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鲁迅《朝花夕拾》 2.冰心《繁星· 春水》 3.吴承恩《西游记》 4.施耐庵《水浒》 5.老舍《骆驼祥子》 6.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7.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8.罗曼· 罗兰《名人传》 9.高尔基《童年》 10.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试卷结构

试卷满分为150分,共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主
(二)认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了解“课标”与《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的关系

梳理《语文课程标准》的脉络 明晰中考语文学科考查的内容要求
了解“课标”与《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是语 文教学的依据、是教育教学评价的法定性文件。《中考语文
学科考试说明》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沈阳
考试内容要求
第一板块 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 了解教材精读课文中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知识;掌握《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推荐背 诵的50篇优秀诗文及建议阅读的10部古今中外 文学名著的作者及作品知识。 第二板块 阅读理解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 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 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wenku.baidu.com
6
《邹忌讽齐王 纳谏》《吕氏 春秋· 先己》
答题卡的使用



养成正确的语文答题习惯 提高语言表述能力(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意思) 猜测答案、多多益善的误导 注重答题的规范性 答题卡卷面的规整 答题位置的正确 文字书写的规范 规范阅卷过程 客观上能够提高写作试题的区分度
三、探寻提高复习课实效性的途径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二)认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 (三)建构复习课的总体框架 (四)调整复习教学的策略 (五)发挥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科学的计划是高效复习的基石。九年级复习伊始,制定一套科学 的复习计划至关重要。在计划中,我们要关注复习时间的安排、 复习内容板块的划分、复习重难点的选定等方面内容,特别是复 习内容的板块划分这一问题内涵更为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学校的复习计划以语文整体内容的知识点为 基点组成,例如,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共五大考点,教师将这 五点分别设置专项复习课进行讲解式训练,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但 枯燥,而且实效性差。我们应当将基础的复习融入阅读理解复习 的过程中,将立足点放在“运用”上,最后再进行集中梳理;应 当将文言文的复习与现代文阅读的复习交叉融合,而对文言诗文 背诵默写的复习应贯穿复习始终;应当重视写作的专项指导和习 作讲评,并在指导中重视学生写作的实践训练和语文思维开发。
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一、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性质 二、2009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变化 三、探寻提高复习课实效性的途径
一、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性质
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初中毕 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因此,试题应有较 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相应的难 度,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对初中语文 教学起着正确的导向作用。
明晰中考语文学科考查的内容要求

第一板块
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

第二板块
第三板块
阅读
写作

第一板块
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能认准字形、能注音、能释义; 书写汉字笔画清楚,字形规范,不写错别字;能临摹名家书 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意 义;能正确使用词语;能正确运用句子表情达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 偶、反复、设问、反问几种修辞方法。 (4)了解教材精读课文中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掌握 《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及 建议阅读的10部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作者及作品知识。 (5)对于文言诗文,能正确诵读其中的句子;能正确默写要求 背诵的部分;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邹忌讽齐王纳谏 6.桃花源记 8.小石潭记 10.醉翁亭记 1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14. 爱莲说 16.古文二则(范晔)
1.鱼我所欲也 3.曹刿论战 5.出师表 7.杂说(四) 9. 岳阳楼记 11.记承天寺夜游 13.三峡 15.秋水
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满分为30分;第二部分 为阅读理解,包括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主要题型为选 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满分为60分;第三部分为写作,满 分为60分。 试卷中各块内容占分比例: 积累与运用20%;阅读理解40%;写作40%;试卷中选择题 分数不超过15%。

试题分值

积累与运用分值30分,其中诗文默写保持12 分,文言诗词赏析为选择题。 阅读理解分值60分,文言文体课内外分值比 例还将增大。 写作书写分由2分提至3分。
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因此我们说《语文 课程标准》与《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密不可分。
梳理《语文课程标准》的脉络
《语文课程标准》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前言、课程 目标、实施建议、附录。前言部分明确了语文的课程性质与 地位,诠释了课程的基本理念,理清了课标的设计思路;课 程目标部分揭示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的总体目标,同时又将 其细化为四个学段的阶段目标;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教材编 写、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的建议;附录部分推荐了诗文背诵 和课外读物阅读的具体篇目,并囊括了语法修辞知识的要点。
二、2009年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 明的变化 依据原则
稳中求变的原则

试卷难度 6:2:2 相关变化
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要求 试卷结构 试题分值
7:2:1

答题卡的使用
考试范围
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内容为依据,参照 教材进行命题。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篇目为《语文课 程标准》(7—9年级)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及教 材九年级(下)中的《词两首》(毛泽东)。古诗词 赏析的考查篇目为《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附 录推荐背诵的相应篇目。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包括课 内、课外两部分,课内阅读部分考查的具体篇目见附 录。现代文阅读的考查,阅读材料均源于课外;议论 性文体与说明性文体都属于考查范围,但在试卷呈现 形式上只出现其中一种。


四年阅读理解各部分分值一览表
总分 2005年 2006年
文言文 课内
记叙文
课外
说明文
议论文
15 15 15 17
15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0 6 8 11
20 20 20 23
15 15 15 20
15 15 15
9
《细柳营》 《汉书》李广 传
2007年 2008年
7
《醉翁亭记》 《泷冈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