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六套阅读测试题
读《给教师的建议》43怎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好好学习随笔感悟
读《给教师的建议》43怎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好好学习随笔感悟
第一篇:读《给教师的建议》43怎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好好学习随笔
感悟
读《给教师的建议》
43怎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好好学习随笔感悟在教学中有很多困惑也常常解不开。从事教学快十年了,经常觉得学生在上课时毫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第43条提到: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他说:”我坚定地相信,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脑力劳动的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爸爸、妈妈)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 作为老师,“如果你想做到使儿童愿意学习,使他竭力以此给母亲和父亲带来欢乐,那你就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劳动的自豪感。这就是说,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 读到这里,我猛然醒悟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不能绝对苛求其达到同一目标。比如上课,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坚持30分钟认真听讲并不难,但对有些孩子来说,能安静倾听10分钟已经很了不起了,假如非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做到30分钟安静倾听不可,那么这位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安静10分钟的孩子必然非常丧气,更谈不上学习的成就感,回家又拿什么与父母分享呢?假如老师能将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学习基础都摸清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进行有效的激励性评价,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产生成就感,这样与父母分享成功就不仅仅是少数“尖子生”的事,而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的事情了。
再仔细琢磨,在学校,假如老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能与学生进行一些轻松的谈话,或者拉拉学生的小手,或者开展一些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活动,这样的教师必定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受孩子喜爱,最终使孩子达到自愿好好学习该门功课的境界。曾记得某天早上,我的一个学生笑眯眯地跑过来叫我一声,我情不自禁地拉起了他的小手,与他聊起了昨天晚上在家中的一些趣事。说完,他快乐地跑开了。当
【小哈读书】《给教师的建议》摘思(2)
【小哈读书】《给教师的建议》摘思(2)
认真触摸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里面饱含着对教育的深情和深思。
精彩摘录
1. 热烈的学习愿望就是学生在掌握知识或完成实际作业的每一具体阶段上,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所体验的一种道义上满足的状态。也只有被一种远大而崇高的目标所鼓舞的学生,集体里才能体验到这种道义上的满足。
2.培养学生的热烈的学习愿望,是教师的任务及责任。
3.善于把整个学生集体保持在学习紧张感的状态里,并赋予这种紧张感与积极的性质。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精神振奋的生机勃勃的“情调”,具有重大的意义。
4.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5. 如果把教学变成单纯的记忆活动,那么它就变成了无的放矢的教学。
6. 思维是从惊奇开始的。思维应该包括知识的运用之类的运动和问题的思考
【思】观察→惊奇→思维转化→知识+能力
7. 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发展智力,就是指这是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通过运用知识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为人。【思】思维=知识的运用+智力的运动+问题的思考
8. 学生在读些什么是怎样读的,读后在他们的精神生活中留下什么痕迹?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励帆前进的风。
9. 创作是独立思维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儿童认识到自己思
考的欢乐,体验到一个创作者的精神上的满足。
10. 追求知识的愿望是靠儿童的,虽不轻松,然而快乐的,诱人的,出于自愿劳动所创造的千万条根须日以继夜不知疲劳的工作来滋养的。然而只有使力量的付出跟儿童的自尊感密不可分的时候,他的劳动才能成为快乐的诱人的自愿的劳动。【思】在学习愿望的培养方面,“呵护”的作用远大于“呵斥”。
《给教师的建议》100条目录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一共写给教师100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对我们工作在教育岗位第一线的老师来说,受益匪浅。
下面是100条建议目录。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关于获取知识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15、怎样检查练习本
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17、教给学生观察
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0、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24、淡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35、怎样培养记忆力
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6-10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6-10
6、谈谈对“后进⽣”的⼯作
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作中,对“后进⽣”的⼯作是“最难啃的硬⾻头”之⼀,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些学⽣,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多数的普通学⽣多2、3倍;头⼀天学过的东西,第⼆天就忘;为了防⽌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般是3、4个⽉)就进⾏巩固性的练习。
30多年的教育⼯作使我深信,对于这类⼉童,正是前⾯说过的“第⼆套教学⼤纲”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对这些⼉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试⽤过许多⼿段来减轻这些学⽣的脑⼒劳动,结果得出⼀条结论:最有效的⼿段就是扩⼤他们的阅读范围。是的,必须使这些学⽣尽可能地多读些书。我在三⾄四年级和五⾄⼋年级教过书,我总是注意给每⼀个“后进⽣”挑选⼀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章,这些书刊都是⽤最鲜明、最有趣、最引⼈⼊胜的形式来揭⽰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的。应当让这些⼉童的头脑⾥产⽣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疑问,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问我,——这是对他们进⾏智育的⼗分重要的条件。
在“后进⽣”所读的书籍⾥,在他从周围世界⾥所遇到的事物中,应当经常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在对“后进⽣”的教育⼯作中,我总是努⼒达到这⼀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惊奇、赞叹可以治疗⼤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的萎缩⼀样。现在还很难说明,当⼉童⾯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的头脑⾥究竟发⽣着什么变化。但是,千百次的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在⼉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的刺激在发⽣作⽤,唤醒着⼤脑,迫使它加强⼯作。
《给教师的建议》100条摘录
《给教师的建议》札记——(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一、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是因人而异的;2、不要要求儿童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1、3、在学习中取得成就,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二、教师的时间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 小时1、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补充自己知识的大海:①教师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②懂得分析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的障碍。2、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三、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1、在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分量跟实际技能和技巧之间,确定一个正确的相互关系。2、教会儿童学会学习:①学会迅速地、有理解地、有表情地阅读和感知所读的东西;②学会一边听讲一边思考讲述的内容,同时把自己的思想简明扼要地写出来;③跟儿童个别谈话,给予指点、建议,告诉他们怎样独立地掌握知识,预防不及格和学业落后。四、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1、日积月累,夯实基本读写能力(随意注意);。2、把尽可能多的智慧经历用到创造性劳动上,如游戏(不随意注意)五、,发展学生思维“两套教学大纲”1、两套教学大纲:①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即教学大纲里有一些“关键”知识,指反映本门学科特点的、重要的结论和概括、公式、规则、定理和规律性。②指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来源:即智力背景的阅读,从对材料本身的情趣出发,从求知、思考和理解的愿望出发而阅读。六、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1、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解释各种概念、概括和科学定义的含义;2、使他们在书籍里发现某些使他感到惊奇和赞叹的东西,唤醒大脑;3、由书籍激发活的思想,增强他对知识的感受性。七、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知识就意味运用,应该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1、知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词,是词里面所反映的现实的周围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文摘(二)教师教育学考试及业务学习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文摘(二)
教师教育学考试及业务学习笔记
70、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
71、体力劳动对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地丰富的思想的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正是在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形成着学生的极重要的智慧品质:好奇心、钻研精神、思考的灵活性、鲜明的想象力等。学校的极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72、用记忆来代替思考,同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73、儿童能够非常敏锐地感知那些鲜明的、富于色彩、色调和声音的形象,并把它们很深地保持在记忆里。小孩子常常会使大人吃惊地提出他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的过程中,在他的意识里产生的使人最为意想不到的问题。
74、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应当停留在具体思维上。形象思维是向概念思维过渡的必不可少的阶段。
75、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
十堰市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
十堰市教师水平能力测试题标签:
分类:教师招聘考试
杂谈
A、杜甫
B、朱熹
C、孙洙
D、吕叔湘
3.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教室瑕疵徜徉不落窠臼歌声粗犷〔 C 〕
A shǐ zī chánɡ cháo kuànɡ
B shì cī chánɡkē ɡuǎnɡ
C shìcī tánɡ cháo kuànɡ
D shǐ zītánɡkēɡuǎnɡ
4.以下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因地制宜举一反三声名狼籍千头万绪
B.意味深长为富不仁安然无恙变本加利
C.走投无路慢不经心川流不息怨天尤人
D.随机应变因材施教再接再厉相提并论
5.《给教师的建议》作者是( D )
A 、夸美纽斯 B、陶行知 C、徐特立 D、苏霍姆林斯基
6.王老师今年接了一个新班,原班班主任告诉他班上的李浩聪明伶俐,最有发展前途。于是,王老师让李浩负责早读、当课代表,课堂上也总是喊他起来发言。开始王老师觉得李浩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也很一般,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太差,但王老师还是对李浩关注比较多。一年之后,王老师对原班班主任说:“你介绍的李浩同学确实了不起,他上课特别会听讲,学习成绩优秀,同学们都非常佩服他。”原班班主任哈哈大笑起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B 〕啊!”
A 、微波效应
B 、罗森塔尔效应 C、晕轮效应 D、蔡戈尼效应
7.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第一学段识字的要求改为〔 D 〕
A、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B、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C、认识常用汉字2000个,其中1000个左右会写。
苏霍姆林斯基练习题
《给教师的建议》(1-10条)辅导练习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学生 A.抽象 B.具体 C.特殊 D.一般
2.儿童从事脑力劳动与从事体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是()
A.相同的 B.各不相同的 C.大致相同的 D.说不准
3.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相对的东西。()
A.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
B.对所有学生来说达到“五分”才是成就的标志
C.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D.学生是没有什么差异的
4.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在一节课上()
A.要给所有学生布置相同的题目 B.不能给学生布置太深的题目
C.要因学生而宜布置题目 D.可以给一些学生布置多一点的题目,也可以给另一些学生布置少一点题目
5.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大海。A.驾驭课堂能力的提高 B.持之以恒地读书 C.工作态度认真 D.了解每一个学生6.教师刚刚开始讲解新教材,就发现一部分学生无力掌握它,办法是()
A.首先解决一部分学生跟不上的状况 B.给全班学生补课
C.只要大部分学生掌握就行 D.继续上新课
7.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而其中占据管理的任务就是()
A.要教会儿童学会汉语拼音 B.要求儿童大量背书 C.要教会儿童学习 D.要教会儿童写字
8.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在学业上落伍,这主要是他们()的结果。
A.不会学习 B.不会掌握知识 C.智力差异 D.学习态度不端正
9.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
读《给教师的建议》考试题及答案
江源镇九义校《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学习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3x20=60分)
1、我们认为,要唤醒那种无动于衷的学生,把他从智力的惰性状态中挽救出来,就是要是这个学生在某一件事情上把自己的知识显示出来,在智力活动中。
2、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
的看法。
3、知识,既是目的,也是。
4、课堂教学应当引起良好的情绪感觉,即从学习中得到,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
5、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6、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
7、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
8、想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9、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
10、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前苏联(全名)。
11、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读完的书不会超过2000本,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应当在上学的年代里读过的。因此,必须教给学生,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1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因为学习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
1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中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因为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
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所著,是本教育经典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译者杜殿坤老师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目录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关于获取知识
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11 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12 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13 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14 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15 怎样检查练习本
16 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17 教给学生观察
18 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19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0 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21 兴趣的秘密何在
22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教师读书知识竞赛习题
一、选择题:
1、好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B)的提升《新课程备课新思维》 A、学习品质 B、思维品质 C、学习方法
2、关注儿童的(B)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给教师的建议》P382 A、学习 B、健康 C、生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应该是(C)的《新课程说课听课评课》P97 A、个性化 B、一元化 C、多元化
4、“生活即教育”是(B)提出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A、杜威 B、陶行知 C、苏霍姆林斯基
5、教育的终极目的是(C)A、掌握知识 B、学习文化 C、培养人
6、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C)。《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P166
A、集体备课
B、互相听课
C、自我反思
7、小学的主要任务是( A )《给教师的建议》P9A、教会儿童学习 C培养记忆力 D发展学生的智力
8、一个好教师最重要、最难做到、也是最为缺乏的是(A)。《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P198页
A、深厚的文化底蕴
B、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C、教育的智慧
二、填空
1、一堂好课最基本的三要素是:(真实的学习过程、科学的学习方式、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评
价方法与设计》P43
2、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教育名篇》P345
3、实现教学互动的双翼是(善教)和(乐学)《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P45
4、(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给教师的
建议》P105
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精选48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读给教师的建议,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给教师的建议篇1
本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第78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很有感触!
小孩刚出世,都是一张白纸。是谁在一些白纸上书写了“差生”的一笔呢?都说关于“差生”形成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造成的,者应该担负责任。但是“差生”的这一帽子一般都是由老师有意无意间给戴上。就如文中的女教师一样对工作我们不能说她不认真负责,但她是个合格的老师吗?我表示质疑!
确实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教师他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但方法简单生硬,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或学校告状之类的生硬简单的办法来教育孩子,导致的后果就是一个个早期的巴甫里克!我想说的是巴甫里克是幸运的,毕竟后来他遇到了那位植物学教师,如果不是这位老师的话,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怎样呢?
一直以来都认为小学的孩子可塑性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毕竟还小,性格还在形成期,行为习惯还可以纠正!期间教师起的作用致关重要。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说法,孩子在家不听父母的,可老师的一句话他就当圣旨去做!虽有夸张,但足见我们教师对孩子的言行起到的作用也可想而知了!当教师将“差生”的帽子带在某孩子头上时,很容易导致这学生把暂时的不良看成是自己的习惯化行为:我很差,很笨!从而降低了自我上进的动机,随之而来的极有可能的是自我放弃了。
给孩子贴上“差生”标签是一种极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学一学那位植物学老师!从激励入手,让他们感到温暖,树立起信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题
、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如果学生__________________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
2.阅读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教师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3.如果学生有了一门喜爱的学科,那么你不必为他没有在各科上都取得“五分”而不安。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是_________________,多年的经验使我确信,这种学生是不懂得脑力劳动欢乐的平庸之辈。
4.儿童在入学时都带有渴求知识的火花,但是在有的人身上,这点火花很快就熄灭了,而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__________________。情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为了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他们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智力生活。因此教学要联系实际,引进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学生和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5.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渐渐养成学生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教育者的作用是跟受教育者的__________________有机融合在一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就是从自己向自己提出目标,集中智慧的努力、思考以及进行自我监督开始的。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脑力劳动中感到什么叫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考试题及答案
教师培训测试题
一、填空(25分,每空1分)
1.苏霍姆林斯基,原名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他的教育实践鼓舞着千百万教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写的一本书,目的是为了切实地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作者认为:“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
4.我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绐终把握住两套教学大纲: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来源)。
5.在思维课上进行着一种复杂的过程,这就是个性在创造性的思维中,在对待周围世界的现象的态度中,在解释和深刻理解这些现象中进行的(自我表现)的过程。思维课的教育意义,首先在于它能使知识得到经常不断的(运用)。
6.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是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第二是(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8.多年的经验使我们得出结论,可以把所有的教学方法归为两类:一类是(使学生初次感知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另一类是(使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发展和深化)的方法。
9.人们习惯把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称为(困难的年龄期)。在这个时期内,学生在身体、智力、道德方面都在、迅速发展,所以教育者面前是会出现许多困难的。只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克服这些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这个翻译过来挺费解的,读完这一章节,我觉得应该翻译为“孩子天赋不同,老师应该区别对待”
苏霍姆林斯基打的比喻很好,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
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了,另一个孩子却能提20桶
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提20桶,那么就会损害他的力气,明天就什么都干不成了相同道理,儿童从事脑力劳动也是这样
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而另一个学生可能就完全不同
这时,教育和教学的技巧就在于,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和力量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快乐
比如,给一个学生布置2、3道或4道题,另一个布置1道题就行
这样,所有的学生都在前进,只不过有的快点,有的慢点
在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学校里,有位数学老师,他将学生分成了好几组
第一组,是学习最好的学生,无需任何帮助就能解出任何应用题
第二组是勤奋努力的学生,他们依靠自己的勤奋解答问题
第三组学生,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能解答中等难度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复杂问题
第四组对应用题理解很慢,解答也很慢
第五组的个别学生,完全没有能力应付中等难度的习题
这些小组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而每个小组接受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也不一样
因人而异针对个体的教育,才会发挥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苏霍姆林斯基和我们分享了一个30年教龄历史老师的公开课
这位老师讲完课后,一个邻校的老师问: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阅读经典‖重读《给教师的建议》(21—25)
阅读经典‖重读《给教师的建议》(21—25)
21.兴趣的秘密何在
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他们的关系和相互联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以及人所创造的一切——这些都是兴趣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既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验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如果一个学生广泛的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及渠道的知识的体系里去。
2023.01.22
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建议》阅读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18分)
1、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三条“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中提到小学面临着许多重要任务,其中占据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儿童学习。
3、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认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围。
4、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要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是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5、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思考之室”是指我们的阅览室。
6、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二、判断题(18分)
1、画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对)
2、“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句话是对的。(对)
3、直观手段是“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最好的方法。(对)
4、学习愿望不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因(错)
5、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对)
6、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的方法是合作性学习法。(错)
三、单项选择题(18分)
1、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 B )。
A、学习的时间
B、自由支配的时间
C、思考的时间
D、玩耍的时间
2、第十七条即学龄初期的观察训练——这是智力发展必不可缺的条件( A )
A、教会学生观察
B、教会学生学习
C、教会学生思考
D、教会学生学会阅读
3、霍姆林斯基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一文中的“差生”是指( C )。
A、罗曼
B、费尔巴哈
C、巴甫里克
D、彼嘉
4、霍姆林斯基认为( A)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A、识字教学
B、词语学习
C、句子学习
D、思考问题
5、霍姆林斯基认为了解儿童,首先得了解( A )。
A、儿童的健康状况
B、儿童的思维能力
C、儿童的家庭状况
D、儿童的动手能力
6、( B )是“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的一个挽救的办法。
A、检查
B、使用草稿本
C、复习
D、学会阅读
四、简答题(28分)
1、“两套教学大纲”分别指的是什么?
第一套教学大纲是指学生必须书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
第二套教学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
2、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是什么?(答三条就行)
①.会观察周围世界的现象。②.会思考——即会类比、比较、对比,找出不懂的东西;能提出疑问。③.会表达关于自己所见、所观察、所做、所想的事情的思想。④.能流畅地、有表情地、有理解地阅读。⑤.能流利地、足够迅速地和正确地书写。⑥.能区分出所读的东西的逻辑上完整的各部分,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性。⑦.能找到有关所要了解的问题的书。⑧.能在书中找到有关问题的材料。⑨.能在阅读过程中对所读的东西进行初步的逻辑分析。⑩.能听教师的讲解并能同时把教师讲述的容简要地记录下来。(11)能阅读课文并能同时听懂教师关于如何理解课文和各个逻辑组成部分的指示。(12).会写作文——即能把自己在周围所看到、观察到的事物叙述清楚。
3、在《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一文中,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要分别做哪两两件事?
1、要教给学生一定围的知识;
2、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
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
(1)劳动素养和一般发展(即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身体的发展)相结合。
(2)在劳动中展示、发现和发展个性。 (3)劳动的高度的道德意义及其公益方向性。(4)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早期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劳动生活。(6)劳动的经常性、不断性。 (7)儿童劳动中要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性质。(8)儿童劳动的量力性。 (9)劳动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性。(10)劳动的创造性,脑力和体力相结合。 (11)生产劳动的普及性。(12)劳动与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相结合。
(13)使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一个人获得的生活福利和文化财富是与他个人参加共同的劳动有依赖关系的。
四、论述题:(18分)
1、《给教师的建议》中第42条提出“怎样学习别的老师的经验”,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如何向他人学习,请结合实际情况谈谈你的看法和见解。
①首先是要确定向谁学习的问题。②其次是向他人学习什么。③还要进行自己反省等
给教师的建议测试卷(二)
一、填空题:(20分)
1、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是由于他们(充分的阅读),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
2、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好钻研、(创造性的)、探索性的思维的人。
3、“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4、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霍姆林斯基曾提到,要(走进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5、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二、选择题:(15分)
1、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谈到:“在(B )里学习的年代,是儿童在道德的、智力的、情感的、身体的、审美的发展中整整的一个发展时期,
A、中学
B、小学
C、幼儿园
D、高级学院
2、在低年级( C)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空气、水分对植物之不可少一样。A.思考 B、游戏 C、观察 D、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