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课件第四章 弯曲内力1-3节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课程讲解课件第四章弯曲内力

《材料力学》课程讲解课件第四章弯曲内力

x
∴ 弯曲构件内力:Fs -剪力,M -弯矩。
若研究对象取m - m 截面的右段:
Y 0, Fs F FBY 0.
mC 0,
FBY
FBY (l x) F(a x) M 0.
Fs
F (l a) l
,
M F (l a) x 18 l
1. 弯矩:M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
存在垂直于截面的内力偶矩 (弯矩)。
由 Fy 0, 得到:
A
FAy
a
Mc
C FSc
FAy q 2a FSc 0
FSc FAy q 2a qa
(剪力FS 的实际方向与假设方
向相反,为负剪力)
由 MC 0, 得到:
MC FAy 2a 2qa a M1 0
MC FAy 2a 2qa a M1 2qa2
F
M (x) FAY x M A
F(x L) (0 x l)
x
③根据方程画内力图
FL
x
41
§4-4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q
例题4-2
悬臂梁受均布载荷作用。
x
试写出剪力和弯矩方程,并
q
l
x
FS
M x
FS x
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任选一截面x ,写出
剪力和弯矩方程
ql FS x=qx
变形特点——杆轴线由直线变为一条平面的曲线。
P
主要产生弯曲变形的杆--- 梁。
q
M
二、平面弯曲的概念:
RA
NB
3
F1
q
F2
M
纵向对称面
平面弯曲 受力特点——作用于杆件上的外力都垂直于杆的轴线,且都在

第四章 弯曲内力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弯曲内力   材料力学教学课件

Q (x)x d1 2q(x)(x)d 2M (x)[M (x)dM (x)]0
dM(x) dx
Q(x)
弯矩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剪力的大小。
y M(x) Q(x)
q(x) Q(x)+d Q(x) A dx M(x)+d M(x)
弯矩与荷载集度的关系是:
dM2(x) dx2
q(x)
24
二、剪力、弯矩与外力间的关系
m XA A
YA
x
m
∴ 弯曲构件内力
剪力 弯矩
Q A
C
1. 弯矩:M
YA
Q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
MC
用面垂直于截面的内力偶矩。
P B
RB
M P
RB
15
2. 剪力:Q 构件受弯时,横截面上其作用线平行于截面的内力。
3.内力的正负规定: ①剪力Q: 绕研究对象顺时针转为正剪力;反之为负。
Q(+)
Q(–)
MO
L
P 解:①求支反力
YO Q(x) –PL M(x)
M(x) Q(x) x
P x
x
YOP; M OPL
②写出内力方程
Q(x)YOP M( x) YOxMO
P(xL)
③根据方程画内力图
20
q 解:①写出内力方程
M(x) L Q(x) x Q(x)
x
– qL
qL 2 2
Q(x)qx
M(x)12qx2 ②根据方程画内力图
解:
q — 均布力
12
q L m g V L gA 1 L1 g L A 2 L2 gA11gA22g
D 1g t [R 21 2R 2( si)n ]2g

材料力学第四章弯曲内力优秀课件

材料力学第四章弯曲内力优秀课件
工程中的弯曲构件 梁的内力及其与外力的相互关系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载荷集度、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 剪力图与弯矩图 刚架的内力与内力图 结论与讨论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
•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弯矩沿梁轴(x轴)变化的解析表达式。
为了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必须首先建立Oxy坐标系,其
中O为坐标原点,x坐标轴与梁的轴线一致,坐标原点O一般取在梁
M C F A a a 2 q l0 a a 3 q 6 0 la q 6 0 a l3
思考:是否可以将梁上的分布荷载全部用静力等效后的合 力代替来求截面C的内力?
例题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并画 剪力弯矩图
q
qa2
A
B
C
a
a
x
可以不求支反力 建立坐标 建立剪力弯矩方程:
FS=-qx (0 x a) M=-qx2/2 (0 x < a)
工程中的弯曲构件
•常见静定梁
简支梁:一端固定铰支、另 一端可动铰支的梁
悬臂梁:一端固定、另一 端自由的梁
F F
外伸梁:具有一个或两个
外伸部分的简支梁
F
F
•静不定梁
约束反力数超过有效平衡方程数的梁( Ch12 研究)
常用梁截面
纵向对称面
P1
P2 纵向对称面 P1
P2 变形前
平面弯曲概念
变形后
例题
图示简支梁受到三角形分布荷载的作用,最大荷载集度为q0, 试求截面C上的内力。
y
q0l/2
q0
A
B
a
C
x
解:先求支反力 FA
l
FB
MA0 FBlq20l23l 0 MB0 FAlq20l3l 0

材料力学课件ppt-4弯曲内力

材料力学课件ppt-4弯曲内力
2.确定控制面 在集中力和集中力偶作用处的两侧截面以及支座反力
内侧截面均为控制面。即A、C、D、E、F、B截面。
目录
29
§4-5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1kN.m
A
CD E F B
3.建立坐标系
0.89 kN= FAY
FS (kN)
O
0.89
1.5m
2kN
1.5m
1.5m
1.11
(+)
(-)
MA A FAy a
qa/2 Fs
M qa2/2
(-)
(+)
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qa
例题4-8试画出图示有中间
q
铰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D
B
C
a
a
FBy
qa
解:1.确定约束力 从铰处将梁截开
qa
(+)
(-)
qa/2 qa2/2
(-)
MA FAy
FDy
q
FDy qa / 2
FDy FBy
FBy 3qa / 2
FSE
FBy
F 3
FAy
5F 3
O
ME
分析右段得到:
FAy
FBy
ME
O
FSE
Fy 0 FSE FBy 0
FBy
FSE
FBy
F 3
Mo 0
3a M E FBy 2 Fa
3Fa ME 2
目录
18
§4-3 剪力和弯矩
FBy
F 3
FAy
5F 3
FAy
FBy
FSE
FAy
2F
截面上的剪力等于截 面任一侧外力的代数和。

材料力学课件之第4章1

材料力学课件之第4章1

受力特征 横向外力(或外力合力)或外力偶均作用在杆的纵向 横向外力(或外力合力)
对称面内
变形特征 杆件轴线变形后为外力作用面内的平面曲线,或任意 杆件轴线变形后为外力作用面内的平面曲线,
两横截面间绕垂直于外力作用面的某一横向轴作相对 转动
对称弯曲
构件的几何形状、 构件的几何形状、材料性能和 外力作用均对称于杆件的纵对称 面
2kN ⋅ m 6kN ⋅ m
1kN m
A D
RA
E
F
B
G
RB
1m
1m
1m
1m
1m
1m
1m
1m
作业
• 4-1(a)、( )、( ) ( )、( )、(f) )、(c)、(
第四章 弯曲内力
• 4.1 梁的平面弯曲及其计算简图 • 4.2 梁的内力 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剪力和弯矩 • 4.3 梁的内力图 梁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和弯矩图 • 4.4 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关系 弯矩、 • 4.5 利用 、V与q间的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 利用M、 与 间的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 图 • 4.6 按叠加原理作内力图 • 4.7 其它静定结构的内力图
4.2
例 题
求图示外伸梁中的1 求图示外伸梁中的1-1、2-2、3-3、4-4和5-5各 截面上的内力
6kN ⋅ m
6kN
1
2
q = 2kN m
3
4
5
B
1 2 3 4 5
A
C
2m
3m
3m
RA = 13kN
RB = 5kN
4.3
例 题
3kN
C
求图示外伸梁中的A、B、C、D、E、 F、G各截面上的内力。

材料力学弯曲内力课件

材料力学弯曲内力课件

FS x
FA
qx
ql 2
qx
0 x l
M
x
FA x
qx
x 2
qlx 2
qx2 2
0 x l
23
2. 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S x
FA
qx
ql 2
qx
0 x l
M
x
FA x
qx
x 2
qlx qx2 0 x l
22
3.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24
例4-5 已知:简支梁如图 。求:剪力方程,弯矩 方程,并作剪力图和 弯矩图。
RAx x
RA Fs
80 kN
注意: 以上结论只在该 段梁上无集中力 或集中力偶作用 时才成立。
RC
x
40 kN
x
120 kN.m
M
160 kN.m
39
(4) 在集中力作用点: 剪力图有突变,突变值 即为集中力的数值,突 变的方向沿着集中力的 方向(从左向右观察); 弯矩图在该处为折点。
(5) 在集中力偶作用点: 对剪力图形状无影响; 弯矩图有突变,突变值 即为集中力偶的数值。
剪力
使其作用的一 段梁产生顺时 针转动的剪力 为正。
Fs Fs
弯矩 使梁产生上凹 (下凸)变形的 弯矩为正。
19
2、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实际上是表示梁的
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随截面位置变化的函 数式,它们分别表示剪力和弯矩随截面位置 的变化规律。显示这种变化规律的图形则分 别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研究CB梁, 受力如图
12
研究CB梁, 受力如图
MC 0
20 103 N m 3 m 2.5 m 5103 N m FBy 5 m 0

材料力学图文 (4)

材料力学图文 (4)

a FS2 FBy l F
0x2 b
(c)
M
2
FBy
x2
bF l
x2
0x2 a
(d)
第4章 弯曲内力
(3)画剪力、弯矩图。根据式(a)、(c)画剪力图(见图
4-11(d));根据式(b)、(d)画弯矩图(见图4-11
(e))。由图可看出,横截面C处的弯矩最大,其值为
M
m
a
x
ab l
F
如果a>b,则CB段的剪力绝对值最大,其值为
3 4
qa,
FB
5 4
qa
第4章 弯曲内力
(2) 计算各指定截面的内力。 对于截面5-5,取该截
面右侧部分为研究对象, 其余各截面均取相应截面左侧部
分为研究对象。 根据静平衡方程可求得:
1-1截面:
FS1
FA
3 4
qa;
M1 FA0
(因为1-1截面从右端无限接近支座A,即Δ→0,以下同样理解。)
2-2截面:
4
如图 4-13c 所示。
第4章 弯曲内力
第4章 弯曲内力
4.1 引言 4.2 梁的计算简图 4.3 弯曲内力及内力图 4.4 剪力、 弯矩与载荷集度间的微分关系 4.5 平面刚架与曲杆的内力
第4章 弯曲内力
4.1 引 言
图 4-1
第4章 弯曲内力
图 4-2
第4章 弯曲内力
图 4-3
第4章 弯曲内力
一般来说, 当杆件承受垂直于轴线的外力, 或在其轴 线平面内作用有外力偶时, 杆的轴线将由直线变为曲线。 以轴线变弯为主要特征的变形形式称为弯曲。 以弯曲为主 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
中载荷F的作用。试作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S
FS
剪力为正
FS
FS
剪力为负
②弯矩—绕截面转动的内力偶矩,符号:M,正负号规 定:使梁变形呈上凹下凸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梁上压 下拉的弯矩为正)。
M
M
弯矩为正
M
M
弯矩为负
例一 求下图所示简支梁11与22截面的剪力和弯矩。 弯曲内力
F=8kN
q=12kN/m
A
1
2m
1
2
B
2
1.5m
FA 1.5m
2、

• 3、两根长度相等、直径不等的圆轴受扭后,轴表面上母 线转过相同的角度。设直径大的轴和直径小的轴的横截面 上的最大切应力分别为 τ1max和τ2max,切变模量分别为G1 和G2。试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 (A) τ1max > τ2max ; • (B) τ1max < τ2max ; • (C)若G1>G2,则有τ1max > τ2max ; • (D)若G1>G2,则有τ1max < τ2max 。 • 正确答案是 C 。
d
d2x
物理关系:由应变的变化规律→应力的分布规律

G
d
dx
静力关系:由横截面上的扭矩与应力的关系→应力的计算公式。
T
Ip
d
dx
T GIp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任一点的剪应力计算式。
2、圆轴中τmax的确定
等直杆:
max
Tm a x WT
3、公式的使用条件:
(1)、等直的圆轴, (2)、弹性范围内工作。
q=12kN/m
FS2 q 1.5 FB 11kN
3、计算2-2 截面的内力
M2
M2
FB
1.5
q 1.5 1.5 2
30 kN
m
FS2
FB
例二
4.3 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弯曲内力
1.剪力、弯矩方程:
MFS
FS (x) M (x)
内力与横截面位置坐标x间的函数关系式
2.剪力、弯矩图:剪力、弯矩方程的图形,横轴沿轴线
右手的四指代表扭矩的旋转方向,大拇指代表其矢量方,若 其矢量方向背离所在截面则扭矩规定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3、注意的问题
(1)、截开面上设正值的扭矩方向。
四、薄壁圆筒横截面上的应力
五、剪切虎克定律 G
T
2r0 2t
重点
六、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公式推导
几何关系:通过变形规律→应变的变化规律
(140N m)(2m) 109 Pa)(3.0 105
1012 m4 )
1.17
102 rad
由此得轴AC的总扭转角为
AC AB BC 1.50 102 rad - 1.17 10-2 rad 0.33 10-2 rad
各段轴的扭转角的转向,由相应扭矩的转向而定。
2 刚度校核 轴AC为等截面轴,而AB段的扭矩最大,所以,应校核该段轴的扭转刚
起重机大梁
吊车大梁简化
均匀分布载荷 简称均布载荷
非均匀分布载荷
火车轮轴简化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1、弯曲:当杆承受垂直于其轴线的外力,或在其
过轴线的平面内作用有外力偶矩时,杆的轴线在变 形后成为曲线的变形形式。
2、梁: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通常称为梁
§4-1 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平面弯曲
对称弯曲 平面弯曲: 弯曲变形后的轴线为平面曲线, 且该
• 解:因两圆轴等长,轴表面上母线转过相同角度,指切应 变相同,即γ 1= γ 2= γ ,由剪切胡克定律τ =G γ知,G1>G2 时, τ1max > τ2max 。
例4 图示圆截面轴AC,承受扭力矩MA, MB与MC 作用,试计算该
轴的总扭转角φAC(即截面C对截面A的相对转角),并校核轴的刚度。 已知 MA=180N·m, MB=320 N ·m, MC=140N·m,Iρ=3.0×105mm4,l=2m, G=80GPa,[θ]=0.50/m。
利用微分关系作剪力弯矩图
1.先求约束力,再利用截面法计算各分段点FS、M值; 2.利用微分关系判断并画出分段点之间的FS、M图。
例六 外伸梁AB承受荷载如图所示,作该梁的FS----M图。
X 0, Y 0, M 0
举例说明
y
P
A
RAx RAy
l/2
l
左边固定铰支座,有两个约束反力
B x 右边活动铰支座,1个约束反力
X 0
RAx 0
Y 0
RBy
MA 0
RAy RBy P 0
RBy l P l / 2 0
RBy P / 2
RAy P / 2
再以悬臂梁为例
假设该悬臂梁承受均布载荷 固定端有3个约束反力 建立平衡方程求约束反力
3
重点 六、圆轴扭转时的强度计算
max
Tm a x WT
Wt
实:D3 16 空:1D6(3 1 4)
1)校核强度;2)设计截面尺寸;3)确定外荷载。
重点 七、圆轴扭转时的变形:
TL
GI P
TL Tdx
GI P
L GI P
4
重点 八、刚度计算: 1、校核刚度;2、设计截面尺寸;3、确定外荷载。
q(x)
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
弯曲内力
dFS(x) q(x) dx
当q=0时, Fs为水平直线; q<0, Fs递减; q>0, Fs递增
d2M (x) dx2 q(x)
当Fs =0时, M为水平直线; Fs <0, M递减; Fs >0, M递增
①有集中力F作用处两侧横截面上剪力值突变F,F=0时剪力图 无突变 ②有集中力偶Me作用处两侧横截面上弯矩值突变Me,Me=0时 弯矩图无突变 ③若梁上某处既有集中力,又有集中力偶,则该截面上剪力突 变,弯矩也突变。
扭转变形小结
一、扭转的概念 受力特点:杆两端作用着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且作用面 垂直杆的轴线。 变形特点:杆任意两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二、外力:m (外力偶矩)
m 9549 P (N m) ——功率 P千瓦,转速 n转/分。 n
三、内力:T(扭矩)
1、内力的大小确定、画内力图
1
2、内力的符号规定:
2. 微分关系推导:
dx
y
M F1
A
B x M(x)
O
M(x)+dM(x)
x
d q(x)
x
FS(x)
FS(x)+dFS(x)
q(x)
Fy 0 : FS (x) q(x) • dx FS(x) dFS(x) 0
dFS (x) q(x) dx
弯曲内力
4.4 载荷、剪力和弯矩间的关系
dx
y
方向表示截面的位置,纵轴为剪力(或弯矩)的大小。
例二 作图示悬臂梁AB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Fx
剪力、弯矩方程:
A
B
l
FB
FS
MFS
(x) (x)
F F
x
F
| FS |max F
M
| M |max Fl
Fl
例三 图示简支梁受均布荷载q的作用,作该梁的
剪力图和弯矩图。
弯曲内力
q
解: 1、求支反力
A
x
B
FS
Fy 0 : FS FB F 0
FS F FB FA
FB
MC 0 : M FB l x F a x 0
M FB l x F a x FA x
二、平面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内力:
弯曲内力
①剪力—平行于横截面的内力,符号:Fs,正负号规定: 使微段梁产生顺时针转动的剪力为正,反之为负(截面左边 上的剪力向上为正,截面右边上的剪力向下为正);
作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x
F
A
B
C
a
b
解: 1、求支反力
FA
Fb; l
FB
Fa l
FA
l
FB
2、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M (x)
x
FA
FS
FS Fb/ l
Fa/ l
M
Fab/ l
AC段:
FS
(
x)
FA
Fb l
0 x a
M (x)
FA x
Fbx l
0 x a
CB段:
FS M
( (
x) x)
1.5m
3m
FB
解: 1、求支反力
3
M B 0 FA 6 F 4.5 q 3 2 0 FA 15kN
Fy 0 FA FB F q 3 0 FB 29kN (也可由 M A 0求FB或校核FB的正误)
2、计算1-1 截面的内力 FA
F=8kN
FS1
M1 FS1 FA F 7kN M1 FA 2 F (2 1.5) 26kN m
FB
FA
lx
Fa l
a x l
Fa l x a x l
l
• 1、求外力
• 2、求内力——截面法 XA A
• 3、求弯矩
2.内力的正负规定:
RA
P B
RB
①剪力Q: 绕研究对象顺时针转为正剪力;反之为负。
Q(+)
Q(–)
Q(+)
Q(–)
②弯矩M:使梁变成凹形的为正弯矩;使梁变成凸形的为负弯矩。
FS M
( (
x) x)
FB
FB l
M l
x
a x l
M l x a x l
Mb/ l
l
由剪力、弯矩图知:在集中力偶作用点,弯矩图发生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