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高一物联网技术知识点
![高一物联网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354334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1.png)
高一物联网技术知识点物联网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前沿技术,它将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
作为高中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物联网技术的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原理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将物体与物体之间、人与物体之间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互操作的一种技术体系。
它基于各种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它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传感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我们所处的环境。
2. 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各种通信方式来实现物体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通信技术。
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和Wi-Fi等在物联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巨大,数据的处理和存储成为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物联网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智能化服务。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家居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
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我们可以远程控制家中的电器、监控家庭安全,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被称为智慧城市。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对城市中的交通、环境、能源等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3. 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工业物联网。
它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4. 农业智能化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农业物联网。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自动化设备,可以对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四、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前景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a68eb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f.png)
物联网总复习物联网总复习⒈概述- 物联网概念及定义-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⒉物联网的通信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RFID)-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LPWAN)- 5G网络及其在物联网中的应用⒊物联网的数据处理与管理- 云计算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⒋物联网的边缘计算- 边缘计算的概念与特点- 边缘计算的架构与模型- 边缘计算在物联网中的应用⒌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攻击类型- 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物联网隐私保护与数据加密⒍物联网的智能感知与控制- 与机器学习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智能感知与传感器技术-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技术⒎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智能家居与智能城市- 工业物联网- 农业物联网- 医疗物联网- 能源物联网附件:在本文档的末尾,提供了一些相关的附件,包括物联网的相关论文、案例研究和技术规范等,以供读者参考和深入了解。
法律名词及注释:- 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连接和管理身边的一切物体的网络。
-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大量分布在特定区域中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
- 射频识别技术(RFID):利用射频信号进行识别和追踪的技术。
- 低功耗广域网技术(LPWAN):一种能够在低功耗条件下实现广域覆盖的无线通信技术。
- 5G网络: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速、低延迟、大容量等特点。
- 云计算:通过网络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一种模式。
- 大数据:指数倍于传统数据量的海量、高速、多样化的数据。
- 边缘计算:将计算功能放在接近数据源的边缘设备上进行处理的技术。
- 物联网安全:保护物联网系统免受威胁和攻击的安全机制和措施。
- 智能感知:通过感知技术获取环境信息的能力。
- :指计算机模拟、实现、扩展和超越人的智能的科学与技术。
- 智能家居:集成了各种物联网技术的家庭生活系统。
- 智能城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智能化管理的城市。
物联网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应用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8976d7d453610661fd9f40c.png)
第一章1 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
(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
(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
(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1)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8 什么是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第二章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3)网络传输层:基本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器网络及其融合技术等,将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输(远距离传输)。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8879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8.png)
物联网自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物理或虚拟互联网络(Internet),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物体(如传感器、智能设备、机器等)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与智能控制的新型网络体系。
2. 物联网的特点物联网具有智能化、有效连接、服务化、复杂性和安全性等特点,它能够让普通物体变得“智能”,实现智能化的调控和管理。
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将朝着更智能、更高效、更安全、更便捷的方向发展。
二、物联网技术架构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物联网系统中。
2. 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物联网的硬件基础,它通常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组件,用于实现物联网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数据处理。
3. 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设备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因此需要具备良好的无线通信技术支持,如蓝牙、Wi-Fi、LoRa等。
4. 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是物联网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基础,它能够提供大数据存储、实时计算、数据分析等功能。
5. 物联网操作系统物联网设备通常需要运行特定的操作系统以支持其功能,常见的物联网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 IoT、AliOS等。
6.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物联网技术涉及的重要问题,需要通过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7. 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一种将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移动到接近数据源的位置,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降低延迟。
8. 物联网标准与协议物联网系统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与协议,以确保不同厂商、设备间的互操作性与兼容性。
常见的物联网标准与协议有MQTT、CoAP、Zigbee、Z-Wave等。
三、物联网应用场景1.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连接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安全监测、能源管理等功能。
物联网技术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c27fa8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8.png)
物联网技术知识点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一种利用物理和逻辑网络将传感器、计算机、网络等互联终端的互联技术。
它实现了多个物联网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允许有智能节点、传感器和其他设备在物理和信息领域相互连接并交换信息。
它以把每个物理对象联网,从而把所有物理对象转变成智能对象的概念为框架,贯穿于物联网的核心思想。
二、物联网的原理
物联网的核心原理是各种物理对象之间的无线连接,并以智能终端将这些物理对象连接起来,实现对象间的信息交换和协调。
具体来说,可以将物联网分为三个子系统:节点系统、网络系统和服务系统。
(1)节点系统。
节点系统是由节点组成的集合,其中节点是一些含有传感器和智能节点的网络实体,可以被物联网系统感知和控制。
节点也可以由其他物理终端及其相关硬件、软件和通信装置共同构成。
(2)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是物联网系统的基础,负责将物联网系统中的各种节点连接起来,从而实现信息传输。
网络系统的实现是节点系统实现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3)服务系统。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c6cb50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1.png)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全解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设备和网络连接,将物理世界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系统。
在物联网领域,人们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时获取和交换数据,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
物联网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下面将介绍物联网考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由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相互连接而构成的网络系统。
2. 物联网的组成要素:包括物理设备、传感器、云计算、数据通信、安全系统等。
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
二、物联网的技术基础1. 传感技术:包括各种传感器技术,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用于采集环境信息。
2. 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技术、GPRS技术等,用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3. 云计算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技术,用于存储和处理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
4.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用于从物联网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应用1. 无线传感网络(WSN):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传感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传输。
2. 物联网安全技术: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防火墙等技术,用于保护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3.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4.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 智能交通: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管理,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四、物联网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 安全性挑战:物联网系统中存在安全漏洞,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的入侵。
因此,物联网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物联网总复习
![物联网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4cb107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5.png)
物联网总复习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2.1 传感器技术2.1.1 传感器的原理2.1.2 传感器的分类2.2 无线通信技术2.2.1 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2.2.2 物联网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 2.3 数据处理和存储技术2.3.1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2.3.2 数据存储的方法和技术2.4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2.4.1 物联网安全问题的特点2.4.2 常用的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三、物联网的架构和体系结构3.1 传统物联网架构3.2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3 边缘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3.4 物联网的分层结构四、物联网的应用案例4.1 智能家居4.2 智慧医疗4.3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4.4 城市交通管理4.5 工业自动化五、物联网的挑战与未来发展5.1 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5.2 技术标准与互操作性挑战5.3 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挑战5.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六、附录6.1 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列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互联网的延伸,指由各种能够感知和交换信息的物体组成的网络。
2:传感器:用于检测和测量某种物理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介质传送数据和信息的通信技术。
4: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处理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备后续使用的过程。
6: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用于保护物联网系统和数据安全、隐私的技术手段。
7:物联网架构:描述物联网系统组织结构和功能分配的框架。
8: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
9:边缘计算:将计算能力移到数据产生的设备或最近的计算资源的计算模式。
10:分层结构:将物联网系统按照不同功能和层次进行划分和组织的结构。
11: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和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12:智慧医疗: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0cce2c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0.png)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大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是指利用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无线通信等信息通信技术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进行感知、识别、定位、追踪和管理的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农业、医疗保健等领域。
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许多相关的知识点,下面将对物联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念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利用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手段,将所有物理对象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的一种新型网络体系。
物联网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网络,通过物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对物品及其环境的智能化感知、管理和控制。
2. 物联网的特点a. 大规模连接:物联网可以同时连接数亿个物理对象,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网络,实现信息的全面感知和传播。
b. 智能化感知:通过各类传感器和识别技术,实现对环境和物体的智能化感知和识别。
c. 实时交互:物联网能够实现物体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实现自主决策和响应。
d. 跨行业性: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应用,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的发展也将日益加速,未来物联网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普及化,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推动各个行业的变革和升级。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它通过无线传感器节点将环境中的物理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后端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场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它可以实现对物品的远程识别和跟踪,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中的物品管理和追踪。
3.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物联网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使用,实现物联网中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2e35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3.png)
物联网考试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述1.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将物理世界中的各种设备、设施等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网络。
2. 物联网的特点(1)大规模连接:物联网可以连接大量的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联。
(2)智能化: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信息化: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对物体的信息化管理。
(4)实时性: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处理,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5)安全性:物联网对物体的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3. 物联网的应用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业制造、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对各种设备和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二、物联网技术1. 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技术、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长距离通信技术等。
2. 物联网数据管理技术物联网的数据管理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处理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3. 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设备安全等技术,保障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
4. 物联网智能化技术物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数据挖掘、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大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管理。
5. 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物联网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中的各种应用的开发和管理。
三、物联网标准与协议1. 物联网标准物联网的标准包括通信标准、数据标准、安全标准等,保障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2. 物联网协议物联网的协议包括物联网通信协议、数据传输协议、安全协议等,实现物联网中的设备和数据的互联互通。
四、物联网发展趋势1.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将会成为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物联网复习提纲
![物联网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de3b1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9.png)
物联网复习提纲一、物联网的概念与特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物理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感知、控制和管理。
这些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智能家电、工业设备、车辆等等。
物联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广泛的互联互通:物联网中的设备能够通过多种通信技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
2、智能化感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能够实时获取环境和设备的状态信息。
3、大数据处理:大量设备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分析和处理。
4、远程控制与管理:可以通过网络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获取数据的关键设备,能够将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
2、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NBIoT 等。
不同的通信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设备,例如蓝牙适用于短距离、低功耗的设备连接,NBIoT 适用于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接入。
3、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依靠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4、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用于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优化。
5、安全技术保障物联网设备和数据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身份认证、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
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物联网通常可以分为三层架构:1、感知层负责数据的采集和感知,由各种传感器和终端设备组成。
2、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协议。
3、应用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业物联网等。
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如灯光、窗帘、空调、安防系统等,可以通过手机 APP 或语音指令进行操作,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dec5d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e.png)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 IoT)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进行复习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一、物联网的概念与特点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各种设备、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其特点包括:1、全面感知:通过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获取物理世界的信息。
2、可靠传输:利用多种通信技术,如蓝牙、Zigbee、WiFi、移动网络等,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智能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组件,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2、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直接接触。
RFID 标签分为有源标签和无源标签,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等领域。
3、无线通信技术(1)蓝牙: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手机、耳机等设备之间的连接。
(2)Zigbee: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常用于智能家居等场景。
(3)WiFi: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连接。
(4)移动网络:如 4G、5G 等,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广域覆盖的通信支持。
4、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依靠云计算平台进行存储和处理,大数据技术则用于挖掘数据中的价值。
三、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物联网通常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
1、感知层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包括传感器、RFID 标签、摄像头等设备。
2、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和互联网。
3、应用层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
四、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如智能灯光、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
《物联网技术》复习
![《物联网技术》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a340a24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2.png)
《物联网技术》复习物联网技术复习1.物联网概述1.1 物联网的定义1.2 物联网的特点1.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4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2.物联网体系结构2.1 传感器节点2.1.1 传感器2.1.2 无线通信模块2.1.3 数据处理单元2.2 网络传输层2.2.1 网络拓扑结构2.2.2 网络通信协议2.3 云平台2.3.1 数据存储与管理 2.3.2 数据分析与处理 2.4 应用层2.4.1 物联网应用案例2.4.2 应用开发和部署3.传感器技术3.1 传感器概述3.1.1 传感器定义和分类 3.1.2 传感器特性和参数 3.2 常见传感器类型3.2.1 温度传感器3.2.2 湿度传感器3.2.3 光敏传感器3.2.4 加速度传感器3.3 传感器接口技术3.3.1 模拟信号接口3.3.2 数字信号接口4.无线通信技术4.1 无线通信原理4.1.1 传输介质4.1.2 信号调制与解调 4.2 无线通信标准4.2.1 ZigBee4.2.2 WiFi4.2.3 LoRa4.3 无线通信协议4.3.1 TCP/IP协议4.3.2 MQTT协议5.数据处理与存储5.1 数据采集与处理5.1.1 数据采集方式 5.1.2 数据预处理5.2 数据存储与管理5.2.1 数据库技术5.2.2 云存储技术6.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6.1 数据安全概述6.1.1 数据加密与解密6.1.2 认证与授权6.2 物联网隐私保护6.2.1 隐私数据收集与使用6.2.2 隐私保护技术附件:提供相关物联网技术的案例和代码样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指通过互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连接起来并实现信息交互的系统。
2.传感器:能够感知和测量物理量并输出对应电信号的器件。
3.无线通信:通过无线电波等无线电磁波来传输和接收信息的通信方式。
4.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
5.数据存储:将数据保存在存储介质中以供后续使用,如数据库、云存储等。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f58db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f.png)
物联网知识点总结一、物联网概述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国际互联网为网络链接传感器、执行器、设备、仪器仪表与其他智能化设备,构成一个动态商业和社会网络,提供各类信息服务。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凯文·奥尔迪斯在1999年提出,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地球上的一切连接在一起。
从而将世界变成一个互连的网络,使得人、机、物之间都能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
物联网的核心概念是物与物的连接,即把所有的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以实现沟通和互动。
这种智能的物联网系统可以使人们实时地获取信息、监控和控制设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生活质量。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工业生产方式的创新,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健康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多的新应用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
二、物联网的技术构成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压力、速度、加速度、位置等。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包括光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传感器通过感知环境中的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给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对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2.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实现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蜂窝网络、WLAN、蓝牙、ZigBee、NFC等。
蜂窝网络是物联网中主要的通信方式,目前主要应用于4G和5G网络。
WLAN是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Wi-Fi实现设备间的连接。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设备。
ZigBee技术是一种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NFC技术是近场无线通信技术,用于移动支付和智能门锁等场景。
3.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这就需要借助云计算技术。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7e93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0.png)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知识点一、物联网基础知识1\1 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1\2 物联网的基本组成1\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二、物联网通信技术2\1 传统无线通信技术2\1\1 GSM2\1\2 GPRS2\1\3 3G2\1\4 4G2\2 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2\2\1 ZigBee2\2\2 LoRaWAN2\2\3 NB\IoT2\2\4 LTE\M2\3 物联网有线通信技术2\3\1 Ethernet2\3\2 Powerline Communication 2\4 物联网通信协议2\4\1 MQTT2\4\2 CoAP2\4\3 AMQP三、物联网边缘计算与云计算3\1 边缘计算的概念与特点3\2 边缘计算的架构与组件3\3 云计算的概念与特点3\4 云计算的服务模型3\5 云计算的部署模型四、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4\1 物联网安全的挑战与需求4\2 物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4\3 物联网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4\4 物联网的数据加密与保护4\5 物联网的隐私保护与合规性五、物联网应用领域5\1 智能交通5\2 智慧城市5\3 智慧农业5\4 工业自动化5\5 智能家居六、物联网数据分析与应用6\1 物联网数据的采集与存储6\2 物联网数据的清洗与预处理6\3 物联网数据的分析与挖掘6\4 物联网应用的开发与部署附件:附件1:物联网通信技术比较表格附件2:物联网边缘计算架构图附件3:物联网安全体系框架图附件4:物联网应用案例集锦法律名词及注释:1\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标准。
2\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种蜂窝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用于移动通信。
3\3G(Third 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丰富的服务。
大学物联网工程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联网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81d83f0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8.png)
大学物联网工程知识点总结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和通信,将各种物体和设备互联起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智慧化的目标。
在物联网工程中,涉及到传感器、无线通信、嵌入式系统、数据处理、云计算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本文将对物联网工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物联网工程知识框架。
一、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采集环境数据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输。
常见的传感器技术包括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应用于各种物联网场景中,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
光学传感器是指利用光学原理进行光电转换的传感器,常用于测距、测速、检测物体位置等方面。
压力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中的压力变化,常用于气压计、血压计等设备中。
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环境的温度变化,常用于温度计、温控器等设备中。
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的湿度变化,常用于湿度计、空调等设备中。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加速度变化,常用于智能手机、运动传感器等设备中。
陀螺仪传感器可以检测物体的旋转角速度,常用于飞行器、车辆导航等设备中。
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使得物联网工程在数据采集和环境感知方面更加灵活和精准。
传感器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物联网工程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可能性。
二、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是物联网中实现设备之间互联和远程控制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物联网工程中,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ZigBee、LoRa、NFC、NB-IoT等。
这些无线通信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中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低功耗设备和短距离通信场景。
在物联网中,蓝牙技术常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健康等领域。
Wi-Fi技术是一种高速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大容量数据传输和多设备互联场景。
物联网工程知识点
![物联网工程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ea656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7.png)
物联网工程知识点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指的是通过无线传感器、RFID技术、云计算等技术,将各种设备和物体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智能化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MIT自动识别中心的凯文·阿什顿教授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趋势。
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连接家庭中的各类电器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远程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2. 智慧城市:将各类城市设施、交通系统、环境监测等连接在一起,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3. 工业互联网: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设备进行监测和控制,实现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农业物联网: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参数,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5. 医疗健康:将各类医疗设备、患者数据进行连接,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和健康监测。
三、物联网的关键技术点1. 传感技术:物联网中的传感器负责感知物体的状态信息,传感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物联网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 通信技术:物联网中各种设备需要通过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包括无线通信、蜂窝网络等技术。
3. 数据处理:物联网产生的数据规模庞大,需要对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分析,以便进行决策和应用。
4. 安全与隐私保护:物联网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安全和隐私保护是物联网系统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1. 边缘计算: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和数据量的增大,边缘计算技术逐渐成为物联网系统的发展方向。
2.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决策。
3.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能够提供数据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将成为物联网系统中重要的信任机制。
综上所述,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趋势,将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农业物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社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大一物联网基本知识点
![大一物联网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3fd54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a.png)
大一物联网基本知识点一、物联网的定义和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的网络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通信设备和云计算平台实现信息的感知、传输和处理,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智能互联。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的基石是传感器技术,它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云平台。
2. 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如以太网、WLAN、蓝牙、Zigbee等,使得物联网的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和通信。
3. 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由于物联网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传输,开发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对于保障物联网系统的稳定和可信性至关重要。
4.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物联网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和应用提供支持。
5.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是实现物联网规模化应用和数据存储、处理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提供灵活的计算和存储能力。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1.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实现对家居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2. 智慧城市: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和服务,实现交通、安防、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各方面的智能化和优化。
3. 工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并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维护。
4. 农业领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自动化控制,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种植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5. 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广泛,如远程医疗、健康监测、智能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物联网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1. 隐私和安全问题:物联网中涉及到大量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传输,如何保护隐私和数据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标准和技术整合:目前物联网领域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标准和技术体系,需要进行整合和统一,以实现互操作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
物联网复习重点
![物联网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ec4f0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c.png)
1.物联网由哪三层结构组成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在对感知层进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整个系统的功能,然后采用相应的传感器或者单片机嵌入式之类的感知设备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同时还可以整合通信模块,具体视系统而定,针对特定环境采用不同的通信模块,如GPRS、ZIGBEER、BLUETOOTH、红外等;网络层作用: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通过中间件软件实现了感知硬件与应用软件物理的隔离与逻辑的无缝连接;提供海量数据高效、可靠的汇聚、整合与储存;通过数据挖掘、智能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计算,为行业应用层提供安全的网络管理与智能服务5.物联网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自动感知技术: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RFID编码体系与标准研究,传感器选型与节点设计,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嵌入式技术:专用芯片设计制造,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操作系统研究,嵌入式应用软件编程技术,缴机电技术与应用;移动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网络系统设计,U2M协议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技术选型,网络结构设计,异构图网络互联,异构网络管理;智能数据处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中间件与应用软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环境感知技术,规划与决策算法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位置服务技术:位置信息获取方法,GPS,GIS与网络地图应用技术位置服务;信息安全技术:感知层安全,网络层安全6.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解决那些关键技术问题需要自己拓展芯片制造技术,国家政策,物联网标准,信息融合技术;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7.EPC研究的三个方面内容是什么分别简要说明了解EPC编码体系:EPC编码体系研究的是产品电子代码的全球标准,EPC编码长度分为三种:64位、96位与256位EPC射频识别系统:EPC射频识别系统研究包括EPC标签与EPC读写器EPC信息网络系统:EPC信息网络系统是由互联网连接的多个支持EPC应用的网络系统与EPC基础设施组成8.画出RFID应用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原理图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信息系统三部分组成;9.传感器概念与组成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可以了概念:传感器sensor是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的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并能将检测和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电压、电流、频率或相位输出,以满足感知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的要求;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10.微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电系统MEMS是指集微型机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都有哪些网络规模大,自组织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以数据为中心12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包括那些简要说明数据融合:节点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将它发送到网络终端;但是在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中,总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融合;定位技术:由于传感器节点存在资源有限、随机部署、通信易受环境干扰甚至节点失效等特点,定位机制必须满足自组织性、健壮性、能量高效、分布式计算等要求;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需要低功耗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标准是针对低速无线个人域网络的无线通信标准,把低功耗、低成本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时间同步:传感器网络中由于节能策略,节点在大部分时间是休眠的,所以要求解决通信同步问题,即通信节点双方需要在通信时同时唤醒13常用无线通信协议都有那些蓝牙协议,wi-fi技术协议,TCP/IP协议,ZigBee协议,ARPNET协议,MAC协议14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与特点是什么概念: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是针对特定的应用剪裁成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以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成本,体积,功耗的严格要求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特点:1 系统内核小;2 专用性强;3 系统精简;4 使用多任务的操作系统;5 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所需的开发工具和环境;6 高实时性;15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微型,小型,应用以结构为准,功能自治;研究开发适应物联网应用系统要求的智能设备设计和制作16物联网智能设备的作用有那些例举五种信息传输,信息采集,信息融合,信息控制,人机交互,作用能够方便,自动的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数据,例如:智能机器人,可以在互联网的环境保护,防灾救灾,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7中间件软件的作用设备驱动接口,设备驱动软接口,数据对接整合融合物理上隔离应用与硬件,逻辑上实现应用与硬件产生的数据之间的无缝连接18“三网融合”的概念与业务从技术融合角度: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都统一到计算机网络IP协议上来,网关可以实现电信通信网,电视传输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交换;从业务融合角度:“三网融合”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发展必将带动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业务:手机访问网页,打电话,信息存储,视频会议,云计算19物联网使用的网络技术都有那些ADSL技术,HFI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电力线接入技术20个人区域网的概念在10米以内范围,以蓝牙,GPD等无线技术将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网络;21物联网中接入层,汇聚层的作用和关系分别是什么接入层:接收信息,最终用户与网络的接口汇聚层:汇聚接收层的信息,连接接入层节点和核心层中心22.3G,4G的业务包括那些3G:娱乐类:应用点播等;移动商务类:移动大小额支付;消费类:支付宝4G:手机视频会议,多媒体会议,全球漫游23.与物联网相关的移动通信技术包括哪些CDMA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技术,3G和Wifi结合技术,3G通信技术24.GPS,GIS的作用GPS用于全球卫星定位,它能为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向速度和时间信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距离远等特点,促使大地测量的作用大大向外扩展延伸;GIS用于危险货品运输;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 GIS与其他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25.物联网的九大应用领域包括哪些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26.RFID应用系统有那三大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组成电子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阅读器可将主机的读写命令传送到电子标签.再把从主机发往电子标签的数据加密.将电子标签返回的数据解密后送到主机;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保存和处理数据,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主要完成数据信息的存储及管理、对卡进行读写控制等27.WSN应用系统有何特点有哪三类节点组成特点:1 网络规模大 2 自组织网络 3 节点能源有限 4 以数据为中心结构节点: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管理节点28.分析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哪些具体应用环境监测,商品标识,物流环境监测,信息识别技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物流配送29.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发展前景如何制约因素:1 技术不成熟或存在缺陷 2 应用成本高 3 物流信息的安全问题 4 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因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加强物联网技术创新;2 创新商业模式——构建大型物流数据中心;3 多渠道降低成本;4 建立和完善安全机制;5 加快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①2010-2015年,RFID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业②2015-2020年物体实现互联,物流业逐渐实现全球管理,物流企业之间实现开放式互通③2020-2025年,物体进入智能化,物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应用④2025年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时期,完全开放的物流网时代形成30本课程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物联网未来发展,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物联拥有业界最完整的专业物联产品系列覆盖从传感器、控制器到云计算的各种应用;产品服务智能家居、交通物流、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各种领域;构建了“质量好、技术优、专业性强成本低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优势持续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总之,通过查阅关于物联网知识的介绍,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了解到物联网的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在物联网的世界里,事物之间联系紧密、真是天罗地网啊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即RFID,WSN概念及特点;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射频技术的特点:非接触识别,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读速度极快,大多数情况下不到100毫秒;有源式射频识别系统的速写能力也是重要的优点;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踪等交互式业务;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的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物联网与物流结合的意义:物联网对物流系统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将不仅带动物流系统管理功能的全面提升,还必将使得物流系统在应用技术、商业模式上产生巨大变革;对于物联网下物流系统建设具体实施手段、实践方式,有效管理机制及创新模式等问题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更应看到,物联网物流系统的发展更离不开相关政策的及时制定,RFID 生产商的协调统一,以及物流企业间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物联网资源,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物流系统;。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提纲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fd11d2b9f3f90f77c61b01.png)
电子标签、电子标签的功能特性 电子标签基本组成 电子标签分类 读写器、读写器基本组成 RFID应用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基本原理、和有线网的比较 绕射、散射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 三种损耗、四种效应 移动通信的发展:3G WCDMA、CDMA2000、TD-SCDMA
第4章
短距离无线通信 什么是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特点 Zigbee、技术优势 FFD、RFD,网络拓扑 Zigbee 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Bluetooth、拓扑、1master->7slave 蓝牙系统组成、工作频段、跳频率、数据传输率 表4-3
物联网典应用 智能物流 智能视频监控 智能家居 智能交通
第7章
信息安全 基本属性 信息安全分类 无线传感网络与RFID安全 Zigbee安全方案 RFID安全 RFID安全机制
物联网安全 安全特点 安全机制
3gwcdma短距离无线通信什么是短距离无线通信主要特点zigbee技术优势ffdrfd网络拓扑zigbee在物联网中的应用bluetooth拓扑1master7slave蓝牙系统组成工作频段跳频率数据传输率超带宽的定义绝对带宽相对带宽超带宽的技术特点60ghz通信60ghz技术特点无线传感网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概念wsn的特点网络结构图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扩散法闲聊法spin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物联网中间件基本概念中间件定义物联网中间件的概念三个发展阶段组成和特点中间件关键技术web服务soa嵌入式中间件技术嵌入式webjavavm万维物联网上下文感知技术m2m业务概念系统架构
中间件关键技术 WEB服务、SOA 嵌入式中间件技术、嵌入式WEB、JAVAVM 万维物联网 上下文感知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 物联网定义物联网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的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
2物联网三大特征(1)全面感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感知、捕获、测量技术随时随地对物体进行信息采集和获取 (2)可靠传送:通过将物体接入信息网络,依托各种通信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可靠的信息交互和共享(3)智能处理: 利用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感知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4 面向物联网的传感技术(1)低耗自组、异构互连、泛在协同的无线传感网络。
(2)智能化传感器网络节点研究。
(3)传感器网络组织结构及底层协议研究。
(4)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的检测与控制。
(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
(6)先进测试技术及网络化测控。
5 物联网中的智能技术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
(1)人工智能理论研究(2)机器学习(3)智能控制技术与系统(4)智能信号处理8 什么是IPv6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 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9 IPv6与物联网的关系物联网的发展与IPv6紧密联系,因为每个物联网链接的对象都需要IP地址作为识别码,而目前IPv4的地址已经不够用.IPv6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他的地址空间完全可以满足结点标识的需要第二章1 物联网层次结构模型(1)信息感知层: 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识别、信息采集处理和自动控制,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物理实体连接到网络层和应用层。
(2)物联接入层:主要任务是将信息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技术进行汇总,将大范围内的信息整合到一块,以供处理。
(3)网络传输层:基本功能是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传感器网络及其融合技术等,将感知到的信息无障碍、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地进行传输(远距离传输)。
(4)技术支撑层:主要任务是开展物联网基础信息运营与管理,是网络基础设施与架构的主体。
(5)应用接口层: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主要完成服务发现和服务呈现的工作。
5 物联网网关是什么是一种跨信息感知层和网络传输层的设备6 物联网的应用?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控)查询型(智能检索、远程抄表)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路灯控制)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8 物联网体系的特点:实时性,大范围,自动化,全天候9 RFID的缺点(1)、RFID读写器不能实时感应环境的变换;(2)、覆盖范围受限。
优点(1)扫描识别性能强(2)数据的记忆体容量有不断扩大趋势(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比较好(4)可重复使用(5)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6).安全性10 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从传感器技术出发,可在传感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基于传感技术的物联网.由传感器,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为主构成的传感网技术具有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和信息共享与存储管理等功能.11 物联网与泛在网的关系泛在网使之无所不在的网络,相对于物联网技术的当前可实现性来说,泛在网属于未来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理想状态和长期愿景.对于物联网,传感网,广电网,互联网,电信网等网络相互融合形成的网络,成为泛在网12 传感器网络与RFID的关系RFID和传感器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传感器可以检测感应到各种信息,但缺乏对物品的标识能力,而RFID技术恰恰具有强大的标识物品能力,但是RFID读写器不能实时感应当前环境的改变,而且受到距离的影响,而传感器网络较长的有效距离将拓展RFID技术的应用范围.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和RFID技术都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3 物联网四大支柱业务群:RFID,传感网,M2M,两化融合14 物联网四大支撑网络短距离无线通信(ZigBee,蓝牙,RFID),长距离无线通信(GPRS,3G,4G,),短距离有线通信(ModBus,DeviceNet),长距离有线通信(计算机网,广电网,电信网)15 物联网与传感器网络的关系不同点:(1)、传感网更强调感知能力,而不注重对物体的标识和指示。
物联网则强调人感知物,强调标识物的手段,除传感器外,还有射频识别、二维码、一维码等。
(2)、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器大一些(3)、在人为参与度方面也有不同,物联网是规模化的信息整合,一般还需要人的参与和主动搜索。
传感网几乎无需人工干预。
相同点:目标都是突破人与人通信的模式建立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
16 短距离无线通信同长距离无线通信的区别(1)、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要特点为通信距离短,覆盖距离一般在几十米到200米以内;覆盖的范围响应也比较小。
(2)、无线发射器的发射功率较低,发射功率一般小于100mV (3)、自由地连接各种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计算机外部设备和各种家用电气设备,实现信息共享和多业务的无线传输.(4)、不用申请无线频道。
区别于无线广播等长距离无线传输。
(5)、高频操作,工作频段一般以GHZ为单位。
17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1)机动性高,移动性强(2)安装过程简单而快速,(3)可与有线网络紧密结合(4)安全保密功能让数据传输更具保障(5)组网灵活,即插即用,不必改变现有网络构架(6)解决有线网络布设困难时的传输问题(7)可以把网络应用延伸到室外18 短距离无线通信,有线无线的比较有线接入无线接入属固定投资,不可搬移可移动性强,提供富有个性的服务施工需考虑地形取得政府同意频谱资源开放使用施工周期长不利于抢占市场施工简便周期短,易于网络快速接入成本回收周期长低成本易扩展性能非常可靠性能可靠适合长期大规模客户适合非长期零散用户19 RFID技术的定义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20 RFID的组成: 标签阅读器天线21 RFID的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即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即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22 RFID的耦合方式以RFID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Inductive Coupling)及后向散射耦合(Backscatter Coupling)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23 传感网、物联网与泛在网络的关系24 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定义(1)有线局域网: 采用传统线缆,交换机或集线器及计算机等终端设备组成覆盖局部地域的网络,用户通过该网络完成信息交互功能(2)无线局域网: 是以射频无线电波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虽不采用线缆,但也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25 Ad hoc网络是什么需要一种不依赖于固定基础设施,并且能够快速和灵活配置的移动通信网络技术,Ad Hoc 网络就是为了满足这种特殊应用需求而产生的26 Ad hoc网络组成(1)由一组带有无线通信收发装置的移动终点组成(2)网络中每个移动终端自由移动(3)网络中所有移动终端地位相等(4)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快速构建(5)不需要现有信息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持(6)是一个多跳,临时,无中心网络27 Ad hoc网络缺点安全性差,网络的可扩展性不强,存在单向的无线信道,生存时间短28 什么是无线Mesh网络无线Mesh网络是通过无线链路把固定的和移动的节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多跳的移动自组织网络。
在这种网络中,节点由Mesh路由和Mesh客户端两种节点构成。
每个节点都具有路由器和中继器的功能,可以为网络的其它节点存储转发数据包。
29 无线Mesh网络设计思想任何设备节点都可以作为接入点(AP)和路由器;每个节点都可以接收和发送数据;每个节点都可以和对等节点直接通信,不再需要基站转发;和Internet网络一样当一条传送线路中断时,可以选择另一条线路进行连接。
30 无线MESH网络的产生蜂窝移动系统在应用上的局限性;Ad Hoc网络使用场合;WLAN在技术上的缺陷。
31 无线mesh网络结构(1)客户Mesh网络(2)骨干Mesh网络(3)混合Mesh网络32 无线MESH网络与蜂窝通信技术的比较(1)可靠性:无线MESH网络采用多跳网络结构,是多点对多点的通信,蜂窝通信是点到多点的通信,当一条传输线路中断时,无线MESH网络可以寻找代替线路,而蜂窝通信技术则不能,所以其可靠性更好。
(2)成本:WMN中,大大节省了骨干网络的建设成本,而且接入点、WMN路由器等基础设施,要比基站便宜的多,而且维护方便。
(3)控制方式:WMN是分布式的控制,蜂窝通信是集中式(4)传输速率大大提高33 无线MESH网络与Ad hoc网络的比较(1)WMN注重的是“无线”,而Ad hoc网络更强调的是“移动”。
(2)WMN多为静态或弱移动的拓扑,而Ad hoc网络多为随意移动(包括高速移动)的网络拓扑(3)WMN节点的主要业务是来往于因特网网关的业务,Ad hoc网络节点的主要业务是任意一对节点之间的业务流。
(4)WMN主要是因特网或宽带多媒体通信业务的接入,Ad hoc网络主要应用在军事上或其他专业通信,还未进行大规模的商用。
34 无线MESH网络与其他通信网络的区别35 无线MESH网络优点与现有的网络兼容;结构灵活,组网方便;可靠性高;低成本;高宽带;非视距传输36 无线MESH网络不足互操作性;通信延迟;安全37 移动通信网早期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大区制特点:高架天线、大功率发射机;增大覆盖面积缺点:传输损耗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而且与地形环境密切相关,因而终端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距离是有限的,服务范围受到限制。
可容纳的用户数是有限制的,无法满足大容量的要求。
38 移动通信网区群的含义相邻的使用不同频道所有小区,这些小区共同使用了系统提供的所有频率资源39 什么是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转发无线电波,再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40 电力载波是什么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简称PLC,是指利用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特殊通信方式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用于电力系统的调度通信、保护、生产指挥、行政业务通信及各种信息传输13条形码定义: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序,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示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