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打印
葡萄糖无氧氧化的过程
写出葡萄糖无氧氧化的化学过程。
答:第一个阶段是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称为糖酵解过程,一分子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依次经过葡萄糖的磷酸化作用、6-磷酸葡萄糖的异构作用、1,6-二磷酸果糖一分为二、磷酸二羟丙酮的异构作用、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的磷酸转移、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脱水成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磷酸转移;
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转变为乳酸的过程,缺氧情况下由乳酸脱氢酶催化丙酮酸,还原生成乳酸。
第20章-柠檬酸循环
HS C C
HS C
二氢硫辛酰
S
(CH2)4COO-
C
C
HS C
乙酰二氢硫辛酰
泛酸和 辅酶 A (CoASH)
酰基结合 位点
SH
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NAD+ )
递氢体作用:
NAD++2H
NADH+H+
R
NAD+: R=H
NADP+: R=PO3H2
维生素B2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三羧酸 循环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丙酮酸脱氢酶系 p332
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
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其总 反应是:
CH3-CO-COO- + CoA-SH + NAD+ → CH3-CO~CoA + CO2 + NADH
在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中涉及三种酶 五种不同的辅酶
E1:丙酮酸脱氢酶 E2:二硫辛酸转乙酰基酶 E3: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
第二个调节点是异柠檬酸转变为α -酮戊二酸的反应
异柠檬酸脱氢酶,ADP能增强异柠檬酸脱氢酶同异柠檬酸之间的亲和力。但 NADH及琥珀酰CoA都对异柠檬酸脱氢酶有抑制作用
2、三羧循环的化学计量和能量计量p340
a、总反应式:
CH3COSCoA+3NAD++FAD+GDP+Pi+2H2O
吉林大学食品生物化学 9 糖代谢-2
L-苹果酸
草酰乙酸
•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三羧酸循环中第4次氧化还原反应, 也是最后一步。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 乙酸;脱下的氢由NAD+接受。在细胞内草酰乙酸不断地被用 于柠檬酸合成,故这一可逆反应向生成草酰乙酸的方向进行。
四、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TCA
由葡萄糖转变为两分子丙酮酸能量转变的估算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COOH
C==O CH3
CoASH CO2
葡萄糖
(EPM)
丙酮酸脱氢酶系
O
CH3-C-SCoA
乙酰CoA
丙酮酸
NAD+ NADH+H+
三羧酸 循环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概念
有氧氧化是指体内组织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彻底氧化分 解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C6H12O6 + 6O2
E1-丙酮酸脱羧酶(也叫丙酮酸脱氢酶) E2-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 E3-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 COASH、FAD、NAD+
三种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 五种辅助因子
丙酮酸转变为乙酰CoA的反应步骤(一)
•TPP噻唑环上的N与S之间活泼的碳原子可释放出H+,而成为碳离子, 与丙酮酸的羰基作用,产生CO2,同时形成羟乙基-TPP
糖的有氧氧化过程
糖的有氧氧化过程
糖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物,对于人体来说,它是一种重要
的能量来源。当我们食用糖时,身体会对糖分子进行有氧氧化,这是
一种将糖转化为能量的过程。本文将详细介绍糖的有氧氧化过程,以
及它的指导意义。
糖的有氧氧化是指在有氧条件下,糖分子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我们的细胞中的线粒体,被称为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包括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两个阶段。
首先是糖酵解阶段。当我们摄入糖分后,它进入到细胞内。细胞
将糖分子转化为葡萄糖,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将其分解成两个分子
的丙酮酸。这个过程产生了少量的能量,同时生成了一些辅酶和一种
叫做NADH的辅酶。丙酮酸接着进入到三羧酸循环中。
在三羧酸循环中,丙酮酸被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由氧分子参与,被转化为ATP,从而为我们的细胞提供能量。同时,NADH也参与了这个过程,将其转化为NAD+,使得
循环能够持续进行。
糖的有氧氧化是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重要过程之一。它将糖分子
转化为能量,使我们的肌肉得到供应,使心脏跳动,使呼吸顺畅。没
有糖的有氧氧化,我们将无法正常进行各项生理活动。
那么,糖的有氧氧化对我们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首先,糖的有氧氧化告诉我们要均衡摄入糖分。过量的糖摄入会导致糖分在体内堆积,最终转化为脂肪,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因此,我们应该适量摄入糖分,不要过量。
其次,糖的有氧氧化表明我们需要进行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促进我们身体内的细胞呼吸过程,提高糖的有氧氧化效率,增加能量产生。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车等。
丙酮酸的生成
22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烯醇式丙酮酸
O C OH C O-
OH
+
PO
CH2
OH
ADP ATP
Mg2+或Mn2+
丙酮酸激酶
COOH CO CH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
丙酮酸 (pyruvate)
23
24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 无氧酵解的全部反应过程在胞液(cytoplasm) 中进行,共11步,
分配时形成某种高能状态或高能中间产物, 再通过酶的作用将能量传递给ADP生成 ATP的过程
20
(8)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O C HC H2C
O
OH
C
OH
HC
HO OP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O
H2C
OH
OH HO
O-- P O
OH OH
3-磷酸甘油
(3-phosphoglycerate)
2-磷酸甘油酸
OOHH
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1,3-二磷酸甘油酸
1,3-diphospho-glycerae
(1,3-DPG)
18
(7)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干预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丙酮酸干预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丙酮酸钠(NaPyr)中丙酮酸根[Pyr-]阴离子可改善心肌、肾脏以及肝脏器官损伤后引起的功能障碍[1]。同时,丙酮酸对机体其他各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如小肠、脑、肺脏等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改善严重休克的预后[2,3]。但这种保护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丙酮酸具有抗氧化、抑制氧自由基,提供能量等有关。本文重点阐述丙酮酸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1.丙酮酸简介
丙酮酸一种三碳化合物,是生物体内一种很弱的有机酸,在自然条件下无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液体,沸点为165℃,易溶于水,化学结构为CH3COCOOH,分子中同时具有羧基和羰基两个官能团,除具有羧酸和酮的性质外,还具有α-酮酸的性质,氧化脱羧时糖酵解的终产物。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细胞浆中转变成乳酸产生ATP,成为细胞主要的能量代谢来源;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ATP释放能量以维持细胞代谢的需要。此外,在体内丙酮酸可通过乙酰辅酶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因此,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4,5],同时是所有生物细胞糖代谢及体内多种物质相互转化重要中间体,具有提供能量、调节代谢、抗氧化及细胞保护等多种生理功能。
丙酮酸钠作为丙酮酸盐之一,既往主要应用于食物添加剂、细胞培养基中替代碳源、腹膜透析液、器官保存液、体外循环机预充液及心跳停搏液等。近年来,经多国科研人员研究,现已有大量实验[6-10]证明其在休克和细胞、器官损伤方面治疗的优点,对失血性休克、缺血再灌注的动物器官如脑、肠等器官功能起保护作用,特别是能抑制肺、脑细胞的凋亡和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Frank Petrat等[11]研究发现丙酮酸灌注对大鼠严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作用机制有:影响糖代谢、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及炎症介质活化、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等。除此之外,Zhou FQ[12,13]认为丙酮酸盐具有优越的全身碱化作用,纠正酸中毒。主要生化基础主要有1)无论在缺氧或有氧条件下,丙酮酸经还原反应或氧化途径都能消耗[H+],也保护了细胞的基本功能;2)它的糖原再生反应较乳酸的糖原再生过程还多消耗一个[H+],而严重休克的早期, 肾脏的糖原再生过程呈代偿性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生理意义
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生理意义
分子式CH3COCOOH,原称焦性葡萄酸,是参于整个生物体基本代谢的中间产物之一.丙酮酸可通过乙酰Co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因此,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对许多酶反应都有关系.在动植物的共同呼吸源中,碳水化合物是最常用的,其反应途径是从形成己糖二磷酸酯经过丙糖磷酸酯而分解为丙酮酸.在无氧分解下有各种变化形式,如肌肉产生乳酸,酵母菌发酵在无氧状态下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而所有到丙酮酸的反应途径是完全相同的,只是最终的反应多少有些差异.并且在有氧状态下分解,通过三羧酸循环能把丙酮酸完全氧化.可以认为这是获得能量有效的途径.
在这个意义上,丙酮酸位于无氧分解和有氧分解的交界点上,是极为重要的中间产物.一如α-酮酸的结构所示,反应是极易进行的.在多数情况下,即使提高其浓度,也不会在组织内积累以至产生有害的作用.此外,从丙酮酸可直接生成丙氨酸,因为它可以与氨基转移反应相结合,故在氮代谢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它和CoA反应能形成乙酰CoA,与脂肪酸的代谢也有重要的关系.
定性分析可使用苯肼,α-或β-奈酚或者10,4-二硝基苯肼,定量分析可使用乳酸脱氢酶.其代谢产物主要为苯基丙酮酸,随尿液排出.丙酮酸及其在代谢中的作用
丙酮酸是体内产生的三碳酮酸,它是糖酵解途径的最终产物,在细胞浆中还原成乳酸供能,或进入线粒体内氧化生成乙酰CoA,进入
三羧酸循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完成葡萄糖的有氧氧化供能过程.因此,丙酮酸是糖代谢中具有关键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通过乙酰CoA和三羧酸循环实现体内糖、脂肪和氨基酸间的互相转化,因此,丙酮酸在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联系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糖的有氧氧化
目录
一、糖原合成的代谢反应主要发生在 肝脏和肌肉
糖原的合成(glycogenesis) 指由葡萄糖合成糖 原的过程。
组织定位:主要在肝脏、肌肉 细胞定位:胞浆
糖原合成途径:
1. 葡萄糖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糖
ATP
ADP
葡萄糖 己糖激酶;
简言之,即“供能”
三、糖有氧氧化的调节是基于能量的需求
① 酵解途径:己糖激酶
关
丙酮酸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键
酶 ②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③ 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合酶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异柠檬酸脱氢酶
•此处主要叙述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调节。
别构调节
别构抑制剂:乙酰CoA; NADH; ATP
磷酸戊糖途径
1-磷酸葡糖
5-磷酸木酮糖
UDPG
D-木酮糖
UDPGA
木糖醇
1-磷酸葡糖醛酸
L-木酮糖
葡糖醛酸
L-古洛糖酸
• 对人类而言,糖醛酸途径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生成 活化的葡糖醛酸,即UDPGA。
• 葡糖醛酸是组成蛋白聚糖的糖胺聚糖,如透明质酸、 硫酸软骨素、肝素等的组成成分;
• 葡糖醛酸在生物转化过程中参与很多结合反应。
ATP/AMP效果更显著。
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
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
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发生在线粒体中。具体过程如下: 1.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下,脱羧生成乙酰辅酶A(acetyl-CoA)。 2. 乙酰辅酶 A 与草酰乙酸(oxaloacetic acid)在柠檬酸合酶的催化下缩合生成柠檬酸(citric acid),进入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
3. 在柠檬酸循环中,柠檬酸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还原型辅酶I(NADH)。
4. 还原型辅酶I 在线粒体呼吸链中被氧化,生成水和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ATP 的形式被储存起来。总之,丙酮酸完全氧化分解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通过柠檬酸循环和线粒体呼吸链产生大量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可以方便地与设备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糖代谢论文——精选推荐
糖及糖代谢
内容摘要
糖是自然界分布广泛、数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糖分单糖、寡糖和多糖。在人体内糖的主要形式是葡萄糖及糖原。葡萄糖是糖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在机体糖代谢中占据主要地位;糖原是葡萄糖的多聚体,包括肝糖原、肌糖原和肾糖原等,是糖在体内的储存形式。葡萄糖与糖原都能在体内氧化提供能量。食物中的糖是机体中糖的主要来源,被人体摄入经消化成单糖吸收后,经血液运输到各组织细胞进行合成代谢很分解代谢。机体内糖的代谢途径主要有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以及其他己糖代谢等。
关键词:糖、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糖原分解、糖异生。
单糖的化学性质
1、脱水作用戊糖或己糖与强酸共热,因脱水分别生成糠醛和羟甲基糠醛,这些产物能与某些酚类作用生成有色的缩合物。
2、异构化单糖在烯酸中比较稳定,但在稀碱溶液中,可以发生烯醇作用。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三者可通过烯醇式而相互转化。在生物体内,在酶的作用下也可以进行类似的反应。
3、氧化作用单糖含有醛基或酮基,因此具有还原能力。除了羰基之外,单糖分子中羰基也能被氧化。因氧化条件不同,单糖被氧化成不同的产物。
4、还原作用单糖具有游离的羰基,所以易被还原成多羟基醇。在钠汞齐及硼氢化钠类还原剂作用下,醛糖还原成糖醇。
5、酯化和醚化作用单糖分子中含多个烃基,因此具有醇的性质。
6、单糖的高碘酸氧化
7、糖鍤的生成单糖的羰基可与某些含氮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8、其它反应褐色反应、单糖的分子内反应和形成糖苷。
糖酵解反应概述
第十一章糖类代谢--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章糖类代谢--王镜岩《⽣物化学》第三版笔记(完美打印版)
第⼗⼀章糖类代谢
第⼀节概述
⼀、特点
糖代谢可分为分解与合成两⽅⾯,前者包括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后者包括糖的异⽣、糖原与结构多糖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还有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糖代谢受神经、激素和酶的调节。同⼀⽣物体内的不同组织,其代谢情况有很⼤差异。脑组织始终以同⼀速度分解糖,⼼肌和⾻骼肌在正常情况下降解速度较低,但当⼼肌缺氧和⾻骼肌痉挛时可达到很⾼的速度。葡萄糖的合成主要在肝脏进⾏。不同组织的糖代谢情况反映了它们的不同功能。
⼆、糖的消化和吸收
(⼀)消化
淀粉是动物的主要糖类来源,直链淀粉由300-400个葡萄糖构成,⽀链淀粉由上千个葡萄糖构成,每24-30个残基中有⼀个分⽀。糖类只有消化成单糖以后才能被吸收。
主要的酶有以下⼏种:
1.α-淀粉酶哺乳动物的消化道中较多,是内切酶,随机⽔解链内α1,4糖苷键,产⽣α-构型的还原末端。产物主要是糊精及少量麦芽糖、葡萄糖。最适底物是含5个葡萄糖的寡糖。
2.β-淀粉酶在⾖、麦种⼦中含量较多。是外切酶,作⽤于⾮还原端,⽔解α-1,4糖苷键,放出β-麦芽糖。⽔解到分⽀点则停⽌,⽀链淀粉只能⽔解50%。
3.葡萄糖淀粉酶存在于微⽣物及哺乳动物消化道内,作⽤于⾮还原端,⽔解α-1,4糖苷键,放出β-葡萄糖。可⽔解α-1,6键,但速度慢。链长⼤于5时速度快。
4.其他α-葡萄糖苷酶⽔解蔗糖,β-半乳糖苷酶⽔解乳糖。
⼆、吸收
D-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可被⼩肠粘膜上⽪细胞吸收,不能消化的⼆糖、寡糖及多糖不能吸收,由肠细菌分解,以CO2、甲烷、酸及H2形式放出或参加代谢。
糖代谢思考题
14、没有CO2参与的酶反应是:
A. 丙酮酸羧化酶反应 B.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反应 C. 异柠檬酸脱氢酶反应 D.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反应 E. 柠檬酸合酶反应
15、下列化合物异生成葡萄糖时消耗 ATP最多的是:
A. 乳酸 B. 甘油 C. 谷氨酸 D. 琥珀酸 E. 草酰乙酸
16、有关戊糖磷酸途径的正确概念是:
24、肝脏内糖酵解途径的主要功能是:
A. 提供NADPH+H+ B. 进行糖的有氧氧化以供能 C. 提供磷酸戊糖 D. 提供合成脂肪酸等原料 E. 抑制糖异生
25、 2分子丙氨酸异生为葡萄糖需消耗 几分子ATP? A. 2 B. 3 C. 4 D. 5 E. 6
答案
1、B
葡萄糖可经小肠粘膜细胞载体系统逆浓度梯 度转运进入肠粘膜细胞。这个载体系统需有 Na+同方向移动。葡萄糖逆浓度差转运间接 消耗的能量是通过ATP酶的作用把Na+运出 细胞建立Na+梯度,与Na+顺浓度差移动相 偶联。
3、B
每分子葡萄糖氧化时可转变成2分子丙 酮酸。胞液中净生成2分子ATP和 NADH+H+ 。 NADH+H+可经磷酸甘油穿 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可生成5分 子ATP。因此每分子葡萄糖转化成2分子丙 酮酸过程中可生成7分子ATP。
4﹑E 糖酵解反应是在胞浆中进行的。而脂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① 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
Formation of Citrate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柠檬酸合酶是变构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②经顺乌头酸生成异柠檬酸
Formation o f Isocitrate via cis-Aconitate
乙酰CoA
–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1)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Pyruvate Is Oxidized to Acetyl-CoA and CO2
丙酮酸脱氢酶系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多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 原核细胞在胞液中
丙 酮
三种酶
酸
E1-丙酮酸脱氢/羧酶(组分) E2-二氢硫辛酰转乙酰基酶 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脱 氢 酶 系
六种辅助因子
TPP、硫辛酸、 CoA-SH、FAD、NAD+、 Mg2+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1
E2
三种酶 60条肽链形成 的复合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丙酮酸脱氢酶系 决定丙酮酸的命运 受ATP的抑制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 第五章—糖代谢
本章要求
• • • • • 1、理解糖酵解的过程,掌握糖酵解的部位、关键酶和意义 2、理解糖有氧氧化的过程,掌握作用部位、关键酶和意义 3、了解磷酸戊糖途径的意义 4、理解糖原合成和分解的过程,掌握作用的关键酶 5、理解糖异生的过程、部位,掌握糖异生作用的关键酶和意义
第一节.葡萄糖的分解代谢 一、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二、丙酮酸的有氧氧化 三、乙醛酸循环
GTP 琥珀酸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α- 酮戊二酸
琥珀酰CoA GDP Succinyl-CoA Pi
NADH CO2
TCA循环特点:
(1)进行部位:线粒体 (2)关键酶: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3)三羧酸循环:
4次脱氢(其中三次以NAD+为受氢体,一次以FAD为受氢体) 2次脱羧
TPP-丙酮酸脱氢酶(E1) 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丙酮酸氧化脱羧的总反应式:
O 丙酮酸 辅酶A
丙酮酸脱氢酶系 O CH3C SCoA + CO2 + NADH 乙酰辅酶A
+ CH3CCOOH + HS-CoA + NAD
反应过程:
(二)三羧酸循环化学途径 1.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
Ⅱ、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乳酸
【优】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打印最全PPT
NAD+ NADH+H+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由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酮酸,故可生成两分子乙酰CoA,两分子CO2和两分子(NADH+H+),可生成分子ATP 。
砷化物对代谢进程的影响 NADH+H+ +CO2
C-
CH3-C-COOH OH CO2
硫辛酸的氢载体作用和酰基载体作用
酰基结合 位点
SH
维生素B2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H
异咯嗪 H 递氢体作用:FAD+2H
FADH2
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NAD+ )
递氢体作用:
NAD++2H
NADH+H+
(辅酶I)
R
NAD+: R=H
H
NADP+: R=PO3H2
(辅酶II)
砷化物对代谢进程的影响
H C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在丙酮酸脱氢酶+ 系(-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acetyl
CoA)。
NADP+: R=PO3H2
泛酸和 辅酶 A
Fra Baidu bibliotek
糖酵解葡萄糖丙酮酸
裂解(lysis)——磷酸丙糖的生成:
一分子F-1,6-BP裂解为两分子可以互变 的磷酸丙糖( triose phosphate) ,包 括两步反应: ⑷ F-1,6-BP 裂 解 为 3- 磷 酸 甘 油 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和 磷 酸 二 羟 丙 酮 (dihydroxyacetone phosphate); ⑸ 磷酸二羟丙酮异构为 3- 磷酸甘油醛。
⑴ 葡萄糖(glucose)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gl ⑵ G-6-P异构为6-磷酸果糖(fructose-6-phosp
⑶ F-6-P再磷酸化为 1,6-双磷酸果糖(fructose-
肝脏特有
ATP (1) ADP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
(2)
磷酸己糖异构酶
* 磷酸果糖激酶-1
ATP (3) ADP
CHO CHOH
CH2OPO3H2 3 -磷酸甘油醛
NAD++Pi
(6)
NADH+H+
3-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ADP (7) 磷酸甘油酸 激酶
ATP
(8) 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4)第四阶段:2-二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
O COH C OPO3H2 CH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Mg
2+
O 丙酮酸激酶 ADP Mg
1.糖酵解——丙酮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B2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H
异咯嗪
H
递氢体作用:FAD+2H
FADH2
维生素pp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 NAD+ )
递氢体作用:
NAD++2H
NADH+H+
(辅酶I)
R
NAD+:
R=H
H
NADP+: R=PO3H2
(辅酶II)
砷化物对代谢进程的影响
• 砷酸盐破坏1,3二磷酸甘油酸的形成。76页 • 亚砷酸盐和有机砷与丙酮酸脱氢酶系中的硫 辛酸乙酰基转移酶(E2)的巯基共价结合, 使之失去催化能力。
*
NAD+ +HSCoA
NADH+H+ +CO2
丙酮酸脱氢酶系
由三种酶单体构成:丙酮酸脱羧酶(E1),硫辛 酸乙酰基转移酶(E2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E3)。 该多酶复合体有六种辅助因子:TPP,硫辛酸, NAD+,FAD,HSCoA和Mg2+。
COOH C=O CH3
丙酮酸脱氢酶 + +HSCoA +NAD系
第23章
葡萄 糖
(EMP)
三羧酸(TCA)循环
COOH
C==O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ASH CO2
O CH3-C-SCoA
丙酮酸
NAD+ NADH+H+
CH3
乙酰CoA
三羧 酸循 环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一、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mitochondrion),在丙 酮 酸 脱 氢 酶 系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Hale Waihona Puke Baiduex) 的 催 化 下 氧 化 脱 羧 生 成 乙 酰 CoA(acetyl CoA)。 丙酮酸脱氢酶系
CCH3-C-COOH
OH
CO2
硫辛酸的氢载体作用和酰基载体作用
S S C C
(CH2)4COOCH3 CH-OH TPP
C
氧化型硫辛酸
S
(CH2)4COO-
C
-2H
+2H
HS
(CH2)4 COO-
C
C
乙酰二氢硫辛酸
HS HS
C C C
二氢硫辛酸
泛酸和 辅酶 A (CoASH)
酰基结合 位点 SH
O CH3C-SCoA
+CO2
+NADH+H+
丙酮酸脱氢酶系
CO2
丙酮酸 脱羧酶 二氢硫辛 酸脱氢酶
NAD+
硫辛酸
TPP
FAD
NADH+H+
NAD+ +H+
二氢硫辛酸 乙酰硫辛酸 硫辛酸乙 酰转移酶
O COASH CH3-C-SCoA
焦磷酸硫胺素(TPP)在丙酮酸脱羧中的作用 (VB1)
H+ C 丙酮酸
• 三氧化二砷(三价砷),又称砒霜,是一种 剧毒药。天然产出的叫砷华,人工炼成的叫 砒霜。砒霜烧灼时会发出难闻的臭味,能毒 死附近昆虫,蛇和野兽嗅到气味都会逃走。
总
结
由一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 酮酸,故可生成两分子乙酰CoA,两分 子CO2和两分子(NADH+H+),可生成 2×2.5分子ATP 。 反 应 为 不 可 逆 ; 丙 酮 酸 脱 氢 酶 系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是 糖有氧氧化途径的关键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