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03-天然地基础上的浅基础6-9节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1
2
天然地基:建筑物荷载不大或地基土强度较高时,天然土层不
需要经过特殊处 理就可承受建筑物荷重的地基。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天然地基上,基础埋置深度小于5m的
一般基础(柱基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 大尺寸的基础(如箱形基础)。
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且荷载用标准值;[s] — 建筑物地
基的变形容许值。
11
从表面来看,地基的极限状态设计与结构物的极限状态设计完全 相同。旨先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保证地基的稳定,其次满足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符合变形的要求。
但从已有大量地基事故分析表明,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地基变形 过大和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根据地基载荷试验和地基承载力理论 可知,随着荷载的增加,地基先产生压密变形,再产生局部剪切破 坏,最后产生整体剪切破坏。而且代表压密变形阶段的界限压力, 即临塑荷载pcr远小于整体剪切破坏的极限荷载pu。这就是说地基在 充分发挥其承载力以前,通常都产生较大的变形,影响建筑物的正 常使用,即地基设计实质上是受变形所控制。
12
承载力特征值的含义与材料强度计算值的内涵完全不一样。首先,地基土 体的承载能力f 值不是土的强度,其值不仅与土的性质有关,而且与荷载的 分布范围以及作用的深度等因素有关;其次,f 值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反映 建筑物对变形的限制。如上所述,地基发生失稳破坏的情况极为少见。变形 验算的实质是控制地基内不要出现过大的塑性区,以免变形迅速发展,导致 地基失稳。由此可见,地基的极限状态分析实际上是以验算变形为核心的分 析。这点与结构的极限分析有所不同。
6
荷载取值规定
• 在确定基础或桩台高度、支挡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挡结构 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 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 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 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第9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二、 浅基础类型
二、 浅基础类型
筏形基础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独立基础
二、 浅基础类型
壳体的设计及构造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
二、 浅基础类型
(三)按受力性能分
1.刚性基础 指受压极限强度较大,而受弯、受拉极限强度较小的 材料所建造的基础。
2.柔性基础 指钢筋混凝土基础。利用其抗弯、抗拉性能。不受台 阶宽高比限制,可宽基浅埋。
4.水文地质条件
(1)尽量将基础置于地下水 位以上。
(2)防Hale Waihona Puke 流砂。(3)防止地基因挖土
减压而隆起开裂;应控制承 压含水层顶面的有效应力大 于0。
三、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1zz 2z2 Wh 0
三、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条件 对于埋置于可冻胀土中的基础,其最小埋深应由下式确定:
6.场地环境条件
最小埋深不小于0.5m,且不超过相邻建筑基础的底面, 否则,与相邻基础的净距应大于该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
思考题
1. 浅基础的类型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条件? 2. 试说明浅基础与深基础有哪些不同之处? 3. 什么是刚性基础?什么是刚性基础台阶的宽高比? 4. 什么是灰土基础? 5. 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哪些因素? 6. 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的影响应如何处理?
3.能够计算设计中心、偏心受压基础底面尺寸。 4.能进行简单刚性基础、扩展基础的剖面设计。
(一)选择地基基础类型应考虑的因素
一、 概述
选择地基基础类型,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1. 建筑物的性质;2.地基的地质情况。
(二)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做在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米的一般基础(柱基 或墙基)以及埋置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 寸基础(如箱形基础),在计算中基础的侧面摩擦力不必 考虑,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需要掌握的重点.ppt
Q/kN
•摩阻力所需位移很小
•端阻力需要较大位移;
•不同阶段二者分担比不同
Q
Qs
Qp
Q Qs Qp S/mm
桩的承载机理
桩的竖向承载力发挥的特点
• 随着荷载增加,桩身上部 侧阻力先于下部侧阻力的 发挥
• 一般摩擦桩,侧阻力先于 端阻力发挥,侧阻发挥的 比例明显高于端阻
上 部
侧 阻 力
下
• 对于长桩,即使桩端土很
中等直径:250mm<d<800 mm;
• 按长度(长径比)l > 60m(>3) 长桩
l < 10m 短桩
水平变形系数
l 2.5
为刚性短桩
2.5 < l 2.5 为弹性中长桩
l 4.0
为弹性长桩
5 mb0
EI
桩的功能及类型
(五) 按荷载传递方式
(1) 竖向抗压桩: 端承桩(嵌岩桩)、摩擦 桩、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
piles
桩的承载机理
第二节 竖向受压桩的承载力
一 桩的承载机理 二 单桩承载力确定方法
桩基础的作用是将荷载传递 到下部土层,通过桩与桩周 土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Q
Qs
Qp
桩的承载机理
一 桩的承载机理
1 竖向承载力的组成
Q Qs Qp Qu Qsu Qpu
Qs 桩侧摩阻力
Qp 桩端阻力
对于摩擦为主的桩
多动式
单桩承载力确定
Statnamic大应 变动测桩承载 力方法-加拿 大和荷兰
动测桩法
桩
堆载 消音器
气缸 力传感器
单桩承载力确定
深层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桩端承载力
地基处理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振密挤密法
原理
01
通过振动或挤密的方法使土体更加密实,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和稳定性。
适用范围
02
适用于处理砂土、粉土、粘性土等地基。
注意事项
03
应根据土质、施工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振动或挤密设备,
同时应控制施工参数和挤密效果。
02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影响
建筑物的倾斜或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出现倾 斜或裂缝,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 用寿命。
设备损坏
管道破裂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地下管道 破裂,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供水、供电 等。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可能导致设备损坏, 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地基处理-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目录
• 引言 • 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类型 • 地基处理方法 •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 • 工程实例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对地 基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是建筑工程 中常用的一种基础类型,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
本文旨在探讨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的地基处理方法,为实际工 程提供参考和指导。
天然地基与浅基础的定义
天然地基是指未经人工加固处理、依靠自身承载能力即可 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是指建筑物 的基础底面埋深较浅,一般不超过5米,且采用天然地基承 载建筑物荷载的基础类型。
天然地基和浅基础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如住宅、商 业中心、工业厂房等。由于天然地基的土质、地形、水文 等因素的影响,浅基础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天然地基础上的浅基础节
主要受力层概念 (表3·0·2):
条形基础:h 3b; 独立基础:h 1.5b且h5m(二 层下列民用建筑物除外)。
第四节 地基与基础设计旳基本要求(续)
三、荷载取值
F
FM
FH
FM
H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旳多种代表值
类别
• 住宅、宿舍、办 公楼
• 教室、试验室、 会议室
食堂、餐厅
• 原则 组合值系
h1=2m~4m 时,高楼好 土,低楼软土;
h1> 4m宜采 用桩基或处 理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旳选择
一、建筑场地旳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旳影响(续)
a 3.5b d
பைடு நூலகம்tg
a 2.5b d
tg
条形基础 矩形基础
h 8.0m
45
d
a
b 3.0m
土坡坡顶处基础旳最小埋深
第三节 基础埋置深度旳选择(续)
第五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旳拟定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载荷试验测定旳地 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要求旳变形 所相应旳压力值,其最大值为百分比界线值。
拟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旳措施: 一、根据《地基规范》表格拟定
(新规范已取消); 二、根据静载荷试验措施拟定; 三、按触探措施拟定; 四、根据土旳强度理论计算拟定; 五、根据邻近条件相同旳建筑物经验拟定。
天然地基上浅基础
本章要求:
1. 掌握基础旳类型和基础埋深旳选择。 2. 掌握地基承载力拟定及按地基承载
力拟定基础底面尺寸。 3. 了解地基变形验算及预防不均匀沉
降损害旳措施。
第一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1. 天然地基: 是不经过对地基土旳处理旳 地基。
t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第二章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图2-1 基础类型图2-2 刚性扩大基础则在柱子与基础之间用混凝土墩连接。
个别情况下柱下基础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时,其剖面也条形基础分为墙下和柱下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是挡土墙下或涵洞下常用的基础形式。
其横剖面可以是矩形或将一侧筑成台阶形。
如挡土墙很长,为了避免在沿墙长方向因沉降不匀而开裂,可根据土质和地形予以分段,设置沉降缝。
有时为了增强桥柱下基础的承载图2-3 单独和联合基础图2-4 挡土墙下条形基础能力,将同一排若干个柱子的基础联合起来,也就成为柱下条形基础(图2-5)。
其构造与倒置的T形截面梁相类似,在沿柱子的排列方向的剖面可以是等截面的,也可以如图那样在柱位处加腋的。
在桥梁基础中,一般是做成刚性基础,个别的也可做成柔性基础。
如地基土很软,基础在宽度方向需进一步扩大面积,同时又要求基础具有空间的刚度来调整不均匀沉降时,可在柱下纵、横两个方向均设置条形基础,成为十字型基础。
这是房屋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也是一种交叉条形基础。
(四)筏板和箱形基础(图2-6、图2-7)筏板和箱形基础都是房屋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
当立柱或承重墙传来的荷载较大,地基土质软弱又不均匀,采用单独或条形基础均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或沉降的要求时,可采用筏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这样既扩大了基底面积又增加了基础的整体性,并避免建筑物局部发生不均匀沉降。
筏板基础在构造上类似于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它可以分为平板式(图2-6a )和梁板式(图2-6b )。
平板式常用于柱荷载较小而且柱子排列较均匀和间距也较小的情况。
为增大基础刚度,可将基础做成由钢筋混凝土顶板、底板及纵横隔墙组成的箱形基础(图2-7),它的刚度远大于筏板基础,而且基础顶板和底板间的空间常可利用作地下室。
它适用于地基较软弱,土层厚,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较敏感或荷载较大而基础建筑面积不太大的高层建筑。
图2-6 筏板基础 图2-7 箱形基础 第二节 刚性扩大基础施工注意事项:刚性扩大基础的施工可采用明挖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开挖工作应尽量在枯图2-5 柱下条形基础水或少雨季节进行,且不宜间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埋深d :q= d:均布荷载持力层下卧层地基基础主要受力层h条基:h=3b;独立基础h=1.5b;且均不小于5m上部荷载b基本条件:基底压力的标准值p k 与经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的关系ak a k f p f p 2.1;max ≤≤第六节浅基础的设计与计算一、初步确定基底尺寸G kF kp kdM k, F k +G kedkmax(一)中心荷载作用下*荷载F k +G k ,G k =A ⨯γG ⨯d, γG 是基础加土20kN/m 3*承载力特征值f a (暂不做宽度修正)*基底面积:df F A Af dA F f AG F p G a kaG k akk k γγ-≥≤+≤+=一、初步确定基底尺寸G kF kp kd一、初步确定基底尺寸正方形基础:df F A b G a kγ-≥=矩形基础:df F A l b G a kγ-≥=⨯条形基础:1=-≥=⨯l df F A l b G a kγ(一)中心荷载作用下(二)偏心荷载作用下*荷载F k +G k ,M k1.先按中心荷载作用确定基底面积A 1,A=(1.1~1.4) A 1 ;2.根据偏心矩e≤l /6,由下式和A初步确定b 和l 。
一、初步确定基底尺寸⎪⎪⎩⎪⎪⎨⎧=-+=≤++=6,2.12max max bl W W M A G F p f W M A G F p k k k k a k k k k G k +F k,M kedkmaxb l☐偏心矩e <l /6时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e =l /6 为三角形分布;e >l /6,出现拉应力☐实际基底与土之间不能传递拉应力,基底压应力分布如图。
一部分脱开。
☐规范要求3a ≥0.75l ,即脱开面积小于25%。
ae3a baG F p abp G F l e k k k k k k 3)(2236/max max +==+>k +F k,l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以上条件不满足如A 过大或过小时,则要调整A 的大小,同时根据A 的尺寸大小对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再代入上述公式验算,直至满足要求。
调整A 的一般方法有:*增加A 或减少A*调整基底的长宽比, A 不变⎪⎪⎩⎪⎪⎨⎧=-+=≤++=6,2.12max max bl W W M A G F p f W M A G F p k k k k a k k k k二、验算地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基础底面尺寸按上述方法确定后,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需要验算。
1.验算依据Fp kdzθp c =γdp cz软土E s1E s2azczzfpp≤+P z——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p c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值;p25f az ——经深度(d+z)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宽度不修正。
)2)(2()(θθztg l ztg b p p lb p c k z ++-=dzθp k -p cF kG k zp p cczp 2、软弱下卧层附加应力计算分析(矩形基础)(条基无后一项)地基压力扩散角θ表5.2.7E s1/E s2Z/b0.250.536︒23 ︒510 ︒25︒1020 ︒30 ︒注:p156泥潭荷载扩散azcz z f p p ≤+经深度(d+z)修正后的承载力,宽度不修正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3、验算步骤1.基底压力p k =(F k +G k )/A (中心荷载)2.p c =γd3.基底的附加压力(扩散压力):p k -p c4.扩散角θ。
与E s1/ E s2及z/b 有关,查表确定。
5.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6.验算p cz)2)(2()(θθztg l ztg b p p lb p c k z ++-=(条基无后一项)三、地基变形验算Fp kdzθp c =γdp cz软土E s1E s2见第三章第四节1.单独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bl ≥A,b ≤b 0+2H 0tg α, l ≤l 0+2H 0tg α满足d ≥H 0+0.1mα——刚性角p157:(确定b, l 和h )αtg H b ≤02α=45o (1:1)27o (1:2)Fll 0b 0bb 2H 0αd四、基础剖面尺寸的确定•先取单位长度,确定基础宽度bdf F b bf db F G F G a ka G k k k γγ-≥≤+=+砖墙:承重墙b ≥60~70cm, b 0为24, 37, 48cm非承重墙b ≥50cm2. 单独无筋条形基础•确定基础高度H 0:)(21020b b tg tg b H -==ααFH 0αb 2b 0b3、其它基础1、无筋扩展基础:满足宽高台阶比2、扩展基础:冲切、弯曲3、柱下条形基础:(1)弯矩:连续梁、弹性地基梁;(2)边缘:抗剪;(3)抗扭;(4)顶面局部受压。
4、筏型基础:弯曲、冲切、剪切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G k F kp k dM k, F k+G kedkmax基础内力计算的关键在于求解基底反力大小和分布,实质上这是上部结构、基础与地基的共同工作课题。
共同工作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地基反力与地基沉降之间的关系,亦即如何选取地基模型的问题。
上部结构与基础相互作用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弹性地基梁弹性地基梁理论的基本假定①温克尔假定(1876年捷克人E.Winkler 提出p=ks ,静力平衡);②梁底面与地基之间没有间隙,而地基沉陷与梁的挠度处处相等(变形协调);③梁高与其长度之比小(无限长梁,梁端挠度为零);④不考虑梁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对梁的内力影响(简化计算)。
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地基梁的简化计算方法用弹性地基梁法计算地基梁时,计算比较麻烦,计算工作量也较大,同时E.Winkler假定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计算中用到的参数k也较难确定。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①地基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均匀时;②地基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
具体简化方法:①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②条形基础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但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宜X1.2的系数。
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一、柱下条形基础☐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采用各种单独基础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单独基础的底面尺寸由于相邻建筑物或设备基础的限制无法扩展时;☐地基土质变化较大或局部有不均的软弱地基,需作地基处理时;☐各柱荷载差异过大,会引起基础之间较大的相对沉降差时;☐减少地基变形,防止过大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一、柱下条形基础通常在下列情况下采用:(一)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一、柱下条形基础≥C20l(1/4-1/8)l0.25l≥200mm≤1:3(一)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50mm≥50mm柱45︒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一、柱下条形基础(二)用倒梁法计算地基梁的内力P161什么是倒梁法?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将地基反力视为作用在地基梁上的外荷载,将柱底视作地基梁的刚性不动支座,这样就可将地基梁作为一倒置的连续梁进行计算,故称倒梁法。
P160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①地基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均匀时;②地基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
具体简化方法:①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②条形基础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但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宜X1.2的系数。
(二)用倒梁法计算地基梁的内力l均布荷载、连续梁,边跨中部及第一支座弯矩⨯1.2验算受剪净反力p j上部结构柱子地基梁⎪⎪⎩⎪⎪⎨⎧-=+=∑∑∑∑2max 2max 66bl M bl F p bl M bl F p i i i i F i 为基本组合值;M i 为对地基梁形心的弯矩值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二、片筏基础的简化计算Mat foundation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二、片筏基础的简化计算(倒楼盖法)什么是倒楼盖法?假定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将地基反力视为作用在片筏基础上的外荷载,将柱底视作片筏基础的刚性不动支座,然后将片筏基础倒置,按一般楼盖计算片筏基础的内力,底板按双向或单向板计算,纵、横梁按连续梁计算。
P161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地基比较均匀,上部结构刚度较大、柱距及柱荷载比较均匀。
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应按弹性板计算。
具体简化方法:①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②类同倒梁法。
☐梁板式筏板厚度h ≥30cm ;板厚/板格≥1/20。
☐梁板式筏板的基础梁:抗弯、抗剪、柱下局部抗压。
☐平板式筏形基础:厚度h ≥40cm ,满足冲切、抗剪。
☐外墙厚度≥25cm ;内墙≥20cm ;配筋要求。
二、片筏基础的简化计算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三、箱形基础第七节地基梁和板的设计第七章天然地基上浅基础由底板、顶板和内外墙组成的空间整体结构。
特点是:1.有很大的刚度和整体性,有效调整不均匀沉降;2.可降低重心,增加整体性,有较好的抗震性能;3.有较好的补偿性,基底处的自重应力和水压力补偿了建筑物自重和外荷载产生的压力,补偿性设计。
底板外墙内墙三、箱形基础箱形基础的设计与计算比一般基础要复杂得多,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合理的设计应考虑上部结构、地基和基础的共同工作。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层建筑中进行了大量的测试研究工作,对箱基的基底反力和箱基内力分析等问题取得了重要成果,并编制了《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三、箱形基础☐平面布置:要求基底平面形心尽可能与上部结构竖向荷载重心相重合,偏心矩不且大于0.1,e=W/A;☐基础高度:一般取建筑物高度的1/8~1/12,也不宜小于箱基长度的1/20,并不应小于3米;☐埋置深度:一般最小埋置深度在3~5米;对桩箱结构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1/20;在地震区的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底板厚度h ≥30cm,满足防水,并且进行抗弯、斜截面抗剪和冲切计算;☐外墙厚度≥25cm;内墙≥20cm;满足防水、抗弯、抗剪;☐钢筋布置,门洞及其配筋,柱与箱基交接☐等等1.沉降:平均沉降,控制绝对值,正常使用2.倾斜:高耸建筑物、高层建筑物3.沉降差:相邻柱基础—框架与排架4.局部倾斜:承重的墙条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与沉降种类:变形与沉降的原因:☐承载力不足☐地基土层不均匀:高压缩性土☐建筑物结构布置不合理☐荷载不均匀:荷载中心与基础形心不重合☐相邻建筑物影响☐施工:基坑开挖、降水☐湿陷性土浸水湿陷;膨胀土的浸水遇失水☐冻胀与融陷☐局部地质缺陷:溶洞、土洞、古坟墓······一、建筑措施(一)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高差不宜过大;角部应力集中平面形状复杂一、建筑措施(二)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及合理布置纵横墙;调节整体刚度建筑物过长一、建筑措施(三)设置沉降缝;p165沉降缝的位置与沉降缝的宽度(四)将建筑物互相离开一定距离;p165应力扩散引起附加沉降(五)调整建筑物的某些标高预留沉降空间二、结构措施(一)减轻建筑物自重;轻质高强,轻型结构,空心合壳体基础,架空地板···,直接减小附加应力(二)调整基底应力或附加压力;设置(半)地下室,减小附加应力,调整沉降差,或改变基础尺寸,使形心与重心重合(三)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增强整体刚度,控制挠曲变形,设置封闭圈梁,提高抗拉和抗剪强度(四)将上部结构作成静定体系采用对不均匀沉降不敏感的结构(一)保护坑底原状土结构施工时坑底应预留一定厚度的土层,尽量避免扰动(二)施工程序先高重,后低轻,降低沉降差;三、其它措施☐不均匀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桩基☐·····二、施工措施第九节基坑和基槽的检验一、参加人员由施工单位组织设计、勘察、业主、监理、质量监督部门等实施二、检验目的检验坑底岩土层是否与设计、勘察资料相符;是否有不良现象等三、方法以观察为主,辅以必要的检测手段四、注意事项看整体开挖是否到位,看开挖尺寸是否满足,看结构重要部位是否处理恰当,看地基处理是否符合规范,检查承载力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