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数列的综合应用w
第五节 数列的综合应用 课件(共24张PPT)
所以数列{bn}的前n项和b1+b2+…+bn=log4[f(a1)·
f(a2)·…·f(an)]=log4(2×22×…×2n)= log421+2+…+n=12×(1+2+…+n)=n(n4+1).
答案:n(n4+1)
得2,f(a1),f(a2),…,f(an),2n+4成等差数
列,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
.
解析:(1)因为F(x)=f x+12-1是R上的奇函数, 所以F(-x)=-F(x), 故f 12-x+f 12+x=2(x∈R),(*) 令x=0,得f 12=1. 令t=12-x,则12+x=1-t(t∈R), (*)式可化为f(t)+f(1-t)=2(t∈R).
因此{an}的通项公式为an=3n-2 1.
(2)由(1)知a1n=3n-2 1. 因为当n≥2时,3n-1≥2×3n-1, 所以3n-1 1≤2×13n-1. 于是a11+a12+…+a1n≤1+13+…+3n1-1=321-31n<32. 所以a11+a12+…+a1n<32.
考点2 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应用
[例2] (1)已知F(x)=f x+12 -1是R上的奇函
数,an=f(0)+f n1+f n2+…+f n-n 1+f(1)(n∈
N*),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A.an=n-1
B.an=n
C.an=n+1
D.an=n2
(2)已知函数f(x)=log2 x,若数列{an}的各项使
1.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公差d>0,a6和
a8是函数f(x)=
15 4
ln
x+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第一章:数列的概念与应用1.1 数列的定义与表示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表示方法,如通项公式、列表法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数列的性质,如项数、公差、公比等。
1.2 数列的求和公式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让学生理解其推导过程。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数列的前n项和等。
第二章:数列的性质与应用2.1 数列的单调性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的单调性,包括递增和递减。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并运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2 数列的周期性介绍数列的周期性概念,让学生理解周期数列的性质。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周期性解决实际问题,如解数列的方程等。
第三章:数列的极限与应用3.1 数列极限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理解数列极限的含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数列极限的性质,如保号性、夹逼性等。
3.2 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介绍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如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定理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极限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求数列的极限值等。
第四章:数列的级数与应用4.1 数列级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数列级数的概念,理解级数的特点和分类。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如收敛性和发散性等。
4.2 数列级数的计算方法介绍数列级数的计算方法,如比较法、比值法、根值法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级数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级数的收敛性等。
第五章:数列的应用举例5.1 数列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列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如人口增长模型、存货管理模型等。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列建立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5.2 数列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介绍数列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如振动序列、量子力学中的能级等。
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列解决物理学中的问题,如计算振动序列的周期等。
第六章:数列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6.1 数列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数列在投资组合中的作用,如资产收益的序列分析。
数列高考专题突破数列的综合应用课件pptx
2. 在解决一些与长度相 关的几何问题时,可以 通过数列的递推关系式 得出结论,例如利用等 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 某条线段的长度。
3. 数列还可以用于解决 一些与图形数量关系相 关的问题,例如利用等 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 和公式可以求出某个图 形中线条的数量。
数列在经济中的应用
01
02
总结词:数列在经济中 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利用 数列模型描述经济现象 的变化规律,以及求解 与经济决策相关的问题 。
04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在几何中的应用
01
02
总结词:数列在几何中 的应用涉及利用数列的 性质解决与几何图形相 关的问题,如求面积、 周长等。
详细描述
03
04
05
1. 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 数列的性质,可以求出 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或 周长,例如等差数列的 前n项和公式可以用于 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 式可以用于求圆的面积 。
前n项和公式
03
$S_n = \frac{a_1(1 - q^n)}{1 - q}$。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性
极限的定义
如果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a_n$的项无限接近于某个确定的数$A$,则称$A$为数 列$a_n$的极限。
收敛性的定义
如果数列$a_n$有极限,则称该数列收敛;否则称该数列发散。
极限的存在性定理
数列的应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定期存款的复利计算,贷款的月还款额 计算,物价的指数上涨等都涉及到数列的 知识。
VS
数学领域中的应用
如在微积分、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 中,数列的知识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0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 本性质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数列的综合运用新
解析:对于A,即若{an}>M,an与an+1中至少有一个 不小于M,则数列{an}的各项不一定都大于M,错误;对于 B,若{an}>M,an与an+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bn}>M, bn与bn+1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M,但它们不一定是同一个n 值,则{an+bn}>2M不成立;对于C,若{an}>M,数列各项 的正负及M的正负不确定,则{a}>M2不成立;则只有D成立,
(4)数列的实际应用:现实生活中涉及利率,产品利润, 工作效率,人口增长,常常考虑用数列知识加以解决.
1.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20分钟分裂一次(1个分
裂成2个),经过3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以繁殖成 ( )
A.511个
B.512个
C.1023个
D.1024个
解析:由题意知,细菌繁殖过程可以看作一个首项为
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模型,所以a10=a1q9=29=512.故应 选B.
答案:B
2 . 数 列 {an} 的 通 项 公 式 是 关 于 x 的 不 等 式 x2 -
x<nx(n∈N*)的解集中的整数个数,则数列{an}的前n项和Sn
=
()
A.n2
B.n(n+1)
C.
D.(n+1)(n+2)
解析:由x2-x<nx,得0<x<n+1(n∈N*), 因此an=n, Sn=
故选D.
答案:D
1.在解决数列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用函数的观点和思想认识数列,将数列的通项公式 与求和公式都看作自变量为正整数的函数. (2)用方程思想去处理数列问题,把通项公式与求和公 式 看作列方程的等量关系. (3)用转化思想去处理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 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4)用猜想与递推的思想去解决数学问题.
数列的综合应用
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列的综合是数列中各个数值的求和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列的综合应用,从数学角度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一、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在介绍数列的综合应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列的基本定义和性质。
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其中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
根据数列的性质,我们可以将数列分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常见类型。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差都相等,这个固定的差值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d表示公差。
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项之比都相等,这个固定的比值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一般形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第n项,a1表示首项,r表示公比。
二、数列的综合应用数列的综合应用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各个学科领域中,下面将从几个具体问题场景中介绍数列的应用。
1. 汽车里程计算假设一辆汽车从起点出发,每小时行驶的里程数分别是12公里、15公里、18公里、21公里...... 如果想知道5个小时内总共行驶了多少公里,我们可以使用等差数列的综合公式来计算。
首先确定首项a1=12,公差d=3(每小时增加3公里),然后带入数列综合公式Sn =(n/2)[2a1+(n-1)d],代入n=5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75公里。
因此,这辆汽车在5个小时内共行驶了75公里。
2. 学生成绩评估假设某学生在数学考试中的成绩分别是80分、85分、90分、95分......,如果想知道前10次考试的总分,我们可以使用等差数列的综合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确定首项a1=80,公差d=5(每次考试分数增加5分),然后带入数列综合公式Sn = (n/2)[2a1+(n-1)d],代入n=10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875分。
因此,这名学生前10次数学考试的总分为875分。
数列的综合应用总结
数列的综合应用总结数列作为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数学对象,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数列的综合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包括数列的定义、数列求和的方法以及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
一、数列的定义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有序集合。
一般用an表示数列中的第n个数,其中n为正整数,称为项号。
数列的通项公式表示了数列中任意一项与项号之间的关系。
二、数列求和的方法1.等差数列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即Sn =(a1 + an) * n / 2。
2.等比数列求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通过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来计算,即Sn =(a1 * (1 - q^n)) / (1 - q),当|q| < 1时成立。
3.其他数列求和方法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还存在一些特殊的数列,它们的求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比如斐波那契数列、调和数列等,它们的求和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数列的规律来确定。
三、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数列的应用广泛存在于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过程中。
下面以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来说明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金融领域在金融领域中,利率、投资回报率等与时间相关的指标可以使用数列进行建模。
比如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期的还款金额就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求和来计算。
2.物理学领域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现象的变化过程可以用数列进行描述。
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表示和推导。
3.计算机科学领域在算法设计和数据处理中,数列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排序算法中,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算法利用了数列的递推和分治思想来实现高效的排序。
四、总结数列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学对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5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特训营》 ·数学 返 回
解析:由已知可得S1+S2+4 S3+S4= 1+(1+2)+(1+2+4 4)+(1+2+4+a)=6,∴a=6,故选 A.
9
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特训营》 ·数学 返 回
3.[模拟演练](2022·天津模拟预测)已知函数f(x)=log2x,若数列{an}的 各项使得2,f(a1),f(a2),…,f(an),2n+4成等差数列,则数列{an}的 前n项和Sn=________.
=2026.
17
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特训营》 ·数学 返 回
解决新定义中的数列问题的一般流程: (1)读懂定义,理解新定义数列的含义; (2)特殊分析,比如先对n=1,2,3,…的情况进行讨论; (3)通过特殊情况寻找新定义的数列的规律及性质,以及新定义数 列与已知数列(如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关系,仔细观察,探求规律,注重 转化,合理设计解题方案; (4)联系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知识将新定义数列问题转化为熟悉的 知识进行求解.
202数4届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特《训高营考》特·训数营学》 ·返数回学
第5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1 1
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特训营》 ·数学 返 回
课程标准解读
关联考点
1.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 1.数列的新定义问题
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 2.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 2.能用相关知识解决与前n项
和相关的问题
11
数列的综合应用
《高考特训营》 ·数学 返 回
4.[真题体验](2021·浙江卷)已知a,b∈R,ab>0,函数f(x)=ax2+
b(x∈R).若f(s-t),f(s),f(s+t)成等比数列,则平面上的点(s,t)的轨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通过对数列综合应用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2. 等比数列的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
3. 数列的极限: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的性质等。
4. 数列的收敛性:收敛数列的定义、收敛数列的性质等。
5. 数列的应用举例:如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设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数列的基本概念,讲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性质。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3. 讲解数列的极限和收敛性,分析数列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5. 通过课后习题,检查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习题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
2.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3. 学生对数列应用案例的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数列综合应用的教学PPT,包含数列的基本概念、性质、应用案例等内容。
2. 案例素材:收集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如人口增长、放射性衰变等。
3. 课后习题:编写具有代表性的课后习题,检验学生对数列知识的掌握。
4. 教学视频:寻找相关的教学视频,如数列的极限、收敛性的讲解等,辅助学生理解难点内容。
数列的综合应用PPT精品课件_1
∴ a=32 a1a9,即(a1+2d)2=a1(a1+8d)⇒d2=a1d,∵d≠0,
∴a1=d.① 又∵S5= ,a52∴5a1+ 由①②解得:a1=53 , d= .53∴an=
·+d553(2=n4-(a11+)×4=d)253.n②.
3 5
2. 定义“等积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 与它前一项的积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 等积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积数列的“公积”.已知数列
bn n
3an ,
∴bn=n·32n-2,
设{bn}的前n项和为Tn,则
设{bn}的前n项和为Tn,则 Tn=1×30+2×32+3×34+…+n×32n-2,① 9Tn=1×32+2×34+3×36+…+n×32n,② ①-②得-8Tn=1+32+34+…+32n-2-n×32n
1 9n n 32n 19
1 22
,
,
an-an-1-1=
3 2
1 2n1
,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an-a1-(n-1)
∴an=a1+n-1
3 2
1 2
(1 1
1
2n1 1
)
1 2
(n
3 2
1)
(
1 2
1 22
3 (1 2
1 2n1
)
1 2n1
1 1.1
方法二(迭代法):an=1.1·an-1-b=1.1·(1.1·an-2-b)- b=1.12an-2-b(1+1.1)=1.13an-3-b(1+1.1+1.12)=… =1.1na-b(1+1.1+1.12+…+1.1n-1)=1.1na-10(1.1n -1)b.
经典例题
题【型例一1】 建假立设等某差市或2等0比08数年列新模建型住解房应40用0题万平方米,其 中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
《数列综合应用举例》教案第一章: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1 数列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列的基本形式,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1.2 数列的性质引导学生学习数列的基本性质,如数列的项数、首项、末项、公差、公比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数列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章:数列的求和2.1 等差数列的求和引导学生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理解公差、首项、末项与求和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2 等比数列的求和引导学生学习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理解公比、首项、末项与求和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求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求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数列的极限3.1 数列极限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理解数列极限与数列收敛的关系。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如保号性、单调性等。
3.2 数列极限的计算引导学生学习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如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定理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极限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数列的应用4.1 数列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在数学分析中的应用,如级数、积分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列在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4.2 数列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列在不同学科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章:数列的综合应用5.1 数列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如库存管理、成本分析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列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5.2 数列在工程科技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在工程科技中的应用,如信号处理、结构分析等。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列在工程科技中的作用,并能够运用数列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数列的综合应用【一线名师精讲】基础知识串讲:(一)数列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数列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命题,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变化趋势及近几年强调加强基础,提高能力,注重素质等要求来看,加大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对等价转化的要求也较高,综合函数、方程、不等式知识增多,以上成为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目。
2、应用问题是选取现实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事件作为载体,要求学生能进行科学的抽象,将这些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求解,数学的应用问题,易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凡涉及利息、产量、价格等与增长率有关的实际问题,均可转化成相应的数列问题,利用数列的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
(二) 数列的综合应用的主要思想方法:用函数的思想研究数列问题是最基本的思路;利用转化法,将一般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是学习本章的基本方法.诸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利用方程求解的思想、归纳猜测的思想在数列综合题中都有较好的体现基本题型指要函数与数列的有机结合,函数中有数列、有不等式;不等式中有函数、有数列;数列中有函数,有不等式,三者相互为用.由于用函数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或用函数给出某些量的关系,使函数与数列更为有机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也更便于运用函数的关系与性质来研究数列.更有一些含有参数的数列综合题,看清各量具有显现的关系,挖掘隐含条件,运用函数与方程的知识解决问题体现了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1】 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 1,)1(2≥-+=n a S n n n(1)写出数列{}n a 的前三项321,,a a a ; (2)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证明:对任意的整数4>m ,有8711154<+++m a a a 解析:(Ⅰ)由.1,121111=-==a a S a 得 由.0,)1(2222221=-+==+a a S a a 得 由.2,)1(23333321=-+==++a a S a a a 得 (Ⅱ)当2≥n 时,有,)1(2)(211n n n n n n a a S S a -⨯+-=-=-- ,)1(2211---⨯+=n n n a a ,)1(22221----⨯+=n n n a a…… .2212-=a a所以122111)1(2)1(2)1(22-----⨯++-⨯+-⨯+=n n n n n a a ].)1(2[323])2(1[2)1(2)]2()2()2[()1(21211211--------+=----=-++-+--+=n n n nn n n n n经验证1a 也满足上式,所以 .1],)1(2[3212≥-+=--n a n n n (Ⅲ)证明:由通项公式得.24=a 当3≥n 且n 为奇数时,]121121[2311121-++=+--+n n n n a a ).2121(232222312222223123221213221----------+=+⨯<--++⨯=n n n n n n n n n n 当m m 且4>为偶数时,m a a a 11154+++ )212121(2321)11()11(14431654--++++<+++++=m m m a a a a a.878321)211(4123214=+<-⨯⨯+=-m 当m m 且4>为奇数时,.87111111115454<++++<++++m m m a a a a a a a 所以对任意整数m>4,有.8711154<+++m a a a 点评:本题将数列与不等式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运算到推理,都要有很强的思维判断力和熟练的解题技能。
合理运用放缩法,能使解题简洁、运算简单,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反之,则会因运算繁杂而不断出错而无法进行下去。
思维水平较高者因善于运用思维而赢得时间,是高层次的解决问题能力的标志。
【例2】 已知函数x b a x f ⋅=)(的图象)41,4(A和)1,5(B ,(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n n S n n f a 是正整数,,)记()(log 22=是数列的前n 项和,解关于n 的不等式:;0≤n n S a则说明理由。
相应的项数;若不是,中的项?若是,则求出是否是数列,整数与)中的)对于((}{1023 4n n n n S a S a 思路:(1)把点B A ,的坐标代入x b a x f ⋅=)(即可确定b a ,的值;(2)先判断{}n a 的类型,确定求n S 的方法。
(3)判断410是否为{}n n S a 中的项,一般看410=n n S a 有无正整数解,但此题出现三次方程,不易求解,故此法不行。
观察)9)(5(2--=n n n S a n n 的特点,可知4≤n 时较小,当95≤≤n 时,100≥≤n S a n n ,时,n n S a 是关于n 的函数,可估算接近410的值。
解析:⎪⎩⎪⎨⎧==⎪⎩⎪⎨⎧⋅=⋅=410241141154b a b a b a ,得)由(x x f 410241)(⋅=∴ 102)410241(log 22-=⋅=n a n n )由题意( )9()(21-=+=n n a a nS n n)9)(5(2--=⋅n n n S a n n950≤≤≤n S a n n 得由98765,,,,故=n40728464344332211====S a S a S a S a ,,,)( ;时,当095≤≤≤n n S a n422221097242210<=≤≤≤S a S a n n n 时,当 42323101159223>=≥≥S a S a n n n 时,当中的项不是数列因此,}{104n n S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不等式、函数的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的解法中有一种估算法,它是函数单调性的一个应用,它体现了特殊化思想,这是一种探索问题的有效方法。
【例3】如图,直线≠≠-+=k k k kx y l ,0(1:1)21±与2121:2+=x y l 相交于点P 。
直线1l 与x轴交于点P 1,过点P 1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l 于点Q 1,过点Q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1l 于点P 2,过点P 2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2l 于点Q 2,…,这样一直作下去,可得到一系列点P 1,Q 1,P 2,Q 2,…。
点P n (n=1,2,…)的横坐标构成数列{}n x 。
(Ⅰ)证明;),1(2111*+∈-=-N n x kx n n (Ⅱ)求数列{}n x 的通项公式; (Ⅲ)比较22nPP 与54212+PP k 的大小。
思路:过n P 作X 轴的垂线交2l 于n Q ,再过n Q 作X 轴的平行线交1l 于1+n P ,从中寻求n x 与1+n x 的关系。
解析:(Ⅰ)证明 设点n P 的坐标是).,(n n y x 由已知条件得点1,+n n P Q 的坐标分别是: ).2121,(),2121,(1+++n n n n x x x x 由1+n P 在直线1l 上,得k kx x n n -+=++121211 所以),1()1(211-=-+n n x k x 即.),1(2111*+∈-=-N n x kx n n (Ⅱ)解 由题设知 ,011,1111≠-=--=k x k x 又由(Ⅰ)知.),1(2111*+∈-=-N n x kx n n 所以 数列{}1-n x 是首项为x 1—1 ,公比为k21的等比数列。
从而,)21(111-⨯-=-n n kk x 即nn kx )21(21⨯-=,*∈N n 。
(Ⅲ) 解 由⎪⎩⎪⎨⎧-+=+=,1,2121k kx y x y 得点P 的坐标为(1,1)。
所以,)21(2)21(8)11(2)1(22222222-+⨯=--++-=n n n n nkk k kx x PP .945])10()111[(4542222212+=+-+--=+k kk PP k ()i 当21〉k ,即21-<k 或21>k 时,.109154212=+>+PP k 而此时,1210<<k 所以.1021822=+⨯<nPP 故.5422122+<PP k PP n)(ii 当,21210<<k 即)21,0()0,21( -∈k 时,.109154212=+<+PP k而此时,121>k 所以.1021822=+⨯>nPP故.5422122+>PP k PP n点评:该题入手比较容易,只需正确计算出点的坐标,便可顺势导出正确结果,但对运算能力和处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有效考查应变能力,这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
【例4】某地区由于各种原因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已知1996年年底的林地面积为100万公顷,从1997年起该林区进行开荒造林,每年年底的统计结果如下:试根据此表所给数据进行预测(表中数据可以按精确到0.1万公顷考虑)(1)如果不进行从1997年开始的开荒造林,那么到2010年年底,该林区原有林地减少后的面积大约变为多少万公顷?(2)如果从1997年开始一直坚持开荒造林,那么到那一年年底该林区的林地总面积达102万公顷?思路: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可以发现,该林区原有林地面积基本成等差数列递减,公差约-0.2,每年开荒造林面积基本是常数0.3,题中两问都可以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解.解析:(1)记1997年该林区原有林地面积为a 1,到2010年年底该林区原有林地减少后的面积大约变为a 14,从表中看出{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d 约-0.2,故a 14=a 1+(n -1)d=99.8+(14-1)(-0.2)=77.2 所以到2010年年底,该林区原有林地减少后的面积大约变为77.2万公顷.(2) 根据表中所给数据,该林区每年开荒造林面积基本是常数0.3万公顷,设1997年起,n 年后林地总面积达102万公顷,结合(1)可知:99.8+(n -1)(-0.2)+n ×0.3≥102 n ≥20即2016年年底,该林区的林地总面积达102万公顷.点评:本题文字语言图表语言相结合,表达形式复杂,数学化之后,只保留数字特征规律,实质是在a n =a 1+(n -1)d 中,已知a 1、n 、d 求a n及已知a1、d、a n求n的问题.【例5】如图1是一个计算机装置示意图,J1,J2是数据入口处,C是计算机结果的出口,计算过程是由J1,J2分别输入自然数m和n,经过计算后得自然数由C输出.此种计算装置完成的计算满足以下三个性质:①若J1,J2分别输入1,则输出结果为1;②若J1输入任何固定自然数不变,J2输入自然数增大1,则输出结果比原来增大2;③若J2输入1,J1输入自然数增大1,则输出结果为原来的2倍.试问:(1)若J1输入1,J2输入自然数n,输出结果为多少?(2)若J2输入1,J1输入自然数m,输出结果为多少?(3)若J1输入自然数m,J2输入自然数n,输出结果为多少?思路:本题的信息语言含逻辑推理成分,粗看不知如何入手.若细品装置的作用,发现可以把条件写成二元函数式,将逻辑推理符号化,并能抽象出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的模型.解析:设f(m,n)=k,由题意,f (1,1)=1,f (m,n+1)=f(m,n)+2,f(m+1,1)=2f(m,1).(1)在f(m,n+1)=f(m,n)+2中,令m=1,则f(1,n+1)=f(1,n)+2,由此可知:f(1,1),f(1,2),f(1,3),…,f(1,n),…,组成以f(1,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有f(1,n)=f(1,1)+2(n-1)=2n-1.(2)因为f (m+1,1)=2f (m,1),于是f (1,1),f (2,1),…,f (m,1) ,…,组成以f (1,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有 f (m,1)=f (1,1)·2m-1=2m-1.(3)因为f(m,n+1)=f(m,n)+2,所以f(m,1),f(m,2),f(m,3),…,f(m,n),…,组成以f(m,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有f(m,n)=f(m,1)+2(n-1)= 2m-1+2n-2.点评:解题关键点首先要读懂题目,理解题意,要充满信心.这种给出陌生的背景(问题的情景),文字叙述比较长的题目,其实所涉及数学知识往往比较简单,剔除伪装并符号化,就是我们熟悉的问题.【阅卷老师评题】【例1】(2002全国高考)设数列}{na满足:121+-=+nnnnaaa,3,2,1=n(I)当21=a时,求432,,aaa并由此猜测na的一个通项公式;(II)当31≥a时,证明对所的1≥n,有(i)2+≥nan(ii)2111111111321≤++++++++n aaaa命题目的:本题主要考查数列和不等式知识,考查猜想、归纳、推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