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
【学习内容】
课本:《己亥杂诗》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气节和拳拳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气节和拳拳爱国之心。
【学习过程】
一、反弹琵琶,导入新课
播放“落花”图片,让学生自由谈感受。
教师引导:古人说,落花是凄美的,“满地落花,似点点有情泪。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在诗人的笔下展现出别样的芳华。
我们一起去领略一番。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清廷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
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wǔ)其长官,赋归来”。
他辞官南归,在归途中写了大型组诗《己亥杂诗》
二、读诗韵,把握基调
1.学生先自读一遍诗歌。
2.学生展示朗读,纠正读音。
3.读出韵律,还要考虑诗歌的节奏、停顿。
练读后,学生展示,教师评价。
4.尝试背诵这三首诗。
三、感诗意,理解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再加上这三首诗本身素面朝天, 平和本色,理解并不困难。
教给学生一种新的方法,来感知诗意。
方法:
1.以诗人为第二人称——你。
2.与诗人展开心灵对话。
可以询问诗人,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敬仰、理解、祝愿等多种情感。
答案示例:
啊,龚自珍,你离开京城,看着西方的落日,你心里在想些什么?
啊,寒菊,你独立疏篱,为什么还能感到趣味无穷?
四、品诗境,诗絮飞扬
1.总有一个字(词),让我们怦然心动。
先让学生通过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品味赏析,之后进行展示交流。
答案示例:
“抱香”
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菊花枯萎时是什么样?它的花瓣不会被风吹落,而是在枝头上凝成生命的永恒。
由此可见,菊的清新淡雅让作者欣赏,而它那种傲骨才更让作者心动。
于是菊花便成了中国文化的传说。
2.总有一处风景,让我们心潮起伏。
答案示例: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一池春水边,一树树杏花盛开,娇艳的繁花和水中花影各占春光。
理解赏析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
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
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五、悟诗魂,升华人格
1.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
王安石做宰相时积极推行新法,失败后被迫闲居,诗人内心痛楚和悲壮可想而知,但他进步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却始终不变。
《北陂杏花》就写于这样的情况下。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
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2.结合背景及抒情句,理解作者高尚的情操。
答案示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物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表达出了诗人虽被排挤,也仍保持其纯洁,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一无所玷,不失高远之志。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3.把泰戈尔的《生如夏花》这首诗的片段送给学生。
【板书设计】
读诗韵
品诗境悟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