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梁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土地是人类的立足之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具有多功能的利用价值。土地利用是人类作用于大自然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必须科学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深刻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要求,充分认识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土地特别是耕地保护的形式日趋严峻。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预期将达到14.5亿,2033年前后达到高峰值15亿左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护有一定数量的耕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也需要大力加强对其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同时,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需要调整一些耕地。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少、生态环境约束大,制约了我国耕地资源补充的能力,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式。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利用问题的有利条件。从土地利用现状看,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总体粗放,节约集约利用空间较大,为统筹保障科学发展与保护耕地资源提供了基础条件,从国际背景看,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从国内环境看,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主法制和整治文明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加强土地宏观调控,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必须从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矛盾这一社会现实没改变出发,正确把握科学发展与资源配置的密切联系和内在规律,本着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立足保障科学发展,增强土地资源危机意识,树立全民节地观念,妥善处理保障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新模式,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套用国土部的相关文件我们进行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
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农
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
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为城市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实习期间,我对吕梁市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一、地理位置及土地总面积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属我国黄土高原东部,与本省的晋中市、忻州市、临汾市及陕西省的榆林地区为邻。其东傍汾水,西濒黄河,北起兴县燕子山,南至石楼县风尾山;市境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82~133公里;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22.2′~112°19.45′、北纬36°43.87′~ 36°43.9′,土地总面积为21132.71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一)农用地现状
200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1486421.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0.3%。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1、耕地耕地589475.7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9.6%。
2、园地园地15111.0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
3、林地林地666866.66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4.9%。
4、草地草地66457.3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5%。
5、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148510.97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
(二)建设用地现状
2000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为79402.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72073.2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90.8%。
2、交通运输用地5107.47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6.4%。
3、水利设施用地2221.38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2.8%。
(三)未利用地现状
2000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为547447.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9%。包括:未利用土地和其它土地。
三、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1、山地丘陵为本市土地的主体。
2、优质耕地资源紧缺。
3、水土流失严重。
4、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土地干旱缺水
5、化学物品用量增加,农业环境破坏严重
6、用养失调,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够合理
7、交通条件较差,影响山区综合开发
8、滥开滥挖现象普遍,土地资源的人为破坏严重
9、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思想意识保守
四、土地利用对策及建议
1、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是导致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一定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具体做法可在缓坡农田区,以机修梯田为主,实行等高种植;在大于25°的陡坡上以人工开挖水平沟,鱼鳞坑等工程措施,及封山育林,种草种树等生物措施,尽快控制水土流失,积极推广良性的生态循环同心圆式种植方式,改良生态环境。
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全部土地资源
3、加强土地基本建设,鼓励农民投资目前,吕梁市多数山区农耕地,林地,牧地基本建设与管理都较差。加强土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集水灌溉、发展旱作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保证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4、因地制宜,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山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由于地形而引起水、土、光、温、湿等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多层次的生物圈。山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土地较少使用化肥、农药等,污染少,生态环境良好,再加上存在水蚀、风蚀等,土壤中难以富集有毒有害物质,农产品的质量要比平原地区的优良,有适宜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
5、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生态农业其核心是按照自然、生态、经济规律,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自然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态经济效益。发过地区的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保护农业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因此,本区也应积极加快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