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古诗词赏析
登鹳雀楼古诗词赏析《登鹳雀楼》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本文将对《登鹳雀楼》进行赏析,欣赏诗中的意境与美感。
《登鹳雀楼》全文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出雄伟壮丽之感。
首句“白日依山尽”,从字面上理解是白天的太阳西下,与山脉相接。
这里借用“白日”一词,使得诗中的景色更富有表现力。
接下来的“黄河入海流”,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山河壮丽的气势。
诗的下半部分则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为结束。
这两句意味深长,给人以启示。
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登高远望的情怀,表达出希望能够超越自我,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的意愿。
同时也暗喻人生的奋斗与追求,唤起我们对理想的追求。
作者在本诗中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使诗歌更富有韵律感。
由于字数限制,我们无法像写散文一样展开叙述,但也正是有限的字句才让诗歌更具凝练与精炼。
王之涣通过《登鹳雀楼》这首诗传递出了一种豁然开朗、追求进取的情感。
他借景抒情,在大自然的背景下体现了人的追求与向往。
这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手法,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人的情感,使之更具共鸣与深远意义。
总结起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朴实的语言、简洁的表达,形象地描绘了中国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通过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美与力量,也激励我们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
这首诗不仅是一种赏析的对象,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温暖。
【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 王之涣古诗词赏析
【唐诗三百首】登鹳雀楼王之涣古诗词赏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古诗文《登鹳雀楼》赏析
古诗文《登鹳雀楼》赏析登鹳雀楼唐朝: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译文及注释【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登鹳雀楼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
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
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
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全解
古诗登鹳雀楼的意思全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遥望西南一带的群山,在夕阳的映衬下,山峰就像挨着一匹一匹的白缎子。
黄河奔腾流入大海,滔滔河水一泻千里,流向远方。
如果要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解释】: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原是古代的军事建筑,高九丈,屡毁屡建,现在的鹳雀楼为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巡抚都御史潘内所建。
黄河上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大桥,跨在黄河两岸之上。
在这些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五言律诗《登鹳雀楼》:西晋时期,河南登封人名字叫常景在南方任宣城太守,因不满朝廷的黑暗腐败,弃官回乡。
常景曾经登上嵩山,写下了《》。
李白少年时曾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受到广泛的教育。
他见黄河从西而来,高山凌空而峙,触发了他的灵感,便写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
【简析】:陈祚明《采桑子》词云:“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而王之涣写下的《登鹳雀楼》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称“王孟诗派”。
《登鹳雀楼》诗歌大意:夕阳映照着座座山峦,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若想将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凉州词》诗歌大意:黄河远上晴空万里,一片孤城耸立在高山之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古诗词中的“鹳雀楼”是指山西省永济县的鹳雀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唐宋两代屡经修复,后毁于兵火。
明嘉靖八年( 1529年),陕西巡抚潘季驯主持重建。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登鹳雀楼》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古诗词古诗词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介绍】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郡(今山西新绛县)人,盛唐时期的诗人。
王之涣的边塞诗大气磅礴,意境开阔,广为传颂。
但他的作品散失严重,只余6首,均录入《全唐诗》中。
【注释】①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②依:依傍。
③尽:沉没,消失。
④穷:尽,使达到极点。
⑤更:再。
【译文】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
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看得更远,还要再登山更高的一层楼。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山,写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水,写水的磅礴气势。
诗人运用朴素、浅显的语言,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诗的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无止境探求的愿望。
“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这两句诗既别出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起了点题作用。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古诗登鹳雀楼全诗句
古诗登鹳雀楼全诗句 引导语:《登鹳雀楼 》这首古诗 相信很多人都学过,那么有关《登鹳雀楼》的全诗哪里有呢?要怎样赏析? 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 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 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这写的是登楼望见的 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1/6极其朴素、 极其浅显的语言,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 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 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 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的尽 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 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 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 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 楼上, 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 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 而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 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登鹳雀楼》古诗原文及翻译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
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
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翻译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登鹳雀楼》注释
①鹳雀楼:古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蒲州府志》记载:“(鹳雀楼)旧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
②白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⑤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⑥穷:尽,使达到极点。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
《登鹳雀楼》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
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
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
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
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
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画面宽广辽远。
《登鹳雀楼》古诗原文及翻译
《登鹳雀楼》古诗原文及翻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s,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Yearning to see farther, I climb to another floor.古诗《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作品,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意境。
下面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原文及其背景,以及对诗句的翻译和解读。
一、原文与背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字数简短但意境深远的古诗。
作者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的心境,呈现了气势恢弘的壮美景观,并表达了人们追求进步和超越的心理状态。
它的主题主要包括登高望远、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的意境。
诗歌采用对仗句式,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又揭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诗句翻译与解读1. 白日依山尽译文:白天在山的尽头消失这句诗描绘了白天日落时的景象。
白日依山尽意味着太阳逐渐落下,依山消失。
这一描写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2. 黄河入海流译文:黄河奔流入海这句诗以黄河入海的景象来形容奔腾不息的水流。
黄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它的水势浩荡,奔流不息,这与作者想要表达的追求进步、永不停止的精神相呼应。
3. 欲穷千里目译文:想要看遍千里道路这句诗意味着人们渴望拓展自己的眼界,追求更广阔的视野。
穷在这里指的是“穷尽,看到底”。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进步和追求更好的心态。
4. 更上一层楼译文:再往上一层楼这句诗传达了作者的追求,并鼓励人们永不满足现状,要不断超越自己,迈向更高更好的层次。
楼在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人生的阶段,更上一层楼则象征着追求进步和更好的人生。
从整体来看,古诗《登鹳雀楼》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追求进取和超越的思想,给人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的心情相结合,使诗歌更具韵味和感染力。
古诗《登鹳雀楼》的解释
古诗《登鹳雀楼》的解释 《登鹳雀楼 》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王之涣 创作的一首诗。
也是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古 诗 《登鹳雀楼》的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 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这里指的是太阳。
3.依:意思是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这里是指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指的是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 在冀州衡水县 担任过(今河北衡水)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1/6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 反映了盛唐时期人 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 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 其朴素、 极其浅显的语言, 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收入短短十个字中; 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 也如临其地, 如见其景, 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的是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 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 在视野 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 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 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 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登鹳雀楼》古诗原文及翻译
《登鹳雀楼》古诗原文及翻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当白日沉入山尽,黄河汇入大海。
如果想要一览千里美景,就要再往高楼登升。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被誉为经典的古诗词被传颂至今。
其中之一即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古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登高远眺的情感,借景抒发了作者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与向往。
整首诗共四句,每句四个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呈现。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白天的逝去和黄河的奔流之势。
诗人运用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白天的结束和黄河奔流到大海,给人一种辽阔壮丽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作者的远志和不满足现状的精神。
欲穷千里目,意味着作者立志要远眺千里之外的山河美景。
更上一层楼,代表了作者追求进取、超越自我的心态。
整首诗以古人登高望远之情作为载体,表现出了作者不满现状,追求进取的精神风貌。
作为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之作,《登鹳雀楼》饱含了中国人向往宽广天地的情感和对未来的追求。
诗中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让人回味无穷,引发人们对自身境遇和追求的思考。
这首古诗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成为爱国主义和追求进取的象征。
诗中所描绘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追求进取的表达,深深感染和激励着后人。
无论是在学校的课本中,还是在各类文化场合,这首诗都经常被引用,为人们带来美好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登鹳雀楼》是一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作者对美景向往和追求进取的古诗。
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人成功地描绘了山河壮丽的景象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作为文学作品还是文化符号,《登鹳雀楼》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登鹳雀楼》的古诗词
《登鹳雀楼》的古诗词《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说朱斌)的诗作。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原文如下:原文登鹳雀楼王之涣〔唐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至于“黄河”。
当然也是写实。
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于辽阔大地上蜿蜒。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登鹳雀楼》古诗解析
《登鹳雀楼》古诗解析《登鹳雀楼》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古诗,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对鹳雀楼的登临和远眺,表达了作者对壮丽自然风光的赞叹之情。
以下是对《登鹳雀楼》这首古诗的详细解析。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首先,诗的题目《登鹳雀楼》是诗人表达自己的登楼之行。
接下来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形容望眼所及的辽阔和壮丽。
其中,“白日依山尽”表达了大自然景色的宏伟和无穷无尽的广阔,给人以壮美的感触,“黄河入海流”则寓意着生生不息、奔腾不息的力量。
这两句诗将作者在鹳雀楼登高的过程中眼前的景色展现出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力。
诗人接着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两句直接呼应了上一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在远眺中的欣喜和对壮美景色的向往之情。
其中,“欲穷千里目”表达了作者希望眼界更加开阔,追求更广阔的世界,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更上一层楼”则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追求进步的态度,要不断提升自己,更上一层楼。
整首诗通过对登高远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和推崇壮丽景色的情感。
诗中强调了追求进取、不断超越的精神,鼓舞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美好的欲望。
在形式上,这首诗使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每句四个字,十六个字一篇。
这种形式简洁明快,语言简练,以短小精悍的诗句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总结起来,《登鹳雀楼》这首古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个人进步和不断超越的追求。
这首古诗以简练明快的形式,扣人心弦地描述了诗人所见所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
登鹳雀楼古诗词
登鹳雀楼古诗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作朱斌)的诗作。
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清代诗评家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
”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1。
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词赏析
王之涣《登鹳雀楼》古诗词赏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唐代诗人。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 尽:消失。
4.依:依傍。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再。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简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
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
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
“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
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
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
“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
“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
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
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相关连接〗登鹳雀楼,唐诗名,为题咏山西省永济市鹳雀楼(又名鹳鹊楼)的篇章。
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
古诗《登鹳雀楼》译文
古诗《登鹳雀楼》译文古诗《登鹳雀楼》译文《登鹳雀楼》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古诗《登鹳雀楼》译文,欢迎大家阅读!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是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需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而沉落。
5。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了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
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
最新《登鹳雀楼》原文及翻译赏析范文精选
《登鹳雀楼》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原文】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创作背景】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赏析1】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登鹳雀楼》古诗文赏析
《登鹳雀楼》古诗文赏析《登鹳雀楼》古诗文赏析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据《清一统志》记载,楼的旧址在山西蒲州(今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唐人留诗者甚多。
”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
唐代诗人。
注释①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有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这座楼后来被河水冲没。
②百日:太阳。
③依:依傍。
④尽:消失。
⑤欲:想要、希望、欲望。
⑥穷:穷尽。
⑦千里目:眼界宽阔。
⑧更:再,再次。
翻译夕阳依傍着西方的山峦渐渐地往下落,滚滚的黄河水向着大海滔滔地奔流。
你如果想要把这千里的风光和美景看个够,那就要不断地向上攀登更高一层的城楼。
诗文赏析: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后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慢慢沉没。
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流经楼前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而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
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鹳雀楼在我国山西
省永济县西南城上。 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 息,所以人们把这座 楼取名为“鹳雀楼”。 楼共三层,登上楼, 往前看,可以看到高 高的中条山,往下看, 可以看到波涛汹涌的 黄河。
王之涣,唐代著 名的大诗人。他登 上了鹳雀楼,看到 了美景,写了这首 诗,从此鹳雀楼名 扬四海。
听一听 读一读
认一认,读一 ɡèng 欲穷 目更
看一看,读一读。
傍晚的太阳依靠着
登鹳雀楼 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 白日依山尽, 下去了。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想要看到很远 很远的地方,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