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运动学解题方法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运动学规律及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运动学规律及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运动学规律及解题方法

高中物理的运动学规律和解题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最基础的运动学规律,涉及到的概念有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解题方法主要是利用公式,如速度公式、位移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根据题目条件列方程求解。

2. 牛顿运动定律:这是运动学的基础,涉及到的概念有作用力、反作用力、惯性等。解题方法主要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或者用惯性定律分析运动过程。

3. 曲线运动:涉及到抛物线运动、圆周运动等。解题方法主要是利用向心力的公式和定理,分析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

4. 相对运动:分析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题方法主要是画运动示意图,运用运动学规律进行分析。

5. 振动和波动:分析物体的振动和波动情况,解题方法主要是利用振动和波动的规律,如振动方程、波动方程等。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仔细审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求解的问题。

2. 根据题目的条件和运动学规律,选择合适的公式和定理进行求解。

3.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注意分析过程的细节和物理意义。

4. 对于复杂的运动过程,需要分段或者分步骤进行分析,画运动示意图有助于理解问题。

5. 对于多过程的问题,需要注意各过程之间的联系和转折点。

高中物理运动学题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运动学题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运动学题解题技巧

一、直线运动题

直线运动题是高中物理中最基础的题型之一,通常涉及速度、加速度、位移等概念。解答直线运动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思路,掌握基本公式,并注意单位转换。

例如,有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0秒,求汽车的位移。

解答思路:

1.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确定已知量:速度v = 20 m/s,时间t = 10 s。

2. 根据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s = vt,代入已知量计算位移s = 20 m/s × 10 s = 200 m。

3. 答案为200米。

这道题的考点在于应用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s = vt,并注意单位的转换。

二、自由落体题

自由落体题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题型,通常涉及重力加速度、时间、速度等概念。解答自由落体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由落体的特点,掌握相关公式,并注意单位转换。

例如,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落体,经过2秒后的速度是20 m/s,求物体下落的高度。

解答思路:

1.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确定已知量:时间t = 2 s,速度v = 20 m/s。

2. 根据自由落体的基本公式v = gt,代入已知量计算重力加速度g = v/t = 20 m/s ÷ 2 s = 10 m/s²。

3. 根据自由落体的高度公式h = 1/2gt²,代入已知量计算高度h = 1/2 × 10 m/s² ×(2 s)² = 20 m。

4. 答案为20米。

这道题的考点在于应用自由落体的基本公式v = gt和h = 1/2gt²,并注意单位的

转换。

三、斜抛运动题

斜抛运动题是高中物理中较为复杂的题型,通常涉及初速度、角度、时间、位

高中物理运动解题技巧与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解题技巧与方法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解题技巧与方法总结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高中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物理学中,运动是一个基本概念,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解题是学习物理的关键,下面将对高中物理运动解题的技巧与方法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物理学习中的运动问题。

一、理清问题

在解决物理运动问题时,首先要理清问题,明确所给定的条件、要求以及所求的物理量。有时候,问题中还可能会给出一些附加条件,我们需要判断它们是否对问题的解答有影响。只有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题。

二、建立逻辑关系

在解决物理运动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所给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方程或者等式。这些方程或等式代表了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常见的物理量包括位移、速度、时间、加速度等。建立逻辑关系的过程中,需要对物理运动原理和公式进行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三、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

在解决物理运动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解题效率。例如,当物理问题涉及到匀速运动时,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匀速运动的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当问题涉及到变速运动时,我们可以考虑使用速度-时间图、位移-时间图等图形分析方法来解决问题。选择适当的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地得到问题的解答。

四、注意单位换算

在解决物理运动问题时,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单位换算。物理量通常

需要使用国际单位制进行表示,而不同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也需要

掌握。在计算过程中,如果不同物理量的单位不一致,我们需要进行

单位换算,保持一致性。否则,单位不一致将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五、进行合理估算

高中物理运动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运动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高中物理运动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常见的考点。掌握运动的常

见题型解题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以几个常见的运动题型为例,详细分析解题思路,并给出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的相关知识。

一、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基础的运动形式之一,其题型也是高中物理中最简单的。考

虑到题目的多样性,这里以一个典型的题目为例进行分析。

题目:小明骑自行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小时,求小明行驶的距离。

解题思路: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速度恒定,可以使用速度等于位移除以

时间的公式来计算。根据题目给出的速度和时间,可以得到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即位移=20m/s × 2h = 40km。所以小明行驶的距离为40km。

解题技巧:在解答匀速直线运动的题目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题目中给出的

速度和时间单位可能不一致,需要进行换算,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二、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形式。它的题型相对较多,但解题思路比较固定。以下是一个典型的自由落体运动题目。

题目:从高度为100m的高楼上有一个物体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

解题思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只受到重力的

作用,速度不断增加。可以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 h = 1/2gt²来计算。将题目给

出的高度和重力加速度代入公式,得到100m = 1/2 × 9.8m/s² × t²,解得t ≈ 4.52s。

所以物体落地所需的时间约为4.52秒。

运动学与力学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总结

运动学与力学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总结

运动学与力学常见题型解题方法总结运动学和力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两个分支,涉及了物体的运动规律

和受力情况。在解决运动学和力学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常见的

解题方法。本文将总结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以助于读者更好地应对

运动学与力学题目。

一、基础概念回顾

在解答运动学与力学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些基础概念,包

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位移用于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

置变化,其大小和方向共同构成了位移向量。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加速度则是速度对时间的比值,表示

速度的变化率。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导致物体的加速

度变化。

二、运动学题型解题方法

1. 直线运动问题

直线运动问题中,物体沿着一条直线运动,通常给出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时间等信息,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位移公式:位移 = 速度 ×时间

-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 = 位移 ÷时间

-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时间

2. 自由落体问题

自由落体问题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垂直下落的情况。常见的自由落体问题中,我们通常需要计算物体的下落时间、下落距离等。根据重力加速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下落时间公式:时间= √(2 × 下落距离 ÷重力加速度)

- 下落距离公式:下落距离 = 重力加速度 ×时间² ÷ 2

三、力学题型解题方法

1. 牛顿第二定律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对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影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力 ÷物体质量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的解题策略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的解题策略

V ol .48 No .10Oct .2019

♦r 铷*f 教学参考

习题研究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的解题策略

江险峰

(浙江省缙云中学浙江丽水321400)

文章编号:1002-218X ( 2019) 10-0079-01中图分类号:G 632.479

文献标识码:B

一、认真审题,读懂题意

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把已知以及未知条件和过 去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必要时可进行画图分析。

例1现有一个物体以某个速度直接冲上光滑斜面, 在前4 s 位移是1. 6 m ,后4 s 位移是0,求物体加速度。

分析:已知条件为时间r 和对应时间之内前进距离。 隐含条件为物体做的是匀减速运动。相关知识:按照运动情况,通过运动学中的公式 可求得加速度。

方法一:基本公式法根据题意,这个物体是沿着斜面向上,速度逐渐递 减直至为〇,之后又逆向进行加速。其运动的全过程可

1.6=t^X 运用工=糾++故2,得到<

1. 6=幻〇 X 4-y a X 42

8-y a X 82

a =0.1 m /s 2 ,v 〇 =0. 6 m/s

方法二:推

当物体在2 s 末之时速度就是前4 s 内平均速度,即

= 0. 4 m /s 。

当物体在6 s 末之时速度是% =0,因此物体加

速度的数值为

a = ELZ^i = 〇4=^ = 0.1 m /s 2

t 4

方法三:推论A:c = a T 2法

因为整个过程加速度a 保持不变,因此为匀变速 直线运动,通过A:r = a T 2可得到物体的加速度的数值是 a = ^

=1' ^r

〇 = 〇- 1 m /s 2。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物理运动学问题的解题技巧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运动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和

运动状态。解决运动学问题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题型出发,为大家介绍一些解题技巧。

一、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的特点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

距离相等。解决匀速直线运动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

位移 = 速度 ×时间

速度 = 位移 ÷时间

时间 = 位移 ÷速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小明骑自行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了20秒,我们可以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他的位移:

位移 = 速度 ×时间 = 10 m/s × 20 s = 200 m

所以小明的位移是200米。

二、自由落体问题

自由落体是指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运动。解决自由落体问题时,

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公式:

下落距离 = 初始速度 ×时间 + 1/2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速度 = 初始速度 + 重力加速度 ×时间

其中,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 m/s²。

例如,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3秒钟后,我们可以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它的下落距离:

下落距离 = 1/2 × 9.8 m/s² × (3 s)² = 44.1 m

所以物体的下落距离是44.1米。

三、抛体运动问题

抛体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初速度的情况下,垂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自由运动的情况。解决抛体运动问题时,我们需要利用以下公式:水平方向位移 = 水平方向初速度 ×时间

垂直方向位移 = 垂直方向初速度 ×时间 + 1/2 ×重力加速度 ×时间的平方

运动学五种方法

运动学五种方法

★运动学解题五种方法★

(亚旭教育学校理综教研组 刘旭老师)

一:公式法

1. at v v t +=0 (速度--时间关系)

2. 202

1at t v S += (位移—时间关系) 3. aS v v t 2202=- (速度—位移关系) 4. )(2

10v v v t += 平均速度

(1)平均速度v 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M v ,M t v v v ==2

(2)两段相邻的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2aT S =∆,a 为加速度

主要思想:知三求二(在题中找出三个运动学物理量,然后运用公式进行运动学题目的求解)

切记:公式法运动较简单,但是在稍难题中,很少有能够直接看到或者找出的物理量,此时,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对题目分析后才能找出正确的物理量! 例一:物体在斜坡顶端以1 m/s 的初速度和0.5 m/s 2 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斜坡长24米,求:(1) 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2) 物体到达斜坡中点速度。

例二:一辆汽车以10米/秒速度行驶,司机发现前面40m 有危险,他立即以a=2米/秒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运动,问: (1)前6s 这辆汽车的位移是多少?

(2)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s ,是否会发生危险?

例三:一个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连续两段长为x 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求物体在此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二:平均速度法 公式推导:S vt v v t v t t t ==

+=0

2

例一:一架飞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时间t ,则起飞的运动距离是多少?

运动学问题解题技巧

运动学问题解题技巧

运动学问题解题技巧

莒县二中田桂珍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由于本单元涉及的基本公式和导出公式繁多,处理问

题的方法也不唯一.这就使不少学生在解答具体

问题时,因为找不到简捷的方法,使解题过程复杂化,增加了难度.本文针对解答运动学问题的思路与思维技巧等举例解析,以便使同学们能够根据题目特点迅速并准确地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一、巧选基本公式解题

(1)如果题目中无位移x,也不让求位移,一般选用速度公式v=v0+at;(2)如果题目中无时间t,也不让求时间,一般选用推论公式

(3)如果题目中有位移,也有时间,一般选用位移公式x=v0t+at2/2 例1. 气球下挂一重物,以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长时间落到地面?落地时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

解析:从绳子断裂开始计时,经时间t后物体落至抛出点下方,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h=-175m。由位移公式得:

代入数值整理得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

重物落地速度为,其负号表示方向向下,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二、巧用平均速度解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在解题时若能灵活运用,不但简便易行,而且省时、准确,能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例2 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某一段距离s所需时间为t1,通过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需时间为t2,则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解析:物体在前面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v=S/t1等于t1/2时刻的瞬时速度v1,物体在BC段上的平均速度 v=S/t2等于t2/2时刻的瞬时速度v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a=(v2-v1)/(t1/2+t2/2)

高三体育学考方法

高三体育学考方法

高三体育学考方法

1. 了解考试内容和标准:首先要了解体育学考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包括考试项目、考试形式、评分标准等。可以向老师咨询或查阅相关资料,明确考试要求。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内容和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将每个考试项目都纳入到学习计划中,并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复习。

3. 注重理论学习:体育学考不仅包括实践技能,还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要认真学习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课堂学习、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来加强理论学习。

4. 多练习,提高技能水平:针对考试项目,要进行充分的练习。通过反复练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程、体育社团活动或个人练习来提高技能。

5. 寻求指导和帮助: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向老师、教练或同学寻求指导和帮助。他们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你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6. 进行模拟考试和复习:在考试前,进行模拟考试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流程和环境,增强应试能力。同时,要对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知识和技能。

7.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身体状态是参加体育学考的基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确保身体健康和充沛的精力。

8. 调整心态,保持自信:在考试前,要调整好心态,保持自信。不要过分紧张或焦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考试。

高三体育学考需要全面的准备和努力。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重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多练习、寻求帮助,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和心态,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高中体育精华总结《运动技巧大题难点突破》

高中体育精华总结《运动技巧大题难点突破》

高中体育精华总结《运动技巧大题难点突

破》

引言

体育是高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研究运动技巧是体育课程的重点。但是运动技巧对初学者来说常常有很高的难度,特别是一些大题,更是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总结高中体育运动技巧中一些难点,并提供解决方案。

篮球运球技巧

篮球运球是篮球比赛中应用频率较高的技能之一。但是,头脑发热,忘记了一些基本的运球技巧,常常会导致运球失误。为此,可以多进行反复练,让运球成为一种本能动作。

排球扣球技巧

在排球比赛中,扣球是比分的关键之一。扣球需要具备较强的爆发力和高度,以及不错的技术。为了突破扣球这个难点,可以多参加排球比赛,加强身体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同时勤练基本技术并结合实战练。

田径跳高技巧

跳高是田径比赛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项目之一。在跳高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爆发力,以及对身体的灵活掌控能力。为了突破跳高

这个难点,可以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训练,同时加强对跳高基本要领

的了解。

结论

通过本文对运动技巧难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学习

运动技巧时,要注重日常的练习,并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并要加强对运动基本技巧的理解,注重基本功的强化。

这样才能在运动技巧方面不断进步。

高考物理运动知识点

高考物理运动知识点

高考物理运动知识点

一、直线运动

1.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计算方法

3.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与公式

4. 速度-时间图和位置-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

5.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及计算方法

二、曲线运动

1.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向心力与离心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圆周运动的周期和频率的计算方法

4. 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与计算方法

5. 线速度-时间图和角速度-时间图的绘制与分析

三、力和运动

1.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原理与应用

2. 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弹力和重力的计算方法

4. 弹簧劲度系数和胡克定律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5. 质量、重量和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四、能量和功

1. 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功率的定义和计算

2.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4. 动能和势能转化的例题分析

5. 动能和势能的实际应用

五、碰撞和弹性

1. 完全弹性碰撞和非完全弹性碰撞的特点与区别

2. 碰撞中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的应用

3. 质点系的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 弹性碰撞的例题分析

5. 弹性碰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静力学

1. 牛顿定律在静力学中的应用

2.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验证方法

3. 张力和支持力的计算方法及其性质

4. 平衡力的分解和合成

5. 杠杆和浮力的原理及应用

七、流体力学

1. 流体的压强、密度和压力的计算方法

2. 压强和液压原理的应用

3. 流体静力学中的浮力和阿基米德定律的原理及应用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几种方法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几种方法

解决运动学问题的几种方法

1.平均速度法

定义式对于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而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题目中,有一类是质点在其中某段时间t内走过位移s,要求某一未知物理量的题型,如果巧用这一关系式,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例1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某一段距离s所需时间为t1,通过下一段同样长的距离所需时间为t2,则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解析如图2-1所示,物体在AB段上的平均速度等于时刻的瞬时速度v1,物体在BC段上的平均速度等于时刻的瞬时速度v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2.巧用Δs=aT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和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s N-s n=(N-n)aT2

例2如图2-2所示,有若干个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s无初速度地释放一颗,连续释放若干个小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

干小球拍摄到如图的照片,可得AB=15cm、BC=20cm。试求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小球?

解析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小球B的速度

B球已运动时间

设在A球上面正在滚动的小球的颗数为n

则颗

取整数n=2颗,即A球上面还有2颗正在滚动的小球。

例3如图2-3所示,一块涂有碳黑的玻璃板,质量为1kg,在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一个装有指针的振动频率为5Hz的电动音叉在玻璃板上划出如图2-3所示的曲线,测得OA=1cm,OB=4cm,OC=9cm,则外力F应

为N。(g=10m/s2)

解析玻璃板竖直向上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相邻位移改变量相等。

高中物理运动题解题思路及示例

高中物理运动题解题思路及示例

高中物理运动题解题思路及示例

一、速度与位移的计算

在物理学中,速度和位移是最基本的运动量,它们的计算方法也是解决物理运

动题的关键。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题思路。

例题1:一个小球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为4 m/s,求此时小球的位移。

解析: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我们可以用速度

乘以时间来计算位移,即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在本题中,速度为4 m/s,时间

为2秒,所以位移等于4 m/s ×2 s = 8 m。因此,小球在经过2秒后的位移为8米。

例题2:一个物体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5秒,求此时物体的位移。

解析:根据速度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我们可以用速度

乘以时间来计算位移,即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在本题中,速度为10 m/s,时间为5秒,所以位移等于10 m/s × 5 s = 50 m。因此,物体在经过5秒后的位移为50米。

二、加速度与速度的计算

当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的速度就会发生变化,这时我们需

要考虑加速度的概念。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解题思路。

例题3:一个物体以5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了10秒,求此时物体的速度。

解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所以,我

们可以用加速度乘以时间来计算速度的变化量,即速度的变化量等于加速度乘以时间。在本题中,加速度为5 m/s^2,时间为10秒,所以速度的变化量等于5 m/s^2

× 10 s = 50 m/s。由于物体是匀加速运动,所以它的初始速度为0 m/s,即物体的速

高考复习中的体育知识点与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中的体育知识点与答题技巧

高考复习中的体育知识点与答题技巧体育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对考生的成绩起着决定

性的影响,同时也是考生展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机会。为了帮助

广大考生有效复习体育科目,本文将针对高考复习中的体育知识点和

答题技巧进行探讨,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体育知识点的复习

1. 熟悉体育项目和规则

在复习期间,考生首先需要熟悉高考涉及的各项体育项目及其规则。这包括但不限于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见项目。通过查阅

相关资料、观看比赛录像以及参与项目实践,考生可以对各个项目的

特点和规则加深理解,为答题做好铺垫。

2. 掌握体育基本理论知识

高考体育科目还会考察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例如运动的分类、训练的原则和方法、运动生理学等。考生需要深入学习这些理论知识,理解其内涵,以便在答题中能够准确运用。

3. 关注体育热点事件

体育领域经常发生一些热点事件,例如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等。

考生在复习期间可以适当关注这些热点事件,了解相关的规则、历史

和发展趋势。这不仅可以增加对体育的兴趣,还能够在答题中提供更

加具体和有实践感的案例。

4. 强化运动技能训练

作为体育科目复习的一部分,考生还需要通过运动技能的训练来提

升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并坚

持进行反复练习。这将有助于考生在考场上更加从容地应对实践操作题。

二、答题技巧的掌握

1. 仔细审题,理清要求

在进行体育科目答题时,考生要认真审题,仔细理解题目的要求和

限制条件。特别是在实践操作题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题目中所描述

的场景和要求,以免发生操作错误。

总结运动学部分的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

总结运动学部分的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

总结运动学部分的常见考点及解题技巧

运动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规律。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力学分支的必备知识。而对于学生

来说,在学习运动学的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考点和解题技巧,以便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应对相关题目。本文将从运动学的常见考点

和解题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常见考点

1. 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在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位移是指物

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所经过的路径长度,用Δx表示;速度是位

移随时间的变化率,用v表示;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用a表示。对于这些基本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其定义和计算方法,并能够根

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推理和计算。

2.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是运动学中的基本运动形式,常见的考点包括匀速直线运

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学生需要掌握速度恒定的特点,以及通过位移、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的方法。而对于

变速直线运动,则需要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速度、时间

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3. 曲线运动

除了直线运动外,曲线运动也是运动学中的重要内容。常见的曲线

运动包括圆周运动和抛体运动。对于圆周运动,学生需要理解圆周运

动的定义、半径和角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计算圆周运动的位移

和速度。而对于抛体运动,则需要理解抛体运动的自由落体和斜抛两

种情况,以及如何计算抛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和时间等。

4. 相对运动

相对运动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到物体在不同参照系中

的运动。学生需要掌握相对运动的概念,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参照系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方法

2.【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

2

s

t B .

2

32s t C .

2

4s t D .

2

8s t 【答案】A

【解析】设初速度为1v ,末速度为2v ,根据题意可得22

1211922

mv mv ⋅

=,解得213v v =,根据0+v v at =,可得113+v v at =,解得12at v =

,代入2112s v t at =+可得2s

a t

=,故A 正确。 8.(多选)对于如图所示的情境,交通法规定“斑马线礼让行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罚款200元扣除3分的处罚。若以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行人正在过斑马线,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12m ,该车减

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距停车线

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B. 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汽车才能停止

C. 若经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D. 若经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来源】湖南省(长郡中学、株洲市第二中学)、江西省(九江一中)等十四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答案】 BC

【解析】AB 、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在t 时间内运动过的位移为:

,故A 错误;B 正确;

CD 、若车恰好停在停车线处,则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故C 正确;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

10.ETC 是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它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设在收费站ETC 通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短程通信,利用网络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实现车辆不停车就能支付路桥费的目的.2015年我国ETC 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汽车以10m/s 的速度驶向收费站,若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它从距收费窗口20m 处开始减速,至窗口处恰好停止,再用10s 时间完成交费;

若进入ETC 通道,它从某位置开始减速,当速度减至5m/s 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5m 即可完成交费.若两种情况下,汽车减速时加速度相同,求:

(1)汽车进入ETC 通道减速行驶的位移;

(2)汽车从开始减速到交费完成,从ETC 通道通行比人工收费通道节省的时间。 【来源】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最后一模理综物理试题 【答案】 (1)115x m = (2)11t s ∆=

【解析】(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22100/ 2.5/2220v a m s m s x =

==⨯ 汽车在ETC 收费通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 22125100

1522 2.5

v v x m m a --==-⨯'=

(2)过人工收费通道,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 3=v/a =10/2.5s =4s ,

15.机场大道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以36km/h 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进,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m 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

(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1s ,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a 1至少多大?

(2)若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s ,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a 2=2m/s 2的加速度沿直线加速3s ,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来,

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a3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2.5m/s2(2)6.1m/s2

(2)汽车加速结束时通过的位移为

m

此时车头前端离停车线的距离为

m

此时速度为:

匀减速过程有

解得

10.如图甲所示,滑道项目大多建设在景区具有一定坡度的山坡间,成为游客的代步工具,又可以增加游玩的趣味性,在某景区拟建一个滑道,示意图如图乙,滑道共三段,第一段是倾角比较大的加速下坡滑道AB,第二段是倾角比较小的滑道BC,游客在此段滑道恰好做匀速运动,若游客从静止开始在A点以加速度1a做匀加速运动,经过4s到B点并达到最大速度16m/s,然后进入BC段做匀速运动,设计的第三段上坡滑道CD作为下客平台,使游客做匀减速运动后速度减为零(乘客经过两段轨道衔接处可视作速度大小不变),游客乘坐滑道,从山顶A处到达下客平台D处总共用时8.5s,游客在各段滑道运动的总路程为92m,求:

(1)在AB段运动加速度1a的大小;

(2)AB段的距离1L;

(3)乘客在BC段匀速运动的时间0t.

【答案】 (1)24m/s ;(2)32m ;(3)3s 【解析】(1)在AB 段,由运动学公式得: 211

16

4m/s 4

v a t =

==;

可得: ()002

v

L t t vt =

-+; 代入数据得: ()0016

928.5162

t t =

⨯-+,解得03s t =.

追及相遇

3.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距车为s 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2做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车做匀减速运动,该加速度大小为a ,则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 应满足的关系为

A. B. C. D.

【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