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科临床路径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19个住院病种
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2021〕
1、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4、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5、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6、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8、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9、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10、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1、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12、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4、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15、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16、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17、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8、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9、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骨伤科临床路径
目录
1、胫骨平台骨折
2、踝关节骨折
3、股骨干骨折
4、肱骨干骨折
5、肱骨髁骨折
6、尺骨鹰嘴骨折
7、尺桡骨干骨折
8、股骨髁骨折
9、髌骨骨折
10、胫腓骨干骨折
11、股骨下端骨肉瘤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
一、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胫骨平台骨折(ICD-10:S82.10)
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9.36)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外伤史。
2.体检有明确体征:患侧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膝关节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明显移位的关节内骨折。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10-28天(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严重肿胀,需要等待2周方能手术)。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
2.10胫骨平台骨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
4.除外病理性骨折。
(六)术前准备0-14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骨科6个病种临床路径3.颈椎病临床路径
颈椎病临床路径
(征求意见稿)
一、颈椎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颈椎病(ICD10:M47.121、M47.22、
M47.822-823、M47.9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颈椎间盘组织或椎间关节出现退行性改变以及继发病理改变;
2.上述退变和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
脉、交感神经等);
3.由于周围组织结构的累及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第一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8月)
1.手术治疗:绝大多数脊髓型颈椎病;
2.保守治疗无效时选择手术治疗:少数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型
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17 天
(五)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M47.121、M47.22、M47.822-823、
M47.921颈椎病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病情需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5 天(工作日)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感染性疾病筛查;
4.凝血功能;
5.胸片、心电图
6.颈椎平片、CT和MRI;
7.心肌酶、肺功能、超声心动(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七)选择用药:抗生素二代头孢、青霉素类、克林霉素类、氨基甙类或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开始前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7 天
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骨科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的要求,规范医疗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结合我科实际情况,按照医院要求实施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
一、临床路径的定义
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二、临床路径的重要意义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三、临床路径的实施步骤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进入路径病历的选择要求:
1.诊断明确;
2.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选标准;
3.诊疗过程中未出现其他明显并发症、合并症;
4. 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二)实施过程控制与变异分析(附流程图)
(完整版)骨科临床路径表单汇总
(完整版)骨科临床路径表单汇总
目录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表单 (2)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表单 (5)
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路径表单 (8)
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表单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表单 (14)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路径表单 (18)
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路径表单 (21)
髋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24)
肱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28)
肱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32)
尺骨鹰嘴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34)
尺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36)
股骨头坏死临床路径表单 (38)
股骨颈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41)
股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45)
股骨下端骨肉瘤临床路径建议表单 (49)
股骨髁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52)
髌骨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55)
膝内翻胫骨高位截骨临床路径表单 (58)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61)
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64)
胫骨平台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66)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69)
踝关节骨折临床路径表单 (7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ICD-10:M41.1)行侧凸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ICD-9-CM-3:81.05/81.08)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ICD-10:M40.1)
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ICD-9-CM-3:81.04-81.08)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门诊号:
医院骨科病症诊疗的临床路径七个
医院骨科病症诊疗临床路径(七个)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行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置换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胸片、心电图;
(6)腰椎正侧位及伸屈侧位片、CT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
(2)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术前可能需要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椎间盘造影、小关节封闭、神经根封闭或硬膜外封闭以确诊;
骨科临床路径完整版AB+5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A
胫腓骨干骨折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ICD-10:S82.201)
行胫腓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ICD-9-CM-3:78.57/79.16/79.36);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 病史:外伤史;
2. 体格检查:患肢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
3. 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胫腓骨干骨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 伤前生活质量与活动水平良好;
2. 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3.首选钢板螺钉内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16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闭合性胫腓骨干骨折(ICD-10:S8
2.201).
2. 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胫腓骨干骨折;
3. 除外病理性骨折;
4.除外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
5.除外对胫腓骨干骨折手术治疗有较大影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 ;
6.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7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感染性疾病筛查、血糖;
2.胸部X光片、床头心电图;
3.骨科X线检查,必要时行CT检查;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
骨科临床路径(25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G99.2*/M51.1↑G55.1*/M51.2)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G99.2* /M51.1↑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骨科临床路径(25个)
骨科临床路径(25个)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县医院版)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G99.2*/M51.1↑G55.1*/M51.2)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9-1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G99.2* /M51.1↑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中医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中医骨伤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4.4.1
膝痹病(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一、组织管理(一)领导小组1.组成:
组长:张磊
成员:刘劲松、孙晋、马佳、李智尧、张晟、刘晓华2.领导小组职责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负责膝痹病(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的培训、组织实施、资料上报和总结等工作,并对试点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指导和督察。(二)专家组1.组成
组长:张磊
组员:刘劲松、孙晋2.专家组职责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对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进行指导、咨询和总结报告的审核。
(三)试点工作单位及负责人职责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承担本单位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任务,参加试点工作的培训和工作会议,完成所分配的病例数,并按要求上报试点进度数据和总结。二.实施计划(一)试点启动阶段(202*年3月23日202*年4月31日)1.202*年3月23日前完成本实施方案,并发送。
2.202*年4月31日前各试点单位依据本实施方案制订出各自单位的试点实施细则,并报送本协作组组长单位,以备审核。(二)、组织实施阶段(202*年4月202*年11月)1.组织培训及各试点单位实施细则制定(202*年4月)
(1)202*年3月由本病种协作组牵头单位组织本临床路径及实施方案的培训。
(2)本病种协作组对所有试点单位的实施细则进行审核。2.临床实施(202*年5月202*年11月)
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骨科中医临床路径是指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结合中医药
理论和临床实践,制定出一套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
治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骨
科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
特的优势和疗效,因此制定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对于提高骨
科治疗水平,促进中医药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制定的原则。
1. 个体化原则,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
的治疗方案,避免盲目模仿通用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原则,中医药治疗骨科疾病不仅仅是针对症状进行
治疗,更要综合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理,
以改善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3. 防治结合原则,在治疗的同时,重视疾病的预防和康复工作,避免疾病的复发和加重。
4. 临床路径的动态调整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对临床路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二、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1. 术前准备阶段,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求,进行术前的中
医辨证施治,调理患者体质,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手术风险。
2. 术中治疗阶段,在手术过程中,结合中医药的特点,进行针灸、推拿等治疗,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和恢复期。
3. 术后康复阶段,根据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中医康复方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4. 术后随访阶段,对出院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
术后并发症,确保患者康复效果。
三、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的意义。
骨科疾病临床路径(四)
约拆线时间)
□ 抗菌药物:如体温正常, 情况良好,无明显红肿时可以 □ 1 月后门诊或康复科复查
伤口情况良好,无明显红
停止抗菌药物治疗
□ 不适随诊
重
肿时可以停止抗菌药物 □ 抗凝
点
治疗
□ 其他特殊医嘱
医 □ 抗凝 嘱 □ 下肢静脉泵(酌情)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必要时)
□ 其他特殊医嘱
据病情需要) □ 换药 □ 镇痛等对症处理
□ 观察患者病情并做好引流量 等相关记录。
□ 术后心理与生活护理 □ 指导术后患者功能锻炼 □无 □有,原因: 1. 2.
住院第6~8天 (术后第2日)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拔除引流管,伤口换药 □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
长期医嘱: □ 骨科术后护理常规 □ 一级护理 □ 饮食 □ 患肢抬高 □ 抗菌药物 □ 其他特殊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必要时) □ 输血及或补晶体、胶体液(必
4.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外固定针道无渗液(或可在门诊处 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显示截骨矫形角度及固定满意。 4.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伴有其他部位损伤,如腓总神经损伤、血肿引 起体温增高或感染等,导致术前检查和准备时间延长。 2.合并症:如术前存在一些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等,截骨后合并症可能加重,需同时治疗,导 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内植物选择:根据畸形严重程度、截骨类型可选择适 当的内植物或外固定器械,可能导致治疗费用的差别。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最新临床路径数(78种)
骨科:
1.股骨干骨折行内固定术
2.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3.上肢肱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4.尺、桡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5.下肢股骨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6.胫、腓骨折行内固定取出术
7.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椎间盘切除术,椎间盘置换术
8.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
9.胫骨平台骨折
10.踝关节骨折
神外:
1.颅骨修补
内科系统:
1.2型糖尿病
2.短暂性脑缺血
3.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4.脑出血
5.支气管哮喘
6.蛛网膜下腔出血
7.自发性气胸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9.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10.胃十二指肠溃疡
11.甲亢
12.不稳定型心绞痛
13.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14.Graves病
15.Ⅰ型糖尿病
16.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7.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儿科:
1.热性惊厥
2.小儿腹泻
3.支气管肺炎
4.支原体肺炎
5.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
6.川崎病
7.传染性单核细胞综合征
8.急性肾小球肾炎
9.过敏性紫癜
10.毛细支气管炎
眼科:
1.老年性白内障
2.翳状胬肉
耳鼻喉:
1.扁桃体摘除术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声带息肉
4.慢性鼻窦炎
5.喉癌
6.鼻出血
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8.鼻中隔偏曲
9.分泌性中耳炎
10.甲状腺肿瘤
11.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人工耳蜗植入)
12.突发性耳聋
13.下咽癌
14.腺样体肥大
普外:
1.大隐静脉曲张
2.腹股沟疝
3.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4.甲状腺腺瘤
5.鞘膜积液
6.轻度急性胰腺炎
7.痔疮
8.自发性气胸
9.直肠息肉临床路径妇科:
1.卵巢良性囊肿
2.输卵管妊娠
3.子宫肌瘤
4.子宫腺肌病
外科(骨科)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XXX中医医院
外科(骨科)临床路径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骨科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结合科室情况,制定本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避免过度诊疗现象。通过明确病种的诊疗护理操作规程,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标准化,有效避免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治疗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控制非必要医疗支出。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质量,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小组
(一)、为进一步加强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根据医院实际,组织成立骨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实施本科临床路径管理,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XXX
成员:XXXX
(二)、工作职责
1)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履行以下职责:
1、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2、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会同药学、临床检验、影像。
3、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
4、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
2)实施小组组长职责:
1、组织制定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实施。
2、明确内科医护人员的职责并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3、确定实施临床路径病种与标准。
4、组织人员培训。
5、实施临床路径的效益评价。
6、定期召开科室会议,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实施方法,促进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
3)实施小组医生职责:
①、参与修订临床路径中与医疗相关的措施。
②、决定病人是否进入或退出临床路径,并填写在临床路径记录本中注明。
骨折临床路径
骨折临床路径
简介
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骨折临床
路径是指在骨折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医疗团队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流
程进行治疗的路径。本文将介绍骨折临床路径的目的、特点、步骤
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目的
骨折临床路径的目的是规范和优化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提高
医疗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的
开支。通过制定规范的治疗路径,可以使医疗团队更好地协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重复,提高治疗效果。
特点
1. 多学科协作:骨折临床路径需要医生、护士、药剂师、物理
治疗师等多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形成一个紧密协作的团队。
2. 标准化流程:骨折临床路径明确了诊断、手术、术后治疗等
各个环节的具体步骤和时间节点,使整个治疗过程更加规范、高效。
3. 个性化护理:骨折患者的特点各异,骨折临床路径应根据患
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考虑,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管理标准化:骨折临床路径明确了医疗文书的要求和编写规范,统一了医疗信息的记录和整理,便于后续统计分析和研究。
步骤
1. 评估和诊断: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及
必要的辅助检查,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和严重程度。
2. 手术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并进行术前
准备,包括交代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3. 手术治疗: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
行治疗,如内固定、外固定或骨折复位。
4. 术后管理:包括术后镇痛、抗感染、预防血栓形成等措施,
以及术后康复训练和护理指导。
5. 随访和复查:定期进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必要的复查,如X线检查、功能评估等。
骨伤病19种临床路径
目录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
肱骨髁上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3)
孟氏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0)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25)
股骨颈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1)
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38)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中医临床路径 (46)
膝痹病(膝关节骨关节病)中医临床路径 (51)
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57)
骨蚀(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路径 (63)
胫腓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1)
跟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78)
踇外翻中医临床路径 (82)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 (88)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 (95)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101)
腰痛病(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医临床路径 (106)
附骨疽(慢性骨髓炎)中医临床路径 (112)
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
一、锁骨骨折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锁骨骨折(TCD编码:BGG000、ICD-10编码:S42.0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年)。
2.疾病分期
(1)早期:伤后2周以内。
(2)中期:伤后2周~4周。
(3)晚期:伤后4周以上。
3. 分型
青枝型骨折
横断型骨折
粉碎型骨折
4.证候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17年县医院适用版)
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
(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
(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
(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
(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
动脉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如患者青霉素过敏可考虑使用克林霉素。
2.术前30分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术中出血量大于1500ml时加用一次。
3.术后24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可根据患者切口、体温等情况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全膝关节置换术。
3.手术内植物:人工全膝关节假体、骨水泥,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螺钉。
4.引流管:通常关节腔内留置一根引流管,如确定术后出血不多可不留置。
5.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止血药物氨甲环酸(开皮前1g静脉小壶+缝合关节腔后1g注入关节腔内)。
6.术中自体血回输:视术中具体情况,预计术中出血量较多(比如术中不打止血带)时可考虑使用。
(九)术后住院恢复4-18天。
1.必须复查的项目:手术部位X线检查。
2.必要时复查的项目:下肢静脉彩超、血常规、生化、电解质等。
3.术后用药:
(1)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如患者青霉素过敏可考虑使用克林霉素。
(2)术后镇痛:参照《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中华骨科杂志》.2008年1月.28卷.1期);
(3)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处理: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4)其他药物:消肿等。
4.功能锻炼。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血常规无明显异常。
2.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
3.术后X线片证实假体位置满意。
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5.患者膝关节可主动伸直,主动屈曲90°以上。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并发症:术中或术后骨折、术后关节脱位、大量出血
需输血、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伤口并发症或假体周围感染等造成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2.合并症:如骨质疏松、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同时治疗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医疗费用增加。
3.内植物选择:根据患者骨质条件及韧带条件选择表面置换假体(后稳定假体或后交叉韧带保留假体)、髁限制型假体、铰链式假体。此外,还可根据患者年龄等情况,选择普通聚乙烯垫片或超高交联聚乙烯垫片或抗氧化聚乙烯垫片等,可能导致住院费用存在差异。
二、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ICD-10:M17.901)
行全髋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门诊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