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大陆性气候共49页文档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
1、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冬寒夏暖,气候年温度与日温度相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光照强,多风沙天气。
2、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0毫米,属于半干早区或干旱区。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
3、温带大陆性气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严寒,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
4、冬季受高压控制,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到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5、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有哪些
温带⼤陆性⽓候特点有哪些
温带⼤陆性⽓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陆和北美⼤陆内部地区,⽽且终年受⼤陆⽓团控制,降⽔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温年差也⽐较⼤,⽇较差也很⼤。由于冬季受⾼压控制,最低温达到-73℃,夏季南部7⽉平均⽓温达到26-27℃,最⾼能够达到33℃,⽽北部接近20℃,最⼤的年较差达到62.3℃。
温带⼤陆性⽓候主要包括温带沙漠⽓候、温带草原⽓候及亚寒带针叶林⽓候,由于温带⼤陆性⽓候远离海洋,或者受到地形的阻挡,湿润的⽓团很难到达,所以⽐较⼲燥少⾬,⽽且⾃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陆性⽓候亚洲地区代表城市有乌鲁⽊齐(中国)、呼和浩特(中国)、雅库茨克(俄罗斯)等;欧洲、欧亚地区代表城市有莫斯科(俄罗斯)、维尔纽斯(⽴陶宛)、布拉格(捷克)、柏林(德国)等,北美地区代表城市有渥太华(加拿⼤)、多伦多(加拿⼤)、埃德蒙顿(加拿⼤)等。
全球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盘点(一)
全球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盘点(一)
世界上还有一些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包括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伊朗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内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第11章 第一節 熱帶溼潤氣候
熱帶溼潤氣候分布圖
第11章 第一節 熱帶溼潤氣候
1.熱帶雨林氣候
(1)分布:南北緯10度間 如:南美洲亞馬孫盆地。 非洲剛果盆地。 東南亞印尼等地。
答:跟地形有關, 夏→ITCZ籠罩; 冬→迎東北信風。
(2)成因:ITCZ籠罩
但是中美地峽東岸的 熱帶雨林氣候,其成 因只有ITCZ嗎?
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樓層安居下來。有時到處串門子,十分
熱鬧。此地從早到晚都很熱,還好每天午後必有一場大雨來
消暑。』請回答以下問題: 1. 此區的降雨類型主要是何種?
對流雨
2. 該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為何者? 熱帶雨林
牛刀小試
右圖為某地多年平均的 月降水量及月均溫點散 布圖。請問:
1. 該地最有可能是位於
義大利羅馬 (41°54'N, 12°30'W)
第11章 第二節 溫帶溼潤氣候 4.溫帶大陸性氣候 (1)分布:北緯40~60度的大陸中部至東岸 如:北美洲洛磯山以東至大西洋岸。
歐亞大陸的中部至西伯利亞南部。 南半球為何缺乏溫 帶大陸性氣候?
因溫帶陸塊 面積較小
第11章 第二節 溫帶溼潤氣候
4.溫帶大陸性氣候 (2)特徵:
(B)大範圍海陸性質的差異
(C)熱帶氣旋呈拋物線移動 (D)行星風系的盛行方向
【86.學測】
温带大陆性气候
新疆雨水少,居住点分布在有地下水 的绿洲。生活富裕的人家用砖修百度文库之 处,一般人家就地取材,用土坯修造 平顶住宅,院落式住宅。大陆性气候 非常明显,气温变化大,一般不开侧 窗,只开前窗,或自天窗采光。新疆 每年四五月都要刮二十多天的十级以 上的大风,所以民居保持一定的密度, 庭院也并不大。
有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不利:降水不足,干旱是典型特征在 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 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 可见,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农业很有利. 一般只能一年一季,春季种植,夏秋 收获。主要种植小麦。
冬寒夏暖,气温年较差 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且集中在夏季,光照强, 多风沙天气。
农业
衣
食
住
行
服装面料多采用适于夏季高温干燥天气的 绸子和冬季保暖性能好的土布,男子多配 长袍,女子多配绣花、坎肩,这种服装既 适宜昼夜温差大的变化,又能在空气湿度 极为干燥高温的夏季充当“鼓风机”的作 用。
大候被独新 ,干称特疆 极燥为的的 其、“气水 馕,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新疆特殊 有日瓜候果 的干燥性气候,使得馕的含水量 利照果和既 较少,烤出的馕外干内酥,有久 于时之环多 储不坏等特点,非常便于携带和 种间乡境又 储存。 植长”有甜 水,的关, 果早南。这 。晚疆尤与 温,其新 差气是疆
大陆性气候简介
大陆性气候简介
大陆性气候
● 大陆性气候(Continental climate)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是指温带大陆 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气候显著。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草原和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
含义
● 大陆度是表示大陆性气候明显程度的一个指数。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总 的特点是受大陆性影响大,受海洋性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 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 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也有很大的日变化,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 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最热月为7月,最 冷月为1月。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非地带性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要突破某种气候无非就是从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去看。对于地带性的气候而言我们可以以温定带,以水定型。但气候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和大气环流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到某一个地区和某一时段,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有些地区气候类型虽然一样,但形成的原因可能有差异,我们把影响不同地区、但气候成因相同的普遍性、基本性的因素称为地带性因素,特殊的因素称为非地带性因素。换言之,气候是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全球最常见的气候类型之一,它一般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其一般成因众所周知: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终年大陆气团控制。其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水量较少,大陆性强。
如果我们用这样的理论来解释全球所有地区这种气候的成因,会发现,在某些地区我们的理论自相矛盾了,我们需要换一个视角来分析问题。比如说,西亚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它们难道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吗?不,它们离海洋很近。为什么会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呢?那么我们有必要再来研究一下它的成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终年大陆气团控制。它的核心是什么呢?终年大陆气团控制。为什么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呢?因为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为什么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呢?因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只有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才难以到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还有什么因素能够造成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呢?我们还是翻开地图吧,来看一看这三大高原的地形背景。伊朗高原周围被雄伟的高山所包围,安纳托利亚高原三面环山,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部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答案出来了,那就是地形因素。还有什么比高大的山脉更能阻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团呢?当然这些地方特殊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地形因素无疑是最主要的因素,也就是主导因素。
温带大陆性气候 2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中部,北美大陆的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强。
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因为是温带,所以一般不会有亚寒带植被;大陆性气候较干燥,温带落叶阔叶林一般是季风气候下形成,如我国东部地区的植被。
我国:分布于亚洲内陆区域,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等。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西北地区
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美洲不是三面环海吗,为何也有大面积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受其地形决定的。地形:北美洲的基本地形由三部分组成:西部的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和山地。该地常年受大陆气团的影响,气候干燥。受地形的影响,冬季寒冷中心气流可影响到北美洲北部东海岸地区,且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的经过,减温减湿,使其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时,因北美所处大陆面积及大西洋的面积较亚欧大陆和太平洋小,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较小,夏季风的势力较亚洲弱,不能到达北美洲的东北部地区,使其夏季降水较少,故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面积分布。辨析:为什么北美洲东北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温带季风气候,取而代之的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美大陆东北部濒临大西洋,大陆和大洋之间也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在北美温带地区和大洋之间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不足以产生明显的随季节变化转向的季风。因此东北部没有形成如亚欧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而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美国本土三面环海,为什么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一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北美洲面积纬向延伸比较广,但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同时,地形结构以三大南北纵列带为特征,西部山地、东部高地,特别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纵贯南北,形成了海洋气团运行的重要障碍。因此,北美洲的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和亚寒带气候类型,特别是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这里大陆性气候的总特点是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夏季暖热,七月是最热月;气温年较差较大;年降水量适中,以夏雨为主。但与具有大陆性强烈的亚洲相比,该洲温带大陆性气候远不如亚洲那样极端,气温的年较差没有亚洲同纬度地区那么大,夏雨的集中程度和冬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的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很大,日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扩展资料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面积分布于亚洲西伯利亚和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离海遥远,背风侧,山岭重重阻隔,降水较少。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也有该种气候,是因为西风越过高大的安第斯山,过山后下沉形成焚风,又鲜有锋面气旋活动,加之东岸福克兰寒流流经,因此全年少雨。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是的,有。总的来说,季风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具体来说,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物候变化明显。
另外两种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
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全年气温较高,分为
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降水多集中在雨季。
而“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也说明这种温带季风气候的大陆性更强,海洋性更弱。原因其实也不复杂,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北方的内陆地区,纬度相对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在冬半年日照时间相应地减少,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小,气温较低。
西北季风以大陆气团为主,特点是寒冷干燥。
同时,冬半年,亚洲大陆腹地气温迅速下降,大量冷空气聚集,在蒙古仙北利亚形成强大的高压;而在北太平洋,比热容大,温度下降慢,这使得广阔洋面上的阿留申低压也显著扩大。此时,高压中心的空气下沉并向外发散,冷空气从高压中心的亚洲大陆流向海洋。在地转偏转的影响下,北半球向右移动,形成西北季风。但黑龙江省部分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其影响较大。
当然,实际上大兴安岭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南方寒潮的影响,这一点不容忽视。
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当地位于中高纬度,整体纬度较高,所以日长比南方长。所以当地接收到足够的太阳辐射,所以气候趋于炎热。同时,由于黑龙江省东部和东南部分别靠近外乌苏里地区的老爷岭(西霍特山)和中朝边境的长白山,来
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越过这些山脉后变得更加柔和,水汽含量随着继续向西不断减少,黑龙江西部部分地区降水偏少。
加上大规模进入外东北鲸海海峡的亲潮本身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沿着海岸流动,因此使得附近海区的海水蒸发较为微弱,对于当地降水的增加影响有限,当地的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自然就更加显著。但总体来说黑龙江省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也非常符合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由于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扩展资料
基本概述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森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分布很广。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
年降水量
从200mm以上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变化大。
总体特点
冬夏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降水少(500mm-6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
主要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极地冷气团的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无霜期: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
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
根据科学家们的探测和研究,发现全球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气候类型, [gPARAGRAPH3]就是一种很常见的气候。
我们通常称这种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类型是指全球气候随着地理位置和海陆分布的不同而呈现出的不同特征。在地球表面大约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覆盖着冰雪,从赤道到两极气候也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降低,因此大部分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一种温和的气候,全年气温都较低,气温年变化大,降水稀少,主要集中在冬夏两季。虽然温带大陆性气候没有亚热带那么炎热干燥,但由于其位于大陆腹地,缺乏海洋的调节作用,所以一般来说,春秋季节空气非常干燥,而且冷热变化无常,经常会刮沙尘暴,有时还伴随着寒潮。但是夏天和冬天又不像南方或者内陆那样酷热难熬,人们生活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充足的阳光和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对于一个喜欢吃肉的动物来说,它们可以享受到优质的蛋白质,从而使自己的体格更加健壮。因此,这个气候类型是一个富饶而美丽的气候类型。
在我国,也有许多地方具备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而且气候条件优越,风景宜人。例如东北三省,素有“冰雪王国”之称,位于我国东北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都位于大兴安岭西麓,这里是中国寒冷气候的代表区域。夏季寒冷,冬季漫长,即使是1月份,夜间平均温度仍可达-30 ℃左右,极端最低气温达-50 ℃以下。尤其是黑龙江省,冬天白雪皑皑,很是漂亮。而吉林省冬天则相对暖和,每年都会举行冰
雪节,并成功申报了“冰雪之冠”的名号。
1、华北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河北、山西、河南三省的大部分地区。华北平原的四周是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平原的中部是波状起伏的丘陵和平原,平原的边缘是古老的太行山脉。华北平原是由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它们是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的遗迹。黄河曾从大陆的南部流入大海,后来海岸线向北推移,流速变缓,泥沙逐渐沉积,最终使得华北平原形成。这里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历来就有“华北天然植物园”的美誉。不过,由于黄河泥沙淤积和雨季时黄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使得整个平原都被淹没在水中,若逢洪水泛滥,整个平原就会被淹没,农田房屋全部被毁。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 征
地中海 气候
分布:南北纬34°-40°大陆西岸—地中海、黑海沿岸,美 国西南沿海、智利沿海(狭长),澳大利亚西南和东南
典型城市: 马赛、罗马、雅典、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 亚历山大、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墨尔本、珀斯、 好望角、直布罗陀海峡(冬夏季节的风向)
典型城市:新加坡、雅加达、巴拿马城
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的交替控制 成因
特例: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而形成
热带 草原 气候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季(信风)和湿季(赤道低压带),全年降水 在750---1000mm左右 分布: 南北纬 10°--20°之间: 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巴西高原 、墨西哥高原、西印度群岛. 典型城市: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约翰内斯堡
成因
终年受副高或信风控制
特例:副热带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的影响
特征:终年高温少雨,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
热带 沙漠 气候
来自百度文库
分布-
南北纬 20°--30°间大陆内部和西部:北非撒哈拉沙漠和 阿拉伯半岛(可达30°)、澳大利亚内陆、墨西哥北部
典型城市:利雅得、巴格达
成因:旱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雨季受气压带和风带的 季节移动影响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型氣候區分布範圍
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差異
溫帶溼潤氣候分布範圍廣大, 因此各地的氣溫與降雨特徵, 常隨距海遠近及緯度高低而 有明顯的差異。年平均雨量 分布大致由大陸西岸向內陸 遞減,在西岸大致由高緯區 向低緯區漸少(圖4-6:歐洲 年雨量分布圖);最冷月均 溫分布由低緯區向高緯區漸 低,從海岸向內陸漸冷(圖 4-6)。
第十三章 熱帶濕潤氣候和溫帶溼潤氣候
林郁芬製
2007.12.11
大綱
第一節 熱帶濕潤氣候 分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莽原氣候 第二節 溫帶溼潤氣候 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地中 海型氣候
熱帶濕潤氣候
南北回歸線之間的低緯 度地區,陽光終年接近 直射,天氣炎熱,氣溫 變化小;降雨以對流雨 為主,年雨量豐富,是 為熱帶溼潤氣候。
熱帶氣候的分類與分布
同處熱帶氣候區,吉山 干尼和卡諾兩地的年雨 量、年溫差、降雨季節 分布、植被等方面皆有 顯著差異,因此將熱帶 氣候區劃分為兩種類型。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徵
1.全年高溫(平均溫度為 26℃)。2.雨量充足,而 且全年分配平均。3.沒 有明顯的熱季和冷季或 雨季和旱季。4.溼度高。 5.對流雨很常見。
歐洲年雨量分布圖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徵
夏涼冬暖,年溫差較小。 雨量;年雨量約500~ 2000公釐, 迎風坡(西坡)比背風 坡多。 雨季;全年有雨,秋冬 較多、春夏略少。 土壤;均有澱積土,溫 帶大陸性氣候尚有廣大 的軟黑土。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地区。由于距海洋较远,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因而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终年干旱少雨,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
基本概述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森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副极地大陆性气候)分布很广。狭义的概念将湿润的后者除外。
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最低温达-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最高达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较差达62.3℃。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
年降水量
从200mm以上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候变化大。
总体特点
冬夏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降水少(500mm-6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
主要分布
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极地冷气团的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无霜期: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
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
植被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
温带⼤陆性⽓候成因
温带⼤陆性⽓候的成因:远离海洋,海洋⽔汽难以到达,终年⼤陆⽓团控制。温带⼤陆性⽓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燥,降⽔多集中在夏季。
温带⼤陆性⽓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陆和北美⼤陆内陆地区和南美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湿润⽓候难以到达,因⽽⼲燥少⾬,⽓候呈极端⼤陆性,⽓温年、⽉较差为各⽓候类型之最。
⽽且,越趋向⼤陆中⼼,就越⼲旱,⽓温的年、⽇较差也越⼤,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降⽔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量较少,⼤陆性强。
温带⼤陆性⽓候的特点是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温年较差很⼤,⽇较差也很⼤。终年受⼤陆⽓团控制,降⽔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量从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