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合集下载

《织物组织与分析》中《联合组织》教材改进探讨

《织物组织与分析》中《联合组织》教材改进探讨

2 纵条纹组 织及其织 物 纵 条纹组织 的配制原则是 本节 内容 的重点 。现 有 的教材 都是用文 字表述 纵条纹组 织配制原 则后 就转 到下一 节去 了。然 而学生只是 记住配制 原则或者 只会配制 两个简单 组织并没有 实际意 义。笔者认 为,本
节 内容 可以模 仿纺织 公司实际面料分 析 ,其要 点为:
面 ( 4 ,织物 反面第 1 图 ) 、2两条 纬浮长线 相邻 ,第 3 、第 4根纬纱 以平纹 组织 与经纱交 织 ,则可确 定此
凸条组 织排列 比为 2 ,固结组织 为平纹 组织 。两 根纵 向条子 的纬浮长 线平行 而非 交叉 ,则 可断定 此 凸 :2 条组织 为 图 2所 示的并 列配制 凸条 组织 。但 是所 有高职 和本科 教材都 是只 对交叉 配制 凸条组织 做 出详 细 讲解 ,没有涉 及到 并列配 制 凸条 组织 ,给教 学工作 和学生 学 习造 成不 少 困惑 。并 列配制 凸条 组织与 交叉
教 学实践 中,该课程之 联合组织 某些章节仍存在 尚需改进 的地方 ,文章探讨 了凸条组织和纵条纹组织可改进之处 。
关键 词 :联 合 组 织 ; 教 材 ; 改 进
中图分类号 :G 4 . 6 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7 —3 6(0 0 10 0 —3 6 42 4 2 1)0 .1 50
21 0 0年 3月
浙 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第 1 期第 15页 0
d i 1.9 9 .s .17 -3 62 1.1 2 o: 03 6  ̄i n 6 42 4 . 0 . 4 s 0 00
《 织物组 织与分析》 中 《 联合组 织》 教材 改进探 讨
林 晓云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第一至四章 织物组织
Rw=4 Rj=4
循环的纬纱根数,用Rw表示。
7
织物组织的概念
经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纬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纬组织点占优势的
组织。
同面组织:为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相等 的组织。
8
织物组织的概念
飞数:同一系统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经(纬)组织点 间相距的组织点数。 经向飞数:沿经纱方向计算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应两个
毛织物:华达呢等。
丝织物:美丽绸等。
三、缎纹组织
每根经纱或纬纱在织物中形成一些单独的、互不连 续的经或纬组织点,这些组织点分布均匀,并为其两旁 的另一系统纱线的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
的浮长线。
38
缎纹组织参数
R≥5(6除外),1<S<R-1且R与S互为质数。 为什么6除外? (1)R=6,S=1或5,不满足1<S<R-1,
② 同时,R与S互为质数:只有3,5
42
八枚缎纹组织图
8枚5飞纬面缎纹
8枚5飞经面缎纹
8枚3飞纬面缎纹 8枚3飞经面缎纹
43
缎纹组织图
(2)圈定一个组织循环R; (3)以左下角为起点,如果是经面缎纹组织,就以 第一根经纱的纬组织点沿经纱方向向上飞数;如果是纬
面缎纹组织,就以第一根纬纱的经组织点沿纬纱方向向
28
平纹组织的应用
(5)利用各种花式纱线做纬(经),形成各种花式织 物。
平纹组织的应用
(6)采用双经轴,利用不同的送经量,形成绉效果或
泡状效果。
平纹组织的应用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帆布等。
毛织物:凡立丁、派力司、法兰绒、花呢等。
丝织物:乔其纱、双绉、电力纺等。 麻织物:夏布、麻布等。 化纤织物:粘纤平布、涤棉细纺等。

第五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第五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联合组织(22)
3. 作图方法:
• 选择基础组织和固结组织:
– 基础组织一般选用4/4纬重平、6/6纬重平等; – 固结组织一般采用平纹、1/2或2/1或2/2斜纹等;
• •
确定两种组织的纬纱排列比(1:1、2:2); 计算Rj、Rw:
– Rj=基础组织Rjj; – Rw=基础组织Rjw×(固结组织Rgw与排列比的最小 公倍数);
构作举例:
三根成束透孔组织:
– – – 穿综:成束经纱穿一筘(3入筘)。

– – –
四根成束透孔组织:
变化平纹+经(纬)重平联合; Rj=Rw=8(4/4重平); 4入筘;
联合组织(20)
5.
• • • •
构作方法总结:
确定其组织循环纱线数。(2n) 在意匠纸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 在组织图的左下角填绘基础组 织。 按照底片翻转的关系画出其余 的组织点。
联合组织(1)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Combined Weaves


定义: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原组织或变化 组织),按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新组织。 分类(外观效应):
条格组织; 绉组织; 透孔组织; 蜂巢组织; 凸条组织; 网目组织; 平纹地小提花组织。
联合组织(2)
联合组织(4)
• 组织循环纱线数的计算:
– Rj:并列的各条基础组织的经纱数之和;
每一纵条纹的经纱数确定:
经纱密度×条纹宽度,初步确定经纱数; 修正经纱数:为基础组织循环经纱数与穿筘数 的整数倍; 确定经纱数:考虑条纹的界限分明,构作组织 图时调整组织点间的配合关系。
– Rw:各基础组织Rjw的最小公倍数。
确定组织循环的大小:取决于格子大小。 将组织分为四个部分,先按基础组织在左下 角添绘组织点,按“底片翻转法”完成其余 三部分。 B A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

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织物组织与结构》教学大纲1、课程代码:011004202、课程中文名称:织物组织与结构3、课程英文名称:fabric weaves and structures4、课程适用层次:本科5、总学时:52学时6、理论学时:44学时7、实验学时:8学时8、学分:3学分9、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及相关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全面掌握织物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了解织物外观与织物有关性能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识别、分析织物样品的能力,同时具有设计与制织机织物织物小样的能力。

10、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织物上机图、各类织物组织与结构的特征及其在常见织物中的应用,同时对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作了简单的介绍。

11、教学大纲第一章织物的基本知识及上机图本章有两个要点,即织物的基本知识和上机图。

第一节织物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织物及织物结构的概念、织物的分类、织物的量度及织物的发展动向。

第二节上机图本节内容主要有上机图及其相关概念。

包括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等。

第二章织物基本组织及织物本章主要介绍三原组织及其织物方面的知识。

包括三原组织的定义、作图方法、上机要点、组织应用等。

同时还介绍平均浮长的概念。

最后介绍织物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平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二节斜纹组织及其织物第三节缎纹组织及其织物第四节平均浮长第五节织物分析第三章变化组织及其织物主要介绍平纹、斜纹及缎纹组织的变化组织的定义、特点、组织作图法和上机要点;组织的应用范围即对应织物品种。

另外介绍简单组织织物小样的设计与试织的方法及其要点。

第一节平纹变化组织包括经重平、纬重平和方平组织及其织物。

第二节斜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芦席斜纹。

第三节缎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缎纹斜纹、变则缎纹和重缎纹。

(组织设计)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组织设计)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在织物表面呈现几何图案或小花纹效应。

第一节条格组织及其织物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使织物表面形成条格或方格图案。

、条纹组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或上下并列,在织物表面呈现纵向或横向条纹。

(一)纵条纹组织:1定义:在织物表面左右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组织。

2、构成原理:[重点、难点](1 )各条纹交界处经、纬组织点相反,以使界线清晰。

(2)不能形成“底片法”的两种组织可在交界处增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尽量不增加上机的复杂性)。

(3)各条纹穿箝应穿尽,即每条纹经纱数应为每箝齿穿入数的整数倍,以使条纹清晰。

(4 )各条纹组织的交错次数应接近,以免因织缩不同而造成织物表面松紧不一致。

若两织物的织缩相差太大,工艺上可采取以下措施:(a)采用双织轴织造。

(b)增加交错次数少的织物的经密。

(c )准备工序控制不同条纹的纱线张力。

3、Rj、Rw的计算:Rj=各条纹经纱数之和Rw咯条纹组织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例]设计以2/2 /和5/2j缎纹联合而成的纵条纹组织图。

由于两组织不能形成“底片翻转”关系,故另加两根附加线。

4、上机:(1)穿综:采用分区穿。

将交织次数多的一组经纱穿入前综。

(2)穿箝:每箝齿穿入数为各条纹数的约数,以使箝痕留在条纹交界处。

(二)横条纹组织:应用较少。

作图方及原则同纵条纹。

[例]7/2w 缎纹起始点的选择。

(板书演示) [例]作出由7/3w 缎纹和7/2j 构成的方格组织。

4、 上机:穿综采用分区穿,穿箝各条格穿尽。

5、 应用:广泛应用于头巾、手帕、被单、桌布等织物。

、方格组织1定义:由不同的组织沿纵向和横向排列,在织物表面呈现方格效应。

2、 特点:(1)分界处相邻两根纱线的组织点必须相反,以使界限分明。

(2 )处于对角线位置的组织相同且起始点也相同,以使图案连续。

3、 基础组织起始点选择:[重点、难点]观察相邻两根纱线上单独组织点距上下或左右边缘的距离相等。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2)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
均为纬(经)组织点。 这就决定了原组织的组织循环经纱数,必然等于组织循环 纬纱数。亦即Rj=Rw=R。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组织。因而称这三种
组织为三原组织,它是各种织物组织的基础。 在三原组织的织物中,在其他条件(纱线的性质、线密度、 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组织循环中的每根纱线只与另 一系统纱线纱线交织一次,因而组织循环纱线数(R)愈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相交的方格作为起始点。单起平纹、双起平纹。习惯上均
以经组织点作为起始点来平纹组织图。
在织造经密较小的平纹织物里,可采用两页综的顺穿法; 一般织造中等密度的平纹织物,如市布,采用两页复列式 综页飞穿法;在织经密很大的平纹织物,如细布和府绸, 可采用两页四列式综页,或四页复列式综页用双踏盘织造。
二、平纹组织的应用 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交织,因此 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 坚牢,因此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
机)。其横行数等于组织图中的纬纱根数。纹板图的画法
是:根据组织图中经纱穿入综片的次序依次按该经纱组织 点交错规律填入纹板图对应的纵行中。
在钉植纹钉时,考虑减少经纱开口张力及操作方便,应使
用机前部分的纹钉。 由于多臂龙头挂置纹板时花筒只有八个槽,所以花筒所挂 纹板数至少应为八块,不够时应使nRw是大于16的偶数。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织物组织与结构培训教材(PPT270页)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数,用Rj表示;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纬纱根数称为 组织循环纬纱数,用Rw表示。 6.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当其经组织点数等于纬组织点数时 称为同面组织,当其经组织点数多于纬组织点数时称为经 面组织,当其纬组织点数多于经组织点数里称为纬面组织。 组织循环有大小之别,其大小取决于组织循环纱线数的多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八章 织物分析
第一章 织物与织物组织的概念
第一节 织物的形成及其组织表示方法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穿综的原则是: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同一 页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规律 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出其 不一个穿综循环。
现将常用的穿综方法分述于下。 1、顺穿法 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组织循环中的各根经纱逐一地顺次穿在 每一页综片上,一个组织循环的经纱数(Rj)等于所需的 综片页数(Z)。此种方法的穿综循环经纱数(r)也与Rj、 Z相等,即Rj=Z=r。
第二节 织物的上机图
1.上机图是表示织上机织造工艺条件是图解。生产,仿造 或创新织物时均需绘制与编制上机图。
2.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排列成一定的位置而组成。上机图中各组成部分排列的位 置,随各个工厂的习惯不同而有所差异。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四章联合组织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四章联合组织
②平纹与浮长线的交换部分即6、7经,1、12经纱处
组织点交错,纱线不易向一起靠拢,此处显薄凹
下,形成两凸条之间的界限。
五、增加凸条效应的方法
①适当增加浮长线长度,凸条隆起程度显著。 ②织物密度增加,特别是增加显现凸条纹的那一系
统纱线密度,凸条效应明显。 ③把两条同样长的纬浮长线靠拢在一起,然后再在
五、增加网目效应的方法
①在牵引纬的上下两侧 的纬纱上去掉部分地组 织的经组织点,使此处 组织更松些,便于将网 目经挤过来,形成曲折。
二、织物起绉方法 (1)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织物进行后处 理 (2)利用织造时不同的经纱张力织缩率不 同,使织物表面形成纵向起泡外观 (3)利用捻向不同的强捻纱相间排列 (4)利用高收缩涤纶长丝与普通纱相间隔 排列 (5)利用织物组织
机械方法起绉 强捻纱起绉
后处理起绉
泡泡纱
三、绉组织的特征
2、移绘法 将一种组织的经(纬)纱按一定比例间隔
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的经(纬)纱之间。 ——把两种组织按一定的排列比相间排列。
甲经:乙经=1:1 Rj=2与3的最小公倍数×(1+1); Rw=6
3、调整同一种组织的纱线排列次序
一般是以变化组织为基础组织,然后变更基础组 织的经(纬)纱排列次序而成。
二、组织构成
有两种组织:紧组织——交织点多的平纹 松组织——交织点少的经纬浮长线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紧组织与松组织逐渐过渡,相 间配置,浮长线长短不同,增减规律呈菱形。
三、外观形成原因 (1)浮长线处无交织点,纱线易向一起靠拢,织物
显松厚,形成凸起。 (2)平纹处交织点多,纱线交织紧密不易向一起靠
纱线数的整数倍,并不小于R固的两倍,使其具有 一定的宽度,凸纹明显。 • 基础组织常用4/4重平、6/6重平、8/8重平; • 固结组织常用平纹、三枚斜纹、四枚斜纹。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第一、二章上机图、三原组织

分析组织图
第一节
平纹组织及其织物(plain weaves)
一、组织图的表示方法
组织参数: 平纹组织属于同面组织。
返回
织物样品
二、平纹组织的上机图
当Pj 要求较小时采用顺穿法;Pj 要求较大时采用飞 穿法。
顺穿法
两页复列式飞穿法
四页复列式飞穿法
三、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
因平纹组织的经纬纱每间隔一根纱线就进行一次 交织,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使织物挺括(布 料挺,触摸弹性好,有反拨力),结构紧密,质 地坚牢,平整,手感较硬。 棉织物:细布、平布、粗布、府绸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二、织物组织概述
(一)织物组织的概念与组织循环
(二)织物组织的表示方法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四)组织点飞数
返回
一、织物的形成原理
1织轴;2经纱; 3后梁; 4停经片; 5综框; 6综丝眼; 7钢筘; 8梭口; 9纬纱; 10织口; 11胸梁; 12卷取辊; 13导布辊; 14卷布辊
3、照图穿法(省综穿法)
适用于组织循环较大,且在一个组织循环中有 若干根经纱的交织规律相同。为了减少综片数, 把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片综中。对于 例图乙也叫做山形穿法。 优点:节省综片; 缺点:操作不易记忆;易出现各片上穿综 的综丝数不等。
返回
照图穿法
山形穿法
4、间断穿法
适用于两种组织合并成的条格组织织物。第一种组 织按照其经纱运动规律穿若干个循环后另一种组织按照 其规律穿入另一区,每个穿综规律称为一个穿综区,每 个区中有各自的穿综循环。
b、当经密较大时,综丝密度变大,纱线受 磨损易断头。 返回
顺穿法
2、飞穿法 一页综丝上有2—4列综丝,为复列式综框。

织物组织与结构

织物组织与结构

(纬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如凡立丁、薄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组织循环经纱数顺序是从左至右;组
织循环纬纱数顺序是从下至上。在绘制组织循环图时,一
般都以第一根经纱和第一根纬纱的相交处作为组织循环的 起始点。一般情况下,组织图用一个组织循环表示,或者 表示为组织循环的整数倍。
三、织物的纵横截面示意图
纵向截面示意图是表示沿着织物中某根经纱正中间将织物
疵而影响生产质量。为了使织造顺利地进行,工厂常使用
复列式综框(一页综框上有2~4列综丝)或成倍增加单列 式综框的页数,这样,就可减少每页综上的综丝数,减少 经纱与综丝的摩擦,使织造能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 Rj<Z=r。
3、照图穿法 在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 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将运动规律相同的经纱,穿入同一页综页中, 这样可以减少使用综页的数目。因此这种穿综方法又可称为省综穿法, 这时r =Rj>Z。此法在小花纹织物中广泛采用。 组织图中在对称处,穿综图也相应对称,因而把这种穿综方法称为山 形穿法或对称穿法。采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少综片页数,但也有 不足之处:
1.在织物中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沉浮的规律叫做织 物组织。 2.在经纬纱相交处,即为组织点(浮点)。 3.凡经纱浮在纬纱上,称经组织点(或经浮点);凡纬组 织点浮在经纱上,称纬组织点(或纬浮点)。 4.当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 组织循环(或完全组织)。
5.构成一个组织循环所需要的经纱根数称为组织循环经纱
第五章 重组织 第一节 重经组织 第二节 重纬组织 第六章 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一节 表、里接结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二节 表、里换层双层及多层组织
第七章 起毛起绒组织 第一节 纬起绒组织 第二节 毛巾组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联合组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组织,称为联合组织。

联合方法:1、两种组织的简单拼合2、两种组织的纱线交互排列3、在一种组织上按另一种组织增加或减少组织点等联合组织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几何图案或特殊效应,其中应用较广的联合组织有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凸条组织、网目组织、小提花组织等。

一、条格组织条格组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使织物表面形成条纹或格子图案的组织,称为条格组织。

㈠纵条纹组织纵条纹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并列配置,形成纵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纵条纹组织。

1.纵条纹组织的构作原则:①各纵条纹的交界处要界限分明,交界处相临两根经纱的组织点应配置成“底片翻转法”的关系。

(图2-40(1)所示)②如交界处相临两根经纱的经、纬组织点不能相反,为了使条纹分界清晰,可在两条纹间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

但不应增加上机的复杂性(如图2-40(2)所示:2/2方平6根和左边组织采用8根就达不达要求,调整到9根或5根。

③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各种组织的交错次数不要相差太大;因为经缩差异太大,织造困难。

这种情况可用双经轴织造。

或用其它方法调整上机复杂性,调整经密、如图(3)所示:平纹密度小,缎条经密大。

2.纵条纹组织的组织循环:R j = 各纵条经纱数之和(R j = 各条纹的经密×宽度之和,考虑界限分明,需加以修正。

)R w = 各纵条纹组织纬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3. 纵条纹组织的上机条件①穿综时采用分区间段穿法;如图(1)或照图穿法图(2)所示:②各条经纱数应是每筘齿穿入数的整倍数;4.纵条纹组织的应用棉织物中的缎条府绸(5/2经面缎+1/1平纹),变化麻纱,毛织物中的各种花呢,女式呢。

丝织物中的缎条青年纺(5/3纬面缎+1/1平纹),涤爽绸等。

㈡横条纹组织横条纹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沿纵向上下配置,形成横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横条纹组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

第四章联合组织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联合组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各种不同的⽅法联合⽽成的组织,称为联合组织。

联合⽅法:1、两种组织的简单拼合2、两种组织的纱线交互排列3、在⼀种组织上按另⼀种组织增加或减少组织点等联合组织可以在织物表⾯形成各种⼏何图案或特殊效应,其中应⽤较⼴的联合组织有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凸条组织、⽹⽬组织、⼩提花组织等。

⼀、条格组织条格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使织物表⾯形成条纹或格⼦图案的组织,称为条格组织。

㈠纵条纹组织纵条纹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并列配置,形成纵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纵条纹组织。

1.纵条纹组织的构作原则:①各纵条纹的交界处要界限分明,交界处相临两根经纱的组织点应配置成“底⽚翻转法”的关系。

(图2-40(1)所⽰)②如交界处相临两根经纱的经、纬组织点不能相反,为了使条纹分界清晰,可在两条纹间加⼀根另⼀组织或另⼀颜⾊的纱线。

但不应增加上机的复杂性(如图2-40(2)所⽰:2/2⽅平6根和左边组织采⽤8根就达不达要求,调整到9根或5根。

③在⼀个组织循环中,各种组织的交错次数不要相差太⼤;因为经缩差异太⼤,织造困难。

这种情况可⽤双经轴织造。

或⽤其它⽅法调整上机复杂性,调整经密、如图(3)所⽰:平纹密度⼩,缎条经密⼤。

2.纵条纹组织的组织循环:R j = 各纵条经纱数之和(R j = 各条纹的经密×宽度之和,考虑界限分明,需加以修正。

)R w = 各纵条纹组织纬循环数的最⼩公倍数3. 纵条纹组织的上机条件①穿综时采⽤分区间段穿法;如图(1)或照图穿法图(2)所⽰:②各条经纱数应是每筘齿穿⼊数的整倍数;4.纵条纹组织的应⽤棉织物中的缎条府绸(5/2经⾯缎+1/1平纹),变化⿇纱,⽑织物中的各种花呢,⼥式呢。

丝织物中的缎条青年纺(5/3纬⾯缎+1/1平纹),涤爽绸等。

㈡横条纹组织横条纹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沿纵向上下配置,形成横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横条纹组织。

机织物结构与性能2

机织物结构与性能2
条---顺穿法 3.穿筘:(1)不同条的经线不能穿入同一筘齿; (2)不同条的筘齿穿入数可以任意选择。 穿筘图中,条子与条子之间要保证单双筘齿连续。 4.经轴:一般尽量用单织轴,张力差异大,可用双织轴。 第二节 绉组织 绉效应:织物表面凸凹不平,均匀分布,颗粒状外观;手感柔 软,厚实、有弹性,光泽暗淡,宜做夏季衣料,裙、衫、 晚礼服、头巾、披肩等。 形成绉效应的方法: (1)两种经线用不同的上机张力,产生有规律的织缩差异, 如色织泡泡纱; (2)绉线法:经(纬)用不同捻向的强捻,如双绉、乔其、 顺纡绉等;
三、增加凸条组织凸凹效应的方法: 1.浮长 ,效应 2.原料的收缩性能 ,效应 3.纱线加捻,效应 4.上机纱线张力 ,效应 5.规格:纵凸条Pj ,横凸条Pw ,效应 6.在两个凸条间插入两根平纹线或在凸条中加入填芯线(浮长 大于8时,可在凸条空心处加较粗、差原料的芯线),使凸 条更凸起。 四、应用:常用纵凸条,横凸条可与纵凸条配合形成各种几何 方格,棉、毛、丝、混纺等织物应用广泛,立体感强,如凸 条绸、波纹绉、灯芯布、女线呢、凸条花呢等。 第六节 网目组织 一、外观与形成机理
(3)绉组织法:如新华呢、四季呢、和服绸等。 二.绉组织的设计: 绉组织利用纱线长短浮长交错排列形成具有颗粒感的组织。 在R内,有经、纬浮长线的差异。由于长浮组织结构松,短浮 组织结构紧,使结构紧的长浮组织在短浮组织之间受挤压而 微微隆起,形成颗粒状,即产生绉效应(如果配合经纬加捻, 使绉效果更佳)。 1.浮长配置 (1)长度≤4,否则颗粒粗,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2)方向:经、纬浮长沿三个方向(纵、横、斜向)交错排 列,不形成三种纹路:横路、直路、斜路,组织循环越大, 形成纹路的可能性越小,但不可造成上机困难。 2.在一个循环内,不能有大群的经(纬)组织点集中排列,以 免形成块状或条状外观(光亮、暗淡区域)。

织物组织花型

织物组织花型

第一节 平纹组织
平纹组织是所有织物组织中最简单的一种,
单起平纹是指起始点为经组织点的平纹:
双起平纹是指起始点为纬组织点的平纹:
平纹组织表示:1/1 平纹组织纱线在织物中的交织最频繁,屈曲最多,能使织物挺括、 坚牢
平纹的花型效果
相同经纬向排花:经向1根黑色纱线、1根灰色纱线排列 纬向1根黑色纱线、1根灰色纱线排列 对应的布面效果
2 2↖ 13
3 1↗ 31
4 1 1↗的花型效果图 141
三、经山形斜纹、纬山形斜纹
以原组织斜纹为基础,然后变化斜纹组织中斜纹线的方向,使
斜纹线的方向一半向左,一半向右所构成的组织,称为山形斜纹
组织。
经山形斜纹:改变经向飞数的正、负符号,使山形斜纹的山峰
指向经纱方向的组织,称为经山形斜纹。
纬山形斜纹:改变纬向飞数的正、负符号,使山形斜纹的山峰
经破斜纹,段界与纬纱平行的称为纬破斜纹。
经破斜纹
纬破斜纹
4/4经破斜纹的花型效果
五、菱形斜纹
把经山形斜纹和纬山形斜纹组合起来(或把经破斜纹和纬破 斜纹组合起来),在组织循环中使斜纹线构成菱形图案的组织, 称为菱形斜纹组织
第三节 缎纹变化组织
缎纹变化组织多数采用增加经(纬)组织点、变化组织点 飞数或延长组织点的方法构成的。 分类: 1、加强缎纹:加强缎纹是以原组织的缎纹组织为基础,在 其单个经(纬)组织点四周添加单个或多个经(纬)组织点 而成。
返回目录
第三章 变化组织
变化组织是以原组织为基础,加以变化(如改变组织点的 浮长、飞数、斜纹线的方向等)而获得各种不同的组织。
变化组织分为三类:
1、平纹变化组织 包括重平组织、方平组织等;
2、斜纹变化组织 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 纹、曲线斜纹、山形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锯齿形斜纹 、芦席斜纹等;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四章联合组织

《织物组织与分析》第四章联合组织
纱线数的整数倍,并不小于R固的两倍,使其具有 一定的宽度,凸纹明显。 • 基础组织常用4/4重平、6/6重平、8/8重平; • 固结组织常用平纹、三枚斜纹、四枚斜纹。
例:6/6纬重平和平纹联合成的纵凸条。
②确定排列比1:1或2:2。 ③计算组织循环纱线数: ④画基础组织,在浮长线处填绘固结组织
横凸条组织:以6/6经重平为基础组织,平纹 为固结组织(平纹填在经组织点处) Rj=Rj基×Rj固 =2×2=4 Rw=基础组织(重平)纱线循环数=12
4、画图 (1)确定基础组织每条的宽度、织物密度。 (2)条纹组织组织循环纱线数的确定 Rj=各个条组织的经纱数之和
每条的根数=条的宽度×单位长度内的根数 Rw=各基础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最小公倍数 (3)绘制组织图,注意起止点,调整Rj。
例:组织采用2/2方平组织与2/2↗联合,每条宽度 2cm,经密Pj=260根/10cm. 计算每条根数:2×(260/10)=52根 考虑到界限分明,调整纱线数: 方平用4×13=52根; 斜纹用4×12+3=51根
拢,从织物正面看有两种情况:
(3)因为经、纬浮长线是 逐渐过渡到平纹组织, 因此凹凸程度也是逐 渐过渡并形成蜂巢状。
四、简单组织作图
步骤: ①以选定的纬面斜纹组织为基础画菱形斜纹。
如1/4斜纹, Kj=Kw=5,画菱形斜纹。
②于菱形斜纹所构成的四部分中相对顶的部分 (上下或左右)填经组织点,使与菱形斜纹 的斜纹线空一个纬组织点。
四、简单网目组织的作图方法
• 以平纹组织为地组织,经网目组织的作图 方法为:
• 在紧的地部组织(平纹)将平纹的某几根 经纱增加经组织点变成网目经,某几根纬 纱减少经组织点变成牵引纬。
• 注意:若选偶数序号的经纱为网目经,则 选奇数序号的纬纱为牵引纬。

织物结构学课件——4.1 联合组织

织物结构学课件——4.1 联合组织

构 c、把组织图分成四个部分;
d、根据给定的基础组织,重新选

择起始点;
ⅣⅢ ⅠⅡ
e、将重新选择起始点的基础组织填绘纹样图的第一部分; 按“底 片翻转法” 求出二部分的组织点。
f、将第一部分的组织填入第三部分,第二部分的组织填 入第四部分,即 为所求。
织 3. 格组织的上机

格组织穿综采用间断穿法。

绉类织物起绉的方法:

(1)利用组织起绉; (2)利用织造时不同的经纱张力起绉;
(3)利用不同收缩性能的经、纬纱线,或不 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起绉;
(4)利用化学处理使织物表面起绉等。
织 4.2.2利用组织产生绉效应的原因:

由于在该类织物组织中利用了各种不同长度
结 的经、纬浮长线在纵横两个方向错综排列,因此 在织物表面形成了分散的凹凸的且规律不明显的
织 第4章 联合组织

本章要掌握的重点:
1、条格组织、蜂巢组织的构成及作图;
结 2、绉组织、透孔组织、凸条组织、网目组织的基
构 本构成原理;
学 3、色纱与组织相配合的基本原理及作图。

什么是联合组织?
联合组织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
物 变化组织,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组

织,在织物表面呈现几何图形或小花纹等外观 效应。
集合在一起,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明亮和暗淡区域,影响起
绉效果。

物 4.2.4 构作方法:
结 a、重合法;

b、将一种组织的纱线移绘到另一组织纱 线间;
学 c、调整同一组织纱线的排列次序;
d、旋转法;
e、省综设计法。
织 1.重合法: 1)利用两个不同的组织,在其中一个组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联合组织及其织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在织物表面呈现几何图案或小花纹效应。

第一节条格组织及其织物
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使织物表面形成条格或方格图案。

一、条纹组织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或上下并列,在织物表面呈现纵向或横向条纹。

(一)纵条纹组织:
1、定义:在织物表面左右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组织。

2、构成原理:[重点、难点]
(1)各条纹交界处经、纬组织点相反,以使界线清晰。

(2)不能形成“底片法”的两种组织可在交界处增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尽量不增加上机的复杂性)。

(3)各条纹穿筘应穿尽,即每条纹经纱数应为每筘齿穿入
数的整数倍,以使条纹清晰。

(4)各条纹组织的交错次数应接近,以免因织缩不同而造成织物表面松紧不一致。

若两织物的织缩相差太大,工艺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a)采用双织轴织造。

(b)增加交错次数少的织物的经密。

(c)准备工序控制不同条纹的纱线张力。

3、Rj、Rw的计算:
Rj=各条纹经纱数之和
Rw=各条纹组织纬纱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设计以2/2↗和5/2j缎纹联合而成的纵条纹组织图。

由于两组织不能形成“底片翻转”关系,故另加两根附加线。

4、上机:
(1)穿综:
采用分区穿。

将交织次数多的一组经纱穿入前综。

(2)穿筘:
每筘齿穿入数为各条纹数的约数,以使筘痕留在条纹交界处。

(二)横条纹组织:
应用较少。

作图方及原则同纵条纹。

二、方格组织
1、定义:由不同的组织沿纵向和横向排列,在织物表面呈现方格效应。

2、特点:
(1)分界处相邻两根纱线的组织点必须相反,
以使界限分明。

(2)处于
对角线位置的
组织相同且起
始点也相同,
以使图案连
续。

3、基础组织起始点选择:[重点、难点]
观察相邻两根纱线上单独组织点距上下或左右边缘的距离相等。

[例]7/2w缎纹起始点的选择。

(板书演示)
[例]作出由7/3w缎纹和7/2j构成的方格组织。

4、上机:穿综采用分区穿,穿筘各条格穿尽。

5、应用:广泛应用于头巾、手帕、被单、桌布等织物。

第二节绉组织及其织物
一、定义
利用经纬纱不同浮长的交错排列,使织物表面具有分布均匀呈细小颗粒状、凹凸不很明显的外观效应。

特点:织物手感柔软、厚实、有弹性。

二、起绉原则[难点]
经纬纱浮长长短不一,在织物表面纵横排列,长浮的组织点在结构较紧的短浮组织间微微凸起,形成细小的颗粒状。

三、构成原则[重点]
1、组织中不能出现纵向、横向或斜向的纹路。

2、组织中不应有大群相同的组织点,以免影响起绉效果。

3、经、纬浮长不能过长,否则会破坏颗粒外观。

4、组织中各根经纱的交错次数不宜相差太大,织缩应接近,使织物平整。

5、两根相邻的纱线不宜成底片关系,否则会出现档子。

6、使用的综片数不宜过多,各页综的负荷应接近。

四、绉组织的设计方法[难点、重点]
(一)增点法(重叠法):
在一个基础组织上增加另一组织的组织点。

[例]由四枚纬破斜纹、8/3w缎纹和8/5w缎纹重叠而成的绉组织。

(二)移入纱线法:
将一个组织的纱线移入另一组织的纱线间。

Rj=各组织经纱循环数最小公倍数×排列比之和
Rw=各组织纬纱循环数最小公倍数
[例]将2/2纬重平组织的纬纱移至平纹组织的纬纱间构成绉组织。

[学生练习]将平纹组织的经纱以1:1移入2/2↗斜纹组织的经纱间。

(三)调序法:
调整同一组织的纱线排列次序构成绉组织。

[例]用调序法将3 3 1 1/1 1 2 1↗斜纹设计为绉组织。

(四)省综设计法[难点]
1、特点:用较少的综片获得组织循环大、绉效应明显的绉组织。

2、设计方法:
(1)确定综片数:不宜过大。

常用4片、6片、8片。

(2)确定纹板图:
(a)每根经纱上的经浮长或纬浮长不宜过长。

Fj≤2
(b)每根经纱的交织次数应接近。

(c)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数与纬组织点数应尽量相等。

(3)确定绉组织的经、纬纱循环数:
Rj=nZ Rj比Rw略大(不宜相差太大)。

(4)确定穿综图:
将经纱数Rj分成n组(每组
经纱数为Z),第一组按顺穿法穿
综,其它各组要使综片负荷均
匀、分散(同一页综必须最少间
隔3根经纱)。

(5)确定组织图:
根据纹板图和穿综图作组织图。

要求Fw≤3。

五、绉组织的上机与应用
多采用省综设计法,穿综采用照图穿。

第三节透孔组织及其织物
一、外观特点[出示透孔织物]
织物表面具有均匀分布的小孔。

又称“假纱组织”或“模纱组织”。

二、组织特点
重平组织+平纹组织
三、透孔的形成原理[重点、难点]
平纹组织的纱线由于交织点多且组织点相反,纱线在彼此的张力作用下分开;而夹在中间的重平
组织的纱线因交织点少张力小,被两边的平纹夹
起,使纱线聚集成而形成小孔。

[例]设计R=6的透孔组织,并标出小孔的位置(三根成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