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础复习课件:3.2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优秀课件

高中物理5.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优秀课件

三、解题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的示意图。
2.选取适宜的方法进行力的合成,注意规定正方向。
3.根据牛顿定律、运动公式列出方程求解。
说明:有时要对结果进行分析、检验或讨论。
四、几种典型的解题方法:
1.正交分解法
2.整体法和隔离法
3.假设法 4.极限法
5.图象法
五、典型例题:
1.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以及惯性问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运动
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牛顿第三定律
超重与失重
一、动力学的两类问题:
1.物体的受力情况

运动情况
2.物体的运动情况

受力情况
二、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根本思路:
受力情况 F合 ma 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运动情况 运动学公式 a F合 ma 受力情况
小, 那么加速度 ( B)
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 可能变大, 也可能不变
解: 画出物体P受力图如图示:
F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θ-Fcosθ=ma
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F减小, 那么加速度a一定变大
FN PF
mg
例4 .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 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如下图.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 面静止的条件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B C )
A.当θ 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B.当θ 一定时,a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大 C.当a 一定时, θ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D.当a 一定时, θ 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高中物理课件第六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高中物理课件第六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例2. 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 = 75kg,以v0 = 2m/s的初速
度沿山坡匀加速滑下,山坡的倾角θ= 30o,在时 间 t = 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x = 60m,求滑雪人 受到的阻力(包括摩擦和空气阻力)。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已知受 求合力 力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 a F 求a m
利用用运动学公式 求运动 情况
6.平均速度: v x t
7.中间时刻的速度:
vt
2
v0 vt 2
8.中间位置的速度: vx
2
v02 vt2 2
9.逐差相等: x aT 2 引申: xn xm (n m)aT 2
例1.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
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 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2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s 内发生的位移。
(1643-1727)
牛顿
第六节
知识准备:
1.加速度的定义式: a v vt v0
t t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vt v0 at
3.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
x
v0t
1 at2 2
4.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t 2 v02 2ax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F合 ma
5.平均速度: v v0 vt 2
求受力 情况 受力分析
由 a F 求F合 m
已知运 利用运动学公式求a 动情况
巩固习题:
见活页练P48第6、第7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L

a
2L
g cos g sin
【讨论2】若传送带“刚够长”(物体到B时,速度刚好等于传送带的速度)
f Gx
由a
g cos g sin
m
物体从A运动到B一直做匀加速,故:
2L
得: t
v0
【讨论3】若传送带“足够长”(物体到B前,速度等于传送带的速度,之后由于受
在接下来的0.5 s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一起做加速运动且加速度为

a=
+
=0.8
m/s2
, 这0.5 s内的位移为x2=vt′+
通过的总位移x=x1+x2=2.1 m。
1
at′2=1.1
2
m
动摩擦因数为μ,且μ≥tanθ,求物体从A运动到B需要的时间。
【讨论1】若传送带“不够长”(物体到达B时,速度仍小于传送带的速度)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块的加速度:
f Gx
a
g cos g sin
m
物体从A运动到B一直做匀加速,故:
1 2
L at
2
得: t
加一水平恒定推力F=8 N,当长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 时,在长木板前
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
擦因数μ=0.2,长木板足够长。(g取10 m/s2)
(1)小物块放在长木板上后,小物块及长木板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
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ppt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ppt
又Ff=μFN
联立解得a=6 m/s2
5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at=6×5 m/s=30 m/s
5
1 2 1
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大小x= 2 at = 2 ×6×52
m=75 m。
(2)物体做匀速运动时加速度为零,可得Fcos 37°-μ(mg-Fsin 37°)=0
解得F=45.5 N。
答案 (1)30 m/s
[必备知识]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
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规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受力分
析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力。
说明: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把物体的运动情况
B点,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由以上信息可求得(
A.传送带的速度大小
B.传送带A、B间的长度
C.小物块的质量
D.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4 s后小物块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故传送带的速度大
小为4 m/s,A正确;题图乙中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小物块的位
(2+6)×4
移大小,即传送带A、B间的长度为x= 2
Δ
知,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 Δ =1
m =16 m,故B正确;由题图乙可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解
得μ=0.1,但无法求得小物块的质量m,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ABD
规律方法 多过程问题的分析方法
(1)明确整个过程由几个子过程组成,分析每个过程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高考一轮复习:3.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3.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2������f (������+������) ,选项 ������
关闭
A 正确。
解析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第三章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7 -17-
规律总结处理连接体问题常用的方法是:整体法与隔离法。 (1)涉及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具体问题类型 ①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必须采用隔离法。 ②水平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 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 法。 建立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 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 ③斜面体与上面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的问题:当物体具有沿斜面方向的 加速度,而斜面体相对于地面静止时,解题时一般采用隔离法分析。 (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弄清各个物体之间哪些属于 连接体,哪些物体应该单独分析,分别确定出它们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运 动定律列方程求解。
第三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3 -3-


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
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超重 悬挂物的拉力大于自身重 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失重 悬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 力的现象 完全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 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现象 实质 系统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 度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 分量 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 度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 分量 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 度, 且 a=g F=0 F= m(g-a) 视重 F= m(g+a)
关闭
下蹲前,该同学对传感器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下蹲的初始阶段,该同学从静止做加速 运动,其加速度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对传感器的压力小于其重力;该同学速度关闭 达到最大后,又要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对传感器的压力 D 要大于其重力 ,故选项 D 正确。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ppt课件
➋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时的注意事项
A.若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将力沿运动方向和垂直于运动
方向进行分解;若求加速度,一般要沿加速度方向分解力
;若求某一个力,可沿该力的方向分解加速度。
B.物体的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有关,所以受力分析和运动
分析往往同时考虑,交叉进行,作受力分析图时,把所受
的外力画到物体上的同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也可以标
在图中。
从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解题的一般步骤
“等时圆模型"
适用条件:弦是光滑的,且物体自弦的顶端由静止释放.
➊各弦交点为最低点:
A.xAD = 2Rsinα
B.mgsinα = ma
C.xAD =
2
at

联立ABC解得t =2


结论:运动时间与倾角无关,即沿各弦运动时间相同。
➋各弦交点为最高点时,结论同上。
0.3m
块从左侧到达右侧,则铁箱的长度是多少?
PART THREE
重难点理解
重难点1: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及其特点
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
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 连
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常见情形如下

重难点1:连接体问题
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常用方法
PART ONE
从受力情况
求运动情况
从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基本思路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由牛顿
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再由运动学公式及物体运
动的初始条件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流程图如下:
由受力情况
求合外力
由牛顿第二
定律求加速度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课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力; (2)30 s内冰壶的位移大小.
【典例】 例 4 为了使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高度,设雨滴 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 符合要求的是( )
答案:C
例 5 如图所示,一物体分别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三个光滑斜面 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420 N B.600 N C.800 N D.1 000 N
答案:A
3. 如图所示,两个光滑斜面体,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底边长 CD=DE,斜面体ADE的顶角为θ,斜面体BCD的底角也为θ,让甲、 乙两个球同时从两斜面顶端A、B由静止释放,甲、乙两球在斜面上运 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则( )
(1)在直道AB上的加速度大小; (2)过C点的速度大小; (3)在斜道BC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教你解决问题
迁移拓展1 请根据【例1】中的情境,试求冰车一共滑行了多长时 间?
解析:撤去推力后,冰车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速度为0 由运动学公式:0=vm-a2t′ 解得t′=10 s,所以t总=t+t′=20 s. 答案:20 s
迁移拓展2 请根据【例1】中的情境,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 40 N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5 s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 则冰车自由滑行的时间是多少?
A.65 kg B.60 kg C.70 kg D.75 kg
答案:B
2.如图所示,在行驶过程中,如果车距不够,刹车不及时,汽车将 发生碰撞,车里的人可能受到伤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碰撞引起的伤 害,人们设计了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假定乘客质量为70 kg,汽车车速 为108 km/h(即30 m/s),从踩下刹车到车完全停止需要的时间为5 s, 安全带及安全气囊对乘客的作用力大约为( )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复习课件

2
g
上述结论可推导出以下两个推论: ①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最高点沿不同的光滑弦由静止开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乙所示; ②两个竖直圆环相切且两环的竖直直径均过切点,质点沿过切点的不同的光滑弦由静止开 始滑到下端所用时间相等,如图丙所示。
处理等时圆问题的解题思路:
定点 2 | 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及其特点
典例 如图所示, 传送带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θ=37°,传送带顶端A到底端B的长度L=23.2 m,传 送带始终以v0=8 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1】。在传送带顶端A轻放【2】一质量m=0.5 kg的煤块, 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3】,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 求:煤块从传送带顶端A运动到底端B所需的时间t。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 1 | 牛顿第二定律的作用 牛顿第二定律确定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把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受力情况联系起来。
知识点 2 |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1.问题概述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 态或求出物体运动相关参量。
2.解题思路 (1)分析对象→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2)求合外力→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 (3)求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4)求运动量→结合给定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运动参量。
质点从竖直圆环上沿不同的光滑弦由静止开始下滑到环的最低点所用时间相等,如图
甲所示。证明如下:质点沿竖直直径下滑时,做自由落体运动,有2R= 1 gt2,则运动时间为t=2

高考物理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

高考物理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课件
► 知识点二 连接体问题
加速度
整体法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对超重、失重问题的考查
超重和失重的本质及其特征(详见下表).
[答案]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
[答案] A
► 探究考向二 涉及物体组的动力学问题
[答案] A
[答案] A
► 探究考向三 临界和极值问题分析方法
备用习题
[答案] A
[备选理由]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及瞬时问题的分析.
[答案] AC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01 kg
【解析】设堵住漏洞后,气球的初速度为v0,所受的空气浮力为f,气球、座舱、压舱物 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m,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ma ① 式中a是气球下降的加速度,以此加速度在时间 t内下降了h,则 h=v0t+(1/2)at2 ② 当向舱外抛掉质量为m的压舱物后,有 f-(m-m)g=(m-m)a ③ 式中a是抛掉压舱物后气球的加速度,由题意,此时a方向向上 v=at ④ 式中v是抛掉压舱物后在t时间内下降速度的减少量,由①③得m=m(a+a)/(g+a ) ⑤ 将题设数据m=990 kg,v0=1 m/s,t=4 s,h=12 m,t=300 s,v=3 m/s,g=9.89 m/s2代入 ②④⑤式得m=101 kg。
正确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求系统内力必须利用隔离法。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 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求上 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 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 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 kg,吊椅的质量为15 kg,不计定滑 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 速度a=1 m/s2上升时,试求: (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4.在“完全失重”(a=g,方向竖直向下)的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 象都会完全消失。比如单摆停摆,液体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 受浮力等。 5.根据运动情况判断超重、失重
运动情况 a=0 a的方向竖直向上 a的方向竖直向下 a=g,a的方向竖直向下
超重、失重 不超重也不失重 超重 失重 完全失重
视重 F=mg F=m(g+a) F=m(g-a) F=0
超重和失重跟物体的速度方向无关,只由物体的加速度方 向决定;加速度向上就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下就处于失重 状态。 超重和失重是“视重”的变化,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变。
超重与失重
【例5】升降机的质量m1=50 kg,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其v-t图象如图(a) 所示,放在升降机底板上的货物质量m2=50 kg。(g取9.8 m/s2) (1)求升降机在25 s时间内的总位移和平均速度; (2)升降机底板在哪段时间内受到的压力最大? 最大值为多少? (3)在图(b)所示的坐标上画出上升过程中, 升降机所受拉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 【解析】(1)速度图线下所围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 故总位移 x=(1/2)(10+25) ×2 m=35 m, v =x/t=1.4 m/s。
(1)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加速度的桥梁作用, 寻找加速度与未知量的关系,利用运动学规律、牛顿第二定律和力的运算 法则列式求解。 (2)处理连接体问题时,整体法与隔离法往往交叉使用,一般的思路是 先用整体法求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求物体间的作用力。 (3)不论求解哪一类问题,求解加速度是解题的“桥梁”和纽带,是顺 利求解的关键。
1.本题属于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 的受力情况,特别要注意题述两种运动情况, 加速度的方向。 2.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的一般思路如 下框图所示
物体的运 动情况
运动学公式
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受 力情况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A拉着装有集装箱 的拖车B,以速度v1=30 m/s进入向下倾 斜的直车道。车道每100m下降2 m。 为使汽车速度在x=200 m的距离内减到 v2=10 m/s,驾驶员必须刹车。假定刹车 时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该力的 70%作用于拖车B,30%作用于汽车A。 已知A的质量 m1=2000 kg,B的质量 m2=6000 kg。求汽车与拖 车的连接处沿运动方向的相互作用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方法二:以人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摩擦力f为待求,且必沿 水平方向,设为水平向右。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并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x方向: mgsin-FNsin-fcos=ma① y方向: mgcos+fsin-FNcos=0② 由①②两式可解得FN=m(g-asin),f=-macos f为负值,说明摩擦力的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为水平向左。
C
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
【例4】水平面上有一带圆弧形凸起的长方形木块A,木块A上的物体B用绕过凸起的轻绳与物体C相连,B与凸 起之间的绳是水平的。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恰使物体A、B、C保持相对静止,如图所 示。已知物体A、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所有的摩擦,则拉力F应为多大?
小球返回时受力如图(3)有:Gsin30°-Gcos30°=ma3, 解得:a3=2.5 m/s2。 因此小球由顶端返回B点时有:x1+x2-AB=(1/2)a3t42, 解得:t4= 3 5 s=0.346 4 s。 所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 小球上冲通过B点时用时为:t3=0.2 s, 返回后通过B点时用时为:t2+t4=0.746 4 s。
【答案】(1)440 N,方向竖直向下 (2)275 N,方向竖直向下
考点2
超重和失重
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进一步理解 1.只有在平衡条件下,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 因为此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或支持力)的大小恰好等于 它的重力,假若系统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那么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了,当系统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时: FN=mg+ma>mg叫“超重”。当系统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时: FN=mg-ma<mg叫“失重”。当加速度向下且a=g时,FN=0叫 “完全失重”。 2.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不决定于物体的速度v的方 向,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 3.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 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
二、连接体问题的求解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 (1)整体法: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 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 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叫整体法。 (2)隔离法:从研究的方便出发,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常把物体从系 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这种处理连接体问题的 思维方法叫隔离法。
【答案】 3 mg
【解析】设绳中张力为T,A、B、C共同的加速度为a,与C相连部分 的绳与竖直线夹角为,由牛顿运动定律,对A、B、C组成的整体有 F=3ma ① 对B有F-T=ma ② 对C有Tcos=mg ③ Tsin=ma ④ 联立①②式得 T=2ma ⑤ 联立③④式得 T2=m2(a2+g2) ⑥ 联立⑤⑥式得 a= 3 g ⑦ 3 利用①⑦式得F= 3 mg。
【答案】0.2 s或0.746 4 s
图(3)
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 行受力情况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要善于画出物体的受力 图和运动情况示意图。不论是哪类问题,都应明白力与运 动是通过加速度这一“桥梁”来联系起来的。
如图所示,电动机带动橡皮滚轮 匀速转动,在滚轮的作用下,可将金 属杆沿斜面从最底端A送到汽车车厢中。 已知斜面长 AC =2.4 m,车厢高 CD = 1.2 m,金属杆长 AB =0.8 m,质量m= 1×103 kg,调节控制滚轮,使滚轮对 杆的压力为FN=4.2×104 N,滚轮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滚轮边缘的 线速度恒为v=4 m/s。(取g=10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斜面光 滑)求: (1)杆匀加速上升的加速度a; (2)从杆开始运动到其前端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t。
【答案】0N
正交分解法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应用
【例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向上 减速运动,a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求人所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答案】m(g-asin),方向竖直向上 macos,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方法一:以人为研究对象。他站在减 速上升的电梯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竖直 向上的支持力FN,还受到水平方向的静摩擦力f, 由于物体斜向下的加速度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分量,故可判断静摩擦力的 方向水平向左,人受力如图(a)所示,建立如图(a)所示的坐标系,并将加 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加速度ax和 竖直方向加速度ay,如图(b)所示,则 ax=acos,ay=asi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x,mg-FN=may, 解得f=macos,FN=m(g-asin)。
【答案】(1)16 m/s2
(2)0.57 s
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
【例2】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90 kg。气球 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 m/s,且 做匀加速运动,4 s内下降了12 m。为使气球安全着陆,向舱外缓慢抛出一定的压舱物。此后 发现气球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速度在5分钟内减少了3 m/s。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 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取9.89 m/s2,求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情况
【例1】 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0 N的小球,在F=20 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出发向上运 动,F作用1.2 s后撤去,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试求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 6 时间将经过距A点为2.25 m的B点(取g=10 m/s2)
【解析】在力F作用时受力如图(1)有: (F-G)sin30-(F-G)cos30= ma1, 解得:a1=2.5 m/s2。 所以撤去力F时,小球的速度: v1=a1t1=3 m/s, 小球的位移: x1=v1/2t1=1.8 m。 撤去力F后,小球上冲时受力如图(2)有: Gsin30°+Gcos30°=ma2, 解得:a2=7.5 m/s2。 因此小球上冲时间:t2=v1/a2=0.4 s, 上冲位移: 图(1) 图(2) x2=v1/2t2=0.6 m, 此时x1+x2=2.4 m>AB,因此小球在上冲阶段将能过B点,有AB-x1=v1t3-(1/2)a2t32, 解得:t3=0.2 s,t3=0.6 s>t2(舍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