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_声现象_计算题训练(二)解析版
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二)
1.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A处鸣笛后,经过4s后在B处听到对面高山传来的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求:(1)A处到B处间的距离?
(2)4s内声波在空气中所走的路程?
(3)A处离高山有多远?
2.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司机鸣笛后4s听到了回声,假设此时空气中的温度为15℃.求:鸣笛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3.在某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1360m,两次响声相隔3.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声速是多少?
4.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汽车从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前进了3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笛声2s通过的路程;
(3)鸣笛处到山崖的距离
(4)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
5.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山崖匀速行驶,在某处鸣笛后,经2s听到回声。
求鸣笛处据山崖有多远?(已知声音的速度是340m/s)
6.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考察时,静止在一座冰山前鸣笛后4秒听到回声,空气中声速为340m/s,)保留一位小数)。
求:(1)冰山离船有多远?
(2)若在鸣笛后它以2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这座冰山,坐在行驶的船上的人多久能听到回声?
7.在许多公路两旁安装的测速装置,用以预防和降低因超速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一辆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驶入雷达测速区域,如图1所示。当该车运动到距离测速仪370m处时,测速仪向该车发出一声波,2s后收到从该车返回的信号。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试回答:
专题07 实验探究:声现象相关实验(解析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
专题07 实验探究:声现象相关实验
类型一: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1.(2022•东莞模拟)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将微小振动放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B法。
A.推理B.类比C.控制变量D.转化
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不会被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故选B。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微小振动放大;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甲;(4)B。
2.(2021•昆明期末)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0分)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
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
制噪声
解析:B
【分析】
(1)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最好,液体次之,气体最差。
(4)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图中的瓶子,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多的瓶子振动慢,发声的音调低,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棉球塞住耳朵也能听到音叉发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是利用骨传导,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从人耳处来控制噪声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解析:B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传声的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只有频率在这一范围内,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我们才能听到;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决定的.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_____(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
【答案】A、B、C 频率(快慢)钢尺响度低钢尺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解析】
(1)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C. 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符合题意;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幅不同,响度不同,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故选D.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声现象实验(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
(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
(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
(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
【解析】
【详解】
(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
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
(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
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
(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的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里的急雨和私语主要指的是声音的不同()。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4.唐朝一寺庙所藏的罄常常无故自鸣,和尚不知其因而被惊吓以致患病,后经人指点方知与前殿的钟有关,击此应彼,故钟鸣罄响。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钟鸣罄响”是一种回声现象
B.“罄无故自鸣”说明有些物体不振动也可以产生声音
C.“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一起在做相同形式的振动
D.“钟鸣罄响”说明钟和罄的音色和音调都不同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2章声现象 练习题(解析版)
第2章声现象一.选择题(共8小题)
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2.《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播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在该节目中,参赛选手们展示出了高超的音乐技艺,他们用冬瓜、土豆等做成吹奏乐器,吹奏出悦耳的音乐。这些音乐可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
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
3.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古谱以“宫、商、角、徵(读zhǐ音)、羽”
五音谱成,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相当于“哆、来、咪、索、拉”,五音反映的声音特征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4.下列实例不是应用超声波的是()
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音
B.商店里用超声波焊接器对塑料袋进行封口
C.医生用B超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D.外科医生不开刀就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
5.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
B.利用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
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
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6.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使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行进途中按一次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喇叭处距山脚距离是()
A.350m B.340m C.330m D.320m
7.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有答案(有解析)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
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
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D.
真空罩中的闹钟
2、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A,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B.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锣面停止振动
D.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3、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我们可以利用响度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弦在振动
B.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C.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
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6、"以声消声"可使甲声源传来的"密部"和乙声源传来的"_________"恰好同时到达某点,它们就会相互抵消。科学家用"以声消声"开发的反噪声术被称为"有源消声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消除____________所产生的噪声
7、如图所示玻璃缸内的水中有金鱼在鱼缸上边拍掌,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水→鱼B.空气→水→鱼
C.水→鱼缸→鱼D.水→鱼
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秋•新化县校级期末)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产生声音B.声音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答】解:A、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故B错误;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2.(2021秋•西吉县校级期末)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古谱以“宫、商、角、徽、羽”五音谱组成,类似于现在简谱中的1、2、3、4、5,五音反映的声音特性是( )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答案】A。
【解答】解:“1、2、3、4、5,是哆、来、咪、发、索,是指声音的高低不同,即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故五音反映的声音特征是音调。
故选:A。
3.(2021秋•天津期末)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的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则此处海水的深度约为( )
A.6km B.6000km C.3km D.3000km
【答案】C。
【解答】解: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t1=×4s=2s,
由v=得,该处海水的深度:
h=s=vt=1500m/s×2s=3000m=3km。
故选:C。
4.(2021秋•定州市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单元练】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C
解析: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当敲击鼓时,鼓面会振动发出声音,当用手按住鼓面时,手使鼓面振动停止,所以声音就消失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调
B.人们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这是因为声波能传递信息B
解析:B
A.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时降低音量,即响度,故A错误;
B.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3.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C.水母接收到了其他海洋生物发出的信号
D.水母感受到了阳光光照的变化A
解析:A
风暴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故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
甲钢丝10cm0.2mm2紧
乙钢丝10cm0.1mm2紧
丙钢丝5cm0.1mm2紧
丁钢丝5cm0.1mm2松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____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________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______和_______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
【答案】乙粗细乙丙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
(1)[1][2]因为甲、乙两根钢丝的长度、松紧度一样,甲比乙粗,乙振动的频率大音调高,该过程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发声体的音调与其粗细的关系;
(2)[3] [4]如果探究发声体音调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必须控制两根钢丝的粗细、松紧度一样符合条件的是乙和丙两根钢丝;
(3)[5]由图可以知道钢丝丙和丁长度、粗细相同,钢丝的松紧不同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拔动丙和丁两根钢丝,丙钢丝发出的音调高丁钢丝发出音调低,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钢丝的长度、粗细相同时钢丝越紧音调越。
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实验专题练习(解析版)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 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橫战面枳∕mπ?
A
60
0. 76
B
¢0
6 89
C
60
1.02
D
铜Leabharlann Baidu
8()
a76
E
F
100
2.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 所示)・
音名
中央Cl
D2
E3
F4
G5
A6
B7
CI
唱名(C调)
Do
Hc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皿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②
528
弦长
I
5/
9
ij
5
4
3
①
AZ
15
1/
分析表格中频率和弦长两行数拯可知,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随着弦长变长而
(2)—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真空罩中正发声的闹钟,逐渐抽出罩中空气声音减小
B.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多的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
C.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也能清楚地听到音叉发声,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D.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从“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的方面着手控
制噪声
2.玻璃杯中装有适量的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用细棒敲打杯子时,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多,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D.用嘴向杯口吹气,杯里装进水越少,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一个锣鼓队正在表演。观众们发现,每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原本听到的鼓声就“消失”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
4.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关于叩诊说法正确的是()
A.积水越多,音调越高B.积水越少,音调越高
C.积水越多,响度越大D.积水越少,响度越大
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丙实验中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实验中喇叭发声时烛焰在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现象 计算题训练(一)解析版
第二章声现象计算题训练(一)
1.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驶向一座山崖,司机在一桥头鸣笛,4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
(1)4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是多少?
(2)4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3)该桥头离山崖多远?
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正对山崖匀速行驶,司机在距山崖355m处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所走过的总路程:
(2)汽车的速度v。
3.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从人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
(2)人发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3)人听到回声时,船离悬崖多远。
4.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深海探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7000m。蛟龙号下潜到某一深度,用声呐垂直向海底发射一束频率为30KHz声波,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1.2s后接收到反射波。计算蛟龙号距离海底的深度是多少?(不考虑海水密度变化对声音传播速度的影响)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4个车站,每个次停车30min,最终经过9h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要经过一个隧道,离隧道口还有一段距离时火车驾驶员鸣笛,他发现2s后听到隧道口的山崖的回声,若火车从鸣笛开始直至通过隧道,速度恒为144km/h。(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由瓶子振动产生的。
[4]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瓶身振动频率慢,敲瓶发声的音调变低。
[5]吹瓶发声是因为空气柱振动发声,水越多,空气柱越小,振动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了。
[6]嘴对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7]5个小瓶,长短、粗细不同,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
2.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6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所缺数据_________.
【答案】A B C E 100 1.1
【解析】
【分析】
【详解】
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所以应选
A、B;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所以应选C、E选项;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和钢的数据相同,即100、1.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A、B;(2)C、E;((3)100;1.1.
【点睛】
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长短、琴弦的材料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
3.观察表,试写出三个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
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在空气中
温度(℃)声速(米/
秒)
介质声速(米/秒)
频率(赫
兹)
声速(米/
秒)
0330氧气3162000340
15340水14501000340
30349冰3160500340
100386铁4900﹣5000256340
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有:
(1)由第一第二列可得:_____.
(2)由第三第四列可得:_____.
(3)由第五第六列可得:_____.
【答案】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不同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一般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解析】
【详解】
(1)由表中第一第二列可以看出,同样是在空气中,温度不同,声速也会不同,故可得出:同种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
(2)由表中第三第四列可以看出,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且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最慢;
(3)由表中第五第六列可以看出,频率不同,但声速相同,说明,声音传播的速度与频率无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