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xmind-马原
马原理思维导图2023版
马原理思维导图2023版一、导图概述本文档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的思维导图,根据最新的2023年版整理而成。
马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研究社会历史运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通过本文档的思维导图,读者将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马原的核心内容。
二、哲学1.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研究的是宇宙和人类认识宇宙的基本问题。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哲学的本质、任务和方法,包括存在论、认识论、辩证法等基本概念。
2.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论,是研究事物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规律的方法。
思维导图展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事物的普遍联系和辩证统一、事物的矛盾和发展等重要概念。
三、政治经济学1. 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价值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的理论基础。
思维导图展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原因、量度方法和分配方式。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了解到危机的性质、起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避免和克服危机。
四、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目标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和最终目标。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了解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道路。
2. 党的建设和思想建设党的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思维导图展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思想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
五、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导图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概念。
六、总结通过马原理思维导图,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核心内容有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等各个模块构成了马原理思维导图的基本框架,读者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和掌握马原的重要内容。
马原思维导图
马原思维导图马原思维导图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中国大学生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理论体系、方法论和实践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原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思维导图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唯物论和辩证法。
2. 唯物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客观基础。
3. 辩证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斗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4. 世界观和方法论:阶级斗争观、历史唯物论和实践观。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 价值理论:价值与劳动、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剩余价值理论。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3. 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社会主义经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1. 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的产生和消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先进性。
2.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3. 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实践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
3. 共建共享共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
马原九大基本问题(思维导图)
马原九大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又称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全部哲学问题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联系的定义和特点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客观性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结构性,都处于普遍联系、交叉作用之中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多要素的总和。
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条件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定义以及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定义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原因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他已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因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变化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孕育成熟的、它既是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两者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情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不同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在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维导图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本原归结为客观精神理念
绝对精神(理念)、 道、 神、 上帝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意识可否认识物质
可知论:意识可以认识物质 不可知论:意识不能或不能完全认识物质
哲学的重要问题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孤立、片面、静止、无矛盾 联系、全面、发展、矛盾
形而上学 辩证法
人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基本类型
社会政治实践(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文化实践(探索未知领域)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不是所有人都是主体)
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
个体主体
基本形态
群体主体
人类主体
实践
自然能力
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 非知识性因素
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质:内在规定性( xx 和 xx 有质的区别)
概念
量:数量、 规模
度:范围、区别(eg:压死骆驼的第一千根稻草,度指骆驼在1--999 之间稻草它都不会被压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发展的形势和状态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要求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矛盾=对立统一=斗争同一
同一性
有条件 (联系具有条件性)
马原思维导图
认识论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思政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社会根源、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背景 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主观条件、思想渊源
创立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科学性 革命性 鲜明特征 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
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 人与自然
联系的含义
普遍联系 联系的特征
两大特征
系统的观点(补充) 含义
永恒发展 新旧事物的关系
过程的观点
内容与形式
辩证法
五对范畴
本质与现象 原因与结果
必然与偶然
现实与可能
对立统一规律 联系内容、发展的动力
三大规律 质量互变定律 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发展性
当代价值
物质的范畴
物质观
物质和运动 运动和静止
物质运动与时空
意识的起源 本质
意识观
意识的作用(分析题)
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关系 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大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马原-唯物辩证法-思维导图
唯物辩证法两⼤大总特征普遍联系(选)含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内部各部分不不能孤⽴立存在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多样性条件性⽀支持/制约可改变可创造不不是任意的系统的观点定义稳定结构特定功能特点整体性整体➡新功能脱离➡丧失原有功能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方法论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永恒发展(选)定义前进上升实质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定义新事物历史前进⽅方向远⼤大前途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新事物不不可战胜新结构&功能,适应改良⼈人⺠民群众利利益过程的观点⽅方法论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五对范畴原因和结果(选)定义前后相继、彼此制约辩证关系区分确定&不不确定的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互相渗透复杂多样⽅方法论凡事预则⽴立,不不预则废必然性和偶然性(选)定义不不同趋势必然性:确定不不移偶然性:不不确定对⽴立统⼀一关系统⼀一必然性存于偶然性偶然性隐藏必然性⽅方法论重视事物发展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总趋势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可能性和现实性(选)定义过去、现在、将来的相互关系可能性:潜在、趋势现实性: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辩证关系⽅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不利利情况的准备现象和本质(选)定义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辩证关系区别统⼀一本质由现象表现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方法论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内容和形式(选)定义内在要素和要素结构及表现⽅方式的关系内容: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结构和表现⽅方式辩证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方法论重视内容善于运⽤用形式三⼤大规律律对⽴立统⼀一规律律地位(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力其它两⼤大规律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提供了了⽭矛盾分析法——对⻝⾷食物辩证认识的实质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分)定义对⽴立和统⼀一——基本属性统⼀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关系相互联结不不能脱离对⽅方存在⽃斗争性:⽆无条件绝对的同⼀一性:有条件相对的相互制约⽅方法论⼀一分为⼆二看问题批判地继承,求同存异事物发展中作⽤用同⼀一性利利⽤用对⽅方发展使⾃自⼰己发展吸取有利利于⾃自身的因素向彼此对⽴立⾯面转化得到发展⽃斗争性此消彼⻓长➡量量变地位/性质变化➡质变⽅方法论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同⼀一性逆向思维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相互区别内因:存在的基础,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变化的条件相互联系共同推动⽅方法论事物发展由内因决定,受外因影响⽭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定义普遍性特殊性不不同事物不不同⽭矛盾不不同阶段不不同⽭矛盾⽭矛盾及不不同⽅方⾯面具有不不同性质/地位/作⽤用辩证统⼀一关系普遍性⽆无条件绝对特殊性有条件相对⽅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不不平衡发展原理理主要⽭矛盾⽀支配地位决定作⽤用决定⽭矛盾性质⾮非根本⽭矛盾服从地位⽅方法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质量量互变规律律(选)定义质内在规定性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区别事物量量规模、程度、速度排列列组合数量量关系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估计实践中地位和作⽤用度稳定性的数量量界限两端:关节点/临界点量量变数量量增减次序变动相对稳定性 不不显著变化质变性质的根本变化辩证关系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时量量变的必然结果相互渗透量量变:阶段性和局部性的质变质变:旧质在量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量上的扩张⽅方法论理理论过分夸⼤大量量变➡庸俗进化论过分夸⼤大质变➡激变实践适度原则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律(选)定义肯定因素:存在否定因素:灭亡辩证否定观⾃自我否定发展的环节新旧事物联系实质:扬弃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颗种⼦子➡花➡⼀一坨种⼦子⽅方法论理理论否定实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路是曲折的四个全⾯面和新发展理理念四个全⾯面联系&发展整体&全⾯面⽭矛盾分析⽅方法新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系统的观点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客观辩证法外部必然性主观辩证法观念的、逻辑的。
马原逻辑思维导图
特殊的认识:真理理
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力力
生生产力力力与生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阶级斗斗争/革革命/改革革/科技
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用
个人人 人人⺠民群众
商品及其二二重性
使用用价值 价值理理解政治济学的枢纽:劳动价值论劳动及其二二重性
领域:金金金融资本的发展 范围:国际垄断组织与同盟
大大时代:经济全球化
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本质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生(理理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
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经济落后的国家走走向社会主义的路路程
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态度
了了解一一般原则/要求/目目标 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不会
⻢马原逻辑
马原逻辑思维导图
物质观
辩证唯物论
意识观 实践观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律相结合
一一个核心心:对立立统一一规律律
两大大特征:联系与发展
唯物辩证法
三大大规律律:对立立统一一/质量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四大大思维方方式
五对基本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观
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观
认识的规律律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货币
一一般等价物 职能
商品经济一一般矛矛盾
私人人劳动 社会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揭示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剩余价值理理论
劳动力力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及其生生产 资本及其积累
工工资/利利润与计算
垄断的产生生与本质
层次:私人人垄断资本主义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