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异化问题

弗洛姆(心理学家)在很大的篇幅上阐述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就是人的基本感情并不是植根于人的本能需要,而是产生于人类生存的特殊条件......他认为人的异化是深受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种文化的缺陷,正是由于大家都生活在这种文化的底蕴之下,才会对病态的人、病态的社会浑然不觉。

人们越是可以通过工作致富,就越是把工作单纯地当成他们发财和成功的手段,而爱、理性与创造性等人类高贵的品质在这里被全部的淹没。人类从原始社会到如今所有的文明一文不值,因为异化的人并不需要思考,并不需要哲学,他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机器所“交代”给他的一道简单的工序而已......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己的关系表现为,人无法体验到自己是一个主动体、人类权力的持有者,他所能体验到的是一件在市场上待卖的商品,弗洛姆把这种倾向称之为“交易倾向”......这种待价而沽的异化人格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尊严的丧失,而尊严正是人类所特有的,异化的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实体。他们不会说“我就是我”,而只会说“我就是你需要的”。人丧失了万物的尺度的地位,变成了如同商品一般的“物”,而“物”无所谓自己。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存在着异化。人与他的同胞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相互的理解与友爱,而是两部活着的机器之间的相互利用关系。

“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具体的人的行为,其中包括了我们的感觉、身体需要、审美感;这是说,在消费中,我们是具体的、有感觉的、有感情的、有判断力的人,消费行为应当是一种有意义的、有人情味的、创造性的经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然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不是为了给人以快乐,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而是消费本身成了目的,为了消费而消费。

弗洛姆分析了公开的权威有理性权威和非理性权威之分......20世纪中期,权威的特点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公开的权威,而是无名的、不可见的、异化的权威,这种权威来源于利润、经济需要、市场、常识、舆论等,集体所做、所想、所感受到的一切。无名的权威藉以运转的机制是“协调一致”......美德即适应,即与他者一致;恶即与众不同”〔〔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受到无名权威支配的人便丧失了自我感,一切的趣味和判断全部被齐一化了,由于人的自我感的丧失,他体验到自己被无尽的虚无与恐惧所包围,为了从这种困境之中逃脱出来,他便急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

在弗洛姆看来,现代工业化社会的社会经济状况造就了现代西方人的性格,使人的精神健康处于紊乱状态.....什么是“社会性格”呢?弗洛姆认为,“社会性格”是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性格结构的核心.....社会性格并不是简单的指在某一文化中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的简单总和,而它的功能是在特定的社会中锻塑及引导人的能量,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的持续运行。

“如果用19世纪的标准来看,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会已经成了一个较健全的社会”(王元明《论弗洛姆对现代西方社会的批判》).....弗洛姆反对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上的繁荣,经济与政治上的自由,但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加严重。在书中,弗洛姆引用史蒂文森的一句话:“的确,我们不再有成为奴隶的危险,可是,我们却有成为机器人的隐忧”〔〔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作者认为,数量化和抽象化不仅仅停留在经济领域,而且影响到了人们看待人与事物的方式。在数量化和抽象化的影响下,社会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衡量,“三百万美元的桥”,“百万元的大灾”……数量化和抽象化遮蔽了事物的实际价值和人的具体经验,而当人们远离了具体经验时,他们的破坏性行为也就很难引起他们良心的不安,因为他们可能完全看不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数量化与抽象化使科学、商业、政治都丧失了一切对人而言可理解的基础和维度,由于没有什么是具体的,也就没有什么是真实的,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的,噩梦、梦想和真实之间也是一样。人们活在由自己所制造的梦魇之中,进而丧失了他应有的界限,异化现象也就随之而来。

何为精神健全的人

人最迫切的需要和渴望并不是根源于肉体,而是根源于人的生存特质。源于人的生存特质的基本精神需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需要。......“我们最感到羞耻的事莫过于,我们所作所为不是我们自己想做想为的,而最令人感到快乐的则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他不仅能够感受到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够妥善的利用自己的理性而压抑住自己的非理性,能够感受到自己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狂热地寻求致富的手段以获得财富,却忽略了使追求财富的行为具有价值的那些目标……”〔〔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

其次,与他人联系的需要,即友谊和爱的需要。......“某种形式的联系是任何形式的健全的生活的前提。但在多种形式的联系中,只有创造性的联系,即爱,能够让人在保持自由与完整的同时与他人融合起来”〔〔美〕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真正的爱必须尊重被爱的人,不能把他变成自己的占有物和控制对象,否则就是虐到狂的爱;真正的爱还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不能完全服从被爱的人,否则就是被虐狂的爱。

最后,超越自己,即创造性的需要。......在创造中人类才能超越其生物的地位,进入目的性和自由的领域。创造性需要的满足,导致快乐。

总之,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精神健康的人具有这样一些特征:能够爱,能够创造,从家庭和自然乱伦束缚中解脱了出来,将自己体验为自身力量的主体,他的身份感就建立在这种体验之上,他能够掌握内在和外在于自己的现实,也就是说,他的客观性与理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作者:李涛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