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CB530100-重要病毒的入侵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2010年973项目

2010年973项目
煤等含碳固体原料大规模高效清洁气化的基础研 究
2010CB227100 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 2010CB227200 大规模高效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基础研究 2010CB227300 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
1
序号
项目编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名称 东南大学
承担单位
首席科学家 洪伟 刘新宇 任晓敏 许宁生 刘铁根 李波 孙家广 蒋昌俊 陈章渊 余少华 夏军 杨修群 吕达仁 周名江 石建省 赵美训 王超
超高频、大功率化合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技术基 础研究 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异质兼容集成与功能微结构 2010CB327600 体系基础研究 新型微显示和场发射平板显示高品质化及应用的 2010CB327700 基础研究
1315.00 1328.00 1312.00 1345.00 1331.00 1440.00 1373.00 1418.00 1409.00 1379.00 1167.00 1184.00 1290.00 1433.00 1268.00 1317.00 1195.00
深部重大工程灾害的孕育演化机制与动态调控理 论
2010CB732100 城市地下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0CB732200 生物质转化为高值化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 2010CB732300
清洁能源生产和环境治理中稀土催化材料应用的 基础研究
2010CB732400 仿生分子识别技术在生物医学应用的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钢铁研究总院 中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承担单位
首席科学家 董瀚 邱冠周 孙军 益小苏 孙晓峰 朱敏 张文军 李世海 刘日平 李晓谦 戴琼海 吴一戎 冯夏庭 张顶立 孙润仓 卢冠忠 鞠熀先

不同程度烟草白粉病感染秦烟99_的DNA_甲基化研究

不同程度烟草白粉病感染秦烟99_的DNA_甲基化研究
病原菌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严重时危害果实。 植株在发病
初期,叶片表面通常会出现褪绿斑点,形成白粉状病斑,随后
连成一片,成为边缘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可降低植株的光
的不同 发 育 时 期 和 不 同 器 官 中 的 甲 基 化 水 平 也 有 所 不
水平 不 同, 其 DNA 甲 基 化 水 平 在 29. 72% ~ 43. 37% [14] 。
低于 50 cm;每种程度至少采集 3 株作为重复处理村大田采集 4 种不同感染程度(0、
烟田内不同发病程度的秦烟 99 叶片,采集的个体间聚力不
尽量减少叶表面的污染,将用 75%的乙醇轻轻地擦洗所采集
的烟草叶片,装在茶包袋中,再置于装有硅胶的塑封袋中干
[ Result] The higher the degree of 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 infection, the higher the DNA methylation level of Qinyan 99 seedlings. [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the epigenetic diversity of Qinyan 99 infected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tobacco powder virus was studied to provide a
序号
No.
1
2
3
4
5
6
7
8
接头和引物名称
Adaptor and primer name
接头序列
Sequence
Eco RI adaptorⅠ
5′-CTCGTAGACTGCGTACC-3′
Hpa II / Msp I adaptorⅠ

973立项清单

973立项清单

2010CB95150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 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 所 国家气候中心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 泊研究所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 所
2010CB534900 重大疾病致病机理及相关药物研究 2010CB535000 重大疾病防治新方法研究 2010CB635100 新型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0CB950100 2010CB950200 2010CB950300 2010CB950400 2010CB950500 2010CB950600 2010CB950700 2010CB950800
2008CB717900
项目(课题) 负责人 郑有良 张利莉 贾宏杰 周建庭 谢应忠 李长贵 孙英贤 程新 葛全胜 郭正堂 乔方利 李建平 董文杰 方精云 陈镜明 顾行发 刘纪远 陈亚宁 张建云 丁平兴 周广胜 王宁练
唐华俊 邹晓蕾 马耀明 张明华 宇如聪 张宏 周俭民 邵峰 宋立荣 吴庆龙 吴丰昌 李 定 刘永 姜晓明
X23 X24 X25 X26 X27 X28 X29 X30 X31 X32 X33 X34 X35 X36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 及适应机制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数据的评估、同化、融合与 2010CB951600 应用 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 2010CB951700 影响与机制研究
2008CB418000 大中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 2008CB418100
湖泊蓝藻水华生态灾害形成机理及防治的 基础研究

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基于BIOLOG方法的数据分析

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基于BIOLOG方法的数据分析

生态学报2010,30(3):0817)0823Ac ta Ecologica S inica微生物生态研究中基于BI OLOG方法的数据分析王强1,戴九兰2,吴大千1,余悦1,申天琳1,王仁卿1,2,*(1.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100;2.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B I OLOG微平板法作为一种方便快速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微生物检测,微生物生态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该方法可以获得关于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的大量数据,反映出关于微生物活性的丰富信息。

然而大量的数据也对解释和分析提出了挑战,分析了应用于BIOLOG产生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常用的AW CD值计算,多样性指数计算,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相关、回归等方法深入探讨,阐述各自的功能、不足以及在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另外也对一些不常见的方法,如非参数多元分析(N on-Para m etric version ofMANOVA/P er m utati on version ofMANOVA)、动力学参数分析、多元回归树、典范对应分析等也进行了讨论。

通过对不同方法应用目标和原理的分析论述了各自优缺点,对微生物研究中基于B I OLOG方法数据分析的选择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B I OLOG;多元统计;环境微生物;数据分析;微生物生态Statistical anal ysis of data fro m B I OLOG m ethod i n the study of m icrobi al ecologyWANG Q iang1,DA I Ji u l a n2,WU D aqian1,YU Yue1,SHEN T ianli n1,WANG Renq i n g1,2,*1In stit u te of Ecology and B io d iversit y,Colle g e of L i fe Sc ie nce,Shandong Un i versit y,Ji c nan250100,China2E nvironm ent R esearc h In stit u t e,S handong Un i v e rsit y,J i c nan250100,Ch i naAbstract:The BI OLOG method has been w idely used to study m i crobial co mm un ity dyna m ics and has pr oved to be a useful tool in the research o fm icrobial ecology.A s a quic k and conve n i ent m et hod,it can prov i de a great a m ount o f data which reflect co mmun ity-level physi olog ical profili ng of m icrobial co mmunities.H o wever,the anal ysi 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multivari ate data has turned out to be one of t he intractable c ha llenges i n studies.T his wor k i ncl uded different methods previousl y appli ed i n BI OLOG analysis and clarified the pur poses and functi ons of these statistical m ethods.AWCD (A 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val ue,diversity i ndices,PCA(pri ncipal co m ponent ana l ysis),cluster analysis, correlati on analysis and regressi on analysis w ere d iscusse d acc ordi ng to their purposes,a l ong w ith co mm on m i stakes and abuses.W e a lso i nvolved a Non-Par a m etric version of MANOVA,catabolic profiles m ethods,canon 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and mult i ple regressi on tree analysis as extensions.T hiswork w ill hel p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I OL OG m et hod and m i pr 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s of m icroor ganis m s i n ecosyste m s.K eyW ords:BI OLOG;multi variate statistics;environ m ental m icr obes;data analysis;m icrobial ecology微生物是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分布广泛,对环境敏感、易变异,且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2]。

科技部公布973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共批准94个项目

科技部公布973计划立项项目清单 共批准94个项目
李圣怡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CB013300
人体运动功能重建的生机电一体化科学基础
朱向阳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
2011CB013400
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
张洪潮
大连理工大学
教育部
2011CB01350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陡边坡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与安全控制
教育部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2012CB719900
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精处理和空间信息智能转化的理论与方法
单杰
武汉大学
教育部
2012CB720000
行星表面精确着陆导航与制导控制问题研究
崔平远
北京理工大学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2CB720100
大型客机座舱内空气环境控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陈清焰
天津大学
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祝之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2012CB517900
儿童孤独症的遗传基础及其致病的机制研究
夏昆
中南大学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教育部
2012CB518000
重大心血管疾病相关GPCR新药物靶点的基础研究
肖瑞平
北京大学
教育部
2012CB518100
严重创伤重要组织器官修复再生的细胞与分子机制研究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2012CB518200
高原低氧环境的快速习服与长期适应机制研究
范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资料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资料
深井复杂地层安全高效钻井基础研究
李根生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良好
通过财务
验收
2010CB226800
煤炭深部开采中的动力灾害机理与防治基础研究
姜耀东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教育部
良好
通过财务
验收
2010CB226900
重油梯级分离与高效转化的基础研究
鲍晓军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科学院
优秀
通过财务
验收
2010CB530400
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优秀
通过财务
验收
2010CB630700
光电功能晶体的结构、性能和制备过程研究
王牧
南京大学
教育部
优秀
通过财务
验收
2010CB631100
先进复合材料空天应用技术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附件
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4年结题项目验收结果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首席科学家
第一承担单位
依托部门
项目验收结果
财务验收
结果
农业科学等8个973计划领域
2010CB126000
棉花纤维品质功能基因组研究及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分子改良
喻树迅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农业部
优秀
通过财务
验收
2010CB126100
主要农作物核心种质重要农艺性状单元型区段及互作研究
张学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五溴联苯醚-镉胁迫下蚯蚓抗氧化防御反应

五溴联苯醚-镉胁迫下蚯蚓抗氧化防御反应

D E-71 对蚯蚓的抗氧化防御反应主要表现为拮抗效应� 关键词: DE -71; C d2+; 蚯蚓; 酶活性 � � � 中图分类号: X 171. 5 文献标志码: A d : 10 . 39 69 /. . 10 0 3-6 50 4 . 20 10 . 11. 0 0 3 文章编号: 10 0 3-6 50 4 ( 20 10 ) 11-0 0 10 -0 7
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污染物对蚯蚓的三种酶活性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DE-71 主要表现为诱导效应, 而高浓度的 C d2+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S O D 和C AT 较P O D 敏感, 对环境污染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C d2+和 D E-71 复合染毒对抗氧化防御系统产生一定的联合毒性效应, SO D 主要由 协同转变为拮抗作用; � � � 以 � C A T 指示的联合效应则受 D E -71染毒浓度的影响, 当 C d2+与 10 和 10 0 / (干重 ) DE-71 复合时, 联合毒性作用 由协同转变为拮抗, 而与 4 0 0 / (干重 ) DE-71复合时则呈现协同作用; P O D 指标下两种污染物间则表现为拮抗作用�总体来说 C d2+与
表1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筛备用, 其基本理化性质见表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土壤类型 � 总氮 � � � ( � � / ) 总磷( �) � 总钾( / ) C E C 交换量( / ) 有机质含量( �) H 中壤 0. 066 0. 639 12. 8 4 9. 8 3 1. 1 8 . 5

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单位代码10635学号012013408000309博士学位论文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作者:李致宏指导教师:周泽扬教授李春峰副教授学科专业:微生物学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提交论文日期:2018年5月21日论文答辩日期:2018年6月2日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中国 重庆2018年6月西南大学二零一八届博士学位论文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学科专业:微生物学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指导教师:周泽扬教授李春峰副教授研究生:李致宏中国·重庆2018年6月Dissertation for Doctoral Degree ofSouthwest UniversityThe role of Bombyx mori 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BmNPC1)in baculovirusinfect host cellMajor:MicrobiologyField:Applied MicrobiologySupervisor:Prof.Zeyang ZhouAssociate Prof.Chunfeng Li Candidate:Zhihong LiChongqing,ChinaJune,2018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V)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NPC1蛋白研究进展 (1)1.1.1NPC1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1.1.2NPC1蛋白参与胆固醇运输功能的研究历程 (2)1.1.3NPC1蛋白与疾病 (5)1.1.4NPC1蛋白与病毒侵染 (6)1.2杆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11)1.2.1杆状病毒的分类 (11)1.2.2杆状病毒的生活周期 (12)1.2.3膜融合蛋白与杆状病毒 (14)1.2.4杆状病毒的应用 (16)第二章引言 (19)2.1研究背景 (19)2.2研究目的和意义 (20)2.3主要研究内容 (20)2.3.1家蚕BmNP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2家蚕BmNPC1的原核表达及定位分析 (21)2.3.3BmNPC1蛋白在BmNP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21)2.3.4家蚕BmNPC1参与杆状病毒侵染的机制研究 (21)2.4研究技术路线 (22)第三章家蚕Bmnpc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3)3.1材料与方法 (23)3.1.1材料 (23)3.1.2主要方法 (24)3.2结果与分析 (25)3.2.1家蚕BmNPC1的鉴定及序列基本特征分析 (25)3.2.2家蚕BmNPC1的空间结构预测 (27)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3.2.3家蚕BmNPC1的功能域分析 (28)3.2.4家蚕BmNPC1的系统进化分析 (30)3.3结论与讨论 (31)第四章家蚕BmNPC1的原核表达及定位分析 (35)4.1材料与方法 (35)4.1.1材料 (35)4.1.2主要试剂与仪器 (35)4.1.3主要方法 (41)4.2结果与分析 (48)4.2.1家蚕Bmnpc1的CDS扩增 (48)4.2.2BmNPC1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49)4.2.3家蚕BmNPC1的定位研究 (50)4.2.4家蚕BmNPC1蛋白膜外区多克隆抗体制备 (51)4.3结论与讨论 (55)第五章BmNPC1在杆状病毒BmNPV侵染宿主中的作用分析 (59)5.1材料与方法 (59)5.1.1材料 (59)5.1.2主要试剂与仪器 (59)5.1.3主要方法 (61)5.2结果与分析 (67)5.2.1NPC1抑制剂对BmE细胞的毒性分析 (67)5.2.2NPC1抑制剂对杆状病毒在BmE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68)5.2.3BmNPC1干涉载体的构建及抑制Bmnpc1转录的分析 (70)5.2.4干涉载体的表达对杆状病毒在BmE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71)5.2.5敲除BmNPC1细胞的构建及鉴定 (74)5.2.6敲除BmNPC1的细胞对杆状病毒增殖的影响 (75)5.3结论与讨论 (77)第六章家蚕BmNPC1参与杆状病毒侵染的机制研究 (79)6.1材料与方法 (79)6.1.1材料 (79)6.1.2主要试剂与仪器 (79)6.1.3主要方法 (82)6.2结果与分析 (89)6.2.1免疫共沉淀分析家蚕BmNPC1和杆状病毒GP64之间的互作 (89)6.2.2酵母双杂交分析BmNPC1与GP64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97)6.2.3家蚕BmNPC1与杆状病毒BV之间的定位分析 (103)6.2.4家蚕BmNPC1的抗体封闭对杆状病毒BV侵染宿主细胞的影响 (105)6.2.5杆状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侵染模型 (108)6.3结论与讨论 (109)第七章综合与讨论 (113)7.1家蚕Bmnpc1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3)7.2家蚕中BmNPC1的原核表达及定位分析 (113)7.3杆状病毒BmNPV的侵染依赖于BmNPC1蛋白 (114)7.4家蚕BmNPC1参与杆状病毒BmNPV侵染的机制研究 (114)论文的创新点 (117)参考文献 (119)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及参研课题 (131)附录 (133)致谢 (142)家蚕BmNPC1蛋白在杆状病毒BmNP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微生物学博士研究生李致宏指导教师周泽扬教授李春峰副教授摘要C型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type C,NPC)是一种致命的神经内脏脂质沉积病,其最显著的异常细胞表型为游离胆固醇沉积于溶酶体内,导致胆固醇从溶酶体向细胞内其他部位的运输障碍。

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服务技术

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服务技术

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服务技术
荆继武;周天阳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卷),期】2001(018)002
【摘要】介绍了一种在Internet环境下入侵容忍系统技术.现代网络的安全研究主要是从如何防止攻击的角度来进行的.入侵容忍系统技术则假设攻击与正常数据是不能明确区分的,攻击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有攻击的情况下,使网络仍能为预期的合法用户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入侵容忍系统技术的重点.
【总页数】5页(P119-123)
【作者】荆继武;周天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9
【相关文献】
1.网络上的入侵容忍服务技术 [J], 董明忠;毛跃平;朱明生
2.一种入侵容忍系统在Internet上的应用 [J], 乔佩利;冯晶莹
3.一个Internet上的入侵容忍系统 [J], 李砚峰;刘泰康;李纪欣;胡志勇
4.Internet目录服务——如何在Internet上查询用户信息 [J], 杨志宏;刘哲
5.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及服务软件(上) [J], 徐迎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CB518700 重要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2012CB518700 重要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

项目名称:重要病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首席科学家:戈宝学同济大学起止年限:2012.1-2016.8依托部门: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本项目将紧密围绕细菌性传染病防控和国家安全(生物反恐)等国家重大需求,以重要胞内病原菌土拉杆菌,结核杆菌和鼠疫菌为模型,系统地研究病原菌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拟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关键科学问题:1.胞内病原菌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2.胞内病原菌在宿主细胞内存活的分子调控机制?3.胞内病原菌因子如何干扰宿主细胞的关键信号通路?主要研究内容为了解决以上三个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重要胞内病原菌土拉杆菌,结核杆菌和鼠疫菌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筛选发现鉴定与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相关的病原菌致病因子和宿主因子,研究病原菌和宿主的功能非编码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病原蛋白-宿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泛素及类泛素化蛋白修饰等如何调控病原菌进入宿主细胞并在胞内存活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具体为以下六方面的研究:1. 发现和研究与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相关的宿主细胞因子及分子调控机制:1)研究一些宿主关键免疫分子对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调控的分子机制;2)筛选与病原菌侵入或存活相关的新的宿主细胞因子并研究其功能机制。

2. 发现和研究与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相关的病原菌因子及分子调控机制:1)利用转座子技术筛选和研究与病原菌侵入或存活相关的病原菌致病因子;2)利用过表达病原菌分泌蛋白组筛选与研究与胞内存活相关的致病因子。

3. 研究非编码RNA-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1)大规模发现病原菌和宿主新的非编码RNA;2)构建非编码RNA-蛋白相互作用网络;3)研究非编码RNA-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4. 研究病原-宿主蛋白相互作用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1)筛选和文献挖掘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蛋白;2)构建和分析病原菌-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3)进行病原和宿主相互作用蛋白的结构免疫学研究;4)研究重要的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蛋白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5. 研究泛素化或类泛素化蛋白等修饰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1)研究一类具有重要免疫调控功能的宿主泛素系统中的关键分子在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2)探寻与胞内菌在宿主巨噬细胞中的存活相关的新的泛素连接酶,并研究其免疫调控功能和分子机制;3)发现与宿主泛素及类泛素化系统相关分子相互作用的病原菌蛋白分子,并研究其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4)研究胞内菌中含pupylation修饰的蛋白酶体底物蛋白分子与宿主的泛素及类泛素系统相关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5)泛素及类泛素系统关键分子及其相互作用蛋白的结构免疫学研究6. 研究胞内病原菌干扰宿主免疫细胞的功能及分子机制:1)检测临床结核杆菌感染病人肺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及对信号通路的影响;2)研究重要差异分子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调控病原菌侵入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3)检测临床结核菌感染病人CD4+T细胞功能的分化及对信号通路的影响;4)研究重要差异分子对CD4+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通过CD4+T调控病原菌侵入巨噬细胞及胞内存活的分子机制;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以重要胞内病原菌土拉杆菌,结核杆菌和鼠疫菌为模型,阐明胞内病原菌侵入宿主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阐明胞内病原菌在宿主细胞内存活的分子调控机制;阐明胞内病原菌因子如何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干扰宿主免疫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发现诊断与治疗病原菌的新靶点,为控制病原菌感染和提高病原菌感染相关疾病的治愈率奠定基础。

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细胞系目录

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细胞系目录

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细胞系目录第一篇:武汉大学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细胞系目录CCTCC编号细胞名称种属来源GDC034 GDC002 GDC013 GDC001 GDC025 GDC026 GDC030 GDC038 GDC039 GDC006 GDC091 GDC010 GDC018 GDC011 GDC014 GDC019 GDC017 GDC021 GDC056 GDC060 GDC092 GDC096 GDC099 GDC104 GDC003 GDC058 GDC004 GDC005 GDC016 GDC032 GDC082 GDC009 GDC057 GDC031 GDC037 GDC040 GDC027 GDC028 GDC083 GDC084 GDC079 GDC051 GDC055NCTC克隆929(L129)鼠胸腺激酶缺陷细胞株(L-M TK)鼠胚成纤维细胞系(STO)鼠T淋巴瘤细胞系(YAC-1)鼠乳腺癌细胞系(MA-782 鼠成纤维细胞系(GR)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 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o)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F1)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BALB/C小鼠肝癌细胞系(H22)叙利亚仓鼠肾细胞系(BHK-21)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K1)鼠骨髓瘤细胞(P3/NS1/1-Ag4-1)鼠骨髓瘤细胞(P3X63-Ag8.653)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杂交瘤细胞(B6YH4)枝原体阳性鼠细胞系(B82)鼠肉瘤细胞大鼠腹水癌细胞系鼠纤维肉瘤细胞系正常鼠肾细胞系鼠肥大细胞肿瘤细胞系大鼠肝癌细胞系人卵巢癌细胞系(CoC1)CoC1细胞耐药亚株(CoC1/DDP)人喉癌细胞系(Hep-2)人二倍体细胞系(KMB-17)人二倍体细胞系(WI-38)人二倍体细胞系(MRC-5)人二倍体细胞系(HL)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Hela细胞耐药亚株(Hela/DDP)人T淋巴细胞系(H9)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人羊膜细胞系(Wish)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MOLT-4)表皮癌细胞系(A431)人胎肝细胞系(L-02)人T淋巴瘤细胞系(Hut-102)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内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内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外鼠国内鼠国内鼠国外鼠国内鼠国内鼠国外人国内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GDC054 GDC053 GDC023 GDC035 GDC064 GDC042 GDC043 GDC044 GDC045 GDC046 GDC047 GDC048 GDC068 GDC049 GDC050 GDC063 GDC024 GDC076 GDC065 GDC066 GDC067 GDC069 GDC070 GDC071 GDC072 GDC073 GDC059 GDC080 GDC078 GDC074 GDC075 GDC093 GDC094 GDC095 GDC097 GDC098 GDC100 GDC102 GDC103 GDC105 GDC106 GDC101 GDC015 GDC029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30)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S)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人肝癌细胞系(SSMC-7721)人直肠癌细胞系(Colo 320)人小肠癌细胞系(HIC)人腺癌细胞系(F56)人乳腺癌细胞系(T47D)人乳腺癌细胞系(1590)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SH)人诞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人舌癌细胞系(Tca 8113)人卵巢癌细胞系(Anglne)人肺癌细胞系(SPC-A1)人肺癌细胞系(A549)人肝癌细胞系(Hep G2)人胸腺激酶缺陷性细胞系(143TK)人结肠腺癌细胞系(SW480)人诞腺癌细胞系(Acc-M)人原胚肾转化细胞系(293 Ad5+)人胃癌细胞系(HS-746T)人肝癌细胞系(Hep-3B)人二倍体细胞系(HEL)人绒毛膜肿瘤细胞系(Bewo)人髓状甲状腺肿瘤细胞系(TT)人血管平滑肌(T/G)巨噬细胞淋巴瘤细胞系(U-937)人移行细胞膀胱癌细胞(T-24)人成骨肉瘤细胞系(MG-63)人生骨肉瘤细胞系(Saos-2)星形胶质瘤细胞(U251)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前列腺癌细胞系(PC-3)Burkitts 淋巴瘤细胞系(Daudi)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CA46)单核细胞系(THP-1)人肾癌细胞系(ACHN)人肾癌细胞系(769-P)人纤维肉瘤细胞系(HT-1080)人永生化表皮细胞(HaCAT)兔肾细胞系(PK-13)EB病毒转化细胞系(B95-8)猴肾细胞系(VERO)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内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人国外兔国外猴国外猴国外GDC033 猴肾细胞系(BSC-1)GDC036 罗猴肾细胞系(FRhK-4)GDC041 罗猴肾细胞系(MA-104)GDC062 VERO衍生株(SVP)GDC061 猪肾细胞系(PK-15)GDC022 猪肾细胞系(IBRS-2)GDC007 猪睾丸细胞系(ST)GDC081 草鱼肾细胞系(GIK)GDC012 犬肾细胞系(MDCK)GDC020 昆虫细胞系(Sf-21)GDC008 昆虫细胞系(SF-9)GDC085 草鱼肝脏细胞(L8824)GDC086 草鱼肾脏细胞(CIK)GDC087 团头鲂尾鳍细胞(WCF)GDC088 白鲢尾鳍细胞(SCF)GDC089 散鳞镜鲤尾鳍细胞GDC090 鲤鱼尾鳍细胞GDC110 人宫颈鳞状细胞癌(SiHa)GDC111 人宫颈上皮细胞癌(Ski)GDC112 人卵巢腺癌细胞(SW626)GDC113 人子宫内腺癌细胞(RL95-2)GDC114 人卵巢腺癌细胞(SK-OV-3)GDC115 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KLE)GDC116 转化的豚鼠胎体细胞(104C1)GDC117 中国仓鼠肾细胞CHO/dhFr-(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GDC118 人乳突状卵巢腺癌细胞(Caov-3)GDC119 人卵巢腺癌细胞(OVCAR-3)GDC120 膀胱癌细胞(BI U-87)GDC121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KG-1)GDC122 SV-40转化肺成纤维细胞(WI-38AV13)GDC123 小鼠B细胞杂交瘤细胞(W6/32)GDC124 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GDC125 蚊子细胞(C6/36)GDC126 逆转录病毒包装的NIH3T3细胞(PA317)GDC127 人子宫内膜腺癌细胞(AN3 CA)GDC128 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H4)GDC129 人子宫膜腺癌细胞(HEC-1-B)GDC130大鼠乳腺腺癌细胞系(MADB106)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N2a)鲤鱼上皮瘤细胞系(EPC)大鳞大马哈鱼胚胎细胞系(CHSE-214)猴猴猴猴猪猪猪鱼犬昆虫昆虫鱼鱼鱼鱼鱼鱼人人人人人人豚鼠人人人人人小鼠大鼠蚊子小鼠人人人大鼠国外国内国内国内国外国内国内国内国外国外国外国内国内国内国内国内国内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内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国外中国仓鼠第二篇:武汉大学中国经济史书目经济社会史前人著述经济史钱穆:《简明中国经济史》,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周自强、方行等:《中国经济通史》,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赵德馨、陈锋、张建民:《中国经济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新星出版社郑学蒙:《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㊃论著㊃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马明葱,李晓雨,万乔,陈志旭,卓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00)㊀㊀摘要㊀目的:比较分析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和典型肺炎克雷伯菌(ckp)的微生物学特征㊂方法: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收集广东地区的肺炎克雷伯菌㊂进行拉丝试验㊁肉汤稀释法及血清型㊁毒力基因等的检测,进一步做蜡螟实验㊂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微生物学特征㊂结果:hvkp的阳性率为33.0%(64/194),hvk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ckp(P<0.05)㊂hvkp的ST型以ST23和ST65为主,ckp的ST型较多样㊂血清型K2中kpn基因的阳性率高于K1(P<0.05)㊂kpn阳性的菌株中hvkp的LD50小于ckp(5.3ʃ0.7(log10cfu/ml)vs5.7ʃ0.7(log10cfu/ml),P=0.016)㊂结论:hvkp和ckp的MLST分型分布呈现不同的特点,且需进一步关注毒力基因kpn㊂关键词㊀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毒力;分子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446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9664(2020)06⁃0018⁃06DOI:10.3969/j.issn.2095⁃9664.2020.06.05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重点项目(201607020044)∗通讯作者:Email:chaosheep@sina.comMicro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highly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inGuangdongregionMaMingcong,LiXiaoyu,WanQiao,ChenZhixu,ZhuoChao∗(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000,China)∗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haosheep@sina.comAbstract㊀Objective:Tocompareandanalyzethemicro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highly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HVKP)andclassicKlebsiellapneumonia(CKP)inGuangdongregion.Methods:StrainsofKlebsiellapneumoniaewerecollectedinGuangdongregionbetweenNovember2016andApril2018.Thestrainsweresubjectedtostringtestforhypermucoviscosity,brothdilutiontestfordrugsusceptibility,serotyping,virulencegeneassay,andinvivovirulencetestingonwaxmothlarvae(Galleriamellonella).Therebythemicro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Klebsiellapneumoniaewereanalyzed.Results:ThepositiverateofHVKPwas33.0%(64/194).TherateofantibioticsresistancewaslowerinHVKPthaninCKPstrains(P<0.05).SequencetypingshowedthatHVKPwaspredominatedbyST23andST65,whilethesequencetypesofCKPseemedmorediverse.ThepositiverateofkpngenewashigherinserotypeK2thanthatinserotypeK1(P<0.05).Ofkpn⁃positivestrains,HVKPshowedlowerLD50thandidCKP[5.3ʃ0.7(log10cfu/ml)vs5.7ʃ0.7(log10cfu/ml),P=0.016].Conclusion:ThedistributionofmultilocussequencetypingofHVKPandCKPpresentsdifferentcharacteristics.Furtherattentionshouldbefocusedonthevirulencegenekpn.Keywords㊀High⁃virulenceKlebsiellapneumoniae;drugresistance;virulence;molecularepidemiology㊀㊀肺炎克雷伯菌,属于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肺部感染㊁泌尿道感染和血液感染等[1]㊂近年来社区来源的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hvkp)受到广泛关注,是微生物感染的研究热点㊂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是台湾的科学家1986年发现的[2],随后在台湾,韩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均有报道[2,3,4],而且在亚洲以外国家的报道也有所增加[5,6,7]㊂在其它地区报道的hvkp感染患者也主要是亚裔居民㊂hvkp不仅是导致肝脓肿的重要病原菌,还可引起脑膜炎㊁坏死性筋膜炎和眼内炎等转移性感染[8,9],其进展快㊁预后差,给患者的生命带来极大威胁㊂hvkp菌株在琼脂平板上的菌落表81第48卷第6期广州医科大学学报Vol.48No.62020年12月ACADEMICJOURNALOFGUANGZHOUMEDICALUNIVERSITYDec.2020现为高黏液性(hypermucoviscous),即拉丝实验阳性,则判断为高黏液表型菌株[5],故既往将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又称为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hypermucoviscousklebsiellapneumoniae,hmkp)㊂但对于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是否等同于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近年报道也存在争议,有研究通过小鼠实验表明,仅少数(1/5)的高黏液表型菌株表现为高毒力[10]㊂铁载体气杆菌素(iucA)占hvkp总的铁载体产量的90.0%以上,和敲除气杆菌素的菌株相比,含有气杆菌素的菌株可使小鼠模型的毒力增加100倍[11]㊂有关hvkp菌株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㊂ThomasA.Russo等表明拉丝实验定义hvkp的准确性能达到90.0%,iucA定义hvkp的准确性可达96.0%[12]㊂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拉丝实验和iucA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定义hvkp㊂与hvkp相对应的是典型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klebisellapneumonia,ckp),ckp主要见于医院感染,常因对头孢菌素㊁碳青霉烯类的耐药使其成为多重耐药菌㊂普遍认为ckp的毒力较低,但2016年中国浙江的一家医院发现了携带blaKPC⁃2克隆株ST11,可获得高毒力质粒,成为高耐药和高毒力菌株,并造成患者致命的结局[13⁃14]㊂因此,基于这种细菌的进化现象,以耐药性来区分hvkp和ckp只是相对而言的,须根据每个菌株的多种生物学特征予以判断㊂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性研究中国广东地区的hvkp和ckp的临床特征㊁细菌耐药性㊁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毒力情况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收集菌株及患者临床资料对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从广东省4家医院收集的194株培养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研究㊂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分离株㊂所有细菌均经Vitek2compact全自动化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储存于⁃80ħ㊂并经16SrRNA基因测序再次鉴定㊂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㊂1.2㊀拉丝实验用接种环蘸取新鲜的肺炎克雷伯菌菌落,将接种环向上提起,若菌落形成的黏丝长度大于5mm,则判定为拉丝实验阳性,反之则阴性㊂拉丝试验阳性的菌株为高黏液表型菌株[5]㊂1.3㊀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结果判断参照2017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推荐的折点[15]㊂6种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亚胺培南,均购自广州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㊂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㊂1.4㊀菌株MLST分型采用煮沸法提取菌株DNA的模板㊂PCR体系:PCR上下游引物各1.0μL,Premix12.5μL,超纯水9.5μL,DNA模板1.0ul,总共25.0μL㊂PCR反应条件详见https://pubmlst.org网站㊂PCR阳性产物送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并登录(https://pubmlst.org/bigsdb?db=pubmlst_mlst_seqdef&page=sequenceQuery)网站获得7个管家基因数目,和数据库中的7个管家基因比对后获得ST型㊂1.5㊀血清型与毒力基因毒力基因及血清型的PCR模板提取及反应体系同前,PCR特异性引物参照文献合成[12,16,17]㊂所得阳性产物送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并上传BLAST数据库比对分析㊂1.6㊀蜡螟实验参照文献中蜡螟实验标准方法[18],并做简要修改㊂1.6.1㊀方法㊀收集孵育于LB琼脂平板上18-20h分纯的临床肺炎克雷伯菌,将单菌落加PBS(PH=6.5)调麦氏比浊度为0.5,按照预先涂板计算的0.5麦氏的菌落量(cfu/ml)㊂依照10的倍数进行稀释,得到104-107cfu/ml的细菌悬液㊂实验组注射肺炎克雷伯菌菌液,对照组仅注射PBS㊂注射蜡螟的菌液需再次涂板计数验证细菌量㊂1.6.2㊀蜡螟体内注射㊀选取300-400mg健康状态良好(体白㊁运动活跃㊁翻身能力强等)的成熟幼虫(人工饲料喂养(奶粉,蜂蜜,蜜蜡,小麦粉,玉米面),相对湿度为60%-70%,并常规进行消毒),用注射器吸取20.0ul细菌悬液,在蜡螟伪足的第一腹节进针,将细菌悬液注入蜡螟体内㊂所有的194株菌均进行蜡螟实验,每株细菌分4个不同浓度(104-107cfu/ml),每个浓度的细菌菌液需注射30只蜡螟(即每组10只,重复3次),则一株细菌需120只蜡螟㊂将感染的蜡螟放置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只放10只感染的蜡螟,37ħ避光培养㊂1.6.3㊀记录结果㊀间隔12h(12h㊁24h㊁36h㊁48h㊁91第6期㊀马明葱,等.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60h㊁72h)记录蜡螟死亡数量,并用回归分析方法中的probit概率法计算LD50(log10cfu/ml),各组进行比较时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分析㊂1.7㊀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㊀菌株的来源及hvkp菌株的阳性率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从广东省4家医院共收集了194株培养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血标本来源的肺炎克雷伯菌为70.1%(136/194)(图1)㊂本研究中hvkp的比例为33.0%(64/194)㊂806040200脑脊液尿液无菌体液引流液下呼吸道血液图1㊀19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标本来源2.2㊀药物敏感性实验和ckp菌株相比,hvkp对本研究中的大多数抗菌药物更敏感(P<0.05)㊂hvkp菌株对亚胺培南㊁阿米卡星㊁头孢呋辛㊁头孢曲松㊁头孢吡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低于ckp菌株㊂(见表2)表1㊀hvkp和ckp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比较抗菌药物hvkp(n=64)ckp(n=130)P值∗imipenem0.0%17.7%0.000cefuroxime7.8%46.9%0.000ceftriaxone7.8%45.4%0.000cefepime4.7%34.6%0.000ciprofloxacin1.6%41.5%0.000amikacin0.0%16.2%0.0002.3㊀菌株MLST分型对所有菌株(194株)进行MLST分析,共有75个ST型,未分型9株(均在ckp组)㊂hvkp中主要的ST型为ST23(17/64,26.6%)㊁ST65(12/64,18.8%)㊁ST86(8/64,12.5%),这3种ST型占总的hvkp的比例为57.8%(37/64)㊂ckp中主要的ST型为ST11(18/130,13.9%)㊁ST15(6/130,4.6%),ST37(5/130,3.8%),这3种ST型占总的ckp的比例为22.3%(29/130)㊂2.4㊀血清型与毒力基因2.4.1㊀血清型㊀hvkp中92.2%(59/64)的菌株可进行血清分型,ckp中仅17.7%(23/130)的菌株可进行血清分型㊂64株hvkp的血清型分型中,K2型最多,占40.6%,其他血清型依次是K1型28.1%,K57型占15.6%,K20型占4.7%,K5型占3.2%,未发现血清型K54(见图2)㊂130株ckp的血清型分型中,K1型为6.2%,依次是K2型5.4%,K54型占3.1%,K20型占1.5%,未发现血清型K5㊂血清型K1㊁K2㊁K57在hvkp中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kp(P<0.05)㊂h v i p c k pK 57K 54K 20K 5K 2K 145403530252015100图2㊀hvkp和ckp中不同血清型的百分比2.4.2㊀毒力基因㊀hvkp菌株中毒力基因rmpA㊁rmpA2㊁iucA㊁iroB㊁peg⁃344㊁Alls㊁entB㊁ycfM㊁Irp⁃2㊁ybts㊁fimH㊁kfuB㊁wabG㊁uge㊁magA等的阳性检出率高于ckp菌株的检出率,其余毒力基因的阳性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区别(详见表3)㊂血清型K1菌株中毒力基因kfuB㊁mag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血清型K2,而K1的毒力基因kpn的阳性检出率低于K2㊂其余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在血清型K1和K2间无统计学差异(详见表3)㊂2.5㊀蜡螟实验蜡螟实验结果表明,总的来说hvkp的LD50低于ckp(5.4ʃ0.7(log10cfu/ml)vs5.6ʃ0.7(log10cfu/ml),P=0.035),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的平均LD50低于非高黏液表型肺炎克雷伯菌(5.4ʃ0.7(log10cfu/ml)vs5.6ʃ0.7(log10cfu/ml),P=0.026)㊂比较hvkp和ckp间差异显著的毒力基因(P=0.000),以及血清型K1和K2间有区别的的毒力基因菌株,hvkp中毒力基因kpn阳性的菌株的LD50大于相应的ckp菌株,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6)㊂其余表型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蜡螟的LD50详见表3㊂02广州医科大学学报(JGZMU)㊀2020,48(6)表2㊀hvkp/ckp,血清型K1/K2的毒力基因百分比分类hvkp(n=64)ckp(n=130)P值K1(n=21)K2(n=17)P值rmpA79.7%10.8%0.000∗88.9%60.9%0.107rmpA273.4%7.7%0.000∗85.2%60.9%0.107iucA100.0%22.3%0.000∗100.0%100.0%iroB95.3%23.1%0.000∗100.0%91.3%0.193peg⁃34489.1%13.9%0.000∗85.2%78.3%1Alls48.4%31.5%0.022∗44.4%30.4%0.126entB87.5%65.4%0.001∗96.3%91.3%1ycfM82.8%59.2%0.001∗96.3%95.7%1Irp⁃275.0%53.1%0.003∗92.6%69.6%0.107ybts60.9%31.5%0.000∗81.5%56.5%0.065fimH92.2%75.4%0.005∗92.6%82.6%0.64kpn57.8%49.2%0.26125.9%78.3%0.003∗wcaG28.1%26.9%0.86011.1%26.1%0.378kfuB40.6%17.7%0.001∗63.0%26.1%0.037∗wabG73.4%53.9%0.009∗88.9%69.6%0.107uge76.6%56.2%0.006∗85.2%87.0%1ureA95.3%89.2%0.159100.0%91.3%0.193magA26.6%4.6%0.000∗88.9%0.0%0.000∗注:∗表示hvkp/ckp,血清型K1/K2间的比例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表3㊀hvkp和ckp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蜡螟的LD50(log10cfu/ml)的比较主要阳性毒力基因株n(菌株数)hvkpnLD50ckpnLD50P值kfuB49265.7ʃ0.5235.6ʃ0.60.738kpn101375.3ʃ0.7645.7ʃ0.70.016∗iucA93645.4ʃ0.7295.3ʃ0.60.780rmpA65515.5ʃ0.7145.5ʃ0.40.994rmpA257475.5ʃ0.7105.6ʃ0.60.654iroB91615.4ʃ0.7305.5ʃ0.60.543Peg⁃34475575.4ʃ0.7185.5ʃ0.70.707ybts80395.4ʃ0.6415.7ʃ0.80.068注:∗表示hvkp与ckp间的LD50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3㊀讨论对2016年11月到2018年4月从广东省4家医院收集的不同感染部位的19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回顾性研究㊂本文中hvkp的比例为33.0%,低于我国北京对于老年人的一项6年的研究中的hvkp的比例(45.7%)[19],但高于国外西班牙(6.0%),加拿大(8.2%)等地区[5]㊂除少数地区发现高毒力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外[13],大多数研究表明肺炎克雷伯菌高毒力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高度敏感[20],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文献报道基本一致㊂本组资料显示64株hvKp菌株中发现5株耐药菌株,其中一株ST65⁃K2表型的hvkp为多重耐药菌株(MDR),对亚胺培南敏感㊂该菌株分离自胸腔感染患者的胸腔引流液,其毒力较强,感染蜡螟的LD50为4.5,与高毒力参考菌株K1血清型NTUH⁃K2044的LD50(4.1ʃ0.3)相近[18]㊂该菌株的毒力和耐药机制相互关系有待下一步研究㊂先前研究表明,血清型K1在hvkp中是最常见的[14,20],但在本研究分离的64株hvkp中,血清型K2最多,高达40.6%;K1次之(28.1%)㊂文献报道ST23型与血清型K1和肝脓肿密切相关[5],我们的12第6期㊀马明葱,等.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但本研究中仅8例肝脓肿,可能与血清型K1少有关系㊂本研究还发现,ST700和ST2059也与血清型K1相关,此两类菌株均来源于血液标本,但因临床资料欠全,是否因肝脓肿播散性感染未能考证㊂来自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研究表明,血清型K2的ST型较多样(8种ST型)[21]㊂本文中血清型K2的ST型也较多样,以ST65最常见㊂先前的研究表明ST268仅与血清型K20相关[22],本文中的ST268和ST893均为血清型K20㊂与既往研究一致,血清型K1㊁K2㊁K57与hvkp相关[22⁃23]㊂既往研究显示,rmpA/rmpA2,调节胞外脂多糖的合成,与高黏液表型密切相关,也认为是hvkp重要生物标记物[24,25],但在本研究中仅66.7%的hvkp为rmpA阳性,提示可能存在其他机制调节高黏液表型的表达[25]㊂此外,Guo等收集多种感染部位的肺炎克雷伯菌,结果表明与non⁃hvkp相比,hvkp中rmpA多,但rmpA在血清型K1和K2间无区别,与本文中hvkp的研究结果一致[22]㊂铁载体肠杆菌素(entB)㊁气杆菌素(iucA)㊁沙门菌素(iroB)㊁耶尔森菌素(ybts,irp⁃2)㊁kfu等均介导三价铁的摄取,均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重要的毒力因子[26,27,28]㊂本文中iucA㊁iroB㊁ybts㊁irp⁃2㊁kfu等在hvkp中的阳性率高于ckp,和既往的研究一致㊂既往研究表明血液和肝脓肿中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血清型K1均有kfuB基因,但血清型K2均无[29]㊂Lin等收集香港㊁新加坡和台湾的肝脓肿和非感染性携带者的血清型K2,结果表明血清型K2中kfuB基因的比例为11.5%[30]㊂本研究表明,K1中kfuB基因的比例为66.6%,K2中kfuB基因的比例为26.1%,表明kfu与血清型K1无特异性的关系㊂本研究中大多数的菌株携带fimH基因,但在hvkp菌株中的阳性率高于ck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既往研究一致[22]㊂另外一个与菌毛相关的基因kpn,其阳性率在hvkp和ckp间无明显差异,但在血清型K2中的阳性率高于K1㊂和既往小鼠模型研究结果一致[31],本研究蜡螟实验显示,高黏液表型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强于非高黏液表型的肺炎克雷伯菌,hvkp的毒力强于ckp㊂毒力基因的比较发现,除毒力基因kpn外,未发现其余表型在hvkp和ckp间的差异,表明不能仅单一依靠一种表型定义hvkp㊂毒力基因kpn阳性的菌株中hvkp的毒力大于ckp,表明该基因可能成为鉴定高毒力的生物标志㊂另血清型K2中有3株ST25,2株毒力基因kpn阳性,蜡螟实验表明其毒力较强,LD50与K1参考株(NTUH⁃K2044)的LD50(4.1ʃ0.3)一致[18];它们是收集自不同时间同一科室的细菌,1株来自血液,2株来自引流物,治疗期间给与了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的联合治疗㊂该3例患者的临床结局均为死亡㊂虽然高毒力的ST25⁃K2肺炎克雷伯菌目前未形成流行克隆,但基于其高危害性,在临床监测中应警惕[32,33]㊂参考文献[1]JarvisWR,MunnVP,HighsmithAK,etal.Theepidemiolo⁃gyofnosocomialinfectionscausedbyKlebsiellapneumoni⁃ae[J].InfectControl,1985,6(2):68⁃74.[2]LiuYC,ChengDL,LinCL,etal.Klebsiellapneumoniaeliv⁃erabscessassociatedwithsepticendophthalmitis[J].ArchInternMed,1986,146(10):1913⁃1916.[3]ShenDX,WangJ,LiDD,etal.Klebsiellapneumoniaeliv⁃erabscesses[J].LancetInfectDis,2013,(5):390⁃391.[4]ChungDR,LeeSS,LeeHR,etal.KoreanStudyGroupforLiverAEmerginginvasiveliverabscesscausedbyK1sero⁃typeKlebsiellapneumoniaeinKorea[J].JInfect,2007,54(6):578⁃583.[5]ShonAS,BajwaRP,RussoTA.Hypervirulent(hypermuco⁃viscous)Klebsiellapneumoniae:anewanddangerousbreed[J].Virulence,2013,4(2):107⁃118.[6]NadasyKA,Domiati⁃SaadR,TribbleMA.InvasiveKleb⁃siellapneumoniaesyndromeinNorthAmerica[J].ClinIn⁃fectDis,2007,45(3):e25⁃e28.[7]YuVL,HansenDS,KoWC,etal.InternationalKlebseillaStudyGVirulencecharacteristicsofKlebsiellaandclinicalmanifestationsofK.pneumoniaebloodstreaminfections[J].EmergInfectDis,2007,13(7):986⁃993.[8]PomakovaDK,HsiaoCB,BeananJM,etal.ClinicalandphenotypicdifferencesbetweenclassicandhypervimlentKlebsiellapneumoni:anemergingandunderrecognizedpathogenicvariant[J].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12,31(6):981⁃989.[9]ProkeschBC,TeKippeM,KimJ,etal.Primaryosteomyelitiscausedby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J].LancetInfectiousDiseases,2016,16(9):e190⁃e195.[10]ZhangY,ZengJ,LiuW,etal.Emergenceofahypervirulentcarbapenem⁃resistantKlebsiellapneumoniaeisolatefromclinicalinfectionsinChina[J].JournalofInfection,2015,71(5):553⁃560.[11]HsiehPF,LinTL,LeeCZ,etal.Serum⁃inducediron⁃acquisi⁃tionsystemsandTonBcontributetovirulenceinKlebsiellapneumoniaecausingprimarypyogenicliverabscess[J].JInfectDis,2008,197(12):1717⁃1727.[12]RussoTA,OlsonR,FangCT,etal.Identificationofbio⁃markersfordifferentiationof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fromclassicalK.pneumoniae[J].JClinMi⁃crobiol,2018,56(9).22广州医科大学学报(JGZMU)㊀2020,48(6)[13]GuD,DongN,ZhengZ,etal.AfataloutbreakofST11carbapenem⁃resistant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inaChinesehospital:amolecularepidemiologicalstudy[J].LancetInfectDis,2018,18(1):37⁃46.[14]ZhangR,LinD,ChanEW,etal.Emergenceofcarbapen⁃em⁃resistantserotypeK1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strainsinChina[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16,60(1):709⁃71.[15]JeanB,Patel,etal.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Performancestandardsfor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Twenty⁃ThirdInformationalSupplementM100⁃S27[J].2017,CLSIUSA.[16]ZhanL,,WangS,GuoY,etal.OutbreakbyHypermucovis⁃cousKlebsiellapneumoniaeST11IsolateswithCarbapen⁃emResistanceinaTertiaryHospitalinChina[J].Fron⁃tiersin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2017,7:182.[17]TurtonJF,PerryC,ElgohariS,etal.PCRcharacterizationandtypingofKlebsiellapneumoniaeusingcapsulartype⁃specific,variablenumbertandemrepeatandvirulencegenetargets[J].JournalofMedicalMicrobiology,2010,59(5):541⁃547.[18]InsuaJL,LlobetE,MorantaD,etal.ModelingKlebsiellapneumoniaePathogenesisbyInfectionoftheWaxMothGalleriamellonella[J].InfectionandImmunity,2013,81(10):3552⁃3565.[19]LiuC,GuoJ.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hyper⁃mucoviscousandaerobactinpositive)infectionover6?yearsintheelderlyinChina:antimicrobialresistancepat⁃terns,molecularepidemiologyandriskfactor[J].AnnalsofClinicalMicrobiologyandAntimicrobials,2019,18(1):4.[20]ZhangY,ZhaoC,WangQ,etal.Highprevalenceofhypervir⁃ulentKlebsiellapneumoniaeinfectioninChina:geographicdistribution,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antimicrobialre⁃sistance[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16,60(10):6115⁃6120.[21]LiaoCH,HuangYT,ChangCY,etal.CapsularserotypesandmultilocussequencetypesofbacteremicKlebsiellapneu⁃moniaeisolatesassociatedwithdifferenttypesofinfections[J].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14,33(3):365⁃369.[22]GuoY,WangS,ZhanL,etal.Microbiological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HypermucoviscousKlebsiellapneumoni⁃aeIsolatesAssociatedwithInvasiveInfectionsinChina[J].Frontiersin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2017,1(7):24.[23]LinYT,JengYY,ChenTL,etal.Bacteremic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duetoKlebsiellapneumoniae:clinicalandmicro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inTaiwan,2001⁃2008[J].BMCInfectDis,2010,10:307.[24]ChengHY,ChenYS,WuCY,etal.RmpAregulationofcapsularpolysaccharidebiosynthesisinKlebsiellapneu⁃moniaeCG43[J].JBacteriol,2010,192(12):3144⁃3158.[25]YuWL,KoWC,ChengKC,etal.Associationbetweenrm⁃pAandmagAgenesandclinicalsyndromescausedbyKlebsiellapneumoniaeinTaiwan[J].ClinInfectDis,2006,42(10):1351⁃1358.[26]RussoTA,OlsonR,MacDonaldU,etal.Aerobactin,butnotyersiniabactin,salmochelin,orenterobactin,enablesthegrowth/survivalofhypervirulent(hypermucoviscous)Klebsiellapneumoniaeexvivoandinvivo[J].InfectIm⁃mun,2015,83(8):3325⁃3333.[27]TangHL,ChiangMK,LiouWJ,etal.CorrelationbetweenKlebsiellapneumoniaecarryingpLVPK⁃derivedlociandabscessformation[J].EurJClinMicrobiolInfectDis,2010,29(6):689⁃698.[28]LawlorMS,O ConnorC,MillerVL.YersiniabactinisavirulencefactorforKlebsiellapneumoniaeduringpulmo⁃naryinfection[J].InfectImmun,2007,75(3):1463⁃1472.[29]BrisseS,FevreC,PassetV,etal.Virulentclonesofkleb⁃siellapneumoniae:Identificationandevolutionaryscenariobasedongenomicandphenotypiccharacterization[J].PLoSOne,2009,4:e4982.[30]LinJC,KohTH,LeeN,etal.GenotypesandvirulenceinserotypeK2Klebsiellapneumoniaefromliverabscessandnon⁃infectiouscarriersinHongKong,SingaporeandTai⁃wan[J].GutPathog,2014,12(6):21.[31]RussoTA,ShonAS,BeananJM,etal.HypervirulentK.pneumoniaesecretesmoreandmoreactiveiron⁃acquisitionmoleculesthan"classical"K.pneumoniaetherebyenhan⁃cingitsvirulence[J].PLoSOne,2011,6(10):e26734.[32]ZhangY,SunJ,MiC,etal.Firstreportoftworapid⁃onsetfatalinfectionscausedbyanewlyemerginghypervirulentK.pneumoniaST86strainofserotypeK2inChina[J].FrontMicrobiol,2015,21(6):721.[33]DecréD,VerdetC,EmirianA,etal.EmergingsevereandfatalinfectionsduetoKlebsiellapneumoniaeintwouni⁃versityhospitalsinFrance[J].JClinMicrobiol,2011,49(8):3012⁃3014.(收稿日期:2020⁃01⁃24)(本文编辑:郑颖)32第6期㊀马明葱,等.广东地区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的微生物学特征。

2010CB529300-胃癌新标志物的筛选及其预警和早诊作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_修正版

2010CB529300-胃癌新标志物的筛选及其预警和早诊作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_修正版

项目名称:胃癌新标志物的筛选及其预警和早诊作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首席科学家:樊代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总后勤部卫生部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分子参与和复杂的网络调控,找出其中的关键分子,并确定为胃癌高危预警、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生物标志物,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本项目解决此关键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围绕正常粘膜→炎症→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将用我们发现的5个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计175个相关分子,依次开展癌变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数万病例资源的临床分析和大规模高发人群的现场验证,从致病因素、宿主因素、异常分子、表观修饰调控、恶性转化逆转、恶性表型预告等多途径获得可用于临床应用的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标志物,再行逆向比对,由此循环往复、精挑细选,最终获得具有高危预警、早期图2 胃癌发生的关键环节示意图本项目围绕以上六个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进行胃癌标志物的筛选(见图2),具体科学问题是:1.幽门螺杆菌致癌过程中的关键因子幽门螺杆菌可导致胃癌风险增高已得到公认,但不同幽门螺杆菌菌株感染,给予宿主的刺激信号不同,导致其致病作用不同,但对何种菌株、那些基因在胃粘膜癌变过程中可引起恶性表型及其具体机制却有待于明确,同时在此过程密切相关的幽门螺杆菌特异毒素蛋白的功能及相关机制也有待阐明,这对阐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遗传标志,对于胃癌高风险个体预警以及幽门螺杆菌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2.宿主高风险基因多态性对胃癌发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宿主的基因易感性是另一项决定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转归的重要因素。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能明显降低重度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病风险。

然而,同样感染的个体胃粘膜病变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根除感染后胃粘膜病变的转归也明显不同。

因此,进一步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胃癌发生的相关机理,并从分子水平上评价干预效果,对筛选高危个体、有针对性开展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高分子

高分子

• 文献
• [1]刘玉梅,王海蓉,刘淑芳.荧光光谱法研究羟基化单壁碳纳米管与牛血清白蛋白/血红蛋 白的相互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6,51(03):29-33+39.
• [2]李杉杉,何华,陈喆,查隽,Chuong Pham-Huy.荧光光谱法研究碳纳米管与牛血清白蛋 白间相互作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10):2689-2692.
荧光光谱测试 • 两种碳纳米管对 BSA 荧光猝灭作用
荧光光谱测试 • 两种碳纳米管对 BHb 的荧光猝灭作用
荧光光谱测试
• 两种碳纳米管对 BSA /BHb 的荧光猝灭能力比较
• 同步荧光光谱测试
• 同步荧光光谱是指同时扫描激发和发射波长但保持二者有一个固定波 长差 Δλ 时所得的荧光光谱,经常用于蛋白质和小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 BSA /BHb 的内源荧光主要来自色氨酸( Trp) 和酪氨酸( Tyr) 残基 ,因氨基酸残基的最大发射波长与其所处环境的极性有关,由最大发 射波长的改变可判断蛋白质构象的变化。对于蛋白质的同步荧光, Δλ =60 nm 代表色氨酸( Trp) 残基的荧光光谱特性,而 Δλ = 20 nm 表示酪氨酸( Tyr) 残基的荧光光谱特性。
• 同步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基本 没有发生变化, 说明 CNTs 对 BSA 色氨酸残基微环境的构 象基本无影响。此外, REES 法的研究结果也表明 CNT s 的 加入对 BSA 色氨酸 残基微环境的流动性基本不产生影响,提示在一定浓度范 围内,这两 种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为碳纳 米管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碳纳米管( CNTs) 储备液的制备
碳纳米管( CNTs) 储备液的制备 准确 称 取 适 量 Long-SWNTs-OH 和 ShortSWNTs-OH 于25 mL 蒸馏水中,超声40 min 后静置过夜,吸取 上层清液备用。利用重量法测上清液中两种碳纳米管浓度分别为0.05 g /L 和0.03 g /L

AMSR被动微波数据介绍及主要应用研究领域分析

AMSR被动微波数据介绍及主要应用研究领域分析

A M S R被动微波数据介绍及主要应用研究领域分析毛克彪①,②,③,覃志豪①,③,李满春③,徐斌①(①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②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③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摘要:由于微波具有全天候、穿透性以及不受云的影响,使其在遥感研究全球变化中具有越来越大的优势。

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星上主要的被动微波数据S MM R、S S M、A M S R做了介绍并做了对比。

其中主要是介绍对地观测卫星上的A M S R-E 数据,然后分析了被动微波主要的应用研究领域。

关键词:S MM R;S S M;A M S R中图分类号:T P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177(2005)79-0063-03地表能量交换信息的获取是监测区域资源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地表温度是地表能量平衡的决定因素之一。

由于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比辐射率的变化影响很大,因此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获取区域地表温度空间差异,并进而分析其对区域资源环境变化的影响,是区域资源环境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做法是通过地面有限观测点的观测数据来推论分析区域地表温度的空间差异。

这种地面观测方法不仅艰难而且非常昂贵。

近20年来,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快速地获取区域地表温度空间差异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

地表温度在区域资源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性已经使热红外和被动微波遥感成为遥感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已经开发了很多针对热红外数据的实用地表温度遥感反演方法,如热辐射传输方程法、劈窗算法、单窗算法和多通道算法。

但热红外遥感受大气和云的影响特别严重,因此被动微波在地表温度反演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由于地球表面的复杂性,使得陆地表面温度的反演精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在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比较大的地区。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区域热量空间差异,很有必要在用热红外反演地表温度的过程中考虑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重要病毒的入侵机制研究首席科学家:胡勤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冠状病毒科、黄病毒科和疱疹病毒科中的代表病毒HCoV-HKU、JEV和HSV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I、II、III型病毒入侵机制的比较研究,发现其共性或规律,为设计相对广谱的抗病毒入侵药物提供新思路,是病毒病防治的重大需求。

本项目将集中解决如下关键科学问题:(1)病毒包膜蛋白-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

(2)病毒包膜蛋白变构诱导病毒-细胞膜融合的机理及其抑制。

其学术内涵包括:1、HCoV-HKU、JEV等的入侵受体尚未确定冠状病毒HCoV-HKU的入侵受体尚未确定;黄病毒JEV、疱疹病毒HSV在不同细胞上可以与不同细胞表面分子结合,但有些只是吸附因子而不是入侵受体。

发现HCoV-HKU、JEV的细胞受体及研究受体的分子识别机制对于研究病毒包膜蛋白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病毒内化及病毒膜-细胞膜融合的分子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阐明这些科学问题将有助于揭示HCoV-HKU、JEV、HSV为代表的I、II、III型包膜病毒的入侵机制及规律,并为药物设计和新型疫苗研制提供科学依据和突破口。

2、HCoV-HKU、JEV、HSV病毒内化和病毒-细胞膜融合的机制仍不清楚HCoV-HKU、JEV和HSV病毒内化、病毒膜与细胞膜融合等过程的分子机制均不清楚。

除以上共性问题外,有待回答的问题还包括:(1)HCoV-HKU:尚无HCoV-HKU敏感细胞系;HCoV-HKU S 蛋白的激活方式及介导病毒入侵途径不明确;HCoV-HKU S 蛋白的抗原特性及病毒中和抗体表位尚有待研究。

(2)JEV:对包膜蛋白中决定细胞、组织嗜性和毒力的相关位点不明确;对JEV入侵初始靶细胞、入侵抗原提呈细胞及入侵血脑屏障的分子机制均不清楚。

(3)HSV:其入侵是通过4个病毒包膜蛋白gB、gD、gH、gL与细胞膜或内体膜蛋白相互有序的协同作用实现的。

gD 是主要的受体结合蛋白,是HSV入侵的重要决定因素。

尽管其胞外结构域晶体结构已经解析,但对受体选择使用的机制仍然了解甚少;gB 有可能在融合中起关键作用,但仅有gB是不能完成HSV膜融合的;gH、gL在所有疱疹病毒中高度保守,并且对病毒的入侵与膜融合是必需的;目前对病毒入侵过程中gB、gD、gH、gL如何协同作用还不清楚。

3、HCoV-HKU、JEV、HSV包膜蛋白与受体互作的结构基础和入侵抑制仍是未知领域HCoV-HKU S 蛋白、JEV E 蛋白和HSV gB、gD、gH、gL蛋白是病毒入侵的关键蛋白,除对gD、gB胞外结构域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外,对HCoV-HKU S 蛋白、JEV E 蛋白和HSV gH、gL蛋白的结构仍不了解,也尚无针对HCoV-HKU、JEV、HSV的入侵抑制剂。

揭示以上包膜蛋白与受体互作的结构基础将为药物和疫苗设计提供理想的靶位点。

【研究内容】1、病毒的细胞受体及受体介导的内化1.1、HCoV-HKU入侵受体、靶细胞入侵途径的研究由于缺少细胞培养模型,HCoV-HKU侵染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受到很大的局限。

我们将通过建立多种假病毒系统,结合膜蛋白荧光差异2D技术分析A549、NIH-3T3等细胞膜蛋白的差异点,用标记及磁珠免疫共沉淀的方法,寻找与冠状病毒S蛋白和/或与其粘附相关的分子(如HLA-Cw0702)相互作用的病毒细胞受体或辅助因子,并确认这些蛋白的功能及与S蛋白相互作用方式。

包膜病毒结合相应受体后,可以直接和细胞膜融合(如HIV),也可以经内化后与胞内体进行膜融合(如流感病毒,HIV)。

有些冠状病毒采用直接膜融合途径,而有些冠状病毒采用胞内体膜融合途径。

本课题将对HCoV-HKU的膜融合途径进行详尽的研究。

1.2、JEV病毒受体分子的发现与确定JEV能够感染多种细胞系,我们将综合采用生物化学和病毒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细胞模型,采用亲和纯化、cDNA文库或表型缺失文库来进行选择性的筛选。

同时,将通过受体重建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来确定所发现的病毒受体分子的功能特征。

1.3、JEV 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子机制JEV是具有代表性的脑炎病毒,且有成熟的细胞和动物模型,我们拟以已有的JEV 强、弱毒株为模式病毒,在动物模型上,从体内层面研究病毒内化途径和诱导神经损伤的信号传递机制,以期揭示JEV的致病机理,为解析其它脑炎病毒如西尼罗河病毒等类似科学问题提供参考。

1.4、PI3K信号在HSV入侵中的作用PI3K信号通路能影响多种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包括物质分选、小泡形成(包括自噬体形成)和运送、膜融合等,在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等的内化及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将研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HSV感染早期的作用及病毒感染对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确定PI3K-Akt信号通路在HSV膜融合及入侵过程起作用的主要下游效应蛋白,最终阐明HSV所利用的完整的PI3K信号通路及其作用。

2、病毒包膜蛋白及其介导的膜融合机制2.1、HCoV-HKU S蛋白酶解激活机制研究I型包膜病毒的融合蛋白前体一般需要酶解切割才能被激活而发挥膜融合功能。

一些病毒包膜蛋白的酶解激活发生在向细胞表面的转运过程中,比如流感病毒HA和逆转录病毒的Env;而另外一些病毒膜蛋白的酶解激活则发生在病毒入侵靶细胞的过程中,比如埃博拉病毒和SARS-CoV。

SARS-CoV S蛋白在病毒颗粒表面为未切割的三聚体,结合细胞受体后S蛋白可能发生构象改变,可以被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切割而被激活。

HCoV-HKU S 蛋白包含前体蛋白转化酶Furin切割位点,成熟的HCoV-HKU S蛋白可能在分泌途径中被Furin样宿主蛋白酶裂解。

进一步深入研究HCoV-HKU S蛋白酶解激活途径是探讨病毒入侵机制的关键环节之一。

2.2、JEV膜融合过程中E蛋白的结构与功能、E蛋白毒力相关位点的研究利用膜融合细胞模型和定点突变技术,研究和发现JEV E蛋白介导膜融合的关键位点或决定因子,同时以制备的构型依赖的E蛋白单克隆抗体,研究E蛋白在病毒融合过程中的构象变化;在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的基础上,利用假病毒和人工突变技术,构建JEV E 蛋白突变子,并在不同组织、细胞上验证其细胞和组织嗜性,初步确定与病毒组织、细胞嗜性相关的功能位点;利用反向遗传学,构建JEV不同突变株,在细胞和动物活体水平上进行研究和验证。

2.3、HSV 包膜蛋白gH、gL、gD、gB的功能研究以HSV为代表的疱疹病毒包含至少12个包膜蛋白,在病毒吸附、膜融合及入侵过程中起的作用各不相同,本研究以HSV-1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已有的膜融合细胞模型,研究包膜蛋白与宿主受体以及包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阐明各种包膜蛋白对病毒入侵的贡献;通过对gH、gL、gD、gB等主要包膜蛋白关键氨基酸的定点突变,发现病毒与宿主作用的关键基因和位点,为抗病毒药物提供新的靶标。

3、病毒包膜蛋与受体互作的结构基础及抑制病毒入侵的新靶点的发现3.1、病毒包膜蛋白与受体互作的精细定位通过定点突变、嵌合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和假病毒技术,研究HCoV-HKU S蛋白、JEV E蛋白、HSV gD、gB蛋白等病毒包膜蛋白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精细定位,发现包膜蛋白和细胞受体上决定病毒入侵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或决定因子。

3.2、病毒包膜融合蛋白的三维结构运用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NMR)技术或低温电子显微学等先进结构生物学方法和手段,并结合生物信息学,解析HCoV-HKU S蛋白NHR/CHR融合核心、JEV E蛋白及融合肽、HSV gH-gL复合体的三维结构,从结构角度分析这些蛋白质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功能,提出可能的入侵抑制手段。

3.3、发现靶向病毒受体结合域、病毒融合肽等位点的病毒入侵靶位点根据3.1、3.2研究中发现的基于病毒包膜蛋白-受体互作或病毒融合肽的靶位点,设计、合成或筛选多肽或小分子抑制剂,在细胞水平测试其抑制活性。

通过抑制实验,进一步对病毒入侵机制进行验证或确认,同时为新型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新靶标或新策略。

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本项目根据我国将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列为关键基础科学问题这一决策,聚焦国际上病毒病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立足于我国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选择冠状病毒、黄病毒和疱疹病毒中对我国具有严重危害或潜在危害的代表性病毒为研究对象,运用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手段,揭示I、II、III型包膜病毒入侵的分子机制和规律,发现阻断包膜病毒入侵的药物和疫苗靶位点。

本项目的完成将在包膜病毒入侵和抑制方面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领先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创新性成果,提高我国在病毒入侵机制等传染病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

【五年预期目标】1、建立和完善分别用于HCoV-HKU、JEV和HSV病毒研究的假病毒体系或膜融合研究细胞模型。

2、发现和鉴定HCoV-HKU、JEV的入侵、吸附受体。

3、弄清受体介导的病毒内化及宿主信号对病毒内化的影响:明确HCoV-HKU S蛋白激活机制和病毒入侵途径;探讨PI3K信号通路在HSV膜融合及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揭示自噬与HSV的关系。

4、阐明包膜蛋白的功能及其介导的膜融合机制:解析HCoV-HKU S蛋白介导膜融合的关键位点、S蛋白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探讨JEV E蛋白中与病毒的细胞、组织嗜性和毒力相关的功能位点;弄清HSV gH、gL、gD、gB 蛋白在膜融合中的功能。

5、解析病毒包膜蛋白与受体互作的结构基础: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HCoV-HKU S蛋白、JEV E蛋白和HSV gD蛋白与受体作用的关键位点;运用生物物理学手段解析HCoV-HKU、JEV和HSV融合蛋白的三维结构。

6、发现抑制病毒入侵细胞的新靶点:在基于对病毒-细胞膜融合机制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入侵抑制评价体系,设计和筛选针对包膜蛋白或受体的新型入侵抑制剂。

7、培养一批在包膜病毒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和后备人才;造就一支跨学科、跨领域、精诚合作、团结奋进的科研队伍。

8、在包膜病毒入侵研究领域取得一些开拓性的科研突破,发表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科研论文,获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

三、研究方案1、总体研究思路本项目的总体学术思路是:立足于我国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特点,选择冠状病毒、黄病毒和疱疹病毒中对我国具有严重危害或潜在危害的代表性病毒为研究对象,聚焦国际前沿的科学问题,以受体的发现-病毒内化及膜融合-病毒入侵的结构基础-入侵抑制为主线,从细胞、分子和原子水平,开展对包膜病毒入侵机制的原创性研究,揭示I、II、III型包膜病毒的入侵规律,为药物和新型疫苗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