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浅析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
资料来源: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杜秀芳、任淑红 《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的案例研究》—— 嵇美云 《大众传播第三者效果研究二十年》——郝雨、谢小芳 《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 陶鹤山
:
(三)第三人效果的内容
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认知层次,人们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他人的影响大于 对自己的影响。 第二层:行为层次,人们认为大众媒介对他人将产生较大的影 响,这种认识会使知觉者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
(四)第三人效果的影响因素
1、媒介内容 负面的或不需要的媒介内容会造成较大的第三人效果;正面的 或需要的媒介内容则不仅不会造成第三人效果,甚至可能造成 颠倒的第三人效果。
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果
(一)理论的提出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舆论学 季刊》,发表题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二)观点
他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媒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 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对“我”或“你”未必产生大 影响,然而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 作用,大众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表面受众中直接发 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的反应行为实现。戴维森 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为“第三人效果”。 简单概括:是指个体倾向认为大众媒介信息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 强的影响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第三人效果
大众传播更容易在什么人身上起作用?谁更容易接受传播媒介的影响?“第三人效果”理论给出了一个似乎很另类的答案:会对“他”产生很大影响。本文就介绍了这一考察人们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普遍认知倾向的重要理论。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的名词解释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往往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的,而“第三人效果”则是指一个人在评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比较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实际表现,而低估他人的能力和实际表现。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理中的现象,它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观察到,并且对我们的行为和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人效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验。在这项实验中,研究者旨在探究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是否受到社会化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观看被试(即另一位实验参与者)与其他陌生人一起参与某项活动时,观察者倾向于认为自己相对于其他人在能力和表现方面更为出众。
这种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倾向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释。首先,我们往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内部经验,对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相比之下,我们对他人的内部经验了解有限,只能通过外在表现来进行评估,容易低估他人的能力。
第三人效应也可以通过社会比较理论来解释。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与同伴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在这种比较中,人们更容易选择与自己能力较弱的人进行对比,从而获得自我陶醉的满足感。这种比较方式导致了对他人能力的低估和自身能力的高估。
此外,第三人效应还与社会期望和社会角色有关。当人们处于一个较高的社会角色,或者被寄予较高期望时,他们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应。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有更大的自信,并且更倾向于忽视他人的能力和表现。
第三人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职场上,员工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而低估同事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团队合作的困难。同样,在教育领域,学生倾向于高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低估同学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学习氛围的不良和学习动力的下降。
基于传播学第三人效应理论透析网络暴力的成因
v V S SEARC
基于传播 学第三人效 应理论 透析 网络暴 力的成 因
口 商超余 康格 慕雪
【 摘 要 】" 3今社会 - ,信 息传播的方式、速度、广度都是之前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随着
互联 网的 深度 发展 , 网络渗 透 到 人 们 日常生 活 的方 方 面 面 ,对社 会 公 共 生 活造 成 的影 响 超乎 A - 4 1 " l 的 想 象 ,各 类信 息、 资 源 以数 字化 的 方 式存 在 于 网络 中 ,人 们 可 以轻 松 获得 所 需要 的信 息 ,更加 快 捷 高效
环 节 ,所 以不 易 滋生 谣 言 。当互 联 网 历 、知 识 结 构 和 视 域 有 限 的人 。受 微杜渐 的工作时 ,当正常的传播渠道
成为寻常百姓家的一种信息传播 的常 到谣言蛊惑或影响的人会不 自觉地按 在信息传播 当量和结构失衡时 ,谣言 态时 ,人人都是传者 ,匿名或虚拟下 谣言传者的意图进入认知 、态度和行 趁机 而入 。
而为网络信 息传播平 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传播学;第三人效应 ;负面信息 ;网络暴力;网络道德
传播学中有一个经典 的传播效果 为 ,包括书报审查制度 、营销策略 、 理论 叫做 “ 第三人效应”。 2 0 世纪8 0 年代 ,美国哥伦 比亚大
政 治运 动等 。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效应”
59
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第三人效应”
陆子衿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摘 要: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转型期,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向网络行为、网络关系转化,我国社会转型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与矛盾极易在网络平台上引起轰动,形成网络公共事件。本文基于第三人效应的理论框架,以“雄安新区炒房”和“江某案百万签名募集”两个事件为例,探究第三人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传播中的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新变化。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网络公共事件;传播效果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8)07-0059-02
收稿日期:2018-06-07
作者简介:陆子衿,女,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研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兴起,信息接收设备高速更迭,极大地拓展了信息传播渠道,带来了海量的信息资源,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中,受众可以隐匿身份自由发布言论,个体在频繁的信息交互中不断强化了自身寻求关注的欲望,传播效果也因此趋向于扩大化,“第三人效应”和“颠倒的第三人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也变得尤其突出。
一、第三人效应理论概述 第三人效应描述的是人际传播中的一种现象,即当个体面对具有高度诱导性、劝服性的传播信息时,会高估自己,低估他人。人们认为其他人更易被负面信息诱导,而自己则能理性处理这类信息,而当面对正面信息时,又会产生“颠倒的第三人效应”,认为这类信息对他人的影响较弱。“媒介效果受他人对说服信息的反应的认知,而不仅仅是信息的说服性本身”[1]。由于第三效应,个体会对他人接收信息后可能产生的行为作出错误的预判,从而影响到个体自身的行为。“从认知角度来看,人们认为大众媒介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从行为层面来看,对他人可能的影响也会使人们改变态度或采取相应行动。”[2]第三人效应是否奏效,影响力的大小又受到受众特质的差异性,媒介内容的性质,不同受众的社会距离和信源的可信度等因素的影响。 二、第三人效应在网络公共事件中的体现
第三人效果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理论名词解释
“第三人效果”是指客观现实的存在,因为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外的其他人也同时参与了这个事件或活动,这个第三人(也就是在公共行政关系中,除当事人以外的人)对该事件或活动的影响也包括在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行为效力范围内。根据这个概念可以发现,它所指向的是行政行为和第三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分析“第三人效果”呢?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第三人效果”,是指行政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因某一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受到影响
而产生的“不应有”的心理感受或者客观状态,其本质在于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和行政管理的公共利益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平衡关系。具体表现形式有:
理论依据:我国学者赵广明等所著《行政法学》一书中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理论,并且在理论层面上将其细化为四种类型,即名誉损害、荣誉损害、利益损害、安全危险。名誉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或隐私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中受到损害。其典型形式有侮辱性的称呼、诽谤性的批评、恶意中伤性的污蔑、非正式的性骚扰、损毁名誉信件和获得声誉的行为等。荣誉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的荣誉权利因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受到损害。这种荣誉损害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行政相对人自身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机构、组织的荣誉权利因为某种原因而丧失;二是行政相对人的声誉因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遭到破坏,或者说,行政相对人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导致某种不良后果,进而导致该相对人在日常生活、经济交往甚至社会交
往中地位的降低或贬值。利益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权益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中受到损害。由于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财产的减少或增加,但行政相对人却未能在该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发生前预见到该行政主体行为的结果,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财产将会减少,所以这种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对相对人造成的利益损害就是利益损害。安全危险,是指行政相对人的安全因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而受到威胁,但行政相对人却无法预料到该行政主体行为的结果,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其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名誉损害,是指行政相对人在社会公众中的人格尊严或名誉受到侵犯,或者因其名誉受到破坏,而引起的不必要的恐惧或畏怯,从而影响到行政相对人生活和工作的正常开展。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提出问题
形成假说 选择方法
理论化
解决问题 分析预测
第三人效果理论
概念化
操作化
研究设计
资料收集 资料分析
假设1:受访者会倾向于认为婚恋交友节目对自己的影响小, 对其他人的影响大。
假设2:第三人效果认知与第三人效果后续行为显著相关。 假设3:性别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4:年龄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5:地域分布与第三人效果认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6:节目接触频率与第三人效果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7:节目可信度与第三人效果认知存在显著正相关。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意义
有效解释群体事件内部机理 提供看待问题的一种新视角 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婚恋交友类节目现状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
我为什么要抛出这些数据?
A、迷惑大家,看似很有说服力的样子 B、承上启下,为下文埋下伏笔。 C、植入性广告:为百度和非诚勿扰做广告。
态度说服理论;
耶鲁学派;
实验法。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传播学的鼻祖和创建者
威尔伯·施拉姆(1907~1987)
传播学第三人效果理论
威尔伯·施拉姆
▲对前人的传播研究加以系统化、正规化、完善化,创
传播学概论 十二章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ຫໍສະໝຸດ Baidu三人效果”的概念
(1)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 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 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 技巧,类似于我国的“声东击西”、“欲擒 故纵”、等成语中所蕴含的操控谋略。 (3)“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众传播 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2007年爆发的无锡“水危机”,受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家缺 不缺水,而是预计其他人会因为恐慌而抢购饮用水。 为了避免“后下手遭殃”,就必须“先下手为强”。当群体不 约而同的形成了这种认知时,“恐慌购买”的集体行为就不可避免 地爆发。
三、“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和理解 时应注意的问题 • 意义:
• 1.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都 与 “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 2.在对互联网信息的评估上,同样也存 在着“第三人效果”现象。 • 3.“第三人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一个侧 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 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 和复杂性,以及认知、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 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
第六节 "第三人效果"
------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一种认知倾向
一、“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
• “第三人效果”理论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 •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 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 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 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 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 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什么是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是指人们对自己与其他人相比,在某些方面更优越的一种心理偏见。当人们观察他人时,他们往往会认为那些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大、更有魅力、更成功。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在不同领域中观察到,如社交关系、工作环境、学校等。
第三人效果的原理
第三人效果可以解释为一种自我增强的心理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感知所驱动的认知偏见。人们倾向于用更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而将自己相对贬低。这种倾向可能是一个保护机制,让人们保持谦逊和对他人的尊重,同时减少自我怀疑和自卑感。
第三人效果的实例
社交关系
当人们观察到别人的社交圈更广泛,更有魅力时,他们往
往会觉得自己在社交上相对较差。这可能会导致他们自卑,降低自信心,并对自己的社交能力产生怀疑。
工作环境
在工作环境中,人们常常会对他人的职业能力产生自卑感。当人们看到别人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获得晋升或奖励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的能力相对较弱,没有取得同样的成就。
学校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可能会比较自己的学术成绩、体育水
平或艺术才华与其他学生。当他们看到其他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该领域相对较差,产生自卑感。
如何应对第三人效果?
了解第三人效应存在的原因和实际影响是应对这种心理现
象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应对第三人效果的方法:
1.自我认知和肯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与那
些优秀的人学习交流,但不要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对手,而
是从中获取启示和灵感。
2.积极评价他人:用积极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成功和成
就。不要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而是用他人的成功来激
戴维森 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
戴维森
大约是1949年到1950年左右,普利斯顿大学的一个年轻的历史学家在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陆战队档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段有趣的内容,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穿过了走廊,把他的发现告诉了一个更年轻的社会学家:
“你应该懂一些公众舆论的知识。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二战期间,在太平洋的硫磺岛上,有一个由白人长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现役小分队。日本人知道了这个小分队的位置,并派出了飞机去散发传单。这些传单强调的主题是:这是一场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人种没有冲突。传单上大概其写着这样的字眼:‘不值得为白人丧命。趁着还有机会,赶快退出战争,或者干脆投降。别心存侥幸。’第二天,这个小分队撤退了。”
社会学家问:“你为什么对这件事这么感兴趣呢?”
“因为我完全找不到任何证据能够表明士兵们受到了这种宣传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宣传对白人长官起了作用。看起来,这些传单导致了美军人员事实上的洗牌。”
社会学家支支吾吾地谈了一些诸如白人长官可能怀有负疚感,以及军方倾向于采取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的托词。但他始终无法摆脱萦绕在他心头的一种感觉:肯定还有些其他的东西在发挥着作用。
几年之后,在调查西德新闻界在波恩(西德首都)外交政策形成中的角色期间,这个社会学家有机会去询问许多记者,他们觉得报纸社论对读者思想的影响有多大。(Davison,1957年)他们最常给出的一种答复是:“社论对你我这样的人没什么影响,但对普通读者的影响可能会很大。”由于无法找到支持以上判断的证据,围绕这条线索的研究最终夭折了。但是研究者深深地记住了,如此之多的记者都确信社论影响了其他人的看法,却不认为他们自己这类人会受影响。
第三人效果
2.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
由于大多数人认为暴力、色情及低俗内容对社会有危害,作为 社会意见表达行为会形成限制媒体的强大舆论,进而可能作为 政府制约媒体的民意支撑导致媒介内容管制的强化。
Q:大家认为打游戏是否会影响我们的学 习呢??
——————请用百分比来具体说明~ (影响学习的程度)
根据我们的调查: 实际打游戏的人认为游戏对自己学习的 影响程度只有
二·“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条件)
1.信息的性质 2.信源的性质 3.社会距离 4.个人因素
1.信息的性质
负面信息: 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评价负面信息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会对别人 的影响更大,这便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eg:禁毒,暴力等信息-----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会受影响,但他人 容易受影响
THANKS
小组分工: “第三人效果”的概念及其理论缘起——李天娇 “第三人效果”理论与实证研究——黄心怡 张警文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戴倩怡
PPT整合——张警文
29.2%!!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意义及注意的问题
一.意义 二.注意的问题
一·意义
(第一)该理论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诸如“抢购”、“群体逃 难”等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都与大众传播信息引发的 “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第二)我们处在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科学研究的基础 上确定这些信息和传播方式的实际危害程度,建立适当有效的法律 规制和政策约束机制,这也是该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新传理论13
“第三人效果”(the third-person effect)理论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W. P. 戴维森,于1983年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中提出的。戴维森认为: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1)该理论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人们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广义上的第三人)身上。这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该理论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广告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心理学影响因素论文
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浅析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85-0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内容,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自身并不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一定那个程度上大众传播效果并不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第三者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但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仍旧来自于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本文从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以期为第三人效应上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角度。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优越感乐观偏见自我服务
一、第三人效应产生背景与内容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
撤退。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戴维森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应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作用)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而导致的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来说,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第三人。站在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的立场来看,第三人是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表面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人,宣传家们实际上试图通过寻求影响其他人的的途径操纵这些第三人的行为。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认为,在大众传媒领域,从事劝服传播的人认为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效果,而不是他或她自身。他们的理由是:“我不会受影响,但他们(第三人)会被劝服”。在有些方面,传播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它对那些表面上直接指向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其他人(第三人)认为它会对它的受众产生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人们更倾向于这些信息对他人的影响比自己要大。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不同学科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均有不同的解释,但心理学科影响因素一直为解释第三人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案例
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案例
第三人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指的是个体不仅会受到自己的行为影响,还会受到他人行为影响。与观察者称为第三人存在的情况下,即使观察者不参与行为,也会对行为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第三人效应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体现,但是它的存在总的来说比较明显。本文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分析第三人效应是如何影响人们行为的。
大多数人都知道,当有一个家长出现在教室时,孩子的行为会有所不同。一项研究表明,当家长陪着孩子学习时,孩子的学习活跃性会发生变化。孩子们更容易进行非正式讨论,更少去纠正错误,但是表现更加积极。这很好地说明第三人效应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的,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孩子,还会影响教师的行为。
再来看一个购物的例子,一项研究表明,当有朋友陪同购物时,消费者会更加激进,而且会更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第三人效应同样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第三人效应也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一项研究表明,个体会更倾向于与朋友去运动,而不是一个人去运动,这是因为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烈的社交吸引力,以达到社会认可。
最后,一项研究表明,个体在被观察时,会更容易接受建议,并且会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这也说明,当个体被观察时,他们会受到第三人效应的影响,并将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
综上所述,第三人效应在不同的场合中得到了证实,它可以显著影响个体行为。它可以影响孩子上学的行为,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
行为,也可以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甚至有助于个体接受建议。然而,这些效应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利用第三人效应需要对文化背景有深入了解。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与理解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人们对于各种信息的接收与理解愈发重视。第三人效果是一个重要的传播学理论,它揭示了人们在接收信息时的一种心理现象。本文将探讨第三人效果的意义,并分析在理解这一效应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第三人效果的意义
第三人效果是指个体在接收信息时,倾向于认为该信息对其他人产生的影响大于自己。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域都有体现,如政治、广告、教育等。第三人效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当个体认为某条信息对其他人影响较大时,他们更可能将这条信息传播出去,从而扩大信息的影响力。
2.导致认知偏差:第三人效果可能导致个体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3.影响舆论引导: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第三人效果可以帮助传播者更好地把握受众心理,提高传播效果。
4.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第三人效果可以使个体在接收信息时,更加关注社会规范和他人的看法,从而有助于社会规范的形成和维持。
二、理解第三人效果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在接收信息时,第三人效果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背景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第三人效果的产生。
2.信息类型: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政治、娱乐、教育等,可能导致第三人
效果的产生程度不同。
3.传播渠道:信息传播的渠道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例如,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可能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第三人效果的产生也有重要影响。在一个重视集体主义的社会中,第三人效果可能更为明显。
5.防止认知偏差:在理解第三人效果时,要注意避免因认知偏差而导致对信息的错误判断。
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前言
1983年,美国戴维森教授提出大众传播的“第三人效果”(也称为
第三人效应或第三者效果)理论,这个理论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认
知层面认为人们普遍感到大众媒介传播的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自己(本人)的影响,而行为层面则认为“第三人”的某些认知可能造成他们
采取某些行动,以免媒介内容侵害他们的利益。
经过26年发展,该理论经历了理论验证、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研究三个阶段,研究者多用经验性方法进行研究,理论体
系构建得较为完整。
面对第三人效果的发展趋势如此迅猛,国外上世纪末已在传播学书籍
中介绍了这个理论,但国内书籍几乎很少涉猎,还停留在对国外已有成果
的介绍上,对“研究进程存在的问题”的研究也比较薄弱。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历史分析法,通过概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研究
状况,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五个重要问题,找出每个问题的表现,分析造成
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的途径。一、“第三人效果”介绍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
《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
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
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
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
纷争。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散发
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
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385-02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内容,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自身并不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一定那个程度上大众传播效果并不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第三者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但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仍旧来自于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本文从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以期为第三人效应上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角度。
关键词第三人效应优越感乐观偏见自我服务
一、第三人效应产生背景与内容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与社会学教授戴维森在美国的《民意季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传播中第三人效果的作用》的文章,文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发现在太平洋一个岛屿的美军部队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于是日本人便对该小岛上的美军部队散发传单,内容强调这是白人的战争,日本人和有色民族并无纷争。该传单还告诉黑人,不要为白人牺牲,要找机会投降或逃亡。散发传单的第二天,该小岛上的美军就撤退了。后来美军部队调查发现:其实传单上的信息对黑人士兵并没有劝服影响,却使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逃亡而不得不指挥撤退。为什么对手的传单如此有效?戴维森对此提出了“第三人效应假设”,即“传播达到的效果(作用)并不是由于表面的受众的反应,而是那些可预测的或他们认为可察觉到的、部分其他人会作出的一些反应而导致的行为”。之所以称之为第三人效应,是因为第三人卷入了两种不同观察立场,按照那些试图对传播效果作出估价的人来说,它最大的影响对象不是“我”或“你”,而是“他们”――第三人。站在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的立场来看,第三人是那些在某些方面与表面受众的态度和行为有关的人,宣传家们实际上试图通过寻求影响其他人的的途径操纵这些第三人的行为。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他认为,在大众传媒领域,从事劝服传播的人认为会对其他人产生巨大的效果,而不是他或她自身。他们的理由是:“我不会受影响,但他们(第三人)会被劝服”。在有些方面,传播导致某些行为的产生,不是因为它对那些表面上直接指向的人产生影响,而是因为其他人(第三人)认为它会对它的受众产生影响。特别是负面信息,人们更倾向于这些信息对他人的影响比自己要大。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不同学科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均有不同的解释,但心理学科影响因素一直为解释第三人效应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第三人效应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二、传播领域中第三人效应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负面媒介内容对别人的影响较大,而对自己的影响较小?目前较有影响的心理学角度的解释为自我增强倾向。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个体总是属于某个群体,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互动中,个体总是在进行着自我知觉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同时又进行着群际知觉以获得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识。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一些人能够无偏见的认识自己和认识群体。但是另外一些人可能会高估(overestimating)自己和自己的群体,表现出自我增强,自己比别人更能抗拒说服性信息,更不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自我增强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自己的形象,维护乐观的期望,并使人们产生具备控制能力的感觉,自尊及自我的价值得到强化。学者henriksen与flora(1999)指出人有三种自我增强的偏差:
(一)虚幻的优越感(illusory superiority)
这种偏差是指人们会用一种比较正面的方式,使自己看起来高人一等或比别人幸运。人们也会倾向使自己的个性、特质、能力、生活情形等看起来比别人好,比别人更睿智,更能抗拒媒介内容的负面影响。因此,媒介内容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愈大,人们应该会更倾向认为自己的免疫力越高,越不容易受到媒介内容的影响。一些研究发现,即使是儿童也会展现出虚幻的优越感,当研究人员请儿童用一些正面及负面的特点来描述自己、同学、父母及老师时,儿童会用比较正面的特点来描述自己。
(二)不切实际的乐观偏见
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活得会比平均水平更长、更健康和更成功,专家们将这种情绪命名为‘乐观偏见’”。这种偏见使人们认为负面的事件“不会发生在我身上”,自己更不容易遭遇不幸的事,同时也不易受媒介内容的影响。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家定义的“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乐观主义者认为,自己面对问题时总比他人有较强的处理能力,且这种优秀潜能让自己更少碰到灾难,所有坏事与己无关。这种乐观主义情绪可能间接影响了其在评估媒介说服信息对自己影响时所产生的判断偏见──从而倾向于自己不会受影响,只有他人会受影响。例如,有研究发现,高中生认为自己会酗酒、自杀、患心脏病或患癌症、艾滋病的机率比其他同学低;即使是10岁到13岁的儿童,也会认为自己患艾滋病、心脏病、癌症的机率比其他同龄的儿童低。纽约大学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费尔普斯为首的研究团队最终认定,即便是“乐观偏见”产生了不切实际的乐观情绪,也并不是坏事,有利于人们的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避免一些在垃圾信息的纷扰。
(三)自我服务偏差(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
通常,我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对成功的贡献和低估自己对问题的责任。这种倾向性表现在评价自己的成功时,高估内部因素(个人特质)的影响;而对于个人不成功的产出,则认为是由于外部(情境)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们在事情顺利成功时,会尽量夸大自己的功劳;当结果不如人意时,又会设法逃避责任。在伦理道德上,大多数生意人认为自己比一般生意人更道德。在工作能力上,90%的商务经理对自己的成就评价超过对其普通同事的评价。在澳大利亚,86%的人对自己工作业绩的评价高于平均水平,只有1%的人评价自己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自己患者的死亡率要低于平均水平。在荷兰,大部分高中生认为自己比普通高中生更诚实,更有恒心,更有独创性,更友善且更可靠。在聪明才智上,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周围的普通人更聪明,更英俊,更没有偏见。当有人超过自己时,人们则倾向于把对方看成天才。在洞察力与判断力上,我们假定,他人的语言和行为能够体现他们的本质。我们私下的想法也是如此。因此,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比别入更了解我们自己。我们也认为比起别人来,我们更了解自己。很少有大学生会认为自己比别人更天真或更傻,但他们会认为别人要比他们傻得多。研究发现,具有更多的自我服务偏差的人展现出了高水平的第三人效应。他们认为自己较不容易受负面信息的影响,对不如意的结果承担较少的责任。当描述他们自己时,大部分都是积极特性。自我服务偏差同样使一些人认为他们自己较少受媒体的影响。hoffner等人(2001)推断这是人们“希望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的反应。
三、基于心理学观点的第三人效应未来研究策略
由于不同研究者们所采用的实验群体、实验材料及因变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发现了影响第三人效应的各种因素,但这些影响因素只能解释某一部分实验结果,这些实验并非是心理学上严格的实验,至少在实验程序上仍旧存在不足与瑕疵,可能存在其它潜在的变量对此效应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实验理清到底还有哪些变量影响第三人效应、究竟怎样影响的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第三人效应的认知层次已经得到了验证,尽管对其影响因素还存在争论。相比之下,行为假设只有一般的支持。一些研究已发现在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但是尚未有足够的实验证明双方存在内在因果,第三人效应认知和行为假设两方面的联系仍然值得探讨,特别是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