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带型分析

合集下载

《染色体带型分析》课件

《染色体带型分析》课件
如染色体着丝粒异染色质增多、 次缢痕增长或缩短等,可能与某 些遗传性疾病相关。
染色体带型异常与遗传性疾病的关系
唐氏综合征
由于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导致智力低下、生长 发育迟缓、特殊面容等症状。
威廉姆斯综合征
由于7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心 血管疾病、智力障碍等症状。
克氏综合征
由于X染色体部分缺失或结构异常,导致男性生殖 器官发育不全、身材矮小等症状。
2
常用的显带技术包括G带、C带、Q带、R带等, 每种显带技术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应用场景 。
3
染色体显带技术是染色体带型分析的基础,通过 显带技术可以将原本形态相似、难以区分的染色 体进行区分和鉴别。
染色体带型的分类与特征
根据染色体的着色深浅和染色粒的分布特征,可以将染色体带型分为多种类型,如 染色体的着丝粒区域、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等。
进化关系,为物种保护和改良提供依据。
在法医学领域,染色体带型分析也被用于个体识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中, 通过对个体的染色体带型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个体身份和亲缘关系 。
02
染色体带型分析的基本原 理
染色体显带技术
1
染色体显带技术是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使染色 体呈现出深浅不同、明暗相间的带纹,以便于对 染色体进行分析和识别。
染色体带型观察与拍照
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 带型特征。

染色体分析

染色体分析

染色体分析

染色体分析是一种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

解生物个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本文将介绍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和

功能,并探讨染色体分析在遗传病诊断、人类进化研究和生物多样性

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染色体是存在于所

有生物细胞中的特殊结构,它们承载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形状呈线状或X型。人类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

其中有23对,分为22对体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

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是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

嘧啶和鸟嘧啶)组成的序列。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DNA上的遗

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复制自身,并通过分离和复制过程

传递给下一代细胞或个体。这样的复制和传递过程是生物进化和遗传

传递的基础。

染色体的功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承载和传递遗传信息,二

是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结构。在遗传信息的传递方面,染色体起到了载

体的作用。不同的染色体上含有不同的基因,这些基因决定了个体的

遗传特征和表现型。人类的一些遗传病就是由于染色体上特定基因的

突变或缺失引起的。

染色体分析在遗传病诊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染色体在

形态、数量和结构上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21号

染色体上三个染色体的存在而引起的。通过对染色体的分析,医生可

以确认是否存在这种异常,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辅助咨询。

此外,染色体分析还可以应用于人类进化研究。通过对不同人群

或物种的染色体分析,可以揭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例如,研究

常见带型的类型

常见带型的类型

常见带型的类型

1、Q带(Q banding):Q显带是用荧光染料对染色体标本进行染色,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Q显带技术是最早建立的显带技术,它在观察染色体多态方面有重要的用途。但Q带保存时间短,而且需要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因而,限制了Q显带技术的应用。

2、G显带(G banding):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 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所显示的带纹称为G带。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3、R显带(R banding):所显示的带纹与G带的深、浅带带纹正好相反,故称为R带(reversed band)。G带浅带如果发生异常,不易发现和识别,而R显带技术可以将G带浅带显示出易于识别的深带,所以R显带对分析染色体G带浅带部位的结构改变有重要作用。

4、C显带(C banding):专门显示着丝粒的显带技术。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

5、T显带(T banding):专门显示染色体端粒的显带技术,用来分析染色体端粒。

6、N显带(N banding):专门显示核仁组织区的显带技术。

7、高分辨显带(high-resolution banding):分裂中期一套单倍染色体一般显示320条带。70年代后期,采用细胞同步化方法和改进的显带技术,获得细胞分裂前中期、晚前期或早前期的分裂相,可以得到带纹更多的染色体,能显示550-850条带,甚至2000条带以上。这种显带技术称为高分辨显带技术。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个体的遗传特征

以及染色体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观察

和分析不同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并探讨染色体异常与遗传疾病之间的关联。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一组健康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其外周血样本。通过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备技术,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染色体悬液。接下来,

我们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了染色体的形态和数量。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同个体之间染色体的差异。正常情况下,人类细

胞核中的染色体应该为23对,其中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常染

色体是指除性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它们负责携带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

的大部分遗传特征。性染色体则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某些个体的染色体数量存在异常。这种异常可能是由于

染色体缺失、重复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的。染色体缺失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

分或整个染色体丢失,而染色体重复则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分或整个染色体重

复出现。染色体结构异常则是指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断裂、倒位、交换等变化。染色体异常与许多遗传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唐氏综合征是由于

21号染色体上的三个染色体引起的,患者通常具有智力发育迟缓、面部特征异

常等症状。另外,爱德华氏综合征是由于18号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患者通常出现心脏和肾脏畸形等问题。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这些

染色体异常,为遗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除了遗传疾病,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它可以用于法

染色体核型分析范文

染色体核型分析范文

染色体核型分析范文

染色体核型是指染色体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结构。人类细胞核内一般包

含有46条染色体,分为22对体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体染色体又分为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性有一对XY性染色体,女性有一对XX性染色体。染色体核型分析通过

细胞培养和染色体制片等步骤,可以将细胞的染色体展开并形成核型。

染色体核型分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检测法,另一种是间接

检测法。直接检测法主要通过染色体制片与染色体特异性染料的染色,观

察染色体的数量、形态和结构等特征,从而得到染色体核型。而间接检测

法则通过染色体Banding技术,如GTG染色、Q带染色等,对染色体上的DNA分布进行检测,从而判定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结构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临床遗传疾病的诊断和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唐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疾病,患者的核型为47,XY或47,XX,21三体遗传异常。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唐氏

综合征的染色体异常,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此外,染色体核型分析还

可用于其他常见的染色体疾病如爱德华综合征、智力低下等的诊断。

除了临床应用外,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对不同物种、品种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了解

物种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此外,染色体核型分析还可以揭示不同染色

体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实验七 植物染色体带型分析

实验七  植物染色体带型分析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 其中C-带主要显示着丝粒附近的异染色质,故称为C-带, 其他异染色质均可显示。染色体经酸(HCl)、碱 [Ba(OH)2] 和缓冲盐溶液(2×SSC)处理后, 再以 Giemsa染液染色而显示的带型。它包括染色体C-带结构 特征、C-带位置、染色强度,异染色质含量等。 • 作为细胞分类学指标,染色体C-带核型可以从不同层次 上反映其生物类群间的分类关系。染色体C-带在同一属 内有一明显而恒定的C-带结构模式,往往构成“标志性 C-带带纹”,由此可以进行属级分类单元的比较。
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 4、各染色体C-带带纹的着色程度 在同样的处理程序下,染色体组中各染色体C-带带纹上存 在恒定的深浅不同的着色反应,它表示C-带结构异染色质 在质上的差异。可以四级表示法:特强:染色极深;强: 染色较深;中:染色程度中等;弱:染色极淡。 5、根据以上C-带各项统计结果,描述各染色体的C-带特征, 并据此绘制出黑麦染色体C-带带型示意图。
[重要实验步骤 重要实验步骤]: 重要实验步骤 • 在观察染色体C-带型时,同时要考虑染色体长度、 着丝粒位置等核型特征。
[实验注意事项 :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 带型辨别是要考虑到因制片、分带处理而导致的 带型可能出现的变化。另外染色体排队时也要从 大到小,短臂向上、长臂向下,各染色体的着丝 粒排在一条直线上。
例如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注意事项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注意事项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查注意事项

近些年来,许多已婚女性为不孕症,复发性流产,胎儿染色体异常而困扰。那么我们的染色体到底怎么才是正常的呢?

一、什么是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种技术,传统上是观察染色体形态,近年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荧光素标记的探针进行染色体核型特定位点的检测和标记,可以精确地检测染色体上DNA链中,单个碱基的突变,从而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精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分析方法主要是G显带技术,G显带技术也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染色体异常的疾病临床诊断中。大多数采集的是G显带300-400带来进行比对。

染色体核型分析也经常被称为染色体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测染色体疾病的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种将某一生物个体所有的染色体配对排序及分析的过程,从而提供一个全基因组“快照”的分析方法。一般采用静脉抽血的方式检查染色体。

二、为什么我们要检查染色体

早孕流产、死胎或出生畸形儿,夫妻双方都必须做染色体检查,这是因为胚胎的染色体一半来自母亲,另一半来自父亲,父母任何一方的染色体出现变异或异常都有可能传递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或畸形儿,所以不孕不育夫妻染色体检查一般情况下都是夫妻双方同时

做染色体检查。

精子常规检查仅表现为弱精或少精甚至无精症的患者不做染色体检查,那么某些嵌合型染色体异常患者或微小变异的染色体病患者可能被漏诊。

染色体平易位携带者和部分嵌合型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生育能力,有些患者第一胎正常,后续怀孕不顺利的时候就要引起注意了。

三、抽血要注意什么

染色体检查需要肝素抗凝静脉血1~2毫升,抽血前无需空腹,但最好未服用抗生素类、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类药物,否则易影响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结果。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列之三大技术介绍

染色体核型分析系列之三大技术介绍

染色体核型分析三大技术介绍

·概念

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经行核型分析后,可以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来判断生物的病因。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传统上是观察染色体形态。但随着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三大技术包括:GRQ带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光谱核型分析技术。

·三大技术介绍

一、GRQ带技术

人类染色体用Giemsa染料染色呈均质状,但是如果染色体经过变性和(或)酶消化等不同处理后,再染色可呈现一系列深浅交替的带纹,这些带纹图形称为染色体带型。显带技术就是通过特殊的染色方法使染色体的不同区域着色,使染色体在光镜下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带纹。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带纹,甚至每个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都有特异性。根据染色体的不同带型,可以更细致而可靠地识别染色体的个性。染色体特定的带型发生变化,则表示该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改变。一般染色体显带技术有G显带(最常用),Q显带和R显带等。

百奥赛图提供的小鼠染色体核型分析服务,就是利用Giemsa染色法,对染色体染色后进行显带分析,保证基因敲除小鼠在染色体水平阶段没有发生变异,从而确保基因敲除小鼠可以正常繁殖。

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然后将探针直接杂交到染色体或DNA 纤维切片上,再用与荧光素分子耦联的单克隆抗体与探针分子特异性结合,来检测DNA序列在染色体或DNA纤维切片上的定性、定位、相对定量分析,可判断单个碱基突变。此时,一个染色体核型,即为一个碱基。近年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荧光素标记的探针进行染色体核型特定位点的检测和标记,可以精确地检测染色体上DNA链中,单个碱基的突变,从而大大提高了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精度。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

染色体带纹及命名

人类染色体是以几届国际会议的结果予以命名的(1960的Denver会议,1963年的伦敦会议,1966年的芝加哥会议,1975年巴黎会议,1977年stockholm会议,1994年Memphis会议)。1995年细胞遗传学标准委员会修改了自1985到1991年所发表的文件,把他们编撰成一个册子,名为《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常简称ISCN1995。

显带是一类分带技术,是一种方法学。是把染色体标本经过特殊处理后染色,使染色体有深、浅或明、暗的区别带。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出现在文献中的带型。

1、G带:也叫G显带,这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显带方法。用胰酶,缓冲液处理中期染色体标本均可显带。G带的特性是显带方法简单恒定,带型稳定,保存时间长。染色体标本用热、碱、蛋白酶等预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以显示出与Q带相似的带纹。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Q带亮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染成深带,而Q带暗带相应的部位被Giemsa 染成浅带。这种显带技术称为G显带,所显示的带纹称为G带。G显带克服了Q显带的缺点,G带标本可长期保存,而且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进行染色体分析的常规带型。

2、Q带:用喹吖因染料染中期染色体标本可出现一种特征性黄光亮暗带型,一般富含AT-DNA区段表现为亮带,富含GC-DNA区段黄光较暗,常用于人类Y染色体长臂的观察。临床上较少用,不能长久保存。

3、C带:这种方法将结构异染色质和高度重复的DNA区域染色。在人类染色体上这些区域位于着丝粒和Y染色体上。常用于某一科题的研究。专门显示着丝粒的显带技术。C显带也可使第1、9、16号和Y染色体长臂的异染色质区染色。因而,C带可用来分析染色体这些部位的改变。

实验十 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及G带核型分析

实验十 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及G带核型分析

实验十人类染色体G显带技术及G带核型分析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染色体G带标本的制备技术。

2、了解人类染色体的G显带的带型特征。

实验用品

1、材料:常规方法制备的中期人类染色体标本(标本片龄不超过30天为宜)。

2、器材:显微镜、恒温培养箱、烤箱、恒温水浴箱、冰箱、染色缸、小镊子、玻片架、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

3、试剂:0.125%胰蛋白酶溶液、0.02%EDTA溶液、胰蛋白酶一EDTA混合液、0.85%生理盐水、蒸馏水、Giemsa原液、Giemsa稀释液、1/15mol /L磷酸缓冲液。

实验原理

人们将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以及用不同的染料处理染色体标本后,使每条染色体上出现明暗相间,或深浅不同带纹的技术称为显带技术(banding technique)。本世纪70年代以来,显带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且在众多的显带技术中(Q带、G带、C带、R带、T 带),G带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带型。因为它主要是被Giemsa染料染色后而显带,故称之为G显带技术,其所显示的带纹分布在整个染色体上。

研究发现,人染色体标本经胰蛋白酶、Na0H、柠檬酸盐或尿素等试剂处理后,再用Giemsa染色,可使每条染色体上显示出深浅交替的横纹,这就是染色体的G带。每条染色体都有其较为恒定的带纹特征,所以G显带后,可以较为准确的识别每条染色体,并可发现染色体上较细微的结构畸变。关于G显带的机理目前有多种说法,例如,Lee等(1973)认为染色体上与DNA结合疏松的组蛋白易被胰蛋白酶分解掉,染色后这些区段成为浅带,而那些组蛋白和DNA结合牢固的区段可被染成深带。有人认为,染色体显带现象是染色体本身存在着带的结构。比如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未染色的染色体时,就能直接观察到带的存在。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用染料染色,则带更加清楚,随显带方法不同,显出来的带特点也不一样,说明带的出现又与染料特异结合有关。一般认为,易着色的阳性带为含有AT多的染色体节段,相反,含GC多的染色体段则不易着色。总的来说,G显带的机理还未搞清。

名词解释染色体带型

名词解释染色体带型

名词解释染色体带型

染色体带型是指染色体在显微镜下通过染色后所呈现出的特定图案或条纹。染色体带型的形成是通过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对染料的亲和性而产生的。这种染色体带型的形成可以帮助科学家对染色体进行识别和研究。

染色体带型的观察是通过染色体显微镜技术来实现的。在染色体显微镜技术中,染色体会被染色后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的染色方法会导致染色体呈现出不同的带型,这些带型可以帮助科学家对染色体进行分类和研究。

染色体带型在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用于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对染色体突变和变异进行分析,以及进行物种间的比较研究。染色体带型也被广泛应用于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用于诊断染色体异常和遗传疾病。

总之,染色体带型是指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染色后呈现出的特定图案或条纹,它对于染色体的研究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实验 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 目的要求
1、熟悉人类染色体的G带形特征 2、掌握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实验内容 G显带照片核型分析
照片和玻片标本的来源
取外周血---体外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 渗---固定---制片---老化处理---胰酶处理--Giemsa染色---观察---显微摄影。
• 2、全部G带特征: 剪贴配对后观察 (考试要求) 3、实验报告当堂交
2纸准备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11主要特征带型主要特征带型11秃秃22蛇蛇33蝶飘蝶飘44均匀均匀55黑腰黑腰66号小白脸号小白脸77似戴帽似戴帽88三长两短三长两短99细颈长两条细颈长两条1010三条带型好三条带型好1111低低1212高高xx染色体一担挑染色体一担挑131314141515四二一低中高四二一低中高1616深带连着点深带连着点1717深带跑得远深带跑得远1818人小肚子大人小肚子大1919点黑腰点黑腰2020头重脚轻头重脚轻2121似像角似像角2222戴小帽戴小帽2全部g带特征
G显带染色体的命名
染色体号---臂的符号---区号---带号---亚带--亚亚带
如:1q34 5p23.3 14q22.23
图8 人类C带核型,C带显示的是着丝粒异染色质
ຫໍສະໝຸດ Baidu
实验步骤
G带照片核型分析 分裂相观察---实验报告纸准备 (A、B、C、D、E、F、G组横线并标注 1、2、3---22、X、Y号码)--剪取染色体---配对分析---粘贴---核型书写

人类G显带核型分析

人类G显带核型分析

人类G显带核型分析

简介

人类基因组由一系列的染色体组成,其中包含有关个体遗传特征的信息。通过

分析人类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可以获取有关个体的核型信息。在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中,G带染色体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它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核型信息。

G带染色体技术

G带染色体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核型分析方法,它能够显现染色体的带状结构。

该技术利用了染色体的染色质中富含的AT和GC碱基对的差异,通过特定染色剂

的作用,可以将染色体分成明显的带状结构。G带染色体技术通常与显微镜观察相结合,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染色体核型图。

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步骤

G带染色体核型分析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细胞培养:首先需要从个体的脐带血、外周血或骨髓等获得细胞样本,

然后将其进行细胞培养,使细胞增殖到足够数量。

2.处理染色体:将细胞处理以使染色体展开,并进行固定。通常通过加

入适量的高渗液来使细胞膨胀,然后进行固定。

3.涂片制备:将处理后的细胞进行涂片制备,通常使用玻璃片或载玻片。

制备涂片时需小心操作,避免细胞损伤或重叠。

4.染色:将涂片进行染色,常用的染色剂包括吉姆萨染色剂或戈姆萨染

色剂。染色剂的选择会影响染色体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5.显微镜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涂片,通过对各染色体的形态

和带状结构进行分析,得到染色体的核型信息。

G带染色体分析的应用

G带染色体分析广泛应用于临床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中,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检测染色体异常:通过G带染色体分析,可以检测到染色体数目异

常、结构异常或重排。这些异常经常与遗传疾病相关,对于儿童发育异常或个体的生育能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

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

第5号染色体:短臂上大多呈现一条深 带,此臂也为1个区;长臂的近侧部为 一深带,中段可见三条深带,远侧部可 见1~2条深带,其中末端的一条深带着 色更浓。
鉴别的要点: ①第4染色体长臂上的深带分布得比第5染色 体均匀;②即使在显带不太好的情况下,第 4染色体的q13带始终是明显的,而第5染色 体的q13带一般并不显现;③有时第5染色体 的3区4带很明显,而第4染色体的3区2带和4 带却不显现。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 Y染色体略大、长臂平行伸展、无随体
1
2
3
B组
C组 D组 E组
4 —— 5
6 ——12、X 13 ——15 17
16
18
小 F组 G组
19 ——20 21——22、Y
Medical Genetics
一秃二蛇三蝶飘, 四象鞭炮五黑腰; 六号短空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带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号, 三个长臂一二一; 十六长臂缢痕大, 十七长臂带脚镣; 十八人小肚皮大, 十九中间一黑腰; 二十头重脚脚底轻, 二十一带宽身体小; 二十二带小身体大, Y长一宽近末端; X短臂一、长臂三, 中间象个工字般。
medicalgeneticsg显带染色体带型识别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细胞分子遗传专业组编辑pptmedicalgenetics人类体细胞的正常核型denver体制染色体号主要特征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2x亚中着丝粒染色体1315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161718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中央着丝粒染色体1920中央着丝粒染色体2122y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有随体y染色体略大长臂平行伸展无随体编辑pptmedicalgenetics四象鞭炮五黑腰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种利用细胞凝集中的染色体变异分析来鉴定个体的遗传性格的技术。它不仅可以用来确定细胞的凝集性质,而且可以识别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一项比较全面的遗传性检测技术,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是否携

带基因突变,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病人的治疗。同时,有些染色体变异可能产生重

大的影响,例如,如果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结构变异,这可能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因

此染色体核型分析也可以用来鉴别某些疾病的易感性。

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主要步骤是对染色体的形态进行分析,检查染色体的比例,数量和

结构;然后,将染色体照片发送到计算机进行更精细的数据分析,以便科学家们能够更清

楚地掌握染色体结构和变异状态。

染色体核型分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分析,即直接检查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另一种是间接技术,即使用一些如原位杂交或分子遗传学等技术来检测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核型分析既可以用于临床诊断,也可以用于基础研究。它可以用于癌症诊断,

细胞培养文献和病毒基因组等技术,以及植物和动物育种和基因编辑研究等多种用途。这

一技术也被广泛用于中国的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

染色体带型分析

染色体带型分析

需要说明的问题
▪ 1)如果一个有缺失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 2)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中,正
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 3 ) Xchr 上 的 Gene 不 全 部 失 活 , 约 1/3 的
gene逃避失活,已知>16个基因逃避失活; ▪ 4)体细胞X失活是永久的,但在生殖细胞发育
1949年,加拿大细胞学家Barr等人,在雌 猫神经原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但在雄 猫中看不到这种结构。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以外,其它雌性哺乳 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存在这种显示性别差 异的结构,称为Barr小体,既X染色质。
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有一 个染色较深,约为1微米大小的椭圆形小体, 既X染色质。
26
莱昂(Lyon)假说
X失活发生在胚胎生命 早期
失活是随机的
失活是完全的
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 繁殖的
莱昂化--------嵌合体
也就是说在女性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有活性, 另一条无转录活性,在间期细胞核异固缩而失活。这样男女 X连锁基因产物量保持相同水平,这种效应称为剂量补偿。
27
G组:21、22 +Y,最小
3
4
chr.groups: A: 1~3 B: 4, 5 C: 6~12, X D: 13~15 E : 16~18 F : 19, 20 G:21, 22, 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染色体形态学和显带
在染色体狭窄处是着丝粒(centromere,cen), cen将染色体分为短臂(p)和长臂(q)。
染色体形态: 中央着丝粒染色体, cen 位于染色体的1/2处。 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cen 位于染色体的5/8处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cen 位于染色体的7/8处
1
Sister chromatids 随体
26
莱昂(Lyon)假说
X失活发生在胚胎生命 早期
失活是随机的
失活是完全的
失活是永久的和克隆式 繁殖的
莱昂化--------嵌合体
也就是说在女性细胞中的两条X染色体只有一条有活性, 另一条无转录活性,在间期细胞核异固缩而失活。这样男女 X连锁基因产物量保持相同水平,这种效应称为剂量补偿。
27
C-显带:着丝粒显带
21
NOR:特异显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
22
三、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一)染色体高分辨显带
新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观察到前中期染色体, 比中期染色体更伸展,这样观察的分辨率更高, 可显示550~850条带,即高分辨染色体。
23
高分辨显带
24
X染色质 X-chromatin
端粒
2
1、核型(Karyotype)分析
将一个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一定方式排列起来, 构成图像。
根据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CN),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将染色体 分为七组:
A组:1~3,大
B组:4、5 大
C组:6~12+X 中
D组:13~15 中
E组:16~18 ,小,
F组:19、20,小
1949年,加拿大细胞学家Barr等人,在雌 猫神经原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但在雄 猫中看不到这种结构。
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以外,其它雌性哺乳 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存在这种显示性别差 异的结构,称为Barr小体,既X染色质。
正常女性的间期细胞核中紧贴核膜内缘有一 个染色较深,约为1微米大小的椭圆形小体, 既X染色质。
13
G显带
14
G-banging 界标 区和带
15
除G显带外还有:
R-显带:反G带 Q-显带:荧光显带,同G显带带纹 T-显带:末端显带 C-显带:着丝粒显带
NOR:特异显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核仁 组织区
16
R显带
17
G显带
18
Q-显带:荧光显带,同G显带带纹
19
T-显带:末端显带
百度文库20
近 端 着 丝 粒 染 色 体 ( 13 ~ 15 , 21 、 22和Y)除Y以外都具有随体,位于短臂末 端介细丝连接的球状小体,细丝部位是 rDNAgene所在部位,转录rRNA 进而形成核 仁。
6
核型的描述
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
正常男性
46 ,XY
正常女性
46 ,XX
7
2、染色体显带技术
❖染色体显带:经不同的方法处理染色体, 经染色后使染色体在纵轴上显示明、暗或 着色深、浅相间的横纹即显带(Banding)。
中,失活是可逆的; ▪ 5)C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有活性,其他均以失
活状态存在;
28
G组:21、22 +Y,最小
3
4
chr.groups: A: 1~3 B: 4, 5 C: 6~12, X D: 13~15 E : 16~18 F : 19, 20 G:21, 22, Y
5
染色体的两端为端粒,是一种蛋白-DNA 结 构 , 含 有 TTAGGG 六 核 苷 酸 重 复 延 伸 序 列 , 保护染色体不被降解,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 端粒缩短与细胞的寿命有关。
12
G显带深染带富含AT,富含长分散 DNA序列(long interspersed sequence, LINES)是DNA的重复区域,不编码表达 基因.
G显带浅带,富含GC,含有许多转录基 因。这种DNA在间期核中呈现较为伸展的 状态。 除了转录基因之外,它含有短分散
DNA序列(short interspersed DNA sequence, SINES)。包括Alu序列。染 色体上大多数断裂点和重排被认为是发生 在浅染带。
需要说明的问题
▪ 1)如果一个有缺失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 2)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平衡易位的个体中,正
常的X染色体优先失活; ▪ 3 ) Xchr 上 的 Gene 不 全 部 失 活 , 约 1/3 的
gene逃避失活,已知>16个基因逃避失活; ▪ 4)体细胞X失活是永久的,但在生殖细胞发育
❖这种带对每一条染色体来说都是独特的, 可以区分和确认每一条染色体。
8
显带方法:
G-显带:是最 常用的方法。 标本经胰蛋白 酶处理后,应 用 Giemsa 染 色,镜检、分 析,显示深染和 浅染相间的带 纹。
9
46, XY
10
46, XX
11
常规G-banding使每个单倍体(24条染 色体)都可以显示350~550条带, 每条带 大约代表5x106~10x106bp的DNA。 每个基因长度不等,从102bp(a珠蛋白 基 因 ) ~2x106bp ( 抗 肌 萎 缩 蛋 白 基 因 ) 。 估计平均每3000bp为一个基因,每条染 色体可能代表几个或几百个基因
25
➢ 正常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只有一条 X染色体(和一条Y),X染色体有数量 差异。那么,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产物 是否存在差异昵?为什么只有女性才有X 染色质而男性没有?为什么某一种X连锁 的突变基因纯合子女性的病情并不比半 合子的男性严重?
➢ 1961年,英国的遗传学家Mrry Lyon等 四人,根据各自的实验提出了X染色体失 活假说,后称为Lyon 假说,来解释上述 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