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减摆器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分析

合集下载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是一种新型飞行器,其特点是采用无轴承设计的旋翼系统,以减少转子系统的重量和故障率。

这种设计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气动机械稳定性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采用了无轴承设计的旋翼系统,其主要特点包括:1.减少旋翼系统的重量。

传统的旋翼系统需要使用轴承来支撑旋翼的转动,而无轴承设计则可减少旋翼系统的重量,提高飞行性能。

2.减少旋翼系统的故障率。

轴承是旋翼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故障往往会导致飞行器的失效。

采用无轴承设计可减少旋翼系统的故障率,提高飞行安全性。

无轴承设计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特别是在气动机械稳定性方面。

1.转子的动态特性。

无轴承设计使得旋翼系统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变化,其振动和失稳特性可能与传统设计不同,需要重新进行分析和研究。

2.旋翼与机身的耦合。

无轴承设计可能导致旋翼与机身之间的耦合性更强,旋翼系统的振动和失稳可能会对机身产生更大的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挑战使得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

针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挑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进行解决:1.多物理场仿真模拟。

采用多物理场仿真模拟技术,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动态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找出其振动和失稳的机制和特点。

2.模型试验验证。

设计合适的模型试验方案,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进行验证,获取真实的数据和情况,验证仿真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3.结构优化设计。

针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动态特性和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变化,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得飞行器更加稳定和安全。

4.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进行主动控制,提高其飞行器的稳定性和操纵性。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挑战,提高飞行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SA349/2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动力学多目标优化

SA349/2旋翼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动力学多目标优化

因素众 多 , 及 到 空气 动 力 学 与 噪 声 、 力 学 与 结 构 、 涉 动 振动与 控制等 各类学 科 的知 识 和各 学科 间的耦 合 。传 统的工 程设计 方 法 往 往需 要 反 复进 行 , 花 费 时 间又 既
不 经济 , 以致要 拖延周 期 。上 世纪 8 0年代 以来 迅速 发 展 的优化 技术 为直升机 旋 冀气 动 弹性 动 力学 设计 指 明 了方 向 , 采用优 化方法 能缩 短研 制 周 期 , 不需 反 复修 改
振 第2 9卷第 8期




J OURNAL OF VI RAT ON AND S B I HOCK
S 39 2旋翼气 动 弹性 稳 定性 的动 力 学 多 目标优 化 A 4/
刘 勇 王红州 , ,孙 壮 ,张呈林
20 1 10 6 10 6 ) 50 6
(.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直 升机旋翼动力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南京 2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一二二厂军事代表室 , . 哈尔滨
本 文通 过 对 旋 翼 挥 舞 一摆 振 运 动 微 分 方 程 的 分
型 减 少 5 9 ~ . % 的 多 目标 优化 结 果 , 化性 能 良好 。 .% 7 1 优
关键词 :气动 弹性稳定性 ; 响应 面模型 ; 旋翼桨 叶; 敏度分析 ; 拟退火算法 ; 目标优化 灵 模 多
中图 分 类 号 :V 1. 7 V 1 . 2 14 :2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化算法是基于梯度计算 的序列线性规划法 (L ) S P 。结 果在 改变 桨叶尖 部边缘 尺寸 士 6mm一 m 时 , 以使 8m 可
升力 系数 提高 l% ~ 2 。 7 2%

新型倾转旋翼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

新型倾转旋翼机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 V 275; V 2 11.47; V215.3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倾转旋翼机具备悬停、垂直起落能力,并能以
粘 弹减摆器
飞机方式进行高效率飞行[i1 。由于倾转旋翼机具有
独特的飞行能力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国外从上世纪 60 年代起对倾转旋翼验证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41 2
研制出具有军事用途的V-22“ , 鱼鹰’ 倾转旋翼机[5)a 为提高倾转旋翼机大速度飞行时的效率, 应尽
胡 国才
(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飞行器工程系,山东烟台, 264001) 摘 要: 针对新型半铰接式、 摆振柔软的倾转旋翼机, 建立了旋翼/动力舱肌 翼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 并导 出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分析模型采用了当量铰、 弹性约束的刚性桨叶和弹性机翼假设, 采用 Pitt- Peters 动力人 流模型计人了非定常气动力的影响。 所建模型为进行新型倾转旋翼机大速度飞行时气弹稳定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倾转旋翼机; 气动弹性稳定性; 分析模型; 动力学方程
摆振柔软的旋翼系统见图1可以大大降低桨叶根部载荷从而提高其疲劳寿命本文将建立半铰接式摆振面柔软的倾转旋翼机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模型导出其动力学方程为进行倾转旋翼机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奠定基物理模型及坐标系11物理模型倾转旋翼为半铰接式摆振柔软结构其桨毂具有常规的挥舞铰变距铰而没有摆振铰通过绕变距铰和挥舞铰的转动实现桨叶的变距控制和挥舞运动而桨叶的摆振运动则由根部弹性变形来实现
合适的俯仰姿态 ,机翼一般带有小的上反角及安装
倾转旋翼、动力舱和机翼局部坐标系如图2 所 示,各坐标系定义如下: 参考坐标系: wxw zw yw ,坐标原点 w 与机翼弹 性轴端点 ( 定常状态 ) 重合,对定直平飞来说, 该 坐标系可看成是惯性坐标系。

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固有特性和气弹稳定性分析

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固有特性和气弹稳定性分析

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固有特性和气弹稳定性分析何斌;孟雷;赵军;胡仁伟;程小全【摘要】以专用旋翼桨叶建模与参数计算软件和直升机旋翼计算分析软件CAMRADII为基础,以某复合材料旋翼桨叶为例,对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结构固有特性与气动弹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桨叶挥舞频率随着转速提高而增大,扭转和摆振频率随转速变化可以忽略,桨叶各阶频率随着变距角增大变化很小.额定状态下桨叶固有特性和气动弹性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不会发生共振或者气动弹性不稳定的情况.【期刊名称】《高科技纤维与应用》【年(卷),期】2015(040)006【总页数】6页(P45-49,54)【关键词】复合材料;旋翼桨叶;计算分析软件;固有特性;气动弹性【作者】何斌;孟雷;赵军;胡仁伟;程小全【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中航工业直升机研究所,江西景德镇333001;中航工业直升机研究所,江西景德镇3330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11.470 引言复合材料在直升机旋翼桨叶上的实际应用始于1960年代。

1968年法国宇航公司SA341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研制成功。

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法国宇航公司有代表性的C形玻璃纤维单向带大梁、玻璃布/碳布蒙皮、泡沫填芯多闭室旋翼桨叶结构形式,如“海豚”直升机旋翼桨叶[1~2]。

我国1970年代开始研制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如延安二号直升机旋翼桨叶。

1980年代,我国生产了Z-9直升机,其复合材料用量超过50%,为我国直升机大面积使用复合材料打下了良好基础[3]。

1980年代我国还引入“海豚”直升机生产专利,完全掌握了“海豚”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星型柔性桨毂设计和生产技术。

25B旋翼原理样机完全采用国产复合材料研制的桨叶[4],也实现了装机试飞验证。

国产直升机复合材料旋翼桨叶基本上是C形玻璃纤维大梁、玻璃布/碳布蒙皮和泡沫填芯闭室旋翼桨叶结构形式,具有与法国宇航公司复合材料旋翼桨叶相似的特点。

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因此风力机的发展得到了大力推动。

风力机的核心部件就是叶片,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及耐久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风力机的效率及寿命。

因此,对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叶片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空气动力学和弹性力学是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从空气动力学上分析叶片的气动拉力分布和叶片的弯曲状态,从弹性力学上分析叶片的内力分布和叶片的各向异性分析。

在分析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时,应当考虑到叶片复杂的气动结构、叶片的弯曲变形、叶片的结构参数及叶片的结构材料等特性,然后根据平面叶片的弯曲理论,经过正确的叶片气动弹性分析,分析叶片的气动拉力和弯曲分布,从而得到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舵模型法、摆动模型法、气动弹性有限元法、工程数值计算法。

比较重要的是摆动模型法和气动弹性有限元法。

摆动模型法是通过模拟叶片的飞行状态,按照特定的运动模型,运用摆动理论,对叶片在一定的摆动角度下的弯曲性能和气动拉力分布进行有限元估算,计算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而气动弹性有限元法则是利用有限元理论,综合运用空气动力学和弹性力学,从叶片表面进行空气动力及弹性场的分析,计算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

上述两种方法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都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但是,由于叶片结构复杂,尺度差异大,所以需要通过弹性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及有限元理论综合运用,才能准确分析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结合相关的叶片实验,采用有限元法对叶片进行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时,确定风速及叶片形状、材质等参数,计算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的最大摆动角度和气动弹性稳定性失稳点,从而为叶片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方面,很多叶片分析理论和方法在风力发电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叶片的设计水平和分析水平,有力的支持了问答技术的发展。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它摆脱了传统旋翼直升机复杂的传动系统和轴承,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维修成本。

但是,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与桨叶数目、桨毂处的离散性、桨毂与机身之间的间隙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飞行过程中,这些因素会导致旋翼动态失稳,产生振动和噪声,降低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找到引起失稳的根本原因。

其次,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也与空气动力学特性有关。

在旋翼机构上空气动力学作用下,会产生气动力矩和气动力,对旋翼进行控制。

因此,需要对旋翼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气动力学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最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也与飞行控制系统有关。

在无轴承旋翼直升机中,飞行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保持飞行器的稳定性和飞行姿态,以便对旋翼进行控制。

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可靠的飞行控制系统,确保飞行器能够在各种条件下进行稳定飞行。

综上所述,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

因此,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无轴承旋翼直升机(BLR)是一种新型的直升机设计,它采用了无传统轴承的旋翼设计,通过利用气动原理来实现稳定性和操纵性。

这种设计在直升机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也面临着气动机械稳定性方面的挑战。

本文将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原理和优势,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设计原理和优势1. 减小了机械部件磨损和故障的可能性。

传统直升机使用轴承来支撑旋翼,轴承在长时间的运转中容易出现磨损和故障,而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通过气动原理来实现对旋翼的支撑和控制,减小了机械部件的磨损和故障的可能性,提高了直升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 提高了机动性和操纵性。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通过气动原理来实现对旋翼的控制和稳定,可以更灵活地进行机动和操纵,提高了直升机的机动性和操纵性,使其更适合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3. 减小了风阻和噪音。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取消了传统轴承在旋翼旋转时产生的风阻和噪音,减小了飞行时的阻力和噪音,提高了飞行效率和舒适性。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采用了新型的气动原理来实现稳定性和操纵性,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一些气动机械稳定性方面的挑战。

主要的挑战包括以下几点:1. 气动机械稳定性的建模和分析。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采用了新型的气动原理来实现稳定性和操纵性,需要对其进行精确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建模和分析,以确保其设计和性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飞行动态特性的研究和优化。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飞行动态特性可能与传统直升机有所不同,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的飞行任务和环境要求。

3. 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验证。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需要与其气动机械稳定性相匹配,需要进行综合设计和验证,以确保其能够实现稳定的飞行和操纵。

针对以上挑战,需要进行综合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和优化,包括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开展飞行动态特性研究,设计和验证飞行控制系统。

旋翼气弹稳定性计算

旋翼气弹稳定性计算

《旋翼动力学》课程大作业题目:旋翼气弹稳定性计算学号:SX1301193姓名:严旭飞指导老师:杨卫东、虞志浩目录摘要 (3)一、变距挥舞耦合气弹稳定性分析 (3)1.1 分析模型 (3)1.1.1 变距-挥舞方程 (3)1.1.2 气动力系数推导 (5)1.1.3 桨叶数据 (7)1.2 Floquet推导和计算 (8)1.2.1 基于Floquet状态转移矩阵的迭代法介绍 (8)1.2.2 本文实例下用Floquet分析桨叶的气弹稳定性 (10)1.3 气弹稳定性计算结果和分析 (11)二、旋翼摆振自由度阻尼比的分析 (14)2.1桨叶摆振方向模型 (14)2.2Floquet处理 (16)2.3结果与分析 (17)三、心得体会 (18)四、参考文献 (19)五、附录 (20)Matlab源程序 (20)1. 变距挥舞耦合气弹稳定性分析 (20)2. 旋翼摆振稳定性分析 (25)Maple源程序 (32)摘要本文采用了Floquet 理论来计算前飞状态下铰接式旋翼的气弹稳定性,并且考虑了大前进比下的失速颤振问题,从而得出某机型直升机的最大前进比,最后根据Floquet 理论分析了不同前进比下旋翼桨叶摆振自由度的稳定性。

关键词:Floquet 理论 气弹稳定性 失速颤振 摆振稳定性一、变距挥舞耦合气弹稳定性分析对常规的铰接式旋翼桨叶,依据它的结构特点,是属于消除耦合的设计。

由于其摆振频率较低,所以不可能存在挥舞—摆振不稳定性,故一般只考虑由气动和惯性引起的变距挥舞耦合的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这种桨叶的分析模型比较简单。

对无铰和无轴承旋翼桨叶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本文不考虑在内。

1.1 分析模型桨叶挥舞—变距耦合的气动弹性稳定性的临界转速是以最低阶扭转和挥舞模态耦合的临界转速为最低。

在考虑低阶扭转和挥舞模态耦合的时候,可以近似的认为桨叶是刚体的,故可以使用刚性挥舞和刚性变距的两自由度分析模型。

1.1.1 变距-挥舞方程惯性力: 力臂:r 离心力: 力臂: 气动力: 力臂:r弹簧力矩:整理得:2mdr r Ωθβθ11y r y Z -=-11()()mdr Z y mdr r y θβθ-=-Z F ββK()1*2*0()Zx F F I dr M I acββββνβθθγηγ+-+==⎰惯性力:力臂:1y 惯性力矩: 离心力: 力臂:1y 螺桨力矩: 气动力矩:整理得:()()1*22**(1)ax f fp f M I K dr M I I acθθθωθββωβγγ++-++==⎰ 挥舞与变距的气动力矩为:F M M M M M θββθθββθ=+++f M m m m m θββθθββθ=+++则可以将挥舞与变距运动方程转化为:()*2...*****2*2**1()x x x x f f p f G M M I M M I I I I m m K m I m I I I M m βββθβθβθβθθβθλλγγνγγβββθγγθθωγωγγλωγ--⎡⎤---⎡⎤⎡⎤-⎧⎫⎧⎫⎧⎫++=⎢⎥⎢⎥⎢⎥⎨⎬⎨⎬⎨⎬----+-+-⎢⎥⎢⎥⎩⎭⎩⎭⎩⎭⎢⎥⎣⎦⎣⎦⎣⎦-⎡⎤⎢⎥⎣⎦其中:β—刚体挥舞角Ma1()mdr r y βθ∙∙∙∙-βr mdr 2Ωo I θ∙∙2I θθΩ⋅1*2/b e I r dr I β=⎰1*0/f bI I dr I θ=⎰1*0/x zh b I x rmdr I =⎰1*20b I r mdr=⎰βν—旋转桨叶刚体挥舞固有频率θω—桨叶不旋转时刚体变距固有频率θ—刚体变距角P K —挥舞调节系数—重心落后轴向铰轴线的距离G ω—阵风速度在不旋转桨毂平面上的z 向分量 1.1.2 气动力系数推导根据Wayne. Johnson 的《Helicopter. Theory 》,可以得到气动力系数的推导公式:()()()()()120101010124111284124112sin 248T R A T T R A T R T c M r C k u u dr x M ru c C k drc c M r C k ru u drx c c M r C k u u C k u drc θθββμφ⎡⎤'=+⎢⎥⎣⎦⎡⎤⎛⎫'=++ ⎪⎢⎥⎝⎭⎣⎦⎡⎤'=-+⎢⎥⎣⎦⎡⎤⎛⎫''=--+- ⎪⎢⎥⎝⎭⎣⎦⎰⎰⎰⎰()1220114216A A T R x c m x C k u u dr c θ⎡⎤⎛⎫'=-++ ⎪⎢⎥⎝⎭⎣⎦⎰()()()()1201212212141611421611812sin 1423232A A T A A T R A AA A R T T x x c m u C k drc c x c m x C k u r u drc x x x c c m x C k u u u C k drc c c θββμφ⎛⎫⎛⎫'=-++ ⎪⎪⎝⎭⎝⎭⎛⎫'=++ ⎪⎝⎭⎛⎫⎛⎫⎛⎫''=-++-+ ⎪ ⎪ ⎪⎝⎭⎝⎭⎝⎭⎰⎰⎰zh x利用Maple 可以推导出气动力系数的具体表达式:()221(sin sin )cos 8348e cM C k θμμψψμψ'=+++()()()()()()2121611sin 4232sin 4sin cos 683cos sin 1sin sin 4122161811261(sin sin 622A e e e A e e A e X C k c C k M C k X M C c M M ck C k c m C cX c k ββθθλμψμψμψμψμμψμμμψψψμψ⎛⎫'+ ⎪⎝⎭⎛⎫'⎛⎫⎛⎫=++ ⎪⎪⎝+ ⎪⎝⎭⎛⎫'=+- ⎪⎝⎭⎛⎫⎛⎫''=-+++ ⎪ ⎪⎝⎭⎭⎝⎭=--⎛⎫++⎝⎭'=-++ ⎪⎝⎭()()()()()()22222cos 1612sin 32)141214141146118124sin 2sin cos 416cos sin 264A A A e A e A A e A A A e e X c X X m C k c c m X C k X m X C k c X X m X C k C k c c c c c c θλββμψμψμψψμψμψμμψψ⎛⎫-+ ⎪⎝⎭⎛⎫⎛⎫'=-++ ⎪⎪⎝⎭⎝⎭⎛⎫'=+ ⎪⎝⎭⎛⎫⎛⎫'=+++ ⎪ ⎪⎝⎭⎝⎭⎛⎛⎫⎛⎫''=+-++ ⎪ ⎪ ⎝⎭⎝⎭⎝+()212sin sin 3214A c X c μψμψ⎫⎪⎭⎛⎫+ ⎪⎝+⎭-其中:A x —气动中心距离轴向铰轴线的距离;c —桨叶弦长()C ke '—升力衰减系数μ—前进比θω—桨叶不旋转时刚体变距固有频率sin(ψ)cos()T R u r u μμψ=+=在实际编程计算中,挥舞方程的气动力系数还考虑了挥舞铰偏置量的影响,这里不再列出表达式,具体见附录1。

7章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

7章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
* 2 I M ( I K PM ) 0 *
特征方程为:
I s M s ( I K PM ) 0
* 2 * 2
特征根:
s

16
i KP
2

( )2 8 16

第七章 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
第七章 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
7.1 旋翼桨叶挥舞气弹动力学
7.1.1 旋转坐标系
旋翼桨叶的基本挥舞模态运动方程已在第二章中导出:
FZ 2 I ( ) dr M F ac 0
*
1
空气动力挥舞力矩为:
M M ( w ) M F M ( K p ) M G
1c * 2 I ( 1) K P M 1s M * 2 I
* y 2 I M x
M
h vG * Y 1c y M I M x X 1s h uG
第七章 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
空气动力系数如何确定?
1 2 M sin sin 2 8 3 4 1 M cos ( sin ) 6 4
挥舞运动方程就是:
1 M ( sin ) 6 4
1 M ( sin ) 8 6
空气动力系数为:
1 M ( sin ) 8 6 1 M cos ( sin ) 6 4
1 2 M sin sin 2 8 3 4
第七章 旋翼气弹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是一种新型的直升机设计,它采用了无轴承技术以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在这种设计中,直升机的旋翼不再需要传统的轴承来支撑和旋转,而是通过气动机械来实现稳定的旋转和飞行。

本文将从气动机械稳定性的角度对这种新型直升机的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采用气动机械作为旋翼的支撑和驱动系统,这种设计带来了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

由于没有传统轴承的需要,直升机的旋翼可以更加轻量化,从而提高了整个飞行器的效率和性能。

气动机械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飞行环境和工作负载,从而提高了直升机的全天候性能和适航范围。

无轴承设计还可以减少维护和故障率,从而降低了飞行器的运营成本。

这些优势使得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设计相比,无轴承旋翼直升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气动机械稳定性。

由于旋翼的支撑和驱动由气动机械来实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设计的关键问题。

在复杂的飞行环境和高频率的飞行任务下,气动机械必须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以确保直升机的飞行安全和性能。

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分析至关重要。

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旋翼的结构和动力学特性。

无轴承设计使得旋翼的结构更加简单和轻量化,但同时也增加了对气动机械的稳定要求。

在旋翼的旋转和受力过程中,气动机械必须能够稳定地支撑和驱动旋翼,以保证飞行器的飞行性能。

对旋翼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是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的基础。

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还需要考虑飞行器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系统。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和稳定性依赖于其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协调工作。

气动机械必须能够满足不同飞行阶段和飞行任务的需求,同时能够对飞行器的姿态和运动轨迹进行有效控制。

对飞行器的动态特性和控制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

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还需要考虑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工作特性。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通常需要在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地形环境下工作,其气动机械必须能够稳定地工作并适应不同工作条件。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其旋翼没有传统的轴承结构,而是通过气动力来实现稳定飞行。

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旋翼受到气动力的作用,会引起旋翼的振动和摆动,这就需要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进行分析。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旋翼的自激振动问题,二是旋翼的阻尼振动问题。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旋翼自激振动问题是指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旋翼受到气动力的激励作用,会引起旋翼的振动,并且振幅会逐渐增大,导致旋翼失去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旋翼的气动力进行分析和计算,找出旋翼的自激振动频率和振动模态,并且设计出合适的控制方法来消除振动。

对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一般可以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

需要建立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力模型,包括旋翼的气动力计算模型和飞行器的力学模型。

然后,可以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旋翼的气动力进行计算,得到旋翼的气动特性。

接下来,可以利用振动分析方法,比如有限元法或模态分析法,对旋翼的自激振动和阻尼振动进行计算和分析。

可以设计出合适的控制方法,比如使用主动阻尼器或控制表面来实现对旋翼振动的控制。

通过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飞行稳定性,并且指导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设计和控制。

还可以为其他类似结构的飞行器提供参考和指导。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相关问题。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随后,正文部分将分析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原理、机械稳定性分析方法、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和仿真模拟。

在将讨论影响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因素、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总结。

本文将为探讨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气动原理、稳定性分析方法、关键技术、实验验证、仿真模拟、影响因素、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充分发挥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性能优势和应用潜力,必须深入研究其气动机械稳定性问题。

通过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原理、机械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可以为解决其在飞行中可能出现的振动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并通过实验验证和仿真模拟来验证分析结果,为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无限制、目录等。

的内容请参考以下输出:研究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意义在于探讨新型直升机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未来直升机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相比传统直升机具有更简洁的结构和更高的效率,但在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一些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其气动机械稳定性,可以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重要参考。

该研究还可以为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直升机技术的进步。

研究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还有助于降低直升机运行的风险,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航空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深入探讨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探究其影响因素及稳定性分析方法,为未来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关于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介绍了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

结合相关实验及结果分析,探讨了气动机械稳定性的优化方案。

最后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强调了本研究对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本研究为提高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提高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关键词】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分析模型、实验、结果分析、优化方案、研究总结、未来展望、实用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是一种新型的飞行器,它采用了无轴承技术来实现旋翼的支撑和传动。

相比传统的轴承支撑方式,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由于其特殊的设计结构,使得其在飞行时存在一定的气动机械稳定性问题。

在传统直升机中,轴承起到了支撑和传动的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飞行时的摩擦和振动。

但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去掉了轴承,直接将旋翼固定在机身上,这就导致了飞行时机械件之间的摩擦增加以及振动频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了飞行器的稳定性。

对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稳定性分析模型和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其飞行效率和安全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气动机械稳定性的特性和规律,为提高机器性能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无轴承旋翼直升机在飞行中气动机械稳定性的表现,为设计和改进无轴承旋翼直升机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分析气动机械稳定性的相关模型和方法,可以为未来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法论基础。

研究目的还包括探讨如何优化无轴承旋翼直升机的气动机械稳定性,提高其飞行性能和安全性。

不同粘弹减摆器连接形式下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不同粘弹减摆器连接形式下的旋翼系统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Ab t a t sr c :An a ay ia d l w s d v lp d f r a r ea t tb l y o eio tr r t rwi e e a n l t lmo e a e eo e o e o l si sa i t fh l p e oo t g n r l c c i c h c n e t n r i tr b a e c n e t n o l e r ea t me i a a e s T n ltc lmo e o — o n ci s o e — l d o n c i s n n i a l so rc l g d mp r . he a a yia d lc n o n o n
中图分类号 :V 1. 225 文献标识码 :A
Ana y i f Ae o l si t bi t o e i o e t r wih l ss o r e a tc S a l y f r H lc pt r Ro o t i
Di e e a t m e i g Da pe n c ins f r ntEl so rc La m r Co ne to
t a h t o sc n e in r1s h tt e me h d i o v ne tf 1e. o
Ke r s:r tr;a r e a tc sa lt y wo d oo e o lsi tbi y;i e b a e vs o lsi a e i ntr l d ic e a tc d mp r;e g n au n l ss; e l . ie v l e a ay i mu a t n i i —d ma n i n tme o i o

s e e a t r , s c su se d e o y a c a d b a e f p la - a o p e t n An i r v d i r d f co s u h a n ta y a r d n mi n l d a / e d l g c u l d moi . d l o mp o e n n ie rVK d lb s d o o l x mo u u s a p i d i me t le u t n o e e a o n c o l a S mo e a e n c mpe d l s i p l n mo n a q a i fg n r lc n e . n e o t n n n e — ld o n c in o l e re a t me i a a e s T e me h d o ie v l e a ay i sa d i tr b a e c n e t s n n i a lso rc lg d mp r . h t o f g n a u n l— o o n e ss i u e o i v si ae h l o t rr trsa i t n h v rf g tw i i l k e l t n i i — o i s s d t n e t t e i p e oo t b l y i o e ih h l smu i mu a i n t g c i l e n o me - . d - man i u e n f r a d f g t t w o n cin f a es Re u t fe gn e i g e a lss o i s s d i o w r ih h t o c n e t so mp r . l wi o d s l o n i e rn x mp e h w s

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是指风力机叶片在风载荷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和弹性稳定性,有效地提高风力机的可靠性和抗疲劳性。

本文将从叶片结构特性和气动特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风力机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叶片结构特性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叶片的结构包括形状,尺寸,屈曲,前缘和翼尖等。

形状是叶片结构重要参数之一,包括翼面和翼根,它决定了叶片气动性能。

尺寸是指叶片的长度,它决定了叶片的抗疲劳性。

叶片的屈曲是指叶片的曲率,它决定叶片的气动性能。

前缘是指叶片前沿及两端的总体特性,主要包括前缘角,前缘曲率和前缘宽。

前缘的形状会影响叶片的气动分布和流动特性,从而影响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

翼尖是叶片尖顶部,它决定了叶片的吸气,喷气和抗疲劳性。

气动特性对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也起着重要作用。

气动特性主要包括动压曲面,阻力曲线,提升系数和抗疲劳性等。

动压曲面是风力机叶片的最重要气动特性,它决定了叶片的抗疲劳性和弹性稳定性。

动压曲面由一系列点组成,每个点代表叶片的一种气动性能。

阻力曲线是叶片气动性能的补充,它描述了叶片在不同空气速度下的气动阻力特性。

叶片提升系数是叶片气动性能的重要参数,它可以反映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

叶片气动抗疲劳性是指叶片在风力载荷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抗疲劳性越高,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越好。

本文通过对风力机叶片的叶片结构特性和气动特性的分析,发现叶片的叶片结构特性和气动特性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叶片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因此,要确保风力机叶片具有良好的气动弹性稳定性,就必须控制叶片结构特性和气动特性。

叶片结构特性包括叶片形状,尺寸,屈曲,前缘和翼尖。

气动特性包括动压曲面,阻力曲线,提升系数和抗疲劳性等,以及叶片在不同空气速度下的气动阻力特性。

总之,风力机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是风力机可靠性和抗疲劳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关键在于控制叶片结构特性和气动特性。

叶片的结构特性包括形状、尺寸、屈曲、前缘和翼尖等,气动特性包括动压曲面、阻力曲线、提升系数和抗疲劳性等。

风力机叶片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风力机叶片设计和稳定性分析
l dsrcue ea t f i-tu tr itrcin u n o
西北工业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 研究背景及工程意义 1 . 1
一百年来, 能量需求特别是电能需求飞速增长。 今天, 人们所用电能的8% oo 以上是由矿物燃料提供的, 可是矿物能源是有限的。o a d i . e l u tn ad csos h t l pri r e wn tb eSvr cl li s d u i e e an a a n f i u n e a a ao n i s n r c s
aot aoe m l a cre ot t bs o t epr et a bu t bv ea p r ai u o h a f xem n dt i h e x e e rd n e e h e i a n Ner gs wni esr t Scnl ar m n bten r u f m e i i e h i g i o e eod , e et w e t e l r t d g c d k t f p . y g e e h s t h e o
不单纯是流体力学问题, 而是气动弹性问题, 就是研究弹性体与周围气流之间的
相互作用。 颤振分析是涉及风力机运行安全性的重要问题, 尽管到今天对颤振发
作机理己有了较多的认识,但针对具体的实际现象仍很难给出准确的预测。
' 风力机气动弹性问题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1 . 2
水平轴风轮桨叶作为弹性体在运行中由于气动力、 弹性力和惯性力的藕合作 用而引起的不稳定振动, 常常是导致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单桨叶的 气动弹性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研究课题。 桨叶气动弹性计算大都采用 类似直升机旋翼的经典方法,考虑面外挥舞、面内摆振和扭转模态的组合. H uo 和Bok推导了没有预锥的扭转非均匀桨叶的挥舞— 扭转自由 obl r s t o 度祸合 微分运动方程川。 某些非线性项对气动弹性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国内外研究者根 据一定的物理假设对这个复杂的物理问 题进行简化, 发展了许多简化解法和工程

悬停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及试验

悬停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及试验

悬停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及试验
张呈林;余林
【期刊名称】《航空动力学报》
【年(卷),期】1995(10)2
【摘要】研究直升机旋翼桨叶在悬停状态下挥舞-摆振-扭转全耦合运动的气弹稳定性。

应用哈密顿原理推导桨叶运动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推导气动载荷时采用了准定常气动理论,并应用Galerkin有限元素法离散空间变量,利用特征值分析来研究系统的稳定性。

以海豚直升机为工程实例,分析计算了其桨叶的气弹稳定性,还进行了旋翼模型气弹稳定性试验研究,确定旋翼结构参数对气弹稳定性的影响,并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总页数】4页(P117-120)
【关键词】直升机;旋翼;悬停;气动弹性;稳定性
【作者】张呈林;余林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15.3
【相关文献】
1.悬停状态下旋翼旋转噪声的分析 [J], 王华明;陈本现
2.前飞状态下旋翼桨叶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 [J], 余林;张呈林
3.悬停状态下旋翼模型桨叶气弹稳定性试验研究 [J], 梅卫胜;焦昌富
4.悬停状态下旋翼尾迹测量试验研究 [J], 袁红刚;李进学;杨永东;王天虹
5.共轴刚性旋翼悬停状态桨叶表面压力测量试验与计算研究 [J], 江露生;曹亚雄;刘婷;樊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多体气弹动力稳定性分析

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多体气弹动力稳定性分析

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多体气弹动力稳定性分析
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多体气弹动力稳定性分析
通过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倾转旋翼机动力学分析模型.结合动力入流,研究了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非线性非定常气弹耦合动力学特性.集成了非定常动态入流方程与倾转过渡状态的多体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倾转旋翼机时域非定常气弹耦合分析模型.以半展长弹性机翼全铰接式倾转旋翼机模型为例,在直升机模式下分析了桨叶摆振刚度及飞行速度对倾转旋翼机气弹稳定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建立的多体动力学模型能够快速分析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复杂的旋翼/机翼气弹耦合动力学特性.
作者:董凌华杨卫东夏品奇 Dong Linghua Yang Weidong Xia Pinqi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16,中国刊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EI 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年,卷(期):2006 23(3) 分类号:V211.47 关键词:倾转旋翼机直升机气弹稳定性多体动力学动力入流 tiltrotor helicopter aeroelastic stability multi-body dynamics dynamic inflow。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s ls ho e u t s w t t e s a l t u t a p r me e s nd e o l s i c u i g f bl d c n e ur t ha r a on b e s r c ur l a a t r a a r e a tc o pln o a e a ns e he a r e a tc s a lt fda p re s r t r b a e i he l g d r c i n. e o ls i t bi y o m e l s o o l d n t a ie to i Ke r s:d mpe l s ot r;h ng ls o or e o l s i ou i y wo d a re s r o i e e sr t ;a r e a tc c pl ng;a r ea tc s a lt e o l s i t biiy
变形 前 、 的位 置 如 图 3 4所示 。( 。 o 。是 桨 后 , ) YZ D
的变分 。 直升 机旋翼 的应 变能 和动能 主要来 源于 旋 翼 的桨 叶 , 力虚功 主要来 源 于气 动力 和力 矩 。为 外 推 导 桨 叶 的摆 振 、 舞 和 扭 转 3个 方 向 的运 动 方 挥 程 , 据 哈密 尔 顿原 理将 每 个 方 程分 成 3个 部 分 : 根 结 构 项 、 性 项 和气 动项 , 惯 三者 分别 从 桨 叶 的应 变 能 、 能和外 力虚功 得 到 。桨 叶应 变 能变 分表 达 动
Oc .2 1 t 02
无 减 摆 器 旋 翼 桨 叶气 弹 稳定 性 分 析
夏 品奇 周 景 良
(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直 升机 旋 翼 动 力 学 国家 级 重 点 实 验 室 , 南 南京 ,1 0 6 201) 摘 要 : 减 摆 器 旋 翼 具 有 桨毂 结 构 简 单 、 毂 气 动 阻力 小、 毂 维 护 简 便 等 优 点 , 取 消 了 桨 毂 减 摆 器后 必 须 确 无 桨 桨 但 保 桨叶 在 摆 振 方 向 有 足 够 的 阻尼 以保 证 桨 叶 的摆 振 稳 定 性 。 于 气 弹耦 合 的 方 法是 实现 无 减摆 器 旋 翼 桨 叶摆 振 基 稳 定性 的 一 个 有 效 方 法 。 立 了无 减 摆 器无 铰 式 旋 翼 桨 叶 带 有预 锥 角 、 垂 角 、 掠 角和 预 扭 角 等 结 构 参 数 的 非 建 下 后
第5 期
夏 品奇 , : 减摆 器旋 翼 桨 叶 气 弹 稳 定 性 分 析 等 无
71 O
变距轴线
变 距 轴 线
图 1 无 减摆 器旋 翼 概 念 图
今 的材料设 计和制 造技 术水平 仍 不能达 到此要 求 ; () 2 采用 后缘 小 翼 的主 动控 制 桨 叶 , 种 方法 难 度 这 很大, 控制 系统 复 杂 , 实 用还 有 很 大差 距 ;3 采 离 () 用 气 弹耦合 方 法 , 通过 设 计 桨 叶参 数 , 如桨 叶 预锥 角 、 垂角 、 扭 角 、 掠 角 、 摆耦 合 系数 等 结构 下 预 后 挥 参数 , 使桨 叶产 生合 理 的挥一 气动耦 合 , 摆 提升旋 翼
角和预扭 角 的非线性 动力 学模 型 , 用伽辽 金法将 采


/ < 1
图 3 桨 叶剖 面 变 形 前 、 位 置 后
动力学偏 微分 方程 简化 为常微 分方程 , 并线 性化 为
平衡 位置 的小 扰动 运动方 程 , 行 了桨 叶气 弹稳 定 进
性 分 析及参数 影响分 析 。
Ae o l s i t b lt f Da p r e s Ro o a r e a tc S a iiy o m e l s t r Bl de
X i n i a Pi q ,Zh u Ji gla g o n in
( a in l yL b rt r f o o c a e o c a i , nigUn v ri N t a Ke a o a oy o tr rf A r me h nc Na j iest o R t s n y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 17 2 8 资 助项 目; 央 高校 基 本 科研 业 务 费专 项 资 金 ( 2 10 7 资 助 项 目。 5050) 中 NP 0 1 5 )
修 订 日期 : 0 2 0 — 8 2 1 —8 0
通 讯 作 者 : 品 奇 , , 授 , 士 生 导 师 , — i xa q u ae u c 。 夏 男 教 博 E ma :i @n a.d .n l p
线 性 气 弹动 力学 模 型 , 用伽 辽 金 方法 把 桨 叶 偏 微 分 运动 方程 简 化 为 非 线性 常微 分平 衡 方 程 和 关 于 平衡 位 置 的 利
小扰 动 运 动 方程 , 分析 了桨 叶 的 气 弹稳 定性 并 进 行 了参数 影 响 分析 。 值 结果 表 明 , 理 的 桨叶 结 构 参 数 和 气 弹 数 合
h n e e s r t r b a e wih s r c u a a a t r f p e c n n l ,p e d o p a g e we p a g e a d i g l s o o l d t t u t r l r me e s o r — o e a g e r — r o n l ,s e n l n p p e t s n l .B sn h lr i t o t ep r i l i e e t l q a i n fmo i n a e s mp iid r — wita g e y u i g t eGa e k n me h d, h a t f r n i u to so to r i l e a d f a e f
t he n nln a r na y dif r n i lb l n ee a i s a he s l p r u b to q to o hee ui o t o i e ro di r fe e ta a a c qu ton nd t ma l e t r a i n e ua i ns f rt q —
翼 桨毂 ( 叶 问) 要 安 装 摆 振 阻 尼器 ( 称减 摆 或 都 简 器 ) 以提供 额外 的摆振 阻尼 , 保旋翼 桨 叶的稳定 , 确 性, 防止直升 机发 生“ 面共振 ” 空 中共 振” 地 或“ 等机 械/ 动稳定 性 。安 装减 摆器也 给直 升机带 来许多 气
毂 的保 养 、 护等 问题 。 维 因而 , 掉减 摆器 的无减 摆 去 器旋翼 口成 为一种 新概 念旋翼 , 图 1所示 。 如 设 计无 减摆 器旋翼 , 最大 的 问题 是要 确保旋 翼 面 内有足够 的 阻尼 , 主要 有 3种方 法实 现 :1 桨 叶 () 采 用 高 阻尼 材料 , 是 一种 非 常理 想 的 途径 , 现 这 但
o r n u is& Asrn u is fAe o a t c to a t ,Na i g 1 0 6 c n i ,2 0 1 ,Chn ) n ia
Ab t a t The da p re s r o s t e a a a e o he hub wih smpl t uc ur sr c : m e l s ot r ha h dv nt g ft t i e s r t e,s l a r yn mi ma l e od a c
在摆 振方 向 的稳 定性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图 2 无 铰 式 旋 翼 桨 叶结 构




本 文采用气 弹耦 合方法 , 究悬停 状态下 无减 研 摆器 无铰式 旋翼 桨 叶的气 弹稳定 性 , 过桨 叶预锥 通 角、 下垂 角 、 预扭 角 、 掠角 和挥 摆耦合 系数 的合理 预 配 置 , 现 旋 翼 桨 叶 的气 弹稳 定 。桨 叶模 型基 于 实 Ho g s的悬 臂 梁 桨 叶 中等 挠 度模 型I , 立 了无 de 2建 ] 减 摆 器无 铰式 旋 翼 桨叶 带 有预 锥 角 、 下垂 角 、 后掠
l ru p sto s Th l d e o l s i t b l y a d t e p r m e e se f c sa e a a y e .Th u e i a i i m o ii n . b e b a e a r e a t s a i t n h a a t r fe t r n l z d c i e n m rc l
d a n a y m an an n e r g a d e s i t i a c .Ho v r we e ,wi o t b a el g d mp r h ld s a e s fii n a — t u l d a a e ,t e b a e mu th v u f e td mp h c
耦 合 可 确保 无 减 摆 器 旋 翼 桨 叶 在 摆 振 方 向 的 气 弹稳 定性 。
关 键词 : 减摆 器 旋 翼 ; 铰 式 桨 叶 ; 弹耦 合 ; 无 无 气 气弹 稳 定
中 图分 类 号 : 7 . V2 5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21 (0 2 0—7 00 1 0 —6 5 2 1 )50 0—6
第4 4卷 第 5 期 21 0 2年 l O月
南 京
航 空



学 学

V o1 44 No.5 .
J u n lo ni g U n ve st fA e o utc Asr n u is o r a fNa j i r iy o r na i s& n to a t c
i n t e l g d r c i n t n u e lg s a l y.And t e a r e a tc c pl a e t d c n a r c ng i h a ie to o e s r a t bii t h e o l s i ou i b s d me ho a pp oa h ng t a fe tv l The e o e,t onl a e o l s i yn mi d li s a ih d f rt mp re s a d h te f c ie y. rf r hen i ra r e a tc d a c mo e se t bl e o heda e l s n n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