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电机维修工艺—交流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制作作业指导书
![电机维修工艺—交流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制作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5aba6976bec0975f465e2ee.png)
交流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制作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200KW以上交流高压电机的定子线圈新制。
2线圈绕制2.1 准备材料、工具,并根据图纸及施工票校核绕线模尺寸是否符合原设计要求。
2.2 检查导线规格、绝缘是否符合要求。
2.3 明确线圈的匝数、并绕根数、组数、线圈数。
2.4 按绕线方向装好绕线模,放好绑扎线;将导线通过线夹拉紧、校直,调节好拉力,开始缠绕线圈。
2.5 缠绕时,须用打板沿线槽边缠边打平整。
2.6 缠绕时,边缠边包匝间绝缘时包带接头,不允许在直线部分;对边缠边垫匝间绝缘的线圈,其每层垫条的搭接处应在端部斜边上。
2.7 绕线时,遇有导线断头或换线时,必须检测线规是否一致。
2.8 线卷绕制成形后,线匝须平行排列,线圈绑扎结实,形状一致。
3线圈初包3.1 从线圈尾端上线边100mm处开始,按绕线方向包缠白布条。
3.2 在直线和端部半迭包白布带一层,在涨型弯曲部分的四角处,2/3迭包一层。
3.3 对线圈不平的导线,用木锤轻轻敲平。
4线圈涨型4.1 按线圈旧样或施工图纸,将涨形机调节好。
4.2 试涨形线圈一个,并与线圈旧样进行比较或与图纸对照进行校核,将涨形机调整到最佳位置。
4.3 成型线圈形状一致。
5包缠匝间绝缘5.1 按绝缘规范要求准备绝缘材料。
5.2 线圈线头经整理搪锡后,在清理间吹风清除灰尘。
5.3 按规范要求,明确绕包厚度和层数。
5.4 拆除初包的保护带,细致散开和排列线匝。
拆除保护带时,各匝的鼻端和四角部分绑扎紧固。
5.5 按线圈反绕方向从末匝开始绕包匝间绝缘,包缠云母带时,应拉伸捻紧且用力适当。
5.6 匝间绝缘包完后,仔细将线匝归扰还原,线圈用无碱玻璃丝带疏包所紧并仔细整理复形,各部尺寸应符合要求。
5.7 线圈按匝间绝缘浸漆工艺进行浸漆。
5.8 按要求制作压型模调节样板,并调节模压机,然后对线圈进行模压整形。
5.9 整形后的线圈进行匝间试验。
6包缠对地绝缘6.1 按绝缘规范要求,明确线圈绝缘绕包厚度和层数。
电机嵌线工艺.doc
![电机嵌线工艺.doc](https://img.taocdn.com/s3/m/5e86d56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6.png)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重绕工艺一、拆卸一、拆卸 拆卸步骤:拆卸步骤:1、 拆卸联接轴。
拆卸联接轴。
2、 拆卸风罩和风扇。
拆卸风罩和风扇。
3、 拆卸轴承外盖和端盖。
拆卸轴承外盖和端盖。
4、 抽出转子。
抽出转子。
注意事项:不要用鎯头硬敲猛打,拆下的螺丝最好放入原来螺丝孔内,避免安装时弄错。
弄错。
二、拆除旧绕组二、拆除旧绕组拆除方法:拆除方法:1、 通电加热法。
在每一相施加60~80V 交流电压,待绝缘软化后迅速拆除。
交流电压,待绝缘软化后迅速拆除。
2、 撬起法。
用錾子将一端錾平,另一端用撬杠将绕组撬起。
撬起法。
用錾子将一端錾平,另一端用撬杠将绕组撬起。
注意事项:严禁用火烧绕组,以防硅钢片绝缘受到破坏,损耗增加。
注意事项:严禁用火烧绕组,以防硅钢片绝缘受到破坏,损耗增加。
三、记录数据三、记录数据在拆除旧绕组时要记录:在拆除旧绕组时要记录:1、 铭牌数据。
型号、功率、转速、绝缘等级、电压、电流、接法。
铭牌数据。
型号、功率、转速、绝缘等级、电压、电流、接法。
2、 铁芯数据。
总槽数、铁芯长度、铁芯内径、铁芯外径、槽形尺寸。
铁芯数据。
总槽数、铁芯长度、铁芯内径、铁芯外径、槽形尺寸。
3、 绕组数据。
绕组形式、每槽匝数、节距、线径、并联支路数。
绕组数据。
绕组形式、每槽匝数、节距、线径、并联支路数。
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下线圈伸出铁芯的长度;测量线径时要去绝缘模。
注意事项:一定要记下线圈伸出铁芯的长度;测量线径时要去绝缘模。
四、清理定子铁芯槽和放置槽绝缘四、清理定子铁芯槽和放置槽绝缘1.清理定子铁芯中残留物,平整铁芯。
平整铁芯。
2.放置槽绝缘,如用引槽纸就和槽一样剪平,如不用引槽纸就要露出槽,等线下线圈下出槽里再剪去多余部分。
出槽里再剪去多余部分。
3.放置层绝缘。
放置层绝缘。
4.放置端部绝缘。
保证相与相线圈不紧帖在一起。
必要时要掏线。
放置端部绝缘。
保证相与相线圈不紧帖在一起。
必要时要掏线。
五、制作绕线模五、制作绕线模制作方法:制作方法:1、 公式法。
高压电机维修流程
![高压电机维修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84420b581b6bd97f19ea74.png)
整机参数试验:我公司利用自有专利技术--磁控开关变压器起动试验设备来起动380V、660V、1140V、3000V、6000V、10000V等各种电机,高低压可起动试验容量在1000KW以内。凡鼠笼、滑环电机均可作空载起动,空载运行试验,试验项目分测电流、测电压、测速、测温、量噪声等十几个项目。
低压电机拉型后,一般不再冷整型,直接进入嵌线工序。
五.包扎云母带及热压
定子线圈冷正形后,即进入包扎工序,目前线圈绝缘等级高的材料基本国产化,但云母材料的质量、价格很悬殊。我公司多年制作线圈与绕制高压电机,熟知十几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学员结业后告知厂家详情。电压高与低、季节不同各种等级云母等材料认购标准不同。一个女工包扎线圈一天10个小时,框形线圈周长在2米的万伏线圈有望包扎三只。各种电机等级线圈包扎多少层数、先包直线还是后包端部要看何时嵌线而定。云母带,高阻带,收缩带至于在线圈中起什么作用,哪家的质量好、价位低,怎样包扎,包扎在什么位置,包多少层等等,最好在跟班学习中掌握并熟记要领。我公司生产万能云母包带机,包带机一般情况下一台可代替3-5人工作,批量生产线圈的厂家可选购,初修大电机的客户初期还是以手工包扎为好。一台高压电机修理时下列几步一般要同时展开进行:绕线、拉型、冷正型、包云母带、包高低阻带,这些工序均需2-3人操作。同时下道热压线圈的工作程序也应开始。热压的主要目的有:
直线部分或弯曲部分怎样去防止打穿,送些均须在热压时掌握,我公司掌握着小修高压电机线圈的若干技巧,掌握着打耐压后打穿后去复制该线圈的技巧,这需要亲自参加学习一段才会知晓。
打耐压的仪器,一般选购武汉区域的产品较多。
自绕制线圈至嵌线完毕,一般要多做一只线圈,目的有:
1.留下该型号电机技术数据(线规,匝数,绝缘厚度,直线长,弯度,端部长,抬高度与节距角度等数据)。
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
![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c48bc984254b35eefd34e6.png)
目录1.总则 (1)2.完好标准 (1)3.检修工艺标准 (3)4.试车与验收 (29)5.安全注意事项 (30)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1·总则本规程适用于高低压电机定转子的修理与线圈绕制工艺。
2·完好标准2·1 外壳完好,油漆色调一致完整,铭牌清晰。
2·2 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粉尘及油污,风道畅通。
2·3 润滑油质量型号符合要求,油量适当。
2·4 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变形现象。
2·5 重绕绕组的导线型号,线规线模尺寸,匝数绝缘等级及绝缘结构,联接方式,符合原电动机绕组的数据标准。
2·6 定子绕组槽楔,绑线和端部垫块齐全,紧固,端部绑扎固定牢固。
2·7 风扇叶片齐全,角度适合,固定牢固。
2·8 各部附件合格,螺栓,螺母齐全紧固。
2·9 换向器表面光滑,电刷与换向器接触良好,运转无火花,电刷牌号符合要求。
2·10 试运转(运行)时各部温升不超过表1的规定值表1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时)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电动机绕组50 65 70 85 105 铁心及其他60 75 80 100 125 整流子60 70 80 90 100 滑动轴承40 40 40 40 40 滚动轴承55 55 55 55 55 2·11 滑动轴承电动机之转子转向窜动应不大于表2规定。
表2 滑动轴电动机之转子轴向窜动允许值轴向窜动范围mm 电动机容量KW向一侧向两侧10及以下0.5 1.0010-20 0.75 1.5020一70 1.00 2.0070-125 1.50 3.00125以上2.00 4.00轴颈大于D2OOmm电机轴颈直径的2%2·12 试运转声音和电流正常。
2·13 绝缘电阻每千伏不小于lMΩ。
2·14 预防性试验,交接试验合格。
电机维修、高压电机维修工艺流程
![电机维修、高压电机维修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c74a11e10a6f524ccbf85a0.png)
l 免一人食宿费,可跟班学习一周。
l 终生可免费技术咨询。
l 可派人现场有偿指导生产。
8. 为客户提供整条高压电机维修试验生产线。
9. 也可应客户图纸要求加工特殊型产品。
3. 包云母带机¥6000元/台。传手工、电动包扎云母线圈技术。
4. 冷整形模具¥4000元/台。
5. 全自动电脑控制热压机¥6500元/台,模长度1.2米。油压式.气动式可按客户要求定做。
6. 小修高压电机手工模具¥2500元/套.
7. 另交学费3000元告知:
l 高压电机转子铜铝断条修理技术。
l 供应所需材料详址:单双亚胺线,玻璃丝包线,扁平漆包线,F级绝缘材料。防电晕绝缘材料,绝缘漆类,云母带,磁性槽楔,收缩带,无纬带,绑扎材料,高阻带,低阻带,,打耐压设备,高压软接电缆等必要材料进货地址、联系人、电话等。另告500种大型电机线圈制做的详细数据.
直线部分或弯曲部分怎样去防止打穿,送些均须在热压时掌握,我公司掌握着小修高压电机线圈的若干技巧,掌握着打耐压后打穿后去复制该线圈的技巧,这需要亲自参加学习一段才会知晓。
打耐压的仪器,一般选购武汉区域的产品较多。
自绕制线圈至嵌线完毕,一般要多做一只线圈,目的有:
1. 留下该型号电机技术数据(线规,匝数,绝缘厚度,直线长,弯度,端部长,抬高度与节距角度等数据)。
电机维修、高压电机维修工艺流程
一.绕线
高压电机按电压等级需要选用双亚胺,单亚胺,单薄双丝等各种规格的丝包扁线,材料齐备后,可在绕线机上绕制制成梭型成圈,一般电机最短线圈直线部分25厘米,最大线圈直线部分1.2米,绕制可单平绕,单立绕,也可双平换位绕,也可双平换位立绕,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利用圆盘中的万能调节也可绕制圆漆包线线圈。绕线机内置一台调速电机与一台涡轮涡杆减速机,带动绕线机实现0-120转/分的可顺逆可制动的旋转,并可正反计数,一般可绕制1600KW以内的各种电机线圈,另配有简易涨紧器一套,可控制绕制线圈的松紧度,一般的修理厂家选用如上产品即可,如遇到特殊大型规格时,可选择特异型绕制设备。
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
![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50e7b5ae87101f69e3195ac.png)
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1、总则…………………………………………………………12、完好标准…………………………………………………………13、检修工艺标准……………………………………………………34、试车与验收 (2)95、安全注意事项………………………………………………30电动机定转子检修及线圈重绕工艺规程1·总则本规程适用于高低压电机定转子的修理与线圈绕制工艺。
2·完好标准2·1 外壳完好,油漆色调一致完整,铭牌清晰。
2·2 电动机内部无积灰和粉尘及油污,风道畅通。
2·3 润滑油质量型号符合要求,油量适当。
2·4 绕组及铁芯无老化,变色和松动,变形现象。
2·5 重绕绕组的导线型号,线规线模尺寸,匝数绝缘等级及绝缘结构,联接方式,符合原电动机绕组的数据标准。
2·6 定子绕组槽楔,绑线和端部垫块齐全,紧固,端部绑扎固定牢固。
2·7 风扇叶片齐全,角度适合,固定牢固。
2·8 各部附件合格,螺栓,螺母齐全紧固。
2·9 换向器表面光滑,电刷与换向器接触良好,运转无火花,电刷牌号符合要求。
2·10 试运转(运行)时各部温升不超过表1的规定值表1电动机的最高允许温升(环境温度为40摄氏度时) 绝缘等级A级E级B级F级H级电动机绕组50657085105铁心及其他607580100125整流子60708090100滑动轴承4040404040滚动轴承55555555552·11 滑动轴承电动机之转子转向窜动应不大于表2规定。
表2 滑动轴电动机之转子轴向窜动允许值电动机容量KW轴向窜动范围mm向一侧向两侧10及以下0、51、0010-200、751、5020一701、002、0070-1251、503、00125以上2、004、00轴颈大于D2OOmm电机轴颈直径的2%2·12 试运转声音和电流正常。
电机绕组的绕制与嵌线
![电机绕组的绕制与嵌线](https://img.taocdn.com/s3/m/ded67a041ed9ad51f11df246.png)
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1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2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3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4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5 —10三相24槽4极电动机的单链(短节距)绕组展开图相绕组的安置和连接方法与u 相是一样的,只不过的首端相对第一相绕组的首端依次移过l20的电角度,即移过一个极距的从第6号线槽引出,移过一个极距的2/3,也就是相绕组的首端W 1应从第2号线槽内引出,V 相绕组的首端w 相绕组的各线圈的连接方向应与另外两相绕组相反,这样可使三根首尾端引出线比较集中,便于和电动机接线板连接。
线圈与线圈的连接方法有反串联和顺串联两种。
当每相绕组中线圈组的数目等于电动机磁极数时,每相绕组中各线圈之问的连接次序就是首端接首端,尾端接尾端,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
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7 (a ) (b )3—15三相24槽4极电动机的单链绕组嵌线程序示意图.空一个槽(7号槽)暂时不下线,再将第二个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入槽样,线圈二的另一个有效边要等线圈十二的一个有效边嵌入槽4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图3-l6嵌线示意图3—17封槽口④端部相间绝缘。
线圈端部、每个极相端之间必须加垫绝缘物。
根据绕组端部的形状,可将相问绝缘纸剪裁成三角形等形状,高出端部导线约5~8mm,插入相邻的两个绕组之间,下端与槽绝缘接触,把两相绕组完全隔开。
16.4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16.4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0e07f5dd3383c4bb4cd2cd.png)
1 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H80-355、YBS-7.5~55、YBJ-11.4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散嵌绕组嵌线。
2 材料2.1 嵌线时须用下列材料2.1.1 定子线圈;2.1.2 绝缘材料:符合图纸规格的槽绝缘、端部相间绝缘、层间绝缘;2.1.3 槽楔;2.1.4 BE型聚酯纤维绑扎带 0.17×15。
3 设备及工具3.1 嵌线时需用下列设备及工具3.1.1 工作台;3.1.2 嵌线架;3.1.3 绕组端部整形模;3.1.4 绕组端部尺寸检查样板;3.1.5 嵌线常用一般工具:理线板、压线板、木质打线板、橡胶锤、剪刀、尖嘴钳、压缩空气设备。
4 工艺准备4.1 将定子槽口的毛刺尖角及槽内高出部分锉去;4.2 用压缩空气将铁芯每槽内因锉槽的铁灰吹干净,并检查核对定子铁芯型号规格(槽数、铁芯长度),槽内不应有可观察到的毛刺及焊渣。
4.3 将槽绝缘放入铁芯槽内,其伸出铁芯两端长度相等。
4.4 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露铜掉漆现象,并明确节距、端部尺寸、线规的绝缘等级。
5 工艺过程交叉式绕组嵌线5.1 先嵌第一相线圈双圈的下层边,封槽(理清槽内导线、插入槽楔),上层边暂不嵌。
5.2 隔一槽,嵌第二相单圈的下层边,封槽(上层边也暂不嵌)。
5.3 隔一槽,嵌第三相双圈的下层边,当节距为Y=1-9时把上层边嵌入第一相双圈下层边的前两槽中,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
5.4 再隔一槽,嵌第一相的单圈下层边,并把上层边嵌入槽中(Y=1-8)封槽,垫好相间绝缘。
5.5 隔二槽,嵌第三相的双圈下层边,上层边按Y=1-9理入槽中,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其余线圈以此类推,2.1.2.1……下。
链式绕组嵌线:5.6 先嵌第一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好槽,上层边暂不嵌。
5.7 隔一槽,嵌第二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封好槽,上层边也暂不嵌。
5.8 隔一槽,嵌第三相第一个线圈的下层边,上层边嵌入第一相第一个线圈下层边,所占槽的前一槽中(Y=1-6),封好槽,垫好相间绝缘。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821c4087a58da0116c174994.png)
定子线圈嵌线工艺守则
材料:2、1 电机定子;2、2 绝缘纸:聚酯复合材料DMD;
2、3 槽楔。
3、工具:3、1 绕线常用一般工具:木锤、理线板、压线板、剪刀、尖嘴钳、通条、端部开型工具;3、2 工位器具。
4、工艺准备:4、1 嵌线前用压缩空气将电机定子铁芯吹干净,槽内别引诱可观察到的毛刺与焊渣;4、2 槽内放入绝缘纸,其伸出铁芯两端长度相等;4、3 检查定子铁芯线圈是否有裂纹掉漆现象;4、4 按规定的尺寸和节距整理线圈外形;
5、工艺过程:5、1 整理好外形后,把主、副绕组分清摆好,避免在嵌线时弄错相序,对任何线圈在开始时应依次将线圈捻扁,轻轻拉人槽中,未能拉人槽中的线圈用理线板理入槽中;5、2 线圈间有连接线时,则应将连线压在下层边槽底或上层边槽底,以使其不露在外面,下线时各项相序不得错位;5、3 每嵌完成一个或一组线圈后,应将其端部压下或用木锤轻轻敲打,使其稍向外扩张,以利下面线圈嵌入,最后嵌第一组线圈的上层边或双层绕组第一节距的上层边时,要仔细整理好线圈的线形,撑开到比节距大一槽的距离,用理线板将线理入槽中。
插入的槽楔不得高出铁芯内圆并伸出铁芯长度相等;
6、质量检查:6、1 槽底绝缘不应有破损现象;导线绝缘不得破损;6、2 槽口绝缘如有破损必须用与槽绝缘相同的材料填充好,但总破损不得超过三处;6、4 嵌好的线圈节
距应符合图纸要求,线圈连接正确;6、5 放入端部开型模具用木锤轻敲整形,使其达到要求。
106。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40bfb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b.png)
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1. 引言电机嵌线接线工艺是电机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为了确保电机嵌线接线质量,提高电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制定电机嵌线接线工艺规范,确保电机嵌线接线工作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使得电机的嵌线接线工艺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2. 接线材料•电机嵌线接线所使用的线缆材料应符合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确保其导电性能、耐温性能和绝缘性能良好。
•线缆应检查无损坏、变形或腐蚀等现象。
3. 接线工具•接线工具应保持整洁、完好,无损坏情况。
•工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4. 接线标准4.1. 接线步骤1.将电机与电源断开连接,并确保电机处于停机状态。
2.根据电气图纸的要求,将电机绕组的每个端子与终端台相对应的连接。
3.采用正确的接线方法,确保不同极性的线路、信号与电源线路的正确连接。
4.使用压接工具进行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确保接触良好、无松动现象。
4.2. 绝缘处理1.确保线缆裸露的金属部分经过绝缘处理,避免直接接触到终端台或其他导体。
2.使用绝缘套管、绝缘胶带等材料进行绝缘处理,确保线缆与终端台之间的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5. 接线质量控制1.在每次接线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
2.检查线缆与终端台的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3.检查接线部位的绝缘处理是否完好,无裸露的金属部分。
6. 安全注意事项1.在接线操作中,应戴好工作手套和护目镜,确保人身安全。
2.当接线操作涉及到高压电源时,应切断电源,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7. 总结本文档规定了电机嵌线接线工艺的规范要求,包括接线材料的选择、接线工具的使用、接线标准、绝缘处理、接线质量控制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电机的嵌线接线质量和安全性能达到要求,提高电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
![2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https://img.taocdn.com/s3/m/69c451e8aeaad1f346933f18.png)
定子散嵌绕组嵌线工艺守则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派生电动机同类绕组形式的定子散嵌绕组嵌线2.材料准备:定子线圈、绝缘件(槽绝缘、相间绝缘、层间绝缘)、槽楔等。
3.设备与工具准备:嵌线工作台、嵌线架、绕组端部整形工具、绕组端部尺寸检查样板、嵌线常用一般工具(理线板、压线板、木锤、剪刀、尖嘴钳等)、压缩空气设备。
4.工艺准备4.1 准备嵌线用的零部件,并检查其规格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4.2 用压缩空气将定子铁心吹干净,槽内不应有毛刺及焊渣。
4.3 将槽绝缘放入定子铁心槽内,其伸出铁心两端长度应相等。
4.4 检查定子线圈是否有裂纹、掉漆现象,并明确节距、端部尺寸,然后整理好线圈。
5.工艺过程中的技术要求5.1槽绝缘、槽楔、层间绝缘,定子线圈露出定子铁心两端长度应分别相等。
5.2嵌线时定子铁心的槽口两边应垫上绝缘纸,以免损伤导线绝缘。
5.3暂不嵌的上层边要理好,与定子铁心内壁接触的部位要垫上绝缘纸,然后用手轻轻压下,以免损伤导线绝缘。
5.4上层边和下层边连线要理好,嵌入线圈下半部里边,防止连线弯曲和擦破漆膜,造成匝间短路。
5.5垫相间绝缘时,应垫到底与槽楔相碰,对于双层绕组,还要求相间绝缘盖在层间绝缘的上面。
5.6每嵌完一个(或一组)线圈后,应将其端部压下,或用木棰,轻轻敲打,使其稍向外扩张,以利后面线圈嵌线。
5.7嵌线时要仔细整好线型,撑开到比节距大一槽的距离,把线理直,放入槽中,必要时分几次放入。
5.8 端部整形5.8.1嵌完先后,检查相间绝缘是否垫好,放入端部整型工具,用木棰轻敲整形使其达到图样要求。
5.8.2修剪端部相间绝缘,使之边缘应高出线圈3~5mm。
6.质量检查6.1检查所用材料的尺寸和规格,应符合图样及技术标准的规定。
6.2检查线圈节距应符合图样,线圈间连线应正确。
6.3绕组端部导线应排列整齐,无严重交叉现象。
端部绑扎、绝缘符合图纸的要求。
6.4槽楔应有适当紧度,其端部不应有破裂现象,不得高于铁心内圆,并且其伸出铁心两端长度相等。
高压电动机定子检修工艺、注意事项、质量要求
![高压电动机定子检修工艺、注意事项、质量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2b26ed749649b6648d7473a.png)
注意事项、质量要求
来源:湘潭电机厂/
高压电动机定子检修工艺、注意事项、质量要求
检修工艺
注意事项
质量要求
1清扫检查电机地脚。
无损伤、纹变形。
2用清洁、燥的压缩空气吹扫电机线圈及风道
风压一般不超0.3Mpa。
3 清扫定子线圈的。可用木质或绝缘板 清除后可用破布沾
槽楔应无断裂凸起及松动现象,空壳声不许超过槽楔长度的1/3,线棒两端的槽楔应紧固,全部更换槽楔,应做耐压试验。
6定子铁芯检查、如发现铁芯有红锈,可用扁铲将铁芯撬开塞入薄树脂板并铲平。
铁芯应紧密、完整、无锈蚀、损伤、过热变色现象,通风孔内无尘垢,无杂物阻塞及变形情况。
7定子线圈引线检查。
固定可靠,绝缘完整无过热、布局顺当、无震动磨损。
或清洗剂擦拭,有条件可用喷枪清扫。
清除污垢时严禁用金属工具。
物见本色
4检查定子线圈及固定情况,如有松动、用涤纶毡浸胶塞紧再加绑绳 刷胶
线圈的绝缘表面应清洁不起泡、变形、裂纹、老化过热,从风孔检视绝缘无膨胀断裂现象,各垫块、绳完整紧固无松动磨损。线圈与绑环间无松动磨损。
5定子槽楔检查,一般用小锤敲打
注意小锤不要敲打在定子铁芯上,更换槽楔时在线圈的两端要垫上薄绝缘板。以免伤及线圈绝缘。
8测电机绝缘电阻值。
不同温度下绝缘换算见计算公式,如低于规定值应干燥处理。
低压电机用500伏摇表,绝缘值不低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Ω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电机维修工艺—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2e3b15a6c30c2259019e4d.png)
3.3.2 两相邻线圈, 用绑绳绑扎紧固(如图 2),横向结使线圈相互连牢,扎情况
b 垫绝缘卡块绑扎情况
图 2 相邻线圈的绑扎 3.4 当线圈每嵌完 1/2 或 1/3 圆周时, 应作阶段性耐压试验。 3.5 抬节距线圈 3.5.1 当嵌线至第一节距线圈的上边时, 须拆除第一节距线圈与端箍的临时绑线, 并将线圈逐个通电 加热至 70℃左右。 3.5.2 仔细将上线边从槽内逐个抬出, 用绝缘带或绑绳, 在直线两端弯角处, 将上线边悬吊至适当 高度, 使其能嵌放最后一个下层边即可。 3.5.3 按前述操作程序, 依次嵌完, 全部下层线边。 3.6 复槽 3.6.1 下层边嵌完后, 将第一节距吊起的上线边逐次放下, 通电加热至 80℃~90℃ 嵌入槽内。 3.6.2 整理形状,扎好绑绳打入槽楔。 3.7 整理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 3~10KV 级交流高压电机定子(开口槽形),全粉云母绝缘成型线圈的嵌线操作工艺。
2 工艺准备 2.1 工艺设备准备
工作台, 大电流加热器, 吊车, 胶皮捶, 打棒等常用工具。 2.2 材料准备
槽底垫条, 层间垫条, 楔下垫条, 绝缘包扎带(玻璃漆带, 云母带, 薄膜带和无碱玻璃丝带),
4.2.5 线圈间垫放适形材料及绝缘垫块绑扎道数, 一般规定如表 1。 4.6 线圈表面平整光洁, 线圈绝缘及绑扎绳带, 不许造成线圈松散, 应紧密整齐, 没有毛刺。 4.7 线圈预热温度为 70℃左右, 最低不小于 50℃。 4.8 每嵌放一个线边之前, 必须注意检查槽内有无掺渣, 异物, 防止损伤绝缘, 以免造成后患。 4.9 符合电机质量检查标准要求。
坛 cn 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 适形材料(绝缘垫块), 滑石粉及高压线圈元件。 论 or. 2.3 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 用枕木垫牢。 术 ot 2.4 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机技 imm 2.5 铁芯及磁槽吹风清理检查。 电 w. 2.6 按规范包缠及固定绝缘端箍圈, 安放初嵌部分槽底垫条。 -AC /ww 2.7 按长短引出线头分组, 顺序排列线圈, 并挑选一个节距数据稍松一点的线圈, 作为最后节距的 DC p:/ 线圈。 htt 2.8 接通大电流加热器电源, 调节好电流, 掌握好线圈的预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模压线圈加热, 使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及标准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9377b2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7.png)
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及标准高压电机检修工艺在进行高压电机检修之前,应认真准备各项工作,制定检修计划和措施,明确任务和质量要求,安排好进度和准备检修所需材料、工具、备品以及检修场地、搬运道路和车辆等。
在交流电动机拆装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工艺和质量要求:工艺:1.拆下电源线接头,检查电源线和引线接头情况,并将电缆接头短接。
质量要求:1.拆线时应做好标志,不损伤导线瓷瓶、电缆头和绝缘,引线盒部件应保管好。
检查电动机及电缆线鼻子应无变形、裂纹,无开焊及过热现象。
引线无断股现象且绝缘完好无过热。
引线和瓷瓶固定可靠,瓷瓶完好清洁无破损,接线柱板应固定牢固无裂纹、过热现象,接线盒及密封圈应完好无损。
2.检查法兰垫应完好无老化,密封应良好,否则应更换密封垫。
3.拆卸时,先在端盖接缝处打上记号,两侧端盖的记号不应相同。
拆下的定位销要做好记号,作到装复时原销原位。
拆端盖及内护板进要用人扶稳,不得伤及线圈及人员。
4.将各地脚螺丝和垫片做好记号,保管好并做好测量记录。
各元件。
5.各点气隙与平均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5%。
6.电机解体前测量线圈绝缘电阻,并记录。
6KV电动机用2500V摇表,低压电机用500V摇表。
7.拆对轮及风扇时不得伤及轴中心孔。
8.抽转子时要监视好定、转子间隙,不得伤及铁心及线圈。
转子抽出后转子下面要垫干净的方木,轴颈要做好防锈处理并用胶皮包好防止伤害轴颈。
在进行电动机维护检修时,需要遵守以下规范:1.电动机各部件质量完好,包括外壳无缺陷,润滑油脂质量符合要求且不漏油,电机内部无积灰和油污,风道畅通。
1.1.4 电动机的外壳具有良好的防护能力和防爆性能,符合出厂标准和周围环境的要求。
1.1.5 定子和转子绕组以及铁芯没有老化、变色或松动现象,槽楔、端部垫块和绑线齐全且牢固。
1.1.6 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隙符合要求。
1.1.7 风扇叶片完好,角度适当且固定牢固。
1.1.8 外壳接地线良好且明显。
1.1.9 各部件的螺栓和螺母齐全紧固,符合正规要求。
电机绕组线圈嵌线步骤与注意事项
![电机绕组线圈嵌线步骤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68e8e00c1c708a1294a44c5.png)
嵌线是电机绕组重绕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
同时,电机绕组线圈嵌线又是一项细致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电机绕组线圈嵌线工作,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并严格遵守注意事项。
1下线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压线板、划线板、弯头剪刀、插针、榔头、竹板等一般工具,其中压线板按电机槽形配备,划线板要能划入槽内2/3,插针应能便于拆叠槽沿边绝缘。
工具应光滑以免损伤导线和绝缘。
(2)准备好槽楔,层间和端部间绝缘。
2下线1、下线时应把上把引线理直,套上绝缘套,注意引头方向。
2、为使线圈嵌得整齐,进槽前先用右手把要嵌的一条线捏扁,同时左杆捏住线圈的下端,向相反方向扭转,使线圈的槽外部分略带扭绞形,捏扁后的线圈放到槽口槽绝缘中间(并先放一层引槽纸),左手捏住线圈朝里拉入槽内,剩余导线可用划线板依划入槽内,在下线过程中,必须小心谨慎,用力适当,勿损伤绝缘,保持槽内导线整齐平行不相交,槽内绝缘不要偏移,以防导线拐角处碰铁。
3、暂不落槽的线圈边,就让它在那个槽(相当一个节距)上面,线圈边下面要垫好纸,以防擦伤绝缘。
4、从下第一个下层边开始,就应将每个线圈的端部向下按一些,并将端部打扁,以利于第二个线圈的嵌放。
5、按上法,继续嵌第二只线圈的下层边,在放好一组下层边之后,放置槽内的层间绝缘,直到将线圈全部嵌入。
6、端部线圈伸出部分应相等并互相平行,绕组平面应低铁芯1.5-3毫米,并呈整齐、美观的喇叭口。
8、用压线板和插折转槽绝缘,打入槽楔,在打槽楔时下面可垫一张纸,以免损伤绝缘,槽楔松紧要适当。
9、绕组全部嵌好后,剪去相间绝缘的多余部分,用橡皮榔头或一般榔头垫着竹板,把端部线圈修成喇叭口,以不碰端盖,使转子能自由穿入为准,修正时用力要轻巧、均匀,不得敲伤线圈绝缘,修正后端部外圈应整齐,导线应无交叉。
3连接绕线组端线1、仔细核对连线是否符合原电机的连线。
2、在要连接的线上套上绝缘套管,把要连接部位的绝缘漆刮净,然后绞紧导线进行焊接,焊接部分不应过长,对线较大的铜线,应用预先搪过锡的铜皮做并头套,或用细铜线扎紧后再进行焊接。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1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1](https://img.taocdn.com/s3/m/7d25c807c281e53a5802ff8a.png)
电机嵌线过程工艺守则一、目的:电机生产过程中根据以往经验而知,嵌线过程工艺为影响电机质量的关键过程,特此制订本守则目的为提高电机质量和成品率提高。
二、工艺守则:1、嵌线前的操作:(1)放置槽绝缘,槽绝缘纸按设计尺寸将两边反折,反折长度为(ez+0.5)(cm)(如不采用揩口式槽绝缘则免此工序)然后将绝缘纸纵向揩成“U”形插入槽中。
(2)嵌线电机的放置较小的定子由单人操作,这时定子应横向舟稍偏斜一点放置,偏斜度大小,要便于两手分别从两端进入铁心内腔操作为便。
(3)如槽位置的选定原则,电动机定子出线盒端应在操作者的右手一则,1号槽的位置应在嵌线后的引出线位于出口两侧分布,并使之最短。
(4)线圈组的放置,工作台要清扫干净,待嵌的丝圈组放在电机的左手侧(单人操作),线圈组的放置方向是引线端向着电机铁心,并使第1个挂线的全匝数线圈叠放在最上面,其余线圈依连绕的先后顺序叠放,嵌线时要将每个线圈向电机方向翻转。
三、嵌线操作的通用规则与手法:1、线圈的捏扁:(1)缩宽用两手的姆指导和食指分别抓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使线圈宽度压缩到进入子内腔时不致碰铁心。
对于节距大的线圈,则将线圈横着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向下压缩线圈。
(2)扭转把欲嵌线圈的下层边扎线解开,左手大姆指和食指捍住直线边靠转角部分,同样用右手指捏住上层边相应部位,将两边同向扭转。
(3)捏扁将右手移到下层边与左手配合,尽量将下层直线边靠转角处捏扁,然后左手不动,右手指边捏边向下滑动。
使下边层梳理成扁平的一排形状,如扁度不够可多梳理几次。
2、下层边(或沉边)的嵌入法:右手将捏扁后的有效边后端倾斜靠向铁心端面槽口,左手从定子另一端伸入接住线圈,双手把有效边靠左段尽量压入槽口内,然后左手慢慢向左拉动,右手一面防止槽口导线骨出,一面梳理后边的导线,边移边压,来回扯动,使全部导线嵌入槽内。
导线嵌入后,用骨线板将槽内导线单向梳理顺直。
3、封槽口:一槽导线嵌完后,用双掌在槽口两端部按压,再用压线板从槽口进入,边进边轻轻撬压,使槽内导线密实,然后才可进行封口操作。
永磁电机嵌线工艺
![永磁电机嵌线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23418b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c.png)
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散线电机定子的嵌线操作工艺。
2工艺准备2.1工艺工具准备:工作台,吊车,胶皮捶,打棒,剪刀,压线板,划线刀,推刀等常用工具。
2.2材料准备:槽底绝缘,层间绝缘,相间绝缘,槽楔,绝缘包扎带(棉布带和无碱玻璃丝带),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及线圈元件。
2.1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用枕木垫牢。
2.2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2.3检查铁芯槽口是否有毛刺及槽底吹风清理检查。
2.4安放槽底绝缘并按图标记槽号。
3工艺过程3.1嵌放第一个元件下层边时,将上线边临时放置在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层部位3.1.1 为了防止嵌线时线圈发生错乱,嵌线时,需将线圈整理平整,把所要嵌的线圈捻成薄片状,一手将导线一根一根的推入槽内,另一手从定子腔另一侧将导线拉入线槽。
若有小部分导线压不进槽里,可用划线板插入槽口,沿着槽的方向边划边压的把导线一根根的压入槽内。
划时划线板必须从槽的一端一直划至另一端,并且必须使所划导线全根嵌入槽后,在划其余的导线。
不能随意乱划或局部嵌压。
以免几根导线产生交叉,轧在槽口无法嵌入。
3.1.2当底层嵌入之后将层间绝缘纸折成U型,U口向下插入槽中。
3.1.3线圈的一边嵌在槽里以后,线圈的另一边仍旧留在槽外。
把第二个线圈放在相邻的槽内,它的另一边仍旧留在槽外,依次进行。
3.2当底层元件嵌至超过一个节距2-3个槽后开始复槽,将上层边嵌入对应槽内,3.2.1复槽时先用压线板在槽内空压一次,为的是将底部元件按压到槽底,然后将上层变用划线刀分多次划入槽内,当线打交叉时切勿强行划入。
3.2.2 当全部铜线划入之后用推刀将槽口多余绝缘纸去除,然后用压线板将槽口内部绝缘纸左右对折,最后将槽楔推入槽内。
3.2.3在复槽后绕组端部两侧放置D型相间绝缘,直线边向里圆弧边向外,将打棒放置绕组端部弧形处,用皮锤敲打打棒使端部向下凹陷,以便下一个单元复槽,切勿敲击用力过猛。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大修工艺流程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大修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f610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d.png)
高压电机定子线圈大修工艺流程1.拆卸电机定子线圈,检查损坏情况。
Disassemble the stator coil of the high-voltage motor and inspect for damage.2.清洁定子线圈,去除表面污垢和沉积物。
Clean the stator coil to remove surface dirt and deposits.3.进行绝缘测试,确保线圈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Perform insulation testing to ensure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il meets the requirements.4.修复线圈中的绝缘损坏部分。
Repair insulation damage within the coil.5.调整线圈的匝间距,并进行对齐。
Adjust the coil turn spacing and align it.6.使用专业设备重新浇注线圈绝缘材料。
Re-impregnate the coil insulation material using professional equipment.7.强化线圈的绝缘性能,确保耐压和绝缘等级满足要求。
Enhance the insul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il to ensure the voltage resistance and insulation level meet the requirements.8.定子线圈绕组整理对齐,使其电气性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Arrange and align the stator coil windings to restore its electrical performance to the optimal state.9.定子线圈重新组装并固定在定子槽内。
电机维修工艺—电机线圈绕制(磁极绕组)工艺规程
![电机维修工艺—电机线圈绕制(磁极绕组)工艺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b2b12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0.png)
电机维修工艺—电机线圈绕制(磁极绕组)工艺规程电机线圈的绕制(磁极绕组)工艺规程1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交流同步机和直流电机磁极绕组的绕制工艺。
2工艺准备2.1材料准备导线、绑扎材料及各种衬垫用绝缘材料。
2.2工具设备绕线机、绕线模(铁制)、搁线架及常用工量具。
2.3根据图纸及施工票,校核绕线模尺寸是否与要求相符。
2.4空车检查绕线机的运转情况及转速表的计数是否准确。
2.5检查导线规格,并检查导线绝缘是否符合要求,将合格的导线放在线盘或搁架上。
2.6根据线圈模的大小,调整绕线机的转速;明确线圈引线头位置、线圈匝数、层数、加放衬垫绝缘的要求。
2.7导线夹在固定好线夹上,线夹上必须加放绝缘如纸板、钢纸板及毛毡等,并调整好拉力。
3工艺过程3.1按绕线方向,装好绕线模,紧好固定螺丝,放好绑扎带,一般为无碱玻璃丝带。
将线头紧固在绕线模的起头位置。
调整转速表计数为“0”位,开始缠绕线圈。
3.2缠线时,每缠5~6层线时应刷一次1032漆,按绕线方向刷,涂刷要均匀至整个线圈绕好为止。
3.3绕线拉力适当控制,使线保持平直,绕成的线圈平整,导线绝缘亦不受损伤。
3.4绕制过程中导线应排列整齐缠绕紧密,每层导线应用打板敲打平整,导线在换层交叉处应包缠或加垫加强绝缘。
导线绝缘损伤处应修补包缠好。
3.5绕制中遇有并线断头或导线换捆时,必须检测线规是否一致,确认一致后方可继续绕制。
3.6导线断头连接应避开转角处,采用银焊,焊接应牢固平整,焊后包好绝缘。
3.7线圈绕好后,引线剪断前,需将线圈用绑扎带绑紧后再卸模。
3.8线圈脱模后按图纸要求核实引线位置,焊好引线。
按绝缘规范要求包缠(或加垫)引线绝缘。
4工艺要求4.1线圈导线必须平行排列,无交叉,弯曲现象,缠绕紧密,无松散或椭圆现象。
4.2线圈绑扎结实,各线圈松紧,形状及尺寸应基本一致,绝缘应完整无损。
4.3线匝计数准确,线规应一致。
符合图纸要求。
4.4各个线圈直流电阻相对误差值小于2%。
电机的嵌线工艺 电机
![电机的嵌线工艺 电机](https://img.taocdn.com/s3/m/3958f41daef8941ea66e0547.png)
电机的嵌线工艺电机电机的嵌线工艺电机1实训七异步电机绕组的嵌线工艺嵌线是电机绕组重绕工艺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又是一项细致工作,为了便于嵌线工艺的叙述,首先介绍一些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
一、嵌线操作的专用术语(一) 线圈(组) 引出线每个线圈(组) 都有两根引出线,分别称为头、尾端。
嵌线时,线圈(组) 引出线必须从定子的出线孔一侧引出,通常出线孔的一侧应置于操作者右边。
(二)上层边与下层边双层绕组中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先嵌入的有效边处于槽内的下层,称为下层边或底边;另一边则称为上层边。
(三)浮边与沉边单层绕组在槽中没有层次之分,但先嵌入的有效边端部被后嵌入的有效边端部所叠压,故先嵌入的有效边称之为沉边,而后嵌入的边浮现在表面,就称为浮边。
(四)交叠法交叠法是指在嵌线中,一个线圈的某一有效边先嵌入,而另一有效边暂不能嵌入,当该槽下层边(对双层绕组) 或前槽沉边(对单层绕组) 嵌入后,才方可将此边嵌入。
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层次交叠状。
(五)整嵌法整嵌法是指嵌线时,线圈的两有效边相继同批次嵌入相应两槽,其绕组端部的分布呈明显的" 两平面" 或" 三平面" 状。
(六)吊边在采用交叠法嵌线时,线圈一有效边先嵌入槽后,另一有效边要等该槽下层边或前槽沉边嵌入后方能嵌线。
在未能嵌入之前,为了防止它与铁心摩擦损伤,故须将其垫起或吊起,即称为吊边。
(七)退式嵌线当嵌入某线圈边后,再嵌入下槽时,是采用后退式。
即单独嵌线时,电机定子是水平平行于操作者面前放置的,线圈往前倒,嵌线进程是向人怀里退。
二、嵌线方法(一)放置槽绝缘将已裁剪好的槽绝缘纸纵向折成"U" 形插入槽中,绝缘纸光面向里,便于向槽内嵌线。
(二)线圈的整理1.缩宽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拉压线圈直线转角部位,将线圈宽度压缩到能进入定子内膛而不碰触铁心。
也可将线圈横立并垂直于台面,用双手扶着线圈向下压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3~10KV级交流高压电机定子(开口槽形), 全粉云母绝缘成型线圈的嵌线操作工艺。
2 工艺准备
2.1 工艺设备准备
工作台, 大电流加热器, 吊车, 胶皮捶, 打棒等常用工具。
2.2 材料准备
槽底垫条, 层间垫条, 楔下垫条, 绝缘包扎带(玻璃漆带, 云母带, 薄膜带和无碱玻璃丝带),涤纶护套玻璃绳(或蜡绑绳), 适形材料(绝缘垫块), 滑石粉及高压线圈元件。
2.3 将定子稳固地吊放在工作台上, 用枕木垫牢。
2.4 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2.5 铁芯及磁槽吹风清理检查。
2.6 按规范包缠及固定绝缘端箍圈, 安放初嵌部分槽底垫条。
2.7 按长短引出线头分组, 顺序排列线圈, 并挑选一个节距数据稍松一点的线圈, 作为最后节距的线圈。
2.8 接通大电流加热器电源, 调节好电流, 掌握好线圈的预热温度和时间。
一般模压线圈加热, 使电流调节到以嵌完一个线圈的时间, 便达到预热温度70℃左右为最合适。
3 工艺过程
3.1 当嵌放第一节距圈下层边时, 将上线边临时放置在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层部位。
3.1.1 将预热的第一组线圈的起头引线线圈, 直线部分抹上滑石粉, 并校齐下层线边的两端长度。
3.1.2 将下层边, 放在槽口。
两人配合, 稍稍活动线圈, 用手掌平稳压入槽内。
3.1.3用垫皮锤或打板, 轻轻敲打, 待线边平行落入槽内时, 应校齐上线边两端长度, 对正相应节距槽口, 用手把稳轻轻压入槽内, 深度约10mm左右。
3.1.4用橡皮捶或打板, 轻轻敲打上下线边, 使两槽线边平行下落。
嵌入槽内。
3.1.5 使上边平齐于槽口(作为临时放置), 而将下线边用打板敲紧, 紧贴槽底固定, 在下线边上垫
入层间垫条并压平。
3.1.6 校准端箍位置, 将线圈两端在端箍上, 做临时绑扎。
3.1.7 第一节线圈的上线边, 应适当选择, 不宜太紧, 以便最后抬线圈节距时, 能顺利进行。
3.1.8 按长短线头分组排列顺序, 连续嵌放线圈, 在嵌放前一个线圈的同时, 开始预热下一个待嵌线圈。
3.2 第二节距开始, 即为永固性的嵌放上层线边。
3.2.1 当线圈嵌到一个节距数时, 校正层间垫条, 开始在第一线圈的下层线边上, 嵌放该线圈的上层线边。
3.2.2 用打板将槽内两层线边打平, 压紧, 贴紧槽内。
3.2.3 按槽满量, 垫以适量的楔下垫条, 保护端部, 打入槽楔。
图2 相邻线圈的绑扎
3.4 当线圈每嵌完1/2或1/3圆周时, 应作阶段性耐压试验。
3.5 抬节距线圈
3.5.1 当嵌线至第一节距线圈的上边时, 须拆除第一节距线圈与端箍的临时绑线, 并将线圈逐个通电加热至70℃左右。
3.5.2 仔细将上线边从槽内逐个抬出, 用绝缘带或绑绳, 在直线两端弯角处, 将上线边悬吊至适当高度, 使其能嵌放最后一个下层边即可。
3.5.3 按前述操作程序, 依次嵌完, 全部下层线边。
3.6 复槽
3.6.1 下层边嵌完后, 将第一节距吊起的上线边逐次放下, 通电加热至 80℃~90℃ 嵌入槽内。
3.6.2 整理形状,扎好绑绳打入槽楔。
3.7 整理
3.7.1 线圈全部嵌完及绑扎后, 全面检查嵌线和绑扎质量。
3.7.2 检查槽楔和绝缘垫块有无松动, 线圈与端箍有否活动, 须检查加固。
3.8 按“交流电机绕组的连接工艺规程”要求, 进行连接, 加焊和绝缘包扎。
4 工艺要求
4.1 线圈两端长度及直线出槽长度相等, 端部形状及斜边排列相互一致。
4.1.1 喇叭口坡度要适当, 弧度一致, 线圈表面低于铁芯3mm以上。
4.1.2 线圈直线出槽长度, 3KV一般为35mm~45mm, 6KV一般为45mm~60mm, 10KV一般为75~100mm。
4.2 槽楔与楔下垫块, 槽底垫条, 两端伸出铁芯长度相等(一般为15mm左右)。
4.2.1 槽楔形状大小与槽形相符合, 不许高出铁芯, 应紧固不松动。
4.2.2 分段槽楔不许在风道口相接, 槽楔宽度不应阻碍通风。
4.2.3 槽垫条宽度比槽宽小0.5mm。
4.2.4 楔下垫条长度, 等于槽楔长度, 一般为15mm左右。
4.2.5 槽底垫条长, 其两端伸出铁芯为15~20mm左右。
4.2.6 层间垫条长,比线圈直线长10~20mm。
4.3 线圈嵌入槽内如太松, 其间隙超过0.5mm者, 不得嵌入。
4.4 3~6KV线圈, 应加包浸漆处理过的无碱玻璃丝带, 10KV线圈, 应加半导体防晕层。
4.5线圈与端箍间的绑扎。
4.5.1 线圈间垫放适形材料, 绝缘垫块的绑扎, 要整齐牢固, 间隙均匀, 没有松动现象。
4.2.5 线圈间垫放适形材料及绝缘垫块绑扎道数, 一般规定如表1。
4.6 线圈表面平整光洁, 线圈绝缘及绑扎绳带, 不许造成线圈松散, 应紧密整齐, 没有毛刺。
4.7 线圈预热温度为70℃左右, 最低不小于50℃。
4.8 每嵌放一个线边之前, 必须注意检查槽内有无掺渣, 异物, 防止损伤绝缘, 以免造成后患。
4.9 符合电机质量检查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