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
中国地史上的重大成矿地质事件!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地史上的重大成矿地质事件!
地史上重大成矿地质事件
1、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喷发-沉积事件
该地质事件主要发生在我国华北地台与塔里木地台上,或于古陆核边缘的弧后火山盆地或火山岛弧盆地中。
其早期有一定规模中基性-基性火山喷发,晚期趋于稳定,以正常海相沉积为主。
2、中新元古代裂解事件
该地质事件主要发生在古陆块上。
它是受当时全球性裂解作用影响而在古陆边缘附近产生了规模不一的裂谷、裂陷槽或拗拉槽。
3、早古生代早期海底火山喷发事件
这次地质事件出现在秦昆活动带中,它是在裂陷或裂谷向岛弧演化环境下产生的。
中心海槽断裂发育,并控制海底火山喷发,而大规模火山喷发多发生在海盆发育的早期晚阶段,以中酸性-中基性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为主,属于偏碱质的钙碱系列。
4、晚古生代早期华南海侵事件
该事件出现在我国湘、桂、粤、黔、鄂、赣、闽诸省。
它是在志留纪末华南加里东冒地槽褶皱隆起并与扬子地台拼合后发生的。
海侵始于泥盆纪初,并由西南向北、向东北进发,所以随海侵方向其地层层位逐渐升高,而沉积相也随之不断变化,从而导致有用组分在较大范围内堆积。
5、晚古生代海底火山喷发-侵入事件
该事件出现在活动带中,分布较广,主要于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
它的形成是受海西中期构造运动影响,使活动带中洋盆或裂谷逐渐闭合或俯冲,向陆缘或岛弧带过渡。
在这过程中发生较强烈的火山喷发,其沉积喷发旋回较。
扬子板块北缘周庵超镁铁质岩体锆石_省略_odinia超大陆裂解时限的约束_王梦玺
图1 3284
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花岗岩和火山岩分布图
论 文
820~630 Ma 的镁铁 -超镁铁质岩体 , 主要分布在东南 缘桂北地区
[22,40]
15%)组成 . 锆石从 ~20 kg 的二辉橄榄岩样品中选出 , 在无污染条件下经过传统的重液和磁法分选 , 然后 在双目显微镜下手工挑选出来 . 将锆石颗粒和锆石 标样 (Qinghu, Plésovice 和 91500)用环氧树脂粘在靶 上 , 抛光至锆石的内部暴露在外面以后在表面喷金 . 对锆石颗粒拍摄反射光 , 透射光和阴极发光 (CL) 图 像以选择合适点位 . 锆石 CL 图像在西北大学大陆动 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电子显微镜上拍摄 . 锆石 颗粒先进行原位 O 同位素分析 , 然后在相同点位进 行 U/Pb 年龄和 Hf 同位素测定 .
[14~16]
1
地质背景
扬子板块在东南部以中 -新元古代形成的江南褶
皱带与华夏板块相连 [31], 在北部以秦岭 -大别 -苏鲁造 山带和华北板块相隔 , 在西部与青藏高原相接 (图 1). 扬子板块由基底杂岩和上覆震旦纪 -中生代盖层 组成 . 基底主要由太古宇角闪岩 (如 3.2 Ga 的崆岭高 级变质地体 ), 中元古界变质沉积岩 [32~36] 和新元古界 地层和大量侵入岩组成 [4,5,37,38]. 巨厚的盖层 (>9 km) 为上震旦统 - 上侏罗统地层 , 主要由碎屑岩、碳酸盐 岩、变火山岩和一些冰川沉积物组成 [39].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在扬子板块周缘产生了大量
2012 年 12 月
第 57 卷
第 34 期
最新年代学资料显示 , 原先认为的格林威尔期江南 褶皱带实际年龄约为 830 Ma 814±12 Ma 至 725±10 Ma
塔里木北缘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
塔里木北缘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作者:雷会敏郭瑞清刘桂萍来源:《新疆地质》2020年第03期摘要:对塔里木板块拼入Rodinia超大陆聚合时限进行限定,报道塔里木板块北缘库鲁克塔格隆起奥依库如克岩体花岗闪长岩的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
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55±29)Ma,为新元古代早期岩浆作用产物。
全岩化学组成上,该岩石为准铝质-弱过铝质、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显著,基本无Eu异常,富集Rb,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 P,Ti,Nb,Ta等高场强元素。
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锆石εHf(t)值为-15.12~-11.52;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2.46~2.66 Ga。
研究表明,奥依库如克岩体形成于板块俯冲消减环境,指示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锆石年龄;Lu-Hf同位素;板块俯冲;塔里木北缘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为新元古代全球重要地质事件,分别发生于1100~900 Ma和830~720 Ma[1-3]。
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岩浆事件广泛发育,被认为是对Rodinia超大陆聚合和裂解的响应。
塔里木板块是中国3大大陆板块之一,其在900~830 Ma间的构造演化,仅有少量报道[4-7]。
目前塔里木西南缘900~870 Ma火山岩被解释为与裂谷相关的岩浆作用,是塔里木板块新元古代早期存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物质记录[4]。
铁克里克山地区埃连卡特岩群和塞拉加兹塔格岩群,形成时代下限为新元古代早期,被认为是塔里木板块南缘前寒武纪基底存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物质记录[5]。
张传林等讨论了含蓝片岩阿克苏群可能的沉积时代、蓝片岩相变质时间,并对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综合分析,提出塔里木板块在新元古代早期(900 Ma)汇聚到澳大利亚北缘,为Rodinia超大陆的一部分;新元古代中—晚期,沿塔里木北缘的俯冲可能一直持续到760 Ma[6]。
七大洲古代灾变事件及其地质原因初探
七大洲古代灾变事件及其地质原因初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地球上发生了许多令人震惊的自然灾变事件。
这些灾变不仅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地球的地质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七大洲古代发生的灾变事件,并初步分析它们的地质原因。
1.非洲大陆:吉比特陨石撞击事件约2亿年前,非洲大陆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陨石撞击事件,形成了吉比特陨石坑。
这次撞击释放的巨大能量导致了地壳的破碎和地质结构的改变。
地质学家认为这是非洲大陆裂谷地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亚洲大陆:雅鲁藏布江冰川泄洪约万年前,雅鲁藏布江冰川泄洪导致了亚洲大陆东南部的巨大灾难。
这次洪水席卷了广大地区,造成了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地质原因是冰川融化导致冰湖蓄水量急剧增加,最终造成了冰川泄洪。
3.欧洲大陆:非洲与欧洲大陆碰撞数千万年前,非洲大陆与欧洲大陆发生了剧烈碰撞,形成了阿尔卑斯山脉等众多山脉。
这次碰撞导致了地壳的抬升和地质结构的变化,对欧洲大陆的地貌和地质演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4.北美洲:科迪勒拉火山喷发1.3亿年前,科迪勒拉火山在北美洲的现今地区喷发,释放出大量的岩浆和火山灰。
这次喷发极大地改变了周边地区的地貌和地质结构,形成了巨大的火山喷发遗迹。
5.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形成1.5亿年前,南美洲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地壳抬升事件,导致了安第斯山脉的形成。
地质学家认为这是由于南美洲和纳斯卡板块之间的巨大构造力导致的。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对南美洲大陆的地形和地质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6.大洋洲:太平洋火山弧形成大约1.2亿年前,大洋洲与太平洋板块发生了剧烈碰撞,形成了太平洋火山弧。
这些火山弧是由于板块碰撞造成的岩浆喷发所形成的,对大洋洲地壳的抬升和地质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7.南极洲:西南氷洋物质减少约4000万年前,南极洲的西南氷洋经历了物质减少的事件,导致了气候剧烈变化和海平面上升。
地质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地球的气候和环境变化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七大洲古代的灾变事件受到了地球的地质演化过程的影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前中生代几个重要不整合面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前中生代几个重要不整合面地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马帅;陈世悦;孙娇鹏;贾贝贝;汪峰;崔绮梦【摘要】地层不整合接触是研究地质发展历史中构造演化及鉴定地壳运动特征的重要依据.通过大范围的野外露头观察与分析,根据不整合面(包括风化铝土层及铁质层)的发育特征,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岩性、产状、变质与变形程度等地质信息,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地区前中生界沉积地层中共识别出新元古界全吉群?达肯大坂群、下寒武统欧龙布鲁克组?全吉群、泥盆系牦牛山组?下古生界以及中生界?前中生界4个大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接触面(即4个Ⅰ级构造层序界面).这4个角度不整合面的形成均对应着区域性的构造反转事件,与周边大地构造边界的汇聚事件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构造带内地层、不整合的发育及分布特征,结合古生物、同位素年代学资料明确4个构造层序界面以及其制约的3个构造层序的时间跨度,建立地层(包括不整合面)?时间对应关系,并与前人建立的构造?岩浆?热年代格架进行对比,以此限定俯冲作用和碰撞造山的时限.【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18(042)006【总页数】14页(P974-987)【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北缘;不整合面;新元古代‒前中生代;构造意义【作者】马帅;陈世悦;孙娇鹏;贾贝贝;汪峰;崔绮梦【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 710069;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胜公司,山东东营 2571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不整合面作为地层接触之间的大陆剥蚀面, 具有明确的构造意义。
重庆城口锰矿是如何找到的?
重庆市城口县锰矿城口锰矿是在“就矿找矿”理念基础上,引入“逆冲推覆构造”理论和“三位一体”找矿理论,通过研究区域构造演化,重建“逆冲叠瓦式”构造格架,建立构造控矿模型和找矿模式,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的一次成功案例。
一、任务来源2011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提出2011—2020年全国新增锰矿资源量15×108t的总目标。
按照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部署,国土资源部先后于2011年3月2日、2012年9月14日公告发布了首批47片和第二批31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名单。
为加快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开展2013年度新设整装勘查区遴选论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电发〔2013〕37号)》,决定在全国设立第三批整装勘查区,在此背景下,重庆市国土房管局根据重庆市锰矿潜力评价项目成果,组织重庆市地勘局205地质队编制了《重庆市城口县锰矿整装勘查区实施方案》,并提交申报全国第三批整装勘查区。
2013年11月12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设立第三批整装勘查区的公告(2013年第18号)》,“重庆市城口县锰矿整装勘查区”被正式列入全国第三批整装勘查区。
自城口锰矿整装勘查区正式设立以来,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共同出资在城口地区开展地质工作,其中由中央财政出资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3项,累计投入经费1310万元;市级财政出资开展锰矿勘查项目5项、科研项目3项,累计投入经费10194万元。
二、找矿思路确定1958年,四川省地质局石油地质大队在城口地区开展1∶20万城口幅区测工作时,在地表出露的下震旦统陡山沱组地层顶部发现了锰矿体,自此拉开了城口锰矿60多年的勘查序幕,先后发现了高燕、修齐、大渡溪等3个典型矿床,截至2010年,城口锰矿累计探明锰矿石资源量2914×104t,设置锰矿采矿权28宗,设计总开采能力65×104t,锰矿加工企业10家,其中生产硅锰合金企业8家,设计产能达14×104t,另有电解金属锰企业和磁选厂各1家。
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
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拉拉IOCG矿床的成矿叶生涛;廖勇;申燕;李泽琴;黄丛俊【摘要】根据前人工作成果,结合拉拉IOCG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其成矿过程与岩浆一构造—热事件紧密相关.早元古代末期,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形成河口群地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中元古代伴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拼贴事件,康滇地轴发生晋宁造山运动,使河口群钠质火山碎屑变质为钠长变粒岩,黑色凝灰质页岩变质为含磁铁矿包体石榴子石黑云母片岩,成为富含F-、S2-、CO32-的变质流体,经交代作用,形成条痕状黄铜矿、黄铁矿,辉钼矿及萤石.新元古代伴随着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辉绿辉长岩浆上涌,矿体进一步富集.后期下渗雨水淋滤作用形成地下水含矿热液叠加,完成整个成矿过程.【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7(037)002【总页数】5页(P195-199)【关键词】岩浆;构造;热事件;IOCG;拉拉铜矿【作者】叶生涛;廖勇;申燕;李泽琴;黄丛俊【作者单位】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成都 6100052;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成都6100052;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成都6100052;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11.4拉拉铜矿是我国著名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四川省最大的铜业生产基地,矿床规模巨大,拥有悠久的开采历史。
前人对矿床的成因、类型归属、成矿期次、成因机制及原岩恢复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果较多,但认识分歧也较大,对拉拉地区的进一步找矿和资源开发也存影响。
李泽琴等(2002)首次厘定拉拉矿床属于铁氧化物-铜-金-铀(IOCG)矿床,后周家云、毛景文(2009)、周美夫(2011)等亦认为拉拉属于IOCG矿床,并对该矿床该属性做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基于拉拉铜矿是IOCG矿床的观点,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矿床地质特征,对康滇地轴古—新元古代岩浆—构造—热事件与拉拉铜矿的成矿关系进行探讨,对矿床成矿过程进行再认识,以期对矿床的进一步找矿有所帮助。
Rodinia超大陆裂解、Sturtian冰期事件和扬子地块东南缘大规模锰成矿作用
Rodinia超大陆裂解、Sturtian冰期事件和扬子地块东南缘大规模锰成矿作用杜远生;周琦;余文超;王萍;袁良军;齐靓;郭华;徐源【期刊名称】《地质科技情报》【年(卷),期】2015(34)6【摘要】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南华纪"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重要富集区,南华纪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形成的裂谷盆地、Sturtian冰期-间冰期的气候事件具有密切关系。
南华纪裂谷盆地呈北东东向展布,可分为地垒、地堑和次级地垒、地堑,锰矿主要形成于裂谷盆地的地堑区的次级地堑中。
Sturtian 冰期之后,冰后期经历了小冰期和小间冰期的气候波动,锰矿受这种气候波动影响,推测小冰期的富氧的寒冷海水受温度-密度环流影响进入海底,促使原生氧化锰矿的形成,之后准同生交代形成菱锰矿。
冰期(或小冰期)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冰后期(小间冰期)的泄漏促使了菱锰矿的形成。
因此华南扬子地块东南缘大规模锰矿成矿作用受原型裂谷盆地和冰期-冰后期气候波动的双重影响。
【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扬子陆块;南华纪;锰矿;裂谷盆地;Rodinia超大陆;Sturtian冰期【作者】杜远生;周琦;余文超;王萍;袁良军;齐靓;郭华;徐源【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3地质大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3【相关文献】1.扬子地块东南缘Rodinia超大陆解体及其沉积成矿响应综合研究 [J], 汪正江;杜秋定2.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Nd同位素制约 [J], 胡建;邱检生;王汝成;蒋少涌;于津海;倪培3.塔里木西南缘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裂解的证据 [J], 张传林;叶海敏;王爱国;郭坤一;董永观4.扬子陆块西北缘拉伸纪三期岩浆作用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指示意义 [J], 张晓琪;赵达成;李章志贤;陈立辉5.初论华南陆块东南缘在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旋回时的成矿作用 [J], 沈保丰;杨春亮;翟安民;胡小蝶;曹秀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_张国伟
2013 年 第 43 卷
第 10 期: 1553 ~ 1582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中国科学院学部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中国(东亚)大陆构造与动力学专题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图1 1554
华南大陆现今地质与大地构造背景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3 年
第 43 卷
第 10 期
1.2
华南大陆基本地质构成
华南大陆长期复杂的演化历史使其形成了在板
块构造围限作用下的独特大陆构造 . 显生宙华南大 陆主要由扬子和华夏两地块所构成 , 现今整体陆壳 基本由三层显生宙盖层和双层前寒武纪不同基底构 成. 其基本地质组成与结构见表 1.
1.3.2.1
晋宁Ⅰ期(~0.9 Ga): 扬子与华夏两古陆微 板块的分别形成
现今华南大陆的西南缘川滇和东部赣浙闽地区 残存两带晋宁Ⅰ期构造变动残迹, 即 0.9~1.0 Ga 的板
1555
张国伟等: 中国华南大陆构造与问题
块拼合记录 . 综合判断认为它们是华南大陆新元古 代初期两个主要拼合带 . 赣淅皖交界地带的赣东北 残存现多有共识的德兴 - 东乡一线蛇绿混杂岩带 , 年 代以 0.9~1.0 Ga 年龄为主(舒良树, 2012; Wang 等, 2013). 与之同期但被后期江绍-萍乡断裂断错东移的 浙闽诸暨 - 丽水 - 武夷 - 梅州一线也残存有蛇绿岩及相 关火山岩带, 最新测年多获 0.9~1.0 Ga 年龄(Wang 等, 2012, 2013; Gao 等, 2009; Yao 等, 2012). 另外考虑武 夷山地区新元古界中普遍有 0.9 Ga 碎屑锆石 U-Pb 年 龄峰值(Wang 等, 2010, 2013; 向磊等, 2010; Yao 等, 2011, 2012). 筛除江绍断裂后期的走滑平移, 据两者 年代与地质地球化学的相同相似性 , 认为它们可能 应是晋宁Ⅰ期的同一拼合带 (图 2), 代表华夏地块主 体形成的早期构造事件 . 扬子西南缘川滇一带从岩 石地层及其碎屑锆石年龄峰值、岩浆活动 (包括花岗 岩)等综合残存记录和 0.9~1.0 Ga 年龄的集中, 综合 反映华南大陆西缘在新元古代早期曾发生格林威尔 造山拼合事件. 另如上所述, 地球物理探测揭示的华 蓥山、雪峰等陆壳岩石圈深层的俯冲界面, 可能属于 扬子地块内上覆盖层之下的元古代拼合记录(其确切 时代尚待进一步确定). 综合分析表明, 扬子与华夏地 区新元古代晋宁Ⅰ期(0.9 Ga)的构造拼合应分别代表 当时依然独立的扬子与华夏古微板块内部拼合、 形成 各自统一地块的构造事件.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发展阶段与特征的分析
秦岭造山带主要构造发展阶段与特征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03-16T11:39:45.31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2月作者:刘炜[导读] 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对秦岭造山带的演化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演化可分成3个阶段,即晚太古代—中元古代造山带基底的形成阶段;晚元古代—中三叠世以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为基本特征的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且各阶段都具有明显的地质构造特征。
青海西宁青海省地震局刘炜 810001摘要:本文查阅了大量文献,对秦岭造山带的演化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秦岭造山带的发展、演化可分成3个阶段,即晚太古代—中元古代造山带基底的形成阶段;晚元古代—中三叠世以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为基本特征的板块构造演化阶段;中新生代陆内造山作用与构造演化,且各阶段都具有明显的地质构造特征。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构造特征0前言秦岭—大别造山带(Qinling Dabie orogenic belt)又称中央造山带(Central Orogenic Belt of China),是一个大陆碰撞型造山带,由华北地台南部大陆边缘(北秦岭带)、扬子地台北部大陆边缘(南秦岭带)和位于其间的包含古洋壳残余的对接带组成。
华北地台南缘的演化始自中元古代的裂陷作用,熊耳群火山岩自北向南由陆相变为海相,指示当时的被动陆缘是向南倾斜的;早古生代时出现蛇绿岩系和火山弧系,显示洋壳已在消减。
扬子地台北侧被动大陆边缘的历史持续到早、中三叠世,其地层类型与扬子地台相同,如南华纪的冰碛层、下寒武系中的石煤层等,沉积深度从南向北增大。
南北大陆边缘之间的对接带沿天水、商县、桐柏、金寨一线分布,出露了蛇绿岩系和混杂堆积带。
泥盆系复理石位于其南侧的前陆盆地中。
洋壳的闭合是一个穿时过程,在东秦岭至大别山段,南、北大陆在泥盆纪对接,石炭纪海陆交互相煤系为最老的未变质盖层。
西秦岭下,中三叠统仍为巨厚的海相复理石,上三叠统才是陆相磨拉石。
黔南泥盆系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
第46卷 第5期Vol.46, No.5, 456‒4652017年9月GEOCHIMICASept., 2017收稿日期(Received): 2017-01-23; 改回日期(Revised): 2017-05-07;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7-05-12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2017年研究生创新基金(20170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3030); 贵州省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LH 字[2015]7663号); 贵州大学人才引进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454号)作者简介: 张旭(1991–), 男, 硕士研究生, 从事沉积矿床研究。
E-mail: zhangxu199108@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GAO Jun-bo, E-mail: gaojunbo1985@; Tel: +86-851-3620051Geochimica ▌ Vol. 46 ▌ No. 5 ▌ pp. 456‒465▌ Sept., 2017黔南泥盆系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张 旭1, 高军波1*, 杨瑞东1, 陈 军1,魏怀瑞2, 徐世林1, 鲍 淼3(1.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3.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2地质大队, 贵州 安顺 561000)摘 要: 对黔南泥盆系重晶石矿床的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 总结了重晶石矿床空间分布特征和成矿规律, 指出了可能的成矿远景区。
重晶石矿床空间展布形态及产出特征受北西向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明显, 矿体呈北西向沿褶皱或次级断裂分布。
矿石结构、构造类型在乐纪矿段最为多样, 包括纹层状、条带状、块状、碎屑状和角砾状构造, 且矿体厚度最大, 约10 m; 向东部罗城矿段过渡, 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以纹层状和块状构造为主, 矿体厚度迅速减薄或尖灭。
地质类文献
2696ActaPetrologicaSinica岩石学报2009,25(11)targetingofpre—Mesozoicore—systems;regionalregularitiesanddifferencesofYanshanianlarge—scalemineralizations;anddetailedprocessandmechanismoftransitionand/orcombinationoftectonicdomainsregimes.KeywordsNorthChinacraton;CentralAsiaorogen;CentralChinaorogen;Metallogenesis;Orogenesis摘要本文简要总结了国家973计划项目“华北大陆边缘造山过程与成矿”前4年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提出了镁铁质岩石容矿的热液铜镍一贵金属矿床、浅成作用的概念,将热液成矿系统分为岩浆热液、变质热液和浅成热液三大系列;基于一批造山型银、铅锌、铜、钼等矿床的发现或识别,将造山金矿的概念和成矿分带模式拓展为造山型矿床;确定华北克拉通南缘和北缘均发生了印支期成矿事件,尤其是浆控高温热液型钼矿床;发现大陆内部浆控高温热液成矿系统以富CO,、富钾、富氟为特征,不同于岛弧区同类矿床;挤压造山带的卡林型一类卡林型金矿成矿系统也以含CO,一H,0包裹体而区别于弧后盆岭省的同类成矿系统;发现中央造山带和中亚造山带在成矿类型、优势矿种等方面差异显著,缘于它们分别经历了弱增生一强碰撞和强增生一弱碰撞的造山作用;确定华北陆块及其陆缘造山带东部在燕山期大规模成矿,自西向东成矿年龄梯级变新,优势成矿类型和矿种不同,缘于太平洋板块作用叠合于造山带自身的演化;发现碰撞前的热液成矿系统均或多或少地遭受改造,甚至活化、再就位成另类矿床;在秦岭造山带新发现了1.9Ga和1.75Ga浆控热液钼矿床以及430Ma的造山型银金钼矿床,在兴蒙造山带新发现了泥盆纪造山型铜金矿床,据此预测了前中生代矿床的找矿潜力;提出矿床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探针,厘定秦岭-大别一苏鲁造山带在120Ma之后的隆升剥蚀幅度总体小于10kin,平均每年0.04mm,快速隆升剥蚀只能发生在130Ma之前;初步厘定古亚洲洋沿索伦一延吉缝合带自西向东闭合于260~250Ma,古特提斯洋北支最终闭合于220Ma;揭示华北克拉通对于Kenor、Columbia、Rodinia、Gondwana和Pangea超大陆事件均有响应,发现了拉马甘迪(Lomagundi)事件的碳同位素正向漂移现象,确定孔兹岩系主要形成于2.3Ga以后。
贵州开阳磷矿西翼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Vol.39,No.3 2021年3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综合利用贵州开阳磷矿西翼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张朝举,蔡兴林,雷灵芳,樊鑫,周忠容,郭江波(中化地质矿山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贵阳550002)摘要:贵州开阳确矿西翼矿区是新发现的大型富磷矿床。
本文结合矿床含磷岩系、矿石矿物组合及化学组分等特征,探讨确矿成矿地质条件。
研究表明,该区富确矿的形成与成矿背景、古海洋、古气候、古生物、物源和沉积环境有关,频繁海进海退作用,使未固结的磷质灰泥受到多次的打碎、冲刷和波选,再沉淀沉积,最终形成了品位高、厚度大的磷块岩矿床。
关键词:磷块岩;成矿条件;沉积环境;开阳磷矿中图分类号:P58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500(2021)03-0075-03DOI:10.3969/j.issn.1008-9500.2021.03.022Study on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 Wing Mining Area of Kaiyang Phosphorus Mine,GuizhouZHANG Chaoju,CAI Xinglin,LEI Lingfang,FAN Xin9ZHOU Zhongrong,GUO Jiangbo (Guizhou Geological Prospecting Institute of China Chemical Geology and Mine Bureau,Guiyang550002,China) Abstract:The west wing mining area of Kaiyang Phosphate Mine in Guizhou is a newly discovered large-scale rich phosphate deposit.In this paper,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osphate rock series,ore mineral assemblag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eposit,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phosphate mineralization are discussed.Research shows that the formation of phosphate-rich ore in this area is related to the mineralization background,paleo-ocean,paleoclimate,paleontology,provenance,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and frequent transgressions and retreats have caused the unconsolidated phosphate mortar to be broken,scoured and wave-selected for many times,and re-precipitated and deposited,eventually forming high-grade and thick phosphate rock deposits.Keywords:phosphorite;metallogenic conditions;sedimentary environment;Kaiyang Phosphate Mine贵州开阳磷矿西翼矿区位于黔中地区开阳县与息烽县交界处,是一个新发现的大型磷矿床。
苏鲁造山带新沂地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成因及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
苏鲁造山带新沂地区新元古代花岗片麻岩成因及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响应张琪;周琦忠;孙超;施建斌;王博;侯琪;罗跃;冯学知;王国强【期刊名称】《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年(卷),期】2024(54)1【摘要】新沂地区花岗片麻岩位于苏鲁造山带的西缘。
本文通过新沂地区花岗片麻岩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其成因与构造环境,以揭示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该地区的反响。
研究认为:研究区花岗片麻岩属准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具有高SiO_(2)、富碱、贫CaO、低Al_(2)O_(3)质量分数的特征,以及右倾海鸥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富集Rb、Zr、Hf 等元素,严重亏损Sr、Eu、Nb、Ta等元素,形成年龄为746.0~742.5 Ma。
新沂地区花岗片麻岩是来自下地壳物质为主、少量幔源物质的部分熔融,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以钾长石和斜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而后经过超高压变质作用最终形成。
研究区花岗片麻岩形成于新元古代后碰撞伸展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苏鲁造山带新沂地区的最初响应。
【总页数】20页(P140-159)【作者】张琪;周琦忠;孙超;施建斌;王博;侯琪;罗跃;冯学知;王国强【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1【相关文献】1.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Nd同位素制约2.苏鲁造山带胶东区段花岗片麻岩类的常量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扬子克拉通北缘新元古代活动大陆边缘的证据3.苏鲁造山带大规模岩浆活动的证据:新元古代多成因花岗质片麻岩4.北山北带新元古代A 型花岗岩:Rodinia超大陆裂解早期的地质响应5.阿尔金且末—若羌地区新元古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汇聚时限的约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大陆拉斑玄武岩对新元古代裂解事件的制约
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大陆拉斑玄武岩对新元古代裂解事件的制约王飞;王博;舒良树【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0(026)002【摘要】塔里木西北缘新元古界苏盖特布拉克组不整合覆盖在前寒武纪阿克苏群蓝片岩及侵入其中的基性岩墙之上,苏盖特布拉克组底部发育两层玄武岩夹层,其形成时代和成因背景对认识塔里木板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及有关的超大陆循环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这两层玄武岩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U-Pb 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玄武岩均属于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性与典型的大陆溢流玄武岩非常相似,其岩浆来源于富集地幔,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作用.玄武岩中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分布在1945~755Ma,这些锆石均属于玄武岩浆上升过程中从地壳岩石捕获的继承锆石,记录了塔里木北缘元古代期间多期变质和岩浆事件.这一年龄范围表明,玄武岩形成的时代应晚于755Ma.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阿克苏大陆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可能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之下的地幔柱活动有关,是塔里木板块从Rodinia超大陆裂解出来的直接证据.【总页数】12页(P547-558)【作者】王飞;王博;舒良树【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5;P597.3【相关文献】1.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及Nd同位素制约 [J], 胡建;邱检生;王汝成;蒋少涌;于津海;倪培2.塔里木西南缘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裂解的证据 [J], 张传林;叶海敏;王爱国;郭坤一;董永观3.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洋县桑溪沟花岗岩成因:Rodina超大陆裂解与地壳重熔[J], 段博林;苏犁;王静;肖亮4.塔里木北缘Rodinia超大陆聚合事件——来自新元古代早期花岗岩成因的证据[J], 雷会敏;郭瑞清;刘桂萍;米尔古丽·阿布拉;梁文博;邹明煜5.Rodinia超大陆裂谷裂陷高潮与裂-坳转换:来自塔里木西北缘阿克苏地区碎屑锆石的制约 [J], 刘博;张文高;陈正乐;袁峰;韩凤彬;霍海龙;李季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odinia裂解与华南微板块形成和演化
Rodinia裂解与华南微板块形成和演化廖宗廷;马婷婷;周征宇;陈跃昆【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33)009【摘要】介绍了Rodinia研究的历史、现状及主要进展,分析了华南相关地块在Rodinia中的位置以及从Rodinia到Pangea的演化历程.分析结果表明,扬子陆块从Rodinia裂离后,其间在Gondwana形成时,可能发生过湘桂地体、云开地体、浙闽地体、保山地体和腾冲地体的碰撞拼贴造山作用过程.在古特提斯演化阶段,这些地体随古特提斯洋的开启而与扬子陆块裂离,并逐渐形成多岛洋的构造格局,之后又随Pangea的形成而再次与扬子陆块碰撞拼贴增生.因此,Rodinia,Gondwana,Pangea等的形成、裂解和裂离后地体的拼贴增生是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格局和演化的关键之一.Rodinia应该是华南大地构造研究值得重视的重要课题.【总页数】5页(P1182-1185,1190)【作者】廖宗廷;马婷婷;周征宇;陈跃昆【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1【相关文献】1.扬子板块北缘花山群沉积时代及其对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制约 [J], 田辉;李怀坤;周红英;张健;张阔;耿建珍;相振群;瞿乐生2."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华南野外现场国际学术交流会"圆满结束 [J],3.华南新元古代中期裂谷火山岩系:Rodinia超大陆裂谷化-裂解的地质纪录 [J], 夏林圻;夏祖春;李向民;马中平;徐学义4.华南陆区板块活动与构造体系的形成演化\r——纪念李四光先生诞辰130周年[J], 杨明桂;王光辉5.华南陆块的形成与Rodinia超大陆聚合-裂解——观察、解释与检验 [J], 李献华;李武显;何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中国古大陆中—新元古代汇聚与裂解的地质记录
试论中国古大陆中—新元古代汇聚与裂解的地质记录
高坪仙;刘新秒
【期刊名称】《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年(卷),期】1999(022)001
【摘要】自1990年新元古Rodinia超大陆提出后,现已发展地学研究热点之一。
在全球新元古代超大陆旋回的汇聚与裂解机制影响下,中国古大陆也随之变化。
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初的汇聚和新元古代晚期的裂解是最重要的两次地质事件。
塔里木、华北、华南古陆都有它地地质记录。
【总页数】8页(P47-54)
【作者】高坪仙;刘新秒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47
【相关文献】
1.塔里木西南缘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裂解的证据 [J], 张传林;叶海敏;王爱国;郭坤一;董永观
2.内蒙古苏左旗南部华北板块北缘中新元古代-古生代裂解-汇聚事件的地质记录[J], 张臣;吴泰然
3.青海柴北缘新元古代超大陆裂解的地质记录--全吉群 [J], 李怀坤;陆松年;王惠初;相振群;郑建康
4.甘肃北山西部新元古代陆块汇聚与裂解事件的岩石记录 [J], 于海峰;陆松年
5.内蒙狼山北部古元古代变质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代学——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岩浆记录 [J], 孙立新;张云;胡晓佳;任邦方;王树庆;张天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的厘定--罗迪尼亚大陆裂解的证据?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的厘定--罗迪尼亚大陆裂解的证据?杨经绥;史仁灯;吴才来;陈松永【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4(000)010【摘要】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河及绿梁山一带"奥陶纪"滩涧山群中分出-套"新元古代"的蛇绿岩组合,主要由玄武质(枕状)熔岩、岩墙群、辉长岩等古洋壳岩石组成,其中以MORB和岛弧玄武岩为主,岩石变质程度达角闪岩相.蛇绿岩洋壳的Rb-Sr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为768Ma±39Ma,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值780Ma±22Ma.这套古洋壳岩石与典型的奥陶纪(约500Ma)火山岩不同,后者主要为中基性岛弧火山岩,岩石仅发生轻微绿片岩相变质;而前者与榴辉岩的成分可以对比,并且与榴辉岩原岩的时代(75~800Ma)相同.推断绿梁山的海底玄武质岩类可能就是榴辉岩的原岩,祁连地区新元古代蛇绿岩洋盆是在罗迪尼亚大陆大约800~750Ma发生裂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总页数】7页(P892-898)【作者】杨经绥;史仁灯;吴才来;陈松永【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3【相关文献】1.康滇地轴新元古代成矿作用与罗迪尼亚超大陆 [J], 王红军;李巨初;薛钧月2.塔里木西南缘新元古代辉绿岩及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裂解的证据 [J], 张传林;叶海敏;王爱国;郭坤一;董永观3.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的厘定--罗迪尼亚大陆裂解的证据? [J], 杨经绥;史仁灯;吴才来;陈松永4.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蛇绿岩的厘定--罗迪尼亚大陆裂解的证据? [J], 杨经绥;史仁灯;吴才来;陈松永5.从罗迪尼亚到冈瓦纳超大陆——对新元古代超大陆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 [J], 陆松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3 C B 7 1 6 5 0 7 ) 、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 4 0 2 2 1 3 0 1 ) 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项目( N C E T 0 4 0 4 5 9 ) 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胡建,男, 1 9 8 0年生,博士研究生,岩石学专业,E m a i l :h u j i a n @n j u . o r g . c n 1 9 6 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岩石学专业,E m a i l :j s q i u @n j u . e d u . c n 通讯作者:邱检生,男,
( 0 6 ) 1 3 2 1 3 3 1 0 0 0 0 5 6 9 / 2 0 0 7 / 0 2 3
A c t aP e t学报
新元古代 R o d i n i a 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扬子北东缘的 最初响应: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的锆石 U P b年代学及 N d同位素制约
F i g . 1 S k e t c hm a ps h o w i n gt h e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g n e i s s i ca l k a l i n eg r a n i t e s i nD o n g h a i a r e a 状碱性花岗岩为对象, 运用先进的 L A I C P M S技术, 对岩石 中的锆石进行 U P b 同位素定年, 并在系统的元素地球化学
胡建 邱检生 王汝成 蒋少涌 于津海 倪培 H UJ i a n ,Q I UJ i a n S h e n g ,WA N GR u C h e n g ,J I A N GS h a o Y o n g ,Y UJ i n H a i a n dN I P e i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 1 0 0 9 3 S t a t e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f o r M i n e r a l D e p o s i t s R e s e a r c h ,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2 1 0 0 9 3 ,C h i n a 2 0 0 7 0 1 2 0收稿, 2 0 0 7 0 5 2 4改回.
1 3 2 2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岩石学报 2 0 0 7 , 2 3 ( 6 )
图1 东海地区片麻状碱性花岗岩分布略图
1 片麻状碱性花岗岩; 2 榴辉岩; 3 黑云变粒岩;4 斜长角闪岩;5 变辉长岩;6 下元古界;7 中元古界;8 上元古界;9 第四系;1 0 断裂 ( 郯庐断裂;② 邵桑断裂;③ 海泗断裂;④ 嘉山 响水断裂;⑤ 五莲 威海断裂;⑥ 沭阳 连云港断裂) ①
H uJ ,Q i uJ S ,Wa n gR C ,J i a n gS Y ,Y uJ Ha n dN i P e i . 2 0 0 7 .E a r l i e s t r e s p o n s e o f t h e N e o p r o t e r o z o i c R o d i n i ab r e a k u pi n :C o n s t r a i n t sf r o mz i r c o nU P bg e o c h r o n o l o g ya n dN di s o t o p e so ft h eg n e i s s i ca l k a l i n e t h en o r t h e a s t e r nY a n g t z ec r a t o n g r a n i t e s i nD o n g h a i a r e a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 2 3 ( 6 ) : 1 3 2 1- 1 3 3 3 A b s t r a c t T h eD o n g h a i g n e i s s i ca l k a l i n eg r a n i t e sa r et h em o s t t y p i c a l p e r a l k a l i n eA t y p eg r a n i t e sb e a r i n ga l k a l i n ef e r r o m a g n e s i a n m i n e r a l s i nt h en o r t h e a s t e r nm a r g i no f t h eY a n g t z eC r a t o n .H i g h l y p r e c i s ez i r c o nU P bd a t i n gb ye m p l o y i n gL A I C P M St e c h n i q u e i n d i c a t e s t h a t t h e s e r o c k s w e r e f o r m e di nm i d d l e N e o p r o t e r o z o i c ( c a . 7 7 0 M a ) ,a n dt h e nh a db e e ne x p e r i e n c e db o t hu l t r a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c a .2 5 0 M a )a n ds u b s e q u e n t l yl a r g e s c a l ea m p h i b o l i t e f a c i e sr e t r o g r a d em e t a m o r p h i s ma ta b o u t m e t a m o r p h i s mi ne a r l y M e s o z o i c( 2 1 0 M a . S y s t e m a t i c N di s o t o p i c t r a c i n g s h o w s t h a t t h e D o n g h a i g n e i s s i c a l k a l i n e g r a n i t e s h a v e h i g h e r ( t )v a l u e s (+ 1 4~- 5 9 1 ) , ε N d i n d i c a t i n gt h a t t h e yw e r el i k e l yp r o d u c e db y p a r t i a l m e l t i n g o f i m m a t u r e l o w e r c o n t i n e n t a l c r u s t m a t e r i a l s ,b u t m i n o r a m o u n t s o f m a n t l e m a t e r i a l s m i g h tb ei n v o l v e di n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s o m eo ft h e s er o c k s .B yi n t e g r a t i n gt h e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o ft h ep a l e o g e o g r a p h i c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R o d i n i a s u p e r c o n t i n e n t , i t i s i n f e r r e dt h a t s i n c e e a r l y N e o p r o t e r o z o i c , t h e n o r t h e a s t e r nm a r g i no f t h e Y a n g t z e b l o c k m i g h t h a v eb e e nu n d e r a na c t i v ec o n t i n e n t a l m a r g i ns e t t i n gw h i c hw a s i n d u c e db ys u b d u c t i o no f o c e a n i cp l a t e .T h eD o n g h a i g n e i s s i c a l k a l i n eg r a n i t e s e m p l a c e dd u r i n g m i d d l e N e o p r o t e r o z o i c b e l o n g t o t h e A ( p o s t o r o g e n i c )s u b g r o u p , w h i c hw e r e p r o d u c e di na b a c k a r c 2 e x t e n s i o ns e t t i n g .T h ef o r m a t i o no f t h e s eg n e i s s i ca l k a l i n eg r a n i t e s c a nr e p r e s e n t s t h ee a r l i e s t r e s p o n s eo f t h eR o d i n i ab r e a k u pi nt h i s a r e a . K e yw o r d s G n e i s s i ca l k a l i n eg r a n i t e ,L A I C P M Sz i r c o nU P bd a t i n g ,N di s o t o p i ct r a c i n g ,R o d i n i as u p e r c o n t i n e n t b r e a k u p , D o n g h a i ,J i a n g s uP r o v i n c e 摘 要 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是扬子克拉通北东缘最具代表性的含碱性铁镁矿物的过碱性 A型花岗岩。高精度的 L A I C P M S 锆石 U P b 定年结果表明, 这些岩石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 7 7 0 M a 左右, 并在约 2 5 0 M a 时经历超高压变质作用, 之后 又于 2 1 0 M a 左右遭受了大规模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 N d同位素示踪表明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具有相对偏高的 ( t ) 值(+ 1 4~- 5 9 1 ) , 指示其应是成熟度较低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但不排除部分岩体在成岩过程中可能有少量幔 ε N d 源物质卷入。综合 R o d i n i a 超大陆古地理复原资料, 推测扬子板块北东缘自新元古早期以来一直为接受大洋板块俯冲的活动 大陆边缘。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的东海片麻状碱性花岗岩属 A 型花岗岩, 为弧后拉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该类岩石的 2 o d i n i a 超大陆裂解事件在该地区的最初响应。 产出代表了 R 关键词 片麻状碱性花岗岩;L A I C P M S 锆石 U P b 定年;N d 同位素示踪;R o d i n i a 超大陆裂解;江苏东海 中图法分类号 P 5 8 8 . 1 2 1 ;P 5 9 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