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大脑两半球功

专属的研究

斯佩里Roger W. Sperry

美国

加利福尼亚技术研

究所

1913年—1994年

关于视觉系统信号

处理的研究

休贝尔

David H.

Hubel

美国

哈佛医学

1926年—

威塞尔

Torsten N. Wiesel

瑞典

哈佛医学院

1924年—

斯佩里把猫、猴子、猩猩联结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割断,称为“割裂脑”手术。这样两个半球的相互联系被切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1961年斯佩里设计了精巧和详尽的测验,在作割裂脑手术的人恢复以后,进行了神经心理学的测定,获得了人左右两半球机能分工的第一手资料,发现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右半球也有言语功能,从而更新了优势半球的概念。裂脑人的每一个半球都有其独自的感觉、知觉和意念,都能独立地学习、记忆和理解,两个半球都能被训练执行同时发生的相互矛盾的任务。斯佩里的研究,深入地揭示了人的言语、思维和意识与两个半球的关系,成绩卓著。

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休贝尔和威塞尔测试了猫的视皮质细胞反应。他们把微电极埋在猫的视皮质细胞中,尽管他们不能选择某个特定细胞,但可以把电极以大约正确的方式插在某处,因此可以了解他们到达了什么地方。而当研究者在屏幕上打出一些光影或者其他图形时,猫就用带子系好,藉已固定好猫的头部,研究者就可以知道是网膜上的哪一部分是图像显现之处,然后把这个被刺进的皮质区进行连接,透过放大器和扬声器,他们可以听到细胞启动的声音。其结果显示细胞对一个横向的线或者边缘有强烈反应,但对点、斜线或直线只有非常微弱的反应,或者根本就没有反应,之后的研究继续显示:有些细胞对某些处在一个角度上的线条、垂直线条、直角

或者明显的边缘线,都有特别的反应,很明显,视皮质的细胞是非常专业化的,它们只对视网膜上的图像的某些特定细节有反应。

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前列腺素和有关活性物质的发现

贝格斯特隆Sune K. Bergström

瑞典

卡罗林学院1916年—2004年萨米埃尔松

Bengt I.

Samuelsson

瑞典

卡罗林学院

1934年—

万恩

John R. Vane

英国

Wellcome研究实验室

1927年—2004年

萨米埃尔松的老师贝格斯特隆在他刚迈进科研大门时就引导他参与分离和鉴定前列腺素的工作。1962年他和老师在继分离出两种纯前列腺素的结晶之后,又测定出了前列腺素的分子结构。1964年他们共同宣布这类生物活性物质是存在于肉类和蔬菜中的脂肪酸——一种不饱和油脂的组成要素。而且,他还进一步阐明使脂肪酸与氧化合构成前列腺素的详细过程。他在对前列腺素在体内的代谢机制进行了研究之后,发现人体内的酶能使前列腺素失去活性,并找到了原因,从而使合成化学家能够胸有成竹地设计出每种能对抗酶代谢的前列腺素衍生物。为进行生物试验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批外用时间长、效果好的前列腺素药品。尤其重要的是,他和英国科学家万恩在1969年分别发现了新的类似前列腺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凝血腺素。它除了能使机体内的各种平滑肌收缩外,连具有使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万恩研究组又进一步发现了抗凝血腺素——前列环素。它能够抑制血小板的凝集。且于前列腺素、凝血腺素和抗凝血腺素的相继被发现,人们对身体如何有效地控制血液的凝结作用有了清楚的了解,为一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广阔前景。

198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了能自发转移的遗传基因

麦克林托克

Barbara McClintock

美国

冷泉港实验室

1902年—1992年

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线性排列,基因与基因之间的距离非常稳定。常规的交换和重组只发生在等位基因之间,并不扰乱这种距离。在显微镜下可见的、发生频率非常稀少的染色体倒位和相互易位等畸变才会改变基因的位置。可是,麦克林托克这位女遗传学家,竟然发现单个的基因会跳舞: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麦克林托克称这种能跳动的基因为“转座因子”(目前通称“转座子”,transposon)。麦克林托克理论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她发现能跳动的控制因子,可以调控玉米籽粒颜色基因的活动,这是生物学史上首次提出的基因调控模型,对后来莫诺和雅可布等提出操纵子学说提供了启发。转座因子的跳动和作用控制着结构基因的活动,造成不同的细胞内基因活性状态的差异,有可能为发育和分化研究提供新线索,说不定癌细胞的产生也与转座因子有关。转座因子能够从一段染色体中跑出来,再嵌入到另一段染色体中去,现代的DNA重组和基因工程技术也从这里得到过启发。转座子的确是在内切酶的作用下,从一段染色体上被切下来,然后在连接酶的作用下再嵌入到另一切口中去的。

198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创立抗原选择抗体学说,发明单克隆抗体技术

杰尼Niels K.

Jerne

丹麦

巴塞尔免疫研究所1911年—1994年

科勒

Georges J.F.

Köhler

德国

巴塞尔免疫

研究所

1946年

—1995年

米尔斯坦

César Milstein

英国

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

分子生物实验室

1927年—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