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对点练4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2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通用版专项对点练:2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时间:30分钟分值: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乡贤,旧时又称乡绅,是指在本乡本土知书达理、才能出众、办事公道、德高望重之人。在传统中国,乡村的基层建设、社会秩序和民风教化等,主要由每个村落和地方的乡贤担纲。这些乡贤或以学问文章、或以清明善政、或以道德品行等赢得乡邑百姓的高度认同和效仿,从而形成植根乡野、兴盛基层的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大体属于地域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特色,共同演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绚丽多彩。乡贤文化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积累,在乡村治理、文明教化、谋利桑梓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传统,对中国社会的基层稳定、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乡贤文化的核心和基础是乡贤,乡贤的流失,必然导致乡贤文化的式微。
(摘编自钱念孙《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 材料二:
以“贤”作为乡贤文化的核心,科学阐释和积极培育当代新乡贤观念。我们所说的“新乡贤”,不局限家世出身、籍贯居所。只要个人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突出业绩,愿意为农村、社区建设尽力的人,都可认定为新乡贤。在过去,由于地域信息的封闭性,一个人要在乡里维持地方风习、推动地方公益事业,往往要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宗族势力才行。而在今天,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信,凭借人格魅力、学识修养、名人效应、创意点子,都可以吸引大量资源造福乡里,赢得乡里社区声望。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村官”,一个活力四射的回乡创业青年,一个潜心创作的艺术家,还有退休回乡的干部、教师、工人等,只要能服务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则不论其身份、官职、教育背景、年资阅历,只要有德行有威望,且有热爱乡梓、护佑乡亲的赤子情怀,始终以德为先、敢于担当,就都能归入新乡贤之列。这种新观念,摆脱了传统封建等级制度及其伴生的权力依附、人身依附与宗族依附,在平等、民主、法治的环境下,转变形成一股新的乡贤文化力量。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单元考(四)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D) Word版含解析
单元考(四)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D)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不仅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遗产类型上也有了新的突破。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次申报中,大运河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共27段,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河道总长度1 011千米。它的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型系列遗产申报策略的成功。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更标志着中国申遗工作走向世界,中国取得了跨国合作申遗工作的成功。
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中国应该怎样继续将世界遗产事业推向深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中国整个申遗工作,应该向着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展示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追求的方向发展。他说:“实际上,我们一直将向世界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这个方针作为我们申遗工作的指南和方向。”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工作就此结束,更重要的是通过申报,我国要提高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要把申遗作为抓手,以此提高全国对文物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中国已成为活跃的世界遗产大国,也是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创新的积极参与者。今天,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中国也必将会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履行守护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
【新高考】2021届新高三精准提升语文精品专项测试卷 4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学生版
【新高考】2021届高三特前班精准提升语文专项测试题
4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贵的清贫 徐贵祥
油菜花开时节,我们来到方志敏的故乡——湖塘村。此处是个宜居的山坳,四面环山,一幢
阔大而又古色古香的木楼坐落在山根处,旁边是两汪平静的水塘。这就是方志敏故居。
一路上,不时听到当地朋友介绍方志敏家族的历史,有几个年轻女子,还眉飞色舞地说方志
敏是她们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据说,方志敏身高1米82,高大俊朗,才华横溢自不必说,在担任闽浙皖赣苏维埃主席的时候,身穿白色西装,骑一匹白色骏马,当真是白马王子的标志性装束。
是的,方志敏有阔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事实上,回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投身革命的
知识分子,大都有殷实的家境,他们不缺吃穿,不乏体面的生活,可是他们放弃了,因为信仰,因为要革命,因为要建设可爱的中国。从他们的手里经过的财富成千上万,可是他们自己,却往往连一个铜板也没有。
并不是每个人都配得上“清贫”这个字眼的,仅仅身无分文,还不是清贫。清贫是一种境界,
只有精神高贵的清贫才是真正的清贫。
方志敏的故事很多,散珠碎玉一般遗落在闽浙皖赣的山水草木之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
是在他被俘之后,国民党屡次派出高官劝降,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许以高官厚禄,均被方志敏在谈笑中拒绝。
我们后来从各种渠道看到的方志敏,戴着镣铐,神色泰然自若。在方志敏创立的闽浙皖赣苏
维埃根据地首府葛源,我看到一张方志敏身穿军装挥手告别的照片,那是在他率部北上抗日的前夕,在葛源的枫林村,那个高高举过头顶、直直指向天空的手势,让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女孩子说方志敏是她们的梦中情人。那个手势沉稳、自信、决绝,释放出一个男人、一个具有骑士精神的革命者勇敢无畏的力量。那一瞬间,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方志敏不仅是一位革命英雄,也是一个贵族。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2理解分析与比对文本信息课件
选项设置:古人没有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些 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仅仅是因为评论者各自审美趣味不同,未必 正确。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古人对七律的审美标准以雄浑壮 阔、刚健有力为上,所以绝不会把“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泥”这些小巧妙思的七律选为压卷,并没有对古人的选择做出正确与错 误的评价。“仅仅是因为评论者各自审美趣味不同,未必正确”于文无 据。
选项设置: 要想让更多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之中,就 一定要缩小价值鸿沟。
【我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推断正确。根据文本信息可知,只有“缩小价值鸿 沟”,才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之中”,“缩小 价值鸿沟”是一个必要条件,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 的前提条件。
(2)原文信息:(2021·全国乙卷)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 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 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 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 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 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 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 是需要解读的。
2021高考语文一轮精品复习之专题强化训练4Word版含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四) 正确使用熟语
[限时45分钟]
1.(2022·江淮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对用户的操作要求很低,在语言的组织编排上要求也不高,“微博”得以快速流行,导致
原来的博客用户纷纷弃旧图新
....。
B.最近他们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元旦”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反弹琵
...琶.,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行。
C.王弋参与了2021年南京高校和复旦高校自主招生考试,面对两次同样优秀的成果,到底
..是上南京高校还是上复旦高校,他很纠结。
D.为了完成训练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协作,做了大量具体而微
....的预备工作,确保了换届工作顺当进行。
解析A项,弃旧图新:抛弃旧的,谋求新的。指由坏的转向好的,离开错误的道路走上正确的道路。此处不合语境。B项,反弹琵琶:比方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此处不合语境。D项,“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只是外形或规模较小,此处应改为“具体细致”。
答案 C
2.(2022·马鞍山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我生活的这座诗城里:连绵的大青山,奇秀的采石矶,幽深的褒禅山……每一处富有历史文
化内涵的景点都是一页唾手可得
....的活的史书。
B.现在的很多电视剧收视率不高,是由于大都胡编乱造,破坏了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
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呈现也很难做到水到渠成
....。
C.最近,任凭翻开一份报纸、杂志,就会看到文体明星的绯闻或丑闻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
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对点练案34 比较鉴赏
对点练案34比较鉴赏
一、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在《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指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作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过小孤山
秦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幕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将小孤山置于汹涌的江流中,借以突出长江千回万折的磅礴气势。
B.“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表明小孤山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以此衬托其所处环境的凶险。
C.下片以两岸群山衬托砥柱中流的小孤山,“却把此峰孤绝”既写小孤山的傲然独立,又暗示词人的处境。
D.“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运用典故,写行人驻足喝彩的情形,与上片的“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相呼应。
3.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深受苏轼影响。试分析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写景上有何相似之处。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
答案·解析
--答案速查--
1—3 CCA 6—7 CD 10 CHM 11—12 CB 15 B
--详细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1.C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题目详解】
C.“但这促使大众传媒加速崛起”强加因果关系。原文为“每一代大众传媒的崛起无不伴随或强或弱的非议”,是“伴随”非议,没有因果关系。
故选C。
2.C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详解】
C.假设推理不严密。从材料一“另一些通俗文化成功地占领了中心位置,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等内容看,应是通俗文化先占领了中心位置,然后才获得“雅”的收编和改造。
故选C。
3.A
【关键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观点并对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做出合理推断的能力。
【题目详解】
A.李贺这两句诗体现其想象奇特、刻意雕琢、追求险怪的诗歌语言风格。
而BCD三项中的诗句都运用了口语词,通俗浅近。
故选A。
4.示例一:都运用了引证法。材料一第③段援引巴赫金有关“狂欢节”的论断,来论析“底层大众所热衷的‘俗’往往隐含某种狂欢性质”这一观点。材料二第③段援引黄图珌的有关戏曲语言和词的语言相比较的论断,来论析“白描本色”的内涵,阐释“化俗为雅”的观点。
示例二:都运用了对比论证法。材料一第③段将“狂欢节”内涵的“俗”与“雅”的庄重和严肃相比较,突出“俗”对“雅”的反抗和突破。材料二第③段将戏曲语言和词的语言相比较,阐明曲与词、戏曲文学与文人文学都需要语言的“雅”,指出戏曲文学的“雅”形成的前提条件,揭示了化俗为雅、雅俗相融的道理。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压缩语段)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
第02课典型例题
一、〔2021年高考浙江卷〕6.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
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互相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预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开展。18世纪描绘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如今不管是电视机还是挪动,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
二、〔2021 年高考安徽卷〕19.请根据示意图,提取文字材料中的相应信息,并用一句话表述出来。要求:简明、准确,不超过70字。
2021 年4月15日,亚洲根底设施投资银行的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已全部确定。在完成各国 X群序后亚投行有望在2021 年底之前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行。
据预测,2021-2021年,亚洲每年大约需要8000亿美元的根底设施投资,而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无法满足需求,亚投行将有效弥补其中的资金缺口,详细方式有贷款、股权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
新高考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图文转换(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图文转换
一、对点练
1.关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某位老师编写了知识结构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5分)
2.下面两幅图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图。根据图中的信息,按要求答题。(4分)
请根据图中数据,概括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不超过60个字)。
3.近日,“中国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国学新青年”成为此次论坛上的热门话题,请根据以下调查信息图为“国学新青年”下一个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80个字。(6分)
4.(天津河东一模)“冰墩墩”和“雪容融”是第24届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是一次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的精彩融合,是一次现代设计理念的传承与突破。同时,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发展成果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6分)
假如你要向外国友人介绍其中一个吉祥物,你该如何介绍设计元素与名称寓意呢?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11分)
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①,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看似虚幻莫测,
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
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③,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
情况一般。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分点突破4归纳比较与评价探究文本内容课件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 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 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 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 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朗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 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 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 因。
“碎片化阅读”有哪些特点? 作者认为“碎片化阅读”有哪些危 害?请简要概括。
【我的分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碎片化阅读”的特点很容易从文本中归纳出来。
(1)概括“碎片化阅读”的特点 ____________(如阅读内容零散、短小、片段式;阅读时间零碎;阅 读介质为电子媒介。)
(2)从材料二中归纳这些文士面对流寓之地做出的反应 ____________(材料二介绍这些人面对流寓之地的生活做出的反应,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 现天地之美,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 (3)从材料三中归纳这些文士在被贬之地做出的政绩 ____________(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 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促进了流 寓地区的文化发展,从而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念。) 【我的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1章信息类文本阅读第四节观点评价探究题__合理评价深入探究课件
学习任务一 信息类文本评价题两类题型
题型一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所谓“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指作者或文本中的人物所持
有的观点态度、价值判断、情感倾向等。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 向是指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解题技巧〕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书院楹联多含导化性情、启迪智慧之意蕴,也是儒家文化在书院中 最直接的体现。江西白鹿洞书院楹联曰:“泉石可人,烟霞友我;青山 傍屋,绿树盈门。”朱熹评此地“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真群居讲 学、遁迹著书之所”。“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读书之所”,书院 这种选址观念主要是受到儒家“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即顺应天道,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儒家学派认为,自
批评家坚持批评要落实到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在批评中坚守文 学的精神是一个关键,只有落实到了文学性的思考的层面,批评家才能 与作家进行平等对话,批评家才能和作家一道展开与人类生存有关的通 向真理与道德的对话,文学批评才能引导文学创作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
批评家要开阔视野,丰富理论资源,建构全新的批评话语空间。 有些批评家不但没有真正领会和吸收中国文论的精髓,而且对西方的文 论还抱有成见甚至充满敌意。对西方思潮在吸收其合理成分的同时保持 一定的警惕和怀疑是必要的,批评家也应该有这种文化的自觉和自律, 但我们应该避免在倒掉洗澡水的时候连婴儿都抛掉了,应该尽量使西方 学术资源本土化,新的批评话语空间不能建构,文学批评也就无法实现 自己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一轮复习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4年,曹禺发表其成名剧作《雷雨》,此时距中国话剧诞生不足30年。茅盾曾评价:“当年海上惊雷雨。”《雷雨》的出现成为中国话剧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后曹禺又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剧作,这些脍炙人口的戏剧名作,蕴含了丰富深刻的精神内涵,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它们不仅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等多国文字,而且常演常新,此外还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舞剧、京剧、评弹等多种艺术形式。那么,曹禺戏剧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从何而来?
曹禺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他在南开新剧团阅读《易卜生全集》的经历有关,更与他个人的生命体验相关。他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曹禺笔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他所熟悉的。曹禺称写作为“心血”,正因心血的滋养,让他的戏剧具有了生命的能量。他曾告诉老伴李玉茹,在《雷雨》成稿之前,他已反复写了很多场景和片段,不满意就重写,以致废稿塞满了床底。由此可见,优秀的创作者,是时代生活作用于心灵并在艺术的熔炉里锻造而成的。
曹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崛起的一代剧作家,深受现实主义戏剧的影响。他关注现实,也注重艺术的旨趣。他描写现实,却不拘泥于写实,表现出对发展趋向充满理想主义的憧憬。《日出》中漫天红霞里回响的雄壮夯歌,《北京人》中愫方、瑞贞奔向自由的步伐,都是沉郁、幽暗背景中绚丽的曙光,是对现实生活的诗意化、寓言化表达。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2文学性阅读专题4散文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
3.理清散文的线索与思路 阅读文章,实际上就是尽可能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再走一遍,从而 达到更深刻、更有条理地把握文章谋篇布局的目的。散文通常都有叙 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文章的思路 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 层次的关系等方面,梳理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典题文本 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 ”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的一对 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 在想:我的大哥给我修理蹄子,我们走的路太远了,慢慢地修吧,修好了, 我们就上路。慢慢地修,不错,他正在给你慢慢地修哩。他搬起一个蹄子 来,先上下四周抚弄一下,再前后左右仔细端详一番,然后就用了一把锐 利的刀子在蹄子的周围修理着。我为那一匹牲口预感到一种飞扬的快乐 ……我这样想着,看着,看着,又想着,只是顷刻之间的
3.散文阅读致力深耕红色文化,彰显榜样力量。如2022新高考Ⅱ 卷选用李广田的散文《到橘子林去》,文章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生动描 写了修马蹄、钉马掌的劳动场景,饱含对普通劳动者“赶大车的”的亲 近和信任,并将车夫的运输工作与抗战时期的物资转运关联起来,促使 学生体会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的伟大力量,引导学生领悟“人民是历史的 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真谛。
2.理解“形”“神”之间的关系 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如用了什么标题,选用了怎 样的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是怎样组织的,又采用了什么线索,还用了 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得怎样等。散文的“神”,是指蕴含于外 在“形”中的情感、思想,它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般来说,一篇 散文的“神”是集中的、凝聚的。要重视散文散的“形”和不散的 “神”的和谐统一,它们都从属于“思想”,是经过“思想”的选择并 能积极能动地反映“思想”的;许多材料看似很散,但它们都按照“思 想”的“线”组织在一起,它们的排列有着紧密的联系。
202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板块专题二语言文字运用主观题考点四图文转换学案.doc
考点四图文转换
“图文转换”属于综合性语言运用题,是对“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的综合性考查。这类题是近几年的常考热点题型,从选用的“图料”看,主要有流程图、徽标、漫画、图片等;从考查的能力看,考查的是说明准确有条理,描述生动有内容。
设题角度一流程图
|方法思路|
流程图是企业的流程运转、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划、活动安排的程序步骤等组织结构的图示,其特点主要是体现隶属关系和流程的先后顺序,常见的有总分式、直线式两个主要类型。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三点:
1.看清组织结构
这类图形,一般采用总分结构,分支分层体现。先用一个总的活动名称概括全部内容,然后把整个活动分成几个“支”,也就是活动的若干部分,如前期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后的总结表彰阶段等;每一支又分两到三层,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说明活动的具体项目,各个项目之间有时有时间的先后问题。
2.找准说明顺序
对流程图的解说,说明顺序至关重要。可以按照活动的时间顺序说明,也可按照主要和次要的关系说明,但无论采用怎样的顺序,都要处理好包含关系,总分关系。
3.根据关系连缀
理清每一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是前提,根据概念间的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等关系,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是关键。
|解题示例|
【例】(2019年浙江卷)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
2021版新高考语文(辽宁专用)一轮教师用书:专题1 现代文阅读Ⅰ第4讲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是一种自由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这里的“个性化”必须是立足自我,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见解具有独创性,不要求是最终的科学结论,只要言之成理,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熟知类题通法
个性化解读题答题“2步骤”
第一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赞成或反对什么,一定要旗帜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第二步: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
为分清层次,答题时可在每个层次前标上序号或者每层用一个段落。为防止泛泛而谈或者以述代评,可尝试采用“分论点+文章材料+分析评价”的答题模式,做到观点正确,例证典型,分析深入。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2020·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阅读文本见“[读文示范]”),完成后面的题目。
用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来评价科幻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针对题目,要明确答出“不合理”或“合理”。
第二步: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
论述观点时不能架空分析,要依托文本。可以依据文本所论述的传统意义上文学性的局限性以及科幻小说的题材特性来阐述“不合理”,可以依据文本中的科幻小说的本质属性(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以及科幻小说与传统小说的互补性来阐述“合理”。
[组织答案]
[答案](观点一)不合理。①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是基于文学史建构起来的,已经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审美惯性,不适用于评价科幻小说这种文类;②科幻小说依托科技发展,长于构建幻想的新世界,给读者提供一种惊奇的审美体验,这是一种新的“文学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对点练4
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
(时间:30分钟 分值: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孔庆东教授对于大侠金庸仅仅被视为武侠小说家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他将其传奇的生命经历总结成“少年游侠、中年游艺、晚年游仙”的生命史探寻,而其“一手写武侠,一手
写社论”的双笔格局,又会让金庸这个苍白的符号丰盈几许呢?金庸的主业本就是写武侠小说,所以对于“金庸小说中的武功”分析,谈不上是什么高深学问,但是从“武功”的释义、武功的发展路径、金庸笔下武功的特点等文化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是什么展开探问,确触碰
到了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金庸者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疑是答
案之一种。而在家国情怀、侠肝义胆之外,著者认为金庸其实是书写爱情的圣手,无论是至
死吟唱“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葬身火海的李莫愁,还是“天涯思君不可忘”
的郭襄,即便玩世不恭如老顽童,生死关头,也会情不自禁叨念“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著者以他极具感染力的言语表达与对文本的深挚读解,在《碧血剑》《雪山飞狐》《飞狐外传》《连城诀》《侠客行》《鸳鸯刀》《白马啸西风》等经典文本间游走穿行,将“情”之一字横拆竖解,建构起了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不由得让读者诸君在深细咂摸间反
复细忖究竟“情为何物”。
(摘编自唐娒嘉《叙述者金庸与作者金庸》)材料二:
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比如,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
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再有,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
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他虽然写古代,
但是笔下主人公并不是行侠、报国、封荫做官的模式,人生理想也不是威福、子女、玉帛的
封建价值观念,而是渗透着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精神。金庸笔下的侠客多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行侠仗义,反抗官府的黑暗腐败,反抗不合理的礼法习俗,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
金庸武侠小说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义”。“义”是中国侠士之魂,也是金庸武侠小说之魂,是金庸小说最富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他所写的“义”,并不是无原则的哥儿们义气,而是
与“正义”相联系,或者以“正义”为基础的。更为可贵的是,金庸在一系列小说中,还赋
予“义”以新的内涵,把“义”提到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这一新的高度。金庸笔下
杰出的英雄人物,都是深明大义,自觉为群体、为民族、为大多数人利益而奋斗,乃至献出
自己生命的人。
(摘编自《金庸:萃取传统,注入现代精神》)材料三:
金庸武侠小说的受众广泛、影响力深远,其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也不断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是对于这位早已被写入文学史的当代作家,质疑与批评的声音始终不曾消失。在批
评者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乃典型的通俗文学,是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这种观念看似
冠冕堂皇,实则经不起推敲。通俗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
着重要的地位。
至于批评金庸的小说具有农耕文明时代的审美趣味,因而认为其作品的精神价值、故事缺乏现代性则更是令人莫名惊诧。作为独立的审美个体,作家基于自身审美趣味、思想立场
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本是应有的创作自由。倘若依据作家审美趣味趋于传统、崇尚农
耕文明,以此判断作家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对于现代文明隔膜,显然是一厢情愿的揣测。
且不说作家有选择自己独特创作题材与审美偏好的自由,即便是表现传统农耕文明趣味的作品,也丝毫不影响其质地的优秀。若简单地以作品是否具有农耕文明趣味作为臧否标准,则
沈从文、汪曾祺、张联等作家都将被剔除出优秀作家之列。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对于同时代人往往评价谨慎。盖棺定论的思维习惯,使得中国文学研究界在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时不免较为保守,甚至极为苛刻。金庸武侠小说虽然
经过数十年的历史检验,“金学”也日趋兴盛,但这并不妨碍同代学者的批评与苛求。而更
值得反思的,或许还在于一些学者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他们以激进的姿态否定传
统文化,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于是具有章回体小说结构、传统趣味、驳杂
文化的金庸武侠小说被长期摒弃在经典作品之外。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他通过武侠小说为读者们奉献了一
批富于文化内涵、充满奇异想象和民族大义的优秀作品,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
力和文化自信。
(摘编自龙其林《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独特的文学存在》)★1.(文本内容的个性化解读题)用通俗文学的文学定性来评价金庸小说是否合理?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我认为不合理,原因如下:①金庸小说表现出金庸对仁侠、义气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理解与兴寄,在站位立意上高于一般通俗文学。②金庸小说展现的金庸的爱情
模式与情感诗学,在艺术品位上是一般通俗文学所无可比拟的。③金庸在小说中的侠肝义胆、
家国情怀与民族大义等精神品格,赋予了中国当代文学以新的语言魅力和文化自信,在文化价值上远超一般通俗文学。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庆东教授认为以写武侠小说为主业的金庸大侠不是武侠小说家,而是书写爱情的圣手。
B.作为市场经济大潮兴起的产物,金庸的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一支典型的通俗文学代表。
C.评价在世的、同时代的作家不应该太保守,太苛刻,不应该受盖棺定论思维习惯的影响。
D.金庸是传统文化的坚守者,是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影响广泛。
C [A项,文中并没有说“金庸大侠不是武侠小说家”。B项,这只是“在批评者看来”。D项,“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应该是金庸的武侠小说,而非金庸。]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最核心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武功”的释义等文化角度全方位地对武功是什么展开探问。
B.极具感染力的言语表达和对文本的深挚读解,使得金庸的爱情模式与情感诗学,值得让读者细忖究竟“情为何物”。
C.金庸被写入文学史,但是一直都有人对他质疑与批评,不过他的武侠小说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不断得到认可。
D.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味追求,在文学现代性的憧憬中排斥古典文学,让金庸武侠小说被摒弃在经典作品之外。
B [因果关系不当,表达对象与陈述内容之间关系错位。]
4.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是金庸小说超越于传统武侠小说、赢得一代一代新读者的地方”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和否定的,他反对睚眦必报,反对滥杀无辜。”
B.“《射雕英雄传》里郭靖报完国仇家恨之后的复杂心情就是证明。”
C.“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能不能挣脱狭隘的民族观念束缚,也是考察作品有没有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的一个标志。”
D.“金庸的民族平等、融合思想,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外,金庸小说里人生理想、道德观念也是焕然一新的。”
B [这句话是“对于旧式武侠小说‘快意恩仇’的普遍观念,金庸小说从根本上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