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说课稿一、说教材过渡语:教材是联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对教材有所把握。
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主要围绕早期国家与社会,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孔子、老子和百家争鸣这三个部分进行介绍。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形成与繁荣,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和多姿多彩的学术思想,为之后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说学情过渡语: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对历史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活跃。
但他们历史知识的积累比较缺乏,对一些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脉络模糊不清。
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采取丰富有趣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过渡语: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了解教材和学生之后,更需要对自己的课程内容有一个宏观的规划,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概念;知道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的形成,理解铁犁牛耕的出现对生产力的促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观点,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进一步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分析百家争鸣的影响,提高分析史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过渡:一堂好的历史课一定要重点明确,难点突出。
因此我设置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分封制的影响、孔子的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五、说教法学法过渡: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史料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过渡语:接下来是说课最核心的部分——教学过程。
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2.1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3)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内容: 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 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①礼——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据史料贵载族:的周“王死可”(避讳)
用九鼎,天诸子侯—用驾七崩鼎, 诸侯—薨天h子ōn用g鼎 诸侯用鼎
卿 三大鼎夫,用彼大五 此夫鼎 不—, 可卒元逾士越用。 士—不禄
6、都城概貌
7、夏朝的灭亡:
夏朝历经400多年,于公元前1600年前 后被汤所灭。最后一个国君是桀[jié]。
概括——夏朝
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
2.主要成就:世袭制、城堡和宫殿、 国家政权机构的创立
公天下
家天下
3.夏朝后期都城: 二里头 4.末代暴君:桀
1、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1)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前后 2)建立者: 汤 3)灭亡:
D、影响: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甲骨文奠定了后来 汉字象形、表意的基本特征。甲骨文是研究商朝社会极其珍贵的 史料。
3)军队和刑法 (夏商周)
目的: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概括——商朝
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国君:汤
文明代表:二里头宫殿遗址
奴
建立者:汤(公元前1600年) 末代国王:纣
隶商
青铜铸造业:司母戊鼎
社
文明代表:
特征:可在龟甲兽骨上,已经具备汉字结构
会
甲骨文 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建立者: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
早期国家与社会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史称西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反映了当时西周什么样的社会 状况? 全天下的土地和百姓都归周天子 管辖。
中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
我一个人该 怎么来管理 这么大的一 个国家?
分封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武王最后决定采用“以藩屏周”的方法
周武王
西周一位诸侯生前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为二 夫人(妾)所生,二儿子为大夫人(正妻)所生, 三儿子是大夫人(正妻)所生。 一次战争中这位 诸侯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 爵位和家业。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 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爵位。三儿子:你们都别争 了,我最有才能且是父亲最疼爱的儿子,应该由 我来继承爵位和家业!
编钟(乐器) 编钟的悬挂有严格的规定:王宫四面悬挂,诸 侯三面悬挂,卿大夫二面悬挂,士单面悬挂, 布衣百姓如果悬挂的话,要招致杀身之祸。
“乐”制度:音乐和乐 舞
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 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 《鹿鸣》、《四杜》、《皇皇者 华》。天子祭祖用《雍颂》,士 大夫则不能用。
礼乐制度 ——贵族生活的行为秩序
宗法制——家族统治的等级秩序,分封制的基础。 分封概况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它是根据血缘关系 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 庶子分封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实现了国与家的结合,实 行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保证王权 宗 法 制 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作用?
早期国家与社会
夏、商、周时期,史称“三代”,是中 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命题点 3: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7.(2022·怀化)“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
考点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七上第 7 课 P ) 33-37 [2022·怀化 2,长沙 13,株洲 16、26(1)] 1.战国七雄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 (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形成过程 (3)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 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世界 亚非地区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由繁荣走向衰亡,古代印度文明进 入鼎盛时期;欧洲地区古希腊文明高度繁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 高峰;古罗马文明形成并发展
考点 1:夏商周的更替(七上第 4 课 P ) 20-24 (2022·岳阳 1)
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王朝。禹禹死后启继承他的
建立
孔子
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像
(4)文化: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
(1)思想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 孔子 影响 和儒 影响 (2)教育: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 家学 育在民间的发展 说 (3)整理典籍: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 巨大贡献
铜酒尊。
尊
大
考点 3:动荡的春秋时期(七上第 6 课 P ) 29-32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春秋后期,铁铁制制农具和牛牛耕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 农业 为开发山林农、具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 手工业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夏朝的建立和文明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标 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文明:
(1)世袭制 禹死后,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三字经中说“夏传子,家天下”,你是如何理的?
炎帝 黄帝 尧 舜 禅让制 禹 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父死子继)
世袭制 (民主选举
(3)实行宗法制 最大的特点:
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土地、 财产和权位的分配与继承。
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分 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层层分封的结果形成了西周怎样的社会秩序?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
★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
是怎么决定的? 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 近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 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 西周强调社会等级,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会地位要取决于个人 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 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 的基本权利。
【武王伐纣】
■周朝文明:
(1)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2)实行分封制
观察三图,说说三朝在疆域上 有什么不同?
由此可以推断,西周为什 么要实行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
■受封的对象:
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
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
(国家最高统治者)
土 地 和 人 民
■诸侯的义务:
服从国王命令,缴纳贡品,守卫疆土, 管理地方事务,保卫周王室。
国家 魏 楚 赵 韩 齐 燕
国王 魏文侯 楚悼王 武灵王 韩昭侯 齐威王 燕昭王 秦孝公
措
施
成
效
李悝变法,发展经 济,改革军事 吴起变法,加强中 央集权 学习胡服骑射 申不害改革 邹忌改革 乐毅改革
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总复习教案新增内容)
主题二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 会变革
(近3年连续考查,其中2022年和2023年均涉及2道)
历史
一、主题解读
本主题在大的时间段上,是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经商朝、 西周,至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这一时期的历史是我国早期国家建立和 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早期融合与壮大的历史。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 了“华夏”民族,早期的中国古代文明也是在这一时期勃兴和传播的,我 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文化也奠基于这一时期。
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 2022版课标(内容要求) 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 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续表 夏商周时期 2011版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 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核心素养培养建议 1.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
——摘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初中历史》P39—40
主题规划与指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早期国家与社会
1、以上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些制度?
2、材料一和材料三中的制度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3、材料一的制度对后来产生了什么不良后果?
请同学们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 可以列表比较夏、商、西周三代历史 的基本状况。(提示:可从建国时间、 开国君主、亡国君主、文化成就、在 中华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等方面进行 比较。)
请问:1、两则材料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文字——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2、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文字——告别野蛮、走向文明、传承文明
夏、商、周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都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夏、商、周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 都建立起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镐,史称西周。
分封制
分封制,是指把天下划分为几个区域, 每个区域上的土地、平民、奴隶都归一个诸 侯所有,这个领地就被称为诸侯国。享有世 袭权力的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要定期 向朝廷缴纳赋税,并负责抵御外敌的入侵。 同时,诸侯也要把自己的封地分封给卿 大夫,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等分赐给士。卿 大夫和士也要向上级承担缴税、作战等义务。 士以下是广大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农民和奴隶 阶层。
河南偃师二里 头夏朝宫殿遗 址复原图
商朝司母戊大方鼎
文物解说词
商代后期王室青铜祭器,是商王文丁为 其母所做,出土于河南安阳,是目前世界上 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填字游戏
鼎( )( )( )
(
(
)鼎(
)(
)(
) 鼎(
)
)
(
)(
)(
)鼎
你能根据下列意思写出有关鼎的成语吗? 1、鼎有三足,用“鼎足”、“鼎立”、 “鼎峙”形容三个方面的力量互相对立、互 相制约。 三足鼎立 2、虽是一句话但作用很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1.2《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含答案) (1)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同步练习)总分 100 分,共 2 大题 18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80.0分)1.下列选项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出自同一人之口的是(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自然乱”C.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2.“商鞅虽死, 秦法未败。
”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得到秦孝公支持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 人民的大力拥护D. 商鞅的改革精神和决心3.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常用方法。
下列年代尺中“?”处对应的事件是( )A. 盘庚迁殷B. 西周灭亡C. 武王伐纣D. 平王东迁4.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以国为氏的现象在周代较为普遍, 如晋文公称晋重、齐昭公称齐潘等。
这一现象普遍出现是缘于()A. 世袭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县制5.以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命名的“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
以下思想主张为墨子的是( )A. “以法治国”B. “无为而治”C. “兼爱”“非攻”D. “以德治国”6.关于下图所示的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没有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B.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C. 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D. 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7.后人对商朝的了解远远超过对夏朝的了解,主要是因为( )A. 夏朝距离现在比商朝更久远B. 商代有比较成熟的文字记载C. 迄今还没有夏朝的遗址发现D. 人们对商朝的研究力度更大8.战国历史的特点,一是“乱”,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变”,突出体现在( )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②农业产量大幅度降低③各诸侯国实行变法改革④人口数量的迅速锐减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9.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西周后期,王室势力 日益衰弱。公元前771 年,西周灭亡。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夏朝 建立
商朝 建立
西周 建立
西周 灭亡
约公元 前2070年
约公元 前1600年
公元 前1046年
公元 前771年
•次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 城向东迁至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二、商朝
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 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联 合周边各部,灭夏建商。
文明成就1: 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发达。
浇铸司母戊鼎,需要八十多个坩埚 同时作业。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 修饰,再连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 的人手和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当时国家在物质、技术及组织等 各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青铜 器是夏商周时期当之无愧的文明 象征。
第二课时: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背景
诸侯日益 强大
政治上
王室衰微 周天子实 力衰落
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 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 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 lǘ),越王勾践
最先称霸?
直面齐桓公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和内 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听从管仲的建议,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 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还出兵阻挡北上 的南方强国楚,在诸侯国中树立了威信。 公元前七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 葵丘会盟 ,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 了他的霸主地位
秦
司母戊鼎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 发展为传国重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 国家和权力地位的象征。
八上历史与社会1.2.1 早期国家与社会 同步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1.2.1 早期国家与社会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3.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而最终把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A.盘庚B.吕尚C.周公D.纣王4.有个成语叫“助纣为虐”,意思是帮助别人干坏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下列人物与“纣”属于同一类的有()A.禹B.桀C.汤D.周武王5.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如下图所示的形势图是()A.商朝B.西周C.战国D.秦朝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
其中商朝建立应该是在()A.①B.①C.①D.①7.歌曲《国家》中唱到“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A.有了人文始祖B.大禹治水C.学会用火D.夏王朝建立8.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商朝B.西周C.西汉D.东汉9.商代前期经常迁都,直到中期有一次迁都后其都城才基本稳定下来,这次迁都是将都城迁往()A.亳B.镐京C.阳城D.殷10.下列国王的事迹中,能从正面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是()①桀①汤①纣①周武王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11.西周的建立者是()A.周武王B.周厉王C.周幽王D.周平王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3.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夏朝的建立B.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的产生C.陶器的出现D.村落的出现14.西周是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时期,作为一种文明成果,分封制的实行()A.是片面的B.是相对进步的C.阻碍了社会发展D.不利于封建统治15.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同政权①分封的刘象是王室、功臣和少数平民①诸侯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①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6.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典型社会生活的是()A. B.C. D.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朝建立四百年后,国王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反抗。
新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目录(全六册)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1. 从社区看我家2. 在社区中生活第二课乡村与城市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3. 往来在区域之间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1. 人类的栖息地2.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第二课自然环境1. 地形多样2. 气象万千3. 众多的河湖4. 风光迥异第三课世界大家庭1. 人口与人种2. 语言与宗教3. 国家和地区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1. 稻作文化的印记2. 用机械种庄稼第二课与山为邻1. 垂直的生计2. 山地之国第三课傍水而居1. 耕海牧鱼2. 水上都市第四课草原人家1. 逐水草而居2. 现代化的牧场第五课干旱的宝地1. 石油宝库2. 沙漠绿洲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第四单元文明中心——城市第一课美国政治的心脏:华盛顿第二课文化艺术之都:巴黎第三课 IT新城:班加罗尔第四课汽车城:蔚山第五课城市规划的典范:巴西利亚综合探究四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第五单元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第一课国土与人民1. 辽阔的疆域2. 行政区划3. 众多的人口4. 多民族的大家庭第二课山川秀美1. 复杂多样的地形2. 季风的影响3. 母亲河第三课地域差异显著1. 秦岭—淮河分南北2. 东部和西部差异显著3. 交流与互补综合探究五认识宝岛台湾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1. 红松之乡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3. 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第二课南方地区1. 水乡孕育的城镇2. 富庶的四川盆地3. 开放的珠江三角洲4. 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第三课西北地区1. 丝路明珠2. 草原风情3. 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第四课青藏高原1. 海报最高的牧区2. 高原圣城——拉萨综合探究六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第七单元生活的变化第一课规则的演变1. 规则之“源”2. 规则之“变”第二课传媒的行程1.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2. 现代社会的大众传媒第三课生活的故事1. 生活的时代印记2. 生活的代际差异综合探究七区域的变化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一课原始先民的家园1. 追寻原始先民的足迹2. 走访原始的农业聚落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2. 诞生于爱琴海与中美洲地区的文明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1. 中华文明的曙光2.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综合探究八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 古代埃及2. 古代西亚国家3. 古代印度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 早期国家与社会2.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3. 百家争鸣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1. 西方文明的摇篮2. 罗马帝国的兴衰3. 西方文明之源综合探究一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综合探究二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结局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第五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统一2.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3. 北方的民族融合4.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第二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1. 隋的兴亡2. 唐的盛衰3. 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4. 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1. 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2. 北宋与辽、西夏并立3. 南宋与金的和战4. 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5. 经济重心的南移6. 社会生活与文化7. 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综合探究四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第五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1. 明清帝国的兴替2.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 农耕文明的繁盛第二课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1.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3.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第三课皇权膨胀与近代前夜的危机1. 皇权膨胀2. 近代前夜的危机综合探究五探讨乾隆盛世危机第六单元世界工业文明的曙光与近代社会的开端第一课连通世界的新航路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1. “人的发现”2. 科学革命3. 启蒙运动第三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1. 英国议会对王权的胜利2. 美国的诞生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综合探究六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第七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工业革命第二课工人的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三课资本主义的扩展1. 德国统一2. 美国南北战争3. 俄国改革4. 明治维新第四课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第五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综合探究七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第八单元 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大潮中的近代中国第一课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1. 鸦片战争的烽烟2.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3.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4. 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课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1. 维新变法运动2. 文化教育革新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目录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第一课世界的格局与第一次世界大战1. 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2.第一次世界大战3.凡尔赛体系下的“和平”第二课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1. 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2.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3.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第三课悄然改变中的社会生活1. 生活中的变化2. 头脑中的变化综合探究一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一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俄国十月革命2.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课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1.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2. 印度的觉醒第三课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1. 30年代的大危机2. 罗斯福新政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1.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工农武装割据3.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综合探究二历史地认识多样的发展道路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第一课中国抗日战争1.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2. 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3. 全民族的抗战4. 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1.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 大战的爆发3.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三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1.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2. 雅尔塔会议与德日投降综合探究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1. 内战的爆发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第二课新中国的诞生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美国成为超级大国2. 西欧的复兴与联合3.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4. 福利国家的出现第三课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1. 苏联的发展与改革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四课亚非拉地区的发展1.殖民体系的瓦解2.动荡的中东综合探究五聚焦文化软实力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1. 巩固新生政权2.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3. 失误与挫折第二课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2. 改革开放的推进第三课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第四课“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第五课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综合探究六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第七单元跨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第一课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1.改革开放的新阶段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第二课经济全球化第三课世界多极化趋势1.世界多极化与欧洲一体化2.联合国与走向世界的中国第四课当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综合探究七如何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第八单元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课不断变化的人口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2. 我国的人口警钟须长鸣第二课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1.世界面临的资源问题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课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1.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2. 直面我国的环境问题第四课发展的选择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因地制宜谋发展综合探究八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课件+练习+素材)-1.ppt
夏、商、周时期,史称“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在……等方面的创新,积 淀为中华文明的基因,为中华文明 的长期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 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 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 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 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河南安阳出 土的祭祀狩猎 涂朱牛骨刻辞, 为了解商代社 会生活提供了 重要资料。
说一说
(5).课本图1-16是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
使用情况简表,课本图1-17是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 简表,你从两幅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反映了古人创造象形文字的智慧; 说明军事战争的频繁和武器的多样性; 体现了商朝刑罚非人性化、严厉残酷的特点; ……
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
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
建立强大的军队,制定严酷的刑法。
为什么统治者施行严酷刑法时,人们不反抗?
源于原始的宗教迷信,就是把统治者的一切法 律活动说成是上帝和鬼神的力量,统治者是“承受 天命”、“代天行罚”。
王权神圣的实质:
王权蒙上神圣的合法外衣,巩固神圣地位
军队和刑法巩固了国家统治和王权, 便于疆土的开拓,维护社会秩序。
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 母正后,辛为嗣。 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好酒淫 乐,嬖(bì )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 之法。 摘自《史记·殷本纪》 思考:你认为商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商纣暴政引起民愤周国 Nhomakorabea力的发展
甲骨文形成背景:记录和 反映了商朝的经济政治情 况,如狩猎、战争、祭祀、 婚嫁等,还有一些商王室 的占卜活动。 甲骨文:象形文字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叫甲骨文。 甲骨文盛行于公元前16— 前11世纪(商朝时期)。 商朝的甲骨文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 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紧扣新课标轻松赢中考模块一中国古代史中物理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01专题视角05专题整合08中考预测09典例引领10中考实战04专题梳理03专题时空06核心素养07专题总结目录/CONTENTS02专题目标明确目标找准方向掌握方法一二三四单元概述: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经历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演变,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西周确立分封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礼崩乐坏,确立了郡县制,奴隶社会逐步瓦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的修建;从石器助耕到铁犁牛耕,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从青铜冶炼到铁器的出现和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商周时期,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以儒、墨、道、法为代表诸子百家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法家思想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各国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
1、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文字;2、通过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知道具有奴隶制特点的夏、商、西周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西周分封制等重要制度;3、知道老子、孔子的生平与思想;4、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和“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5、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6、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专题02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约前2070年~前221年)【主题线索】【2022课标】一种文字甲骨文。
一次改革商鞅变法。
两大制度世袭制和分封制。
三大朝代夏、商、周。
四大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中考冲刺《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复习指南
中考冲刺《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复习指南亲爱的同学们,中考的钟声越来越近了,是不是感觉时间就像那奔腾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夏商周时期,一起探索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奥秘吧!一、开篇小趣闻:夏商周的“家族故事”话说啊,夏商周这三个朝代,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里的三兄弟。
老大夏朝,虽然有点“愣头青”,但开创了家天下的先河;老二商朝,聪明伶俐,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搞起了“买卖”;老三周朝,则是稳中求胜,制定了好多规矩,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
好了,不废话了,咱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复习!二、知识点梳理:穿越千年的历史画卷1.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知识点小贴士:禹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你们应该都听过吧?他可是夏朝的奠基人啊!大禹不仅治理了洪水,还建立了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时代。
这可比咱们现在的“家族企业”还要早啊!启继位: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开始了“父传子,家天下”的王朝世袭制度。
这下子,权力就牢牢掌握在了“家族”手中啦!2. 商汤灭夏与商朝的建立知识点小贴士:商汤的革命:商汤这个人可不得了,他带领商族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这就好比咱们现代社会的创业故事,有勇有谋,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内外服制度: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也就是把王畿以内的地区叫做内服,王畿以外的地方叫做外服。
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外服则通过分封制、姻亲联盟等形式来管理。
这就像是一个大公司,有总部也有分公司,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 甲骨文与商朝的灭亡知识点小贴士:甲骨文的奥秘:商朝时期,人们开始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写文字,这就是著名的甲骨文。
这些文字记录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朝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想象一下,如果咱们现在能读懂这些甲骨文,岂不是能成为“穿越者”了?商朝的灭亡:商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加上外族的入侵,商朝逐渐走向衰落。
最终,在商纣王的残暴统治下,商朝灭亡了。
中国早期国家
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 天子——驾崩 诸侯——薨hōng 卿大夫——卒 士——不禄 平民、奴隶——去世
等级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乐队 四面 三面(缺北面) 二面(缺北和东) 一面 (只有南面)
乐舞 八佾(yì 行列 ) 六佾 四佾 二佾
“礼”的器物表现形式:
礼器 青铜器→鼎
“乐”的器物表现形式:
乐器 青铜器→钟
西周等级制度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
礼乐制度
维护秩序、巩固统治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时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 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 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 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 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 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传说夏禹 曾铸九鼎,以象征九州,于是鼎就从一般 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 象征 。 簋guǐ、敦duì 是盛放黍、稷、粱、稻 等饭食的器皿 。 尊(今作樽),是盛酒器具。
簋guǐ
敦duì
现存商代青铜方尊 之中最大、最重。
四羊方尊
2.这与现代社会有什么 根本差异?
现代社会崇尚民主、平等、 公平竞争和个人的奋斗, 而西周强调等级,重视人 的出身。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礼乐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 形成了西周的等级制度。等 级的差异如何来体现?
西周发展并完 善礼乐制度,以稳定 社会秩序.它要求贵 族在衣、食、住、 行等方面都要符合 自己的身份,贵贱 长幼之间要有明显 的差别。
目前所见甲骨文单字约4500个,如今能识读的 甲骨文有1500个左右的单字.
猜猜猜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扰百姓
庄子(战国时期)的思想有哪些?
• 认为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大多
根源于人性的扭曲。做人应该顺 其自然,这样才能返璞归真,社
会才不会乱象环生
3、墨家
创始时间、创始人 •战国前期,墨子
墨子的主要思想 •反对战争(非攻)
•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已,互
2、商朝
建立背景 •(夏)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明和奴隶反抗 建立时间、人物
•公元前1600年前后,汤 主要文明成就 ①青铜铸造业发达,使社会
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 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 古代最大的青铜器
②甲骨文
为什么叫甲骨文?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为什么要在甲骨上刻字?
1、东周王,洛邑 东周可以分为哪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自特点? •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反而依附 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 霸权,相互征战,争做霸主
•战国时期:已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 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统一天下
助友爱(兼爱)
4、兵家
代表人物、著作、思想
•春秋晚期,孙武,《孙子兵法》,世界上最 早的兵书,“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时期,孙膑,《孙膑兵法》
5、法家
代表人物及主张 •战国末期:韩非子
•社会形势变化了,就应该“法与时 移”,同时也强调法也不能总是在 变•君主应加强自己的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 彻执战行国,时以期巩各固国地纷位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 强联化系国当君时权的力社;会同形时势,,为想了一应想对,战为争什,么统法治 者家向在百秦姓国征会收受沉到重的视赋?税,要求百姓服沉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桥中学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之《早期国家与社会》课时情况:第 1 课时,共 3 课时作者姓名:伍鼎煜备注一、教学目标:1、认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通过对比课文材料与现实生活,理解和感受礼乐文明的基本内涵,增强对礼乐文明的感性认识。
2、能够利用实物或文献资料分析礼乐文明在当时的作用及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增强对礼乐文明的理性认识。
3、在活动与探索中体验求知和学习的快乐,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继续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周朝得到发展和完善。
2、教学难点:分封制、礼乐制度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四、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注意与本单元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的联系亚非大河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特征,教学本课时应注意从制度创设、文字起源、宫殿建筑、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等方面与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国家、古代印度进行联系与比较。
(二)教学新课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1.走进夏朝(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2)说一说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什么是王位世袭制?历史上将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叫王位世袭制。
(3)出示图1-13,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
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
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
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
(4)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朝。
(公元前1046年被周灭亡)(5)概括——夏朝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启公天下家天下3)夏朝后期都城:二里头4)末代暴君:桀2.走进商朝(1)出示商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商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
(2)商朝青铜铸造业1)司母戊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展示司母戊鼎制造场景图说一说: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铜液的坩埚,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12.7 千克铜。
因此,要浇铸司母戊鼎,需要八十多个坩埚同时作业。
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再连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人手和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思考:①制造精美的青铜器,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为了制造出庄严精美的青铜器,需要寻找铜、锡、铅的哭矿藏,需要具备开采、演练技术和配方工艺,还需要有经验的浇铸工匠。
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说明了什么?商周时期,从青铜原料的开采、运输到铸造等各个环节都能组织有序,这反映了当时国家在物质、技术及组织等各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青铜器是夏商周时期当之无愧的文明象征。
③先秦统治者为什么热衷于制鼎?鼎是强力和地位的象征。
2)“鼎”文化已经融入中华文明的骨髓,你能列举一些与鼎有关的成语或典故吗?可以让学生做下面的填字游戏。
鼎口口口口鼎口口口口鼎口口口口鼎(提示:包括“鼎”字的成语或典故有鼎力相助、问鼎中原、革故鼎新、三足鼎立、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
)3)鉴赏图示:四羊方尊(我国青铜器中的精品)4)青铜器的意义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当时国家在物质、技术及组织等各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3)甲骨文1)图片展示精美甲骨。
2)说一说①这种文字为什么叫甲骨文?为什么要在甲骨上刻字?商朝时期,人们迷信鬼神,王室贵族遇事都要用占卜确定吉凶,然后将占卜结果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
②甲骨文字有哪些特点?具备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比较成熟;属于象形文字,表意③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它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早期历史进程,是商朝成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它推动中国文字的发展和文明进步;它和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以及字母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
(4)教学图1-16和1-17课本图1-16是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课本图1-17是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你从两幅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反映了古人创造象形文字的智慧;说明军事战争的频繁和武器的多样性;体现了商朝刑罚非人性化、严厉残酷的特点;……(5)探究:有人说,商朝的灭亡完全是纣王宠爱妲己造成的,你认为对吗?请说说理由。
商纣暴政引起民愤周国势力的发展(6)概括——商朝1)商朝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2)突出文化成就:青铜器甲骨文3)末代暴君:纣3.走进西周(1)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了很多不愿再服从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马,在牧野(今河南汲县)与周激战。
结果,因为商朝的百姓都痛恨纣王的残暴,所以他们一与周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的故事。
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财宝的地方——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2)出示周朝形势图,让学生了解周朝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3)“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三字经》试叙周武王诛纣建周的简单经过。
与周朝八百载历史有关的制度有哪些?(4)社会制度创新——分封制1)分封制简介分封制,除王都周围地区由周王直接统治外,周王将其他地区先后赐给自己的兄弟和少量的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2)指导学生观察图1—18西周等级示意图,结合资料,让学生说出西周等级社会的结构。
统治阶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被统治阶级:平民、奴隶。
3)分封制的对象是哪些人?《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4)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又要承担哪些义务?受封者的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可以依据血缘关系,对土地及人口实行再分封;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拥有行政、军事和征税等特权。
受封者的义务:服从命令,守卫疆土,管理地方,随从作战,朝觐述职和交纳贡品等。
5)完成书P.12.的活动内容周朝时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怎么决定的?周朝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利是由其与统治阶层血缘关系的远近决定的。
这与强调平等和奋斗竞争的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异?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差异在于,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能力和才干等;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拥有平等的基本权利。
6)说一说西周的分封制①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②周王是怎样进行分封的?③实行分封制对西周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的疆域。
④分封制会不会产生对天子统治不利的影响?(提示: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分封制的影响,为后边的学习打下基础。
)7)扩展延伸:①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②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两者的关系: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
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5)社会制度创新——礼乐制度礼乐制简介礼乐制度,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区别。
(6)巩固练习,先出示材料,问以上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哪些制度?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 (《荀子·儒效》)——分封制材料二:“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左传·桓公二年》)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
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
——分封制材料三:王公贵族各等层次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面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
哪个布衣百姓若是挂起四面(宫悬)编钟,会招致杀身之祸的。
——礼乐制度(7)探究“礼有以多为贵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豆:古代盛食器具)——《礼记·礼器》西周春秋时代所讲究的“礼”,是贵族根据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制阶段的风俗习惯加以发展和改造,用作统治人民和巩固贵族内部关系的一种手段。
目的在于维护其宗法制度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具有维护贵族的世袭制、等级制和加强统治的作用。
(8)概括——西周1)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
2)都城:镐(今陕西西安)3)重要制度:分封制礼乐制度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5)末代暴君:周幽王4.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可以列表比较夏、商、西周三代历史的基本状况。
(提示:可)填写年代尺。
六、作业设计:作业本七、板书设计:一、早起国家与社会1、夏商周历史更替2、分封制3、礼乐制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