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两岸是家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长江两岸教案.doc

长江两岸教案.doc

长江两岸教学内容:欣赏歌曲《采茶舞曲》《龙船调》教学目标:1、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2、能够跟录音唱出《采茶舞曲》的主旋律,并能够体会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音乐风格。

3、能够感受《龙船调》的内容及地方风格,并试着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重点:音乐欣赏和演唱。

教学难点:用歌声唱出《采茶舞曲》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精讲多练。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音乐《长江之歌》欣赏长江图片2、说说长江由学生收集资料(话说长江:(中国第一大河。

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干流全长6300余公里,长度居世界第三位;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

长江干流从江源至湖北省宜昌为上游,宜昌至江西省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至长江口为下游。

)3、谈话交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各民族各地区都有丰富多彩的民歌、各具特色。

如:有少数民族民歌也有汉族民歌。

民歌在各地有不同的称呼,陕北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的爬山调及牧歌、赞歌、宴歌、婚礼歌等。

汉族民歌按体裁又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到长江两岸来感受体验那里的民歌风格特点。

)4、出示课题《长江两岸》二、新课欣赏《采茶舞曲》——感受江南1、初听歌曲师:这首江南歌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感受?生:婉转、优美、活泼2、复听歌曲(1)师:这首乐曲为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生:美丽的江南景色及采茶姑娘们的劳动景象和愉快的心情。

(2)师:从歌曲的旋律上来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为什么?生:第一部分旋律轻快、活泼;第二部分旋律舒展、委婉(3)师:歌曲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我国何种戏曲种类唱腔相似?生:音乐流畅、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运用了越剧唱腔,这首歌原为越剧现代剧《雨前曲》的主题歌(4)师:歌曲的主旋律是怎样的?随音乐试着引导学生学唱歌曲的前四句,运用普通话,熟悉后试着引导学生婉转轻柔、流畅连贯的唱出江南民歌的特色(5)模仿演唱模仿录音,试着用方言来演唱歌曲(6)师用普通话和方言各唱一段,问:哪一种更能表现出歌曲的风格、特色?(7)你们觉得南方人与我们北方人在性格上有什么样的区别?那他们的音乐呢?南方人性格比较细腻、多思;北方人就比较豪爽、豁达三、欣赏《龙船调》——走进江北好,了解的江南地区的歌曲,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江北,去听一听那里的民歌又有着什么样的特点?1、初听湖北民歌(1)师:请说说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哪里的民歌?生:高亢、明亮,是湖北民歌。

鄂教版品社四上《长江两岸是家乡》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四上《长江两岸是家乡》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四上《长江两岸是家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长江两岸是家乡》是鄂教版品社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描绘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了长江流域的美丽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课文语言优美,插图生动,适合学生阅读和欣赏。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家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情感。

但部分学生对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了解不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长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生字词卡片。

4.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长江两岸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长江两岸的哪些景色和人文景观。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课文中提到了哪些生字词?它们的意思是什么?”“课文中的句子‘长江的水真清啊!’和‘长江的鱼真多啊!’分别描绘了长江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长江两岸的美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及如何保护家乡的环境。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美景和特色?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我们的家乡?”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长江两岸民歌》超详细教案

《长江两岸民歌》超详细教案
(3)湖南小调《浏阳河》
《浏阳河》作为中国经典民歌,自创作以来,广为流传,分别有多位演唱家。
(4)湖北小调《龙船调》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首湖北的优秀民歌作品,它的名字叫《龙船调》
(出示视频)
师:《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它被很多的歌唱家唱过,不知道你们觉得这首歌有哪个地方是显得比较特别的呢?
(教师示范律动动作)
1、让同学们讨论如何表演,讨论时间视实际情况而定。
2、同学们创作表演。
3、教师对同学们的表演进行小结。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长江两岸的音乐有什么认识呢?有什么样的感受(提问)
生:
师:长江两岸的音乐作品是音乐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散发着熠熠的艺术光芒,很好的抒发了长江两岸人民的情感,表现了长江两岸人民的生活劳动。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心的欣赏歌曲,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从而丰富我们的艺术情感。
出示课件音乐
(1)师:这首歌曲听起来热情、声音嘹亮,是属于民歌分类的哪一种?
生:山歌。
师:这首曲子是属于长江两岸哪个地区的民歌?
生:云南。
师:云南的《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山歌。歌词非常简朴,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牧童生活。音乐结构也很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其中夹以“喔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
课时授课计划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周次/星期
节次
课题
长江两岸音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地理知识了解长江两岸各个地区的民歌及其特点,通过师生共同感受、体验长江两岸地区民歌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鄂教版四年级上册《长江两岸是家乡》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品德与社会鄂教版四年级上册《长江两岸是家乡》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小学品德与社会鄂教版四年级上册 《长江两岸是家乡》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30年前家乡的路
20年前的路
如今的路
如今的路
水路
航空
公路
铁路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交通的变 化可真大啊!留心观察家乡的 路和桥,选择你喜欢的,把它 画下来,给大家欣赏一下吧!
家乡物产知多少
我叫小明, 我的家乡在 大草原,这 里遍地都是 牛羊。我们 这里生产的 牛羊肉、牛 奶、皮革和 羊毛销往全 国各地。
家乡物产知多少
我叫小丽, 我的家乡在 大平原。我 们这里生产 玉米、小麦、 花生、棉花、 苹果、葡 萄……
家乡物产知多少
我叫小红, 我的家乡在山 区,这里有茂 密的森林和许 多种类的树木, 树林里有各种 各样的动物、 中草药、山野 菜、木耳、蘑 菇等。
家乡物产知多少
我叫小军, 我的家乡在大 海边,海产品 丰富,有鱼、 虾、蟹、贝等。
说一说家乡的特产
玉看家乡的宝藏
我叫圆圆,我的家 乡盛产石油。大量的 原油和石油产品支援 了国家的经济建设。
家乡采风
云 南
跟奶奶学剪纸
社区生活和谐、快乐,家乡 民风淳朴,美丽富饶。古老 的传说、多彩的乡土民情更 是耐人寻味,让我们为之骄 傲和自豪!

鄂教版品社四上《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课稿

鄂教版品社四上《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课稿

鄂教版品社四上《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课稿东津新区王河小学马毕勤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长江两岸是家乡》的第一板块家乡的水。

一、说教材《家乡的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的第二课《长江两岸是家乡》第一个活动。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长江两岸是家乡》、《说说家乡的故事》。

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与可喜,激发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家乡的水》作为第二课《长江两岸是家乡》的第一个板块。

通过了解家乡的水,知道“千湖之省”的由来,从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家乡环境和水资源的意识。

同时它也渗透着想念家乡、热爱家乡等多层面的教育。

2、说教学目标学情分析:中年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知,正处于一个范围急剧扩大的阶段,他们对外界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但面对大量的信息又不知如何选取。

对于他们来说,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是基本的至关重要的“看家本领”。

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习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家乡的水,从而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保护家乡环境和水资源的意识。

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继续培养学生认识地图图例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乡自然环境及“千湖之省”的由来,体会水资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千湖之省”的由来,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难点: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说教法和学法《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新课程倡导孩子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本节课我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寻找教材与生活的链接点切入教学,采用方法是:1、直观演示,吸引学生。

“长江两岸是家乡”,教案

“长江两岸是家乡”,教案

第七课《长江两岸是家乡》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活动一游戏互动,导入新课1. 游戏:我来比划你来猜。

老师说比赛规则:每组派一名代表上来猜,老师出示一样特产,自己组的成员可以有三次机会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可以说出有关特产的名称和产地的字,不然就算犯规无效。

2. 点生谈感受。

3.小结:刚才的这些都是我们湖北省的特产。

同学们是否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家乡物产知多少》,一起来感受家乡的富饶。

【设计意图:通过猜物产的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巧妙的揭示了本科的教学内容。

】活动二物产博览,引导探究1. 看一看。

学生阅读教材中介绍的家乡物产。

2. 师介绍:物产包括自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工业、农业、渔业、林业、矿产、土特产等。

就让我们一起来个“物产博览会”吧!3.学生组成“老乡团”,小组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物产的实物、图片及有关介绍等。

4.班级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介绍边往黑板上贴画或写有关当地的物产、美味佳肴、小吃、土特产的名称和特点的小卡片。

带有家乡物产的同学展示实物,介绍其名称及特点,还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

5.学生把知道的家乡物产标记在教科书上。

6.学生交流学习感受。

7.小结:看来我们的家乡湖北真是物产丰富。

【设计意图:在此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课前调查和课堂上的“老乡团”小组合作学习,围绕“家乡物产博览”展开探究,交流和展示,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家乡的物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激发了更多同学的关注。

】活动三物产推销,深化认知1. 师:家乡的名优特产,是家乡人的骄傲,怎样才能使家乡的名优物产更出名、更受人们欢迎呢?谈谈你的金点子。

2. 你有什么金点子吗?小组交流或自己设计广告词。

3.反馈,比比谁是智多星?将自己的金点子和广告词在全班交流。

4.小结:从这一个个金点子里,和这一条条广告词中,我看到了大家的智慧,更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家乡物产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旨在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物产的认识,通过给自己家乡物产进行宣传,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长江我的家(教案)

长江我的家(教案)
4.课文朗读与感悟:学习课文《长江我的家》,感悟作者对长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课后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家乡河流的短文,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核心素养目标
《长江我的家》核心素养目标:
1.增强学生对长江文化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长江沿岸风光,激发对大自然美的感知和热爱。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江的基本概念。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多个省份,全长约6300公里。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以长江三峡为例,展示长江在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3.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能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家乡的河流。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长江对家乡的影响,形成自己的见解。
5.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通过课后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家乡河流的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起源、流经省份、全长及地理位置,这是认识长江的基础,教师需通过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具进行讲解,确保学生掌握。
举例:在分析长江对家乡经济影响时,教师可通过举例长江流域的农业、渔业发展,让学生理解长江对家乡的重要性。在指导写作时,教师可提供写作框架和参考词汇,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长江我的家》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长江边,见过长江的美丽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长江的奥秘。

《长江两岸是家乡》教案

《长江两岸是家乡》教案

《长江两岸是家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乡湖泊众多的自然环境及水资源分布情况。

能力目标:学会独立读图和查找资料以及调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知识、能力目标,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对这块祖祖辈辈生活、敷衍的热土萌生热爱之情,并由此唤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我省湖泊众多的自然环境及水资源分布情况。

学会独立读图和查找资料以及调查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湖北政区图》上找到长江、汉水、清江及流经地区;知道我省的水资源分布情况;探究这样的自然环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学习新课。

1、看一看、谈一谈仔细看图,发现我省自然环境特点(引导从颜色上发现。

)——水道纵横交错、湖泊众多、誉为“千湖之省”。

2、查一查、聊一聊“千湖之省”的由来。

(云梦泽)历史上,湖北省大小湖泊的确有一千多个。

这些星罗棋布的湖泊都是远古时代的大泽——“云梦泽”留下的遗迹。

“泽”:聚水的地方。

3、比一比、赛一赛。

介绍自己通过调查了解的江河、湖泊的名称、位置、特点等。

(贴黑板)(分组、个人;积分、奖励。

)4、读一读、想一想(1)小资料:湖北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总长37000千米。

长江自西向东,流经省内的长度为1061千米。

汉水是长江的最大支流,自西北东南,到武汉汇入长江,境内流长878千米。

湖北面积在3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目前有300个左右,大部分集中于汉江平原。

(1962年以前有1066个。

)(2)湖泊为什么减少了?意味着什么?怎么办?(指名读、齐读、师生互相问答、小组竞赛、个人抢答,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激情。

)5、找一找,标一标。

(1)在地图上把流经我省主要的河流、湖泊标识出来。

(先小组合作后指名到台上标识。

)长江、汉江、清江(枝江、荆江、)洪湖、东湖。

(2)交流记忆方法。

(《洪湖水,浪打浪》)6、考一考,问一问。

(1)你家附近有些什么河流、湖泊?(2)知道我们汉阳的“六湖连通”吗?(3)南岸咀为什么称为“中国角”。

小学四年级教案 7、长江两岸是家乡-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小学四年级教案 7、长江两岸是家乡-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有趣的家乡风情教材分析:《有趣的家乡风情》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长江两岸是家乡》的第四个活动主题。

作为本课的最后一个主题,是在让学生对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物产有所认识和了解后,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为学习下一课《说说家乡的故事》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每个学生都亲身经历着节日,对节日的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现在的孩子不大接触传统戏曲,对戏曲了解的比较少,需要教师补充引导。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知道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

2、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查研究的能力。

3、在交流中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愿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普遍存在的风俗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对家乡的独特风俗有一定的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根据查找的资料,体会习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访问长辈、查找资料,了解家乡习俗,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诗词童谣诵风俗、看图交流话风俗、说唱讲谈传风俗。

教学过程:一、诵古诗,感知节日风俗(出示古诗《元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的景象?有什么习俗?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都有各地的民俗风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家乡风情》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二、话习俗,了解家乡风俗(一)交流春节习俗1、刚才通过一首诗,引起了我们对春节的回忆,我们襄阳人过春节都有哪些习俗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搜集的资料,在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展示汇报。

4、我们湖北省其它地区春节有哪些特别的习俗?5、观看视频,了解全国各地过春节情况。

(二)交流其它节日习俗。

1、(出示书本上的童谣)请大家读一读这则童谣,找出童谣中写出了哪些节日?齐读童谣。

2、现在,我们选择其中的“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几个节日,从时间、饮食、开展的活动,人们的穿戴等几个方面来交流一下,请各小组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在小组交流。

长江两岸是家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长江两岸是家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长江两岸是家乡(鄂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长江两岸是家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和对三峡工程地认识,从而萌发对家乡地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地情感.
2.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地自然环境、物产和风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地影响.了解三峡工程地概况,知道三峡工程是祖国建设地一项伟大成就,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
3.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地意识.
教学准备:
1.
2.
1.
2.
1.
2.
3.
四、
1.
2.
2.
3.
三、阅读“百年梦想”,共享成功之乐
1.阅读“百年梦想”,伟人了解之梦
2.分析原因,初步感知为什么原先只能是“海市蜃楼”、“美好地企盼”?今天,这个百年梦想成为现实,高峡真地出了平湖(课件同步出示课题“高峡出平湖”),这说明了什么?
3.观看三峡大坝合拢盛况(课件播放新闻片段)
五、了解“三峡工程”,领略工程之壮
1.知道三峡工程地理位置,出示三峡工程全景图.
2.探究工程功能(1)防洪,(2)发电,(3)航运,(4)其他(如旅游、环保等)
3.观看船过船闸地过程(课件演示)
4.学生谈感受六、同唱《长江之歌》,抒发赞颂之感1.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长江、赞美三峡工程.
2.师生齐唱歌曲《长江之歌》.
七、引导课后查阅,探究三峡之最
设疑:这“造福人民地伟大地三峡工程”它地伟大还体现在它有许多世界之最,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努力、作出了牺牲,请大家去收集这些方面地资料,我们在下节课中学习探讨.
第三课时
(一)交流三峡之最.
1.
2.
3.
4.
1.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两岸是家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和对三峡工程的认识,从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风情,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了解三峡工程的概况,知道三峡工程是祖国建设的一项伟大成就,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功能。

3.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意识。

教学准备:
1.歌曲录音:《长江之歌》《我们的田野》。

2.有湖北地貌有何风土人情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二、读图感知
1.课件出示湖北省地图,学生读图,思考:湖北境内有哪些江流湖泊?你由此发现了什么?(家乡湖泊众多)
2.学生一边读图一边交流。

三、交流资料
1.学生分小组介绍自己调查了解的湖北江河、湖泊的名称、位置、特点等。

2.教师提供收集的照片资料进行展示和讲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3.指名读文中“小资料”,理解为什么称湖北为“千湖之省”?
四、说说你家附近有些什么河流、湖泊?这些湖泊和河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些什么好处?
第二课时
一、欣赏风光图片,感受长江之美
1.欣赏美景(课件播放长江风光照片,同时配乐《长江之歌》。


2.诉说感受:你知道这些景色是哪儿的吗?看到了这些景色,你感觉到长江是怎样的?
教师小结: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美丽动人,是我们的母亲河。

二、回顾历史灾难,感悟治理之需
1.了解灾难(课件播放洪灾实景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
2.学生交流:看了投影,你有什么感受?
3.论对策有什么办法能使长江减少灾难,永远造福于我们呢?
三、阅读“百年梦想”,共享成功之乐
1.阅读“百年梦想”,伟人了解之梦
2.分析原因,初步感知为什么原先只能是“海市蜃楼”、“美好的企盼”?今天,这个百年梦想成为现实,高峡真的出了平湖(课件同步出示课题“高峡出平湖”),这说明了什么?
3.观看三峡大坝合拢盛况(课件播放新闻片段)
五、了解“三峡工程”,领略工程之壮
1.知道三峡工程地理位置,出示三峡工程全景图。

2.探究工程功能(1)防洪,(2)发电,(3)航运,(4)其他(如旅游、环保等)
3.观看船过船闸的过程(课件演示)
4.学生谈感受
六、同唱《长江之歌》,抒发赞颂之感
1.师:同学们,让我们用歌声来赞美长江、赞美三峡工程。

2.师生齐唱歌曲《长江之歌》。

七、引导课后查阅,探究三峡之最
设疑:这“造福人民的伟大的三峡工程”它的伟大还体现在它有许多世界之最,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努力、作出了牺牲,请大家去收集这些方面的资料,我们在下节课中学习探讨。

第三课时
(一)交流三峡之最。

(二)过渡谈话:你知道家乡的那些特产?
(三)播放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初步感知。

(四)分小组将自己收集的有关家乡特产的名字和特点写在纸上。

(五)推介活动:
学生每小组推选一人介绍家乡的特产,或进行实物展示。

(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拓展知识。

(七)小结。

(八)作业:继续搜集湖北有哪些特产,将所掌握的资料整理成一张卡片。

第四课时
一、谈话:你知道什么叫“风俗”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一些风俗。

二、学习新课:
(一)家乡的风俗
1.学生查阅词典,说说什么叫:“风俗”?
2.学生阅读教材49-50页,分小组说说其中风俗的由来。

3.读家乡流传的童谣,了解每个节令习俗各不相同,说说哪些是你喜欢的?
4.让学生说说本地特有的一些风俗。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清“风俗”与“迷信”的区别。

(二)地方方言与文化
1.让学生试着说说各地的方言。

2.介绍湖北的三大地方戏,并插播视频。

三、小结本课学习后的一些收获,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