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优秀]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word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现金流量分析、投资评价、风险分析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和技巧,独立完成对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具备一定的工程经济决策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工程经济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经济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如效益、成本、投资、回报等。
2.现金流量分析:包括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的计算等。
3.投资评价: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等评价指标的计算和应用。
4.风险分析:包括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等。
5.其他相关内容:如项目融资、成本控制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工程经济学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实验设备:配置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表现。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V1正文: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
以下是重新整理过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包括了以下内容: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简介工程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技术分析方法,研究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确定最佳的经济方案和决策。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分析方法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决策和管理能力。
1.2 课程目标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范围- 掌握现金流量分析、投资评价、风险分析等核心分析方法- 能够应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决策复杂的工程项目问题- 能够撰写和报告工程经济分析和决策结果二、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大纲本课程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工程经济学基础概念和原理- 现金流量分析及其应用- 投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风险分析与决策- 实践案例分析2.2 教学方法本课程既注重理论教学,同时也强调实践案例分析。
除了课堂讲解外,还将安排学生组织并完成一个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决策,以此来巩固和实践所学知识。
三、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3.1 课程作业本课程作业主要包括:- 系统化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和决策- 小组作业和讨论- 课程论文和报告3.2 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
其中,课程作业占总成绩的 6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40%。
结语:本文重新整理了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并分为了课程背景和目标、课程大纲和教学方法、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三个部分进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工程项目问题,具备一定的经济分析和决策能力。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第一节:引言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工程决策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本教案设计旨在为教师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指南,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并帮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课程概述本节将对工程经济学的课程目标进行概述,并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通过概述,学生将了解到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动机,为后续内容的学习铺垫。
第三节:教学目标本节将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四节:教学内容本节将详细介绍工程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经济学原理、成本概念、时点价值等。
2. 工程经济学的核心方法:包括现金流量分析、投资决策评价、风险分析等。
3. 工程经济学的实际应用:包括项目投资决策、资金筹集、成本控制等实际案例分析。
第五节:教学方法本节将介绍适用于工程经济学教学的各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六节:教学评价本节将介绍教师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的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及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足之处。
第七节:教学资源本节将列举一些与工程经济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源以便他们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八节:教学进度安排本节将详细规划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进度,包括每个主题的时间安排、教学内容的具体讲解和实践活动的安排等。
通过合理的进度安排,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并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理解和消化。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要素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2. 学会运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
3. 了解工程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掌握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建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在项目分析过程中能够有效分工与合作。
3.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如Excel等)进行工程经济计算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兴趣,激发其探索工程领域经济问题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其在工程实践中遵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面对工程经济问题时能独立思考,提出独到见解。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性质,旨在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领域的需求,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作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益、折旧、现金流等。
2. 投资评价方法: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回收期、获利指数等。
3.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财务分析、经济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4. 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5. 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典型工程项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
6. 教学大纲:- 第一章: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1课时)- 第二章:投资评价方法(2课时)- 第三章: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2课时)- 第四章: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2课时)- 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1课时)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某房地产项目)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大量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有效提升了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
课程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促进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与沟通能力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存在问题和挑战剖析
数据获取困难
在收集项目相关数据时,遇到数据来源有限、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 ,对数据分析和结论产生了一定影响。
01
类似工程比较法
参考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结合本项目 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得出投资估算。
02
03
概算法
根据初步设计概算指标和扩大综合单 价,计算出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的造 价,进而汇总得出总投资。
资金筹措途径和策略
自有资金
投资者自有的现金、存款和其 他可变现资产,是项目资金筹
措的基本来源。
当投资回报率变化±5%时,方案一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9.5%-14.5%,方案二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14%19%,方案三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7.5%-12.5%。
建设周期敏感性分析
当建设周期变化±10%时,方案一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11%-13%,方案二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16%-18%, 方案三的经济效益变化范围为9%-11%。
在项目规划、建设、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合规 性审查,确保项目符合政策法规要求。
政策变化应对
针对可能出现的政策变化,提前制定应对策略和 调整方案,降低政策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07
总结与展望
课程设计成果回顾
理论与实践结合
通过课程设计,成功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房地产 项目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要求
学生需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数据收集、模型 构建、计算分析、报告撰写等,并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 报告。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交流,提高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报告任务书(含4个题目)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工程财务评价报告二、课程设计容:1、设计容1)阅读设计任务指导书,收集基础资料。
2)编制财务报表3)财务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指标的选用根据案例情况而定)。
(1)盈利能力指标计算(2)偿债能力分析(3)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4)财务评价分析及结论三、基本要求1)容完整,书写整齐,字体端正。
2)财务报表编制正确,指标计算正确。
3)纸应统一A4规格。
4)分组选做一个设计题目,每位学生设计生产能力案为:A=学号+10,若A>=3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A-50〉%]计算;若A<3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A%)计算。
成果装订顺序: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成绩评定表,财务报表、财务评价结论,财务评价分析及结论。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题目一一、项目名称某新建电子配件厂二、基础数据1.生产规模该项目建成后拟生产目前市场上所需的计算机配件,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00万件。
2.实施进度该项目拟二年建成,第三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0%,第四年达到90%,第五年达到100%。
生产期按12年计算,计算期为14年。
3.建设投资估算经估算,该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为5700万元(不含建设期利息),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4910万元,无形资产490万元,其他资产300万元。
4.流动资金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估算总额为1150万元。
5.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来源建设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投入2000万元,第二年投入3700万元;流动资金从投产第一年开始按生产负荷进行安排。
该项目的资本金为2850万元,其中用于建设投资1700万元。
建设投资缺口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贷款解决,年利率为6%。
6.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根据市场分析,预计产品的市场售价(不含税)为80元/件。
本产品采用价外计税,增值税税率为17%,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税率分别为7%和3%。
工程经济学授课教案(范文)
工程经济学授课教案(范文)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授课教师:XXX授课对象:工程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2023年秋季学期授课地点:XXX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熟悉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步骤。
了解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进行项目经济分析。
能够进行工程项目成本估算和效益分析。
能够撰写简单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成本控制意识。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言1. 课程简介目的:介绍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内容: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
2. 工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目的: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
内容:工程经济学的起源、发展阶段、现代工程经济学的特点。
教学方法:PPT讲解、视频播放。
3.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目的: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内容:时间价值原理、风险与不确定性原理、成本效益分析原理。
教学方法:PPT讲解、课堂讨论。
第二部分: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1. 现金流量分析目的:理解现金流量在项目评价中的重要性。
内容: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教学方法:PPT讲解、实际操作演示。
2. 贴现现金流方法(DCF)目的:掌握DCF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内容: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盈利指数(PI)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课堂练习。
3. 非贴现现金流方法目的:了解非贴现现金流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内容:回收期法、会计收益率法的计算和应用。
教学方法:PPT讲解、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工程项目投资决策1.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目的:掌握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内容: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社会效益性。
教学方法:PPT讲解、课堂讨论。
2. 投资决策的方法目的:熟悉常用的投资决策方法。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2. 理解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3. 了解工程项目的投资、成本、收益及其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经济评价;2. 能够运用投资、成本、收益等经济指标,对工程项目进行初步的经济分析;3. 能够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提出合理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树立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并重的观念;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分析方法,勇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工程知识基础,但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 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收益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评价指标;- 经济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 投资决策的风险分析;- 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成本分类、成本估算方法;- 成本控制策略;- 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工程项目收益分析- 收益来源、收益估算方法;- 敏感性分析;- 教材第五章内容。
6. 案例分析与实践-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优化;- 教材各章节案例。
教学大纲安排:第1-2周: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第3-4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第5-6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分析;第7-8周:工程项目成本分析;第9-10周:工程项目收益分析;第11-12周:案例分析与课堂讨论。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作为一门涉及工程领域重要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工程经济学对于工程学生而言十分重要。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估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效益,以使其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
针对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的工程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相关经济学原理,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技巧,掌握各种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具备在实际情况下有效地应用这些技能与知识的能力,为未来的工程实践做好准备。
同时,课程也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技术进步。
二、课程内容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会囊括以下内容:基本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技术、现金流分析、投资评价方法、经济因素分析、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以及实用案例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基本的成本和效益分析技术、现金流分析和投资评价方法是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核心和基础部分,这些内容既涉及到一系列的数学和运算技术,也涉及到一些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其他方面的内容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和扩展,可以进一步延伸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应用实践。
三、教学方法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结合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教学和讨论。
在此基础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其计算、推理和思考技能。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问和引导,推崇合作学习和研讨,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工程经济学相关技巧和知识。
四、教材选择对于工程经济学课程,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此基础上,应该注重教材的权威性、实用性和适应性,同时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不断创新和调整教学方法,自由配置和使用相关教学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五、评估方式在工程经济学课程中,评估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既要包括课堂测验和作业考核,也要包括论文或项目报告等实际应用表现的考核。
工程经济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1.熟练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2.掌握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决策中的应用,能够合理评估和比较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3.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在课程设计中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内容介绍1. 课程设计背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合理的工程经济学方法,为工程项目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2. 课程设计任务本课程设计围绕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决策制定和实践应用展开,针对具体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和评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工程经济学报告。
3. 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应用。
具体实践步骤如下:(1)理论讲解利用课堂教学和相关参考资料,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
(2)实践操作学生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数据,模拟工程项目的决策制定和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实践应用技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理解。
4. 报告要求学生需独立完成一份工程经济学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项目的背景介绍和项目目标。
2.工程项目的费用和收益分析。
3.工程项目的资金投资计划和资金风险分析。
4.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估。
5.工程项目的优化方案和决策建议。
三、课程设计实施方案1. 教学时间和地点本课程设计为一个学期的专业选修课程,共计18周。
每周2小时,课程时间安排在周二下午。
教学地点以校内为主,适时安排到企业实践场地进行现场教学。
2. 课程设计评估本课程设计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课程报告和考试成绩。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一门基于经济原理和方法,研究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经济效益的课程。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程设计:1. 课程简介- 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 强调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性。
2. 时间价值与现金流量- 解释时间价值的概念,包括利息和复利的计算。
- 强调现金流量的重要性,并介绍现金流量图的绘制方法。
3. 投资评价指标- 介绍常见的投资评价指标,包括净现值(NPV)、内部收益率(IRR)、盈亏平衡点(BEP)等。
- 讲解各种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
4. 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 介绍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以及如何评估不确定性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 引入风险分析的概念,并介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5. 投资决策方法- 讲解基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投资决策方法,例如最小平均成本法、效益成本比法等。
- 强调在实际决策中考虑其他因素,如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等。
6. 项目融资与资金筹集- 介绍常见的项目融资方式,如自筹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
- 讲解资金筹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 投资项目管理- 介绍投资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强调项目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估的重要性。
8. 案例分析与实践- 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案例,讨论不同决策方法的应用和效果。
- 设计实践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投资决策分析,并撰写报告。
9. 课程总结与讨论- 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
- 讨论工程经济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工程经济学教案(3篇)
工程经济学教案(3篇)教案一: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2. 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
3. 能够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分析实际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工程经济学是研究工程项目在投资、建设、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资源,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学科。
2.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资源有限性原理:资源有限性是工程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投资风险与收益权衡原理:投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资者需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
(3)时间价值原理: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同一金额的资金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价值。
(4)替代原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种方案时,需要考虑其他可替代方案。
3. 工程经济评价方法(1)静态评价方法:不考虑时间价值因素,计算简单,但准确性较低。
a. 投资收益率法b. 投资回收期法(2)动态评价方法:考虑时间价值因素,准确性较高。
a. 净现值法b. 内部收益率法c. 外部收益率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工程项目案例,引出工程经济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基本原理和评价方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运用工程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程经济学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
2.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思路、方法运用等。
教案二、三可以根据以下思路进行编写:教案二: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应用,掌握工程经济评价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讲解工程经济学在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的内容《工程经济学》是为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方向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
它包括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二部份,是应用经济学一个组成部份,是一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设计,有助于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掌握有关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用以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是为工程技术类专业及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主要课程,是一门应用科学,强调科学性和定量分析,它广泛应用现有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等。
2.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理解基础经济要素的概念。
掌握销售收入、成本、税金及利润的关系、现金流量的计算及图形的正确画法。
理解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理解经济效益评价的静态评价指标、动态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课程设计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一. 课程设计任务背景资料1.项目概况某新建创造项目,其可行性研究已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以及项目实施规划诸方面的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
( 1 ) 生产规模该项目建成后拟生产目前市场上所需的计算机配件,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 150 万件。
( 2 )实施进度该项目建设期 2 年,运营期 8 年。
( 3 )建设投资估算经估算,该项目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估算额为 1500 万元,基本豫备费费率为 10% ,涨价豫备费年均价格上涨率为 5% ,估算编制年距离开工年为 2 年。
建设2 )据测算,该项目的年工资及福利费估算为 50 万元;3 )固定资产折旧费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年限为 5 年,残值率为 5%;4 )修理费按折旧费的 40%计取;5 )年其他费用为 120 万元;各项流动资金的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 30 天,现金 40 天,对付账款 30 天,存货 40 天,流动资金第 3 年投入。
工程经济学案例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案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和过程。
2. 使学生掌握现金流量分析、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及应用,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融资方式和资金筹措渠道,理解资金成本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经济学方法进行项目投资决策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Excel等工具进行财务评价和现金流量分析的能力,提高数据处理和计算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认识到投资决策对企业和社会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投资决策中,提高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工程经济学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方法,阐述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章 工程经济学概述2. 现金流量分析:讲解现金流量图、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方法,分析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现金流量。
教学内容:第二章 现金流量分析3. 财务评价指标:介绍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应用,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教学内容:第三章 财务评价指标4. 投资决策方法:讲解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决策方法,包括静态评价法和动态评价法。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docx
《工程经济学》教案设计.docxWORD格式实用标准文档教案201 ~ 201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授课教师:课程所属系(部):课程名称 :工程经济学文案大全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实用标准文档授课班级:14工程造价( 1 )( 2 )班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总学时: 56学分: 3使用教材:工程经济学/黄有亮等.—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09.教学方法、手段: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考核方式:期终考试(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主要参考书目:教材:工程经济学黄有亮徐向阳谈飞李希胜编著.-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09参考书:1、技术经济学冯俊华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07文案大全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实用标准文档一、课程任务与教学目标《工程经济学》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让学生了解工程的经济活动规律,熟悉现行的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的主要规定,使学生掌握对成熟的技术和新技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和评价的方法,从经济的角度为技术的采用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本学期教学安排上课学时安排( 42学时)及实训学时安排(0学时 )项目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学学时章节理论教学内容时实践教学内容学时小计资金的时间价值188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244的基本原理多方案的经济比较与344选择方法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885项目投资估算与融资886投资项目财务评价44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722价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844析和风险分小计4242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文案大全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实用标准文档目录序项目页号码1项目一资金的时间价值2项目二工程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原理3项目三多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方法4项目四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5项目五项目投资估算与融资6项目六投资项目财务评价7项目七投资项目国民经济评价8项目八投资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文案大全专业资料整理WORD格式实用标准文档授课日期:按712506《工程经济学》教学进度表的时间执行(若碰到节假日顺延)标题 :项目一:资金的时间价值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理解等值计算的3 种情形,掌握一次支付单利、复利终值、现值的计算,计算中要注意的问题及公式推导。
(完整word版)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说明书工程经济学铸钢厂项目经济评价一、项目概况拟建项目为某重型机器厂铸钢分厂,为新设法人项目。
生产规模为年产14000吨N产品。
产品方案为:铸钢件4000吨,普通钢锭5000吨,合金钢锭5000吨三种。
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其中资本金300万元,银行贷款18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400万元。
投产后各年不含增值税销售收入都为3966万元。
原辅材料和燃料动力按企业提供数据进行估算,分别为2062万元/年和503万元/年。
本项目定员为280人,人工工资按8000元/人·年计算。
福利按工资的14%计算。
制造费用系按照销售收入的%估算。
管理费用系按照销售收入的2%估算。
销售费用系按照销售收入的%估算。
二、市场研究据铁道部的估算,去年铁路投资大约拉动2000万吨钢铁需求;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投资继续加大有望至少再增加300 万吨需求。
据拉美钢铁协会预测,2010年整个拉美地区钢材需求量将在2009年基础上提升%。
2009年拉美钢材需求约4360万吨。
Ilafa认为在今年强劲的经济恢复带动下,2010年拉美洲钢材需求量将达到5070万吨,至2011年增长走势将会放缓,但仍能够维持在%左右,达5400万吨。
在Ilafa的预测中,今年拉美建筑业钢需求增幅约%;机械制造业约%;汽车制造业约%。
从2010年2 月中旬起,越南南方钢铁公司上调钢材价格,每吨涨价20-25 万盾。
其中,建材钢价格在1175-1200 万盾之间,圆钢每吨1235 万盾,涨幅为15 万盾/吨;型材钢每吨上涨35 万盾。
越南国产钢材涨价原因,一方面是受进口钢坯和国际市场废旧钢铁价格上涨影响;另一方面是部分生产原料投入加大,国内钢材需求呈增长态势。
基准收益率:ic =12% 行业平均利润率:% 1 课程设计说明书工程经济学三、建设进度安排本项目拟用一年时间建成,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
生产期按12年计算,计算期按13年计算。
工程经济学教案
工程经济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在决策过程中能够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 工程经济学的价值评估方法3.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项目成本控制和风险分析三、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30分钟)2.1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工程经济学的定义-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成本和收益评估、投资决策、风险分析等2.2 工程经济学的价值评估方法- 现金流量法- 净现值法- 内部收益率法- 投资回收期法2.3 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 风险收益权衡分析- 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比较2.4 项目成本控制和风险分析- 成本控制的方法与技巧- 风险分析的方法与技巧3.案例分析(40分钟)选取一个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就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进行讨论和解答。
4.小结与展望(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展望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四、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实际工程项目案例- 计算器和纸笔五、教学评估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估。
六、教学反思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但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涵盖所有的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案例数量和难度,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七、教学拓展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工程管理领域的学科,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专业课程,如工程投资与决策分析、工程成本管理等。
此外,工程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也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如金融、市场营销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某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一、项目背景及基础资料某建设集团拟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多元化经营,计划建设设计生产能力10000吨的涂料项目,项目计算期20年,其中:建设期2年,投产期2年,达产期16年。
1.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投资6000万元,设备购置投资36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400万元,预备费为前三项费用的5%计算。
总投资形成无形资产1 800万元,其余形成固定资产。
流动资金5 000万元,按生产负荷投入。
长期贷款年利率6.0%,流动资金贷款年利率5.8%。
建设投资借款在投产后6年内以等额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方式偿还。
建设期利息以均衡借款方式计算,当年建设期利息用资本金支付。
流动资金借款本金在计算期期末偿还。
2.该项目生产三种产品,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如下表所示:3.该项目增值税按国家有关税法执行,销项税按销售收入的13%计取,进项税按成本中应扣税部分(本题中取经营成本的60%)的13%计取,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税额的7%计取,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税额的3%计取,地方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税额的2%计取。
5.该项目净残值率10%,折旧年限18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10年。
6.项目其他背景条件见下表:(A2+B3+C2+D2)7.其他计算依据(1)财务基准收益率15%;(2)所得税率25%;(3)法定盈余公积金取净利润的10%,任意盈余公积金取净利润的5%;(4)基准总投资收益率和资本金净利润率分别为20%和30%;(5)基准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年和8年。
二、编制辅助报表1)建设投资估算表1.1表1.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万元)根据出的基础数据,参照项目建设方案将相关数据填入建设投资估算表1.1中表中,预备费用=(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10100+2400)=625万元项目建设投资合计共1312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共计10100万元: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6500万元,设备购置费3600万元,共占比77%;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400万元,占比18%;预备费用625万元,占比5%.2)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1.4有了建设投资额,就可以根据项目拟定的建设进度进行资金的投放和筹措,完成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1.4的部分编制表1.4 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万元)项目建设期2年,第1年投资55%为7219万元,其中资本金占比35%为2527万元,借款4692万元;第2年投资45%为5906万元,其中资本金2067万元,借款3839万元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13125+537+5000=18662万元总资产形成无形资产18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16862万元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有了建设期各年的借款额,就可以根据借款利率计算建设期利息,完成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的编制建设期利息以均衡借款方式计算,长期贷款年利率6.0%,本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投资总额为13125万元,建设投资投入进度:第1年55%,第2年45%,长期贷款年利率6.0%,借贷资金比率建设投资65%,当年建设期利息用资本金支付第1年建设期贷款=13125*65%*55%=4692万元第2年建设期贷款=13125*65%*45%=3839万元第1年建设期利息=第1年建设期贷款*0.5*长期贷款年利率=4692*0.5*6%=141万元第2年建设期利息=(期初借款余额+第2年建设期贷款*0.5)*长期贷款年利率=(4692+3839*0.5)*6%=397万元第1年期初借款余额=0第2年期初借款余额=第1年期末借款余额=4692万元将各年建设期利息回填到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中,这样就完成了建设投资及建设期利息的分年使用与资金筹措的编制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6固定资产=总资产-无形资产=18662-1800=1686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流动资金=16862-5000=11862万元净残值率为10%,折旧年限18年,采用年数总和法折旧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原值*(1-预定净残值率)*2*尚可使用年限)/(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净值=固定资产原值-当期折旧费第1年折旧费=(11862*(1-10%)*2*18)/(18*(18+1))=1124第2年折旧费=(11862*(1-10%)*2*17)/(18*(18+1))=1061第3年折旧费=(11862*(1-10%)*2*16)/(18*(18+1))=1044第4年折旧费=(11862*(1-10%)*2*15)/(18*(18+1))=999第5年折旧费=(11862*(1-10%)*2*14)/(18*(18+1))=937……第20年折旧费=(11862*(1-10%)*2*1)/(18*(18+1))=625)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费估算表1.7表1.7 无形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万元)本项目形成无形资产1800万元,采用平均年限法摊销,摊销年限10年,不计残值每年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1800/10=180万元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按照给定的产品品种设定产量、单价(不含税)及增值税率,可以计算出不同生产负荷状态下年营业收人及销项税额;销项税额减去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包括可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就可以得到每年应纳增值税额,继之计算出每年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数额,这样就完成了对报表的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小案例分析1.1 案例一某工业项目计算期为十年,建设期2年,第3年投产,第4年开始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设投资30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第1年投入1000万元,第2年投入2000万元.投资方自有资金2500万元,根据筹资情况建设期分两年各投入1000万元,余下的500万元在投产初作为流动资金投入.建设投资不足部分向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6%,从第3年起,以年初的本息和为基准开始还贷,每年付清利息,并分5年等额还本.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预计85%形成固定资产,15%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折旧,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无形资产按5年平均摊销.该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经营成本为15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经营成本为1800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0晚件,销售价格(不含税)54元/件.产品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40%.【问题】1.列式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及无形资产摊销,并按表所列项目填写相应数字.2.列式计算期末固定资产余值.3.列式计算计算期第3年、第4 年、第8年的总成本费用.4.以计算期第4年的数据为依据,列式计算年产量盈亏平衡点,并据此进行盈亏平衡分析.(除问题4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各题计算结果保留三位小数.)【答案】: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3000+30)×85%×(1-5%)] ÷10=302.423(万元)无形资产摊销费=(3000+30)×15%÷5=90.900(万元)2计算期末的固定资产余值为:(3000+30) ×85%﹣302.423×(10-2)=156.116(万元) 第3年总成本费用:1500+302.423+90.900+61.800=1955.123(万元)第4年总成本费用;1800+302.423+90.900+49.44=2242.763(万元)第8年总成本费用:1800+302.423=2102.423(万元)年产量盈亏平衡点:BEP(Q)=2242.763×0.4÷(54-2242.763×0.6÷50)=33.12(万件) 结果表明,当项目产量小于33.12万件时,项目开始亏损;当项目产量大于33.12万件时,项目开始盈利.项目建设投资还本付息及固定资产折旧、摊销费用表表8-11.2 案例二2009年初,某业主拟建一年产15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已知2006年已建成投产的年产12万吨产品的类似项目.投资额为500万元,自2006年至2009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3%.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项目建设期为1年,运营期为6年,项目全部建设投资为7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残值率4%,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2、运营期第一年投入流动资金15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计算期末全部收回.3、在运营期间,正常年份每年的营业收入为1200万元,总成本费用为600万元,经营成本为400万元,营业税基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25%,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4、投产第1年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能力的60%,营业收入与经营成本也为正常年份的60%,总成本费用为500万元,投产第2年及第2年后各年均达到设计生产能力.5、为简化起见,将“调整所得税”列为“现金流出”的内容.问题:1、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额.2、编制融资前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将数据填入表8-2中,并计算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3、列式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并评价该项目是否可行.融资前该项目的投资现金流量表表 8-2答案:1.静态投资总额=500×(15/12)¹×(1+3%)³=682.95(万元)2. 项目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1522.08万元.3. 计算指标:项目投资回收期(年)(所得税前)=(3-1)+457.6/596=2.77年.1.3【案例三】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8年,项目建设投资3200万元,预计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8年,按平均年限折旧法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在生产期末回收固定资产残值.建设期第一年投入建设资金的60%,第二年投入40%,其中每年投资的50%为自有资金,50%由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为7%,建设期只计利息不还款.银行要求建设单位从生产期开始的6年间,按照每年等额本金偿还法进行偿还,同时偿还当年发生的利息.生产期第一年投入流动资金300万元,全部为自有资金.流动资金在生产期末全部收回.预计生产期各年经营成本均为2500万元,营业收入在计算期第三年为3800万元,第四年为4320万元,第5~10年均为5400万元.假定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为6%,所得税率为33%,行业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0%基准投资回收期18年.【问题】1.列式计算项目计算期第3年的累计借款,固定资产残值及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2.编制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3.编制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4.列式计算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资本金财务净现值、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并对项目做可行性判断.【答案】1、第一年应计利息=(0+3200×0.6×0.5÷2)×7%=33.60(万元)第二年应计利息=[(3200×0.6×0.5+33.6)+3200×0.4×0.5÷2] ×7%=91.95(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33.60+91095=125.52(万元)第三年初的累计借款=3200×50%+125.52=1725.52(万元)固定资产残值=(3200+125.52)×5%=166.28(万元)年折旧额=3200+125.52)×(1-5%)﹢8=394.91(万元)项目借款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表8—3生产期前6年等额本金偿还法,每年应还本金为:1671.52÷6=287.59(万元)某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 表8-4运营期各年总成本费用:第3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120.79=3015.70(万元) 第4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100.66=2995.57(万元) 第5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80.52=2975.43(万元)第6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60.39=2955.30(万元)第7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40.26=2935.17(万元)第8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20.13=2915.04(万元)第9、10年总成本费用=2500+3949.91=2894.91(万元)运营期各年所得税:第3年所得税=(3800-3015.70-228)×33%=183.58(万元)第4年所得税=(4320-2995.57-259.2)×33%=351.53(万元)同理,第5年所得税=693.19(万元)第6年所得税=699.83(万元)第7年所得税=703.47(万元)第8年所得税=713.12(万元)第9、10年所得税=719.76(万元)4.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经试算.取i1=44%,得NPV1=26.45(万元)取i2=45%,得NPV2=-4.92(万元)带入线性内插公式:IRR=44%+26.45/[26.45-(-4.92)] ×100%=44.84%资本金财务净现值FNPV=4297.90(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Pt=5-1+598.94/1514.70=4.40(年)动态投资会收取Pt=5-1+7053.31/940.63=4.75(年)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44.84%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资本金财务净现值为4297.90万元大于0,静态投资回收期4.40年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8年;动态投资回收期4.75年小于计算期10年,说明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1.4例案四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3年开始投产,第五年开始达到100%设计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投资960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预计90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600万元形成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年折旧费为700万元,固定资产余值在项目运营期末收回.无形资产在运营8年中,均匀摊入成本.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在计算期末收回.项目运营期(即从第三年到第十年)按等额本金法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每年付息,建设期贷款利率为6.22%(按年付息),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3%.第三年、第四年的经营成本分别为4200和4600万元,第5---10年的经营成本均为5000万元.经营成本的80%作为固定成本,所得税率为25%.项目的资金投入、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8—5.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收益及成本表(单位:万元)表8—5【问题】1.计算无形资产摊销费.2.填写借款还本付息表,把计算结果填入表8-6中(表中数字按四舍五入取整,表8-7、表8-8同).3.填写总成本费用估算表,把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8-7中.填写简化的利润与利润分配表,把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8-8中.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为10%.解:1.无形资产摊销费=600÷8=75(万元)2.建设期借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0.5×5000×6.22%=156(万元)每年应还本金=(000+156)=645(万元)项目还本付息表(单位:万元)表8-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单位:万元) 表8-7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单位:万元) 表8-81.5案例五某建设项目计算期10年,其中建设期2年.项目建设投资(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1300万元,第一年投入700万元,全部为投资方自有资金;第2年投入800万元,其中600万元为银行贷款,贷款年利率6%.贷款偿还方式为:第3年不还本付息,以第3年末的本息和为基准,从第4年开始,分4年等额还本,当年还清当年利息.项目流动资金投资400万元,在第3年和第4年等额投入,均为银行贷款,贷款利率8%,贷款本金在计算其最后一年偿还,当年还清当年利息.项目第3年的总成本费用(含贷款利息偿还)为900万元,第4年至第10年的总成本费用均为1500万元,其中,第3年至第10年的折旧费均为100万元.计算结果出答题纸表1.17保留三位小数外,其余均保留两位小数.问题:1.计算项目各年的建设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还本付息额,并将计算结果填入答题纸表8-9和表8-10.2.列式计算项目第3年,第4年,第10年的经营成本.3.项目的投资额,单位产品价格和年经营成本在初始值的基础上分别变动±10%时对应的财务净现值的计算结果见表8-11.根据该表的数据列式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并对3个因素的敏感性进行排序.4.根据表8-11中的数据绘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图,列式计算并在图中标出单位产品价格的临界点.单因素变动情况下的财务净现值(单位:万元) 表8-9项目建设投资贷款换本付息表(单位:万元) 表8-10项目流动资金贷款换本付息表(单位:万元)表8-112.第三年的经营成本=900-100-37.080-16=746.92(万元)第四年的经营成本=1500-100-39.305-32=1428.695(万元)第十年的经营成本=1500-100-32=1368(万元)3.投资额:(1410-1300)/1300/(-10%)=-0.85单位产品价格:(320-1300)/1300/(-10%)=7.54年经营成本:(550-1300)/1300/10%=-5.77没关系排序为:单位产品价格,年经营成本,投资额4.单位产品价格的临界点为:-1300×10%/(1300-320)=-13.27%单因素敏感分析图如图所示.)2某新建煤炭项目经济评价2.1概述2.1.1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新建矿井及选煤厂工程,有国内A、B两投资方组建的项目公司建设和经营,是本项目的财务分析主体.矿井及选煤厂设计生产能力均为6.01米t/年.矿井建设准备期6个月,施工工期24个月,项目拟于2006年1月开始准备,2006年7月开工建设,2008年7月建成投产,投产当年生产原煤2.40米t,2009年及以后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6.01米t.选煤厂与矿井同步建成.矿井劳动定员523人,选煤厂劳动定员84人.选煤厂产品方案为末煤和混煤两种产品.2.1.2编制依据本经济评价的编制依据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的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建设条件、建设工期、《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1.3计算期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经营期,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建设期确定为2.5年,生产运营期确定为20.5年,则项目计算期为23年.2.1.4目标市场及产品售价煤炭产品坑口价为:末煤104.10元/t,混煤137.50元/t.2.1.5 产销计划投产第1年末煤产量1.2010米t,混煤产量0.9800米t;达产后年份末煤产量3.1380米t,混煤产品2.3539米t.产品产销率按100%考虑.2.2费用与效益估算2.2.1投资估算1.建设投资(1).投资范围.投资范围包括矿井及选煤厂从筹建至设计生产能力时,按设计规定的全部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计及工程器具购置、安装工程.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投资以及预备费.(2)投资划分.根据煤炭建设项目的特点和有关规定,井下工程均划归矿井,地面工程从井筒胶带输送机以下至产品装车的全部工艺系统划归选煤厂,矸石系统,铁路专用线以及其余地面工程划归矿井,公共建筑全部划归矿井,土地征用费按矿井、选煤厂各自的占地面积分别计算.(3)编制依据.执行煤炭行业现行核算指标、综合预算定额和配套的取费标准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4)价格基年.价格基年为2005年.(5)采矿权价格.本项目进过评估确认的需缴纳采矿权价款60000万元,根据《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管理办法》规定,采矿权价款分6年平均缴纳.由于本项目建设期30个月,项目建成投产后尚需3年才能缴清,所以投产后3年需要缴纳的采矿权价款不计入项目建设投资,计入生产运营期投资以自有资金支付,自有资金不足以支付时,用短期借款支付.计入建设投资的采矿权价款30000万元.建设投资估算总额为125317万元,其中矿井106651万元,选煤厂18666万元.项目建设投资构成表见表1-1、附表1-8---财务分析辅助报表1和附表1-9---财务分析辅助报表2.表1-1 建设投资汇总表单位:万元2.建设期利息本项目债务资金拟使用银行贷款,借款年利率,名义年利率6.39%计取,每年计取4次,有效年利率为6.54%,建设期利息5322万元.3.流动资金流动资金采用分项详细估算,矿井及选煤厂投产第一年流动资金量4400万元,达到设计能力后为10060万元.逐年流动资金占用表见附表1-10.4.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4069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25317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5322万元,流动资金为10060万元.2.2.2形成资产1.固定资产井巷工程,土建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和安装工程等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土地征用即迁移补偿费,耕地占用税,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监理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联合试运转费,办公及生活家具购置费,省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维修费,绿化费,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其他费,补充勘探费,财务费等转入固定资产.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的价值.2.无形资产采矿权价款作为无形资产.3.其他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除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费用均计入其他资产.4.工程预备费与建设期利息工程预备费按其汲取技术平均摊入相应资产价值,建设期利息全部计入固定资产.本项目固定资产原值100367万元(井巷工程19106万元,地面建构筑物25653万元,机器设备55608万元),无形资产原值为30000万元(不含投产以后支付的30000万元采矿权价款形成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原值为300万元.表1—2 资产分类估算表2.2.3 总成本费用参照设计规模、开拓方式、选煤工艺、装备水平、劳动生产率及管理水平相类似的邻近生产矿井及选煤厂实际成本,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估算矿井及选煤厂采、选成本.(1)材料费:参照邻近类似生产矿井及选煤厂实际成本,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估算.(2)动力费:按照邻近煤矿生产用电单价〔0.38元∕(KW·h)〕,结合本矿井及选煤厂综合电力电耗估算.矿井综合电力电耗为15.081KW·h∕t,选煤厂综合电力电耗为1.974KW·h∕t.(3) 工资及福利费:根据邻近生产煤矿年人均工资水平和拟建项目的劳动生产率情况,工资水平按以下确定:井下工人53000元∕(人·年)地面工人19800元∕(人·年)管理人员43500元∕(人·年)生产服务人员17600元∕(人·年)生活服务人员14900元∕(人·年)职工福利费,按工资的14%计算.(4) 修理费:综采综掘设备大修理提存率按5%计算,其他设备大修理提存率按2.5%计.(5) 折旧费:按照直线折旧费计算折旧,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确定如下:地面建、构筑物折旧年限40年,综采综掘设备折旧年限8年,一般采掘设备折旧年限10年,其他设备折旧年限15年.计算折旧费时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6) 维简费(含井巷工程费):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财建〔2004〕119号文件有关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按9.5元∕t提取(含井巷工程费2.5元∕t).井巷工程费与维简费在成本中单列科目,单列后未见费标准为7元∕t,其中50%计入经营成本.(7) 摊销费: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1999.11.11)的规定,采矿权价款形成无形资产后,应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本矿井采矿权受益期为30年,故采矿权价款按30年摊销计算(本项目不存在除采矿权价款之外的其它无形资产).参照原煤炭工业部煤规字【1996】第50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其他资产按10年摊销.(8) 地面坍塌赔偿费:参照邻近生产矿井地面坍塌赔偿费实际发生数额,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按0.2元/t估算(9) 安全费用: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炭安全监察局财建[2005] 16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按5元/t计取,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根据安全费用的使用范畴,并通关了解生产矿井安全费用的实际情况,按照30%进入经营成本考虑.(10) 其他支出:系指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属于其他支出的费用,包括各种保险费,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经费,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使用费,审计费,排污费,办公费,招待费,取暖费,技术开发费,税金,消防费,绿化费,汇税净损失,班中餐等其他费用.本项费用参照邻近和国内类似生产矿井及选煤厂实际成本资料和相关规定估算.构成如下:1) 劳动保险费等费用:根据《矿井原煤成本计算方法》(采矿设计手册),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费按成本工资的27.6%计算,为1.00元/t.2) 矿产资源补偿费:根据《矿井原煤成本计算方法》(采矿设计手册)按销售收入的1%计算,为1.08元/t3) 采矿使用费:按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综字【1997】74号文件规定,采矿权实用费按矿区范围面积逐年缴纳,每平方公里每年1000元.据此计算,采矿权使用费为0.01元/t.4) 其他费用:参照邻近和国内类似生产矿井实际成本资料估算,为15.61元/t.(11) 财务费用:包括建设投资借款生产期间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和其他短期借款利息.项目达当年总成本费用为53216万元,单位成本88.55元/t,年经营成本为34833万元,单位经营成本57.96元/t.偿清长期借款后年总成本费用为47572万元,单位成本79.15%元/t.逐年总成本费用估算见附表1-13———财务分析辅助报表62.2.4销售收入和税金1.市场分析近年来,国内煤炭市场在我国GDP高速增长,电力用煤和钢铁用煤等需求大幅度增加的背景下出现了煤炭需求量增大,煤炭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态势,主要原因是动力煤特别是电力煤需求增加的强力拉动.据预测,电力工业用煤2010年,2020年分别达到14亿t和18亿t左右,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近70%,因此,未来煤炭市场将会保持供求基本平衡,决定了煤炭价格将稳定在较高价位.并成小幅度上升的趋势.2. 销售收入本井田煤种为长焰煤,商品煤种为末煤和混煤,根据产品方案项目达产后年产末煤3.1380米t,年产混煤2.3539米t,末煤经铁路运往附近配套建设的电厂做发电燃料,混煤经铁路外运到华东地区销售.根据当地电煤售价水平,混煤目标市场的煤炭供需情况对未来煤炭市场需求的预测,结合本项目煤炭产品质量指标情况,确定本项目煤炭产品售价.按2005年当地电煤平均售价水平折算到本项目坑口价格为0.022元/1000kcal,项目产出品末煤的发热量为4713.18 kcal/千克,以此计算末煤坑口售价为103.50元/t;华东某地区2005年混煤平均售价水平折算到本项目坑口价格为0.025元/1000kcal,项目产成品混煤的发热量为5508.8kcal/千克,以此计算混煤坑口售价为137.72元/t.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为64919万元.3.税金(1)增值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关于调整金属矿非金属矿采选产品增值税税率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销项税按销售收入的13%计取进项税按成本中应扣税部分的17%计取.(2)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税额的5%计取,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税额的3%计取.(3资源税.资源税按财政部,国家税务局财税187号规定,按原煤产量以2.3元/t缴纳. 逐年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见附表1-12—财务分析辅助报表5.2.2.5营业外净支出参照类似项目实际情况,营业外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净支出部分按原煤产量以1元/t 估算.2.3 资金筹措2.3.1 项目资本金根据资金筹措方案,建设投资中资本金占37%,流动资金中资本金占30%.资本金总额49415万元,占总投资的35.09%,占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的36.95%,满足《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的要求.2.3.2 债务资金建设投资中债务资金占63%,流动资金中债务资金占70%,债务资金总额为91264万元.2.3.3股权比例项目资本金有A B两公司按照6:4的比例出资,故A B两公司的股权比例为6:4. 2.3.4筹措计划1.建设投资按照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各年建设投资使用量,各年度建设投资中的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等比例同步筹措.2.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从投产第一年开始安排,各年的资本金和债务资本金比例均为3:7.2.4资金成本2.4.1债务资金成本债务资金成本包括建设期利息和在融资过程中发生的手续费、承诺费、管理费、信贷保险费等融资费用.本项目债务资金筹措费用率0.2%,实际筹得的金资额与名义借贷自己呢的比例100%,建设期贷款利率6.54%,接挎包偿还期还期10年,则所得税后债务资金成本为4.39%.2.4.2资本金成本(权益资金成本)资本金成本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社会无风险投资收益率参照长期国债率的平均值取3.3%,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取8%,投资风险系数可比煤炭上市公司的平均值取1,则资金成本为8%.2.4.3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总投资中资本金占35.09%,债务资金占64.89%,则所得税前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9.98%,所得税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6.69%.综上所述,当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9.98%、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6.69%、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8%时项目即可以被接受.2.5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本项目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的资本金成本为8%,则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和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可取8%;按近5年具有代表性的5家煤炭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值计算的资本金成本为10.93%(见表1-3),则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和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可确定为10.93%,两者平均为9.47%表1-3 煤炭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统计表单位:%综合上述分析结果,本项目资本金财务基准收益率和所得税前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设定为10%.鉴于本项目所得税后加权资金成本为 6.69%,设定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基准收益率为7%.2.6 资金来源于保障债务资金来自银行借款,项目资本金来自项目公司A、B两股东的直接投资.股东A成立于2004年初,是一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总资产近100亿,职工总数近10万人,拥有较强的科技力量和先进的生产设备,2005年集团公司煤炭产量达到50米t以上,企业综合实力雄厚,财务状困良好,具有较强的出资能力和融资能力.股东A、B 均能够保证所处资金的持续稳定供应 .在项目经济效益和偿债能力的支持下,项目能够取得银行的贷款支持,项目资金来源是可靠的.2.7财务分析2.7.1有关数据说明1.安全生产投入安全费用的30%进入经营成本的相关费用,70%以购置固定资产的形式投入,由于资金投入的时间受矿井安全生产状况制约,存在预防性与随机性,难以事先做出准确的计划安排,因此,为保障矿井安全投入资金的充足供应,并使经济评价结论稳妥可靠,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安全费用采取“即提即用、当期形成固定资产”的方式处理,以“安全生产投入”科目计入现金流出.2.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7号)规定,所得税按应纳税所得额的33%计取.3.法定盈余公积按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10000万元)时不再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