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限时集训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限时集训
专题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1.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图Z131),完成下列问题。
图Z131(1)假如图示区域内发生了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试分析图示区域山泥倾泻的形成条件。
2.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区。
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
读图Z132和表,回答问题。
图Z132月份12—2月3—5月6—8月9—11月合计次数0 30 33 12 75(1)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成因。
(2)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
3.风灾是新疆主要灾害天气之一。
图Z133中的M地带,常年8级以上大风超过100天,大风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该地带在当地被称作“三十里风区”。
图Z133分析“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并说明减小该地带风灾危害的措施。
4.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
图Z134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Z134(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5.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Z135所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
据图回答问题。
图Z135(1)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
(2)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明边坡上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装置的防灾减灾功能。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贡嘎县属于高原干旱季风气候区,冬、春季寒冷多风,降水集中在夏季。
贡嘎县素有“西藏的空中门户”之称,拉萨机场即位于贡嘎县。
每年的冬、春季节,拉萨机场经常会受到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影响旅客出行。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篇一:高三地理备考复习计划20XX年云南省高考为新课标的第二届,为了更好迎接本届高考,我们以新课标为指导,根据近几年新课标试卷的命题特点,制定了本届高三的复习备考计划。
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为他们20XX高考地理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
以下为具体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1、复习中国地理(12年7月—12年9月)2、第一轮复习(12年10月—13年3月)完成必修1、2、33、第二轮复习(13年3月—5月)专题复习4、第三轮复习(13年5月—6月)综合模拟训练、查缺补漏具体内容:1、一轮复习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学科基础能力过关。
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
基本过程:理清概念—掌握法则—熟记基本原理—变式训练。
这块教学内容较难,教学时应从易至难递进,不能在难度上一步到位;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特别对区位因素的分析,老师可以对每一类型的区位因素构建模式,学生先记忆强化模式,再结合似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注重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总之,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关训练。
要明确学生掌握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训练目标,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复习时间安排具体如下:——复习中国地理——地图,等值线和地球——自然地理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差异——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人口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及地理信息技术——旅游地理和自然灾害2、二轮复习目标: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提高,实现综合能力突破。
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专题为基础,以区域为平台,通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全面提高学科思维能力。
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计划
2016 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计划
人生活在环境里,人类离不开环境。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工作计划,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一直陪伴您。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20XX 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法指导,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重在抓知识间的联系,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
二、具体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
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带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地理2) 1.人口与城市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4)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6)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2.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解读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地理1) 1.宇宙中的地球 安徽卷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3)大气受热过程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4)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第一轮1.针对板块内容选对复习方法(1)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复习时可分四阶段逐级提高解题能力,并从中总结规律性东西。
第一步是透彻理解概念并熟记,第二步是吃透法则,第三步是真正弄懂原理,第四步是做变式训练题。
做完一道题后要理清解题思路,做完类型题后要总结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达到做一个会一类的目的,不管某类题形式如何变,只要原理是同一个就都会做。
(2)人文地理人文地理主要考查学生对观点、方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复习时要注重思维的建模,做题时要注意归纳解题的方式方法,同时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第一轮复习要以教材为主,通过做题反馈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地方,重新理解和反思,进而巩固知识、拓展做题思维方法。
(3)区域地理区域地理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如果说自然地理偏向记诵,那么区域地理就是偏理解分析,它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所以复习各版块时要有所侧重,不能一概而论。
2.补齐地理薄弱环节短板复习时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和课本边缘知识,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一步一个脚印,不图复习有多快、只为通透每个知识点,不仅要会做而且要做对。
同时,还要根据个人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做训练题型,补齐地理薄弱环节短板,提高地理做题的基本技能。
3.构建网状知识结构体系教材各章节知识要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大的网络结构图,这样不仅记忆效果好,还有助于对整体知识脉络的把握和理解。
为了在相互分散的章节间建立联系,可以通过因果联系、对比类比关联、并列包含、主次从属等各种方法把大部分知识串起来,建立地理知识框架体系。
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计划:第二轮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侧重于专题把脉,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做题能力,通过构建系统化知识体系、突破重难点知识,深入掌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注重综合解题能力的训练。
地理专题划分地理运动专题: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关于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知道并掌控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期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1】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根据,复习时,不再寻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公道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全、完善而清楚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到达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门,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能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行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连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连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运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连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点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行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挑选题常用答题技能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门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教案【篇2】一、学生基本情形通过综合分析我校地理考试成绩,为了有效提升地理教学水平,搞好复习,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特制定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选修)1-4-3《自然灾害与防治》
环境污 染问题
形成原因
造成的危害
防治措施
影响工业生 保护水源、限
大量的工业、 水污染 农业和生活废
弃物排入水中ຫໍສະໝຸດ 产、人民生 活,危害人体 健康,破坏生 态,影响动植
制污水排放、 建污水处理 厂、合理布局 工业生产、提
物繁殖
高环保意识
32
33
34
二、1个技巧须掌握 环境污染类试题的分析思路
24
二、1个技巧须掌握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特征
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较强,一种生态问题的出现常常成 为其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条件。例如,森林的破坏,会使植 被覆盖率降低,流水的侵蚀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侵蚀加重,出 现水土流失现象;泥沙被带到下游的湖泊沉积下来,会使湖泊 的面积减小,导致湿地萎缩。再如生态环境中的森林破坏、土 壤侵蚀和草地退化会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如等高耕作、间 作、修地埂等);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 集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沟中修建拦水坝(谷 坊);切沟填埋。
18
解析: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土 壤侵蚀量,降低土壤的肥力;二是使耕地起伏加大,不利于机 械化耕作。防治措施可从调整耕作方式、修建引水排水设施、 填埋等方面分析。
29
解析:第(1)题,从图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直接读出,污染物 浓度存在轻—重—轻的变化过程,其中3日污染最严重。第(2) 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包括控制污染源,减少排放;采取技术 措施做好污水净化;提高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习 惯等。
30
一、1个重难点要突破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0
②草地保护。 11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5——2016学年度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高三地理组邵明金2016年3月21日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3月21日—4月27日)一、指导思想高三地理复习应根据本校的实际,立足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要面向低、中档题抓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要突出抓思维教学,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研究高考题,分析相应的应对策略,要更新复习理念,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益。
简单说就是:依纲务本、全面复习、狠抓基础、培养能力;面向全体、突出重点、分类推进、抓弱补缺;启发诱导、精讲多练、知识建构、勤考勤练;严谨、和谐、规范、高效。
二、复习目标重视基础,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节,系统复习一遍;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知识点。
一轮复习保证懂、会、准。
1运用图形掌握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建议更多的采用理科的复习方法。
2精讲精练,通过典型题和变式图,结合区域实际,加识的结构,提炼能力要求和具体方法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3、人文地理知识理解不难,但内容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内容多。
此部分复以实际问题作为切入点,结合区域特习方法与策略要抓住下面几点:统领人文地理知识、拓展知识面,加强逻辑推理特征,善于进行对比分析适应现实中人文地理内容的迅速发展学会科学表达。
4、区域地理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具有地球模型,有经纬网构成的易于定位和描述相互位置关系的模型。
区域地理的复习使得学生不仅要关注地表的自然要素,还要关注这些自然要素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生物、矿产、工业、农业、城市、交通、人口等问题从此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关联成为学生地理思维的主线之一。
应当做到当一个经纬坐标点给出的时候,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会反映出这一点的位置,关于这一点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特征会源源不断地展现出来,甚至进一步深入的相关分析和预测也会形成。
三、具体措施(一)、落实“六到位”1、要讲到位,讲到学生的疑难点上,讲到知识的关键点上,讲到试卷的失分点上,讲到考纲的赋分点上。
高考地理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专题练习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自然灾害与防治模拟精选题1.(2016·银川二中、九中、育才中学第一次大联考)读“我国某省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分布图”(下图),回答问题。
分析图中R地水稻初霜冻发生概率最大的原因,并为该地区水稻冻害提出预防措施。
2.(2016·广东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1月综合模拟)下图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分布示意图。
指出海南岛丝瓜寒害危险性的空间总体分布特点及原因。
3.(2016·河北保定一模)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4.(2015·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雷暴月均分布图”和“闪电相对频率时间分布曲线图(以平均值100为标准)”。
(1)描述该城市雷暴和闪电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原因。
(2)雷暴和闪电易造成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说出防御措施。
5.(2016·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一雨即涝”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在我国一些大都市,城市绿化覆盖率已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绿地高于地面,防雨涝的功能却很低。
下图示意某城市绿地景观。
分析我国城市“一雨即涝”的自然原因并从城市绿地布局与建设方面提出防治措施。
创新导向题命题角度一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成因及防御1.(对接2016·课标Ⅰ,4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尼泊尔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山地国家,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
当地居民伤亡严重,多支外国登山队的大本营因次生灾害被掩埋。
(1)说明尼泊尔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
(2)尼泊尔地震强度是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的1.4倍,但造成的损失比汶川地震小,分析其原因。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高三地理的第二轮复习。
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我为大家制定了这份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我们需要对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复习计划1.回顾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在第二轮复习开始时,我们先回顾一下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通过看笔记、翻阅课本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加深记忆。
2.专题训练: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进行专题训练。
每个部分都会有相应的练习题和讲解,帮助大家提高解题能力。
3.模拟考试:为了让大家适应高考的考试节奏,我们将在复习过程中安排两次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大家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4.错题回顾:每次模拟考试后,我们要认真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5.课堂讲解: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会为大家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大家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6.自主学习:除了课堂讲解外,大家还要安排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课本、做练习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第二轮复习预计持续两个月。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第一周:回顾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2.第二周至第四周:进行专题训练。
3.第五周至第六周:进行两次模拟考试。
4.第七周至第八周:错题回顾、课堂讲解。
5.第九周至第十周:自主学习。
四、复习要求2.做好错题记录,定期回顾,避免重复犯错。
3.积极参与课堂讲解,主动提问,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
5.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地理素养。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高三地理的第二轮复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案)(学生)
专题20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4考纲解读】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2)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3)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4)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的主要危害。
3.自然灾害与环境(1)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1)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2)主要自然灾害的适当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3)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4)人类利用高科技趋利避害的远景。
本题从考查内容上,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从形式上,以某重大自然灾害为载体,以图文资料方式呈现信息,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作答,多以近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的地理事实为背景材料,考查相关内容,具有明显的生活化、时代性特征,题目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不大,但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都紧扣课程标准。
因此复习时必须对每一种自然灾害从分布特点、产生机制,造成灾害,防治措施等几方面去掌握。
【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梳理】一、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二、自然灾害问题的分析自然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1)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的分析思路。
分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时要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如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造成夏季多暴雨、洪涝,冬季多寒潮等;分析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世界板块分布特点;分析滑坡、泥石流等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质灾害时,要结合地质地形分布特点和气候的季节变化;对于图表类试题,要结合图表提供的信息答题。
(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
多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
201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自然灾害》教案【专题要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5.自然灾害防治措施【考纲要求】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整体把握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重点掌握干旱、地震、热带气旋、洪涝等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了解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措施。
【知识网络】侧重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考查,主要涉及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预防措施的考查。
【典例精析】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图12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6分)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4分)【标准答案】(1)主要位于平面地区,地抛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2、(lO 分)[09山东文综-自然灾害与防治]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2分)并分析其原因。
(2)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6分)【试题解析】以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为材料,主要分析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原因、危害。
(1)小题分析表格三省各月林区火灾次数主要都集中在12、1、2、3、4月,即冬季和春季。
由于西南三省气候为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和春季为干季。
(2)小题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应从森林本身的功能和森林减少后的危害分析。
【标准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 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图涝渍灾河图123、[09高考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堰塞湖是指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或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1这一年的主要目标是为高考,主要工作是复习工作。
在分析校情和学情的基础上,如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高考和个人成长双丰收!一、学校、学生基本情况1.学习时间。
学校从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没有晚自习的,实行完全走读制。
高三暑期也未补课,今次开学以来有可能根据学生的要求,周六开辅导课。
学生目前是从7:20-18:05在校学习,其他时间段在路上、家中学习和休息。
在校时间短,在家学习能否得到保障未知。
2.学生基础。
就学业水平测试而言,文理科重点班的地理平均分为41分(满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
由于学测难度相对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学情。
本届学生高二时,花了近一个半月复习区域地理的地球、地图与世界气候,二个半月学测复习。
暑期布置学生自己依据地图册和区域地理书复习世界地理部分,本学期开学即测试,及格2人。
学生对已学的必修1、2、3基本遗忘殆尽。
一个侧面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可实现的目标针对学生基础及其理解、接受能力,应以基础、主干知识教学为主。
(1)文化生,小部分文化课考生高考分数目标为60分,大部分考生为50分。
文化课考生留在学校的大约90多人,含部分体育生。
可以进行较精细的.复习,具体可分成一、二、三轮。
(2)艺术生,地理高考分数目标为55-65分。
艺体生中美术生和部分音乐生,基本上从9-12月都在专业课集训时间。
主要复习时间应在2、3、4、5月,时间特别紧,数学、外语等学科得分又难,因此文综目标160-180分,地理分数应在65分左右。
本学期在1月份才涉及艺术生回校组班开课的问题,当提前做好一轮复习预案。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高考复习学案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及防治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1)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2)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是该地区地质、地貌、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分析如下所示:3.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地震是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掌握相关自救与互救知识,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
具体图解如下:[应用体验]1.(2014·全国卷Ⅰ)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1.主要气象灾害3.气象灾害的相关性(1)我国气象灾害成因的相关性:(2)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应用体验]2.(2013·福建高考)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作物减产、农业设施受损上;由图可知,山地地形阻碍寒潮南下,加剧了该地区的冷冻灾害。
第(2)题,预防冷冻灾害主要从监测预报、防灾管理、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
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
(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减灾防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 自然灾害与防治听课手册
专题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搭建体系■核心提炼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
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
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命题点一主要自然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危害1[2015·山东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56年1月23日24时左右,陕西关中地区发生8.0级以上地震。
据《明史·五行志》记载:“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
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于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2[2015·全国卷Ⅰ] 图131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32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
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图131图132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 考点透析1.地质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1)地震灾害①世界主要地震带及其产生原因图133②衡量地震发生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其大小受以下因素的影响:图134(2)滑坡和泥石流灾害①泥石流的产生机制②滑坡的产生机制③滑坡、泥石流成因的共性特征图1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三自然灾害与防治
1.读我国东南丘陵某区域示意图(图Z131),完成下列问题。
图Z131
(1)假如图示区域内发生了山泥倾泻,你认为会形成灾害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试分析图示区域山泥倾泻的形成条件。
2.冰雹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中纬度内陆地区是冰雹多发区。
阿勒泰地区的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是准噶尔盆地,地势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特点。
读图Z132和表,回答问题。
图Z132
(1)说出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的成因。
(2)简述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
3.风灾是新疆主要灾害天气之一。
图Z133中的M地带,常年8级以上大风超过100天,大风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和交通运输,该地带在当地被称作“三十里风区”。
图Z133
分析“三十里风区”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并说明减小该地带风灾危害的措施。
4.我国西北某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
当该地区部分耕地受灾时,全区粮食年产量发生变化。
图Z134示意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对应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图Z134
(1)指出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
(2)说出该地区为防治旱灾在农业生产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5.在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如图Z135所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
据图回答问题。
图Z135
(1)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
(2)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明边坡上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装置的防灾减灾功能。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的贡嘎县属于高原干旱季风气候区,冬、春季寒冷多风,降水集中在夏季。
贡嘎县素有“西藏的空中门户”之称,拉萨机场即位于贡嘎县。
每年的冬、春季节,拉萨机场经常会受到扬沙和沙尘暴等沙尘天气影响,导致航班延误,影响旅客出行。
图Z136示意贡嘎县位置。
图Z136
分析贡嘎县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并说明沙尘天气对飞机航行的危害。
专题限时集训(十三)
1.(1)会形成灾害。
理由:山泥倾泻会破坏部分旅游设施(游乐场、小路等),可能导致部分游客受伤或死亡。
(2)多山地丘陵,地形崎岖;土质疏松;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多暴雨等;大规模工程活动较多,植被破坏等。
[解析] 第(1)题,是否形成灾害要从对人类经济、人身安全等方面是否构成危害分析。
第(2)题,结合当地的环境特点分析其形成条件。
2.(1)特点:春夏多、秋冬少;随海拔的升高,次数增加。
成因:山区水汽较丰富,地形对气流抬升作用明显。
(2)造成人、畜伤亡,农作物受损减产,牧场等农业设施遭受破坏。
[解析] 第(1)题,该地区冰雹时空分布特点结合图和表格可直接看出,冰雹空间分布的成因要从山地对气流的影响分析。
第(2)题,回答冰雹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危害首先要明确该地区有哪些农业部门,然后再具体分析。
3.原因:冬春季节多南下冷气流,易在山口(山谷)地带形成狭管效应;地势高差大,下沉气流增强;南北温差明显,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措施:加强监测预警,建挡风墙,等等。
[解析] 注意一要考虑冬季风,二要结合图从该地带的位置角度分析当地冬春季节大风产生的原因。
措施要从监测预警和阻挡风的工程角度分析。
4.(1)关系:粮食年产量与旱灾受灾面积呈负相关,与水灾受灾面积呈正相关。
原因: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旱灾发生时,作物缺水严重,粮食减产;水灾发生时,未受灾地区的水分条件改善,粮食反而增产。
(2)加强气象监测预报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或开拓水源、发展集雨工程等),改善灌溉技术(或优化农业结构、推广耐旱的作物品种等)。
[解析] 第(1)题,该地区粮食年产量与水旱灾害受灾面积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原因要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
第(2)题,主要从气象监测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品种培育及工程措施方面分析。
5.(1)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
(2)边坡上的水泥防护装置可以抑制原裸露山体遭受进一步的风化剥蚀;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蜂巢结构不会大面积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绿色植物能够在其开放的空间上自由生长;可以有效地保证地下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避免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引起边坡失稳;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可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防止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
[解析] 第(1)题,注意材料中提到的是山区公路和铁路道旁的防御,山区主要是防御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
第(2)题,结合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从该水泥防护装置对当地地质灾害的产生条件的改善角度进行分析。
6.冬、春季节,贡嘎县寒冷干燥,地面植被稀疏;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农田处于休耕期,地表裸露,增加沙尘来源;冬、春季节贡嘎县风速较大,容易扬起沙尘。
沙尘天气导致大气能见度降低;沙尘天气发生时风速大,影响飞机起降;沙粒和尘土易导致飞机发生机械故障。
[解析] 贡嘎县冬、春季节沙尘天气多发的原因要从沙尘的来源及冬、春季节的天气特点和植被覆盖状况等方面分析。
对飞机航行的影响,一方面从大气能见度角度分析,另一方面从风对飞机航行的危害角度分析,还要从沙尘对飞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