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传统民居
18种地域特色建筑,至少有3种你没听过
18种地域特⾊建筑,⾄少有3种你没听过在新教材《地域⽂化与城乡景观》⼀节,建筑⽆疑是最易于考察的、地域特⾊最显著的景观,这⾥给⼤家总结了全国各地的⼗⼋种特⾊建筑,可以让学⽣开阔视野。
01吊脚楼吊脚楼是苗族、壮族、布依族等族的传统民居,基本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往往有部分悬空并靠柱⼦⽀撑,属于半⼲栏式建筑,分布范围:贵州东南、湖南西部、⼴西北部、湖北西部等与⾃然环境的关系:主要是与⼭区地形崎岖、建筑⾯积狭⼩有关,此外还可以起到通风⼲燥、防范野兽和毒蛇的作⽤。
02傣家⽵楼(⾼脚楼)傣家⽵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是上下两层的⾼脚楼房。
底层⼀般不住⼈,⽤于饲养家畜、家禽,上层供⼈居住,属于⼲栏式建筑。
分布范围:云南,主要是西双版纳地区。
与⾃然环境的关系:⾼脚是为了阻隔地⾯的潮⽓、空⽓流通便于通风去湿,适应⾼温多⾬的⽓候;此外⽵楼简单易建,还能避开洪⽔和⾍蛇的侵袭。
03⾼台民居⾼台民居是新疆喀什⽼城东北部⼀处建于600多年前的⾼40多⽶、长800多⽶的黄⼟⾼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
与⾃然环境的关系:⾼崖距地⾯三⼗多⽶,居⾼临下,空⽓清新,可免受洪⽔、暴⾬灾害。
04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称四合房,是⼀种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基本格局为⼀个院⼦四⾯建有房屋,从四⾯将庭院合围在中间。
⽂化内涵:体现传统居住观念,正房供长辈居住、厢房供⼦孙居住,等级分明、尊卑有序。
05窑洞窑洞是黄⼟⾼原上的古⽼居住形式,属于“⽳居式”民居的遗存。
分布地区:陕西、⼭西、河南、河北、内蒙古、⽢肃以及宁夏等省与⾃然环境的关系:黄⼟层巨厚,结构紧密且直⽴性强,不易坍塌;黄⼟保温性强,能够使得屋内冬暖夏凉,适应当地的⽓候条件。
06地坑院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属于地下的窑洞,亦是古代⼈们⽳居⽅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的“地下四合院”。
分布范围:河南、⼭西、⽢肃、陕西等与⾃然环境的关系:除了具有窑洞的特点之外,还需考虑到暴⾬乃⾄洪⽔的影响,地坑院建设在黄⼟塬上,⽽且所在地区年均降⾬量⼀般在500毫⽶左右,很少有⼤暴⾬发⽣,⽽且黄⼟塬三⾯都是沟壑,⾬⽔出路通畅,也不会殃及地坑院群。
中国传统民居介绍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民居:
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其基本特点是四面房屋围合成一个院子,院子的入口设在南面或东南面。
北京的四合院是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分为单进或多进式,布局规整,中轴对称。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福建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以圆形、方形等形状的土楼建筑为代表,一般由多户人家聚居而成,其建筑风格独特,防风、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功能非常出色。
3. 窑洞: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
窑洞主要建在黄土高原的崖壁上,有靠崖窑和地坑窑两种形式。
窑洞内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4.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悬于山腰或坡地,采用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5. 江南水乡民居:江南水乡民居是中国南方水乡地区的传统民居,其特点是房屋沿水而建,粉墙黛瓦,绿树掩映,给人以清新、幽静的感觉。
以上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些主要类型,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
民居类型及特点相关内容一、传统民居类型及特点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代表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地区。
四合院以四边围合的庭院为中心,四面有房屋围绕,形成四合院的格局。
四合院的特点是布局合理,四通八达,适应北方地区的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
同时,四合院的庭院空间也是家庭生活与社交互动的场所。
2. 木屋:木屋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湖区。
木屋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结构简单,适应山区多雨的气候特点。
木屋的特点是环保、耐久、保温性好,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3. 土楼:土楼是中国福建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土楼群。
土楼是用土和石块建造的多层建筑,外形宏伟壮观。
土楼的特点是坚固耐用,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同时也体现了福建地区的民族文化。
4. 马踏飞燕:马踏飞燕是中国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主要分布在苏浙沪地区。
马踏飞燕的特点是建筑结构精巧、造型优美,屋顶呈马踏飞燕状,能够有效抵御风雨。
二、现代民居类型及特点1. 花园洋房:花园洋房是一种现代化的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郊区。
花园洋房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周围有私人花园或院落,居住环境优美,居住者可以享受到独立的私密空间。
2. 高层公寓:高层公寓是城市中常见的一种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高层公寓的特点是层高较高,居住面积相对较小,但可以通过共享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提供便利和舒适的生活。
3. 别墅:别墅是一种高档住宅形式,主要分布在城市的高尚住宅区或郊区。
别墅的特点是独立的住宅,通常有多层,有较大的居住面积和私人花园,居住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
4. 老公寓:老公寓是指建于上世纪初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公寓楼,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
老公寓的特点是结构老旧,居住面积较小,但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三、不同民居类型的特点比较1. 建筑结构:传统民居多采用砖木结构,现代民居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耐久和坚固。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
中华民风民俗中的民居风格丰富多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居风格:
1. 徽派建筑: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西等地区,以砖木结构为主,外观典雅大方,多采用深宅大院的形式,有马头墙、小青瓦等特色元素。
2. 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就地取材、保暖隔热等特点。
3. 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的优点,是中国北方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4. 傣族竹楼:傣族竹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呈人字形,通风透气,适合热带雨林气候。
5. 藏族碉房:藏族碉房是一种石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具有厚重的墙体、高矮错落的屋顶等特点,是藏族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之一。
6. 苗族吊脚楼:苗族吊脚楼是一种干阑式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悬于山腰或坡地,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民族特色。
7.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建造时多采用夯土或土坯建造,具有防御功能和聚族而居的特点。
这些民居风格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也是中华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民居的形态
中国古代民居的形态:
1.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
四合院由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组成,四面围合,中间形成庭院。
这种布局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居住和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道德观念。
2.窑洞:窑洞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利用黄土的特殊地
质结构和气候条件建造而成。
窑洞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窑洞,以及天井地坑式窑洞等。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震和防盗等特点。
3.竹楼:竹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之一,尤其在云南、
广西等地区较为常见。
竹楼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一般为两层或三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竹楼造型美观,结构简单,具有防潮防震等特点。
4.天井式民居:天井式民居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形式,
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等省份。
天井式民居以天井为中心,四周建房屋,房屋与天井之间一般都有走廊或檐廊相连。
这种民居布局有利于通风和排水,同时也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居住和生活。
中国南北方的“民居”都各有什么特色呢?
中国南北方的“民居”都各有什么特色呢?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
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中国的民居建筑样式和风格之多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十分鲜见。
从南方的青砖蓝瓦马头墙,到北方的四合院,直到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的毡包,西藏的碉楼,这些民居无不显示着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千年的建筑智慧!南方民居与北方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炎热,用地狭窄,丘陵、平原相间,建筑材料丰富多样,民居建筑的总体风格是清新、通透。
一、土楼民居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土楼是几次中国乃至东亚历史动荡和民众大迁徙的产物,土楼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江西、广东三省,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品类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楼。
代表民居: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二、“杆栏式”民居凤凰古镇吊脚楼“杆栏式”民居是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以竹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是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
这种建筑适合那些居住于雨水多比较潮湿地方的人,现在主要流行于壮族居住的比较偏远的地区,包括广西中西部、云南东南部、贵州西南部。
代表民居: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布依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
湘西吊脚楼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自由,可临水,也可依山傍谷,或就建在田坝边。
稍稍开凿修砌,选上好木料支撑起一座座或者一排排的吊楼来,旁边饰以几丛茂林修竹,省时简工,温馨而有画意。
代表民居:傣族竹楼云南傣家竹楼云南傣家竹楼傣族竹楼是另一种干栏式民居。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
家乡的古民居建筑独具特色
家乡的古民居建筑独具特色家乡的古民居建筑,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凝聚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这些建筑不仅是家乡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展示当地传统建筑艺术和智慧的重要代表。
本文将通过介绍家乡的古民居建筑结构、特点和保护情况,来探索这些古老建筑的独特魅力。
一、建筑结构家乡的古民居建筑结构主要以木材为主,采用榫卯结构和斗拱结构相结合的技术,以确保建筑的稳固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古民居建筑的基础部分采用石砌,以增强建筑的稳定性。
在建筑的主体部分,采用木质结构,从地板、墙壁到屋顶都使用木材进行搭建。
屋顶一般是采用瓦片铺就,既起到了保护建筑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二、建筑特点1. 独特的建筑形式家乡的古民居建筑形式独特,一般都是独院式建筑,坚固而富有特色。
这些古民居往往在空间布局上追求平衡和对称,同时采用了许多传统的建筑技巧,如青石铺地、雕刻、彩绘等,使得建筑更加美观大气。
2. 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家乡的古民居建筑在设计上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充分考虑到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
建筑通常有院落和花园,提供了一个宜人的生活环境。
同时,建筑中的天井和过道等设计也起到了增加自然采光和通风的作用,使得室内更加宜居。
3. 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家乡的古民居建筑在外观和室内装饰上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这些装饰通常采用传统的图案和手法,以突出建筑的独特风格。
同时,通过这些装饰,也能够反映出当地人民的审美观和文化传统。
三、建筑保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古民居建筑正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和传承困境。
为了保护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修缮、整治以及法律法规的出台。
同时,也倡导了人们提高对传统建筑的认识和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然而,妥善保护家乡的古民居建筑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金问题,进行修缮和保护需要大量的投入。
其次是保护意识的淡薄,一些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较为淡漠,甚至对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和拆除,导致文化遗产的流失。
独具特色的民居汇总
02
民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家庭组织、习俗信仰和生活方式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民居不同的居住使用功能。二、民居反映当地气候,地理环境和本地区的建筑材料、构造技术等。三、民居的一些装饰和材料反映了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习俗和审美意识。
在区域特点上,辽宁西部地区的民居多以囤顶为主。墙为青砖或青砖与毛石合砌、木架泥顶,多为南炕,屋顶上可以晾晒农作物。多为五间或三间,带东西厢房及门房。也有硬山顶的,分布在西北部山区。辽南地区降雨较多,屋顶为硬山顶,干插瓦清水脊,多为毛石墙体,也有青砖与毛石合砌。辽东与辽北民居屋顶为硬山顶,干插瓦清水脊,青砖墙体,也有草顶屋,泥墙,多
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
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02
节约、坚固、防御性强
广东开平碉楼
数量多,建筑精美,风格多样
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门窗窄小,钢窗、铁门,墙身厚,顶层四面都有枪眼,楼顶还有瞭望台、探照灯、警报器等,在历史上对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极大贡献
3、山西灵石县王家大院
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02
、山西祁县乔家大院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
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
03
7、安徽省黄山市宏村
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牛”形布局 ,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水之中
十大特色民居介绍及图片
NO.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
客家人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
加之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
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等地区。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时期,经过明代早、中期的发展,明末、清代、民国时期逐渐成熟,并一直延续至今。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0世纪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县、龙岩市永定县的土楼被美国人误以为是蘑菇状的核武设备,殊不知这独一无二、从宋元时期就已经产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筑,早在第一枚原子弹蘑菇云腾云驾雾之前,就已经在闽西南一块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数个世纪了。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NO.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市的田野上,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独具特色传统民居
独具特色传统民居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了解各种传统民居、常见类型、一般特征,体会建筑物的独特美感。
(2)能力目标:体验并掌握线描画特色民居的基本方法,能临摹简单外形的特色民居的图片或者照片。
(3)情感目标: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中国人文遗产的情感联系和对家乡的热爱,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以及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用线描的形式描绘特色民居。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特色民居历经沧桑的陈旧感,及别具风格的古朴美的体现。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记号笔,铅笔,纸张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老家住在哪里?你们住的房子外形有什么特点吗?学生:……教师:我们住的房子的外形比较普通,主要有实用性,但它缺少观赏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这课《独具特色传统民居》。
二、观赏图片,初步感知。
我们的祖国各地有很多有特点的特色民居呢!观赏: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福建土楼。
教师总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特色民居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
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
在我们居住的家乡或多或少总有值得我们珍视的特色民居,这些无一不见证着文明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让一代又一代新人不断去追寻、学习、传承,获得有利于人类社会更好发展的东西。
三、对比观察,理解构造。
仔细观察城市建筑和特色民居的图片。
你认为特色民居最美的地方在哪里?1、出示城市建筑的图片:2、出示特色民居的图片:(1)江湾(2)周庄(①水边——为什么造在水边?——江南地理环境特点:水多,河流多。
②白墙黑瓦——古朴典押,独具江南特色。
③小桥流水人家——临水而居,便于生活和洗刷,船只运输货物,便于交通。
适时板书:白墙黑瓦、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四、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河在门前过,桥从家中走”我们的前人是多么聪明,富有智慧,设计出了这么美观而实用的房子,今天我们就来走进特色民居,向古人学习,来用线描的方法画特色民居。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中国传统民居类型非常丰富多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四合院,四合院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类型之一。
它是由四个独立的建筑围合而成的,通常有一个中心庭院。
四合院常见于北方地区,如北京的胡同里。
2. 土楼,土楼是福建土族人民居住的特色建筑,也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之一。
土楼通常由土坯、石块和木材组成,外墙厚实,具有防御功能。
土楼呈圆形或方形,内部分为多个层次,每层都有独立的住宅。
3.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如苏州、杭州等地。
这种民居常见于河流和湖泊的岸边,建筑多以木材为主,具有独特的水上特色。
水乡民居一般有两层,底层用于储物和船只停泊,上层为居住空间。
4. 茅草屋,茅草屋是中国农村地区常见的传统民居类型。
它以茅草覆盖的屋顶为特色,墙体多用土坯或砖石建造。
茅草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农村地区广泛使用。
5. 吊脚楼,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如云南的彝族村落。
吊脚楼通常建在山坡上,楼下用于养殖或储物,楼上为居住空间。
吊脚楼的特点是楼下悬空,支撑于高大的柱子上。
6. 瓦屋,瓦屋是中国传统民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它以瓦片覆盖的屋顶为特色,墙体多用砖石或土坯建造。
瓦屋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风格和结构会有所不同。
以上只是中国传统民居类型的一部分,每个地区还有各自独特的民居风格和特点。
这些传统民居不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智慧和追求。
《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教案(七下)
第七课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四川特色的民居和民俗;2.知道民居的特点和特别的用处,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学习并运用学到的民居民俗介绍给家人朋友。
感悟四川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播放课件:如川西民居、桃坪羌寨、丹巴碉楼等)这些五花八门的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四川民居去参观领略一番。
二、川西民居典范——成都大邑安仁古镇1.川西民居的特点?川西民居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建材以木头、石灰、青砖、青瓦为主,既经济节约,又与环境协调一致,相映成趣,呈现出一种相互映衬的质感美和自然美。
2.安仁古镇的特点和构成位于成都平原以西,距成都市城区约40千米的大邑安仁古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620)就建制安仁县。
民国时期修建的建筑群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葩,被誉为“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安仁古镇著名景点有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聚落、民国公馆老街、巴蜀画派画院、老电影博物馆等。
安仁古镇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有闹元宵烧龙灯、迎神会、川剧表演、讲评书、打金钱板、传统手工艺中的石缸和木家具制作、传统婚庆仪式、以物换物节等。
三、活动一:说说四川民居一般屋顶呈大坡度状,屋檐前倾面积大的特点?安仁建筑群为何被誉为“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四、活动二:为安仁古镇的开发和保护提一条合理的建议?1.小组先收集对于特色民居的现有保护措施。
2.你小组探讨提出合理的开发保护建议。
(开展旅游接待、特色节日宣传活动、加强立法、专项资金的维护等)3.分享交流自己的开发保护建议。
五、活动五:小班合作------设计四川安仁古镇研学旅行方案六、观看纪录片:四川民居民俗的宣传片(各地文旅局的宣传片如:网红甘孜的局长)第七课独具特色的民居民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四川特色的民居和民俗;2.知道民居的特点和特别的用处,体会其独特的美感,学习并运用学到的民居民俗介绍给家人朋友。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十大特色当地民居(中国各地特色民居)一、中国十大特色民居中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值得欣赏的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1、福建土楼:客家土楼,也称福建圆楼,是中华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
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参见董斌《现代风水精鉴》),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
2、开平碉楼:广东开平碉楼交错,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
碉楼中西合璧,融会了各种建筑风格的精髓。
开平境内最多的时候共有3000多座碉楼,目前尚存1800多座,分布在开平15个镇、办事处。
这些碉楼是上世纪开平华侨与村民主动把外国建筑文化与当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结晶。
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风格之多样,堪称世界最大的“碉楼博物馆”。
3、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4、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及赏析
六年级语文下册《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及赏析《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原文客家土楼虽无文字记载,却是流传上千年的建筑活化石。
它们的样式各有不同,有圆形的、方形的,甚至五角形的、八角形的和椭圆形的。
然而,无论样式怎样,其选址大多遵循坐北朝南、左高右低的原则。
它们错落有致,布局均匀。
与主人朝夕相伴、息息相关的是那些平凡普通的民情和悠悠乡土气息。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
他们的居住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
土楼的建筑材料除了黄土、石灰、细沙、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外,就是用竹片、木条作筋骨。
客家人夯筑起墙厚一米高十五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到六层楼。
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呈桔瓣状排列。
外观看土楼,其形状有方形、扇形、交椅形和椭圆形等。
土楼之间有防火墙相隔。
它高大坚固,极好的防止了盗匪和猛兽的袭击。
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在闽南和台湾的乡村,乡村建筑以闽南话干栏式建筑为主。
它们基本材料是竹子和木材。
房子分为两层,楼下养牲畜,楼上住人。
这种建筑特别适合那些雨水较多、气候湿润的地区。
干栏式建筑的优点是材料易得,非常轻便,而且防风防潮性能良好。
房屋内设有火塘,供人们取暖和做饭使用。
由于屋顶为两面斜坡状,能有效地排泄雨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建筑的建造完全不用钉子,显示了古人的聪明才智。
总的来说,中国各地的民居各有特色,它们既包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又体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无论是高大坚固的土楼,还是轻巧防潮的干栏式建筑,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赏析这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一篇介绍中国传统民居的文章。
通过描绘客家土楼和闽南台湾的干栏式建筑,展现了中华各地民居的独特魅力。
文章不仅介绍了民居的外形和结构,还揭示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作者通过对客家土楼的详细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客家人智慧和坚韧的精神。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
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建筑传统。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住房建筑特色,通过不同的建筑风格、结构和材料展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
本文将对中国各民族的住房建筑特色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汉族传统住宅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群体,其住宅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筑风格。
在古代,汉族住宅多以庭院式建筑为主,以四合院为代表。
四合院围绕中心庭院布局,有前后左右四个翼房,整体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四合院注重空间布局和庭院景观的形成,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二、藏族传统住宅藏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其传统住宅被称为“藏式建筑”。
藏式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适应高原气候和地理条件。
藏式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墙体采用石块等材料砌筑而成,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温性能。
在外观上,藏式建筑多采用白墙红柱的颜色搭配,装饰着精美的图案和彩绘,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维吾尔族传统住宅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地区,其传统住宅被称为“乌孜别克式建筑”。
乌孜别克式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外墙多采用夯土墙,屋顶采用瓦片覆盖。
乌孜别克式建筑的特点是风格独特、造型奇特、装饰精美。
建筑物通常由多个独立的房间组成,每个房间都有单独的出入口,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
四、壮族传统住宅壮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住宅以“木楼”为代表。
木楼多为三层或四层,采用木结构,楼层之间通过楼梯相连。
木楼的外墙多用竹瓦或木瓦覆盖,窗户和门窗装饰精美。
木楼的设计注重通风和采光,同时还能抵御台风和雨水的侵袭。
壮族木楼不仅是居住的场所,也是壮族文化和艺术的展示。
五、哈尼族传统住宅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地区,其传统住宅是著名的“土楼”。
土楼是由土坯砌筑而成的多层建筑物,外墙斜坡状,上层较大,下层较小。
土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自然界,形状独特,结构稳固。
土楼内部分为不同的房间,可供多户人家居住。
土楼是哈尼族世居千年的象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
1. 四合院:四合院是汉族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
它由四个房屋围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院落,中间是一个露天的庭院。
四合院通常采用砖石结构,建筑风格严谨、庄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2. 窑洞:窑洞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的黄土高原地区,如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窑洞是在黄土坡上开凿而成的,呈拱形,内部空间较大,可以容纳多个房间。
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居住形式。
3. 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独特类型,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
它是用土坯或砖石建成的圆形或方形建筑,通常有多层,每层有多个房间。
土楼具有防御性能强、通风采光好等特点,是客家人民居文化的重要代表。
4. 水乡民居:水乡民居是汉族传统民居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等地。
它是一种临水而建的建筑,通常有两层或三层,底层是架空的,用于停放船只和储物,上层是居住空间。
水乡民居以白色的墙壁、黑色的屋顶和精巧的木雕、石雕等装饰为特色,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水乡文化。
总之,汉族的传统民居类型丰富多彩,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反映了汉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摘要:一、前言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三、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具体形式四、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五、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正文:一、前言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在不同地域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各具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分析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具体形式以及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二、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类型与特点1.合院式住宅: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布局严谨、轴线对称,注重家庭伦理和秩序。
2.天井式住宅:以徽州民居为代表,是中国南方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高墙窄巷、天井布局,强调私密性和自然环境的融合。
3.窑洞:以陕西窑洞为代表,是中国西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利用黄土高原的地理条件,挖掘出的冬暖夏凉的居住空间。
4.吊脚楼:以贵州千苗山寨为代表,是中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依山而建、悬空支撑,适应山地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5.竹楼:以傣族竹楼为代表,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
其特点是采用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轻盈、通风、环保,适应湿热气候。
三、各地区传统民居的具体形式1.华北地区:以北京四合院、山西大院、河北民居等为代表,注重轴线布局和家族观念。
2.华东地区:以徽州民居、江苏园林、上海石库门等为代表,强调天人合一的居住环境。
3.华南地区:以福建土楼、广东镬耳屋、客家围龙屋等为代表,注重防御性和宗族观念。
4.西南地区:以贵州吊脚楼、四川羌寨、云南竹楼等为代表,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
5.西北地区:以陕西窑洞、甘肃庄窠、宁夏民居等为代表,充分利用地理条件,注重节能与环保。
四、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各地民居在建筑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都体现出当地文化特色。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第一篇: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广东围龙屋、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被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广东围龙屋粤东一带客家人常见的传统民居,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客家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客家人聚族而居,以围屋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围屋有殿堂式、围龙式两种,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堂皇,格调典雅、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
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
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昆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
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陕北窑洞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
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现在的土窑。
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
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
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加舒适宜人。
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接口窑。
土窑是靠山挖的黄土窑洞。
石窑砖窑是在平地上用石块和砖块砌成的窑洞。
接口窑是在土窑洞口,再从底到顶用一层石块或砖箍窑面的窑洞。
这种窑洞看起来整洁,结实。
陕北窑洞大多依山而筑,占地少,建造成本低廉。
现在一般农户花2000元左右就能建一孔很象样的石窑。
窑洞隔音,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素有“神仙洞”的美誉,是居家的首选。
广西的“杆栏式”广西地处亚热带,高温多雨,地方潮湿。
民间多用竹木建居,一般都是一楼一底、四榀三间的木结构楼房。
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周安装木板壁,或者垒砌土坯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流行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深达一 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 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中 国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 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 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 延续的契机。
• 陕南居民 •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 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多 种居民,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 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 康、西乡山区很普通遍,顾名思义, 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 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 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 价低廉。 •
• 内蒙民居 • 蒙古包是内蒙古地区典型的帐幕式住 宅,以毡包最多见。内蒙古温带草原的牧 民,由于游牧生活的需要,故乡以易于拆 卸迁徙的毡包为住所。传统上蒙古族牧民 逐水草而居,每年大的迁徙有4次,有“春 洼、夏岗、秋平、冬阳”之说,因此,蒙 古包是草原地区流动放牧的产物。
西北窑洞
• 窑洞式住宅是陕北甚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普遍的民居 形式。分为靠崖窑、地防窑和砖石窑等。靠崖窑是在黄土 垂直面上开凿的小窑,常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地坑窑是 在土层中挖掘深坑,造成人工崖面再在其上开挖窑洞;砖 石窑是在地面上用砖、石或土坯建造一层或两层的拱券式 房屋。黄土高原区气候较干旱,且黄土质地均一,具有胶 结和直立性好的特性,土质疏松易于挖掘,故当地人民因 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洞而居,不仅节省建筑材料,而且具有 冬暖夏凉的优越性。由于地坑式窑洞难于防御洪水的侵袭, 且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近年来,一些地方已经放弃了地 坑式窑洞的修造,并陆续在地面上营建砖木结构房屋而居。
• ①外墙用料的差异: 南方民居采用砖砌空斗墙较多,也有木板围就的, 而北方民居则采用三合土筑墙、土坯墙和砖实墙。 ②层数与层高的差异: 南方民居特别是在以前的县城中, 采用二层以砖木 为主,内墙隔断用木版,楼板也用木板,房子层 高较高。 北方民居一般为单层,顶多在正房后有后罩楼, 材料以砖土为主,墙较厚,层高一般不高,开间 也比南方民居小。 北京的民居基本是单层的,因为在天子脚下,总 要谨慎一些。山西平遥民居两层多了起来。原因: 山高皇帝远管不了,清末民初建房的,时代已开 明,多是经营银行商号特别注意防盗,设计的房 高墙厚。
• 南方民居建筑特色形成原因分析 南方的河姆渡遗址其建筑则与半坡刚好相 反,是先用木头在地面打好四个桩,然后再 在这四个桩上建房子, 使房子成为一个小小 的“空中楼阁” ,其主要原因是当地气候 潮湿水灾频发,时有毒蛇攻击,楼阁式建 筑可古人避开这些灾害。 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特点对建筑的影响。 如: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 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 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南方地形复杂,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 连成一体,适合于南方的气候条件,房屋组 合比较灵活,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
让我们欣赏画家笔下特色民居沧桑独特的美吧! 然后我们一起来画一画
作业提示: 和同学一起寻找社区里的特色民居,了解 它们的造型特点;画一幅它的写生画或 给它拍一些照片;采访特色民居的主人, 请他讲讲特色民居的故事;最后,将你对 特色民居的建筑风格特点等方面的感受 讲给同学们听„„
水乡的交通有什么特点? 这里的特色民居为什么多 选用白墙黑瓦?
江南水乡
土楼的环形结构有什么 好处呢?
福建土楼
中国南北民居的差异:
• 南方民居的特点 一提起南方建筑,许多人立刻就联想到那小桥流 水的美丽画面。江南的一些小镇,大都是一条小 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水的马头 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一般的民居都是从门 口进去,便是一个天井,旁边有一个石水槽,那 是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往前便是一个厨房,很 大,连餐厅都包括在内了,向左一转,便是一个 木楼梯,走上楼去,那里有几间卧室。从楼上可 以俯视楼下的天井,由青石板铺就,那里在夏天 时可谓是花团锦簇,到冬天则是小孩子打雪仗的 好地方。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式,各家会根据自 家的特点来把设计房屋。
• 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多是形似马头的墙, 在古代人口密集的南方一些城市,这种高 出屋顶的山墙,确实能起到放火的作用, 同时也起到了一种很好的装饰效果。南方 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 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 南方建筑粉墙黛瓦,房子的颜色素雅一些, 特别是夏季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小河从门前屋后轻 轻流过,取水非常方便,直接用来饮用、洗 涤。水又是中国南方民居特有的景致,水 围绕着民居,民居因水有了灵气。水路又 是运输的主动脉,人们走南闯北,漂洋过 海开创新天地,建立新家园。
•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 一体,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 组合比较灵活。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形似 马头,南方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水从门前屋后流过, 水也是一种景致。有钱人家喜欢住房连着 花园,这就是园林,南方园林不需要很大 的地盘,却能营造出仙境。其中无非是游 廊,漏窗,却能营造出对景,借境等名堂。
• 北方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 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 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 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北京四合院亲切宁 静,庭院尺度合宜,把大地拉近人心,是 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庭院方正,利 于冬季多纳阳光。东北气候寒冷,院子更 加宽大。北京以南夏季西晒严重,院子变 成南北窄长。西北风砂很大,院墙加高。
• 北方干燥缺水:需要造水窖,水井, 山西乔家大院有的房子只有单边房 檐,使水流入院内水窖,供人们使 用。同时外围形成高墙,起到防盗 的作用。 北方寒冷,干燥缺乏植被的颜色因 此在建筑的色彩上加以弥补大红大 绿孔雀蓝应用多了一些,皇家的黄 色是一种标志,老百姓不能大面积 使用。
• 造成民居差异的原因 造成民居显著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 同,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天气和地理位置,总会影 响到它们的建筑形式。这种影响其实在远古时期 的文化遗址半坡和河姆渡时期就有所反映了。 ①北方民居建筑特色形成原因分析:比如地处在 北方的半坡遗址,因为那里气候较为干燥同时也是 保温需要,所以房子是直接建在地面上或半地下。 北方寒冷保暖成为民居首要解决的问题:北方各 种民居在保暖方面的设计如:单面窗向阳开,建 暖炕、暖墙、火墙、地炉等。一般灶台连着暖炕, 做饭时,炕就热了,节约能源。黄土高坡上的窑洞, 在黄土坡上挖洞,外砌砖墙显得厚重古朴;北京 四合院(屋顶和墙体厚重,冬可挡风避寒,夏可 阻挡热气);它们都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 门 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 再以竹篾条结成以蓼叶覆盖。有的 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 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 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 抹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 山区常见。
•
吊 脚 楼
•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 吊脚楼以木桩或石为支撑, 上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 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 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 所以也叫望江楼提起北方民居,大家自然会想到黄土高 坡上的窑洞和北京四合院。朴实厚拙四合 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为什么称作"四 合院",这是因为整个建筑东、西、南、北 四面都有房子,围合在一起。北京的四合 院院子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 内,正房冬暖而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 场所。
• 西北地区的窑洞在黄土高坡向阳面挖 窑筑洞,在窑洞前部用砖砌成拱形门 洞,并做出花饰,既起到保证窑脸黄 土稳定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生活环境 的作用,用材简单、手法自然。窑洞 的上方,种一些植物,保持水土。 从 室内观察窑洞,屋顶是弧形的拱状, 灶台连着暖炕。阳光容易进来,风沙 难以入内。院内枣树、柿子,石碾子, 水井上的辘轳,显得淳朴而有生趣。
差异
• 华北农村民居进屋是灶间和餐厅—堂屋, 中间一个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左右两间卧 室灶台连着暖炕,优点卧室与灶间有堵墙, 避免了油烟进入卧室内。 北方园林的一些代表性建筑有一大部分是 皇家园林,比如:故宫,颐和圆,承德避 暑山庄。故宫不用说,整个一个红墙黄瓦 的大四合院。颐和园虽然秀丽,但是却逃 不脱“庄严”这个字眼。至于承德避暑山 庄,那气派就更大了,都建在一座山里面。 北方人似乎天生就爱那红红绿绿的颜色, 所以雕梁画栋上都是彩绘,大多是皇家园 林,王府花园奢华气派。
独具特色传统 民居
北 京 四 合 院
内蒙 民居
• 西北 • 窑洞
江 南 水 乡
福建 土楼
1.通过观赏图片,谈一谈你的感受? 2.通过观赏这些关于的民居图片,你发 现了什么,你最想了解什么?
.那里的特色民居在造型和 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建筑材料是什么?
你了解四合院的布局 结构吗?
北京四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