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型范畴看_V_P_N_中P的演化.李文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原型范畴看 V+P+N 中P的演化

李文莉

(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重庆涪陵408003)

!![关键词]介词;演化;原型;范畴

!![摘!要]本文利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 V+P+N 结构中P的演化,认为从介词范畴分化出来的P在向助词或词缀范畴演化的进程中,有的表现出原型成员的属性,有的表现出非原型成员的属性。

!![中图分类号]H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365(2004)02-0032-04 The Evolution of P in the Structure∀V+P+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

LI Wen li

(Department of Chinese,Fuling Teachers College,Chongqing408003)

Key words:preposition;evolution;prototy pe;category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totype,this essay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P in the V+P+N pattern.In the evolution towards auxiliary w ord or affix,some of the∀P#s,which derive from the preposition category,represent the property of prototype members,w hile others represent the proper ty of non prototype members.

!!从古到今, V+P+N 都是使用比较频繁的句法结构,P本来与N一起组成介词短语,在V后作补语,但受汉语韵律节拍的影响,为了达到音节的匀称整齐,P的结合对象往往要发生一定变化,有的P与N组成一个音步,有的P却与V组成一个音步。这种韵律需求使得有的P从 P+N 结构中脱离出来,成为V的后附成分,而且其词性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介词分化出来的P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属性。对此,本文拟用原型范畴理论来考察P的属性演化。

∃1 V+P+N 中P结合对象的现状

对于 V+P+N 结构,目前人们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只是动补结构,一种认为只是动宾结构。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P受汉语韵律影响,结合对象有两种情况,一是P与N结合在一起,二是P与V结合在一起,这样就导致 V+P +N 既有动补结构,也有动宾结构。

1.1 V+P+N 为动补结构的形式

a类:V+N1+P+N2。这是古代汉语遗留下来的格式,现代汉语主要用于书面语,由于V 和P之间有一个N1,不论N2音节数多少,P始终与N2结合在一起。例如:

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融古今中外之精华%于一身

b类:双音节V+P+单音节N。此时P与N结合,组成 2+2 的四字格结构。例如:铭记%在心冲锋%在前跌倒%在地

依附%于人钟情%于她求救%于人

[作者简介]李文莉(1969-),女,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服务%到家包产%到户落实%到人

c 类:多音节V +P+N 。此时由于V 太复杂,P 与N 结合在一起。例如:

战士们浴血奋战%在沙场上。他们吵吵闹闹%到深夜。看他糊里糊涂%到什么时候。

1.2 V+P+N 为动宾结构的形式

d 类:单音节V+P+N 。此时其中的P 不能省略,P 后没有 了 。例如:

碍于%情面惯于%夜间写作奔向%大海走向%深渊位于%长江下游转向%黑板飞往%上海开往%前沿阵地通往%火车站来自%北京发自%内心的喜悦摘自%&读者∋处以%罚款致以%亲切的问候冠以%美名

e 类:双音节V+P+N 。此时其中的P 不能省略,P 后没有 了 。例如: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流行于%九十年代

跌倒在%坚硬的水泥地板上铭记在%内心深处沉浸到%悲痛之中倾注到%你的内心

f 类:单/双音节V +P+了+N 。此时其中的P 不能省略,P 后有 了 。例如:

鸟儿一下子飞到了%树梢上他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突然把书扔在了%桌子上

姑娘转眼就消失在了%拥挤的人群中

g 类:单/双音节V +P+N 。此时其中的P 可以省略,P 后没有 了 。例如: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件事还是取决(于)他的态度他坐(在)靠窗的沙发上我把那幅画贴(到)墙上

上述 V+P+N 结构,由于韵律特点的作

用,使得有的P 在结构上也渐渐与N 分离开来,与前面的V 结合在一起,这样就直接造成了语言中的 韵律词 。随着 V +P 构成的 韵律词 在语言中的频繁使用,它们在结构上也渐渐固定下来,最终成为语法词,同时也使 V+P+N 从动补结构变成了动宾结构。

∃2关于 V +P +N 中P 的性质的争论a 至c 类 V+P+N 结构中的P,不与前面的V 紧紧结合在一起,当然是介词,这一点学界没有争议。但对于d 至g 中的P,由于与前面的V 紧紧结合在一起,所以对其词类归属,历来争议很大,看法颇多,现略举一二。

李人鉴认为, 到 的用法之一是 粘附在别的动词之后,共同组成合成动词使用,这∀到#字应看作助词。

(

张纯鉴认为, 动词后面的∀向、在、到、

给#已经丧失了介词的作用,仅仅取得了一个构词成分的地位。它和它前面的动、形等词语凝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后补式的动词。

)

肖伟良也认

为, ∀于#粘附在动词、形容词或其他词语的后面,构成一个有相对独立性的复合动词 ,此时 ∀于#是构成复合动词的构词成分,而不是介词。 ∗

王艾录却认为 与其将∀V+在#看作动补式合成词,无宁看作是联合式合成词。 +黄华也认为 ∀到#可以看作趋向动词。

,

赵金铭则把 V 在 和 V 到 看做是一个 准复合词 。

冯胜利提出, [动+[介宾]] 被重新分析成 [[动介]+宾]的新结构,[动介]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语法成分,属动词范畴(复杂动词)。

.

吴守华认为 P 是助词,但不是什么∀结构助

()∗+,−.

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赵金铭(1997):&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语文出版社。黄!华(1984): 动(形)+到+// 结构分析,&天津师大学报∋第5期。王艾录(1982): 动词+在+方位结构 刍议,&语文研究∋第2期。肖伟良(1982):谈 于 字结构做补语的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张纯鉴(1980):关于 介词结构作补语 的几个问题,&甘肃师大学报∋第3期。李人鉴(1958):谈 到 的词性和用法,&文史哲∋第9期。

冯胜利(2000):&汉语韵律句法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