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饲料常用原料营养成分含量
水产饲料企业标准
Q/*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03--2016水产配合饲料2016-1-10发布2016-1-20实施*有限公司发布前言本标准是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排:本标准代替了Q/*03-2015。
本标准与Q/*03-201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产品的品种、型号的增删;本标准由**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有限公司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03-2015水产配合饲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产饲料的定义、型号、产品名称及饲养阶段、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签、储存及运输、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加工、销售的水产配合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117-1989 饲料用小麦GB/T 19541- 2004 饲料用大豆粕GB/T 23736-2009 饲料用菜籽粕GB/T 21264-2007 饲料用棉籽粕GB/T 19164- 2003 鱼粉GB/T 5917.1- 2008 配合饲料粉碎粒度的测定两层筛筛分法GB/T 5918- 2008 配合饲料混合均匀度的测定GB/T 6432- 19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 6433- 2006 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GB/T 6434- 2006 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过滤法GB/T 6435- 2006 饲料水分和其他挥发型物质含量的测定GB/T 6437- 2002 饲料中总磷量的测定方法光度法GB/T 6438- 2007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方法GB/T 14699.1-2005 饲料采样GB10648 饲料标签GB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T 10647- 2008 饲料工业术语GB/T 16764- 2006 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GB/T 16765- 1997 颗粒饲料通用技术条件GB/T 18246- 2000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蛋氨酸、赖氨酸)GB/T 18823- 2010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GB/T 8946-2013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GB/T 8947-1998 复合塑料编织袋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SC/T1077-2004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农业部公告第168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第176号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使用的药品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93号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农业部公告第1126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定义本标准采用GB/T10647-2008、GB/T16764-2006中有关定义。
水产全价饲料及饲用油脂的品质评价
水产全价饲料及饲用油脂的品质评价摘要:在湖南益阳随机抽取了4种市售甲鱼全价饲料和6种草鱼全价饲料,分析了其中的营养成分与挥发性盐基氮,抽取了3种饲用油脂,分析了其酸值和过氧化值。结果表明,4种甲鱼全价配合饲料中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磷、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5.49%、15.88%、40.64%、6.09%、1.90%、2.42%、4.28%,总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为28.01 mg/100 g;6种草鱼全价配合饲料中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总磷、总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34%、10.98%、29.41%、8.72%、12.01%、1.26%、0.85%;饲用油脂的平均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1.70 mg/g和11.10 mmol/g。关键词:甲鱼;草鱼;全价配合饲料;饲用油脂Quality Analysis of Aquatic Complete Feeds and Feed OilAbstract: 4 kinds of soft-shelled turtle complete formula feeds and 6 kinds of grass carp complete formula feeds were sampled in Yiyang, Hunan province. Nutrients in all feed samples and volatile basic nitrogen (VBN) in soft-shelled turtle feeds were detected. In addition, acid value (A V) and peroxide value (POV) of 3 kinds of feed oil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percentage contents of water, ash, crude protein, crude ether extract, crude fiber, total phosphorus and calcium in the soft-shelled turtle complete feeds were 5.49%, 15.88%, 40.64%, 6.09%, 1.90%, 2.42% and 4.28%, respectively, and these in the grass carp feeds were 9.34%, 10.98%, 29.41%, 8.72%, 12.01%, 1.26% and 0.85%, respectively. A V and POV in the feed oil were 11.70 mg/g and 11.10 mmol/g, respectively.Key words: soft-shelled turtle; grass carp; complete formula feed; feed oil近年来,随着我国猪肉和禽类价格的不断上涨,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种消费倾向导致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包括鱼、虾、蟹、鳖等多种专业饲料的产量和种类也逐年攀升[1-3]。但随着水产饲料市场的迅速扩增,市场上的水产饲料品质参差不齐。为此,该文针对湖南益阳的市售水产饲料和饲用油脂,分析各类水产饲料的品质指标,为完善现有的国家水产动物饲料标准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2011年7月于湖南省益阳市随机抽取了不同生产厂家的4种甲鱼全价饲料(成鱼用,粉料)和6种草鱼全价配合饲料(成鱼用,2种粉料+4种颗粒料)。粉料直接取样,封袋和编号;颗粒料先经过粉碎机粉碎后过40目筛,取筛下物装袋,编号和保存。另从该市场上随机抽取3种饲用油脂,置于4 ℃保存,待测。1.2 仪器电子天平(BS124,赛多利斯)、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1750,岛津),恒温振荡培养箱(ZHP-250)、离心机(TDL-40B)、凯氏定氮装置、索氏脂肪提取装置等。1.3 方法1.3.1 营养指标分析根据文献[4]方法,分别采用105 ℃恒重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浸提法、酸碱水解法、550 ℃高温灼烧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分光光度法,测定甲鱼和草鱼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1.3.2 非营养指标及分析分法甲鱼饲料中挥发性盐基氮(VBN)指标,取3 g左右饲料于300 mL三角瓶中,加100 mL去离子水,于25 ℃下以150 r/min振荡浸提30 min后,以5 000 r/min离心5 min,取40 mL上清液于凯氏烧瓶中,先后加入1 g/100 mL氧化镁溶液20 mL,2 g/100 mL硼酸溶液20 mL、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2滴,同凯氏定氮法中的蒸馏和滴定步骤;饲用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根据文献[5]测定。2 结果与分析2.1 甲鱼饲料成分分析与评价4种甲鱼饲料中的常规营养成分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4种甲鱼饲料中水分均低于6%,粗脂肪均大于5%,粗纤维均小于2%。与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的中华鳖全价配合饲料企业标准(Q/FZYS 001-2009)相比,水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均符合标准。尽管4种甲鱼饲料的粗蛋白、粗灰分、钙和总磷含量与标准相符,但是4号饲料样品的粗蛋白低于标准值,而粗灰分,钙和总磷也略高于标准值。总体上看,4种被检甲鱼饲料中,7个常规营养指标共计28个检测值仅2个检测值与标准参考值相差较大,特别是粗脂肪远高于参考值。另外,虽然4种饲料的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均低于限量水平,但是4号样品的T-VBN约为其他甲鱼饲料的2倍,表明4号饲料样品的新鲜度明显低于其他3种饲料,其中1~3号等3家饲料厂生产的甲鱼饲料质量相近。蛋白质是水产饲料的重要营养成分[6]。尽管甲鱼配合料中粗蛋白质平均含量符合标准,但据杨宗坫报道,甲鱼饲料一般含有50%粗蛋白质,其中仅有2/3为真蛋白,而约1/3的粗蛋白没有利用价值[7]。郑连春等[8]发现,在保持甲鱼消化率不变的条件下,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降低,幼甲鱼生长速度加快,幼甲鱼存活率提高,故建议在全价配合饲料的基础上,粗蛋白水平降低3%~8%,不仅可节约饲养成本,还可有效促进甲鱼生长。另外,齐占会[4]也认为适当降低蛋白质含量可以提高甲鱼的摄食量和蛋白质利用率,特别是饲料中的蛋白质降至33%,也不会影响中华鳖的生长[9]。因此,提高甲鱼饲料蛋白质量比片面追求高蛋白更具有实际意义(表2)。2.2 草鱼饲料的品质分析草鱼饲料营养成分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粉料的水分、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高于颗粒料,其余指标两者之间差异不大。在7种营养指标中,总磷和钙的比例相对稳定,在1.2~1.5之间,除粗纤维和总磷的差别较小以外,其余指标在各饲料中差异较大。该结果表明市场上草鱼饲料品质良莠不齐。与草鱼全价配合饲料部分营养参数(表4)相比,6种草鱼饲料中除水分、总磷(为有效磷量的两倍以上)和钙外,各指标均符合要求,其中6种饲料样品的粗蛋白和粗脂肪明显高于成鱼饲料参考值。2.3 饲用油脂的酸价与过氧化值酸价(Acid value,A V)和过氧化值(Peroxide value,POV)是判定油脂氧化酸败的重要指标。3种饲用油脂的A V和POV分别为11.70和11.10(表5)。国家标准中要求饲料酸值不超过6,前苏联的饲用油脂标准中,要求一等动物油脂酸价小于10,二等小于20,日本一般饲用油脂酸价控制在30以下。王鸿泰[6]发现甲鱼采食酸值在30左右的饲料后,会导致白底板病,认为饲料酸值定在20以下比较合适。另据周长征[10]报道,脂肪氧化酸败产生的醛类可以直接损伤水产动物肝脏,影响正常的肝功能。脂肪过氧化产生的自由基可与某些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和蛋氨酸,发生化学反应,造成必需氨基酸的损失。油脂过氧化物是将油脂加温并持续打入空气20 h 后,其过氧化物含量应不超过20 mg/kg。但由于用该法测定完全氧化酸败油脂时POV值却很低,导致美国和欧洲对该方法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另有研究表明,饲用油脂POV<20时,饲料可安全使用;20<POV<50时,不会影响动物采食量,但是可能会影响饲料转化效率,并对动物产生毒害作用;POV>200时,油脂毒性急剧增加,会导致实验动物肝肿大。但油脂POV一般存在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尽管后期油脂的POV下降,但其利用效率更低,这与美国和欧洲质疑POV评价油脂氧化酸败有效性是一致的。仅从现有报道来看,3种油脂的酸价偏高,而POV较正常,但是油脂质量是否在安全范围内尚难以评价。因此,在选用饲用油脂时,应选用不饱和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含量的2倍以上,且存放不超过45 d的油脂。3 小结首先,此次检测的甲鱼饲料中营养成分含量基本与标准相符,且质量相对稳定,但饲料样品呈现高蛋白和高脂肪特征;其次,在草鱼饲料中除水分、总磷和钙未进行比较外,其余指标均满足草鱼的营养需求,特别是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高于标准的最低值,但除粗纤维和总磷外,其余营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表现出了高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和质量不稳定等3个特征;再次,由于国内和国际评价饲用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标准不一致,3种油脂的品质尚难以科学评价,要解决对现有饲用油脂的酸价标准和过氧化值评价油脂氧化酸败的争议,还需要对相关标准深入研究和探讨。参考文献:[1] 曹恒柱,夏冬玲.饲用油脂的质量指标与合理选用[J].科学养鱼,2005(12):75.[2] Q/FZYS 001-2009,中华鳖全价配合饲料[S].[3] 廖朝兴,雍文岳,文华.草鱼全价配合饲料营养参数及配制技术[J].淡水渔业,1997,23(1):31-33.[4] 齐占会.中华鳖对饲料蛋白质水平适应性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06.[5] 汪东风.食品化学实验和习题[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3-25.[6] 王鸿泰,何力,张俊.饲料质量与中华鳖白底板病的关系[J].淡水渔业,2002,32(2):32-33.[7] 杨宗坫.甲鱼饲料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科学养鱼,1997(11):6-7.[8] 郑连春,徐成姣.不同蛋白含量对幼甲生长的影响[J].科学养鱼,2001(12):51.[9] 张晶,赵云,史旭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指导[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4-32.[10] 周长征.油脂氧化酸败对鱼虾的影响与对策[J].饲料博览,1999,11(8):36-37.。
饲料原料介绍
饲料原料Ⅰ.能量饲料一、玉米1.概述:浓度在谷物中列为首位,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适口性好,来源广。
(1)以品种分:凹玉米、硬玉米、高油脂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
高赖氨酸玉米:其油脂含量高于普通玉米的1%~4%,蛋白质也提高0.3%左右。
(2)以颜色分类:黄玉米、白玉米等。
2.营养成分:①能值:每千克含总能量为17.05~18.22MJ对猪的消化能为16.01~16.59MJ,对鸡的代谢能为13.96~16.47MJ。
②粗蛋白:含量低,约为8%左右,缺乏赖氨酸与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在用做配合饲料时要注意与其他原料的搭配使用。
③粗纤维:含量低,2%~4%。
④矿物质:钙0.25%,0.2%~0.25%。
3.特性及饲养价值①鸡:玉米是鸡的重要原料,一般占日粮的40%~60%。
最适合肉鸡的肥育用,且玉米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着色具有效果。
②猪:玉米用于小猪的日粮时,以细粉为宜;用于20Kg以上大猪时,以粗碎为宜。
一般在配合饲料中占50%~70%。
③水产:玉米用在肉食性鱼类,效果不良,应避免生玉米用于水产饲料。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玉米多数为淡黄色与金黄色,也有少数为白色。
形状为牙齿状,略具有玉米特有的甜味,初粉碎后有生谷的味道。
水分在14%~15%时,脐部收缩明显凹下,有皱纹,经齿碎时震牙并有清脆的声音,用手指掐比较费劲,大把握玉米有刺手感。
水分含量高的玉米不宜长期贮存,另长期贮存的则以不粉碎为好。
二、小麦1.概述:小麦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
我国很少用粉碎的小麦做配合饲料的原料而多用其加工的副产品。
2.分类①按季节分类:冬小麦和春小麦。
②按谷粒质地分类:硬小麦和软小麦。
4.特性及饲养价值(1)鸡:小麦全量取代玉米用于鸡饲料中,效果不如玉米约为玉米的90%左右,如取代1/3—1/2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
用小麦喂鸡不要粉碎的太细,否则使适口性下降,最好制成粒状。
(2)猪:小麦对猪的适口性甚佳,可全量取代玉米,但因热能值低,饲料价值低于玉米。
鱼粉成分含量表
鱼粉成分含量表:
鱼粉是一种常见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主要来源于鱼类的加工副产品,如鱼皮、鱼骨、鱼鳞等。
鱼粉的成分含量表通常包括以下几项:
1. 粗蛋白质:鱼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通常在55%-70%之间,是鱼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畜禽和水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2. 粗脂肪:鱼粉中的粗脂肪含量通常在5%-12%之间,是鱼粉中的能量来源之一。
脂肪对于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过量的脂肪摄入可能导致动物肥胖等问题。
3. 粗纤维:鱼粉中的粗纤维含量通常在2%-5%之间,是一种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物质。
粗纤维对于动物的消化功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过量的粗纤维摄入可能导致动物消化不良等问题。
4. 灰分:鱼粉中的灰分含量通常在10%-15%之间,主要包括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动物生长和维持健康所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对于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
用。
5. 水分:鱼粉中的水分含量通常在8%-12%之间,是鱼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水分对于动物的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过量的水分摄入可能导致动物腹泻等问题。
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和水产养殖中。
然而,鱼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可能导致动物健康问题。
因此,在使用鱼粉时,需要注意选择高质量的鱼粉产品,并注意储存和使用方法,确保动物健康和安全。
水产动物性原料
第一章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第二节鱼贝类的水分新鲜水产原料的Aw一般在0.98-0.99,腌制品在0.80-0.95,干制品在0.60-0.75。
Aw低于0.9时,细菌不能生长;低于0.8时,大多数霉菌不能生长;低于0.75时,大多数嗜盐菌生长受抑制;低于0.6时,霉菌生长完全受抑制。
第三节鱼贝类的蛋白质一、鱼肉蛋白质:细胞内蛋白质、细胞外蛋白质细胞内蛋白质:肌原纤维蛋白质(盐溶性)、肌浆蛋白质(水溶性)细胞外蛋白质:肌基质蛋白质(不溶性)(一)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粗丝)肌动球蛋白(肌肉的收缩和死后僵硬)肌动蛋白肌原纤维蛋白原肌球蛋白细丝(60%-70%)肌钙蛋白(二)肌浆蛋白肌肉细胞肌浆中的水溶性(或稀盐类溶液中可溶的)各种蛋白的总称,种类复杂,其中很多是与代谢有关的蛋白。
低温贮藏和加热处理中,较稳定,热凝温度较高。
此外,色素蛋白的肌红蛋白亦存在于肌浆中。
肌红蛋白含量的高低,是区分暗色肌与白色肌(普通肌)的主要标志。
红肉鱼类的肌浆蛋白含量多于白肉鱼,腐败速度也大于白肉鱼。
(三)肌基质蛋白(2-10%,远低于陆地动物15-20%)胶原蛋白、连接蛋白、弹性蛋白(三者构成结缔组织)(四)胶原蛋白1、胶原蛋白的概念胶原蛋白(Collagen)又称胶原,是由三条肽链拧成的螺旋形纤维状蛋白质。
是动物结缔组织重要的蛋白质,结缔组织中胶原蛋白占了约20~30%,因为有高含量的胶原蛋白,结缔组织具有了一定的结构与机械力学性质,如张力强度、拉力、弹力等以达到支撑、保护的功能。
主要存在于皮肤肌肉、骨骼、牙齿、内脏(如胃、肠、心肺、血管与食道与眼睛等处。
2、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征①甘氨酸(glycine)约25~30%,每隔两个其他氨基酸残基(X,Y)即有一个甘氨酸,其肽链可用(甘-X-Y)n表示。
②胶原中脯氨酸(Proline)约12%,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约10%,一般动物性蛋白质中羟脯氨酸含量极少,另外氨酸(alanine)有11%,羟赖氨酸(hydroxylysine)约0.5%。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品质评估标准
水产养殖中的饲料品质评估标准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而饲料的品质对于水产养殖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饲料品质评估标准对于提高水产养殖业的效益、保障水产养殖产品的质量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水产养殖中的饲料品质评估标准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饲料组成成分的评估饲料组成成分是评估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水产养殖中,饲料组成成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健康。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灰分含量等。
其中,粗蛋白质是评估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粗脂肪含量的高低与饲料的能量水平密切相关,粗纤维含量可以评估饲料的纤维素含量以及消化率,灰分含量则反映饲料的无机盐含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理化指标的评估除了饲料的组成成分外,理化指标也是评估饲料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理化指标包括饲料的颗粒大小、水分含量、饱和度、PH值等。
其中,颗粒大小直接影响饲料的摄食能力,较大颗粒饲料能够提高鱼类的摄食率,而较小颗粒饲料则有利于水产动物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水分含量是评估饲料保存性能的重要指标,高水分含量可能导致饲料发霉变质,而低水分含量则可能降低饲料的可吸湿性。
饱和度可以评估饲料中油脂的饱和程度,而PH值则反映饲料的酸碱性,适宜的PH值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三、营养成分含量的评估评估饲料品质还需要关注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
常见的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位,合理的氨基酸含量是保障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和免疫力的关键。
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免疫力以及骨骼发育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评估饲料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至关重要。
四、抗营养因素的评估评估饲料品质还需要考虑其中的抗营养因素。
在水产养殖中,抗营养因素主要包括抗营养因子和有害物质。
抗营养因子包括抗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的形成能力,对于水产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和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常用饲料原料的分类与品质鉴定
常用饲料原料的分类与品质鉴定1、大麦外观特征:大麦呈淡黄色椭圆锥状物质。
营养价值:裸大麦的粗纤维含量为2.0%,与玉米相当;皮大麦的粗纤维含量较高为4.8%;无氮浸出物含量为67%以上,主要成分为淀粉,其他糖约占10%,主要是非淀粉多糖,含量分别占干物质的6.25%~6.93%和3.85%X51%,故大麦的生理有效能值低于玉米和小麦,每千克含代谢能ll.21~ll.30MJ(鸡);蛋白质含量为IDn3肌蛋白质的品质是能量饲料中较好的,氨基酸的组成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等含量高于玉米,尤其是赖氨酸含量为0.43%,比玉米几乎高出一倍。
矿物质含量仍为钙(0.04%"0.09%)少磷(0量仍~0.33%)多,钙磷比例不恰当,相对于小麦和玉米植酸磷占总磷的比例较少,约占总磷的46.15%~48.49%;大麦含微量元素铁较高,但含铜较低。
饲用价值:总体而言大麦的饲用价值较玉米低,用来喂猪、家禽和牛的饲用价值为玉米的88%、80%〜85%(鸡)和90%牛。
通常情况下,大麦不宜用来配制仔猪饲粮,但有研究表明,将大麦进行加热处理后,能显著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比生大麦)。
用大麦饲喂育肥猪,以不超高25%为宜,并可获得质量较高的、有利于加工的硬脂酮体。
大麦对鸡的饲用价值明显不如玉米,在肉仔鸡饲粮中用量以不超高20%为宜,育肥鸡最好控制在10%以下。
大麦是反刍动物优良的精料,在奶牛精料补充料用量上以控制在40%以内为宜。
品质鉴定:2、椰油粉外观特征:淡黄色粉末。
营养价值:是以椰子油为主要原料研发生产的一种新型能量饲料原料。
椰子油富含中短链脂肪酸,幼龄动物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相对其它油脂有着极大的优势。
新鲜椰子油经过特有剪切均质工艺,将脂肪颗粒加工成更小的脂肪微粒,并经过乳化工艺均匀包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水溶性。
中短链脂肪酸吸收、转运途径简单高效,吸收后不需要重新合成直接进入血液,可以快速给幼龄动物提供能量。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水产养殖原料
• 添加量:<10% • 使用方式:小鱼多用
大鱼少用 密度低时多用 密度高少用 • 使用地区:北方中小 企业
酪蛋白
水分
CP
EE
ASH
DP
11.27 81.24
0.12
2.62
100
鲤鱼
99
DE(KJ/G) 20.43 20.20
虾糠(虾头粉)
豆粕 11.54 43.34 1.62 6.14 100
14.18
干啤酒 8.72 46.62 0.38 6.40 100 酵母
花生粕 9.63 47.8 0.93 6.25 100
后 两
采食量
0.77 ±0.0141a
0.84 ±0.0141b
0.88 ±0.00676c
0.83 ±0.0219b
周
饲料转 化率
1.63 ±0.0692a 1.62 ±0.0535a
1.68 ±0.0242a
1.62 ±0.0311a
用途及不足
特色乳仔料 低档乳仔料 高档水产料 不足
产量有限 工艺尚需完善 机理研究严重缺乏
• 添加量:〈15%
啤酒糟的使用
• 优点:啤酒香味 性价比优
• 不足:质量控制
• 气味:啤酒味 • 添加量:<15%
菜籽粕
• 优点:蛋氨酸较高 性价比优
• 不足:毒素含量高 植酸磷含量高
• 口味:苦味 • 添加量:范围宽 • 产量:500万吨左右
植物蛋白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灰分 DP DE 麦芽根 10.71 36.58 0.66 6.84 100 11.62 膨化大豆 7.38 36.65 16.64 5.15 100 15.56 玉米酒精蛋白 9.12 37.91 10.21 5.00 95.66 11.80 棉籽粕 10.05 41.78 0.78 6.46 100 11.79
水产饲料的企业标准
水产饲料的企业标准主要涉及到饲料的原料、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生产工艺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参考标准:
1. 原料:水产饲料的原料应选择新鲜、无腐败、无霉变、无异味、无异物
的原料,如鱼粉、豆粕、棉籽饼、葵花籽饼等。
原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
2. 营养成分:水产饲料的营养成分应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
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水产饲料的主要成分,应选择高质量的蛋白质原料,如鱼粉、肉骨粉等。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应根据水产动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3. 卫生指标:水产饲料的卫生指标包括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霉菌等。
饲料的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以确保水产动物的健康生长。
4. 生产工艺: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粉碎、混合、制粒、烘干等
步骤。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时间等参数,以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卫生指标。
5. 包装和储存:水产饲料应采用防潮、防污染、防虫害的包装材料进行包
装。
饲料在储存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接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水产饲料的企业标准仅作为参考,具体标准应根据企业和行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在选购水产饲料时,建议向供应商或生产厂家索取详细的产品规格说明书和质量保证书。
水产饲料的配方范文
水产饲料的配方范文水产饲料是指用于养殖水生动物(如鱼、虾、蟹等)的食物。
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水产饲料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研发适合不同水生动物的饲料配方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水产饲料的配方及其影响因素。
一、水产饲料配方的基本原则1.种类选择:根据养殖的水生动物种类选择适当的原料,如鱼类饲料以鱼粉、虾粉等为主要原料,虾类饲料则以虾粉、小鱼虾虫为主要原料。
2.营养均衡:根据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合理配合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确保饲料的营养均衡。
3.经济性: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价格适中的原料,确保饲料的经济性。
4.可消化性:饲料的成分要易于水生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二、水产饲料配方的原料选择与用量1.蛋白质源:鱼粉、虾粉、豆粕、米糠等,根据鱼类或虾类的需求合理配比。
一般鱼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0%左右,虾类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在35%左右。
2.脂肪源:鱼油、豆油、植物油等,提供必需脂肪酸,提高饲料的能量含量。
3.碳水化合物源:玉米粉、小麦粉、淀粉等,提供能量,增加饲料的稳定性。
4.维生素、矿物质: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水生动物的生长需求。
三、水产饲料配方的制作工艺1.原料处理:将饲料中的原料进行粉碎或研磨,以便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
2.原料混合:按照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保证饲料的均匀性。
3.加工制粒:将混合的饲料加工成颗粒状,包括混合、蒸煮、压片、切割、干燥等过程。
颗粒饲料有利于水生动物的摄食和消化吸收。
4.包装储存:将制成的饲料进行包装和储存,保持饲料的质量。
四、水产饲料配方的影响因素1.水生动物品种:不同水生动物对饲料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种类调整配方。
2.年龄和生长阶段:不同年龄和生长阶段的水生动物对营养需求不同,饲料配方需要根据其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调整。
3.养殖环境及管理:不同饲养环境对水生动物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如水质、温度等因素会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产生影响。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与野生水产的营养成分对比
养殖渔业工作中的养殖水产与野生水产的营养成分对比一、引言养殖渔业是指通过人工控制饲养方式,培育和养殖各种水产动植物,以满足人们对水产产品的需求。
养殖水产与野生水产在养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条件,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其营养成分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就养殖水产与野生水产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
二、养殖水产的营养成分养殖水产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其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使其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在养殖过程中,饲料成为了养殖水产主要的营养来源。
养殖水产的饲料种类繁多,包括鱼粉、鱼油、饲料颗粒等。
这些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1. 蛋白质养殖水产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对较高。
蛋白质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鱼类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养殖水产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可以达到30%以上。
蛋白质的高含量使得养殖水产具有良好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
2. 脂肪养殖水产中脂肪的含量相对较高。
脂肪是提供能量和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
养殖水产通过饲料的摄取,可以获得各种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等脂肪成分。
这些脂肪成分对于维持鱼类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增加其口感具有重要作用。
3. 维生素和矿物质养殖水产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高。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和代谢的必需物质。
例如,维生素C对于鱼类的免疫系统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而钙、磷等矿物质则对于鱼类骨骼的正常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三、野生水产的营养成分野生水产依靠自然环境中的食物链进行生长,其营养成分可能会受到环境和季节的影响。
野生水产的食物来源多样,包括其他水生生物、浮游生物等。
1. 蛋白质野生水产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
野生水产的蛋白质含量受到食物来源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常见的野生水产中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
相比之下,养殖水产蛋白质的含量更高。
2. 脂肪野生水产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低。
野生水产获取脂肪主要依赖于其食物链中的植物和动物,因此其脂肪含量较为有限。
水产饲料配方
水产饲料配方1. 引言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方式,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广泛应用。
水产饲料作为水产养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定合理的水产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养殖品质,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产饲料配方的相关知识,包括饲料成分、营养需求和配方设计等内容。
2. 饲料成分水产饲料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下面将对各类成分进行详细介绍:2.1 蛋白质蛋白质是水产饲料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常见的蛋白质来源包括植物性蛋白(大豆粉、玉米粉等)和动物性蛋白(鱼粉、虾粉等)。
根据不同水产动物的需求,蛋白质含量可以在20%至50%之间。
2.2 脂肪脂肪是水产饲料中的能量来源,对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存活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脂肪来源包括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等)和动物油(鱼油、虾油等)。
脂肪含量一般在5%至15%之间。
2.3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水产饲料中提供能量的重要成分。
常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包括谷类(玉米、小麦等)和豆类(大豆、花生等)。
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在20%至40%之间。
2.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水产动物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常见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常见的矿物质包括钙、磷、铁等。
根据不同品种和阶段,需要添加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 营养需求不同种类的水产动物对营养的需求有所差异。
以下是常见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3.1 鱼类鱼类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一般在30%至45%之间。
同时,鱼类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也较为重要。
3.2 虾类虾类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较高,一般蛋白质含量在35%至40%,脂肪含量在5%至10%之间。
此外,虾类还需要适量添加维生素C和钙。
3.3 蟹类蟹类对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需求较高,一般碳水化合物含量在30%至40%,脂肪含量在5%至10%之间。
水产饲料钙含量标准
水产饲料钙含量标准水产养殖业作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饲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其中,钙是水产饲料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对鱼类的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水产饲料中钙含量的标准,以及这一标准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一、水产饲料中钙的重要性1.1 钙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钙是鱼类生长发育和骨骼形成的必需元素,对于维持鱼体内钙磷平衡、促进骨骼和鳞片的正常发育具有关键作用。
合适的钙含量不仅可以促进鱼体健康,还对繁殖、抗病能力等方面有着积极影响。
1.2 钙在水产饲料中的来源水产饲料中的钙主要来自于原料中的鱼粉、鱼油、贝壳类等天然物质,同时也可以通过添加无机盐、碳酸钙等补充。
二、水产饲料中钙含量标准2.1 钙含量的国家标准国家针对水产饲料中钙的含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这些标准往往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养殖环境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合理的钙含量标准是根据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制定的,以保证饲料的全面营养。
2.2 钙含量标准的调整与研究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对于饲料中钙含量标准的研究和调整也日益受到关注。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不断优化钙含量标准,以适应不同鱼类的需求和不同养殖环境的变化。
三、水产饲料中钙含量标准的影响3.1 对鱼类生长的影响钙含量的标准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发育。
合适的钙含量有助于促进鱼体的正常生长,提高养殖效益。
3.2 对骨骼健康的影响足够的钙含量对于鱼类骨骼和鳞片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过低的钙含量容易导致骨骼发育不良,影响鱼体的健康状况。
3.3 对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合理的钙含量标准有助于提高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水产饲料中钙含量标准的科学制定和合理调整,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实践中,科研人员和从业者需要密切关注钙含量标准的变化,结合养殖实际,合理调整饲料配方,以确保鱼类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促进水产养殖业的高质量发展。
水产饲料营养标准
8322
草鱼育成(100克/尾以上池塘混养前期)配合饲料.
草鱼育成料
8323
草鱼育成(100克/尾以上池塘混养后期)配合饲料.
草鱼育成料
14.4
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嗅、味和组织形态特征,无发霉、变质、结块、异味及异嗅。
14.5
产品营养指标分为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
14.6
14.6.1
表1 斑点叉尾鮰饲料营养浓度
营养标准
饲喂对象
表4
鱼种料(0.6-50g)
成鱼料 (50g以上)
集约化
池塘养殖
集约化
池塘养殖
8040
8041
8341
8042
8342
主
要
指
标
鱼消化能Mcal/kg≥
3.2
3.1
3.0
3.0
2.9
粗蛋白质%≥
34.0
32.0
30.0
30.0
28.0
可消化蛋白%≥
32.0
30.0
28.0
28.0
26.0
DB51/T 80-1999鲤鱼配合饲料标准(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81-1999草鱼配合饲料标准(四川省地方标准)
Q/NFXW006-1998鲤鱼、鲫鱼、罗非鱼、草鱼、鳊鱼、淡水白鲳硬颗粒配合饲料标准(南方希望企业标准)
Q/71602397-X.2-1999鱼用复合预混合饲料标准(成都新卫科技企业标准)
13.1.2
根据饲养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的饲料。
13.2
13.2.1
对饲料的色泽、气味、外观性状等所作的规定。
13.2.2
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所作的规定。
水产饲料知识点总结
水产饲料知识点总结一、水产饲料的分类水产饲料根据其来源、成分、形态和适用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照来源和成分可分为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综合性饲料;按照形态可分为粉料、颗粒料、饼料、浮料和沉料等;按照适用对象可分为鱼类饲料、虾类饲料等。
水产饲料的分类可以帮助养殖者选择合适的饲料,提高投喂效果。
二、水产饲料的基本营养成分水产饲料的基本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其中,蛋白质是鱼类和虾类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物质,脂肪能提供丰富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可以供给鱼虾运动和代谢所需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养殖动物正常生长和免疫功能的重要元素。
养殖者需要了解每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和投喂时的比例和要求,以保证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三、水产饲料的配料原则水产饲料的配料原则包括全价配料、均衡配料和经济合理配料。
全价配料是指饲料原料的种类齐全,能充分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均衡配料是指饲料中各个营养成分的比例协调,不过多或不足;经济合理配料是指在满足动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了解水产饲料的配料原则可以帮助养殖者合理选择原料,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预处理、配料搅拌、颗粒造粒、干燥冷却、包装等环节。
原料预处理包括清理、粉碎等步骤,配料搅拌是将各种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颗粒造粒是将混合好的饲料原料通过造粒机成形,干燥冷却是将造好的颗粒饲料通过干燥设备降低水分,最后进行包装。
水产饲料的生产工艺对饲料的质量和形态有直接影响,养殖者需要掌握合理的生产工艺,以生产出优质的饲料。
五、水产饲料的贮存和运输水产饲料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潮、防晒、防虫和密封,避免受潮发霉、变质和氧化。
在长途运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方式,以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不受损失。
水产饲料在贮存和运输中的合理管理可以帮助养殖者节约成本,保证饲料的品质。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饲料营养成分与配方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动物饲料营养成分与配方水产养殖是一种重要的畜牧业模式,通过人工饲养和管理来繁殖、生长和利用水生动物资源。
而养殖动物的饲料是水产养殖的核心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水产养殖的成本和养殖效益。
本文将探讨水产养殖中养殖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与配方,以提供合理的饲养方案,优化养殖效果。
一、养殖动物饲料的基本构成养殖动物饲料的基本构成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等。
这些营养成分在饲料中的比例和配方将根据不同的养殖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生态环境而有所差异。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养殖动物进行简要介绍。
1. 鱼类饲料鱼类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对于鱼类饲料的营养成分与配方要求较高。
通常情况下,鱼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脂肪含量在5%至15%之间。
此外,鱼类还需要摄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促进其生长和免疫力的提升。
2. 贝类饲料贝类是水生动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贝类饲料的营养成分与配方的要求相对简单。
贝类饲料主要由藻类食物组成,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此外,适量添加钙质和磷质有助于贝类的壳体生长和营养平衡。
3. 虾类饲料虾类是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经济养殖对象之一,对于虾类饲料的营养成分与配方的要求也较高。
虾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在30%至40%之间,脂肪含量约为8%至12%。
此外,饲料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以促进虾类的生长和免疫力的提高。
二、养殖动物饲料配方原则1. 营养均衡原则养殖动物饲料的配方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饲养环境,确保其营养成分的均衡。
饲料中应包含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等,以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并保持其健康状态。
2. 饲料利用率原则饲料的利用率是评判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养殖动物对饲料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减少能量和养分的浪费,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3. 饲料适口性原则养殖动物对饲料的适口性是饲养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