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2

合集下载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食品卫生微生物指标及微生物检测

GB中国国家标准 SN 中国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FDA BAM(Bacteriological analytical manual)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细菌学分析手 册
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
乳糖发酵管3537 ℃ ,242小时
革兰氏阳性 革兰氏阴性 无芽孢杆菌
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报告
大肠菌群阳性 报告
不产气
大肠菌 群阴性
报告
产气实验
EMB(伊红美蓝) 琼脂培养基原理
EMB琼脂培养基中含有的伊红和美蓝染料, 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那些能发酵乳糖的细 菌,能将染料摄入细胞,从而使菌落呈现出紫 色或边缘无色、中央暗黑色的菌落。
样品稀释25 g(mL)样品+225 mL 稀释液,均质


10 倍系列稀释

选择适宜3 个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接种

LST 肉汤管
M
36 ℃ ±1 ℃ 48 h ±2h
P
不产气
产气
N
BGLB 肉汤

36 ℃ ±1 ℃ 48 h ±2h


不产气
产气

大肠菌群阴性
大肠菌群阳性
菌落总数 指食品检样经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 所得1g食品或1mL食品中或1cm2食品表面积 上所含有的细菌菌落总数。
一定条件:如需氧情况、营养条件、pH、培养温度和时间 等
不能满足厌氧或微需氧菌、有特殊营养要求的以及非嗜中 温的细菌的生长
因此菌落总数并不表示实际中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 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

GB 4789.1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常见产毒霉菌的形态学鉴定

GB 4789.1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常见产毒霉菌的形态学鉴定
1
GB 4789.16—2016 养 。 当 刚 长 出 小 菌 落 时 ,取 出 一 个 平 皿 以 无 菌 操 作 ,用 灭 菌 不 锈 钢 小 刀 或 眼 科 手 术 小 刀 将 菌 落 连 同 培 养 基切下1cm×2cm 的小块,置菌落一侧,继续 培 养,于 5d~14d进 行 观 察。此 法 代 替 小 培 养 法,可 观 察子实体着生状态。 4.2 斜面观察:将真菌纯培养物划线接种(曲霉、青霉)或点种(镰刀菌或其菌)于斜面,培养5d~14d, 观 察 菌 落 形 态 ,同 时 还 可 以 直 接 将 试 管 斜 面 置 低 倍 显 微 镜 下 观 察 孢 子 的 形 态 和 排 列 。 4.3 制片:取载玻片加乳酸苯酚液一滴,用接种钩取一小块真菌培养物,置乳酸-苯酚液中,用两支分离 针 将 培 养 物 轻 轻 撕 成 小 块 ,切 忌 涂 抹 ,以 免 破 坏 真 菌 结 构 。 然 后 加 盖 玻 片 ,如 有 气 泡 ,可 在 酒 精 灯 上 加 热 排除。制片时应在生物安全柜或无菌接种罩或接种箱或手套箱内操作以防孢子飞扬。 4.4 镜检:观察真菌菌丝和孢子的形态、特征、孢子的排列等,并记录。 5 检验程序
3 试剂和培养基
3.1 乳酸苯酚液:见 A.1。 3.2 查氏培养基:见 A.2。 3.3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见 A.3。 3.4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见 A.4。 3.5 无糖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见 A.5。
4 操作步骤
4.1 菌落特征观察:为了培养完整的菌落以供观察记录,可将纯培养物点种于平板上。曲霉、青霉通常 接 种 查 氏 培 养 基 ,镰 刀 菌 通 常 需 要 同 时 接 种 多 种 培 养 基 ,其 他 真 菌 一 般 使 用 马 铃 薯-葡 萄 糖 琼 脂 培 养 基 。 将平板倒转,向上接种一点或三点,每 个 菌 株 接 种 两 个 平 板,正 置 于 25 ℃ ±1 ℃ 恒 温 培 养 箱 中 进 行 培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阳性对照标准菌株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阳性对照标准菌株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阳性对照标准菌株
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新版标准GB/T 4789-2010于2010年6月1日开始实施。

新版《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标在检测流程、检验方法及培养基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较大改动。

标准中要求实验室应当有阳性对照标准菌株,以下是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整理的《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中涉及的阳性对照标准菌株,以方便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疫机构、卫生防疫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食品企业微生物实验室使用。

附件: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阳性对照用菌。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学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1按照GB 4789.2-2016菌落总数测定进行液体样品测定时,若两个接种原液的样品的培养皿中均无菌落出现,则应报告()CFU/ml。

A、0B、<1C、<10D、<1×稀释倍数正确答案:B2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是()A、粪链球菌B、大肠菌群C、沙门氏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B3()发酵利用试验在微生物法检验食品中大肠菌群上有重要意义。

A、葡萄糖B、乳糖C、麦芽糖D、甘露醇正确答案:B4在环境卫生饮水卫生和食品卫生学中,常用做被粪便污染的检测指标是()A、粪链球菌B、大肠菌群C、沙门氏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B5大肠菌群MPN计数法中,在LST肉汤管中的培养时间是()A、24~48hB、24~36hC、36~48hD、48h±2h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5题,50.0分)1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指标有()三项A、菌落总数B、大肠菌群C、大肠杆菌D、致病菌正确答案:ABD2以下关于菌落总数检验错误的是()A、活菌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B、活菌计数法检测细菌总数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200~500之间的稀释度C、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培养是48hD、检测食品中菌落总数的培养是24h正确答案:BD3以下关于大肠菌群检测说法错误的是()A、MPN法是待测样品经系列稀释并培养后,根据其未生长的最低稀释度与生长的最高稀释度,应用统计学概率论推算出待测样品中大肠菌群的最大可能数B、MPN法中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20minC、初发酵实验中,培养24±2h未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D、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正确答案:BC4空气中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方法有()。

A、直接沉降法B、过滤法C、气流撞击法D、通风法正确答案:ABC5菌落总数测定时需要注意哪些误差?()A、菌落计数误差B、菌落分布误差C、吸管容积误差D、稀释操作误差正确答案:ABCD一.单选题(共7题,70.0分)1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不包括()A、鉴定试验包括动力试验B、使用Baird-Parker平板分离C、革兰氏染色阳性D、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正确答案:A2产生血浆凝固酶的病原菌是( )A、沙门氏菌B、单增李斯特氏菌C、大肠杆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革兰染色阴性B、能产生血浆凝固酶C、培养需要特殊培养基D、耐盐性差正确答案:B4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A、脓液稠厚、黄色、无臭味B、脓液稀薄量大,淡红色C、脓液呈淡绿色,特殊的甜腥臭味D、脓液呈特殊恶臭味正确答案:A5下列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革兰染色为红色B、没有荚膜C、能产生芽胞D、不能分解乳糖和甘露糖正确答案:B6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用的增菌液是()A、7.5%的氯化钠肉汤B、普通肉汤C、蛋白胨水D、TTB正确答案:A7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特点是( )A、金黄色,大而凸起的园形菌落B、金黄色,表面光滑的园形菌落,周围有溶血环C、金黄色,透明,大而凸起的园形菌落D、白色透明圆形菌落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2题,20.0分)1以下()在血平板上有溶血现象。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及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习题及答案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 食品微生物检验2.指示菌二、填空题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特点是研究范围广、涉及学科多____、____。

2.我国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有____、致病菌、真菌毒素等.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____、____食品加工过程与贮藏等环节的检验、食品的检验。

三、判断题评价食品质量的卫生指标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 )四、多项选择题在我国对食品质量进行卫生评定时,最常检验的微生物指标包括( )。

A菌落总数 B大肠菌群 C致病菌 D病毒五、问答题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范围有哪些?六、论述题阐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三项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的卫生学意义。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l.食品微生物检验:是指应用微生物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及其检验方法与指标的一门学科。

2.指示菌:是在常规安全卫生检测中,用以指示检验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指示性微生物。

二、填空题1.应用性强、法规约束2.菌落总数、大肠菌群3.生产环境的检验、原辅料的检验三、判断题(×)四、多项选择题ABC五、问答题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范围有哪些?答: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环境的检验:包括车间用水、空气、地面、墙壁等。

②原辅料的检验:包括食用动物、谷物、添加剂等一切原辅材料。

③食品加工过程、储藏、销售诸环节的检验:包括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状况检验、加工工具、运输车辆、包装材料的检验等。

④食品的检验:重要的是对出厂食品、可疑食品及食物中毒食品的检验。

六、论述题阐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三项食品微生物检验指标的卫生学意义。

答: ①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 或lcm2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它可以反映食品的新鲜度、被细菌污染的程度、食品生产的一般卫生状况以及食品是否腐败变质等.因此它是判断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②大肠菌群:包括大局杆菌和产气杆菌一些中间类型的细菌。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免疫学方法
抗原制备
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提取特异性抗原,制备 成免疫原。
抗体制备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凝集 反应、沉淀反应等方法检测样品中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
抗原抗体反应
将免疫原注射到动物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 异性抗体。
结果判定
根据反应结果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金黄色葡 萄球菌。
分子生物学方法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测-金黄 色葡萄球菌检验
目录
• 引言 • 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 理化检测方法 • 结果分析与报告 • 质量控制与实验室安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保障食品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可引起食物中毒,对公众健康构成威胁。因此,检测食品中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适量性
根据检测方法和目的,采 集适量样品,以满足检测 需求。
样品保存与运
低温保存
样品应尽快放入低温环境 (如4℃冰箱)中保存,以 减缓微生物的生长速度。
避免反复冻融
尽量避免样品在保存过程 中反复冻融,以免影响微 生物的存活和检测结果的 准确性。
快速运输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 低温,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进行检测。
04
微生物学检测方法
传统培养法
增菌培养
将液体样品接种到选择性增菌液 中,于适宜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 ,使金黄色葡萄球菌得以增殖。
鉴定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 、血浆凝固酶试验等生化特征进 行鉴定。
01
02
样品处理
取适量食品样品,进行均质化处 理,得到均匀一致的液体样品。
03
04

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教案文档

食品检验技术(微生物部分)教案文档
重点与难点:
重点各种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及记录。
难点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
各种生化试验的试验方法的掌握和如何利用试验结果来判别某种细菌此试验的阴阳性。
授课内容: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化试验
一、概述:
(一)、什么是生化试验;
(二)检验细菌的生化试验范围;
(三)生化试验的方法
授课时间
第二教学周
授课节数
3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培养基的主要组成、作用和培养基的分类;
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技术;掌握无菌技术的概念、要求;
掌握微生物的接种与分离技术;了解微生物的培养方法;
了解微生物生长现象的观察及记录;
掌握细菌生化试验概念,生化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的观察记录。
授课章节:第三章培养基和实验基本操作技术:第一节培养基
(1)如何正确使用超净台?
(2)简述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的使用方法
(3)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培养箱,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正确使用干热灭菌方法对玻璃器材进行灭菌?
(5)在微生物实验室中如何配置水浴锅,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6)如何进行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
教学方法:面授
课后分析:
教案纸
二、常用玻璃仪器及用具
三、玻璃器皿的清洗和灭菌
(一)、新购的玻璃器皿
(二)、用过的玻璃器皿
(三)、玻璃器材的灭菌
第一节培养基
一、培养基中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一)、营养物质(二)、水
作业:1、食品的卫生标准内容包括哪些?
2、对食品进行微生物检验具有何意义?
3、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范围包括哪些?
4、食品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有哪些?

微生物检验国家新标准

微生物检验国家新标准

GB/T 4789.1—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样品的采样、送检、检验及报告。

2 引用标准GB 4789.2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冷食菜、豆制品检验3 设备和材料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开罐器等。

4 样品的采集在食品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有代表性。

食品因其加工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例如有无防蝇、防污染、防蟑螂及防鼠等设备)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无不影响着食品卫生质量,因此必须考虑周密。

4.1 样品种类样品种类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

大样系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得的混合样品,小样系指做分析用,称为检样。

检样一般以25g为准,中样以200g为准。

4.2 采样方法4.2.1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4.2.2 采样用具:如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和开罐器等,必须是灭菌的。

4.2.3 根据样品种类如袋、瓶和罐装者,应取完整的未开封的。

如果样品很大,则需用无菌采样器取样;样品是固体粉末,应边取边混合;样品是液体的,通过振摇即可混匀;检样是冷冻食品,应保持在冷冻状态(可放在冰内、冰箱的冰盒内或低温冰箱内保存),非冷冻食品需保持在0~5℃中保存。

4.3 采样数量根据不同种类,采样数量有所不同,见下表。

各种样品采样数量(图略)续表(图略)4.4 采样标签采样前或后应立即贴上标签,每件样品必须标记清楚(如品名、来源、数量、采样地点、采样人及采样年、月、日)。

5 送检5.1 样品送到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室应越快越好,一般应不超过3h。

如果路途遥远,可将不需冷冻样品保持在1~5℃环境中(如冰壶)。

如需保持冷冻状态,则需保存在泡沫塑料隔热箱内(箱内有干冰可维持在0℃以下)。

5.2 送检时,必须认真填写申请单,以供检验人员参考。

食品微生物检验 习题二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 习题二参考答案

习题二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食品污染:是指食品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危害。

2.内源性污染:由于食品原料本身带染的微生物而造成食品的污染,叫内源性污染。

3.外源性污染:是指食品在生产力加工、运输、贮藏、销售、食用过程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不按卫生要求使食品发生污染,称外源性污染。

4.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失去原有正常的感官性状,降低或丧失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统称为食品的腐败变质。

5.腐败:是指食品中的蛋白质、多肽或氨基酸在微生物分秘的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以恶臭为主的变化。

6.酸败:食品中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在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酸性物质,使其失去原有正常的气味与滋味的变化,叫酸败。

7.胀罐:胀罐又叫胖听,是指罐头食品发生腐败变质后,罐头底盖不像正常情况下那样呈平坦或内凹状,而是出现外凸的现象。

8.平酸腐败:平酸腐败是指罐头食品发生酸败,而罐头外观仍属正常,盖和底不发生膨胀,呈平坦或内凹状。

9.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是指罐头食品经过杀菌后,不含致病微生物,也不含在常温下能够生长增殖的微生物,这种状态就称为罐头食品的商业无菌。

二、填空题1.内源性污染、外源性污染2.细菌、真菌3.细菌、真菌4.细菌、真菌5.致病菌、条件致病菌6.假单胞杆菌属、肠杆菌科各属7.曲霉属、青霉属8.食品的营养组与理化性质、环境因素9.游离水、水分活性10.温度上升10℃后的生长速度与未升高温度前的生长速度之比、1.5~2.511.需氧菌、厌氧菌12.兼性厌氧菌繁殖期、厌氧菌繁殖期13.发粘、弹性丧失14.凝固成块、产气15.霉变、腐败16.鱼鳞脱落、眼球凹陷17.胀罐、平酸腐败18.食品腐败变质、食物中毒19.菌落总数、大肠菌群20.菌落总数、链球菌数21.感染型、毒素型22.胃肠炎症状、神经症状三、判断题1 (×) 3 ( ×) 4( √) 5 (×) 6(×) 7(×) 8(×) 9(×) 10(√ ) 11 (×) 12(√) 13(√) 14(√) 15(√) 16(√)四、单项选择题1.A 2 .A 3.B 4.B 5. C 6.B五、多项选择题1.ABC2.ABCD3.AB4.AB5.AC6.ABC7.ABC 8.ACD 9.ABC 10.AB六、问答题1.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有哪些?答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有:①土壤中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②水中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空气中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④人及动物体的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⑤食品生产工用具上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

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一、概念和分类微生物并不是生物学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对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的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的、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群体特不庞杂,种类繁多,包括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两类。

凡具有细胞形态的微生物称为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型微生物按细胞结构又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原核生物的要紧特点:细胞内有明显的核区,但没有核膜包围;核区内含有一条双链DNA构成的染色体;能量代谢和许多合成代谢均在质膜上进行,核糖体分布在细胞之中;相关于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有了真正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而病毒因此不具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能够认为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

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在宿主细胞内又具有生命特征。

能够作为了解的是,病毒能够通过细菌滤器,且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二、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介绍细菌的细胞结构在原核生物中具有代表性,要紧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局限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别结构。

在自然界中细菌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类生物,并与食品关系最为紧密。

是食品理论、工业发酵和酿造研究的要紧对象,也是导致食品腐败的要紧类群。

细菌的根基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不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统称。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它的营养来源要紧是糖类和少量氮、矿物盐等,极易在含糖的食品、饼干、面包和各种谷物、水果上生长。

经常会有食品会因为发生霉变而不能食用,还有些霉菌会产生毒性特别大的毒素,好比黄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霉素、黄米毒素、杂色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霉素和展青霉素等等,都可能导致癌症,这类霉菌在大米和花生中最多。

由此,对霉菌的检测尤为重要。

霉菌菌体是由分支或不分支的菌丝组成,菌丝细胞均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以及内含物组成。

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

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

1中国卫生标准管理CHSM 16标准宣贯与执行马群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11月29日发布、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以下简称2013版标准)至今已经实施了5年[1]。

这个标准方法可以说是目前所有食品检验机构和食品生产企业微生物学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

虽然篇幅大、规定多,但是标准各章节的描述都不够详尽,在具体操作细节方面更是存在各种疏漏,检验机构困惑较多,理解应用时也常常出现偏差,影响了标准的实施效果。

检验机构接受现场评审时,在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环节被开不符合项的情作者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微生物检验科,福建 福州 350001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应用现状【摘要】针对201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结合现行的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分别从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质量控制的意义、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的要求、GB 4789.28-2013的具体要求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标准的应用现状。

通过探讨标准中各章节不够详尽的描述、具体操作细节存在的各种疏漏,包括与其他相关标准规定的不配套之处等问题,期望有助于检验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标准,增加标准应用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培养基;试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微生物;检验【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9)16-0001-03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9.16.001Application Status of GB 4789.28-2013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ulture Mediums and Reagents”MA Qunfei Health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Fujia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Fuzhou Fujian 350001, China[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GB 4789.28-2013“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s-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Culture Mediums and Reagents”, which was formally implemented on June 1, 2014, and combined with the existing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s, the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control of culture medium and reagent for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requirement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culture medium and reagent, and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GB 4789.28-2013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the standard is analyzed in the aspects of questions and so on. By discussing the inadequate description of each chapter in the standard and various omissions in the specific operation details, including the incompatibility with other relevant standards, it is expected to help inspecto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apply the standard and increase the operability of the standard application.[Keywords] culture medium; reagent; food safety; national standard; microbiology; examination况极为常见。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基本程序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基本程序

5)消毒剂: 70%~75%乙醇溶液、中等浓度(100mg/L) 次氯酸钠溶液等。
6)标记工具:标签纸(不干胶标签纸)、油性或不可 擦拭记号笔。
7)样品运输工具:便携式冰箱或保温箱。 8)天平:最大量程为2000g,感量为0.1g。 9)搅拌器和混合器:必要时配备带有灭菌灌的搅拌器
或混合器。 10)稀释液: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0.1%蛋白胨水、
生理盐水以及其他稀释液如脑心浸液肉汤、M肉汤、 LB肉汤等。 11)防护用品:对样品的防护。即保护生产环境、原 料和成品等不会在取样过程中被污染,同样也保护 样品不被污染。工作服、工作帽、口罩、雨鞋、手 套等。事先消毒灭菌(或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
✓应根据不同的样品特征和采样环境,对采样 物品和试剂进行事先准备和灭菌等工作。
✓ 一般说来,进出口贸易合同对食品采样量有明确 规定的,按合同规定采样;进出口贸易合同没有具体 采样规定的,可根据检验的目的,产品及被抽样品批 的性质和分析方法的性质确定采样方案。
✓ 目前的采样方案多为ICMSF推荐的采样方案和随 机采样方案。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采样,每批货物的采 样数量不得少于5件。对于需要检验沙门氏菌的食品, 采样数量应适当增加,最低不少于8件。
• 对采样人员和制样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既要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又要保证整个微生物检 验过程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完成。
一、 采 样
采样是指在一定质量或数量的产品中, 取一个或多个代表性样品,用于微生物 检验的过程。
样品必须对采样的整个产品或批量具 有代表性。样品的大小应能满足在需要 时进行重复分析的需要。
• 8搅拌器和混合器 • 9 稀释液 • 10 防护用品
二、取样计划
• 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的取样点 • 原料、生产线样品(半成品,环境)、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在实验室不慎将酒精灯打翻,酒精在桌上燃烧过起来,正确有效的灭火方法是()A、用抹布抽打B、用嘴吹C、浇水D、用砂土掩盖正确答案:D2、测定菌落总数操作中,加入的营养琼脂的温度通常是()左右A、46℃B、90℃C、55℃D、60℃正确答案:A3、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培养温度通常为A、46±1℃B、36±1℃C、20±1℃D、27±1℃正确答案:B4、罐头食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面措施中()应严加控制A、杀菌的温度与时间B、原材料应新鲜未变质C、车间、仓库的卫生条件D、抽样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合格才出厂正确答案:A5、引起蛋白质分解而使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主要是A、曲霉B、酵母菌C、细菌D、青霉正确答案:B6、厌氧微生物的培养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厌氧罐法B、厌氧袋法C、厌氧箱法D、这些都是正确答案:D7、细菌的芽孢是()A、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B、一种繁殖方式C、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D、一种运动器官正确答案:C8、在沙门氏菌检验中,为了验证培养物是否是沙门氏菌,必须要做的五项生化试验是A、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尿素酶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氨酶试验B、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尿素酶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C、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D、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氨酶试验正确答案:B9、下列何种微生物培养时会产生溶血环现象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军团菌C、肺炎支原体D、肺炎链球菌正确答案:A10、某样品经增菌后,取增菌液一环,接种BS平皿,其培养温度是36±1℃,培养时间是A、16~18hB、18~24hC、24~36hD、40~48h正确答案:D11、微生物的纯培养可用A、平板倾注法B、平板划线法C、单个细胞技术D、所有这些方法正确答案:D12、在测定菌落总数时,首先将食品样品作成()倍递增稀释液。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7题,每题1分,共47分)1.测定菌落总数的营养琼脂的pH值应为A、7.2~7.4B、7.0~8.0C、6.0~7.0D、7.2~8.4正确答案:A2.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A、氮源B、碳源C、凝固剂D、生长调节剂正确答案:C3.以下哪种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较好的是A、山梨酸B、新洁尔灭C、苯酚D、高锰酸钾正确答案:B4.食品菌落总数测定中,培养温度通常为A、36±1℃B、27±1℃C、46±1℃D、20±1℃正确答案:A5.无菌室的熏蒸消毒主要采用()熏蒸消毒法A、甲醛B、高锰酸钾C、酒精D、甲醇正确答案:A6.罐头食品防止微生物污染,下面措施中()应严加控制A、原材料应新鲜未变质B、抽样的感官、理化、微生物检验合格才出厂C、杀菌的温度与时间D、车间、仓库的卫生条件正确答案:C7.常见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是A、食品变质B、食品中含有毒天然成分C、食品被有毒的化合物污染D、食品中被致病菌污染或含大量它们所产毒素正确答案:D8.一般不适用于熏蒸空气消毒的是()A、乳酸B、醋酸C、甲醛D、乙醇正确答案:D9.平板划线接种的目的是()A、传代B、保藏菌种C、分离出单个菌落D、鉴别菌种正确答案:C10.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A、布赫纳B、巴斯德C、柯赫D、列文虎克正确答案:B11.某饮料作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经胰酪胨大豆肉汤增菌后,应转种()平板A、2%琼脂B、伊红美兰C、血D、SS正确答案:C12.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营养琼脂B、麦芽汁培养基C、察氏培养基D、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

正确答案:D13.革兰染色中所用的脱色剂是( )A、乙醇B、二甲苯D、甲醇正确答案:A14.放出移液管中的溶液时,当液面降至管尖后,应等待()以上A、20sB、15sC、10sD、5s正确答案:B15.厌氧微生物的培养经常采用的方法是A、这些都是B、厌氧袋法C、厌氧罐法D、厌氧箱法正确答案:A16.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A、鞭毛B、细胞壁C、芽孢D、核糖体正确答案:C17.在菌落总数的检验中,检样从开始稀释到倾注最后一个平皿所用时间不宜超过多少分钟A、25minB、20minC、15min正确答案:B18.带菌的吸管处理应当是A、酒精浸泡消毒,清水冲净B、用热水和肥皂水刷洗C、自来水直接冲洗D、先在3%来苏尔或5%石炭酸溶液内浸泡数小时或过夜,高压蒸汽灭菌后,用自来水及蒸馏水冲净正确答案:D19.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A、0.01%~0.1%B、0.3%~0.5%C、1%~5%D、11%~20%正确答案:B20.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中,常加入醋酸盐,这主要是为了()A、促进乳酸菌的生长B、为形成透明圈C、这些都是D、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正确答案:D21.以下最不适合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是()A、接种环B、试管C、血清D、营养琼脂培养基正确答案:C22.为了得到较好的结果,在倾注平板上细菌的菌落数要在A、30和300之间B、500和1000之间C、200和300之间D、这些都是正确答案:A23.培养基中供给细菌生长需要的氮源主要来自于()A、琼脂B、糖C、蛋白胨D、无机盐正确答案:C24.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实验程序,正确的是A、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高倍镜—低倍镜—油镜—擦镜—复原B、安置—调光源—调物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C、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油镜—高倍镜—擦镜—复原D、安置—调光源—调目镜—调聚光器—低倍镜—高倍镜—油镜—擦镜—复原正确答案:D25.微生物增殖培养时一般选用A、鉴别培养基B、选择培养基C、发酵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正确答案:B26.下列哪种细菌能使赖氨酸脱羧()A、阴性杆菌B、变形杆菌C、沙门氏菌D、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正确答案:C27.下列不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A、芽孢B、荚膜C、鞭毛D、核质正确答案:D28.在细菌分类鉴定中,利用免疫血清学技术,测定细菌的A、化学成分B、形态C、结构D、结构抗原正确答案:D29.细菌生长繁殖中需营养物质其中的铵盐、硝酸盐、蛋白胨等属于哪一类物质()A、维生素类B、无机盐类C、碳源D、氮源正确答案:D30.以下属于鉴别培养基的是A、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B、察氏培养基C、麦芽汁培养基D、营养琼脂正确答案:A31.巴氏消毒法能杀死物体中A、大部分细菌B、全部细菌C、非芽孢病原菌D、芽孢菌正确答案:C32.剪刀、镊子、接种针,使用前后都应当采用()方式灭菌A、酒精灯火焰灼烧B、高压蒸汽C、酒精浸泡D、烘箱消毒正确答案:A33.在测定菌落总数时,首先将食品样品作成()倍递增稀释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