成功与失败的教训经常浮现在眼前。
曾碰到不少虚火症,因初出茅庐,阅历浅薄,偶尔出现误诊之偾事,关键在于不能准确地运用中医八纲辨证。
故在临床中,对虚火症之寒热、虚实、阴阳、表里辨证不十分确切,这样就谈不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法则了。
一般来说,用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法治疗实火症、驾轻就熟;但对肝肾阴虚、肺肾阴虚、胃热阴虚、命门火虚,诸症辨证缺乏全面系统、准确之认识,即对三才封髓丹、一贯煎、玉女煎、麦味地黄丸等治疗各种虚火引起牙痛、齿衄、口腔炎、失音、喉痹等,千篇一律的使用,其结果适得其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倍功半,失误多多。
滋阴的方剂中:虎潜丸、大补阴丸、三才封髓丹、一贯煎共同点是滋阴降火,治疗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心烦口渴、咽干少津、舌红少苔、脉象细数。
具体运用时要掌握每个方剂的特点,虎潜丸:强壮筋骨,适用于筋骨萎软、腿足瘦弱、步履不便,故称健步虎潜丸。
大补阴丸:治疗骨蒸潮热,盗汗、咳血、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痛。
三才封髓丹:治疗心肾不交引起的遗精盗汗。
一贯煎:对肝气不舒,胸脘胁痛、吞酸吐苦、脉象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效果颇佳。
笔者经过艰苦细致的探索,综合四方滋阴降火,平衡肾中阴阳,增加温阳散寒之附片、炮姜,发挥其甘温除热之功效,治疗命门火虚、下焦阴寒过盛,逼阳上浮之虚火,妄动诸症,达到引火归元,以消阴翳的目的。
潜阳封髓丹原方:砂仁15g、甘草6g、黄柏l2g,附片30g、龟板24g。
根据余多年治疗经验,灵活加减化裁。
潜阳封髓丹组成:砂仁6g、知母10g、黄柏10g、川连3g肉桂6g、麦冬15g、生龙牡各15g、炮姜6g、白芍l0g、附片30g、龟板24g甘草6g。
方义方解:附片、炮姜温散寒邪;龟板滋阴平肝潜阳;知母、黄柏清降相火;川连、肉桂引火归元,交通于心肾;砂仁醒脾开胃;麦冬主清心润脉,生津止渴;白芍柔肝止痛,生龙牡潜阳镇静安神;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配伍:①治慢性歌喉炎引起喉痹,可加桔梗30g、元参15g,炎症明显加银花15g、连翘15g。
②齿衄加石斛15g、二冬各15g、五味子10g、三七粉3g开水冲服。
③失音加元参15g、桔梗30g、二冬各10g、胖大海3枚,温开水泡饮。
④复发性口腔炎加鲜生地30g、草河车24g、板兰根12g、赤芍15g、鲜石斛24g、人中黄6g、二冬各10g,去附片,病情好转再用原方调理,用消疳饮:石斛、人中黄、芦荟晶。
⑤白塞氏综合症重症用消疳饮:石斛、人中黄、芦荟晶、轻症加银花、元参、连翘酌情使用,但附片用量减少,重者可以不用。
⑥出现便秘,尿赤可用增液汤,配合消疳汤。
⑦出现更年期综合症,冲任不调可用二仙汤配消疳汤加银花、紫参、赤芍等。
⑧出现下疳、龟头溃烂用清凉解表之薄荷煎水洗,并以锡类散0.6g以敷患处。
⑨白塞氏症病情稳定,还得用潜阳封髓汤善后以防复发。
此方温阳散寒,滋阴降火,引火归元,以消阴翳,在临床上治疗命门火衰引起的喉痹、复发性口腔炎、齿衄、牙痛、失音、白塞氏综合症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兹录如下:1、喉痹吴某,女,29岁,因吃油炸花生米,演唱歌曲劳伤引起慢性歌喉炎;服头孢安苄胶囊,六神丸无效,输液青霉素等抗生素,症状无明显好转,吞咽困准,咽痛连右耳心,口中流涎,咽充血,色紫暗,悬壅垂水肿,左下颏淋巴结肿大,便稀,尿清长,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边有齿痕,脉沉细,尺脉浮大无力。
分析:食香燥动火,连续工作,劳伤脾肾,咽喉红肿痛疼,胃火亢盛,阳热实证,但脉沉细,口不渴,尿清长,舌胖嫩多津,为肾阳虚,下寒阴盛,逼阳上腾,当温阳祛寒引火归元治之。
处方:附片30g、龟板24g、砂仁10g、炮姜10g、炒黄柏12g、知母12g、肉桂6g、桔梗30g、元参15g、川连3g、炙甘草10g、生龙牡各15g用凉水浸泡2小时,每付煎3遍,待药汁偏温时,服药二次,当晚即顺利进食,咽部血泡消失,喉微痛,嘱加鲜姜三片,葱白须三节,再进三付而愈。
按:平时肾阳不足,命门火弱,因吃香燥动火之物发病,加之劳伤,病虽笃重,只用抓住阳虚火浮这一病机,用本方纳气归肾,引火归元,滋肾补水熄火。
重用桔梗,元参交通上下,药证合拍而获捷效。
2、齿衄杨某,男,26岁,齿衄2周,漱口时,牙床出血,血从口中溢出,晨将血吐尽自止,白天不出血,午后3小时出血,神疲乏力,四肢逆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鼻衄,舌淡嫩多津也有齿痕,脉沉细迟,两尺浮大而细。
分析:齿衄,复因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所致,然属实火者,必发口渴龈肿,发热便闭,脉洪数;属虚火者,口燥龈糜,脉细数患火之症,即无胃中实火之象,亦无虚火之症,其物征睡熟则出,醒则血止,午后3点加重,肺肾阴虚不能摄血之故,且四肢逆冷,尿清长,为肾阳虚之象,上盛,下虚,火不归元。
治以补肾温阳,引火归元。
处方:附片30g、龟板20g、熟地60g、炒黄柏12g、砂仁12g、炮姜15g、天冬15g、上肉桂6g、五味子10g、川连3g、石斛15g、生龙牡各15g、三七粉3g开水冲服,服3剂后血止,唯觉鼻阻,嘱加鲜姜三片,葱白须三节再服三剂痊愈。
按:齿衄亦有肾虚火旺,齿龈出血,以及睡则流血,醒则止者,午后3时加重,皆肺肾阴虚之故,脉症合参,断为阳虚火浮,视出血而不顾,用具辛热之品潜阳封髓丹引火归元,重加熟地填补已亏之精血,五味、天冬,润肺理脉。
川连、肉桂引火归元而获效。
3、失音梁某,女,28岁,因昼夜连续工作,说话太多,睡眠不足4小时,操劳过度,开始咽痛,咽部充血流涎,继之声哑,悬壅垂水肿,右下颏淋巴结肿大,失音身痛,便软,尿清长,口淡不渴,舌胖淡嫩多津,边有齿痕,十指除拇指有甲印,余皆无。
脉沉细,尺浮无力。
余用华陀挟脊法、阴阳大推法推拿1次,嘱食清淡嫩软,多食水果,静养一宿,忌勤政劳心。
昱日晨亦能说话,心情颇佳。
处方:附片30g、龟板24g、砂仁10g、生地15g、黄柏10g、知母10g、川连3g、肉桂6g、二冬各10g、五味子6g、银花10g、桔梗30g、甘草3g、生龙牡各30g、鲜姜三片葱白须3节为引,3付。
分析:失音多由操劳过度,肺肾阴虚所致;开始咽痛充血红肿,粘膜水肿以致失音;华陀挟脊法推拿调任督二脉阴阳,舒筋活血,使肾中虚火清降,用潜阳封髓汤温阳散邪,使上盛下虚之浮火疏散,引火归元,三付见功,又三付善后而获效。
4、复发性口腔溃疡李某,男,34岁,舌体溃疡,反复发作已10年之久,该病发作频繁,溃疡的而积增大,间歇逐渐缩短,溃疡此愈彼起,近半月溃疡累及全部舌体。
某医院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
检查:舌体全部溃烂,多腐败脓液,红赤疼痛,言语、饮食皆感不便。
脉弦数,舌红降。
舌为心之苗,心火过旺,阴津耗伤。
方似养阴,清心,引火归元治之。
处方:鲜生地30g、败龟板24g、川黄柏10g、知母10g、川连3g、紫参24g、板兰根18g、赤芍15g、肉桂6g、鲜石斛24g、人中黄3g,3付,服药后,溃疡有所好转,大便数日末行,心火不能下达,前方加生川军6g,取大黄黄连泻心汤意。
疗效:服上方加减共二十四付,溃疡全部愈合。
随访未见复发。
分析:本例处方,以三才封髓合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而成。
口腔溃疡,主要是心火挚亢盛,可分为胃热心火两类。
胃热者常开发齿龈肿痛,可应用白虎汤治疗。
心火者以舌部溃疡为主,因为心开窍于舌,可应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由于热势的亢盛,必然要损伤津液,使阴液亏损,一般可应用滋阴生津如增液汤。
有些病长期反复发作,使阴液大亏,阴津不能滋养相火,使相火偏亢,则宜用潜阳封髓汤往往能收效。
5、白塞氏综合症5.1白塞氏综合症。
方某,男,29岁,症见身痒,耳痒,眼红赤,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脉沉细,口淡舌胖有齿印,患病较轻已有3年。
治则:回阳收纳、脾肾双补。
处方:附片30g、龟板20g、砂仁10g、炮姜15g、太子参15g、白术15g、黄柏10g、炙甘草10g、陈皮10g、上肉桂6g、川连3g,鲜姜三片、葱白须三节为引,4付。
二诊:诸症均有好转,宗上方加紫草15g又6付而痊愈。
5.2白塞氏综合症:唐某,男,38岁,口腔及龟头部溃疡,反复发作8年。
8年来反复发作,口腔粘膜及舌体溃疡,甚至龟头部亦出现溃疡,经皮肤科检查诊断:白塞氏综合症。
用激素治疗,疗效不显著,转来中医科治疗。
口舌生疳,有时龟头亦发炎,《金匮要略》:“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此狐惑之病,湿热为患,久延成毒,蚀皮腐肉,脉滑数,苔白腻质红,方清热解毒,滋阴,引火归元。
处方:生地24g、败龟板24g、知母10g、黄柏10g、鲜茅根30g、银花15g、公英30g、赤芍12g、芦荟6g、肉桂3g、川连6g,10付。
二诊:以上方加减服用,或蚀于下,此起彼伏,缠绵不愈,徐灵胎曰:“蚀于喉为惑,谓热淫于上,如惑乱之气感而生惑,蚀于阴为狐,谓热淫于下,柔害而幽隐,如惑狐性之阴也。
”狐惑之病,虽以热毒为患,而其肾必亏,蚀于阴,是肾阳不足之阴症,肾气足,何以蚀之?当加补肾之品,取肾为先天之本也。
处方:附片10g、生地24g、败龟板24g、川黄柏10g、知母10g、仙灵脾18g、仙茅18g、全当归10g、赤芍10g、芦荟6g、丹皮9g、紫草9g、川连6g、肉桂6g、人中黄6g,5付。
薄荷10g,煎水洗患处,锡类散0.6g,吹敷患处。
疗效:上药服30付,疳疮已痊愈。
按语:狐惑见于《金匮要略》,应用甘草泻心汤,苦参汤外洗,雄黄熏治。
芦荟晶为消疳饮为主,虽起一定的作用,但未能收效,今以二仙汤合清热解毒药治疗,方能使症状完全消失。
5.3白塞氏综合症:郑某,男,39岁,症见牙痛、胃痛、口腔粘膜大面积溃疡,龟头溃烂,口不渴,见水欲吐,目充血,畏光,四肢逆冷,小便色白,舌质淡,津满口,扪之冷湿,脉沉细无力。
系肾阳虚,虚火浮越,回阳收纳,佐以清散寒邪。
处方:附片45g、龟板24g、砂仁12g、黄柏12g、赤芍12g、板兰根15g、荆芥12g、蝉蜕10g、川连9g、干姜9g、肉桂3g、炙甘草15g,5付。
二诊:服药好转,宗上方加蜂房15g,又五付,霍然而愈。
5.4白塞氏综合症:郑某,男,36岁,口腔及生殖器反复发作性溃疡6年。
病史:1984年开始,出现口腔粘膜及舌部疼痛性溃疡,同时伴有龟头部溃疡,两膝踝关节疼痛,发现结节性红斑。
眼科检查,患有虹膜睫状体炎。
诊断:眼口生殖三联综合症(白塞氏综合症)。
口舌生疮,一再发作,虹膜发炎,纠缠已久,龟头生疳,溲变色,腿发红疹,且有青斑,关节按之,殊为痛楚,脉弦细,苔薄腻为湿热内瘟,未得发达,久积成毒。
病延日久,热毒入血,阴分亦伤,方清热凉血解毒,引火归元。
处方:生地30g、元参24g、龟板24g、丹皮6g、赤芍15g、石斛15g、黄柏10g、银花15g、川连6g、肉桂6g、人中黄6g、生甘草6g、附片6g,鲜姜三片、葱白须3节为引,芦荟晶6g,研末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