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案
历史入门常识教案初中
历史入门常识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以及历史学科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历史的基本概念:历史、历史学、历史事实、历史事件等。
2.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史料、史证、历史分析、历史比较等。
3. 历史学科的重要性: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民族精神、历史与文明传承等。
教学难点:1. 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的理解与应用。
2. 历史学科重要性的深入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知识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活动所需的其他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通过播放历史纪录片或讲述历史故事,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关注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提问学生“历史对我们有什么用?”让学生思考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历史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介绍历史的定义:历史是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是对过去的理解和解释。
2. 解释历史学: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的学科,包括历史理论和历史事实两个方面。
3. 阐述历史事实与历史事件的概念: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历史事件是有意义的历史事实。
三、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手段(15分钟)1. 介绍史料: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包括文献史料、考古史料、口述史料等。
2. 讲解史证:史证是用来证明历史事实的材料,要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3. 演示历史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4. 进行历史比较: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特点等,让学生学会历史比较的方法。
四、历史学科的重要性(10分钟)1. 历史与现实:历史是现实的镜子,了解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
2. 历史与民族精神: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源泉,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学案第1课 古代埃及
2023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自然环境尼罗河定期泛滥,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国家演进兴起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若干个小国
强盛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科学文化天文学太阳历
数学测量水位、土地,建筑等方面的计算建筑金字塔
医学制作木乃伊
文字象形文字
金字塔用途古埃及国王的陵墓
地位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评价
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
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法老的统治法老古埃及的国王
法老
权力
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图片解读
【解读】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
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篇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1一.知识与能力1.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历史价值.3.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从历史文物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概括〝丝绸之路〞和〝南方丝路〞.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丝绸之路〞导入新课.2.通过〝丝绸之路〞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4.通过相关史料图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两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教学重点】1.丝绸之路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教学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授课类型】新课【课时】1课时【教具】教学挂图【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导入)两汉时期,中国以高度文明和繁荣富强闻名于世,中华文明向外传播.同时,中国也要吸取外来文化充实自己.那么,中国与世界是通过哪条商业通道来实现的呢?(学生回答〝丝绸之路〞),(老师肯定)对,在两汉时期,中外交流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来实现的,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两汉时期中国与世界有哪些交流?〝丝绸之路〞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课题)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老师导课)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板书第一标题)一.丝绸之路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老师讲解)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今天的新疆,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由于在这条商路上,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叫〝丝绸之路〞2.那么,〝丝绸之路〞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师指出)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其实〝丝绸之路〞就是张骞开辟的.(请同学齐读〝后人对张骞的评价〞)〝骞始开通西域道也.〞3.(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比较〝丝绸之路〞路线图和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比较它们的起点和走向.巩固记忆.4.〝丝绸之路〞开通后,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加强了,那么〝丝绸之路〞的形成有何作用?(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了东方和西方,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5.指导学生看〝丝绸之路〞有关图片(教材72-73页:烽火台遗址.出土的绣花粉袋.马帮在青石上踏出的蹄印),显示汉代对外交流繁荣,政策开放.6.(老师指出)在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已初步形成.(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3页小字部分内容,找出〝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走向.)(老师点拨:中国与朝鲜交往既可通过陆路,又可通过海路实现.中日交往只能通过海路,但中国和欧洲的首次交往是通过海上实现的.)汉朝以开放的态度与外界交流,特别是与周边邻近国家有着密切交往,其中朝鲜和日本深受中国影响.(板书第二标题)二.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1.(指导读书),找出中国与朝鲜交流的方式,并勾画出来.中国的经济文化对朝鲜的影响并归纳:(1)中国人移居朝鲜半岛.(2)中国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传入朝鲜.(3)中国的物品传入朝鲜,如蜀郡制造的漆器.2.(指导看图片)教材74页〝东汉陶船〞.〝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图〞,从这两幅图反映出汉代造船业发达,也反映了〝海上丝绸之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3.(老师指导)朝鲜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与中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日本也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指导读书,出示东汉疆域图)(1)找出西汉时就与日本有交往的历史,(2)找出东汉都城洛阳.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在地图上的位置.提问:西汉时期〝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那东汉的〝丝绸之路〞起点在哪里?为什么?(3)找出东汉时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历史.(然后讲解,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说明了中日交流源远流长,中日人民有友好交往的历史.4.(拓展提问)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对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两国只有和平相处,互利合作,才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发展.)(老师引导)汉朝时,除了与邻近国家交往外,中国还与欧洲有着友好交流的史实.(出示第三标题)三.汉与欧洲的往来(老师讲述)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虽然没有到达大秦(古罗马),但他了解了大秦和欧洲更多的情况,为以后双方的交往准备了条件.(老师提问)欧洲与中国第一次交往是什么时间?处于哪一世纪?交往的具体情况是什么?课堂小结: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增多了,丝绸之路开始形成.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东西方交流的足迹,它是古代文明传播的道路,它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彼此的发展,它的存在反映了两汉时的对外交流十分繁荣.两汉与近邻.朝鲜和日本有着密切的`交流,与欧洲同样友好交往.正是由于实行了这种开放的政策,两汉时的经济文化也十分繁荣.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成都 C洛阳 D西域都护府2.标志着欧洲国家与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A第赛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班超经营西域 D大秦遣使来汉3.中国和日本交往的历史悠久.赠给日本倭奴国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的中国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元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4.欧洲国家同中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开始于哪一世纪?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_世纪5.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A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往来B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着重要影响C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D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6.西汉时通向今印度.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其起点是( ) A重庆 B成都 C洛阳 D长安7.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各字,主要是国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广泛,名称准确行动B是历史上横贯亚欧大陆的贸易交通线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D第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8.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条支海后没有继续前行,扩大了国中人的视野.〝条支海〞是现在的( )A红海 B波斯湾 C里海 D黑海拓展训练: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2.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3.公元_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 D西方丝绸之路培优训练: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和作用?2.你认为当代的中国应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造纸术的发现改进.《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的医学成就,二.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秦汉时期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学技术成就,提高对比和归纳综合的能力.三.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标:秦汉时期许多重大的科技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特别是造纸术的发现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教学重点:造纸术的发现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创制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伦的医学成就.教学难点:地动仪的构造原理.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阅读课前提示,教师作简要说明: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社会比较安定,封建经济有了发展,这为秦汉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秦汉时期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象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就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二.导学新课(一)纸的发现和蔡伦改进造纸术1.纸的发明(板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从纸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讲起,以便学生了解发明纸的历史背景.师问:甲骨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生答:龟甲.兽骨.师问:〝金文〞是刻写在什么上面的?生答:青铜器.师问:战国时期又出现了什么样的书写材料?生答:竹简.丝帛.(教师用课件演示,兽骨.龟甲→青铜器→竹.帛→纸)师讲:纸普遍使用之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就把竹木简当作书写材料.现在我们还把书按〝册〞计算,这个〝册〞字就是个象形字,很多竹木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册〞了.但竹木简太重了.据史料记载,秦始皇一天要看一百二十斤重的文书.而帛又很贵,不能大量使用.随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既便宜又方便的书写材料,这就推动人们从事造纸术的研究.2.蔡伦改进造纸术(板书)在蔡伦之前,我国劳动人民虽己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但纸的质量还比较差,产量也不高.东汉时,宦官蔡伦负责管理为朝廷造纸的作坊,(用课件演示蔡伦的图象),它总结劳动人民经验,于1_年改进了造纸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蔡伦用于造纸的原料.师问:当时蔡伦都用哪些原料来造纸?生答: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用课件演示造纸原料).师讲:这些原料很容易搞到又很便宜,既扩大了原料来源,又降低了成本,造出的纸的质量比以前要好得多.不仅提高了纸的质量还提高了纸的产量,纸的使用也逐渐普遍起来了.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3.造纸术的.传播及其意义.(略讲)纸的传播,(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纸最初传入朝鲜.日本,后来又向西传入阿拉伯,并通过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和非洲.师问:与竹木简和帛相比,纸的主要长处是什么?生答:竹木简太笨重,帛的价格昂贵,纸不仅携带方便,而且造价低廉.纸的造价低廉而又携带方便.纸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书写和人类文化的传播.(二)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全书共分九章,书中有很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此处师讲)(三)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利用课件演示张衡与地动仪的图像)师讲:张衡是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既是文学家,又是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他于_2年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比西方制作的类似仪器要早_00多年,(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课件:向学生介绍地动仪的结构和原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叙述地动仪结构的小字部分,然后说明其测报地震的科学原理.(四)医学的成就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具特色,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良医辈出,.1.华伦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板书)(利用课件演示华伦人物图像)华伦是东汉著名的医生.他擅长针炙.麻醉术和外科手术.华伦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首创,他还创制了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这套体操模仿鹿.虎.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这部分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2.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后世尊称他为〝医圣〞,(课件演示张仲景图像).《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三.课堂小结:在秦汉时期,中国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领先于世界的?(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许多领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很多成就是世界之最,处于领先地位.西汉初期,我国劳动人民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张纸,1_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九章算术的许多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华伦的麻沸散,并用它来实施外科手术,这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最早的,这么多伟大成就,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四.巩固练习利用课件演示课堂练习题.(一).选择题: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主要因为它(D)A.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B.是构思巧妙的地动仪C.能够测定地震方向D.是世界上最早测出地震方向的仪器.(二)填空题:l.东汉时候,____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于1_年改进了造纸术.2.《》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3 .东汉著名医学家____创制了〝麻沸散〞和〝五禽戏〞.4.____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____〞.(三)讨论题: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又有什么重要意义?本讨论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查找资料写一篇小论文.五.板书设计——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二.《九章算术》.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三.医学方面: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华伦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3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运作.环节一:导入阅读一则新闻,思考:首相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议会的关系?在英国掌握大权的还是女王吗?环节二:探究问题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板书)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问:为什么叫光荣革命,其实质是什么?) 历史传统:英国早期的议会传统.思想基础: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探究问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板书)1.《权利法案》的颁布:阅读材料,思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哪个权利没有受到限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小组讨论:对比前后两个国王的权力不同.2._32年议会改革:上下议院的早期组成? 议会改革的原因?议会改革的结果?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政党制的发展:内阁的由来:责任内阁的形成:(举手回答;小组讨论:梅姨上台的步骤)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小组讨论,逐条回答)责任内阁关系图(补充总结):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展开激烈竞争,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阅读历史纵横,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板书)(举手回答)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及影响(举手回答)环节三:本课小结(提纲和关系图)环节四:课堂练习环节五:布置作业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4师:不仅牧区的自然环境牧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这样的,其他的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也是如此.师:自然环境决定生产活动,生产活动决定生活方式,自然环境也决定了生活方式.生活方式适应生产活动,生产活动适应自然环境,生活方式也适应了生产活动.师:请同学们抓紧时间完成课堂检测,活学活用.师:课堂反馈.板书:启示:因此发展生产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后感:磨砺与提炼依据课标2—5,我选择了《一方牧区养一方人》的课堂教学.本课以〝天山牧场〞和〝内蒙古牧区〞为典型事例,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整堂课下来,收获很多,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又找到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找到提升的新空间.优势:1.在教材处理上,选取内容突出典型性.差异性.可比性,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师傅们给予了多次的指导,再一次感受到集体智慧力量的强大,也体现到了虚心好学的好处.2.在教学素材中,运用图片.视频及文字等信息,通过反复强化,突出教学的重点,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素材选材的重要性及运用教学素材方法的重要性.3.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内在逻辑性处理较为严密,能够较好地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立足于学情,以探究式教学为主,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比较法的意识与能力,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知识归纳,梳理知识的内在逻辑,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归纳综合的能力.5.在板书设计上,板书呈现突出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较好地紧扣本课的教学中心.板书呈现突出〝从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能够初步运用类似的推理方法,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不足之处:1.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语调较为单一,不够抑扬顿挫.2.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待提高,不够自然巧妙.3.学生关注面有待提高,应当进一步扩大学生关注面.4.激发学生〝发问〞的能力有待提升,自身的问题设计需要进一步〝精细化〞,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典型性.总体而言,非常感谢一直帮助我的老师们,尤其是王老师对我的〝指导〞及师傅们对我的细心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亦有助于改进自身的做人处事方法.今后,一定会再接再厉,虚心学习,刻苦钻研,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养.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5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二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教学,乃教与学,是人与人的交流,是师与生的交流,这不仅仅是艺术,更是专业.我认为艺术创造过程更多的是个人的才与情的显现和表达,是人与物或与自己的交流,而教与学是双向的.互动的,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交流,蕴涵太多的变数.所以教学更需要专业的驾驭能力,这里的专业可是有两层意思,一是知识的专业,二是交流的专业.知识的专业,教师需要有一个自成体系的学识,有了这个体系方有可能让自己在教学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最好能通某个领域的历史,像政治史.经济史.文学史.民族史.国别史.国际关系史等等.有了这个体系,你的知识智慧将源源不断.交流的专业,就是要知道和娴熟运用与活人进行沟通或引导活人成长的规律和技能,如果不懂得这个的话,教与学都不能真正实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满腹经纶者因为不懂与别人交流的规律和技能导致误人子弟的事,那可是遗憾的事.可悲的事.这是我本学期来对教与学的又一次思考和心得,是我进一步前行的理论支持.在教学技能成长方面,我常常与同一个教研组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走进这些老师的课堂,认真听每一堂课,欣赏这些老师的教学亮点.积极并且认真参与各种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在活动中思考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活动中以别人为镜为师.在这个过程里我不断感到教学工作给我的推动力,只有自己不停地探求才能保证教学的新鲜活力.在我的课堂上,我坚持我的课堂我引导.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和班级特点,首先我引导学生养成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和方法.其次,指导学生夯实历史基础知识,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历史的能力.第三,保证课堂有序.宽松.和谐.第四,注意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反应.第五,多与学生谈论历史与现实,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并不是闲谈无用的知识.课堂是师生交流和教学的主要时段,一定要做到有效.在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单元检测方面,我力求做到这几点:一.课后作业能巩固课堂所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适当延伸,例如:课后作业:如果你是唐朝的商人,请介绍你一天的经商故事.要求把唐朝的商业元素都用在故事里.二.单元检测能测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水平.三.设计题目时注意语句通顺,意图表述明白,没有理解歧意,不重复同一个知识点.只要用心和努力,真正能感受到设计题目带来的乐趣.一学期以来的工作心得零零碎碎,但无论多么的细微,都是自己努力工作的一枚枚印记,这些印记有的赏心悦目,给我鼓励;有的黯然无光,令我反思.希望自己下学期里能工作得更好,工作得愉快!初中历史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中九年级历史学案-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全国一等奖】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文字、哲学与文学领域的成就。
(2)通过学习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和建筑,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3)知道古希腊罗马的科学成就。
2.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历史图片、建筑艺术风格,培养读图解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古希腊科学家及其成就,培养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建筑成就和科学成就。
学习难点:文字、哲学与文学领域的成就。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文字、哲学与文学。
1.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对欧美国家语言文字的影响有哪些
2.古希腊人在哲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3.古希腊人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
(二)雕塑和建筑。
1.古希腊雕塑的地位怎样其重要题材有哪些
2.古希腊罗马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哪里呢
3.古希腊、古罗马有哪些著名建筑
4.古希腊、古罗马有哪些深远影响呢
(三)科学成就。
1.古希腊罗马人在哪一领域取得了出色成就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
2.罗马统治者恺撒为什么要进行历法改革简述历法改革的概况及其影响。
二、课后练习。
1.简述恺撒历法改革的原因和过程。
2.简单介绍一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成就。
3.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古代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
人教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5篇)
人教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5篇)人教七年级历史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
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
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
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西汉灭
亡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东汉建
立
时间
公元25年
光武帝像 都城 洛阳 开国皇帝
刘秀,即光武帝 光武中
兴
在位皇帝 光武帝
陶院落(模型) 出现原因
(措施)
(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
负担,减轻刑罚; (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
黄巾起义
易误警示
1.西汉灭亡后,建立的新政权是王莽的新朝,而非东汉。
2.东汉出现外戚宦官交
替专权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制。
直接原因是皇帝年幼,太后临朝,主少母壮。
3.东汉末年发生的黄巾起义使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沉重打击了东汉的腐朽统治,但并没有使东汉灭亡。
图片解读
东汉形势图
东汉(25—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与西汉统称两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政日益腐败,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初中历史人教版全册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全册教案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全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萌芽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2.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古代文明的萌芽和发展;2.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理解古代文明的形成过程;2.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2.多媒体教学设备;3.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萌芽和发展。
二、学习(3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古代文明的定义和主要特点;2.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3.教师讲解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三、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古代文明的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2.学生互相交流意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2.鼓励学生继续了解和探讨古代文明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明;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较为 passsive,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励。
下节课将继续优化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古代文明的相关知识。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9课 秦统一中国本课线索必背重点 1.秦的统一原因(1)连年战争,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2)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3)重用人才秦始皇像时间 公元前221年 都城 咸阳 人物秦始皇嬴政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2.秦朝巩固统一方面 措施影响 相关图片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度:(1)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
(2)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1)郡县制使皇帝和朝廷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
(2)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文字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统一货币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使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军事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易误警示1.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秦朝是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
2.西周推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秦朝形势图。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学案第15课 钢铁长城
2023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学案第15课钢铁长城陆军由兵种较少的部队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海军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队伍壮大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兵种增加20世纪90年代,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装备更新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年装备我国海军;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空军建立人民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战考验20世纪50年代初,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辉煌战绩装备发展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导弹部队建立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任务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更名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强军之路战区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格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易误警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图片解读:(1)此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东风-41核导弹方队。
(2)东风-41核导弹方队是第二代固体洲际战略核导弹部队,东风-41核导弹方队由12枚东风-41核导弹与发射车组成,是阅兵装备方队最后一个出场的方队。
(3)导弹部队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战国七
雄 包括国家 齐、楚、秦、燕、赵、魏、韩 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商鞅变
法
目的
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地位 战国时期成效最大的变法
时间、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
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
治理;(2) _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商鞅铜方量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
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
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
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
都江堰示意图
易误警示
1.春秋时期曾经称霸,且在战国时期依然称雄的国家有:齐国、楚国、秦国。
2.商鞅变法中触及旧贵族利益的措施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
3.商鞅变法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确立县制”。
图片解读
战国形势图
重要国家/地点:
(1)秦、齐、楚、燕、韩、赵、魏:战国七雄。
(2)桂陵:齐魏桂陵之战的地点。
(3)马陵:齐魏马陵之战的地点。
(4)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的地点。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完璧归赵等。
重要战役:长平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等。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本课线索
必背重点
政治 背景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
发展起来,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汉武帝像 措施 颁
布
“
推恩令
” 提出者 主父偃 内容 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
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作用
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越来越小 削爵、夺地、除国
作
用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思背西汉初,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
五铢钱
易误警示
1.儒家的五经不包括《论语》。
2.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目的都是控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3.秦始皇与汉武帝都曾进行过货币改革:秦始皇时期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五铢钱。
4.西汉经济鼎盛时期不是出现在汉文帝、汉景帝时期,而是出现在汉武帝时期。
西汉形势图。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学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2023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本课线索必背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背景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时间、地点1912年1月1日;南京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相关举措(1)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阳历(2)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3)成立临时参议院(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清帝退位诏书继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主要内容(1)主权在民(2)自由平等(3)三权分立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易误警示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由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所以,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图片解读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之后,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历史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四篇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四篇篇一: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讲述了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正常友好交往的基本原则――尊重与平等,它对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提升社会生活技能方面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尊重、平等的重要性和真正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父母、邻居、同学、外地人、残疾人的品质,使学生认识到人格的尊严,平等待人,引发人生价值的思考。
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教学方法:情境表演、讨论。
教学准备:让三.四个学生准备情境表演。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地沟通、理解的技巧。
其实,能沟通与理解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的相互尊重和平等待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尊重与平等。
[幻灯片]二.尊重与平等[老师叙述]下面,通过观看王丽同学上初中后遇到的几件事情,请大家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情境表演一:[幻灯片]展示演员表(主持人及解说:老师;演员:两位学生。
)[表演]王丽上了中学之后,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
她常常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写信、写日记。
有一次,妈妈看她在房间里呆了很久,怕她学习太累了,想叫她休息一会儿。
于是,妈妈一边推门进去,一边说:“小丽啊,做作业那久了,休息一下吧。
”王丽一听是妈妈进来了,赶紧把日记本放进书桌的小抽屉里。
妈妈看她神神秘秘的,就笑了笑说:“什么秘密啊?”王丽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
”其实,在她心里已经想好了明天要去买把锁来。
(暂停)[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王丽的妈妈是去偷看王丽的小抽屉了还是没有去偷看?请同学分别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当妈妈的一定很好奇,想看看抽屉里究竟是什么,她也是关心自己的女儿。
有的同学则认为妈妈知道那是王丽的秘密,觉得应该给她私人的空间,因此不会去偷看的。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对妈妈接下去的行为进行了猜测,并谈了自己的理由,我们就看看下面的事情到底是怎样发展的吧。
历史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初中历史教学评价初探
初中历史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3. 通过对历史试题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的历史知识。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知识。
3. 世界历史:古代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历史试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知识。
2. 讲解试题:分析试题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练习巩固: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辅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五、教学资源1. 历史试题库:包含不同难度级别的试题,供学生练习。
2. 历史课件:生动展示历史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3. 历史资料:提供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历史现象。
2.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注重历史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4.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初中历史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3. 通过对历史试题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
2. 中国近现代史:辛亥革命以后的历史知识。
3. 世界历史:中世纪欧洲历史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历史试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历史知识。
2. 讲解试题:分析试题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初中金榜学案八年级历史
初中金榜学案八年级历史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
在初中八年级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有关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包括各个朝代的兴衰、重要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故事。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中国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将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朝代,如商、周、秦、汉、唐、宋等。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比如商朝的青铜文化、周朝的封建制度、秦朝的统一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二、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我们将学习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我们还将学习到唐朝的开放和繁荣,以及宋朝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历史人物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故事和贡献也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
比如,我们将学习到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修建长城的故事;我们还将学习到唐朝的李白和杜甫等伟大的诗人,以及宋朝的文天祥等忠臣。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时代背景和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学习方法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书籍和资料来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其次,我们可以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总结起来,初中八年级的历史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概述、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故事。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历史学初中知识教案
历史学初中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 熟悉历史学的概念和意义;2. 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3. 掌握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的定义和意义;-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历史学的学科分类和发展历程。
2. 世界历史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古代文明的兴衰;- 中世纪的宗教战争和领地纷争;- 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和经济发展趋势。
3. 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史料的收集和整理;- 史实的考证和分析;- 历史事件的评价和归纳。
教学活动:1. 课堂讲解- 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介绍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背景和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
2. 图书研究- 让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引导学生撰写历史作文或研究报告,培养他们的历史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组织实地考察-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历史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组织学生参加历史讲座或比赛,激励他们对历史学的兴趣和热情。
评估方法:1. 课堂测验- 定期进行历史学知识的笔试或口试,检测学生对历史学的掌握程度;-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历史学习的效果。
2. 课外作业- 布置适量的历史学作业,让学生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历史学研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综合考核- 在学期末进行历史学综合考核,考察学生对历史学的全面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考核结果,评定学生的历史学成绩,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反思:历史学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也掌握了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基本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历史学研究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经典学案
初中历史【洋务运动】经典学案【课标要求】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内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等历史基础知识能力目标:学会辩证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情感目标:通过洋务运动这个开端,增进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学习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学习过程】二、交流展示,学以致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材料三:……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
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1、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这个派别的代表人物还有谁?2、从三则材料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中体现了奏请开办的什么企业?4、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学习材料一: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材料二、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材料三: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1、材料一反映洋务运动的开办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中李鸿章为什么又说这一切“虚有其表”呢?3、材料三中对俾斯麦的评论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四、知识整合五、巩固练习1.小兰曾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过,你知道这所学堂的名称吗A.福建船政学堂B.京师同文馆C.万木草堂D.北洋水师学堂2.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欲达到的目的是()A.发展中国科技B.抵御外国的侵略C.平定内乱D.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的统治3.丽丽以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丽丽的座右铭是() A.自强B.求富C.制夷D.反帝4.一位同学对洋务运动的作用作出了如下表述,表述不正确的是()A.为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探索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D.引进了一些先进生产技术六、学习感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启示、感悟?还有哪些疑问?。
历史入门常识教案初中版
历史入门常识教案初中版
1. 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义;
2. 掌握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分类;
3. 认识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期和重要事件。
教学重点:
1. 掌握历史的定义和分类;
2.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期和重要事件。
教学难点:
1. 掌握历史的研究方法;
2. 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时代划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意义,指出历史是研究过去事件的学科,是人类经验的宝库,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二、教学主体(30分钟)
1. 历史的研究方法和分类(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历史研究的方法和分类,包括考古学、文献史料研究、口述史料研究等方法,以及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分类。
2. 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期和重要事件(1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时期划分,包括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时期,同时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如尧舜禹治水、夏禹灭洪水、商汤禹同德等。
三、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读后感,并准备下节课的口头报告。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引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但仍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的深层次意义,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初中九年级历史学案-古代日本(省一等奖)
古代日本【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6世纪前日本社会的概况,知道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2)了解武士及武士集团。
2.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圈点勾画,清除障碍。
梳理知识点(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课内容知识点)。
1.大和统一日本。
(1)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个大岛及众多小岛组成。
境内多_____少_____,但四面环_____,周围有很好的渔场,也便于航海。
因与中国、朝鲜邻近,其历史深受两国影响。
(2)据中国文献记载,约公元前_____世纪,日本列岛上形成了许多小国。
这些小国之间经常为争夺_____和_____发生冲突,一些国家吞并其他小国,逐渐形成较大的国家。
(3)_____世纪,以日本本州岛中部奈良地区为中心的_____政权兴起。
大和国的_____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_____世纪末到_____世纪初,大和国东征西讨,灭掉了数以百计的小国,基本上完成了日本的统一。
2.大化改新。
(1)背景:大和统一日本后,一些_____势力发展起来,把持朝廷大权。
_____世纪末,通晓中国儒学的_____主持朝政,他力图按照_____的政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强氏族的势力。
(2)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_____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_____派官管理。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_____,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_____;统一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是一场自_____而_____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_____制社会转变为_____的封建社会的标志。
初中九年级历史学案-拜占庭帝国-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拜占庭帝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中西方文化的贡献。
2.能力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利用地图、图片、文字等资料,创设学习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利用材料研究历史问题,在历史课堂中体会论从史出、辩证看待问题等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古罗马法律,认识到罗马法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并且对古代西方社会和近代文明产生都有重要影响。
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探讨拜占庭帝国强盛、衰亡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学习引入。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之后帝国不断扩张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若干年后,罗马帝国分裂成东罗马、西罗马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后来却逐渐衰落、灭亡了,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及探索的空间。
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拜占庭帝国,走近这个曾极度繁荣的古老帝国,感受它的辉煌,了解它的衰亡。
二、自主预习。
(一)知识点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_____、_____两部分。
东罗马帝国以_____为中心,因首都_____,所以又称_____。
(二)知识点二:查士丁尼法典。
为稳定社会秩序,维护_____的专制权力,_____下令编纂了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_____。
(三)知识点三: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拜占庭帝国融会_____、_____和_____,形成_____、_____的拜占庭文化,在建筑艺术、地理学和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三、新知学习。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1.拜占庭盛极一时的原因有哪些2.《罗马民法大全》包含哪几部法律3.问题思考: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1.拜占庭皇帝为什么会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结果怎样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3.问题思考: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四、巩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我的教学展示
课题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型:新授课执笔:池涛审核:郭朝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
更重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初步认识我国历史上存在的主要经济区域,并运用这种认识思考相关的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强敌的精神,并进一步认识到各民族之间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方法:应用小组教学,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
1、“我的积累”,通过教师提问温故旧知识。
2、学生自学课本,完成“我的搜集”和“我的合作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
我的搜集:
(1)历史人物:
(2)历史事件:
(3)历史图片:
我的合作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1、西晋的统一(三国灭亡顺序:蜀、魏、吴)
①魏灭蜀;②265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西晋灭吴,实现了统一。
2、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3、西晋的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
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的一支武装力量灭亡了西晋。
二、淝水之战
1、形势: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②北方:氐族人苻坚建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时间:公元383年作战双方:前秦VS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江南经济的发展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主要原因)
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
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③农业技术的进步:
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互动:
(一)展示教师:
1、纠正补充学生“我的积累”、“我的搜集”。
2、检查“我的合作探究”中设计问题的答案正误。
(二)师生互动交流:
1、互动交流“我的合作探究”
2、学生就本节学习中存在的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交流、探讨,完成“我的疑问”。
三、展示运用:
(一)我的展示运用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得到开发?
(二)巩固与练习
1、巩固我的积累,我的搜集,我的合作探究。
2、完成我的练习提高
必做题:
1、西晋灭亡后,曾统一黄河流
A、刘裕
B、苻坚
C、王猛
D、司马炎
2、历史上汉人常把少数民族称为“夷人”或“胡人”。
灭亡西晋的一支“胡人”是
A、氐
B、羌
C、鲜卑
D、匈奴
3、淝水之战中,前秦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苻坚轻敌
B、军心不齐
C、骄傲自大
D、指挥不当
4、有关淝水之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淝水之战是汉族政权与匈奴政权间的战争
B、东晋政权实力强盛,因此大败前秦。
C、经过淝水之战,前秦迅速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
D、前秦统治者顺应统一南北的民意,率各族人民进攻东晋。
5、江南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战乱较少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6、东汉末年以后一直到两晋,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到江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北方长期战乱
B、北方人口太多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北方自然环境恶化
7、以下组合选项中,属以少胜多的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 ①②④
选做题:
三国以前,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都在北方,长江以南很多地区还很落后,而到南朝时江南已是“地广野丰”“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发展?
(2)结合原因,谈谈对今天我国的建设有何启示?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