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以信息系统项目管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以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为核心,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研发设计、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人力资源、团队合作等方面,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企业经营之道。
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进行市场选择、投资决策和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企业运营实践尝试,在实训中提升学生应用创新能力。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是高职财经商贸专业群面向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必修的职业平台课,是通过体验市场选择、投资决策、财务管理和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研发设计、财务预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人力资源、团队合作等方面,让学生全方位体验企业经营之道,使学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前修课程是各专业基础实训课,为后续专业实训课程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工学交替,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的理念邀请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企业专家与课程组教师一起,立足地方,结合企业需求,分析岗位工作能力要求,对完成需要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工作任务、职业能力按逻辑关系进行排序,制定满足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要求的课程标准。
(二)学做一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展开工作的设计理念按照岗位能力的要求使教学内容模块化,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按岗位重组课程,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改革课程体系,构建“工学结合、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实施融学、教、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三)产学研融合,采用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强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系统优化教学过程。
高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以《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为例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然而,单纯的专业技能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将思想 政治教育融入高职教学势在必行。本次演示以《Linux操作系统与应用》课程为 例,探讨如何在高职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Linux操 作系统和应用。
一、Linux操作系统基础课程的特点
2、涉及面广:Linux操作系统基础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许多知识 点,如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等。学生可以通过该课程 的学习,全面了解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
一、Linux操作系统基础课程的特点
3、强调技能培养:Linux操作系统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要求学生 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系统安装、配置和管理工作。
结果与讨论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少,可能无法 代表所有高校的情况。未来研究可以扩大样本范围,包括更多不同层次的高校。 其次,本研究主要了课程思政理念在“Linux操作系统”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没 有对不同思政教育内容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细化思政教育的内 容和方式,探讨哪些方面更能够触动学生的内心。
三、教学设计与实践
结论
结论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课程思政理念在“Linux操作系统”课 程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显著。学生在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 了爱国情怀和职业道德。然而,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 范围和深化思政教育内容的研究。总体而言,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培养学 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
基本内容
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学院“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支撑,是我校稳步发展、塑造品牌、实现升本目标的关键。
根据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特编制学校“十四五”(2021-2025年)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建设现状“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商科,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按照“商科优、工科强,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师资结构趋于优化,教学改革成果丰硕,人才培养效益显著,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2014年启动“创新强校工程”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学校通过了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一)主要成效1.招生专业布局日趋合理“十三五”期间,学校结合自身办学基础和专业建设实际,建立主动适应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布局日趋合理。
专业大类由10个扩大至12个,招生专业数由29个扩大至51个,先后增加了中西面点工艺、药品经营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15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达到21000人(含高职扩招),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专业布局目标,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表1:2021年招生专业设置情况表2.专业建设成果较为丰硕学校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和专业群建设,基本形成了12大校级重点专业群(见表2)。
各专业群大力实施内涵建设,不断积累建设成果,获得湖南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4项,其中旅游管理专业群成功通过湖南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项目立项。
“十三五”期间,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15751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新生报到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2020年达到85.40%;历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
主要成果详见下表3。
表2:校级重点“专业群”基本情况表3:专业建设主要成果统计表3.财经商贸特色日益鲜明在2021年开设的51个招生专业中,商科类专业有18个,建筑类、信息类、汽车类等工科类专业14个,教育与艺术类专业8个,医药类专业11个,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信息工程、智能工程、教育艺术、健康医药类专业为四翼的“一体四翼”专业结构,较好的适应了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2020最新版】教学能力大赛省赛作品-教学实施报告(按2020评分标准撰写)
1参赛组别:高职专业课程一组所选课程:《平面视觉设计》授课对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单元课时:16学时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课程实施报告目录一、教学整体设计 (2)(一)课程定位 (2)(二)教学内容 (2)(三)学情分析 (2)(四)教学目标 (3)(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3)1.策略制定 (4)2.教学方法 (5)3.教学应对 (6)4.教学信息化应用 (6)二、教学实施过程 (6)(一)典型教学活动 (6)1.课前 (6)2.课中 (6)3.课后 (7)(二)教学评价与考核 (7)三、教学实施成效 (8)(一)教学成效 (8)1.教学目标有效达成 (8)2.思政成效显著 (8)3.工匠精神深刻领悟 (8)(二)特色与创新 (8)1.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 (8)2.结合先进教学理念重构教学 (9)四、反思与改进 (9)(一)存在不足 (9)(二)改进措施 (10)“莲子包装设计”教学实施报告一、教学整体设计(一)课程定位参赛课程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开设在第三学期的专业核心课《平面视觉设计》。
根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平面视觉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共设4个模块:标志设计、网页UI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
作为专业核心,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核心目标是:培养爱国、敬业、守法、精技的视觉设计师。
对“莲子包装设计”情境的学习,需要完成如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思政目标。
(二)教学内容参赛作品是课程第三模块“包装设计”。
根据岗位需求调研,教学团队重建了模块载体,把“莲子包装设计”情境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重构,并将工作过程结合设计流程进行教学任务重组,形成:包装设计需求分析、项目实施计划制定、草图绘制、排版设计、色彩运用、内涵提升、材质选用、检查评价8个任务。
在信息技术一体化实训室,采用“练学思拓”能力训练模式开展教学,授课时长为16学时。
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说明
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说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是新一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是高职院校办学实现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方面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的重要途径,所以正确采集学校办学的各种数据信息,建设好学校的状态数据平台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使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具有原始性、写实性、及时性,正确理解各项数据信息含义及填写数据,下面对数据采集平台中的一些数据信息进行说明。
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填写要求1、状态数据采集以学年为统计时段。
例如,本学年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
评估基本条件核查需要提供2年的数据平台,即2007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和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
2、基础数据应与上报省教育厅规划处基层报表一致。
“基本信息”、“基本办学条件”等栏目中所填写的数据,应与每年上报省教育厅规划处的基层报表相关数据一致。
3、必须按照表内的说明和注释要求填写。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信息表共有59条注释,填写前应详细阅读,理解到位。
例1:年月或时间按标准格式输入:如:1978年3月6日,可表示为:1978-3-6。
例2:是否骨干教师,必须填写是或者否,不能空格;学历是博士研究生,不能简写成博士,学位才是博士;学历大学不能写为本科;级别分国家/省/校,不能写成校级。
这些项目在填表时都有选项。
4、在采集人员信息时,每个人员的填写身份只能是唯一的。
例如,某人员不能同时填专任教师,又填管理人员。
5、教工号由人事部门统一编制,课程代码从教学管理系统提取〔或由教务处统一编制〕。
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写说明3.1表:占地、建筑面积〔应与基层报表一致〕占地面积:指学校具有土地使用证的部分,租赁的不能计入。
一体化教室:指“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即同时能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践动手操作的教室。
单纯的实验室、实训室和理论课、基础课教室不算是一体化教室。
07-《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2012版)——水利及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
高等职业学校水文和水资源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水文和水资源专业代码570101招生对象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学制和学历三年制,专科就业面向本专业就业面向为水文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等部门,从事水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水文预报方案编制、水文水利计算、水质监测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等工作。
就业部门为水文测站、各级水文勘测队、地方水文局、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等单位;就业岗位为水文测验、水文资料整编、水文预报、水质监测和评价、水资源评价、水环境保护,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等岗位。
培养目标和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面向生产第一线,从事水文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水文预报方案编制、水文水利计算、水质监测和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毕业生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须获得至少一种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二、培养规格根据水文和水资源专业面向的职业工作岗位,从岗位分析入手确定本专业的业务范围,归纳形成本专业的工作领域。
1.知识结构及标准(1)掌握一门外语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操作、数据库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3)掌握水利工程识图、水利工程测量、水力学、气象和天气学基础、水文统计学等专业基础知识;(4)掌握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处理、水文预报及水文水利计算等专业知识;(5)掌握水质监测和评价、水资源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6)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7)了解水文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及标准(1)基础能力。
会借助字典阅读翻译一般性外文技术资料。
会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并正确使用专业软件。
(2)专业基本技能。
工程测量的基本能力:会熟练地使用常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工程测量,地形图测绘和河道测绘。
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论文
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软件也是越来越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软件技术重点专业建设的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创新软件技术专业“四段式+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在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体系(VOCSCUM-CDIO)与能力本位模块化课程体系相辅相成的建设上突破;将传统软件开发上升到企业级,占领移动互联软件开发、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的制高点。
基于此,明确并实践“软件开发技术专业”的定位、培养规格、教学团队、实训基地、课程开发、信息化教学等规范,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互联网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与公路、港口、水、电、煤等一样,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互联网的普及,使数据成为生产资料,人类从IT时代进入DT时代。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文本、图片、音视频等海量的大数据,通过有效计算分析和开发,产生新的价值。
计算就是公共服务。
云计算改变了用户对计算资源的获取方式,从购买计算机产品独自构建计算设施转为寻求社会化公共服务,人们获取信息及其服务能够像用电一样,用多少,付多少。
互联网(及其基于之上分布式协同共享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对人类社会将产生广泛、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分析了以零边际成本电联网(如分布于各家房顶的太阳能等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集成)、信息互联网、物流网组成的智能物联网为中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未来几十年内全球经济将进入商品与服务免费时代,人类社会将发生颠覆性变化,逐步进入协同共享社会[1]。
自2014年起,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进行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软件技术”的研究。
拟通过3年建设成为主动对接和服务四川省区域经济重点发展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高水平、有特色,省内领先的软件技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
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革命教学实践——以《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课程为例
基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革命教学实践——以《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课程为例摘要: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以生为本,生生出彩”的理念,采用“导-问-讲-练-评-拓”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从目标设定、内容重构、教学方式和绩效评价四个维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借助数字技术手段,把课堂延伸至企业生产现场,把企业生产现场引入课堂,实现校内课堂与企业现场双平台同步教学,延展学生的学习时空,形成课堂内外产教深度融合的双向人才课堂教学模式。
较好的实现了学生学习成就感,目标达成度和个人能力积聚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课堂革命;实施策略;教学实践;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深入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迭代升级加速演变[1]。
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生源背景的多元化,传统课堂教学已不再适应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课程组通过调研企业用人情况,分析智能制造生产线主要岗位群(产品设计、工业机器人操作、数控机床操作、智能产线调试与维护、精益生产管理等),与企业行业专家提炼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基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结合智能制造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重构智能制造生产线课程内容,结合“1+X”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基于“智能制造生产管理与控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细化教学素养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结合学情分析情况,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安全、责任、质量、创新和协作的“五意识”,课程共计设置了七个教学任务项目,通过七个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营与维护岗位所需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智能制造单元机械、电气系统安装及调试、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智能产线控制系统操作与调试等能力,满足从事智能生产线运营与维护等工作岗位相关工作的需要。
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成果主要完成单位
成果主要完成人
37 创新虚拟实验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常州工学院
李江蛟、邬华芝、潘雪涛、周祥才、张美凤、陈志伟 、何一鸣、庄燕滨、张建生、干为民
38 生物类人才培养的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扬州大学
梁建生、魏万红、张彪、王幼平、金银根、潘志明、 王汉林、陆建飞、杜坤、王爱勤
48 航海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杨泽宇、施祝斌、汤国杰、孙自力、刘芳武、朱永祥 、季本山、王琪、薛仕中、乔红宇
49 紧贴行业,校企共育,路桥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蒋玲、盛海洋、周传林、樊琳娟、张文斌、李建才、 夏卫国、罗云军、刘求龙、李永成
50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南京大学
4
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引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的实践与探索
苏州大学
5 以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促基础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苏州大学
6 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东南大学
7 将前沿科技融入通信工程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东南大学
8 面向现代交通建设的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46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市洁源排 吴春笃、石光辉、杨阿喜、孙成、刘学方、李德才、
水有限公司
王奎萍
47 “四育四联”: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华桂宏、沈苏林、马云峰、徐汉文、朱光明、李晶、 桂海进、周丙洋、王友明、朱璋龙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9.11
•【字号】粤教高函〔2015〕197号
•【施行日期】2015.09.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粤教高函〔2015〕197号各高职院校:
根据《关于开展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34号),经校级结题验收、省级审核和公示等程序,同意韩光道主持的《高职院校全员协同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等30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详见附件)。
现将验收结果予以公布。
请有关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加大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
广东省教育厅
2015年9月11日
附件。
基于“专业创新”的高职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为例
!"#!$%&$'(')*+&,-./&$01$21(3$&)%)$$(%))基于 专业创新 的高职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课程为例黄倩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摘4要 专创融合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探索高职基于)专业创新*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适合专创融合模式的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改革实践!推动专创融合形成新的教育逻辑体系!有助于培养新时期具备专业技术技能和科学技术素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关键词 专业创新#专创融合#教学改革44)%$7年政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年'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年-&的通知中提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成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专创融合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在各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积极响应和贯彻实施#高职专业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实施专创融合改革"通过专业课程教学探索'专业创新(之路"是增强学生专业技术迁移能力$强化专业技能应用$推动技术技能创新的教学新实践"也是高职院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一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课程教学现状%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是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关键位置"课程基于校企合作开发"采用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企业网络组建的主要需求和常用的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常用技术"并运用这些技术设计和构建高速$可靠$安全的中等规模网络#因此本门课程为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学生从事网络工程师$网络系统设计师$安全运维工程师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自课程开设以来"虽然每年更新教学素材$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同时采用基于'云班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用碎片化知识的吸引力撬动传统课堂教学"但主基调还是'课堂授课;校内实验室实训(模式"由教师担任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安排"对于处于数智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的学生来说"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极度缺乏吸引力"因此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无法养成学生勤于思考拓展的创意创新氛围"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更加导致对后续课程%高级路由交换技术&产生厌学情绪#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教材和内容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开发"即分析课程对应工程师岗位及岗位职责"确定网络工程师岗位能力要素"根据岗位能力要素确定教材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编写"旨在激发好奇心$促使学会发现$培养个人技能与态度$培养创造性思维"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工程运用综合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创意和创新技术服务新模式"这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不谋而合"为课程专创融合模式改革奠定了基础#二 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过程$一%课程设计思路%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遵循校企协同$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融入行业最新发展思路"体现专业特色$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实践环节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与行业内知名企业杭州新华三集团$浙江金伊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杭州洪铭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掌握行业发展趋势"融入行业新技术"校企协同编制"U Q的专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标准"协同开展课程设计"协同编写云教材和新型活页式教材"协同开发教学包"协同双师互动教学"协同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开展课程设计时"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网络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工程$信息工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专业服务模式# $二%教学内容分析在行业企业中开展科学合理的调研"掌握网络工程师相关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岗位设置"聘请行业企业资深工程师$课程开发专家$本专业毕业生"与专业带头人$专职教师一起"全面以小组$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内容的分析+将创新创业的内容$方法$意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确定适合专创融合的教学内容"知识$技术和实践环节"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重构课程学习领域体系#教学和实践内容来源于真实网络工程项目"通过对工程项目逐一分解"转化成适合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按照工作过程组织课程内容和实践内容"再结合教学目标"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科教论坛科技风"#"$年%月律"将各个工作任务合理穿插$安排到课程教学内容计划中#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教学内容设置为三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进行独立设计"各自设立若干专创融合项目"每个项目再明确工作任务和教学目标#三 教学目标设计专创融合教学目标在于将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能力与支持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融为一体"以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为主"双创教育目标进行分解与融入#通过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相关技术的学习和网络工程方案的设计"将实际工作所需要解决的信息产业前沿问题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协同合作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深入专业内部寻找创新的触发点#%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重点突出专创融合的思维方式"明确专业目标之外的创新创业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等规模网络组建所需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技术"为学生从事网络设计师$综合布线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网络工程师系列岗位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善于沟通与合作$团队协作的职业能力"以及基于专业知识进行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的创新创业思维#除了总体目标"对每个学习情境和专创融合工作项目又单独设置细化教学目标"每个细化的项目教学目标里均包括融入创新创业元素的思政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四 教学方法选择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项目$问题$案例$故事等的导入$分析$评价与反思有序开展"适合专创融合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类比教学法$产品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根据%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的教学内容特点"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三种适合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自主性探究学习法等#$&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任务发布学生分组协作处理"完成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结果评价及效果反思等完整的运行过程#项目教学法强调的是任务驱动"学生在项目任务的推进的过程中逐步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各项环节中的基本要求#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选择项目教学方法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关联导向#项目应密切关联核心知识点$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比如在%!d D X&项目中"采用的是'公司员工增加"如何减轻网络管理员网络配置的工作负担(的真实项目"本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关联'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 D X(的核心知识点"另一方面需要关联创意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结合前期所学网络配置技术的内容"设计最优化的技术方案和团队协作方案来完成工程#,)-挑战导向#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择难度适中的项目"使项目和问题具备适度的挑战性#本课程选取的专创融合项目从企业#X地址的规划$虚拟局域网的配置$>F X防环$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的配置$网络地址的转换等"都比较符合高职学生的学情特点"每一个项目对学生来说"既能满足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又不至于让学生因难度太高望而生畏或因难度太低失去兴趣"可以有效唤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学生主动实施项目"培养学生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项目问题的能力# ,(-仪式感导向#在每一个团队的专创融合项目实施完工并在团队内部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后"课堂内举行具有仪式感的成果发布和展示"与其他团队的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和切磋"利用群策群力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创业动机#,3-反思与评价导向#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包含反思和评价环节"在每一个项目完成后"学生项目团队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同时与行业企业合作"将一个综合网络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交由外部主体开展第三方评价"由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网络高级工程师评价"针对行业专家给予的评价反馈"进行后续教学的持续性改进#)&问题导向教学法以解决网络工程问题为基础"分组团队协作"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各团队围绕一个工程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强调对专业技能的灵活运用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改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乐趣和积极行为#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实施专创融合"首先要在布置课堂的中心任务时赋予学生明确的责任"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其次引导学生积极课堂设入度"激发学生在行为$认知$情感方面的参与意识+最后关注学生的自主参与情绪"强调学生团队协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自主探究学习法在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课堂实施过程中"采用自主探学习法"以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技能和解决网络工程问题#采用自主学习探学习法实施专创融合课堂教学改革"关键环节在于!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问题$项目和工程"这是激发课堂氛围和引导创意创新思维的前提要素+其次是提供清晰的学习步骤和研究过程"告知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网络知识技能+最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自主探究学习的结果应通过主动建构与探索产生"允许甚至鼓励工程失败"避免预设理想结果#五 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过程实施的主场景$主渠道$主战场是课堂"专创融合的教学过程是促进课堂结构与创新创业过程接轨的过程"也是训练'专业创新(思维和方法的过程#%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首先"在教学方式上"开展'头脑风暴(式的创新主题设计"进行不同思想碰撞下辩驳式教学活动"形成活跃式参与的课堂氛围"促使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双向有机融合#!科技风"#"$年%月科教论坛其次"通过打造思维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激发好奇心$热情与创新创造性"实现分工合作基础上的协同创新#以分组团队合作完成网络工程的方式建设民主课堂"破解过去由教师主导的权威式的教学关系"在课堂上自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现的创新力#最后"专创融合的课堂教学过程结合翻转课堂特点"是多方资源整合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学习的主动权$决定权由教师移交给学生"尝试让学生根据知识图谱自适应学习"利用各种途径自主获取学习资源"并通过翻转课堂巩固和验证学习成果#$六%教学效果评价专创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现以工作为本的评价理念"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按工作过程实施$工作能力达成来进行评价#首先"完善%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内容#教师借助蓝墨云平台"按照工作过程设计评价内容"在原有评价要素的基础上加入小组网络工程的工作过程$个人目标达成结果$学生活跃度$创新性$挑战度等内容"通过蓝墨云平台实时记录学生工作进度"将工作过程和创新程度视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效果与工作实践相吻合#其次"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施教学过程精细化监控"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元统一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教学教师通过依托蓝墨云平台实习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纳入平时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同时建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企业考评的多方参与的实践考评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工程创新和创业实践#其中以企业真实网络,如某校园安全网络组建综合项目-学生学习情境为载体的部分成绩考核"需要企业结合职业岗位能力目标"单独进行技能鉴定#三 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效果高职信息安全专业基础课程%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授课;校内实验室实训(模式"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据'蓝墨云(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前的'课堂表现(和'头脑风暴(两栏活跃性得分比率共为77&15,按$6级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三个班级平均值统计-"学生参与度平均'%&(5+改革后两栏得分比率共为13&35,按$'级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四个班级平均值统计-"学生参与度'1&$5"说明实施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后本专业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活跃度明显增加#其次"根据校企合作第三方考核企业的反馈显示"改革后企业给出的工程实践平均分值从$6级的平均分01&)上升到$'级的平均17&0分"说明行业企业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有所增加#再次"课程实施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后"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依托专业的各类比赛"包括'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创新能力挑战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个人赛$'第五空间(网络安全创新能力大赛...网络安全创新实践赛等专业创新能力比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最后"在)%)%年$)月本校37名学生首次参加(0%公司主办'$;`(考证项目'网络安全评估(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到$%%5"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实施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后%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为学生的专业发展上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四 结语'专业创新(思维的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产业模式的创新"探索高职基于'专业创新(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推动专创融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体系上不断创新"形成新的教育逻辑体系"是做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实践#基于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既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关注个性化发展#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要做到'分层次$全覆盖("专创融合改革是必由之路"是时代需要引发的教改突破#参考文献&$'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年%L\\c(** O O O&B Z K&A Z b&,-*C J,C/\K*9%1*g,C_g LA A*)%)%%'*\)%)%%')'_ 3'))''&L\B[&)'李俊琦&)双高*视域下高职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0$%7%(0%200& &('胡万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表征与策略&='&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62$3& &3'王亚可&问题导向$X U:%教学法促进大学生课堂投入度的实证研究&='&课程教育研究!)%)%$$1%()(72)(0& &7'魏华&)竞赛;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图文信息处理.为例&='&高教学刊!)%)%$(0%($$32$$1&课题基金来源 )%)%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课题-基于专业课程的高职学生*三创*能力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33707%#)%)$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科研项目-专创融合模式对浙江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i=D R)%)$D((%#)%)$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高*背景下高职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 G G)$%3)%#)%)%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校级研究课题-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职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三创*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D G%$0%作者简介 黄倩$$'16+4%!女!浙江台州人!讲师!主要从事网络工程,网络安全教学改革及研究"科教论坛科技风"#"$年%月。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路径探索——基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视角
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路径探索——基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视角金鑫(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安庆246008)摘要:目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教育模式未成体系、教育方法侧重专业技能、评测手段有效性不高、教育责任主体不明晰等问题。
基于《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视角,从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理念转变、构建高职信息素养教育模型、构建“嵌入式”教育内容体系、开展“学教并重”的信息素养教学设计、建立多方联动的师资队伍、搭建资源丰富的信息化教学平台、围绕专业应用能力构建信息素养教育评价标准等七个方面在高职院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探索,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0-0125-0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Path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Higher EducationJIN Xin(Anq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Anqing246008,China)Abstract:At present,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problems that the education model is not sys⁃tematic,the education method barely focuses on professional skills,the effectiveness of evaluation methods is not enough,and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responsibility is not clea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oncepts,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er vocation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del,the construction of an"embedded"education content system,the development of an"equal emphasis on learning and teaching"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ing design,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party linkage and construct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based on professional application ability.The seven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facul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rich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platform are the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ll levels of schoo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Practical Path在信息时代,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学生融入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提升和优化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
以队伍建设为纲,教学科研相长,创建一流系列热工精品课程
西安交通大学
何雅玲,陶文铨,何茂刚,王秋旺,刘志刚,赵小明,傅秦生
59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与实践
西北工业大学
姜澄宇,王润孝,张骏,李铁虎,李玉龙,薛静
60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建设特色鲜明的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邬江兴 于宏毅 吴 瑛 胡扞英 金 梁
34
系统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戴勇,张铮,韩冰,顾惠明,吴慧媛
35
化工技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陈炳和,薛叙明,刘承先,孙德松,郭泉
36
多学科融合 国际化拓展—生物系统工程专业创建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
浙江大学
应义斌,王剑平,何勇,邬小撑,郭亚芳,邵玉芳,赵文波,王俊,冯水娟,泮进明
国家级一等奖(64项)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1
从实验班到元培学院—北京大学本科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大学
林建华,李克安,朱庆之,张庭芳,段连运
2
基于网络环境的临床医学自主学习体系及其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北京大学
王杉,陈红,刘帆,周庆环,姜可伟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及教学体系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
武汉大学
黄进,肖永平,张湘兰,余敏友,杨泽伟
40
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武汉大学
顾海良,石云霞,丁俊萍,佘双好,宋俭
41
依托区域优势,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1424 高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究
职业教育论文高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究1.引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核心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具与技术解决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行维护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工程师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
传统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概念、方法等基础知识讲解,学生由于缺乏项目开发的实际经验而难以理解。
传统的实践内容涉及到多种软件工具的使用,内容安排零散而不成体系,学生无法掌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际工作流程。
因此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贯穿于具体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作过程中,并设计完整的实践项目使学生参与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整个过程。
2.课程教学中的现有问题2.1 理论教学枯燥本课程理论教学知识点多且覆盖范围广,涉及到信息系统的概念、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多种方法、系统分析设计报告的编写规范、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等。
课程讲授的理论、方法、模型技术都十分抽象。
大量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使用传统灌输式的讲解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感觉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1]。
高职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往往比对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弱,因此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欠佳。
2.2 实践教学零散目前很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教材缺乏配套的较完善的实训教材,无法让学生全面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实训通常设计为使用若干种辅助系统开发的CASE工具,粗略讲解每种CASE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设计几个组织结构图、业务流图、数据流图、用例图、类图、活动图等练习[2]。
实训安排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工作流程不匹配,实训内容零散不成体系。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仅仅掌握了几种CASE工具软件的简单使用技能,但没有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全过程,没有经历一个系统从需求分析、需求转换成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最终形成表达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模型的流程,因此并没有真正具备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
219406348_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案例研究———以河南职业技术
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案例研究①———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孙飞显1,季民杰2(1.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46;2.航天信息河南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47)一、研究背景“职业专科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良好地胜任目前工作并具有较强职业迁移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而“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2]。
基于职业教育综合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发布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等要求,结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物联网专业群建设和改革实际,根据校企合作的阶段性成果,本着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联合企业工匠探索研究并践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新途径。
二、现状分析刘杰、葛晓玢等人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研究了基于岗证赛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法[3];李明明、朱海锋以就业质量为向导,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集团化办学优化、实习基地优化建设等方面研究了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4];蓝金丽、闫洁、尚礼斌、谭洪梅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架构、改革途径、实施方法等进行了研究[5-8],但研究成果涉及的实践课程内容、实习实训场景已无法满足2022版《职业教育专业简介》要求。
三、综合实践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一)设计思路与框架1.设计思路本案例设计是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022年修订)》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10202)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定位、主要专业能力、主要专业课程与实习实训等要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以项目驱动、技术传承、能力传递为培养思路,以提升数字经济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航天信息河南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反哺实践教学为途径,以助力中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针对数字经济新时代移动通信行业销项电子发票网络业务平台建设与运维岗位技术技能标准和用人素质要求,在河南职业①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职业岗位大数据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差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SJGLX731;主持人:孙飞显);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数字经济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2021J010)。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探究
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探究【摘要】学生综合素养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工作中存在的宏观的顶层设计不够完善、评价标准与考核指标不够完善、运用信息化手段不够充分等问题,具体阐述了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最终提出了以大思政环境为基础做好顶层设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制定差异化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和依托信息化手段将评价指标落细落实等解决办法。
对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综合素养的水平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的构建,对丰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涵,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职业教育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教育领域学者围绕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研究层出不穷,基本肯定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不同时期也面临这不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体系构建的意义(一)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以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从品德健康发展、学业学术发展、就业职业发展和实践能力发展四个方面为抓手着重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从个人发展规划等89个维度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调整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不断丰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最终实现学生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提升全面发展水平。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
《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详细信息(一)课程简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拓展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本课程针对Android工程师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Android平台下应用程序开发技能,通过完成学习性任务,逐步培养学生具备软件设计和编码能力,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实训,培养学生在Android平台下进行程序设计、软件测试、项目实施、软件维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1.课程性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培养目标,《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课程为软件技术专业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课,是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2.课程定位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开发、Android软件技术支持以Android及软件测试三个岗位,在《3G移动应用开发》技术的基础上综合设计测试Android项目,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
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为软件专业高职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页面美化》、《使用Java理解程序逻辑》、《数据结构》、《使用JSP开发Web应用系统》、《Java面向对象编程》及《3G移动应用开发》等课程,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依据本课程遵照教高[2006]14号[1]、教高[2006]16号[2]、教高厅函[2007]47号[3]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在课程设计上,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转换为倡导者。
➢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在课程内容排列上,应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整合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认清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调适择业心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同时可以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2)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3)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2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相关知识;(2)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3)是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 .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的能力;(2)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4)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三、参考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四、课程学分2学分。
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选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教学法等,使学生牢固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李晓辉郭文剑近两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迅速发展,整体办学水平不但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能力,促使其能够在我国教育领域中长效发展,是需要各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专业群课程是近年提出的新型课程设置形式,其主要是以专业为核心,把握院校专业特色,做好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促使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与边缘技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适应能力,从而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1 高职院校专业群解读在2016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这一文件中,首次提出了“专业群”的概念,各学者根据专业群纷纷做出解读,有学者认为其主要就是围绕某一个或者多个专业、由多个与专业相关的、或者是共同专业的课程构成的,这些课程可以是基础理论知识课程、可以是技术技能训练课程、也可以是能力素养培养课程。
关于“专业”,可以是不通专业体系中的专业课程,也可以是在具有关联的、不同方向的专业,或者是面对企业服务的岗位专业群,其均能够在一个教学体系中完成实践教学。
由此可见,专业群基本可以理解为, 由多个专业、课程共同构成的,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产教学相结合的、就有较高就业率的专业集群。
结合现阶段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情况分析,很多院校将其建设为较大规模的教学板块,就是简单的将多个课程集合到一起,且面对不同类型的课课程进行分类整合,演化成全新的专业,再将与“新专业”有联系的课程融入进来,建立专业群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会根据课程教学需求,重新组合配置师资力量、实训基地、教学资源与考评机制等,可以说,高职院校中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水平直接体现着院校的实际办学水平,因此,进一步引进信息技术,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是推动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策略2.1构建信息化教学资源,实现专业群课程资源共享新一代信息技术下构建高职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议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把握大量的教学信息资源,引进共享机制,构建专业群课程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共享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实现 对 高职 学 生职业 能 力培 养的 重要 意 义。并 以计算机 信 息 管理专 业的 专业核 心课 程信 息 系统 项 目
管理 为例 分别从 教 学 内容设 计 、教 学组织 设计 、教 学评价 、教 学 实施保证 四个 方 面对 学生职 业能 力 的 培 养进 行探 索和 实践 ,收到 了良好 的效果 。 关 键 词 : 高 职 教 育 ;专 业 核 心课 程 ;职 业 能 力 ; 计 算 机 信 息 管理
i t s e l  ̄ me e t he t d e ma n d o f he t ma r k e t ,s t r e n g t h e n he t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 v o c a i t o n a l a b i l i t y ,s t a r t i n g f r o m
H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wi t h P r o f e s s i o  ̄
L 1 U J i a n - y i n g
Nu c l e a r ̄
c u l u m
( Da li a n V o c a f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Da l i a n 1 1 6 0 3 5 , C h i n a )
Cu r r i c u l u m a n d Ma t e d a S 一
第1 6 卷 第 9期
VO 1 . 1 6。 N0. 9
辽
宁
高 职
学
报
J OU RNA L OF LI A ONI NG HI GH ER V OCA TIo n n o at t i o n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i t na a l y z e s he t Wa y o f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v o c a t i o n a l a b i l i y t t r a ni i ng 。 e x p o u n d s he t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o f h i g h e r v ca o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v ca o t i o n a l a b i l i t y t r a i n i n g b a s e d o n c o r e c u r r i c u l u m . Ta k i n g t he C O e c r o u r s e o f
Ab s l r a e t :I n o r d e r t o me e t t h e s o c i a l d e ma n d f o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t a l e n t s a n d he t g r e a t c h a n g e s i n he t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 口± } 一 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
中图分 类号 :G7 1 2
c o mp u t e r nf i o r ma t i o n m a n a g e me n t ma j o r - nf i o r ma t i o n s y s t e m p r o j e c t ma n a g e me n t a s n a e x a mp l e ,i t e x p l o es r a n d p r a c i t c e s n i
以专业核 心课程培 养高职学 生职业能 力的探 索
— —
以信息 系统项 目管理课程 为例
刘 剑 英
( 大连 职 业技 术 学院 ,辽 宁 大连 1 1 6 0 3 5 )
摘
要 :为 适应 社会 对职 业人 才 的要 求和职 业教 育本 身 的 巨大 变化 ,满足 市场 的人 才需 求 ,加 强 高职 学生职 业 能力 的培 养 ,从 职 业能 力的 内涵 出发 ,分析 了高职 学生职 业 能力培 养 的途径 ,阐述 了基 于专 业核 心课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9 - -7 6 0 0( 2 0 1 4 1 0 9 - - ' 0 0 5 1 - - - " 0 4
T h e Re s e a r c h i n t o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b i  ̄ t y T r a i n i n g o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