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正弦2_57540667

合集下载

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

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

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之一,也是复数计算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元素。

它们出现在很多应用领域,如描述电势和磁势时出现,而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中也不可或缺。

正弦公式定义为,在一个三角形中,若定义其弧度为θ,则表示如下:sinθ=opp/hyp;其中,opp表示与弧度θ对应的三角形的对边,hyp表示此三角形的斜边,sinθ表示此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经过广泛的应用,正弦公式被根据它的定义进行了改进,使其拓展到任意一个角度θ,即:sinθ=y/r;其中,y表示角度θ在极坐标系下所对应的极线,r表示极点到极线的距离。

余弦公式也定义在上述三角形中,它定义如下:cosθ=adj/hyp;其中,adj表示与弧度θ对应的三角形的邻边,hyp表示此三角形的斜边,cosθ表示此三角形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利用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可以求出三角形中任意一个角度或者边的测量值。

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在数学计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极坐标系中的应用,它们也可以用来计算正弦波、余弦波和正弦-余弦方程组求解,还可以用来解决三角测量问题,也可以用来计算复数指数函数。

它们在解析几何、数学物理学、信号处理、物理系统模型拟合及统计模型检验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在工程学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船舶海洋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和电力电子工程等。

在这些应用领域中,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通常被用来计算变量之间的幅值、频率和相位的关系,或者求解时延问题。

此外,它们还被用于分析定位跟踪等单一或多用户系统的性能,以及计算振动和波的传播等。

另外,在生物学领域,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来描述胞体机械活动、代谢反应和细胞周期等生理过程,可以有效地揭示生物机理,并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在数学和工程计算中的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计算问题,同时也为医学和生物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关于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

关于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

关于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在咱们学习数学的旅程中,正弦、余弦和正切这三个家伙可是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公式就像是打开数学宝藏的神秘钥匙。

先来说说正弦公式。

正弦就是一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比如说,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如果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30 度,那它的正弦值就是 1/2 。

这就好比你去买苹果,一个苹果一块钱,那两块钱就能买俩苹果,简单又直接。

我还记得有一次给学生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调皮鬼怎么都理解不了。

我就拿出了一个三角板,指着角跟他说:“你看,这个角对应的边,和最长的斜边,它们的比例关系就是正弦呀。

”然后让他自己动手量一量,算一算,嘿,他还真就弄明白了。

余弦公式呢,是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比如说一个 60 度的角,它的余弦值就是 1/2 。

这就好像你有一堆糖果,要分给小伙伴,你得算算每个人能分到多少,这时候余弦就派上用场啦。

正切公式是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比如说一个 45 度的角,它的正切值就是 1 。

这就像你在操场上跑步,知道了跑的距离和横向移动的距离,就能算出正切,判断自己的跑步路线是不是够直。

咱们在实际解题的时候,这些公式可好用了。

比如要求一个三角形的边长或者角度,只要知道其中几个关键的数值,把这些公式一套,答案就出来啦。

有一回,我们班组织了一次数学竞赛,其中有一道题就是要用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来求解一个三角形的角度。

大部分同学都能熟练运用这些公式,算出了正确答案。

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还不太熟练,经过我再次耐心地讲解和他们自己的努力练习,最后也都掌握了。

总之,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是数学世界里非常重要的工具,咱们得把它们牢牢地握在手中,这样在面对各种数学难题的时候,就能轻松应对,像个数学小勇士一样勇往直前啦!。

余弦与正弦的转换公式

余弦与正弦的转换公式

余弦与正弦的转换公式在我们学习三角函数的奇妙世界里,余弦和正弦的转换公式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帮我们打开许多数学难题的大门。

先来说说余弦和正弦这对“好兄弟”。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正弦是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余弦则是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比如说,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锐角是 30 度。

这个 30 度角所对的直角边长度是 1,斜边长度是 2,那么正弦值就是 1/2 ;而邻边长度是根号 3 ,余弦值就是根号 3 / 2 。

咱们再深入聊聊余弦与正弦的转换公式。

其中一个重要的公式是:sin²α + cos²α = 1 。

这就好比是数学世界里的一个“黄金法则”,不管角度α是多少,这个公式总是成立的。

我记得有一次给学生们讲这个公式的时候,有个调皮的小家伙瞪着大眼睛问我:“老师,这公式到底有啥用啊?”我笑了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单位圆,跟他们说:“你们看,假设这个圆的半径是 1 ,圆上一点的坐标是 (x, y) ,这个点和原点的连线与 x 轴正半轴的夹角是α ,那么 x 就是cosα , y 就是sinα ,根据勾股定理,不就有 x² + y² = 1 ,也就是sin²α + cos²α = 1 嘛。

”那一瞬间,好多孩子都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

还有一个常用的转换公式是:sin(90° - α) = cosα ,cos(90° - α) =sinα 。

这俩公式在解决很多几何问题的时候特别管用。

有一次做练习题,题目是求一个钝角三角形的某个角的余弦值,这可把不少同学难住了。

我就提醒他们,能不能把这个钝角转化成锐角,然后用上面的转换公式呢?大家一下子就有了思路,很快就把题目做出来了。

在实际应用中,余弦与正弦的转换公式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在物理中,振动和波动的问题经常会用到;在工程学中,设计桥梁、建筑的时候也离不开它们。

同名三角函数定义

同名三角函数定义

同名三角函数定义在数学中,三角函数是描述角度和其它相关计算的数学函数。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它们经常被广泛应用于几何、三角学和物理学等领域。

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是指以单位圆上其中一点的纵坐标作为函数值的函数。

在单位圆上,角度θ对应的点的纵坐标等于sin(θ)。

正弦函数的周期是360度或2π弧度。

它的定义域是所有的实数,值域是[-1,1]。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个连续且周期性的波形,在角度为0度或2π时取得最小值0,在角度为90度或π/2时取得最大值1,在角度为180度或π时取得最小值0,在角度为270度或3π/2时取得最小值-1、正弦函数的图像呈现出震荡的形态,因此它经常用于描述周期性现象,如波动、振动等。

2. 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是指以单位圆上其中一点的横坐标作为函数值的函数。

在单位圆上,角度θ对应的点的横坐标等于cos(θ)。

余弦函数的周期也是360度或2π弧度。

它的定义域是所有的实数,值域是[-1,1]。

余弦函数的图像类似于正弦函数,但是它的相位比正弦函数提前90度。

也就是说,余弦函数在角度为0度或2π时取得最大值1,在角度为90度或π/2时取得最小值0,在角度为180度或π时取得最小值-1,在角度为270度或3π/2时取得最大值0。

3. 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是指以单位圆上其中一点的纵坐标除以横坐标所得到的比值。

在单位圆上,角度θ对应的点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等于tan(θ)。

正切函数的周期是180度或π弧度。

由于正切函数的定义中涉及分母为零的情况,所以它的定义域是除了nπ+π/2(n∈Z)的所有实数,值域是所有的实数。

总结来说,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函数。

它们的定义和图像形式可以通过单位圆和三角恒等式进行推导和解释。

这三个函数在几何、三角学、物理学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描述和计算角度以及与角度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sin对应角度和数值

sin对应角度和数值

sin对应角度和数值说到正弦函数,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高中的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画个三角形,讲得兴致勃勃。

可是,别急,今天我们要把这个数学概念轻松搞定,咱们就聊聊正弦和它那些对应的角度,还有那些数字背后的故事。

正弦这个词儿听起来挺高级的,但它其实就像一个好朋友,总是陪着我们,默默地在生活中出现。

比如说,你走在路上,看到一个漂亮的夕阳,那一刻的感觉,哎,跟正弦函数的图像也有几分相似,都是起伏跌宕,让人心情愉悦。

先说说常见的几个角度吧,0度、30度、45度、60度、90度,这些角度就像一帮老朋友,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

0度,正弦值是0,没啥感觉,就像一片平静的湖面,波澜不惊。

然后30度,嘿嘿,正弦值是1/2,感觉就是一半的好心情,轻轻松松,像是刚出门时的那种惬意。

再往上走,45度,正弦值是√2/2,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那种既不高调也不低调的完美状态,恰到好处,舒服得很。

60度呢,哇,正弦值是√3/2,仿佛就是在大声告诉你:嘿,人生要大胆一点,做点有意思的事!而90度,直接冲到1,简直是满分!这就像是考场上出奇制胜的那一刻,心情无比激动,啊,成了!再说说这些数值的背后故事。

咱们不妨想象一下,30度的阳光洒在脸上,暖暖的,特别适合晒太阳。

那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哎,生活真好,正弦值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份美好。

然后45度就像是那种微风拂面,既不冷也不热,带着一点点的清新,走路的时候心里都乐开了花。

60度就有点小刺激了,有点像过山车的感觉,心脏咚咚直跳,满满的期待!而90度,简直就是把快乐推向了顶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在这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要知道,这些正弦值不只是数字,它们在数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仿佛是生活中那种细水长流的陪伴。

比如在物理中,波动和振动的研究就离不开正弦函数。

记得我小时候看动画片,看到那些波浪起伏的画面,真是觉得太酷了!后来才知道,那些波动其实和正弦函数有很大关系,想想真是神奇。

我也会想,如果生活像正弦函数一样起伏,真的是一种乐趣。

正弦余弦公式总结(K12教育文档)

正弦余弦公式总结(K12教育文档)

正弦余弦公式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正弦余弦公式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正弦余弦公式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1.诱导公式sin(—a)=—sin(a)cos(—a)=cos(a)sin(2π—a)=cos(a)cos(2π—a)=sin(a)sin(2π+a)=cos(a)cos(2π+a)=-sin(a)sin(π—a)=sin(a)cos(π-a)=-cos(a)sin(π+a)=-sin(a)cos(π+a)=-cos(a)tgA=tanA=sinAcosA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sin(a+b)=sin(a)cos(b)+cos(α)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3.和差化积公式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cos((a+b)/2)sin((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4。

0到2π的正弦值

0到2π的正弦值

0到2π的正弦值简介在数学中,正弦函数是一种周期性的函数,用于描述角度和弧度之间的关系。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1, 1]。

本文将探讨0到2π范围内的正弦函数值及其性质。

正弦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y=sin(x)其中,x为自变量(角度或弧度),y为函数的值。

弧度与角度的转换在介绍0到2π范围内的正弦函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弧度与角度之间的转换关系。

•角度到弧度的转换:radian=degree×π180•弧度到角度的转换:degree=radian×180π0到2π范围内的正弦函数值在0到2π范围内,正弦函数的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角度(degree)弧度(radian)正弦值(sin(x))0 0 030 π61 245 π4√2 260 π3√3 290 π21120 2π3√3 2135 3π4√2 2角度(degree)弧度(radian)正弦值(sin(x))150 5π61 2180 π0210 7π6−1 2225 5π4−√2 2240 4π3−√3 2270 3π2-1300 5π3−√3 2315 7π4−√2 2330 11π6−1 2360 2π0正弦函数的性质正弦函数具有以下性质:1.周期性: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即在每个2π的区间内,正弦函数的图像重复出现。

2.对称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满足f(−x)=−f(x)。

这意味着正弦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3.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满足f(−x)=f(x)。

这意味着正弦函数关于y轴对称。

4.最值:正弦函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且在−π2和π2处取得最值。

5.零点:正弦函数在0、π、2π等处为零点。

正弦函数的图像下图展示了0到2π范围内正弦函数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正弦函数在0到2π范围内呈现周期性的波动,且在0、π2、π、3π2、2π等处交替穿过x轴。

应用正弦函数在物理学、工程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初中常见三角函数数值

初中常见三角函数数值

初中常见三角函数数值
引言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常见的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这些函数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初中常见三角函数在特定角度下的数值计算。

正弦函数
正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一种,常用符号为sin。

在数学中,正弦函数在不同角度下有着不同的数值。

下表展示了常见角度下的正弦函数数值:
角度(°)0°30°45°60°90°
sinθ01/2√2/2√3/21
余弦函数
余弦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另一种,常用符号为cos。

余弦函数的数值也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下表展示了常见角度下的余弦函数数值:
角度(°)0°30°45°60°90°
cosθ1√3/2√2/21/20
正切函数
正切函数是三角函数中的第三种,常用符号为tan。

正切函数的值也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下表展示了常见角度下的正切函数数值:
角度(°)0°30°45°60°90°
tanθ01/√31√3无穷大
结论
通过以上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出在常见角度下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数值。

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这些常见角度下三角函数的数值对于解决一些三角函数相关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三角函数的数值计算。

初中数学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公式大全

第1页共3页
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下面是对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盼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
同学们仔细学习,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 的关心。
解。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 a、b 、c 有下面关系 a^2+b^2=c^2
③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④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以上对数学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
上面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 并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果哦。
的把握了吧,盼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果。
【初中数学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三角形定理公式
对于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学习,我们做下面的内容讲解学习哦。
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
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度;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的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推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
邻的内角;
第3页共3页
上面对数学中平行四边形定理公式学问的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 把握了吧,盼望同学们都能考试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导纳Y 单位:S |Y|
& I Y = & = G + j B = | Y | ∠φ' U φ' = ψ i − ψ u
ϕ′
B
& U 复阻抗: Z = & =| Z | ∠φ = R + jX I
电导(Conductance)
电抗(Reactance)
电阻(Resistance)
对同一个二端网络:
& & U L = jω LI = 56.5∠90o × 0.149∠ − 3.4o = 8.42∠86.4o V
1 & & UC = − j I = 26.5∠ − 90o × 0.149∠ − 3.4o = 3.95∠ − 93.4o V ωC

jω L = j2 π× 3×10 × 0.3×10
R
=G
1 1 纯电感: Z L = jωL , YL = = −j jωL ωL 1 1 纯电容: Z C = − j = , YC = jωC ωC jωC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ωC : 容抗
ωL: 感纳
2 Isin(ω t + ψ )
I = I∠ψ 相量

+
& UR
R
& & & U1 ± U 2 = U
di & → jω I dt
∫ idt →
& I jω
相量模型
& I = I∠ ψ i & & U R = RI = RI∠ψ i
有效值关系 相位关系 UR = RI ψu = ψi ( u , i 同相 )
⎧ | Z |= R 2 + X 2 ⎪ ⎨ X ⎪ φ = arctg R ⎩

R=|Z|cosϕ X=|Z|sinϕ |Z| X
Z =
U I
ϕ
R 阻抗三角形
ϕ = ψ u −ψ i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i 2π
& I
ωt
ψi
电压、电流相量图
ω → 0 ( 直流 ),XL → 0 ,短路 ω → ∞, XL → ∞,开路
0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pL = uLi
瞬时功率以2ω 交变,,有正有负,, 瞬时功率以2ω 交变 有正有负 一周期内刚好互相抵消 一周期内刚好互相抵消
正弦激励下 & I + 无源 & U 线性 -
ωt
ψu
电压、电流相量图
& I
+
& U
Z |Z|
-
pC = uiC
= U m I Cm sin(ω t + ψ u ) cos(ω t + ψ u ) = UI C sin 2(ω t + ψ u )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单位名称:西[门子],符号S 容抗与频率成反比
|XC|
ω →0, |XC|→∞, 直流开路(隔直) ω →∞, |XC|→0, 高频短路(旁路作用) 0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ω
相位关系 ψi = ψ u+ 90° ( i 超前 u 90°)
ω
= U Lm I m sin(ω t +ψ i ) cos(ω t +ψ i ) = U L I sin 2(ω t + ψ i )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三、电容(Capacitor)
iC (t)
时域形式 已知 u( t ) = 2U sin(ω t + ψ u ) du( t ) 则 iC ( t ) = C = 2ωCU cos(ω t + ψ u ) C dt π = 2ω CU sin(ω t + ψ u + ) 2 相量形式 容纳 & IC & U = U∠ψ i π + & & & 1 IC = jω CU = jBCU = BCU ∠ψ u + & 2 U jωC 1 & & & 或 U= I = j X C IC jω C C 相量模型 有效值关系 I = ω CU
C
+ u(t) -
π & & & I C = jω CU = jBC I = BC I∠ψ u + 2 1 & & & 或 U= I C = j XC IC jω C
令 XC = -1/ωC, 称为容抗 (Capacitive Reactance) 单位名称:欧[姆] ,符号Ω
BC = ωC,称为容纳 (Capacitive Susceptance)
. . UR = R I . . U L = jω L I . 1 . UC = − j I ωC . . . . U = U R + U L + UC
jωL R & & + + U R - + UL - + . 1 & U UC jωC I
& UL
& U
& UC
.
ϕ
& UR
UX
& I
三角形UR -UX -U 称为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相似,即
2 2 U = UR + UX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例 已知:R=15Ω, L=0.3mH, C=0.2μF, u = 5 2 sin(ω t + 60 o )
6.4 R L C 的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
一、电阻 ( Resistor )
i(t) + uR(t) & I
时域形式
R
已知 i ( t ) = 2I sin(ω t +ψ i )
则 u R ( t ) = Ri ( t ) = 2 RI sin(ω t +ψ i )
相量形式
回顾……
正弦量 i ( t ) = u1 ± u2 = u
第 6 章 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6. 4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 6. 4 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关系 6. 5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6. 5 复阻抗、复导纳及其等效变换 6. 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 6. 6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 6. 7 用相量法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 6. 7 用相量法分析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
4
= j56.5Ω
−j
+ 1 . 1 & UC 2π× 3×104 ×0.2×10−6 U jωC = − j26.5Ω 1 o Z = R + jω L − j = 15 + j56.5 − j26.5 = 33.54∠ 63.4 Ω ωC
+
& UL
jωL
-
1 & ⎛ 1 ⎞& & & 或 I= U = j⎜− ⎟U = j BL UL jω L L ⎝ ω L⎠ L
感纳(Inductive Susceptance) 单位: S
π & & & UL = jω L I = j XL I = XLI∠ψi + 2
& I = I ∠ψ i
感抗(Inductive Reactance) 单位: Ω
& U 复阻抗 Z = & =| Z | ∠φ = R + jX I U Z = 阻抗模 单位:Ω I ϕ = ψ u − ψ i 阻抗角
ϕ
X
R 阻抗三角形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二、R L C 元件的阻抗和导纳
Principles of Electric Circuits, Tsinghua University, 2008

. U Z = . = R + jX =| Z | ∠ϕ I
Z - 复阻抗;R - 电阻( 阻抗实部 ); X - 电抗( 阻抗虚部 ) |Z| - 复阻抗的模;ϕ - 阻抗角
关系:
BC = ωC : 容纳
三、R L C 串联电路
用相量法分析R、L、C 串联电路的阻抗 . i R I R jωL L & & + + uR - + uL - + + + UR - + UL - + . uC u 1 & C U UC jωC 由KVL得: u = uR + uL + uC . . . . . . 1 . 相量关系也成立 U = U R + U L + UC = R I + jωL I − j I ωC 1 & 1 & = [ R + j(ωL − )] I = [ R + j( X L + X C )] I Z = R + jωL − j ωC ωC & = ( R + jX ) I = R + j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