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行为和态度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行为与态度
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
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
一、态度形成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意见或信念。
态度形成是指个体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逐渐形成对特定对象的倾向性评价。
态度形成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1.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评估特定对象。
其中,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会寻求和维持认知的一致性,从而形成符合自己既有信念和价值观的态度。
1.2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态度形成中会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并进行模仿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表达和行为,个体可以借鉴并形成自己的态度。
1.3 社会身份理论社会身份理论强调个体的态度和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
个体在为了塑造或维持自己的社会身份时,会形成与这一身份相一致的态度。
二、行为预测行为预测是指通过评估个体的态度和其他相关因素,来预测个体的行为。
行为预测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2.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会追求自身的认知一致性,如果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体会尝试调整态度以使其与行为一致。
2.2 行为意向理论行为意向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周围的他人对行为的期望)可以预测其行为意向。
个体的行为意向越高,其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2.3 行为准则理论行为准则理论认为个体在选择行为时会参考社会规范和期望,而非只考虑自身态度。
因此,社会性行为往往受到社会准则和规范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为了理解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社会心理学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3.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编制问卷,询问被试的态度和行为意向,并通过统计分析来揭示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的关系。
3.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来观察因果关系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态度问题
学习交流PPT
8
2、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也影响人们用态度预测行为的准确行。一般来 说,在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时间间隔越长。不可知 事件改变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越大。比如在总统 选举中发现,选举一周前的民意调查结果要比一个月前的 更准确。在通过态度预测一个人的行为时,必须知道他的 态度是什么时候的态度;如果时间太久,在预测时就要小 心。
二是情感成分(喜欢与厌恶),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 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 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谋虑、企图),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 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 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学习交流PPT
4
• 比如,想一想你对一台多功能的微波炉的态度,包括:
首先你对这台微波炉功能和价位的认知是什么?在认知的 基础上形成的信念是什么?也许你认为这种多功能微波炉 与其他微波炉相比,耗电更多而且操作繁琐。其次,你看 到这台微波炉的情感反映是什么?也许你感到好奇而兴奋。 如果你是一位喜欢传统烹调技术的人,也许你会感到不屑。 最后你的行为反映是什么?你会到商店真的买一台吗?所 有这些成分共同结合起来形成你对多功能微波炉的总体态 度。
学习交流PPT
7
结果在三个月的旅行中,他们经过的66家旅 馆只有1家拒绝让他们住宿,而184家饭店没有一 家拒绝他们用餐。后来研究者又给他们经过的旅
馆与饭店写了封信,问他们是否愿意接待亚洲人, 结果在128封回复的信中,90%的人说让他们不会 接待。很显然态度与行为发生了矛盾。许多研究
者发现,态度的特殊性越高预测行为越准确。
学习交流PPT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七章 社会态度
第一节 态度的实质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一)态度的定义
态度(attitude):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具有一定 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二)态度的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认知成分: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 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在理论观点上兼收并蓄的特点,它不是以一家的理论思想 贯穿始终,而是各取所需,融各家于一体。
基本主张:
人们持有的某种态度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 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应以了解态度满足人们何种需要为 前提,通过改变他们的内在需要来改变他们的态度。
除了强调态度所具有的需要满足功能外,还承认态度改变 中存在着个别差异。
以角色理论为依据。 核心原则: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
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三)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的态度转变经历了三个过程:(1)“解冻” 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2)建立起新的态度; (3)“凝固”了新的态度。
团体的影响来自团体的规范准则,这种规范准则对团体成 员具有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与 团体的规范准则保持一致。
(四)活动参与法
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活动,能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 目的。
人们所参与的活动或者是与所要改变的态度有着密切联系, 或者就是所要改变的态度对象本身。
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自愿程度或感受到的压力大小对人们态 度的改变有很大影响。
所参与的活动如果是经常性的、较长久的,则态度改变相 应地就较大、较持久;如果只是一次性的活动或短期的活 动,则态度改变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或难以持久。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人们对于态度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人类的态度如何影响其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反过来影响态度。
本文将介绍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探讨其对于社会行为和社会变革的启示。
一、认知一致理论认知一致理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最早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在思考、决策和行为过程中,会努力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
当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人们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心理状态,称为认知不和谐。
为了消除这种不和谐,人们会倾向于调整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使其一致起来。
根据认知一致理论,一个经典的实证研究是Festinger和Carlsmith在1959年进行的“转轴实验”。
实验通过让被试进行一项无聊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说服下一个被试,任务其实是非常有趣的。
结果显示,被试在为了说服下一个被试而改变自己对任务的态度后,对任务的兴趣也随之增加。
这项实验表明,当人们的行为与态度一致时,他们对行为的评价也会更为积极。
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针对认知一致理论的扩展和发展。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他人的行为和态度的观察和推断,不仅仅依赖于外界刺激,还依赖于个体的思考过程和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们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而态度则是对于这些行为的评价和反思。
社会认知理论的典型研究之一是Asch在1951年进行的“线段实验”。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判断一组线段的长度,然后在其他人的影响下,改变自己的判断。
结果显示,被试在面对明显错误的他人意见时,仍然选择改变自己的判断。
这项实验表明,人们在社会情境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三、认知反馈理论认知反馈理论是关于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会进行反馈,这种反馈又进一步影响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和干预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学科领域,其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态度与行为的变化。
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对个体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如何理解和干预这些变化的研究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干预措施的应用。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人们对于某个事件、人物或物体的看法和评价形成了态度,而态度则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四种:行为一致、行为不一致、行为中立和行为意图。
1. 行为一致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一致时,我们称之为“行为一致”。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抱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实际上采取了保护环境的行动,那么他的行为就与态度一致。
2. 行为不一致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相冲突时,我们称之为“行为不一致”。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抱有积极的态度,但自己并没有主动采取保护行动,那么他的行为就与态度不一致。
3. 行为中立当个体对某个事件、人物或物体持中立态度时,其行为往往是不确定的、无规律的。
例如,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他对环境保护既没有积极的态度,也没有消极的态度,那么他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会保护环境,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可能没有任何行动。
4. 行为意图与行为一致和不一致相比,行为意图是一种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倾向。
例如,如果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表示将来会采取一些行动来保护环境,那么我们可以预测他在未来的行为会与这一态度一致。
二、态度与行为变化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中的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探究态度与行为变化的原因和机制。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研究领域和方法:1.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发生不一致时,个体会感到不适,从而产生一种压力,促使其进行行为或态度的改变。
研究者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认知失调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认知失调对个体决策和行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态度和行为
第四章态度和行为态度对行为的预测一、态度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内在反应方式,这种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行为倾向中。
评价世界的方法。
态度三个基本要素:认知(性质——想法和信念)感觉(自我的感觉和价值观——情绪反应)行为倾向(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动)普遍性假设:我们的个人信念和感受决定我们的公开行为,如果要改变行为,那么首先需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心智。
社会心理学家艾伦·威克研究得出的结论:1.学生对于作弊的态度与他们实际的作弊行为几乎没有关系2.对教堂的态度与星期天做礼拜的行为只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3.自我描述的种族观与真实情境中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什么相关罗伯特·埃布尔森: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情。
二、如何有效测量态度1. 直接测量:自陈法、行为观察法和问卷法2.间接测量:投射技术—主题统觉测验生理指标测量反应时测量——内隐联想测验和评估启动范式B 内隐联想测试:用反应时来测量人们概念联想的速度1998年至今500万人参加了测验:1.内隐态度普遍存在;2.内隐态度存在个体差异;3.人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的内隐偏见。
外显态度(自我报告)和内隐态度都有助于预测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二者同时预测态度更准确。
形成于生命早期的态度:种族和性别态度,内隐态度更准确;其他态度如:消费行为、支持的政治候选人有关的态度,外显报告更有预测力。
三、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1.社会因素—对态度的影响2.其他因素何时对我们的行为影响最小总体原则:当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的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更明显3.态度何时能够预测特定的行为(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当态度与行为具体相关时,态度确定能预测行为(2)计划行为理论指向行为的态度两个因素决定:感受到的重要人的期望A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主观范式遵从期望的动机B知觉到的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感(有批评观点)4.态度何时有效(1)三思而后行,认真思考自己的态度——态度强度(2)提高人们的自我觉知—自我意识思考自己的态度,并觉知自己的行为让行为与内化的道德态度达成一致的镜子5.态度能够预测行为:(1)将影响态度和行为的其他因素最小化;(2)态度针对具体的行为。
社会心理学解读人类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解读人类行为与态度人类行为与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的心理过程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人的行为与态度以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通过分析社会心理学的观点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人类行为与态度。
首先,人类行为与态度的形成受到了社会认知的影响。
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
在社会认知理论中,人们往往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归属感来评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社会比较是指个体与他人进行比较来评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而社会归属感则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社会集体中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受。
这些社会认知因素对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次,社会压力和社会规范也是影响人类行为与态度的重要因素。
社会压力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面临的来自他人期望和社会规范的压力。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期望和规定。
个体往往会受到社会压力和社会规范的影响,调整自己的行为与态度,以符合社会的期望。
这种社会压力和社会规范的作用反映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效应和规范动力。
此外,人际关系和社会互动对人类行为与态度也有重要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
人们的行为和态度常常受到他人的评价和互动情境的影响。
例如,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场景中,由于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许,会表现出与平时不同的行为和态度。
此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会改变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例如通过社交交流、信息传递和共同决策等方式,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会随着社会互动的变化而发生调整。
最后,人类行为与态度也受到个体的内部心理因素的影响。
人类的行为和态度往往受到个体心理特征、信念、情感和价值观念等内部变量的制约。
例如,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自我概念、自尊心等都会对其行为和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此外,人们的认知偏差和决策偏向等心理机制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和态度。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与态度的形成和变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行为和思维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如何被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和影响。
社会心理学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态度、归因、偏见、社会认知、群体行为、亲社会行为及社会影响等。
以下是对一些社会心理学名词的解释。
1.态度(Attitude)态度是个体对于人、事或物的评价或评判。
它是一种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来表达的态度倾向。
态度形成和变化受到个体的自我感知、社会影响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2.归因(Attribution)归因是个体对于他人行为或事件原因的解释。
归因理论分为内因归因和外因归因。
内因归因认为行为结果源于个体内部的特征和能力,而外因归因则认为行为结果是由外界环境和情境因素所致。
3.偏见(Prejudice)偏见是个体对于某一特定群体或个体持有的负面态度或刻板印象。
这种偏见可能是基于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身份特征,对于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4.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和社交情境的认知过程。
它包括个体的社会观察、社会记忆、社会知觉和社会自我概念等方面。
社会认知在个体的行为和情感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群体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参与和表现出的行为。
群体行为受到集体认同、社会规范、集体目标和群体动力等因素的影响。
群体行为可能包括合作、竞争、领导、群体决策等。
6.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亲社会行为指个体为了帮助他人或社会群体而进行的积极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捐款、志愿工作、亲社会行为等,旨在促进社会团结和融洽。
7.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社会影响指个体被他人或社会环境所影响而改变他们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社会影响可以通过群体压力、权威认同、社会规范和信息传播等途径实现。
以上是对社会心理学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引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思维和情感的学科。
其中,社会影响和态度变化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影响是指他人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信念产生的影响,而态度变化则是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评价或态度在特定情境下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社会影响的理论模型社会影响的理论模型主要包括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影响模型和阿斯奇实验的顺从性研究。
康奈尔大学的社会影响模型提出了一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即信息传递、社会比较和内化。
该模型认为,个体在面对信息时,首先会进行信息的接受和理解,然后与他人进行比较,最后将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阿斯奇实验则揭示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权威的顺从性。
这些理论模型为我们理解社会影响的过程和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社会影响的类型与效应社会影响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诱导性社会影响。
信息性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不确定情况下,通过他人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规范性社会影响则是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和避免社会排斥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诱导性社会影响是指他人有意诱导个体改变行为和态度。
这些社会影响类型在不同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如信息的准确性、社会认同的增强和行为的调整。
三、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态度变化是社会影响的重要结果之一。
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有多种影响因素被发现与态度变化相关。
其中,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行为与其原有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不协调,从而引发态度变化。
另外,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认同,会调整自己的态度以适应群体的观点。
此外,个体的自我感知、情感和外部压力等也会对态度变化产生影响。
结论:社会影响与态度变化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社会影响的理论模型、类型与效应,以及态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态度变化。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引言:态度是人类行为中重要的心理构成,它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社交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对态度形成的深入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包括态度的定义、形成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性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
认知维度涉及对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维度涉及对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维度涉及对对象的行为倾向。
二、态度形成的过程: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来形成态度。
这包括直接体验、社会比较和社会学习等过程。
例如,当一个人亲身经历某个对象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而当他观察到他人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
2. 受众特征:个体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例如,个体的性格、价值观、自我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此外,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反应和社会经验也会对态度形成产生影响。
3. 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对态度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社会影响包括社会规范、媒体影响和社交影响等,它们通过塑造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来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保持认知的一致性,即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体会寻求与其现有认知一致的信息。
当个体面临与其现有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恢复认知一致性,例如改变态度、寻找更多支持态度的证据或忽略反对态度的证据。
2.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所属社会群体的态度一致时,他们会感到社会认同,从而加强对该态度的坚持。
反之,当个体的态度与社会群体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压力,导致态度的改变。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
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解读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的关系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与行为是两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人或事件的态度倾向,而行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动态反应。
本文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社会认知与行动决策对此关系的影响。
一、态度与行为的关系1.1 提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态度-行为一致性理论是研究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该理论,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应该保持一致。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个体的态度并不总是能够准确预测其行为。
这引发了心理学家对态度与行为之间关系的更深层次研究。
1.2 探索态度-行为一致性的复杂性研究发现,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社会认知和行动决策对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起到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是个体对社会环境中他人和事件的认知和解释过程,决定了个体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行动决策是个体在实际行为中做出的决策,涉及到心理过程中的动机、目标和意图等因素。
二、社会认知与态度的关系2.1 认知不一致引发态度变化根据认知一致性理论,个体倾向于寻求自己认知上的一致性,当个体的认知与其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态度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的态度对某一政治观点持有正面评价,而其周围的社会认知环境却对该政治观点持有负面评价时,该个体可能会重新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保持认知一致性。
2.2 社会认知影响态度形成和改变社会认知对个体态度的形成和改变有着重要影响。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接收到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通过社会认知的加工和解释,形成自己的态度。
此外,社会认知还通过社会比较和社会认同等过程,引导个体对特定事物或事件的态度形成和改变。
三、行动决策与行为的关系3.1 动机对行动决策的影响个体的动机是行动决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个体对于某一行为的动机高低会影响其是否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态度与行为一致性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态度与行为一致性引言: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态度与行为一致性。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而行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实际行动。
研究表明,个体的态度与其行为之间并非总是一致的,因此,探究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原因和机制对于理解个体行为的动机和社会互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知不一致理论认知不一致理论是解释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形成态度时,会考虑到自身的认知一致性,即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态度与其它认知元素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它认知元素存在冲突时,个体会通过改变态度或寻找新的认知元素来恢复认知一致性。
这种认知冲突可能导致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二、社会压力与规范社会压力与规范也是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对个体行为的期望和要求,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可能会受到社会压力的影响,从而导致其行为与自身态度不一致。
例如,一个个体可能在私下表示支持某种观点,但在公共场合由于社会压力而表达相反的行为。
三、自我认同与自我一致性自我认同与自我一致性也是解释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重要因素。
个体在形成态度时,会考虑到自己的自我认同,即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态度与自身的价值观和身份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自我认同存在冲突时,个体可能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维持自我一致性,导致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四、情境因素与行为一致性情境因素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一致性。
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激励和约束,从而导致其行为与态度不一致。
例如,一个个体可能在某种情境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但在另一种情境下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结论:态度与行为一致性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其涉及个体的认知、社会压力、自我认同和情境等多个因素。
研究表明,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并非总是一致的,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深入探究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原因和机制,对于理解个体行为的动机和社会互动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第四章行为与态度理论要点❖1.态度的基本理论❖2.态度可以预测行为❖3.集群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1.态度的定义及其分析 2.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3.偏见形成的原因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态度。
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称为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因此,我们所阐述的社会态度和态度是同义词。
心理学界最早肯定“态度”的是19世纪末期的心理学家朗格(Lange,1888)他把实验过程中,被试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或预备状态)称之为态度(attitude),这是态度的古典含义。
一、态度的定义所谓态度是对人、观念和事物产生的肯定与否定的情感。
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关于态度的定义有几十种,观点上也各有侧重,其中,G.W.Allport,G.Fridman,D.G.Myers,等人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①G.W.Allport的定义Allport在《社会心理学手册》(1935)中指出,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对与某一对象有关的所有事物和情景的反应具有指导新的或动力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直接的,而且是动态的。
❖分析:Allport的定义是态度的经典定义,他强调态度是根据经验而组成的一种内在心理结构,强调态度是个人行为的倾向。
②G.Fridman的定义❖弗里德曼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分析:这一定义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界后期主要采用的定义。
③D.G.Myers的定义❖迈尔斯(1993)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
这种反应倾向由情感(affect)、行为意向(behavior intention)和认知(cognition)组成,故此三者又称态度的ABC.❖分析:迈尔斯提出的态度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定义之一。
《社会心理学》第4章:行为和态度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每个行为都源于一个想法。”(爱默生,1841)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应 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行评价的, 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Olson & Zanna, 1993)。
态度ABC理论:
感觉( affect ) 行为倾向(behavior tendency) 认知(cognition,想法)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最初,社会心理学家 认为:研究人们的态 度就是为了预测他们 的行为。 19 名 劫 机 犯 对 美 国 的仇恨令他们制造了 9.11自杀性恐怖事件, 这说明了极端的态度 可能会导致极端的行 为。
对于废品回收的态度(但并非对环境问题的总体态度)能预 测个体在废品回收中的参与行为(Oskamp, 1991)。 要通过说服来使个体养成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最好改变个 体对于具体习惯的态度。(吸烟有害健康!)
社会心理学
Social Psychology
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当我们的行为是自发做出的时候,我们的态度经常是潜 在地起作用。 我们将熟悉的原型付诸实施,并不深入思考我们正在做 的事情。 当我们在大厅里遇到熟人时,会下意识地打招呼(Hi)。 当餐厅服务员询问“吃得如何”时,我们下意识会回答 说“很好”,即使我们觉得饭菜并不怎么好吃。这种无 意识的反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它可以使我们腾出精力 去做别的事情。 就像哲学家怀特海所说:“随着不假思索下意识即可操 作的事情的增加,人类文明就提高了很大一步。” 像习惯性行为——系安全带、喝咖啡、上课——意识很 难被激活(Ouellette & Wood,1998)。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的解释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然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经常存在矛盾和不协调,有时行为与态度相反,有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这种矛盾和不协调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学者的兴趣,他们开始探究什么导致了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并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的交互作用。
虽然许多人认为态度决定了行为,但实际上这不是完全正确的。
事实上,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
这是因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包括社会压力、个人信念、经验等,这些因素都可能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假设一个人对于保护环境非常认同,但他却每天开着大排量的汽车上班。
这种情况下,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这种差异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个人的信仰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异,社会压力的影响,以及行为本身对个人信仰的影响,等等。
另一个例子是,当心理学家要求参与者完成有关道德判断和行为的实验时,他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参与者做出了与他们所声称的道德观点相反的行为。
例如,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是义无反顾的道德主义者,但在实验中他会欺诈或不公平地行事,他所采取的行为与他的道德观点是不一致的。
这些例子揭示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复杂性。
它们表明了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这可能是由于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因此,社会心理学家经常使用一种称为“情境理论”的方法来解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试图考虑所有深层的因素和情境的影响。
除了情境理论之外,社会心理学家还使用了许多其他的方法来研究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例如,有些心理学家使用了“认知一致性理论”这一概念,这种理论指出,人们试图将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保持一致,因为这样做可以保持内心的稳定。
如果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他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被称为认知不协调。
社会心理学第4章 行为和态度
本章讲述的主要问题:
态度是否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 建议:通过行为改变我们自己
• 从心理学角度定义态度:
• 态度:是个体对事情的反映方式,通 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觉和行为倾 向中。 态度为我们提供了评价世界的 一种有效方法,指导我们对外部环境 作出快速反应。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 “如果有人长时期地对自己一副面 孔,而对别人另一副面孔,那么, 最后他会分不清到底哪个才是真 的。”
•
——Nathanial Hawthorne,1850
• 注:霍桑(1804-1864 ),美国小说家, 长篇小说《红字》的作者。
• 除了家喻户晓的态度决定行为,心 理学家告诉我们:
• 第二天就开始出现囚徒的反叛, 然后狱 警们也开始进入状态, 开始运用体罚, 以及让某些囚徒住好的监房等手段进行 分化。有些犯人由于受不了压力, 出现 情绪崩溃, 但是渐渐进入状态的警察竟 然认为这是装疯卖傻,想趁机逃出监狱, 不予理会。 • 这种情况一天天变得多起来,狱警也渐 渐的更有控制欲。 但是有意思的是, 十几个来参观这个实验的人——甚至包 括这些被试的亲戚,都认为这里的情况 没有什么不对劲。
• (三)登门槛现象
• 又称登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 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 可能接受一项更大、更不合本意的要求, 这叫做“登门槛”效应(the “footin-the-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 尺效应。 •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 与弗雷瑟于1966年做的“无压力的 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 提出的。
不起的。”
• 杨新海具有较为典型的“犯罪人格”, 这种人较早开始犯罪,由于各种原因 不再返回正常人的生活轨迹,而以犯 罪为生,并在犯罪行为中,逐渐形成 及强化犯罪的嗜好、习惯、观念、态 度,出现与犯罪相适应的情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行为和态度
导读大纲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读后感
态度
态度attitude可以界定为个体对事情的反 应方式,这种积极或消极的反应是可以进 行评价的,它通常体现在个体的信念、感 觉或者行为倾向中。
态度的ABC理论
感觉 affect 行为倾向 behavior tendency 认知 cognition
屁股(角色)决定脑袋(态度)?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
语言何时变成信念?
人们经常用语言来取悦自己的听众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 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
忽悠的最高境界就是忽悠自己 谎言重复千遍就成了真理
行为决定态度
登门槛现象 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 先请他们帮一个小忙
导读大纲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读后感
读后感 行为和态度的关系:
态度
行为
自我和情境
工作和生活的应用:
人员招聘
多了解过去的行为而不是当前的态度
……
团队管理
从管理行为来达到管理态度的目的
……
公司的企业文化
多落实到行为,而不是背诵小册子
……
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场合或对象选择其 中的一种或几种。
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策略也有不同的偏好 几乎每个人都会使用某种策略达到目的
社会心理学家琼斯(E.E.Jones)等人1982年
自我 协调 理论
自我辩解:认知不协调
当两种想法或信念在心里上不一致时就会 感到紧张
主要用来解释行为和态度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们的态度改变是因为我们想要保持认知
自我展示理论
补充内容!(自我展现)
人们主要的特殊表现策略有5种:
逢迎 (ingratiation) – 拍马屁(最为常见)☺ 恫吓 (intimidation) – 纸老虎 自我抬高 (self-promotion) – 装牛X 显示 (exemplification) – 装纯真/装高尚 恳求 (supplication) – 装傻/装可怜
这表明人们擅长于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理由,而不擅长 于去做有理由应该做的事。
小结
不同情境下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
自我展示理论:
比较适用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
不协调理论:
比较适用在当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不协调时,我们通 过一系列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动合理化
自我知觉理论:
比较适用在当我们的态度不坚定时,我们通过观察 自己的行为和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间一致性
决策后不协调
当做出重要决策后,我们经常会过高地评 价自己的选择而贬低放弃的选择,从而减 少不协调
买房,挑股, 选择配偶 在做出决策后主观上会夸大收益,忽略风险
自我知觉理论
倾听自己的语言,则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 的行为,则可以提示自我信念有多么坚定。
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 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为的工具。
自我协调理论
为了减少自己的内心不适,我们说服自己某 些行为是合理的
自我知觉理论
假定我们的行为可以揭示自我
自我展示理论
印象管理
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常常能:
给自己带来社会和物质的报酬 让自我感觉良好 让我们的社会身份更有保障
没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为了避免 这一点,我们表现出与自己行为一致的态度
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
强有力 行为自发 思考态度
结论
态度 不完全决定 行为
导读大纲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读后感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态度紧跟随行为
态度会影响行为 行为也会影响态度
行为决定态度
角色扮演
当我们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时,起初我们可能觉得 很虚假,但是很快我们就会适应
但是倘若人不能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这 一点,也就达不到认知的一致性,心理上就会 产生痛苦的体验。
认知失调 指个体所拥有的多种认知元 素彼此冲突、相互对立(两种认知的冲突 或由一种认知推衍出一种结果和其他的认 知相冲突) 。
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几乎无法实现
当我们观察个体总体的或通常行为而非单独 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 会变得更加明显。
1、一般态度能够有效预测一般行为 2、具体态度能够有效预测特殊行为 3、态度测量与实际行为的间隔时间越短,态度与行为就越一致
小结
态度何时是有效的?
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定期检查工作计划与现实的距离!
了解自我的最好方式,不是沉思,而是行为。
思考是简单的,行动是困难的,而让一个人的 想法付诸行动则是最难的。
——歌德
行为意向模型(费希本和艾赞)解释了 态度为何与行为的关系时强时弱:
1、提出了“行为意向”这一中介变 量,而“行为意向”取决与有关行为的 态度和规范。
2、规范是社会或群体接受或允许 的行为的准则。
留面子效应 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的要求接 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小结
行为一定程度上决定态度
态度 不完全决定 行为
一定程度上
态度
行为
导读大纲
态度何时决定行为?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读后感
为什么行为会影响态度?
自我展示理论
出于某些重要的原因,我们会表现出一定的 态度,以使我们看起来一致
态度决定行为吗?
研究态度就是为了预测行为
内在态度会影响外在行为吗?
多大程度上? 什么条件下?
我们都是伪君子吗?
公交车上让座 听课的态度 烟草广告
行为和态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什么?
态度实际上什么也决定不了!
很难预测 “道德伪善”
当道德与贪婪同处在竞技场中时,通常是贪婪大获全胜
3、个体有关具体行为的信念影响 态度和规范。
行为-结果的关 系的信念
态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群体与社会规 范的信念
规范的知 觉
感知的情景或内在约 束
行
为 意
行为
向
行为意向模型
态度与行为——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费斯汀格假定,人有一种保持认知一致性 的趋向。在现实社会中,不一致的、相互矛盾 的事物处处可见,但外部的不一致并不一定导 致内部的不一致,因为人可以把这些不一致的 事物理性化,而达到心理或认知的一致。