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检测卷学生卷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测试卷4:光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测试卷4:光现象

2020年中考物理专题检测四光现象(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1.如图是小茹家的木质百叶窗,它能够通过转动叶片方便地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这利用了光的(D)A.反射B.折射C.色散D.直线传播2.如图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C)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如果将平面镜上半部分切掉拿走,铅笔将无法成完整的像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平面镜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的像将处于水平位置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影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发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 mD.“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发生了折射5.一束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C)6.(多选)下列光路图中,表示光的反射现象的是(CD)7.(多选)如图所示是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物体A的示意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C)A.人眼在C处看到的是物体的像B.人眼在C处看到的是物体本身C.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D.潜望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8.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9.如图所示,小焯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选填“虚像”或“实像”)。

10.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平面镜前1.5 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 m,若她向镜面靠近0.5 m,则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相距1 m。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四)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四)

专题检测卷(四)(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蚌埠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记载: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

这里的“西方的冒险事业”是指( )A.新航路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进程B.文艺复兴推翻了神学世界观的束缚C.英荷战争确立了英国商业帝国的地位D.西方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2012·合肥模拟)1492年4月,哥伦布与西班牙国王签订著名的“圣大菲协定”。

协定规定:西班牙国王是一切新发现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任命哥伦布为上述地方的总督、钦差大臣和海军司令,有权获得当地总收入的1/10。

“圣大菲协定”的签订说明( )A.哥伦布获得了西班牙当局的支持B.哥伦布发现的新土地仅向西班牙交纳钱财C.西班牙国王无权干涉哥伦布新发现的土地D.西班牙从哥伦布新发现的土地上获取了大量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资本3.(2012·河南高考模拟)右图示意的是并存于菲律宾马克坦岛海边的两座纪念碑,其中一座碑上写着:“1521年4月27日,麦哲伦在和马克坦岛的首领拉普拉普及他的士兵遭遇战中死于此地。

”这两座纪念碑并存说明( )A.菲律宾人民不忘殖民历史B.菲律宾人民尊重历史,又能融入全球化趋势中C.菲律宾人民有反侵略的传统D.菲律宾人民是善待“文明”和“野蛮”的民族4.(2012·合肥模拟)“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

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5.(2012·宜宾调研)“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

人民版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检测卷

人民版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检测卷

专题达标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北宋时,出现了“一官三人共之”的现象。

这种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

造成北宋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还包括( )①军队数量急剧增加②军队战斗力低下③农民起义频繁④战争的消耗和高额的赔款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③与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没有关系,排除含有③的选项即可。

答案:B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宋朝皇帝每年要向游牧民(辽、西夏)‘送礼’……(‘送礼’)是宋朝一个致命的弱点,它使游牧民入侵十分容易。

‘送礼’政策实行了一个半世纪。

”对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送礼”指的是北宋统治者送给辽和西夏的“岁币”B.宋朝向两个游牧民族“送礼”的原因是战争失利C.“送礼”加重了宋政府和人民的负担,导致“积贫”D.“送礼”客观上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安定和贸易往来解析:“送礼”指的是岁币,北宋用金钱换来短暂的和平,使自己内部可以休养生息,巩固内政。

同时也促进了宋、辽、西夏之间的边境贸易,但加重了宋政府和人民的负担,国库本就空虚,大量岁币加剧了财政危机。

所以A、C、D三项正确,北宋对辽和西夏的战争有胜有败,故B项不正确。

答案:B3.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B.澄清吏治C.培养人才D.充实边防解析:本题考查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都是在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背景下进行的。

范仲淹认为吏治不整是“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因而“庆历新政”侧重于澄清吏治,B项正确。

王安石变法侧重于经济改革,即增加赋税,故A项错误;培养人才是王安石变法的特点,排除C项;充实边防与“庆历新政”关系不大,排除D项。

答案:B4.北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变( )A.“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B.“贫者以苦瘠之亩,苛数倍之输”C.“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D.“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解析:A项反映的是徭役过多,危害百姓,王安石变法中通过募役法来解决,故A项错误;B项反映的是苦瘠的土地却承担较重的赋役,方田均税法根据不同的土地承担不同的赋役可以改变这一不合理的情况,故B项正确;C项反映的是富商地主通过贷款兼并土地,王安石变法中通过青苗法来解决,故C项错误;D项是宋代二府三司制相互牵制的弊端,与方田均税法无关,故D项错误。

专题检测卷(8) 专题四 第8讲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专题检测卷(8)  专题四  第8讲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八)电场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3·东城一模)法拉第首先提出用电场线形象生动地描绘电场,如图所示为点电荷a、b所形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图,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为异种电荷,a的电荷量大于b的电荷量B.a、b为异种电荷,a的电荷量小于b的电荷量C.a、b为同种电荷,a的电荷量大于b的电荷量D.a、b为同种电荷,a的电荷量小于b的电荷量2.(2012·福建高考)如图,在点电荷Q产生的电场中,将两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1、q2分别置于A、B两点,虚线为等势线。

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若将q1、q2移动到无穷远的过程中外力克服电场力做的功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大于B点电势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C.q1的电荷量小于q2的电荷量D.q1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q2在B点的电势能3.(2013·西城一模)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两平行金属板正对竖直放置,它们通过导线与电源E、定值电阻R、开关S相连。

闭合开关后,一个带电的液滴从两板上端的中点处无初速度释放,最终液滴落在某一金属板上。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滴在两板间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B.电源电动势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加速度越大C.电源电动势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越长D.定值电阻的阻值越大,液滴在板间运动的时间越长4.(2013·长沙一模)如图所示,A、B两个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A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细线长均为L。

现在两球所在的空间加上一方向向左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A、B两球最后会达到新的平衡位置,则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小球( )A.总重力势能增加了mgLB.总重力势能增加了mgLC.总电势能减少了mgLD.总电势能减少了mgL5.(2013·太原一模)一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在该匀强电场中,有一个带电粒子于t=0时刻由静止释放,若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只向一个方向运动B.0~2s内,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零C.4s末带电粒子回到原出发点D.2.5~4s内,速度的改变等于零6.(2013·淄博一模)如图所示,真空中M、N处放置两等量异种电荷,a、b、c为电场中的三点,实线PQ为M、N连线的中垂线,a、b两点关于MN对称,a、c两点关于PQ对称,已知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则以下判定正确的是( )A.M点处放置的是负电荷B.a点的场强与c点的场强完全相同C.a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D.若将该试探电荷沿直线由a点移动到b点,则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7.(2013·江西重点中学高三联考)A、B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点释放一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运动到B,其电势能W随位移s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题 期末检测卷四(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专题 期末检测卷四(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期末模拟检测卷四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6分)1.去年我国小学毕业生约有15485000人,将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万。

2.在○里填上“>”“<”或“=”。

6.75÷0.98○6.753时45分○3.45时67×43○433. 小轩生病住院用去医药费3760元,根据医疗保险规定,个人负担和医院报销的比是1∶4,小轩可以报销()元医药费。

4.如果4□6是4的倍数,□里最大应填();如果79□是6的倍数,□里可以填()。

5. 在钟面上,分针转动一周,时针转动的角度是()度。

6.六(1)班同学参加体育达标检测,6人未达标,达标率为88%。

六(1)班有学生()人。

7.长、宽、高分别是8 cm、8 cm、5 cm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8.一个圆柱形鼓,底面直径是6 dm,高是2 dm,它的侧面由铝皮围成,上、下底面蒙的是羊皮。

做一个这样的鼓,需要铝皮()dm2,羊皮()m2。

9.一根绳子用了67,还剩67米,这根绳子用了()米。

(填“带分数”)10.把35块蛋糕最多放到()个盘子里,可以保证总有一个盘子里至少有9块蛋糕。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5分)1.向东走一定用正数表示,向西走一定用负数表示。

()2.一瓶盐水的含盐率是10%,用去10%后,剩下的盐和水的比是1∶9。

() 3.上午9点半,分针和时针组成的角是直角。

()4.用2 cm、3 cm、5 cm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5.做一件工作,工作效率提高了20%,所用的时间就会减少20%。

()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1.底面积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比是2∶1,圆锥的高是9 cm,圆柱的高是( )。

A .3 cm B .6 cm C .9 cm D .18 cm 2.5a +5b =5a(a 、b 、c 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a 、b 、c 中最小的是( )。

2018衡水名师原创理科数学专题卷:专题四《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2018衡水名师原创理科数学专题卷:专题四《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理科数学专题卷 专题四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应用考点10:函数的图象(1-5题,13题,17,18题) 考点11:函数与方程(6-10题,14,15题,19-21题) 考点1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1,12题,16题,22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7届山东潍坊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考点10中难已知函数f (X )对任意的R 有f(x ) f(-x ) =0,且当x 0时,f (x ) = ln (x • 1),则已知函数y = f (1—x )的图象如下,则 y=|f (x + 2)的图象是(函数f x2- -1 cosx 的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e x 丿2.[来源】2017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质检一考点10中难中难考点10 3.[来源】2017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正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 0,11U 2.3(B )O,11J3,= (C )0, :2 J 2「3, = ( D ) 0,-,2 U 13,-5. 【来源】2017届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三 9月月考 考点10难 如图,周长为1的圆的圆心C 在y 轴上,顶点A (0,1),一动点M 从A 开始逆时针绕圆运动 一周,记走过的弧长 AB 二x ,直线AM 与x 轴交于点N (t,0),则函数t = f (x )的图像大 致为()6.【来源】2017届广西河池课改联盟高三上联考二 考点11易 1函数f x x _log 4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4A.0,1B. — C.1,2D.2,42 27.【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故城县高级中学期中考点11易已知x 0是函数f x =2x -丄 的一个零点,若x 「 3,X 。

2014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检测卷:专题四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通用)

2014生物《高考专题辅导与训练》专题检测卷:专题四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通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A 组(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A.3∶1B.5∶1C.9∶6D.1∶12.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以下是苏格兰牛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形耳尖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断Ⅲ1为杂合子C.Ⅲ3中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可来自Ⅰ1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3.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4.南瓜果实的颜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让F1自交产生的F2的表现型如图甲所示。

为研究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和花的顶生与腋生性状的遗传规律,设计了两组纯种豌豆杂交实验,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示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③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白果是显性性状B.图甲P中黄果的基因型是aa,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C.由图乙可知花的着生位置和茎的高度各由一个基因控制,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图乙中F1所有个体的基因型相同,该实验中亲代的腋生花都需进行去雄处理5.(2013·南京模拟)下图为某家系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湖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 检测试卷 专题四文学文化常识

湖南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 检测试卷 专题四文学文化常识

专题巩固(四)文学、文化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陋室铭》的“铭”和《马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B.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绝句”“长短句”等.C.《背影》《藤野先生》都是我国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散文.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作品.3.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D.《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三个方面.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B.《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C.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在他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D.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海燕之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作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著有长篇小说《母亲》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B.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C.《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作者沈从文是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边城》.这篇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三种歌唱场景.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警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走一步,再走一步》出自美国作家莫顿·亨特之手,他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一步又一步地走,这样,终会达到自己的目的地.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孔子所写.C.《谈生命》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D.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著有《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弦,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带给人们美好的享受.B.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C.《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德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效果的喜剧.D.《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他的作品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B.茅以升,我国著名桥梁学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桥,著有《中国石拱桥》,其中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C.《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宋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著作《宋学士文集》.序,文体名,这是一篇书序.D.《云南的歌会》选自《沈从文散文集选》,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B.《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C.《关雎》《蒹葭》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6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D.《我的母亲》是作家胡适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在胡适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最初、最深的回忆.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作品有中篇小说《济南的冬天》,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一首古代叙事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双璧”.C.《大自然的语言》作者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文章用较生动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物候知识.D.《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自豪之感.陶弘景,宋朝时期文学家,著有《陶隐居集》.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她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B.《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文章采用双线并行结构,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的过程为主线,穿插了对往事的回忆,从中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和怀念之情.C.《三峡》作者郦道元,南朝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D.王维,字摩诘,唐朝人,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等.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又号香山居士.《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是一首颇具盛名的写西湖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早春的西湖极有特色,读后会同诗人一样,爱上这湖光山色.B.茨威格,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伟大的悲剧》《列夫·托尔斯泰》.C.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称为“亚圣”.D.《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世家”主要记诸侯之事.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B.《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该书是我国清代一部中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C.《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宋代人.“说”是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叙来论述道理,属于议论文的一种.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铸就其浪漫主义的诗风.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B.《我的叔叔于勒》是德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一家人在去哲尔赛岛途中,巧遇于勒的经过,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在发现富于勒变成穷于勒的时候的不同表现和心理,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不同态度揭示并讽刺了在阶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情形.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编辑而成,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D.《岳阳楼记》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之手,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他的《观沧海》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B.《苏州园林》是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出数量众多、各具匠心的苏州园林共同特点,进而从多方面进行说明.这篇课文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苏州园林之美的奥秘之门.C.《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D.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参考答案1.B [解析] B项错误在于,宋江怒杀阎婆惜后在江湖上躲逃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父亲思念宋江,骗取宋江回家.宋江回家不久就被逮捕,被从轻判决发配江州.不想在浔阳楼酒后误题反诗,被黄文炳识破诗中内容并告发.宋江因此被判死刑.2.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平时要准确地识记书本课下注释的文学常识的重点内容.A项,《陋室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马说》的“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故A正确.B项,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称为“散曲”不对.C项,《背影》是朱自清所作;《藤野先生》是鲁迅所作.D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所作.3.B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项,《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4.D [解析] “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错.应该是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被称作“阴”.5.A [解析] 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的名家作品,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A项,“幻想曲”是《春天的旋律》,原题《海燕之歌》.6.B [解析]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7.C [解析]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8.C [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9.C [解析] 《诗经》总共有305篇诗歌,又被称为“诗三百”.10.C [解析] A项,《济南的冬天》是散文.B项,《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项,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的人.11.C [解析] 郦道元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地理学家.12.D [解析]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13.B [解析]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14.B [解析] 莫泊桑是法国人.15.D [解析]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莫泊桑.。

专题检测卷(10) 专题四 第10讲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A组

专题检测卷(10)  专题四  第10讲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复合场中的运动  A组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十)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复合场中的运动A组(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从离子源发射出的正离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进入相互垂直的电场(E方向竖直向上)和磁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中,发现离子向上偏转。

要使此离子沿直线通过电磁场,需要( )A.增加E,减小BB.增加E,减小UC.适当增加UD.适当减小B2.利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得金属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n,现测得一块横截面为矩形的金属导体的宽为b,厚为d,并加有与侧面垂直的匀强磁场B,当通以图示方向电流I时,在导体上、下表面间用电压表可测得电压为U。

已知自由电子的电荷量为e,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表面电势高B.下表面电势高C.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IedbD.该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为3.(2013·佛山一模)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若速度相同的同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束带电粒子带负电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负电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比荷越小4.环型对撞机是研究高能粒子的重要装置,如图所示,比荷相等的正、负离子由静止都经过电压为U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后,沿圆环切线方向同时注入对撞机的高真空环状空腔内,空腔内存在着与圆环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正、负离子在环状空腔内只受洛伦兹力作用而沿相反方向做半径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然后在碰撞区迎面相撞,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加的匀强磁场的方向应垂直圆环平面向外B.若加速电压一定,离子的比荷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小C.磁感应强度B一定时,比荷相同的离子加速后,质量大的离子动能小D.对于给定的正、负离子,加速电压U越大,离子在环状空腔磁场中的运动时间越长5.(2013·珠海一模)一束几种不同的正离子,垂直射入有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里,离子束保持原运动方向未发生偏转,接着进入另一匀强磁场,发现这些离子分成几束,如图所示。

专题检测卷(9) 专题四 第9讲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检测卷(9)  专题四  第9讲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检测卷(九)磁场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3·湛江一模)一段长0.2m,通过2.5 A电流的直导线,关于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的情况,正确的是( )A.如果B=2T,F一定是1NB.如果F=0,B也一定为零C.如果B=4T,F有可能是1ND.如果F有最大值时,通电导线一定与B平行2.(2013·延安二模)如图甲所示,带负电的物块A放在足够长的不带电的绝缘小车B上,两者均保持静止,置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在t=0时刻用水平恒力F向左推小车B。

已知地面光滑,A、B接触面粗糙,A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图乙中关于A、B的v-t图像大致正确的是( )3.(2012·安徽高考)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速度v从A点沿直径AOB方向射入磁场,经过Δt时间从C点射出磁场,OC与OB成60°角。

现将带电粒子的速度变为,仍从A点沿原方向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变为( )A.ΔtB.2ΔtC.ΔtD.3Δt4.(2013·东莞二模)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均匀磁场,其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规定B>0时,磁场的方向穿出纸面。

一电荷量q=5π×10-7C、质量m=5×10-10kg的带电粒子,位于某点O 处,在t=0时以初速度v0=πm/s沿某方向开始运动。

不计重力的作用,不计磁场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一切其他影响。

则在磁场变化N个(N为整数)周期的时间内带电粒子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 )A.πm/sB.m/sC.2m/sD.2 m/s5.(2013·南通一模)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专题检测卷当堂达标(含解析)人民版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专题检测卷当堂达标(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1926年5月,在某某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

这说明当时()A.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B.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某某革命主力C.中国共产党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D.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解析:根据材料“1926年5月,在某某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可知,在此时已经很注重对农民阶级的团结与争取,故D项正确。

答案:D2.曾说:“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思想的旗帜前进。

”这样说的原因不包括()A.思想开辟了中国革命道路并引导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C.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XD.思想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解析:思想主要探讨某某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理论探讨的主要问题。

答案:D3.在《反对本本主义》中说:“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强调的是() A.理论联系实际B.理论的指导性C.学习经典著作D.实践检验真理解析:由材料中的“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可知,强调的是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A4.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中国领导人是()A.B.周恩来C.X少奇D.解析: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科学阐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

答案:A5.曾说:“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分层单元测专题04 第四单元(A卷基础篇)(解析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分层单元测专题04 第四单元(A卷基础篇)(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A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 给.予(jǐ)阔绰.(chuò)过瘾.(yǐn)B. 恐吓.(hè)愕.然(è)隔膜.(mé)C. 嗤.笑(chǐ)栈.桥(zhàn)煞.白(shà)D. 脚踝.(huái)髀.骨(bì)惘.然(wàng)【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对汉字字音的理解。

B项“膜”应读作mó;C项“嗤”应读作chī;D项“惘”应读作wǎ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和煦犬吠歇思底里B. 潮汛胆怯与日具增C. 肥硕鄙夷十拿九稳D. 恣雎褴褛狼狈不堪【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对汉字字形的理解。

A项“思”应写作“斯”;B项“具”应写作“俱”;D项“雎”应写作“睢”,“雎”读作jū。

3. 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

(神态描写)B. 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动作描写)C. 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

(动作描写)D.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心理描写)【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对描写方法的理解。

C项应为神态描写。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孤独之旅》借一个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展示了人生旅途上的一个普遍规律:磨炼使人不断走向成熟。

B. 《我的叔叔于勒》通过对于勒遭遇的描绘,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 《故乡》描写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

D. 《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所以作品中的“我”是作者。

【答案】D【解析】【详解】《故乡》中的“我”只是小说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形象,并不是作者。

浙江省2016届高三数学(文)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四立体几何

浙江省2016届高三数学(文)专题复习检测专题四立体几何

专题四 立体几何真题体验·引领卷一、选择题1.(2015·全国卷Ⅱ)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右图,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A.18 B.17 C.16D.152.(2015·全国卷Ⅰ)《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 ) A .14斛 B .22斛 C .36斛D .66斛3.(2015·安徽高考)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4.(2015·福建高考)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m 垂直于平面α,则“l ⊥m ”是“l ∥α”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15·全国卷Ⅱ)已知A ,B 是球O 的球面上两点,∠AOB =90°,C 为该球面上的动点,若三棱锥O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36,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36πB.64πC.144πD.256π6.(2015·全国卷Ⅰ)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6+20π,则r=()A.1 B.2C.4 D.8二、填空题7.(2015·江苏高考)现有橡皮泥制作的底面半径为5,高为4的圆锥和底面半径为2、高为8的圆柱各一个.若将它们重新制作成总体积与高均保持不变,但底面半径相同的新的圆锥与圆柱各一个,则新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8.(2015·重庆高考改编)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9.(2015·四川高考)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ADPQ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在线段PQ上,E、F分别为AB、BC的中点.设异面直线EM与AF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的最大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2015·浙江高考)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AB=AC=2,A1A=4,A1在底面ABC的射影为BC的中点,D为B1C1的中点.(1)证明:A1D⊥平面A1BC;(2)求直线A1B和平面BB1C1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11.(2014·天津高考)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BD=2,AD=2,P A=PD=5,E,F分别是棱AD,P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P AB;(2)若二面角P-AD-B为60°,①证明:平面PBC⊥平面ABCD;②求直线EF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12.(2015·天津高考)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5,AA1=7,BB1=27,点E和F分别为BC和A1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1B1BA;(2)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3)求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专题四立体几何经典模拟·演练卷一、选择题1.(2015·济宁模拟)已知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m为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则“α⊥β”是“m⊥β”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5·潍坊三模)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423B.823C.1623D .16 23.(2015·诸暨中学模拟)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64 B.104 C.22D.324.(2015·河北质检)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且该几何体的体积是3,则正视图中的x 的值是( )A.92B.32 C .3D .25.(2015·吉林实验中学模拟)已知E ,F 分别是矩形ABCD 的边BC 与AD 的中点,且BC =2AB =2,现沿EF 将平面ABEF 折起,使平面ABEF ⊥平面EFDC ,则三棱锥A -FEC 外接球的体积为( ) A.33π B.32π C.3πD .23π6.(2015·宁波联考)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DC 1⊥D 1PB .平面D 1A 1P ⊥平面A 1APC .∠APD 1的最大值为90° D .AP +PD 1的最小值为2+ 2二、填空题7.(2015·金华模拟)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为棱DD 1上的点,F 为AB 的中点,则三棱锥B 1-BFE 的体积为________.8.(2015·保定调研)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_.9.(2015·杭州模拟)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 ⊥平面ABCD ,AB =PD =a ,点E 为侧棱PC 的中点,又作DF ⊥PB 交PB 于点F ,则PB 与平面EFD 所成角为________.三、解答题10.(2015·杭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 A ⊥平面ABCD ,AB =BC =2,AD =CD =7,P A =3,∠ABC =120°,G 为线段PC 上的点.(1)证明:BD ⊥平面APC ;(2)若G 为PC 的中点,求D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3)若G 满足PC ⊥平面BGD ,求PGGC 的值.11.(2015·浙江名校联考)如图1,平面四边形ABCD关于直线AC对称,∠A=60°,∠C=90°,CD=2.把△ABD沿BD折起,使二面角A-BD-C的余弦值等于33(如图2).(1)求AC;(2)证明:AC⊥平面BCD;(3)求直线AC与平面ABD所成角的正弦值.12.(2015·温州中学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D⊥AB,AB∥DC,AD=DC=AP=2,AB=1,点E为棱PC的中点.(1)证明:BE⊥DC;(2)求直线BE与平面PBD所成角的正弦值;(3)若F为棱PC上一点,满足BF⊥AC,求二面角F-AB-P的余弦值.专题四 立体几何专题过关·提升卷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5·浙江高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 .8 cm 3B .12 cm 3 C.323 cm 3D.403 cm 32.设a ,b 是两条直线,α,β表示两个平面,如果a ⊂α,α∥β,那么“b ⊥β”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2015·山东高考)在梯形ABCD 中,∠ABC =π2,AD ∥BC ,BC =2AD =2AB =2.将梯形ABCD 绕AD 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 A.2π3 B.4π3 C.5π3D .2π4.(2015·北京高考)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2+ 5 B.4+ 5C.2+2 5 D.55.(2015·北京朝阳区质检)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已知A(2,0,0),B(2,2,0),C(0,2,0),D(1,1,2),若S1,S2,S3分别表示三棱锥D-ABC在xOy,yOz,zOx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A.S1=S2=S3B.S1=S2且S3≠S1C.S1=S3且S3≠S2D.S2=S3且S1≠S36.(2015·杭州中学模拟)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最长棱的棱长为 6B.最长棱的棱长为3C.侧面四个三角形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三角形D.侧面四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7.(2015·嘉兴模拟)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A=AB=2,若棱AB上存在点P,使得D1P⊥PC,则AD的取值范围是()A.[1,2) B.(1,2]C.(0,1] D.(0,2)8.某市博物馆邀请央视《一槌定音》专家鉴宝,其中一藏友持有的“和田玉”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将和田玉切割、打磨、雕刻成“和田玉球”,则该“玉雕球”的最大表面积是()A .4πB .16πC .36πD .64π 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9.(2015·舟山中学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2,BC =2,沿BD 将矩形ABCD 折叠,连接AC ,所得三棱锥A -BCD 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三棱锥A -BCD 侧视图的面积为________.10.如图所示,ABC -A 1B 1C 1是直三棱柱,AC ⊥CB ,点D 1、F 1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若BC =CA =CC 1,则BD 1与CF 1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11.(2015·杭州二中调研)在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AC ⊥BC ,AC =BC =1,P A =3,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12.(2014·山东高考)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记三棱锥D -ABE 的体积为V 1,P -ABC 的体积为V 2,则V 1V 2=________.13.多面体MN -ABCD 的底面ABCD 为矩形,其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其中正视图为等腰梯形,侧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AM 的长为________.14.(2015·天津高考)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m 3.15.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起后,使得平面ADC ⊥平面ABC ,在折起后的三棱锥D -ABC 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AC ⊥BD ;②侧棱DB 与平面ABC 成45°的角;③△BCD 是等边三角形;④三棱锥的体积V D -ABC =26.那么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三、解答题16.如图,在四棱锥A -BCDE 中,平面ABC ⊥平面BCDE ,∠CDE =∠BED =90°,AB =CD =2,DE =BE =1,AC = 2. (1)证明:AC ⊥平面BCDE ;(2)求直线A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17.(2015·湖南高考)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 ,F 分别是BC ,CC 1的中点. (1)证明:平面AEF ⊥平面B 1BCC 1;(2)若直线A 1C 与平面A 1ABB 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 -AEC 的体积.18.(2015·嘉兴联考)如图,三棱台A 1B 1C 1-ABC 中,侧棱CC 1⊥底面ABC ,∠ACB =90°,B 1C 1=AC =a ,BC =3a ,CC 1与AB 1所成的角为45°,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CP =a .(1)求证:直线BB 1⊥平面AB 1C ;(2)求直线AP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角的正弦值.19.如图,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侧棱A 1A ⊥底面ABCD ,AB ∥DC ,AB ⊥AD ,AD =CD =1,AA 1=AB =2,E 为棱AA 1的中点.(1)证明B 1C 1⊥CE ;(2)求二面角B 1-CE -C 1的正弦值;(3)设点M 在线段C 1E 上,且直线AM 与平面ADD 1A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6,求线段AM 的长.20.(2015·天津高考)如图,在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侧棱A 1A ⊥底面ABCD ,AB ⊥AC ,AB =1,AC =AA 1=2,AD =CD =5,且点M 和N 分别为B 1C 和D 1D 的中点. (1)求证:MN ∥平面ABCD ; (2)求二面角D 1-AC -B 1的正弦值;(3)设E 为棱A 1B 1上的点,若直线NE 和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求线段A 1E 的长.专题四 立体几何真题体验·引领卷1.D [如图,由题意知,该几何体是正方体ABCD -A1B 1C 1D 1被过三点A 、B 1、D 1的平面所截剩余部分,截去的部分为三棱锥A -A 1B 1D 1,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截去部分体积与剩余部分体积的比值为16∶56=1∶5.]2.B [由题意知,米堆的底面半径R =163(尺),则米堆体积V =13×14πR 2·h =13×14×3×⎝ ⎛⎭⎪⎫1632×5≈3209(立方尺).所以堆放的米大约为3209×1.62≈22(斛).] 3.D [A 中α∥β或α与β相交,A 错;B 中直线m 与n 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或异面,B 错;C 中,在α内存在直线l 平行α与β的交线,从而l ∥β.因此C 不正确;选项D 中,假设m ,n 垂直于同一平面,则m ∥n 与m 、n 不平行矛盾,因此m ,n 不能垂直于同一平面,D 正确.]4.B [当l ∥α时,由于m ⊥平面α.∴m ⊥l .则必要性成立.但l ⊥m 时,由于m ⊥α,则l ⊂α或l ∥α,故充分性不成立.故“l ⊥m ”是“l ∥α”的必要不充分条件.]5.C [设点C 到平面OAB 的距离为h ,球O 的半径为R (如图所示). 由∠AOB =90°,得S △AOB =12R 2,要使V O -ABC =13·S △AOB ·h 最大,当且仅当点C 到平面OAB 的距离,即三棱锥C -OAB 底面OAB 上的高最大,其最大值为球O 的半径R . 故V O -ABC =16R 3=36,则R =6. 所以S 球=4πR 2=4π×62=144π.]6.B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由半个圆柱和半球体构成,由题设得12(πr 2+4πr 2)+2r ·2r +12·2πr ·2r +12πr 2=16+20π.解之得r =2.]7.7 [设新的底面半径为r ,由题意得13πr 2·4+πr 2·8=43π×52+8π×22,解之得r =7.]8.13+π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与一个半圆柱构成的组合体,其中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1,高为2;三棱锥的底面为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高为1.则V 三棱锥=13×12×2×1×1=13,V 半圆柱=12π×12×2=π.故所求几何体的体积V=V 三棱锥+V 半圆柱=13+π.]9.25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AB =2,则A (0,0,0),E (1,0,0),F (2,1,0). 设点M (0,y ,2)(0≤y ≤2).于是EM →=(-1,y ,2),AF →=(2,1,0).∴cos θ=|cos 〈EM →,AF →〉|=2-y5·5+y 2.又t =2-y5·5+y 2在y ∈[0,2]上是减函数.∴当y =0时,t 有最大值25,即cos θ的最大值为25.] 10.(1)证明 设E 为BC 的中点,连接A 1E ,AE .由题意得A 1E ⊥平面ABC ,所以A 1E ⊥AE , 因为AB =AC ,所以AE ⊥BC . 故AE ⊥平面A 1BC .连接DE ,由D ,E 分别为B 1C 1,BC 的中点,得 DE ∥B 1B 且DE =B 1B , 从而DE ∥A 1A 且DE =A 1A ,所以AA 1DE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A 1D ∥AE . 又因为AE ⊥平面A 1BC ,所以A 1D ⊥平面A 1BC . (2)解 作A 1F ⊥DE ,垂足为F ,连接BF . 因为A 1E ⊥平面ABC ,所以BC ⊥A 1E . 因为BC ⊥AE ,所以BC ⊥平面AA 1DE . 所以BC ⊥A 1F .又A 1F ⊥平面BB 1C 1C ,所以∠A 1BF 为直线A 1B 和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 由AB =AC =2,∠CAB =90°,得EA =EB = 2. 由A 1E ⊥平面ABC ,得A 1A =A 1B =4,A 1E =14. 由DE =BB 1=4.DA 1=EA =2,∠DA 1E =90°,得A1F=72.所以sin ∠A1BF=78.11.(1)证明如图,取PB中点M,连接MF,AM.因为F为PC中点,故MF∥BC且MF=12BC.由已知有BC∥AD,BC=AD.又由于E为AD中点,因而MF∥AE且MF=AE,故四边形AMF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AM.又AM⊂平面P AB,而EF⊄平面P AB,所以EF∥平面P AB.(2)①证明连接PE,BE.因为P A=PD,BA=BD,而E为AD中点,故PE⊥AD,BE⊥AD,所以∠PEB为二面角P-AD-B的平面角.在△P AD中,由P A=PD=5,AD=2,可解得PE=2.在△ABD中,由BA=BD=2,AD=2,可解得BE=1.在△PEB中,PE=2,BE=1,∠PEB=60°,由余弦定理,可解得PB=3,从而∠PBE=90°,即BE⊥PB.又BC∥AD,BE⊥AD,从而BE⊥BC,因此BE⊥平面PBC.又BE⊂平面ABCD,所以,平面PBC⊥平面ABCD.②解连接BF.由①知,BE⊥平面PBC,所以∠EFB为直线EF与平面PBC所成的角.由PB=3及已知,得∠ABP为直角.而MB=12PB=32,可得AM=112.故EF=112.又BE=1,故在直角三角形EBF中,sin ∠EFB=BEEF=21111.所以,直线EF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11 11.12.(1)证明如图,连接A1B,在△A1BC中,因为E和F分别是BC和A1C的中点,所以EF∥BA1.又因为EF⊄平面A1B1BA,BA1⊂平面A1B1BA,所以EF∥平面A1B1BA.(2)证明因为AB=AC,E为BC中点,所以AE⊥BC,因为AA1⊥平面ABC,BB1∥AA1,所以BB1⊥平面ABC,从而BB1⊥AE.又因为BC∩BB1=B,所以AE⊥平面BCB 1,又因为AE ⊂平面AEA 1,所以平面AEA 1⊥平面BCB 1.(3)解 取BB 1的中点M 和B 1C 的中点N ,连接A 1M ,A 1N ,NE .因为N 和E 分别为B 1C 和BC 的中点,所以NE ∥B 1B ,NE =12B 1B ,故NE ∥A 1A 且NE =A 1A ,所以A 1N ∥AE ,且A 1N =AE .又因为AE ⊥平面BCB 1,所以A 1N ⊥平面BCB 1,从而∠A 1B 1N 为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 在△ABC 中,可得AE =2, 所以A 1N =AE =2.因为BM ∥AA 1,BM =AA 1, 所以A 1M ∥AB ,A 1M =AB , 又由AB ⊥BB 1,有A 1M ⊥BB 1.在Rt △A 1MB 1中,可得A 1B 1=B 1M 2+A 1M 2=4. 在Rt △A 1NB 1中,sin ∠A 1B 1N =A 1N A 1B 1=12,所以∠A 1B 1N =30°.所以,直线A 1B 1与平面BCB 1所成的角为30°.经典模拟·演练卷1.B [当m ⊥β,m ⊂α时,α⊥β,必要性成立.但α⊥β,m ⊂α,则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因此“α⊥β”是“m ⊥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C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三棱锥(如图). 其中AO ⊥底面BCD ,且OD ⊥BC . ∵AO =22,S △BCD =12×42×22=8.所以几何体的体积V =13·OA ·S △BCD =13×22×8=1623.]3.A [如图所示,设点E 为棱A 1C 1的中点,连接AE ,B 1E . 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 1E ⊥平面ACC 1A 1, ∴∠B 1AE 为直线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的角,记为α. 设三棱柱的棱长为a ,则B 1E =32a ,AB 1=2a .∴sin α=B1EAB1=32a2a=64.]4.C[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S底=12(1+2)×2=3.∴几何体的体积V=13x·S底=3,即13x·3=3.因此x=3.]5.B[如图,平面ABEF⊥平面EFDC,AF⊥EF,∴AF⊥平面ECDF,将三棱锥A-FEC补成正方体ABC′D′-FECD.依题意,其棱长为1,外接球的半径R=3 2,∴外接球的体积V=43πR3=43π·⎝⎛⎭⎪⎫323=32π.]6.C[由DC1⊥平面A1BCD1知DC1⊥D1P,∴A正确.∵D1A1⊥平面ABB1A1,且A1D1⊂平面D1A1P,∴平面D1A1P⊥平面A1AP,因此B正确.当0<A1P<22时,∠APD1为钝角,∴C错.将面AA1B与面A1BCD1沿面对角线A1B展开成平面图形时,线段A1D为AP+PD1的最小值.在△AA1D1中,A1D1=A1A=1,∠AA1D1=135°.由余弦定理,AD21=12+12-2×1×1cos 135°=2+ 2.∴AP+PD1的最小值AD1=2+2,因此D正确.]7.112[∵V三棱锥B1-BFE=V三棱锥E-BB1F,又S△BB1F=12·BB1·BF=14,且点E到底面BB1F的距离h=1.∴V三棱锥B1-BFE=13·h·S△BB1F=112.]8.(16+213)π[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圆柱挖去一个同底等高的圆锥所得的组合体. 则S 圆柱侧=2π×2×3=12π.S 圆柱下底=π×22=4π. S 圆锥侧=12×2π×2×13=213π.故几何体的表面积S =12π+4π+213π=(16+213)π.] 9.90°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D 为坐标原点,则P (0,0,a ),B (a ,a ,0),PB →=(a ,a ,-a ), 又DE →=⎝ ⎛⎭⎪⎫0,a 2,a 2,PB →·DE →=0+a 22-a 22=0,所以PB ⊥DE .又DF ⊥PB ,且DF ∩DE =D , ∴PB ⊥平面DEF .故直线PB 与平面DEF 所成的角为90°.] 10.(1)证明 设点O 为AC ,BD 的交点.由AB =BC ,AD =CD ,得BD 是线段AC 的中垂线. ∴O 为AC 的中点,BD ⊥AC .又P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P A ⊥BD . ∴BD ⊥平面APC .(2)解 连接OG .由(1)可知OD ⊥平面APC ,则DG 在平面APC 内的射影为OG ,所以∠OGD 是D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在△ABC 中,AC =AB 2+BC 2-2AB ·BC ·cos ∠ABC =2 3. ∴OC =12AC = 3.在直角△OCD 中,OD =CD 2-OC 2=2. 又OG =12P A =32,在直角△OGD 中,tan ∠OGD =OD OG =4 33. ∴DG 与平面APC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4 33. (3)解 连接OG .∵PC ⊥平面BGD ,OG ⊂平面BGD ,∴PC ⊥OG .在Rt △P AC 中,PC =P A 2+AC 2=15. ∴GC =AC ·OC PC =2 155. 从而PG =3 155,所以PG GC =32.11.(1)解 取BD 的中点E ,连接AE ,CE , 由AB =AD ,CB =CD , 得AE ⊥BD ,CE ⊥BD .∴∠AEC 就是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 ∴cos ∠AEC =33.在△ACE 中,AE =6,CE =2,AC 2=AE 2+CE 2-2AE ·CE ·cos ∠AEC =6+2-2×6×2×33=4, ∴AC =2.(2)证明 ∵AB =AD =BD =22,AC =BC =CD =2, ∴AC 2+BC 2=AB 2,AC 2+CD 2=AD 2, ∴∠ACB =∠ACD =90°, ∴AC ⊥BC ,AC ⊥CD ,又BC ∩CD =C ,∴AC ⊥平面BCD . (3)解 设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h , ∴V C -ABD =V A -BCD ,∴13×12×22×22×sin 60°×h =13×12×2×2×2,∴h =233,于是AC 与平面ABD 所成角θ的正弦值sin θ=h AC =33. 12.解 依题意,以点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可得B (1,0,0),C (2,2,0),D (0,2,0),P (0,0,2).由E 为棱PC 的中点,得E (1,1,1).(1)证明 向量BE →=(0,1,1),DC →=(2,0,0),故BE →·DC →=0. 所以,BE ⊥DC .(2)向量BD →=(-1,2,0),PB →=(1,0,-2).设n =(x ,y ,z )为平面PBD 的法向量.则⎩⎪⎨⎪⎧n ·BD →=0,n ·PB →=0,即⎩⎨⎧-x +2y =0,x -2z =0.不妨令y =1, 可得n =(2,1,1)为平面PBD 的一个法向量,于是有cos 〈n ,BE →〉=n ·BE→|n |·|BE →|=26×2=33. 所以,直线BE 与平面PB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 (3)向量BC →=(1,2,0),CP →=(-2,-2,2),AC →=(2,2,0),AB →=(1,0,0).由点F 在棱PC 上,设CF →=λCP →,0≤λ≤1.故BF →=BC →+CF →=BC →+λCP →=(1-2λ,2-2λ,2λ).由BF ⊥AC ,得BF →·AC →=0,因此,2(1-2λ)+2(2-2λ)=0,解得λ=34.即BF →=⎝ ⎛⎭⎪⎫-12,12,32.设n 1=(x ,y ,z )为平面F AB 的法向量,则⎩⎪⎨⎪⎧n 1·AB →=0,n 1·BF →=0,即⎩⎪⎨⎪⎧x =0,-12x +12y +32z =0.不妨令z =1,可得n 1=(0,-3,1)为平面F AB 的一个法向量.取平面ABP 的法向量n 2=(0,1,0),则cos 〈n 1,n 2〉=n 1·n 2|n 1|·|n 2|=-310×1=-31010. 易知,二面角F -AB -P 是锐角,所以其余弦值为31010.专题过关·提升卷1.C [该几何体为正方体与正四棱锥的组合体,∴体积V =23+13×22×2=323(cm 3).]2.A [若b ⊥β,α∥β,则b ⊥α,又a ⊂α,∴a ⊥b ,但a ⊥b ,a ⊂α,α∥β时,得不到b ⊥β.∴“b ⊥β”是“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C [如图,由题意,得BC =2,AD =AB =1.绕AD 所在直线旋转一周后所得几何体为一个圆柱挖去一个圆锥的组合体.所求体积V =π×12×2-13π×12×1=5π3.]4.C [该三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过D 作DE ⊥BC ,交BC 于E ,连接AE ,则BC =2,EC =1,AD =1,ED =2,AE =5,BD =CD =5,S 表=S △BCD +S △ACD +S △ABD +S △ABC=12×2×2+12×1×5×2+12×2×5=2+2 5.]5.D [由图可知S 2=S 3=2,S 1=2,所以S 1≠S 3.]6.D [由三视图知,该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P A ⊥平面ABCD ,平面ABCD 为直角梯形.则最长棱PB =22+22=22,A 错,B 错.棱锥中的四个侧面中:由P A ⊥底面ABCD ,知△P AB ,△P AD 为直角三角形.又DC ⊥AD ,P A ⊥DC ,知DC ⊥平面P AD ,则DC ⊥PD ,从而△PDC 为直角三角形.又PD =5,DC =1,所以PC =12+(5)2= 6.在梯形ABCD 中,易求BC =2,故PB 2=PC 2+BC 2,△PBC 为直角三角形.]7.C [如图,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则D 1(0,0,2),C (0,2,0),设P (x ,y ,0)(x >0,0<y <2),则1D P =(x ,y ,-2),PC →=(-x ,2-y ,0).由D 1P ⊥PC ,得1D P ·PC →=-x 2+y (2-y )=0,∴x =2y -y 2(0<y <2),所以0<x ≤1.]8.B [由三视图知,“和田玉”为直三棱柱,底面是直角三角形,高为12,如图所示.其中AC =6,BC =8,BC ⊥AC ,则AB =10,若使“玉雕球”的半径最大,则该球与直三棱柱的三个侧面都相切.∴球半径r =6+8-102=2,则S 球=4πr 2=16π.]9.1825 [由正视图及俯视图知,在三棱锥A -BCD 中,平面ABD ⊥平面BCD (如图所示),因此三棱锥的侧视图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ABD 中,AB =32,AD =BC =2.∴BD =AB 2+BC 2=52. 因此AA ′=AB ·AD BD =32×252=65.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为65.故侧视图的面积为12×⎝ ⎛⎭⎪⎫652=1825.]10.66 [如图所示,建立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CC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C =CA =CC 1=2,则B (0,2,0)、D 1(1,1,2)、F 1(1,0,2). 则1BD =(1,-1,2),1CF =(1,0,2),∴cos 〈1BD ,1CF 〉= =530=306. 设BD 1与CF1所成的角为α.11.5π [如图所示,将三棱锥P -ABC 补成长方体ADBC -PD ′B ′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就是长方体的外接球. ∴2R =P A 2+AC 2+AD 2=5,故外接球的表面积S 球=4πR 2=5π.]12.14 [分别过E ,C 向平面P AB 作高h 1,h 2,由E 为PC 的中点得h 1h 2=12,由D 为PB 的中点得S △ABD =12S △ABP ,所以V 1∶V 2=⎝ ⎛⎭⎪⎫13S △ABD ·h 1∶⎝ ⎛⎭⎪⎫13S △ABP ·h 2=14.]13.6 [如图所示为多面体MN -ABCD ,作MH ⊥AB 交AB 于H .由侧视图可知MH =12+22= 5.根据正视图知MN =2,AB =4,且正视图为等腰梯形.∴AH =4-22=1,从而AM =AH 2+MH 2= 6.]14.8π3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两个圆锥和一个圆柱构成的组合体,且圆锥的底面分别与圆柱的两个底面重合.∵圆柱的底面圆的半径R =1,高h =2,且圆锥的高h ′=1.∴V 圆柱=πR 2·h =2π,V 圆锥=13πR 2h ′=π3. 因此该几何体的体积V =V 圆柱+2V 圆锥=8π3.]15.①②③ [取AC 的中点O ,连接OB ,OD ,则OD ⊥AC ,OB ⊥AC .OD ∩OB =O ,AC ⊥平面OBD ,从而AC ⊥BD ,①正确.又平面ADC ⊥平面ABC ,DO ⊥AC ,所以DO ⊥平面ABC ,因此DO ⊥OB ,且∠OBD 为棱BD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由OB =OD ,知∠OBD =45°,所以②正确,从而BD =2·OB =1,故BC =CD =BD =1,因此△BCD 是等边三角形,命题③正确.根据DO ⊥平面ABC .得V 三棱锥D -ABC =13·S △ABC ·OD =212,∴④错误.]16.(1)证明 如图,连接BD ,在直角梯形BCDE 中,由DE =BE =1,CD =2,得BD =BC =2,由AC =2,AB =2,得AB 2=AC 2+BC 2,即AC ⊥BC .又平面ABC ⊥平面BCDE ,从而AC ⊥平面BCDE .(2)解在直角梯形BCDE中,由BD=BC=2,DC=2.得BD⊥BC,又平面ABC⊥平面BCDE,所以BD⊥平面ABC.如图,作EF∥BD,与CB的延长线交于F,连接AF,则EF⊥平面ABC. 所以∠EAF是直线AE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在Rt△BEF中,由EB=1,∠EBF=π4,得EF=22,BF=22;在Rt△ACF中,由AC=2,CF=322,得AF=262.在Rt△AEF中,由EF=22,AF=262,得tan ∠EAF=13 13.所以,直线AE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正切值是13 13.17.(1)证明∵△ABC为正三角形,E为BC中点,∴AE⊥BC,∴又B1B⊥平面ABC,AE⊂平面ABC,∴B1B⊥AE,∴由B1B∩BC=B知,AE⊥平面B1BCC1,又由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B1BCC1.(2)解设AB中点为M,连接CM,则CM⊥AB,由平面A1ABB1⊥平面ABC且平面A1ABB1∩平面ABC=AB知,CM⊥面A1ABB1,∴∠CA1M即为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CA1M=45°,易知CM=32×2=3,在等腰Rt△CMA中,AM=CM=3,在Rt△A1AM中,A1A=A1M2-AM2= 2.∴FC=12A1A=22,又S △AEC =12×34×4=32,∴V 三棱锥F -AEC =13×32×22=612.18.(1)证明 连接B 1P ,则B 1P ∥CC 1,∴∠PB 1A =45°,且B 1P ⊥底面ABC ,∴B 1P =AP =2a ,∴BB 21+AB 21=10a 2=AB 2,∴BB 1⊥AB 1.又AC ⊥BC ,AC ⊥CC 1,∴AC ⊥平面BB 1C 1C ,∴BB 1⊥AC ,∴直线BB 1⊥平面AB 1C .(2)解 过P 作PD ⊥AB 于D ,连接B 1D ,再过P 作PQ ⊥B 1D 于Q ,连接AQ .∵B 1P ⊥底面ABC ,∴AB ⊥平面PDB 1,∴PQ ⊥平面AA 1B 1B ,∴直线AQ 是直线AP 在平面AA 1B 1B 上的射影,∴∠P AQ 即为直线AP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的角.在Rt △PDB 1中,B 1P =2a ,DP =105a ,则PQ =33a ,∴直线AP 与平面AA 1B 1B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6.19.解 如图,以点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 (0,0,0),B (0,0,2),C (1,0,1),B 1(0,2,2),C 1(1,2,1),E (0,1,0).(1)证明 易得B 1C 1→=(1,0,-1),CE →=(-1,1,-1),于是B 1C 1→·CE →=0,所以B 1C 1⊥CE .(2)B 1C →=(1,-2,-1).设平面B 1CE 的法向量m =(x ,y ,z ),则⎩⎪⎨⎪⎧m ·B 1C →=0,m ·CE →=0,即⎩⎨⎧x -2y -z =0,-x +y -z =0.消去x ,得y +2z =0,不妨令z =1,可得一个法向量为m =(-3,-2,1).由(1),B 1C 1⊥CE ,又CC 1⊥B 1C 1,可得B 1C 1⊥平面CEC 1,故B 1C 1→=(1,0,-1)为平面CEC 1的一个法向量.于是cos 〈m ,B 1C 1→〉=m ·B 1C 1→|m ||B 1C 1→|=-414×2=-277, 从而sin 〈m ,B 1C 1→〉=217,所以二面角B 1CEC 1的正弦值为217.(3)AE →=(0,1,0),EC 1→=(1,1,1),设EM →=λEC 1→=(λ,λ,λ),0≤λ≤1,有AM →=AE →+EM →=(λ,λ+1,λ).可取AB →=(0,0,2)为平面ADD 1A 1的一个法向量. 设θ为直线AM 与平面ADD 1A 1所成的角,则sin θ=|cos 〈AM →,AB →〉|=|AM →·AB →||AM →||AB →| =2λλ2+(λ+1)2+λ2×2=λ3λ2+2λ+1, 于是λ3λ2+2λ+1=26,解得λ=13, ∴AM →=⎝ ⎛⎭⎪⎫13,43,13,所以AM = 2.20.解 如图,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A (0,0,0),B (0,1,0),C (2,0,0),D (1,-2,0),A 1(0,0,2),B 1(0,1,2),C 1(2,0,2),D 1(1,-2,2).又因为M ,N 分别为B 1C 和D 1D 的中点,得M ⎝ ⎛⎭⎪⎫1,12,1,N (1,-2,1). (1)证明 依题意,可得n =(0,0,1)为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MN →=⎝ ⎛⎭⎪⎫0,-52,0,由此可得MN →·n =0,又因为直线MN ⊄平面ABCD ,所以MN ∥平面ABCD .(2)AD 1→=(1,-2,2),AC →=(2,0,0),设n 1=(x 1,y 1,z 1)为平面ACD 1的法向量,则⎩⎪⎨⎪⎧n 1·AD 1→=0,n 1·AC →=0,即⎩⎨⎧x 1-2y 1+2z 1=0,2x 1=0. 不妨设z 1=1,可得n 1=(0,1,1).设n 2=(x 2,y 2,z 2)为平面ACB 1的法向量,则⎩⎪⎨⎪⎧n 2·AB 1→=0,n 2·AC →=0,又AB 1→=(0,1,2),得⎩⎨⎧y 2+2z 2=0,2x 2=0 不妨设z 2=1,可得n 2=(0,-2,1).因此有cos 〈n 1,n 2〉=n 1·n 2|n 1|·|n 2|=-1010, 于是sin 〈n 1,n 2〉=1-⎝ ⎛⎭⎪⎫-10102=31010. 所以,二面角D 1-AC -B 1的正弦值为31010.(3)依题意,可设A 1E →=λA 1B 1→,其中λ∈[0,1],则E (0,λ,2),从而NE →=(-1,λ+2,1),又n =(0,0,1)是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故|cos 〈NE →,n 〉|=|NE →·n ||NE →|·|n |=1(-1)2+(λ+2)2+12=13. 整理得λ2+4λ-3=0,解得λ=-2±7,又因为λ∈[0,1],所以λ=7-2,所以,线段A 1E 的长为7-2.。

专题四(学生版)

专题四(学生版)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历史学科导学稿(学生版)(主编人:陈丽芳审稿人:高二历史备课组使用人:高二年级学生定稿日:2013年5月22)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______一、课题: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二、课型分析:复习课三、学习目标: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2、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4、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学习内容及程序:(一)知识回顾1.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原始民主制,禅让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2)奴隶制社会: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对应井田制);(3)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应小农经济)(4)近代社会:①康有为为代表维新派提出________________制,推行百日维新,失败;②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本主义_______________制(仿效美国三权分立原则),但由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阻挠,名存实亡。

③中共领导下的红色政权,在十年国共对峙时期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共和国;抗日战争时期以“三三制”为原则,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根据地民主政权,________________政府。

(5)现代社会: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 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未能建立的原因:(1)双半社会下,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阻挠;(2)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带有软弱性,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共和国史分期:(1)过渡时期(1949—1956):1949—1952年主要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1953—1956年主要任务就是要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专题04 地质地貌-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4 地质地貌-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地理分类汇编(学生卷)

专题04 地质地貌(2024·广东)发育于云南省临沧市某处半山腰的硝洞是一个石灰岩溶洞,洞内有较厚的夹杂石灰岩砾石块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其表层有约2m厚的文化层(含有古人类活动遗留物的沉积层)。

左图为硝洞剖面示意图;右图为自洞内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观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参与该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重力崩塌③冰川刨蚀④风力吹蚀⑤流水侵蚀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④⑤D.③④⑤2.(外力作用)可推断,该溶洞内的粉砂质黏土沉积物主要源自()A.洞顶的滴水化学淀积物B.人类活动遗留的堆填物C.洞内石灰岩崩塌堆积物D.地质时期的流水搬运物(2024·浙江1月)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

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

完成下面小题。

3.(河流阶地地貌)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A.T1抬升速率最大B.T2抬升幅度最大C.T3下沉速率最小D.T4下沉幅度最小4.(河流阶地地貌)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A.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C.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2024·山东)锡拉岛位于地中海,整个岛屿被厚厚的火山岩和火山灰覆盖,夏季岛上北风频发。

约3600年前的古锡拉岛是一个圆形的大岛(范围包括现在的锡拉岛和附近小岛,以及这些岛屿之间的海域),后来演变成环形群岛,其中最大的岛屿为锡拉岛(左图)。

锡拉岛的西部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当地农民在管理葡萄时将葡萄藤盘成圆形的篮子状(右图),并将葡萄果实置于“篮子”内生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构造运动)导致古锡拉岛演变为环形群岛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火山喷发B.地壳运动C.海浪侵蚀D.风力侵蚀(2024·全国甲)阿拉斯加某冰川前端(61.5°N,142.9°W附近)的冰面上,呈斑块状分布着少量的矿物质,并生长着一种苔藓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晦朔.(shuò) 胁迫.(pò)潜.伏(qiǎn)排山倒.海(dǎo)B.嘲讽.(fěng) 溯.源(shuò) 独角.戏(jiǎo) 游目骋.怀(chěng)C.俯瞰.(kàn) 辅弼.(bì) 丰稔.(niǎn) 畏葸.不前(sī)D.恬.淡(tián) 独处.(chǔ) 抟.扶摇(tuán) 荦荦.大端(luò)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剧增与日俱增简练精兵减政B.曚昽烟雾曚昽提名金榜题名C.代劳以逸待劳抱怨以德报怨D.仓皇兵慌马乱防范防患未然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我市城区存在一些已被________的公共设施,由于未能及时拆除清理,如今成了交通的“路障”和景区的“景障”。

②看到村里的老人生活单调,老马两口子就________着开办了老年娱乐所,为村里的老人免费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好去处。

③结束了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心情终于可以________下来,我要暂时抛开那些曾经让自己烦恼的事情,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A.废置核计迟缓B.废止合计迟缓C.废置合计弛缓D.废止核计弛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B.“网络发言人”是一个新事物,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

在初创阶段不应求全责备....,但严防其沦为徒具形式的俗物,并不是过分要求。

C.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

D.债券基金在中国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大力发展债券基金应当成为中国基金业目前的当务之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印度公益组织要求印度代表团联手与谈判各方合作,在德班会议上消除包括绿色气候基金争议在内的分歧,并达成共识。

B.据苏州市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之一、剧装戏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李荣森调研统计,剧装制作总成本的60%来自刺绣。

C.警察牌号车接送单位职工孩子上下学,表面上看是为社会分忧,实则是权力支配下的谋求私利,“警用校车”还是不要的好。

D.复旦大学将试行“推优直选”在全国录取试点生的办法,即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学生、大学综合评价后录取的人才选拔模式。

二、(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

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3分)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③省刑罚,薄赋敛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三、(24分)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8分)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1) 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3)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________,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4)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________________,暂得于己,快然自足,_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四、(11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用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解说这段话的意思。

(3分)心理学家和生态学家认为,窗外的环境十分重要,如果要让孩子健康,就不要住在六楼以上的楼层。

身居高层,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整天面对的是砖墙,会引起孩子对外界不由自主的敌意。

理想楼层是不超过六楼,窗外环境好,有树,有花草,有水。

树和水还是极好的过滤器,能使周围空气很洁净。

(1)一般性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字以内)(2)生动性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字以内)1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替文中运动员设计一个回答。

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